讀科學書的心得體會優秀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3W

想要寫好心得,我們必須將自己的內心感受進行彙總,大家在寫心得的時候,可以表達出和別人不同的見解,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讀科學書的心得體會優秀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讀科學書的心得體會優秀6篇

讀科學書的心得體會篇1

科學實驗的設計一定要科學,能夠説明一定的科學道理。不能是似是而非的。如説明熱空氣比冷空氣輕,熱空氣會上升。實驗是這樣設計的:平衡尺的兩端等距離處分別用線懸掛着兩個倒扣的紙杯,平衡尺平衡了。在其中一個紙杯底部用酒精燈加熱,紙杯上升,兩邊傾斜了。説明熱空氣會上升,熱空氣比冷空氣輕。熱空氣上升,給紙杯一個衝擊力。而空氣的重力是受地球的引力而垂直向下的,紙杯是倒扣的,一個紙杯上升了,能説明熱空氣輕而冷空氣重嗎?

引領學生科學學習,首先要把握好教材,把握好教材,才能靈活使用教材,才能生成一些新的探究問題。如天氣與生活一課,課中羅列了一些有利的天氣和不利的天氣。這種觀點是不太正確的。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任何天氣都有它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同一種天氣對於不同的人來説,有不同的感受。同是雨天,久旱逢甘雨,對農民來説是歡喜,對出行的人來説是沮喪,對賣雨衣、雨傘的人來説是暗喜的商機等。我們要充分利用天氣有利的一面,轉化不利的一面,這些才是本節課應該向學生滲透的。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主,科學探究不僅僅是一個動手做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動腦的過程,探究是在教師適時、必要、有效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科學探究要深入一些,教學環節要簡潔一些,教師説得要少一些,學生思維要多一些。獲取科學事實,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環節;指導學生思維活動的展開是教學設計的主線。科學結論的.得出要體現學生的思維過程。

科學探究的過程也就是學生創新活動過程,創新思維習慣是長期逐漸養成的,長期的創新思維活動才有可能養成創新思維習慣。創新思維是創新能力的主要組成部分。創新思維是人的思維的最高表現。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訓練是有一定規律的。因此,教學中應注意:要鼓勵、保護學生思維火花的產生。要教給學生善於捕捉思維的火花和理順的方法。要給學生創造活動留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允許學生將想法深入的研究探討。每個學生都具有創造的能力,有待我們去開發。

總之,科學課要以探究為核心,注重學生的基本技能和思維的訓練,科學探究不僅僅是一個動手做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動腦的過程。

讀科學書的心得體會篇2

八月二日至四日,我們湖頭常識老師參加了縣舉辦的科學學習的集中培訓。在學習中鍾老師和王老師、朱老師、袁老師向我們講解了網絡大集體備課;科學課標;以及聽課觀摩等幾個階段的學習。讓我們感受頗深,是我們在理論上進行了新的充電,同時我更加明白了自己所承擔的責任的重大。

在網絡大集體備課的學習過程中,我學習到了什麼是網絡大集體備課;與以往集體備課有什麼區別和聯繫;網絡大集體備課的優點;集體備課的內容與範圍;大集體備課的要求;集體備課的集中誤區等等,通過鍾老師的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們才真正明白網絡大集體備課真是勢在必行,真正使教師與學生、文本、實際相互聯繫,相互依託。更加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邊互動有機進行,更加促進了學生探究學習知識的興趣。同時也對教師本身能力發展的體現。

科學課標的學習,是我們更加清楚在教學實踐中如何進行教學,從哪些方面去培養學生的能力等理論的知識。這些知識的獲取從而使我們頭腦中原先一些淺顯的認識與誤區得到了有效的更改,給我提供了有益的幫助與梳理。

在觀摩課中,讓我們真正落座於名師的課堂上去聆聽、感受名師課堂的風采。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了如何去進行教學。

總之,通過本次科學學習培訓,讓我們不僅從理論上得到了昇華,而且從實踐上我們也進行了一次新的洗禮。我們要把本次學到的知識真正用於自己的課堂上去,使之優化我們的課堂,讓學生在和諧、愉快的環境中去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究來獲取知識。培養他們樂學科學、愛學科學的良好思想品德。

