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心得體會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8W

  思考是思維的一種探索活動,思考力則是在思維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具有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作用力。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的關於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選擇。

關於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心得體會

關於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心得體會1

  打贏打好脱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着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加強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對於鞏固脱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但目前在推動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存在的問題

  一是鄉村專業化人才匱乏。當前,在各鄉鎮村莊中,人才短缺、人口空心化、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目前面臨的主要難題。不僅優秀青年通過考大學或各種招考離鄉進城,而且絕大多數青壯年乃至五六十歲的中老年都背井離鄉,進城務工經商。一些地方不僅村“兩委”成員存在年齡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的現象,而且還有不少年輕的鄉鎮公務員因自身生活的諸多困難未得到解決,而對紮根鄉村缺乏熱情、流動性大,鄉鎮青年公務員隊伍的不穩定,無疑也會影響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

  二是扶貧資產銜接落後。由於扶貧資金來源渠道眾多,投入方式多樣,貧困地區形成了一些扶貧資產,但由於長期運營管理機制不健全,部分扶貧資產難以發揮長期效益。不同類型扶貧形成的資產路徑及性質千差萬別,權利歸屬界定難度較大,在資產實際運營過程中,一些產業項目缺乏精細謀劃,實施主體選擇缺乏市場機制,收益分配缺乏持續精準,導致部分資產陷入“管不好”“還想管”等困境。

  三是扶貧產業缺乏可持續性發展。產業是脱貧的根本,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核心。然而,在脱貧攻堅期間,部分鄉村未形成可持續發展產業,依賴財政投入,獲得幫扶的產業一般是專項的、單一的產業,且多集中在農業,扶貧產業有同質化和低端化傾向。

  二、相關意見及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奠定思想基礎。注重理論指導的連續性,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鄉村振興戰略思想精神實質,繼承“精準”理念,總結脱貧攻堅先進理論和優秀經驗,指導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加強工作銜接,建立完善有效銜接的工作機制。

  (二)做好政策銜接。完善和優化政策體系,促進相關政策向常規性、普惠性和長效性轉變,為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具體的指導方案。一是按照鄉村振興的目標要求,梳理現行扶貧政策,總結提煉脱貧攻堅中成熟的理論成果、實踐經驗,用於完善鄉村振興政策體系、制度框架。二是促進特惠性政策向常規性、普惠性政策的轉變,逐步將針對絕對貧困的脱貧攻堅舉措調整為針對相對貧困的常規性社會保障措施。

  (三)做好規劃銜接,提供指導路徑。要精準對接脱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與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統籌謀劃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建立健全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遵循鄉村建設規律,堅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從容建設,編制銜接好區鎮村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等專業規劃,統籌考慮鄉村人口布局、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土地利用、生態保護等因素。

  (四)加強鄉村振興後備人才培養力度。一方面加大建檔立卡勞動力教育培訓力度,通過提升自身素質擇業就業,穩定建檔立卡脱貧户收入,防止返貧;一方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穩定貧困村第一書記隊伍,拓展並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加強基層黨組織理論和業務的學習,不斷提升基層後備人才素質;另一方面建立鄉村後備人才激勵機制,通過建立如就業創業補貼和優惠貸款,鼓勵返鄉人員在鄉村就業創業,打造一支振興鄉村的年輕隊伍。

關於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心得體會2

  2020年是脱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要深刻認識打好脱貧攻堅戰的重大意義,同時也要找準路徑和方式,奮力推進漢源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

  今年脱貧攻堅任務完成後,我國將有1億左右貧困人口實現脱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脱貧,這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在鞏固拓展脱貧成果的基礎上,推進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離不開全面深入總結脱貧攻堅經驗做法,研究分析當前農村發展現狀,有針對性地謀劃推進鄉村振興。

  第一是目標銜接。鄉村振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各地發展也不平衡。剛脱貧出列的農村地區仍處在鄉村振興發育發展的初級階段,這些地區的鄉村振興階段目標應與鞏固脱貧攻堅成果直接對接,引導合理預期,不應貪大求快。同時,脱貧攻堅工作在產業發展、社會管理等方面積累了海量的、可靠的數據,要做好數據對接,整理好、利用好這些資源,服務於鄉村振興各方面的工作。

