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的讀後感最新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6W

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將書中的智慧和情感轉化為自己的財富,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培養自己的文學素養,提高文學鑑賞水平,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1500字的讀後感最新7篇,感謝您的參閲。

1500字的讀後感最新7篇

1500字的讀後感篇1

我很早就看過了這本書,也正因為很早,所以並沒有看明白,在我看來這是一部關於黑人鬥爭的書,背景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經濟大蕭條,白人鄙視黑人,乍一看與《湯姆叔叔的小屋》有幾分神似,但我最近看了一遍電影以後,我才明白了書中的很多細節,以及這個故事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故事發生的很順理成章,把白人的過錯或者説子虛烏有的罪名,冠在黑人名下,這是那個年代最常見的事了,但是律師阿迪克斯卻為此憤憤不平,這個舉動在當時絕對是讓白人瞠目結舌的創舉,為此他的孩子受到迫害,“犯人”湯姆也在獄中槍斃,我不知道這是多麼扭曲的世界,我根本不能相信它的存在,一個真善的人受到了社會的報復,我不禁質疑寫作的目的,但細細一品,那些黑人心中,阿迪克斯又如馬丁路德金一樣帶給了他們光明,可阿迪克斯是白人,也許他的結局並不好。

但是那些平等,自由,善良的種子在下一代的心中悄悄綻放,正是如此,書最想告訴人們的應該是要有顆善良的心,敢有扭曲的世界較勁的勇氣吧。

“你可以選擇朋友,但不能選擇家人。不管你是否承認,家人始終是家人。拒絕承認這點,會讓你看起來很傻。”長大之後,我們都變得很多羈絆和無法與父母直面表達自己的感情,多了些誤會也多了些不解,但父母也曾是個孩子,可當他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有些愛隱忍,有些愛好勝,而這些都需要相互理解。

1500字的讀後感篇2

也許有些人真的根本就不配得到憐憫。

當天使斷翼隕落在黑暗的人間,即使被玷污,心靈的聖潔仍是不容置疑的。羊脂球是個妓女,這是眾所周知的。所以那些貴族們厭惡她,和她在站一齊,哪怕相隔百米,也害怕自我會被她的“骯髒”所污染。只是在外人眼裏,誰又明白這些冠冕堂皇的貴族們那不可見人的一面呢。

在從魯昂逃亡吉艾卜的狹小馬車上,高貴的人們誰都沒有為自我準備一點兒食物。一路上,因為戰亂,沒有人做生意、沒有人願意把自我的食物與別人分享。村子裏的農民害怕自我僅有的儲藏品被軍官們搶得一滴不剩,商人們害怕自我好不容易斂到的金子不翼而飛,也早已遠走高飛。車上的人們都餓了,可是他們找不到食物。

午後的時光是漫長的,異常是感到肚子餓的時候。從1點到3點,僅有高爾奴代喝了些自我帶的蔗渣酒。當然,他邀請過同車的其他人。只是僅有最現實、愛佔便宜的鳥老闆同意喝了兩滴。

午後3點,蒼茫的雪地一望無際,白得令人窒息。羊脂球高高興興地拿出了自我所帶的食物。高爾奴代會帶酒僅僅是因為他嗜酒,這只是他的一種習慣。然而對羊脂球來説,她很清楚別人對自我的態度。如果伯爵他們出去找到了食物,也絕對不會有她的份。所以,她僅有靠自我,靠自我讓自我安全的活下去。她開始吃自我的食物,但並沒有像高爾奴代那樣邀請別人。我開始覺得她自私,但當看完整部小説,我不得不説她這樣做是正確的。那些貴婦在一開始根本不會理解她的好意。她們對羊脂球的蔑視愈發強烈,甚至是恨她。她們恨不得把她從車上扔下去。這種“恨”,更多的是因為羊脂球有食物,而自我卻因為拒絕向一個妓女開口而不得不餓着肚子看着她吃。

於是又是鳥老闆,他的一句話給了羊脂球開口邀請的機會。他和他的夫人成了羊脂球提籃的第二個光顧者。

“僅有第一步是費事的,一下越過了呂必功河的人簡直為所欲為。”莫泊桑這樣寫着,他筆下的人物這樣做着。在鳥老闆的“帶領”下,一行十人很快就風捲殘雲地吃完了提籃裏足夠羊脂球吃三天的食物。他們依舊恨,恨這隻提籃為什麼不再大些。