讀科學書的心得體會篇3

20xx年6月25日上午,我園邀請了海口市中心幼兒翁瑜園長做《幼小協同科學銜接講座》後我感觸很深,當時我忍不住哭了。從中我體會最深的是以下幾點:

一、遊戲是兒童最基本的學習方式,遊戲就是學習。

二、玩是一種無形資產,也是最高級別的學習。

三、孩子的童年,通常有兩種風格:

一種是自選動作為主,另一種是規定動作為主。

家長須知:遊戲的好處

1、遊戲能幫助孩子發泄情緒。

2、拉近彼此關係的紐帶。

3、遊戲激發的想象力與學習能力。

四、播放視頻

?爸爸媽媽再不陪陪我,我就要長大了》

五、做一個會玩的家長:

1、陪玩時不要心存抱怨;

2、陪玩時要要忘記形象;

3、陪玩時不要一心二用。陪玩時要利用遊戲,玩出境界,玩出品質。

愛玩的孩子健康;會玩的孩子聰明;常玩的孩子善於與他人合作。

六、家長要捨得:

捨得為孩子花錢、捨得用時間陪他玩、捨得傾聽他的心聲、捨得對孩子説謝謝、捨得對孩子微笑……

孩子以後不管媽媽多麼忙都會抽時間陪陪你講講故事,玩玩遊戲,鍛練鍛鍊身體……

讀科學書的心得體會篇4

一、聯繫生活實際,導入新知教學。

數學知識的形成源於實際的需要和數學內部的需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習的大量知識均來源於生活實際,這就為我們努力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引入新知識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例如,我聽過的一節《認識分數》教師在教學時結合日常生活中分物品的經歷,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可以把4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瓶;而1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分是多少呢?按照習慣的説法是叫做半個。生活中常會遇到分東西或物品不是整數的情況,在學生學過的數中哪個數可以用來表示半個,學生找不到這樣的數,那麼半個該用什麼數來表示呢?此時就要學習新的數——分數,這個數又該怎樣寫,怎樣讀呢?學生對學習分數有了一種需求和願望,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就存在於自己熟悉的現實生活中。

二、設計問題情境,增強應用情趣。

人的思維起始於問題。問題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尋求問題的答案。教育家贊可夫説過:“凡是沒有發自內心求知慾和興趣而學來的東西,是很容易從記憶中揮發掉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巧妙的設計問題情境,注重存疑,把問號裝進學生的頭腦,讓學生從數學角度去描述客觀的事物與現象,尋找與數學有關的因素,主動的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

三、蒐集應用事例,體會應用價值。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師可以自己蒐集有關資料並介紹給學生,例如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與使用、地圖用四種不同顏色區分地區、飛機設計等都和數學有着密切的關係,現代社會已進入“數字化”的世界。另一方面,可以鼓勵學生自己通過多種渠道蒐集數學應用的具體案例,並相互交流。例如,我在教學“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時,我讓學生課前蒐集關於百分數的資料,像商品標籤各種成分的含量、存款利率等。再如,教學“認識千米”時,到圖書館或網上查找世界最長的三大河流是多少千米。通過查閲資料,蒐集數學應用的事例,可以讓學生了解數學的廣泛應用,進一步瞭解數學的發展,感受數學的文化魅力,體會數學應用價值。

四、創造應用機會,開展實踐活動。

實踐對於知識的理解、掌握和熟練運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親身體驗過的知識才會更深刻的理解和熟練的運用。美國數學家彼得?克萊恩説:“學習的三大要素是接觸、綜合分析、實際參與。”可見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最有效的辦法應該是讓學生有機會親身實踐。例如,我在教學“百分數”後,讓學生做小會計師,在父母的帶領下把自己積攢的錢存起來,根據銀行的利率算一算,怎樣存更合算,熟悉、掌握存款的方法和計算利率的方法,或者到商場購買打折商品,計算打折商品的總價。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再把學到的數學應用到現實中去,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形成初步的實踐能力。