  第二是政策銜接和產業銜接。“兩不愁三保障”的相關政策和機制,不少都可以被吸納到常態化的城鄉社會救助政策和機制中去,各地的具體做法,可以與國家和地方的城鄉社會救助制度統一起來,逐步建立完善的社會救助體系。這有助於解決因病因災返貧,鞏固脱貧成果。從產業的角度,產業扶貧是打贏脱貧攻堅戰的重要經驗,也是促進鄉村發展的持續動力。實現鄉村振興,還應繼續發展鄉村產業,認真研究脱貧攻堅的產業項目,結合鄉村振興目標規劃,能完善的完善,可擴大的擴大。同時,根據現實條件進行升級再造,繼續激發羣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讓鄉村百姓分享產業發展的紅利。

  第三是工作機構銜接。推進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各級扶貧工作機構不能簡單地撤銷並轉。從構建新發展格局來看,鄉村振興不僅關係到農村農業工作,更直接關係到國內大循環的形成和良性運行。因為三產融合、產業升級的巨大空間在農村,巨大的市場腹地在農村。農村、農業、農民是國內大循環的基礎,需要強有力的相關機構來指揮和協調。

  第四是工作隊伍對接。多年的脱貧攻堅工作,發現、鍛鍊、考驗了一大批關心農村、奉獻農村、與農村幹部羣眾結下深厚情誼的機關幹部。這是寶貴的資源,應該保護好、使用好。要關心培養這些幹部,擇優重用,建立穩定的保障、激勵機制,讓他們繼續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

  無論是脱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都需要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鄉村振興要面對全體農村和農民,要提升農村產業結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強農村基層治理、改變鄉風村貌,這就不僅要靠外部資源的投入,更要探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農民組織起來的途徑,注重發揮好農民的主體作用。因此,最重要的對接,是要持續激發鄉村羣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使鄉村振興獲得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這四個方面的有效銜接,是習近平總書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思想。我們要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把其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奮力開啟新時代漢源鄉村振興新徵程。

  茶林村兩委班子表示,他們將以這次主題學習活動為契機,以鄉村振興為使命,以服務羣眾為己任,切實當好鄉村振興戰略的參與者、推動者。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當前,我縣正處於經濟發展轉型升級、脱貧攻堅收官結尾的關鍵階段,迫切需要初心不改的執着和擔當。全村黨員幹部要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其中,勇擔起職責使命,努力展現新作為。與全縣人民同心同向,打贏脱貧攻堅戰、助推鄉村振興,為加快建設“大美漢源、區域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關於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心得體會3

  各位委員: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是兩個百年目標交匯與轉換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跑線上,我們如何推進全面脱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今後一段時期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打贏脱貧攻堅戰,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下面我就圍繞鞏固脱貧攻堅的成績成效,全力推進鄉村振興談幾點感想,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脱貧攻堅以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自2013年首次提出精準脱貧,x年多來,全國近1億貧困人口脱貧,全部貧困村出列,xxx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脱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XX作為貧困縣之一,與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按時實現全面脱貧目標。

  1.貧困羣眾“兩不愁三保障”得到全面實現。近年來,全縣幹部職工通過努力,貧困人口全部脱貧,貧困發生率由20xx年底的XX%降到了零。貧困羣眾全部實現了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建立健全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到高中(含中職)、大學(含高職)教育全學齡段資助體系,切實減輕了貧困家庭教育負擔;建立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商業補充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四重醫療保障體系,資助貧困人口100%參保史。

  2.農村基礎設施得到升級。全面改造農村基礎設施,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交通建設大提升,實現村村通硬化路,暢通了交通運輸最後1公里。完成小水電供區全面移交,紮實推進農網改造,農村生活用電和日常生產用電得到保障。在邊遠山區也實現村村通光纖寬帶、通移動網絡,户户通廣播電視,村村建起標準的文化室、衞生室等公共公益設施,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