伯爵虛偽地用自我世家子弟的雍容大度向羊脂球證明自我的謝意:“我們用感恩的態度來理解。”在説這句話的時候,他更多的是想炫耀自我高貴的身份與良好的修養。

即使如此,他們的本性在多忒鎮顯露無疑。普魯士軍官要求羊脂球陪他過夜,卻因羊脂球的拒絕而無限期地扣留眾人。一開始,同車的所有旅伴都對羊脂球表示同情,似乎與她同仇敵愾。但隨着行斯的耽延,工業家、貴族、商人的態度一天天地變了,他們先是婉言勸誘,繼而旁敲側擊,最終大舉進攻,追使羊脂球答應了敵軍官的無理工要求。他們犧牲了羊脂球、沒有任何愧疚地犧牲了羊脂球。事後他們對羊脂球倍加輕蔑,顯示自我的“高潔”。

在他們為自我即將得到的通行舉行盛大的晚宴時,高爾奴代卻一言不發。鳥老闆説高爾奴代並不認為羊脂球是滑稽的。在那時我以為他是好人,以為在第二天見到羊脂球之後,他會去安慰她——至少會為她準備食物。然而沒有、什麼都沒有!他只是一路都哼唱着《馬賽曲》,這首法國國歌算是他對自我及其他人的懲罰麼

小説的結尾沒有再下雪,愈發堅硬的大地加快了逃逸者們的速度。羊脂球一向在哭,哭自我的無知與天真,也哭這羣忘恩負義的貪狼。哭聲不大,卻足以震撼每個讀者的心靈。同車的旅伴,但凡有一人想起過羊脂球的恩惠,誰也不會聽到這令他們感到恥辱的哭聲。願羊脂球的眼淚能夠沖刷所有的罪孽,洗淨這些人自私、骯髒的靈魂。

1500字的讀後感篇3

前幾天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開始接觸路遙的小説。説不上什麼感覺,至少沒有想象的枯燥。這使我原本不情不願的心情開始變得明朗。

小説的主人公,高加林,知識分子,讀書人,有才華,理想主義,負心漢。這是小説給他的標籤,也是大眾給他的標籤。

看到因為同村書記的兒子要工作,而頂替了他原本教書先生的工作,使得滿懷夢想的年輕人只能瑟縮在窯洞裏,不見天日,沒有未來。大概,巧珍只是他生活的調味劑,給他那段暗無天日的日子裏撒了一把糖。她從不嫌棄他的落魄,願意包容他所有的怪脾氣,願意自己受苦受累,保護他讀書人的理想和清高。只是,不知此時的高加林是不是真的愛巧珍,還是僅僅因為,有一個女孩,她的出現,温暖了他原本地獄般的生活。

因為二爸的歸來,高加林又成了三星那樣的人,用一種走後門的方式獲得了通訊員的工作,但是,不可否認,加林自身也是有能力的。這大概才是最可悲的地方。明明有與之匹配的才能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符合職位所有的特性,甚至能百分之二百完成任務,卻一定要通過這種不能見天日的方式獲得這份職位。

進入大城市的加林,無從説他是否是因為過多的讚美而膨脹或迷失,至少,他是暫時忘記了自己曾經最痛恨的那些,和自己所經歷的的苦難了吧。他忘記了在自己最迷茫無助的時候,有個女孩,温暖了他的生命。忘記了自己是農民的兒子,忘記了克南對自己從無惡意。忘記了自己是用一些特殊的.手段才獲得的這份榮耀。

因而,當黃亞萍,這個能和他談論十四種新能源的女生出現,並對他展開攻勢的時候,他徹底的淪陷在了膨脹的生活裏,看不清前路,看不清自己的內心。黃亞萍是真心喜歡加林嗎?我認為不然,當加林回到農村當農民的時候,她明白自己和加林的階級差距,因而接受了同為縣城領導家兒子的克南,當加林看起來前路一片大好的時候,她又放下了克南,對加林重新展開攻勢。或許她是喜歡加林的,但是這種喜歡裏面,又夾雜了多少虛榮和衝動的成分呢。當再次遇到一個優秀的人,誰又能保證亞萍不會為此拋棄加林呢?但是這些,加林統統看不到。他只知道,巧珍和他思想不在一個層次,不能理解他的高談闊論和遠大理想。巧珍只知道柴米油鹽,不能和他一起過有趣的生活。不知道加林想要的有趣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呢?是下雨天一定要他去草坪上找一把進口水果刀來測試有多麼愛自己嗎?

