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信讀後感模板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3W

流水賬似的讀後感是很多學生都會有的通病,每當我們讀完書之後我們的內心都會受到極大的震撼,最重要的就是及時寫好相關的讀後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給教師的信讀後感模板5篇,感謝您的參閲。

給教師的信讀後感模板5篇

給教師的信讀後感篇1

在朋友的推薦下,研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獲益良多。

我們常説,教育無小事。《致青年教師》一書中的文章短小精悍,所關注的都是教育教學一線的事,正如他在書中所寫的: “教師要關注教育中的點滴小事”,只有教師以身作則,才能真正完成教育的真諦——教本領、育人才。

書中的事例涉及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我們既可以從一件小事中發現孩子的性格、本性,也告訴我們不放棄點滴機會,與學生平等會對話。《等一會兒,讓他把話説完》真的很適合國小,以前也有試過聽學生説話,前一句氣得要命,後一句又感動得不行,這樣的經歷不止一次。那一次,幾個男生跑到樓下打逗,我看到了,就打他們叫了上來。其中有一個很老實的孩子,我很生氣:“我不敢相信你也會和別人追跑打逗,而且你為什麼不想別人一樣認錯!孩子沉默很久,説:“我一年級的時候也這樣。”我一下子氣得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他是要告訴我她原本就是喜歡追跑打逗學生?我用不敢相信的眼光看着他。沒想到他後一句説:“後來老師説我,我就改了。”我忽然很愧疚,竟然把孩子想象成頑固的樣子。那時候我真想跟他説一聲“對不起”,並暗自慶幸,幸好沒有立即批評他,幸好他低着頭沒有看我的眼睛。孩子們小,還不善於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如果可能,我真的希望能給他們每個人足夠的時間,聽他們説他們想説的所有事情。可是時間很得很少,事情又很多。吳非老師執教高中,事情肯定更多,他是怎樣平衡工作、和學生交流之間的時間呢?而與他不同的是,國小生更喜歡跟老師説話,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他們偶爾快樂的感受。有時候常常想,如果我有時間,我一定會讓所有的孩子都説個夠,聽他們説話,然後誇獎他們。

國小階段是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而習慣的培養應是每天每日從不間斷的,這就要考驗老師敏鋭的觀察能力了,不放過每一個教育契機。看了《的確有難教的學生》這篇文章,有些難過。確實,教師的力量很有限,它遠不如家庭對孩子還得更有影響。可是,當看到吳非老師書中的那個反面例子後,我感到很可怕。如果説,在孩子小的時候,作為老師,能不斷地在他心中種下善的種子,至少他不會變得太可怕。惡作劇、踐踏他人的好意、嘲笑他人的善舉,當這個孩子悔悟的時候,他會多麼痛苦。教育不是教師自己的事情,教育不是學校的事情,教育是整個社會的事情。但是作為教師,特別是國小教師,如果我們能在這六年中,一直告訴他什麼是好的,一直做給他看什麼是善的,就算他學不會,他也會記得,就不會走得太遠。因為在他小時候,也只有是在他的思想、心靈還沒有完全定型的小時候,我們對他的教育才能有點用,便更不能放棄。

把學生的心靈放在自己的心中去呵護不需要很多語言,需要的是用行動去證明,用微笑去感化,用愛去澆灌。

給教師的信讀後感篇2

蘇霍姆林斯基説:“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扣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在這個疫情期:間,我利用教學空餘時間拜讀了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專着《給老師的一百條建議》,感受頗深。書中每一條建議都結合生動的事例,加以精闢的分析,無不充滿教育的智慧。

在前面幾條建議中,把閲讀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在第19條建議中,他説:“閲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書上作了這樣一個比喻,學習困難的學生更需要閲讀,就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

不要靠沒完沒了的補課,而要靠閲讀、閲讀、再閲讀,閲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因為閲讀能教給學生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學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鋭,而我們當教師的工作起來也就更容易。這不禁讓我想到我們身邊有不少家長竭力反對自己的孩子閲讀課外書籍,而讓他們死摳書本。

認為書上的學會了,學習成績自然會好起來,其實不然。學生死記硬背也不可取,因為今天會默,明天就忘,就是記住了不知道怎麼去用,也只能成為一種“死”知識。

更嚴重的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慢慢失去學習興趣,產生逆反心理,最後真正淪落為後進生。而且他這章節中,他講述了一個數學老師培養學生閲讀。這讓我更有感觸,閲讀不再是語文學科功利性的東西,而是一種培養思維的方法,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由此看來,我們教師轉變觀念是當務之急,理解素質教育的實質,為這些孩子推薦合適的讀物,讓優秀的文學作品來充實他們的頭腦,陶冶他們的情操,使他們真正成為有文化、有修養的現代文明人。

他還説到“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可是在我們日常的工作中發現,有許多同學他們整天都在忙於補作業,忙於訂正,根本也抽不出多少時間來進行閲讀,他們的閲讀量少,閲讀速度慢,由此循環下去,閲讀對他們來説就越來越困難,也失去了閲讀的.興趣。

如何保證孩子充足的閲讀時間,這也是我們老師當思考的。以後在工作中,不再認為閲讀是課外的份,可以適當對作業慢的同學少一些抄寫背誦的作業,讓他們抽出時間來閲讀,培養他們閲讀的習慣和興趣。