  3.鄉村人居環境得到改善。通過實施易地搬遷、土地增減掛鈎、危舊房改造等農民住房改造項目,建聚居點,並配套建設完善交通、飲水、供電、垃圾及污水收集處理等公共公益設施,農村居民住居環境顯著改善。實施農村廁所革命,全面推廣水衝式廁所,新建和改造房屋均配套衞生廁所。持續開展鄉村環境整治行動,清掃室內外垃圾,治理白色污染,養成良好衞生習慣。

  4.羣眾思想觀念得到轉變。堅持扶貧先扶志(智),激發羣眾內生動力,從要我脱貧到我要脱貧轉變,從被動適應“扶着走”到主動發展“帶頭跑”。切實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做到不讓1名學生因貧困輟學,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100%,切斷貧困代際傳遞。持續開展就業創業培訓,通過強化道德講堂、農民夜校等平台,提高貧困羣眾科學文化素質,提升自我發展能力。

  5.黨羣幹羣關係得到重塑。2013年脱貧攻堅以來,全縣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組建工作專班,逐個擊破推進難、整改難、落實難等堅冰難題,從縣、鄉(鎮)、村三級層層壓實責任、明確任務,形成工作合力,同頻共振,發揚“四拼”精神,凝聚強大脱貧攻堅合力,鉚足一股勁、擰成一股繩、交好一張卷,以“全部脱貧摘帽”的優異成績順利通過國家、省、市的驗收。全縣幹部職工本着為民、勤政、務實的工作作風,求真務實,在摸着“泥沙為過河”中闖出了路徑、取得了實效、形成了經驗。與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獲得了羣眾廣泛的認可和滿意。

  6.農村工作“生力軍”得到充實。通過建立駐村工作隊,開展結對幫扶等方式,大量機關幹部深入農村,走近農民,瞭解農業,豐富農村工作經驗,轉變工作作風。一批年輕幹部深入一線查民情、解民憂、幫民富,深入“大課堂”,進入“大熔爐”,投身“大戰場”,在實踐中錘鍊了本領、增長了才幹,也增進了與羣眾感情,實現從大學生到機關幹部再到農村工作生力軍的華麗接蜕變。同時,機關幹部下沉到農村一線,為村級班子注入新鮮血液,帶去新的思想、新的觀念,帶動村社幹部思想觀念不斷轉變,引領發展能力不斷提升。

  7.特色支柱產業得到支持。脱貧離不開增收致富產業,鄉村振興更需要產業振興。脱貧攻堅工作中,各地從本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堅持“一村一品”,全縣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着力推進良種化、機械化、規模化和生態化,堅持集中連線成片,一批產業投產見效。貧困户規劃落實“四小產業”,讓羣眾錢袋子不斷鼓起來,羣眾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

  二、推進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還需關注的問題

  雖然脱貧攻堅取得重大成效,但這只是“三農”工作的新起點,在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還有一些問題亟需解決。

  1.工作重心轉移問題。脱貧攻堅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鄉村振興是脱貧攻堅的延續和提升,要做好脱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工作重心的轉變,從貧困户、貧困村轉變為所有農户和所有行政村,從“兩不愁三保障”轉變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

  2.政策機制過渡問題。我縣當前還存在部分脱貧人口返貧風險高,依靠政策託底人口比例較高,脱貧攻堅政策是教育、醫療、住房和就業、產業等一系列特定政策的精準實施,而鄉村振興政策既要持續抓好低收入人羣的致富問題,也需要注重廣大農民羣眾共同富裕,工作面寬量大,政策的銜接尤其重要。

  3.產業發展培訓問題。主要是農業產業效益不佳,規模化產業化水平較低,產業鏈不強,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弱,集體經濟組織經營能力和帶富能力普遍較弱,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暢,投入不足等問題。