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

也正是加林這種迷失,葬送了自己原本大好的前程。或者,那原本也是不屬於他的。用不陽光的手段得到的,總歸要失去的。加林心裏其實一直是明白的。所以,當他失去這一切的時候,他的內心無比平靜。平靜的和領導告別,平靜的收拾自己的東西離開,平靜的和亞萍分手。而那個理想至上的,能和他討論國家大事和十四種新能源的女孩,她有選擇愛情的勇氣,卻沒有跟愛人回農村的決心,所以,他們只能一別兩寬。

或許那時加林是解脱的吧,天性使然,他是正直的,陽光的,理想的,清高的,也許失去一切的那一刻,他心裏鬆了一口去,終於,命運幫他做了這個抉擇,他就不用自己再糾結和難過。只是,此時,他不知道,他錯過了什麼。錯過了一個多麼美好的女孩。

走在回去的路上,想着自己和巧珍在這一路上有過的回憶,想來他是後悔的,難過的,這種傷心和難過壓住了他失去一切的痛苦。是呀,失去這份工作,並非是他人生的結局,他還有很多美好的前程。但是,他卻永遠的失去了愛情,以後,他心裏,會永遠有一個空洞,裏面住着那個美麗的女孩。在某一個深夜,他們兩個依偎在裝糞的牛車上,前面坐的,是一個心裏裝着一段美好愛情故事的老漢。

希望巧珍能過的開心順遂。希望她在她熱愛的土地上,能種出美麗而芳香的鮮花。

希望加林能重新開始,繼續自己的事業,或者走出大山,有一個温婉的妻子,像巧珍一樣愛他疼他。希望德順老漢,和他心裏的美好愛情能一直留存,相依相守。希望克南能夠重新遇到一個愛他的,懂事的,賢惠的女生。

希望亞萍,能看清自己想要什麼,希望她下次談戀愛,是因為愛情。希望我們不要成為亞萍和加林。

希望我們都不要錯過生命中的巧珍。

1500字的讀後感篇4

?繁星春水》這本書是我頭一次接觸,看慣了白話文的我,一下子來看詩集,就覺得有點不適應,不過也別有一番滋味。

翻開書,首篇導讀便吸引了我。講到冰心是如何創作詩集,從小到長大,充分體現了冰心在寫作方面的天賦。

她的詩主要以母愛,童真,自然著稱。從《繁星》中“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滿着夢,充滿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靈魂深處的孩子呵。”更詮釋冰心與兄弟姐妹之間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誼。這些是冰心充滿童稚的渴望與幸福。

她後來出洋留學,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過筆來敍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夠早點回家。她幻想着與母親見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樂。但是一旦沒了幻想,那麼她就會變得更加的失落與失望。背井離鄉,又離開了至愛的母親,怎會沒有思鄉之情呢?“故鄉的波浪呵!你那飛濺的浪花,從前是怎麼一滴滴的敲我的盤石,現在也怎麼一滴滴的敲我的心絃。”那波浪不斷的拍打岸,我無動於衷,可是一旦離開了家鄉。那一滴滴的波浪,無不在觸動我內心的一根快要繃斷的弦,思鄉的弦。的確,世上只有媽媽好,母愛的愛是最偉大,母親的愛是最純潔。

冰心的短詩,給了我萬千的感慨。她的詩不含絲毫的虛偽,全是出自內心的真實感受,能夠感人至深,也可見冰心的童年在幻想中度過的,她的幻想是如此美,如此的引人入勝,那麼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愛,思母心切是我們所不能企及的。母愛是那麼聖潔,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種愛,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愛的代名詞,通過冰心我讀懂了母愛。