通過學習更加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舊的不能順應學生髮展的教學模式,不斷鑽研教材,學習新理念、新方法,更深入的瞭解自己的學生,鑽研教材教法,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教研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國小數學現代教學的需要。特級教師吳正憲曾説過:數學教師要帶着思想走進課堂,給孩子們留出思想的空間,孩子們的思想才更開放,孩子們的思路才更開闊。今天的課堂教學最重要是讀懂學生。一個好老師要專業地讀懂教材,要用心地讀懂學生,要智慧地讀懂課堂,這樣的課堂一定會充滿活力。

讀科學書的心得體會篇5

古人曾這樣説過:“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國小科學教學反思。”那如何才能變呢?變首先要反思,而且要善於反思,如何反思?作為一個從事科學教學的老師,不僅要具有精湛的專業知識和高超的教學藝術,更重要的是要善於進行教學後的反思,只有在不斷的反思過程中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現我根據自身經驗談一談如何進行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一、要充分認識科學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教學反思能不能真正地達到反思的作用,關鍵是看他們能否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能否有助於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科學教學不同於其他學科的教學,它需要教師的知識儲備更廣,因為科學涉及到物質世界、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等眾多領域;需要的課前準備更為充分,因為科學學習需要有結構的探究材料,需要小組合作探究。在科學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學生早已變成教學的主體,而教師的新舊教學理念必然相互衝突,作為教師必須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轉變教學觀念,而這一過程教師必須要及時“反思”中快速地轉變過來,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從而適應當代教育的發展。

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而科學素養的形成不是短時間內完成的,它是學生不斷地接受與內化的漫長過程。更為重要的是,早期的科學教育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教學反思《國小科學教學反思》。因此,為了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在學生的科學啟蒙階段即國小階段,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顯得尤其重要。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僅使學生學到科學知識,感受科學魅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到了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而形成影響學生一生的能力。

從上述看來“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也是提高教學的捷徑,因此教師必須總結出自我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要認識教學反思對於教師的重要性。

二、要認識科學教學反思的誤區

雖然當前科學課還不如語文課數學課那樣受社會重視,但教師的反思也是有必要的,在反思中教師不能進入以下誤區:

(1)過分強調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

科學探究是一種學習方式,是眾多學習方式中的一種,顯然不是惟一的學習方式。科學課堂中有效的學習需要整合不同的學習方法,需要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考慮。比如説,科學實驗課就要以探究活動為主;科學考察課就要以觀察為主;科學閲讀討論課就要以閲讀、討論為主。

(2)過分追求由學生的自主探究生成知識。

新課程是強調知識的形成應該是以學生為主的探究活動形成的。但這並不等於所有的知識都要讓學生去探究,這根本不現實,因為有些知識受學生閲歷,器材,條件,空間等因素的限制,學生根本無法進行探究。

(3)過分重視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忽視了科學概念的形成。

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與科學概念的形成是同等重要的,它們相得益彰。在教學活動中,科學概念的形成是依賴探究活動的,且探究活動與具體的科學內容分不開的,學生對探究的理解不會也不可能脱離科學內容而孤立進行的。

讀科學書的心得體會篇6

通過這次“國培方案”工程的培訓,我們在教育教學方面承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禮,受益匪淺,不妄此行。在這次培訓的過程中,聆聽了多位教育專家的生動、形象而精彩的講座,一線教育教學專家的實踐教學示範,專家指導下的動手操作等.在培訓中,專家和老師彩取參與式、講座、室外拓展、現場實踐技能訓練、參觀考察和實地觀摩等方式,為我們提供了珍貴的教學案例和資源,讓我們從自身出發尋找差距,反覆地琢磨和專研,不斷地反思與總結。從而讓我們在國小科學教育教學業務水平、業務知識業務技能方面得以很大提高。在培訓即將完畢之際,我們學習小組七人對開班以的所有學習的回憶,學習收穫如下。

一、提高對國小科學新課標的理解,為今後開展教學活動找到了理論指導通過對課標的學習,我們知道科學教育承當着培養公民科學素質的重任。

對學生進展科學教育,幫助他們建立一些根本的科學概念,開展科學思維和語言能力,培養科學態度,培養國小生科學素質,為他們繼續學習和終身開展奠定良好的根底。同時,讓學生通過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初步形成對科學的認識,到達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目的。

通過對課標的學習,我們知道對學生學習的評測,應有利於學生安康開展,有利於課程各工程標的實現;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評測內容應該是全面的,包括科學素質的各個方面。國小科學的內容包括科學知識、設計與技術、科學探究三個局部,課程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並應為他們繼續學習和終身開展奠定良好的根底。