教育是一個週期性很長的特殊職業,教師要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即使補丁,也能鏽成一朵花。先只管耕耘,不要問收穫。教育因我們而精彩,我們因教育而幸福。我們既要為孩子的一生成長奠定基礎,也要使自己的生命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增值。

給教師的信讀後感篇3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每天面對性格各異的學生,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教育難題。有些時候自己絞盡腦汁去想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由於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有限,所以一直都沒有形成較好的解決對策。通過我鄉弘毅書社的成立,給我提供了更多學習的機會,讓我認識到了讀書對於一個人,對於一個教師來説的重要意義。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書中很多的教育理論和方法給了我啟發,而且書中舉了很多例子,使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得到了解決的辦法,這也燃起了我對讀書以的熱情。

在書中的第28條建議中,提到了勞動的重要性。這裏的勞動並不只是指幹活,而是指動手操作。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深有體會。有時候教師説了一堂課可能也不及學生動手試一試,理解的紮實。所我們教師要轉變觀念,轉變角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更多的採用動手操作的形式讓學生更為直接的感受和體會,提高教學的效率。

建議中第35條和第36條都是説如何培養學生記憶力。

曾經參加過一次數學的培訓。其中提到學生的思維固然重要,但很多時候學生是在提取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問題。所以記憶力不管是對成人還是對學生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想想那些學習好的學生是不是都是記憶力特別優秀的呢?但是這種記憶力並不是指的死記硬背。這樣只會把人變成傻瓜。他説,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頑強的意志而獲取的知識越多,邏輯的認識對學生的情緒領域觸動得越深,那麼記憶就越牢固,新的知識在意識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嚴整。在這裏,他特別強調了有理解的記憶。也就是説,在記憶的過程中,不隨意記憶佔得成分越大,他可能記憶的東西就越牢固。

其實,書中的每一條建議都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實踐。今後我還會繼續去學習這本書中優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為己所用,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從而影響每一個學生。

給教師的信讀後感篇4

11月份,跟隨蘇霍姆林斯基的腳步,我品讀了他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結合讀書以及目前教學實際,我對自己的教育進行了思考,收穫良多。

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呢?《給教師的建議》中給我們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書中這樣闡述:“要能控制注意力,就必須懂得兒童的心理,瞭解他們的年齡特點。要能把握住兒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條途徑,這就要形成、確立並且保持兒童的這樣一種內心狀態即——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使兒童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一種自豪感。”我對這段話的理解是:如果上課時老師單靠知識的本身去吸引兒童,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設法讓學生的思維與我們所講的知識發生聯繫,使他不感到特別的陌生,使他有一種想要了解更多的慾望。要想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比較長的注意力,就要將學的內容與他已經具備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發生聯繫,從而讓學生願意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後果,注意力就會集中。作為教師,我們在課堂上應該對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多加關注,一旦發現他們有開小差的現象,應及時加以提醒。比如讓他重複剛才老師講話的內容,讓他回答一些問題等等。我着手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以學生的興趣帶動學習。

首先,給孩子喜歡的數學。課堂上要針對孩子的特點,設置有趣的活動,比如近期就開展了猜一猜、玩一玩的課堂活動,孩子們興趣高漲,注意力也集中。

其次,給孩子明確的目標。當孩子課堂中注意力集中、反應迅速時,及時表揚,並在班級總結中進行全班獎勵,從而是孩子明白課堂上應該怎樣做。

另外,開展聽算比賽。聽算的第一要求就是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聽清題目,並迅速做出計算。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們喜歡,也樂意參加,對注意力的培養也很有效果。

給教師的信讀後感篇5

作為“不抱怨的教師叢書”的一部分,《給青年教師的建議》以深入的論述讓讀者身臨其境,以新穎的切入點讓讀者思考,思考教師應該過怎樣的職業生活,以獨特的視角告訴讀者換一種方式看教育。

本書從前言部分開始,就向讀者灌輸要立志做一名快樂的教師的思想,“快樂是一種美德”。教師只有保持快樂,才會豁達不失節制,恬淡而不失執着;才會積極主動、從容淡定地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才會帶給學生遨遊知識海洋的蓬勃力量和滿腔熱情;才會教給學生睿智明哲、寧靜超然的人生智慧。課堂上要快樂,課餘時間更要快樂,生活中也要快樂。快樂是師生關係最好的催化劑。只有真正快樂的教師,才會帶給學生真正的快樂。

如何做到不抱怨,本書分五個專題來闡述,分別是“態度決定高度”、“將工作做到極致”、“不要抱怨生活”、“在學習中成長”和“做一個大寫的‘人’”。從這五個方面給青年教師以建議:積極的心態對待教師這份職業不僅僅是一名合格教師應有的素養,也是教育最需要的力量。

通過各個專題的學習,我懂得了要以寬容的心態對待每一個問題學生,不放大他們的缺點,換一種視角看待他們的不足,儘量發掘他們身上存在的閃光點,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動起來,腳踏實地辦實事;教育他們不為困難找藉口,也要拋棄不必要的抱怨,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學會欣賞身邊同學的良好品德。而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學習。現代社會是學習型社會,終身學習才是立足於社會最基本的生存法則。在學校中,要懂得教學相長,合作學習,善於與他人分享教學的快樂;碰到困難要積極想辦法,向資深教師請教,更要在反思中成長。將耐心加長,善待學生;給信心加量,充實自己。

本書讀完,我備受啟發。在以後,堅決不做生活中的懶人,工作中的閒人。努力規劃好教師職業生涯,做一名有思想,有態度,有抱負的人民教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