此時的我,心潮澎湃,無法平靜,萬千感受,無法溢於言表。

此詩集中,冰心以母愛、童真和對大自然的歌頌為主題。女作家杏林子曾經説過:“除了愛我什麼都沒有!”的確,當你擁有愛就不需要別的什麼東西了,因為你已經擁有了一切。冰心接受着母愛,同時她讚譽母愛,她愛大自然的一切。

冰心的詩句,是那樣簡樸,但是每一個字眼都藴含着那樣深的含義,許多詩句還透入着對母愛的深深的讚譽。從冰心的詩句中,我悟道:一個人愛萬物,她(他)是美麗而快樂的;一個人被萬物愛着,她(他)過得會安逸舒適。而同時為這兩者,她(他)就是快樂的。

“冰心”這個詞就是像她的人一般典雅清麗,超凡脱俗,也正如她所寫的詩句,在淡淡的優雅的文筆中,還有着許多的哲理。一句“弱小的草呵!驕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裝點了世界。”告訴我們小草雖然渺小,但世界卻需要你的點綴。又一句“青年人,珍重的描寫罷,時間正翻着書頁,請你着筆。”告訴我們應該珍惜時間,去做該做的,在時間的書上寫下你的成績與輝煌。總之,在冰心的詩句中,我們總能學到很多。

讀這些小詩,似乎很親切,因為冰心將大自然中最純最本色又十分普通的東西用輕淡優雅的詩句表現出來,不加以任何人為的修飾,不添以任何華美的詞句,帶着一絲温柔的憂悠,或一些深深的內在美:明目下,綠葉如雲,白衣如雪。怎樣的感人呵!又況是別離之夜。在那娓娓道來的詩句中,滿含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是她冰清玉潔之心的再現。

讀完這本詩集,覺得很美很美,不僅僅是美而美,也有憂而美,悲而美。冰心的詩下,一個多麼美的世界!冰心的詩含蓄深刻,字裏行間透漏着作者的獨具匠心,不知為什麼,看了這繁星春水,我的心靈微微觸動了一下, 也許,這便是感動。

冰心以其特有的女性纖柔、清新秀麗的語言寫成了《繁星》、《春水》兩本詩集,語言清新淡雅而又晶瑩明麗,明白通暢而又情韻悠長,並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詩集《繁星》《春水》,為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以“自然”“童真”與“母愛”為主題,以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對自然的讚頌以及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為主要內容,表達了她對母親的情感、對孩子的喜愛、對自然的讚歎及對人生的理解,被著名作家茅盾稱為繁星格與春水體。

1500字的讀後感篇5

花了半個月的時間,今天,終於看完了《復活》。

?復活》的作者是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這部作品主要是講男爵涅赫柳多夫因良心受遣而“復活”去拯救其初戀情人(後懷孕)且後被其拋棄的因而淪為妓女以作報復的馬斯洛娃的坎坷經歷。這裏的“拯救”指馬斯洛娃被誣判(為錢財而殺人)為流放罪而被涅赫柳多夫以其特權極力為其脱罪的行動。 我們常説“大愛無疆”。

記得在看此書以前,我的一位老師問過我一個相關的問題,那就是,假如我是涅赫柳多夫,會怎樣對待馬斯洛娃。依稀記得我的回答是“公正對待”。現在回想起來,有一點異曲同工之妙。涅赫柳多夫雖然極力挽救馬斯洛娃,但他也必須建立在無罪的基礎上。我可絕對不想成為那種“無情”的人啊! 為了挽救馬斯洛娃,涅赫柳多夫遊走四方:伯爵、省長、檢察官、獄長、律師。。。。。。

要知道,在19世紀的沙皇俄國,上層階級們——甚至底層階級們,都是無法忍受他的一舉一動的。更何況,他還想冒天下之大不韙和這個所謂的“囚犯”結婚!但是,對於已經“復活”了過來的涅赫柳多夫來説,這一切的阻礙算得了什麼?!為了自己的良心過得安穩,他選擇了風雨兼程。 涅赫柳多夫“復活”後,他不僅僅想拯救馬斯洛娃,他還嘗試努力返還土地給農奴們,讓他們儘量不再過生不如死的生活。這其實也符合作者列夫·托爾斯泰的人生臆想。他自己一直想努力拯救農奴們,並身體力行——分還土地,不再過貴族生活。晚年的他甚至為此與妻子吵架而離家出走,最終身死異鄉。 雖然結果出乎意料:馬斯洛娃不再愛他,並且選擇了另外一個人;但是,涅赫柳多夫沒有傷心,沒有後悔,因為,為自己心愛的人付出應有的一切是值得的,讓自己心愛的人幸福是值得的。。。。。。