二、提高國小科學教學設計能力,更好地駕馭國小科學課堂。

通過培訓,我們知道一堂好課的教學設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充分了解學習者學科的預備知識和技能,已有的經歷,年齡特點,個性特徵,本課時的教學地位和教學內容,防止教學目標的偏低或超綱,力求恰到好處。同時圍繞新課標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要求出發,正確定位,確定教學目標。

科學合理地處理教學材料和內容,課本和活動材料是最根本的教學材料,教師要根據課時教學目標,對所有的教學內容進展分類,明確學習者的學習任務有哪些,它們屬於認知技能領域、過程與方法領域、情感領域三大領域中的某一領域還是全部。不同的學習領域,我們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才能使教學恰到好處。

三、搞高組織國小科學探究活動的能力,有效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

通過培訓,我們知道有效開展國小科學探究活動。一要正確認識科學探究活動的一般步驟是:提出問題→推測和假設→設計實驗→尋求證實→信息和數據處理→獲得結論和表達。

二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探究習慣。包括學生守時的良好習慣,即探究活動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任務,時間一到就停;學生學會傾聽的良好習慣,以及學會交流時控制音量,交流討論不要大聲喧譁,儘量將音量控制得最低,本組內成員能聽清楚為宜,不要影響別的小組。

三要處理好探究活動中的各個環節。課前活動準備做到充分全面,也就是探究活動需要多少實驗材料,做到充足而不多,到恰到好處,同時,實驗教師在課前要親自實驗,做到心中有數,保證實驗的順利進展。

讓學生明確探究的目的任務和考前須知,探究目的和任務不明確,就會導致學生置身於探究活動之外。雖然有時學生的興致很高,但卻沒有到達探究活動的目的。因此在組織探究之前要讓學生明確所要探究的問題和目的,知道他們要完成的任務,並以適當的鼓勵語言去鼓勵他們,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探討的主動性。明確的活動要求是指引學生順利完成探究的`保障。明確考前須知,確保探究過程的平安。

合理組織,分工合作,通常將優秀生、中等生和後進生合理搭配成合作學習的小組,給每個成員明確分工,每一位學生都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如小組長、記錄員、中心發言人、操作員、協調員等。可以讓角色隨時輪流互換,也可以保持一學期。同時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和習慣的培養。

評價鼓勵,煥發學生探究興趣,無論什麼評價方式,不僅要及時,還要真實,不能誇大其詞,堅持正面的肯定與表揚,儘量防止負面的否認與批評。即使探究沒有得到預期的結論,也要肯定他們的一些做法與態度,讓學生們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悦,把他們在探究中遭遇的挫折和失敗轉化成再探索、再學習的動力。

四、提高我們聽課評課的根本功,促進國小科學教學專業化的開展。

聽課和評課是學員平常而又困惑的事,尤其是對國小科學這門知識綜合性較強的科目。通過這次培訓,如何去聽、去評一節國小科學課如今算找到了方向。那就是聽科學課,一要看教學目的是否到達,這裏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科學探究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二看教師角色是否發生轉變,即教師的教學觀念是否轉變,教師角色的轉變,是否放棄權威形象,是否將學生作為科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否以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整個科學的學習活動,是否要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三要看教師是否把科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落實到課堂中。教師在教學中,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否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的特點;是否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來充實教學過程等。評科學課,從要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作手。從學生方面看,看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情緒體驗、過程參與、知識獲取以及交流合作等諸多方面。從教師方面看,看教師的課堂技能、對學生的瞭解和尊重程度、教學設計與實施、課濱城的交流與反思。無論有所測重,還是師生並重,評課都應該是質性與量化相結合,形成性與終結性相結合,自評與他評相結合,促進評課主體開展的評課模式。另外,西南大學附中課程研發中心主任黃仕友老師的《三小(小創造、小製作、小論文)活動的選題》,用自己及帶學生在科技創造創新方面的成果,巧妙自然地把怎樣帶着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淋漓盡致地逞現在每個學員的面前。尤其是怎樣帶着學生提問和科技創造舉例,讓不少教師為之一驚,尤如春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