  4.基礎設施滯後問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問題仍然是制約農村發展的主要問題,農村從通路通水通電通網到“建好路、用好水、用好電、網絡暢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除此之外,還存在鄉村人才隊伍儲備不充分,農村空心化嚴重,農業從業者文化素質整體較低;生態發展理念不強,長期過量使用農藥、化肥、地膜以及規模化畜禽養殖產生的大量排泄物,導致耕地板結、土壤酸化、環境污染;鄉村治理和發展體制機制不順,基層組織戰鬥力不強,引領發展能力偏弱等系列深層次問題。

  三、切實推進“十四五”戰略實施,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加快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建議

  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將更加艱鉅,任務更加繁重。就我縣具體情況,建議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方針,在總結借鑑脱貧攻堅工作取得的成果上,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1.實施緩衝政策,鞏固脱貧成果。建立過渡期政策,保持脱貧政策穩定不變,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幫扶機制和政策,把一些扶貧政策用於脱貧地區鄉村振興,研究出一套一般農户的教育、醫療、住房、就業和產業等方面的普惠性政策,使基本性的政策覆蓋到全體農民羣眾。圍繞過渡期,要優先完善脱貧地區“三農”領域補短板政策,建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實行“一幫一”政策,做到貧困縣脱貧後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精準鞏固、精準拓展、精準銜接。

  2.實施創新驅動,以科技優化產業。鄉村要振興,產業興旺是重要基礎。要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提質,加強現代化設施設備和科技推廣,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以城鄉融合激發產業活力,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注重長期培育和支持種養業發展,增強扶貧產業的可持續性。大力培育農產品品牌,打造“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的發展格局。加強對龍頭企業扶持,培育一批有發展潛力、善於開拓市場、能帶動區域羣眾發展的優質企業。對於地理位置偏遠、資源分散的地區,要組織好產銷對接,利用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切實解決扶貧農產品滯銷問題,探索一條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新路子。

  3.實施生態振興,以保護提升質量。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宣傳生態宜居,提高羣眾環保意識,開展環境整治,推廣綠色農業,將廁所革命進行到底,實行垃圾分類,規範垃圾處理中轉站運行,建設使用好污水處理廠,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探索“生態+產業化”發展模式,將本土生態環境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在保護生態環境中發展經濟、在經濟發展中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生態保護和生活富裕雙贏。

  4.實施文化振興,以文化文明鄉風。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樹好家風、好村風、好黨風,以好黨風帶村風促民風。紮實開展“送文化下鄉、送道德講堂到村、送文化宣傳到户”等系列活動,傳承農村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其中藴含的人文精神,開展農村文化創建。充分發揮村規民約作用,提升羣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能力,大力移風易俗,改變農村傳統落後的宗族宗派觀念,抵制、消除封建迷信等各種不良思想對農村社會的影響。

  5. 實施基建振興,以項目推進跨越。以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統籌推進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抓大不放小,持續改善交通運輸、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切實提高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社會保障水平,加快縮小城鄉差距。加強人居環境建設,通過生態移民、土地增減掛鈎、傳統村落保護、土坯房改造等住房保障政策,適度聚居,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生態宜居、公共公益設施完善的現代化農房。持續加大對“三農”投入和支持力度,財政資金對“三農”投入應適當高於財政支出增長比例,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整合社會、金融等各方資源,舉全黨、全社會力量推進鄉村振興。

  6.實施組織振興,以黨建凝心聚力。加強黨委、政府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繼續派駐駐村工作隊,落實部門幫村、幹部幫户制度,選優配強村(社區)兩委班子,抓好黨組織“頭雁”工程,提升村級組織執行力。支持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到農村一線工作,開展技術服務,支持農業企業生產經營,創辦經濟實體,發展農業產業。加強鄉土人才培養,以農民夜校為抓手,大力培養農村專業技術人才,培育新型農民、培養鄉村幹部、吸納鄉賢,遴選一批本土專業人才,培養一批鄉村人才。鼓勵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致富能手等投身鄉村振興,大力開展職業農民培訓教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夯實鄉村振興的內在力量,從而為推進全面脱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重要支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