在《復活》這部作品中,作者一方面突出了人性不斷的完善與“進化”的過程,另一方面也深刻譏諷了19世紀沙皇俄國拜金主義、權欲主義的盛行。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當時俄國農民的悲慘境遇的同情,表達了作者對人性真善美的追求。

羅素説過,“三種單純然而極其強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對於愛情的渴望,對於知識的尋求,以及對於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我不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願意過樸素的生活?有多少人願意真誠待人?又有多少人願意會為自己曾經的一個錯誤而努力“將功補過”?有多少人會是涅赫柳多夫?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響應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的慈善“裸捐”,願意死後將自己的50億資產盡數捐出。但是,在中國這個以“富”為美的國家,有多少人——多少富翁願意選擇造福人類?

在西方,富人回饋社會卻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可悲的是,陳光標的行為甚至在中國的這些所謂的富翁看來是一種愚蠢,人生至愚!陳光標遭到了許多人的謾罵與鄙視。“善良”一點的,緘口不言。中國的富翁們,請問,死了,你們能帶走什麼?金錢?靈魂?高貴?不,你們能帶走的,只是一抔黃土! 俞敏洪説過,“活着,死了,都要做一個有用的人”。

中國的富翁們哪,當看到這個世界還有諸多孩子食不飽、穿不暖,當看到這個世界還有諸多老人孑然一身,為了生存而沿街乞討,當看到這個世界還有諸多人因為地震、戰爭等因素而漂泊異鄉、家破人亡,不知道你們心裏在想些什麼?有錢,不代表擁有一切;有錢,買不來真情,買不來健康。

你們的確沒必要像陳光標那樣進行“裸捐”,但是,你們可以奉獻你們的那金山銀海中的“滄海一粟”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中國所謂的富翁們哪,我們都是人,都是地球人啊!!

1500字的讀後感篇6

中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書籍,書籍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沒有它們的哺育滋養,我們的生活是不完美的;沒有它們的意味深長,我們的人生是缺憾的;沒有它們的充實誘導,我們的精神是虛無的。讀書,特別是文學書籍,猶如春雨哺育着大地,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如夏風涼爽着世界,讓我們享受着人生;如秋果掛滿了枝頭,叫我們精神飽滿,文學名著的奧妙潛移默化的感染着我,塑造着我,成就着我,"雪中送炭",無疑我們對文學名著的真實體驗!

我國的四大名著,可謂是博大精深,我對四大名著也情有獨鍾。《西遊記》,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令我留戀忘返,回味無窮。但今日今時,再次拜讀《西遊記》,我的領悟卻變了。《西遊記》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奇葩。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户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此時此刻我又有了新的領悟,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着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經歷了長時間個性受約束的日子,新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石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花果山上稱王。可以説已經達到人性擺脱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着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藴含着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這是我此次閲讀《西遊記》體會最深的,以前的熱鬧已煙消雲散,我就是孫悟空,去尋找我的自由,我的精神帶着意味未了的心情我又邁入《水滸傳》中那忠義的世界,從中我有體悟到忠義背後的愛的精神。

不必説晁蓋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説戴宗的飛行腿,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説打抱不平的魯智深,他頗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遊民的習氣,動不動就發火,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説二罵三打。結果不是吃虧就是後悔,但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願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我試想,假如讓他來到我的身邊,相信沒有多少人能有他這樣的魅力。這不是因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為他有所麼魁梧的身材,更不會是他有大把的財富,就一點,就是他那在別人眼中芝麻大的優點。請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優點,在這世界上就要滅絕了。

我總覺得我們在生活中對於朋友甚至親人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哥們兒女情。我清楚的記得,以前在我們農村,吃百家飯,喝百家湯,最尋常不過,我經常毫無顧忌的到鄰居家吃飯,沒有禮節,沒有拘束,只有歡樂。鄰居家的哥哥現在和我還是和原來一樣好。在我哭着鬧着不上幼兒園時,我們和鄰居經常一起聊天,但是我們開始裝上了一扇木門。

再看如今,我家的門也變成了三釐米厚的.防盜門。這就像一條河,讓我們和鄰居的感情隔在天地兩岸。關愛,我們的社會很自然的少了一份愛,一份及其重要的愛——一份關懷。對於關懷,也許只需要一句簡單的問候,或者是一個會心的微笑,就能讓人喜笑顏開,就讓人感受母親般的關懷。不要太吝嗇,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不會讓你失去什麼,只能讓你的人格得到昇華。

1500字的讀後感篇7

?名人傳》是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部分組成,它們均寫於二十世紀初,無論在當時還是在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作者描寫的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還有一個是文學家。羅曼羅蘭都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藝術家的共同之處,着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雖然他們各自所處的領域不同,但是,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他們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造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而獻出畢生的精力。貝多芬用痛苦譜寫的與生命抗爭的音樂,為後世留下了享受不盡的精神食糧;米羅開朗基羅用一生的心血創作了不朽傑作;托爾斯泰則在他的小説中描寫了萬千生命的渺小和偉大。

路德維希範貝多芬,德國古典主義最偉大的音樂家,是一個不幸而堅強的人,在青年時期就開始耳聾了。對於一個以音樂為生命的人,還有什麼比這更不幸的呢?上帝真是殘忍,把最美的音樂賦予了貝多芬卻剝奪了他欣賞音樂的權利,他聽不到自己的音樂,人們都在盡情享受他的音樂帶來的歡愉的同時,他卻必須獨自忍受無聲的折磨!

米開朗基羅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儘管他一直沒能實現自己最偉大的計劃,可誰也不能否認他的藝術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人文精神。從大衞身上我們看到了人的理想,人的尊嚴,人的意志;從摩西和奴隸身上看到了人與命運的抗爭……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列夫托爾斯泰。

列夫托爾斯泰的情況則完全不同,他是貴族出身,地位優越;他身體健康,婚姻美滿;他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好評如潮。總之,他是一個一般人看來什麼也不缺的人,然而他的痛苦恰恰由此而生。他天性善良,悲天憫人,他為城市貧民的悽慘處境感到鎮靜,為農民的生活貧困,精神麻木而痛苦,因自己物質富有,生活優裕而內疚……總之,他的博愛精神使他不能忍受他人受苦受難,他希望所有人都能過上幸福安詳的生活。他改變自己的生活條件,讓自己和農民生活勞動在一起,他在自己的莊園裏實行改革,解放農奴,把土地分給佃户,他推行“愛的宗教”,提倡“不以暴力抗惡”,甚至提出“敵人要打你的左臉,要把右臉也伸出去”,到了晚年,他的想法更加變本加厲,他甚至打算捐出自己的所有財產,想法遭到家人的拒絕之後,他以八十二歲高齡離家出走,最後孤獨地死於出走途中。

羅曼羅蘭也曾説過:“生活是嚴酷的。對那些不安於平庸的人説來,

生活就是一場無休止的搏鬥,而且往往是無榮譽無幸福而言的,在孤獨中默默進行的一場可悲的搏鬥。”作者寫的這三位名人,他們都是很平庸的人,可他們卻比常人遇到更多難以想象的磨難和障礙。不過他們都是從重重困難中勇敢站起來的人,也是從種種困難中造煉出來的偉人、名人,而且還是不屈服於命運對他們的挑戰和考驗。

打開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讓我們呼吸英雄的氣息。”——這是羅曼·羅蘭在《名人傳》卷首語開宗明義的一句話。或許,這也是他為自己全部作品所作的詮釋。

最後,羅曼·羅蘭在《名人傳》中告訴人們,任何成就都伴隨着艱辛的拼搏和痛苦的考驗,現摘抄其中部分能震撼我們心靈的警句,作為本文的結尾。

“不幸的人們啊,切勿過分怨天尤人!人類最優秀的人物與你們同在。從他們的勇氣中汲取營養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