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心得體會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8W

心得體會是當下使用較為普遍的文體之一,你們知道怎麼寫了嗎,不管是誰在寫體會的時候,都要讓自己的思路清晰,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重生》心得體會7篇,感謝您的參閲。

《重生》心得體會7篇

《重生》心得體會篇1

從浙江嘉興紅船的創業維艱,到井岡山革命歲月的艱苦卓絕,再到西柏坡“趕考”的成敗之惑,紀錄片——《重生》這部精神大片,通過史詩般的拍攝手法,以情景再現的形式,講述了我們黨從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光輝歷程,講述了我黨在絕境中憑藉入黨的初心和精神的力量,獲得重生的艱難歷程。看過之後,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復,也懂得了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取勝的關鍵所在。

一是“不辭辛苦出山林,但願蒼生俱飽暖”的為民情懷。溥儀退位,標誌着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帝制畫上了句號,但此刻的中國仍面臨着列國列強瓜分、袁世凱復闢稱帝的內憂外患,老百姓仍處於水生火熱當中。在這種環境當中,以毛澤東、周恩來為代表的國內進步青年舍小我,為大家,秉承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為民情懷,義無反顧的投身革命,給中國這片飽經戰亂的焦土帶來了新生與希望。我走到行政崗位上已經有一段時間,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每天瑣碎的工作讓我時常困惑自己存在的價值,觀看紀律片後,我為自己過去的想法而羞愧。作為黨員幹部,首先需要樹立的便是為民情懷,“些小吾曹州縣吏”,無論身處何位,只要能夠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就能體現出一個共產黨員的價值。

二是“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獻身精神。革命沒有順風順水,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在國共合作期間接連策劃並發動了“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等一系列陰謀詭計,中國共產黨的有生力量得到了致命打擊。在此危險存亡之際,許許多多的共產黨員並沒有消沉退縮,反而如同撲火的飛蛾奮起抗爭,給革命留下了希望的火種。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平常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委屈,不應該時時刻刻只想到的是自己的一點小利益,正如毛主席在詩中寫的“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我們應該有大格局和廣闊的眼界,把自己融入到祖國的發展洪流當中,為黨的事業,社會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執着精神。在腥風血雨中,中國共產黨身上有股寧死不屈的執着定力。面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了擺脱國民黨軍的追擊,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走上了漫漫長征之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由中國共產黨帶領的這支隊伍用熱血在長征的路途中譜寫出了“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這樣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他們用腳步丈量了兩萬五千裏的沃土,在連綿起伏的雪山上,在荒無人煙的草地裏留下了英烈的累累白骨和革命的點點足跡。現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新時代的南圖將會由我們所著就,我們需要學習先輩們身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着精神,做新時代的先行者、建設者。

四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定信念。在櫛風沐雨後蜕變,中國共產黨人身上有着貫徹始終的強大信念。“西安事變”促使國共兩黨止休干戈,一致抗日,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以平型關大捷為起點,取得了全國抗戰以來中國對日戰爭的第一場大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到1940年,國民黨完全斷絕了對八路軍的經費供應,並對邊區實施了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同時日軍也不斷對佔領的邊區推行“三光”政策,導致邊區物資供應匱乏,戰事難以為繼。面對困難,軍民齊心,在南泥灣這片土地上演奏了豐收的旋律。內戰不斷,硝煙瀰漫,在西柏坡的指揮部裏,決定未來中國走向的“三大戰役”的戰鬥號角從這裏吹響,紅色政權自北向南席捲中國,共產黨人用了28年的光陰,歷經無數磨難,終是帶領着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衝破了歷史中的黑暗,走向了重生後的光明。習總書記曾經説過,“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得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十分重要,只有強大的理想信念才能支撐我們戰勝一個個看上去不可戰勝的困難,才能讓我們行穩致遠。

影片結尾處引用了毛澤東《沁園春﹒雪》裏的經典之句來作為總結:“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誠然,歷史已經成為了過去,在這個新的時代裏,我們便是時代的主角與弄潮兒,我們應該繼承起先輩們的精神與遺志,將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時代建設的更加美好!

《重生》心得體會篇2

破曉之前,黑暗籠罩中國大地,進入19世紀中葉,這片傳承五千年文化之地,由於封建統治腐敗和西方列強入侵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黑暗、經濟凋敝、社會殘破、民不聊生。唯有找到一條適合中國的道路才能救中國於水火之中。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紛紛找尋救國圖存之路,一次次失敗,一次次爬起。俄國十月革命,一束紅光刺破黑暗,給世界帶來新事物,給中國帶來了曙光。

紅日初升,是任何黑暗勢力、老舊勢力也無法阻擋的光芒。在水汽氤氲的嘉興湖面上,王會悟在船頭徘徊,船艙內鏗鏘有力的《國際歌》飄蕩在江南的湖光山色之中。當時,與會人員沒有想到,中國人民也沒有想到,這竟是那樣重要的一場會議,中共一大的召開標誌着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紅日從江南煙雨中升起,那是希望,也是信仰。

狂風暴雨會遮住太陽,但心懷信仰的人會一直等待到雲銷雨霽,彩徹區明。國共第一次合作失敗,共產黨遭到重創、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共產黨遭受滅頂之災、長征路上,每走一步就有天險敵兵、抗日前線,無數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艱難困苦,有人從共產黨的隊伍中退出,但是,許多人選擇了堅守信仰,並且有更多的人加入這隻紅色的隊伍,他們都是為了共同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為了建設一個新中國的信仰。

雲銷雨霽,陽光會更加明亮。南昌起義,打響反對反動派統治第一槍,中國共產黨在失敗中悟出了“槍桿子裏出政權”的道理,還悟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正確領導;長征的勝利會師;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國共內戰的勝利……每一次歷經風雨後的陽光都耀眼的逼人,而每一次的化險為夷,每一次雨過天晴都付出了血的代價,是信仰的力量,使得無數中華兒女奮不顧身投入革命事業。

中國共產黨是窮人的隊伍,但是並不全是窮人,周恩來出自書香家庭,曾赴日本、法國留學,是知識分子,本可在國民政府中安逸為官,但是他為自己的信仰,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走上革命的道路,幾次危在旦夕,也是無怨無悔。

我們的民族從來都不缺乏仁人志士,從來都不缺乏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從來也不缺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物。這些人,為了使全國人民擺脱枷鎖,擺脱束縛,為了一個安定團結的大家庭,他們不畏艱辛,不怕犧牲,最終為我們取得了勝利。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給中國帶來的是和平的發展環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上從所未有的教育推廣和文化普及,是一個屬於中國自己的工業文明時代。而這一切,都發源於1921年的那個7月,發源於那些已經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足跡的人們。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儘管我們的奮鬥之路任重而道遠,但作為一名在和平年代健康成長的新青年,看完了《重生》,重温了中國共產黨那段崢嶸歲月,感受革命先輩崇高的信仰,以及他們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執着地去努力奮鬥,使我再一次思考自己的人生,從小我來看,我們應該懷有理想,不斷為理想而奮鬥,實現自己的“中國夢”,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腳踏實地,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從大我來看,我們應該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學習掌握本領,認清國家和世界局勢,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當代青年不可推卸的責任。

《重生》心得體會篇3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某某週年即將來臨之際,由國防大學和中共陝西省委聯合出品與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5集紀錄片《重生》,6月18日在北京舉行發佈會。國防大學領導及部分專家學者,全國各地新聞媒體記者一同觀看了紀錄片。

據介紹,該紀錄片分五集,每集約50分鐘,分別從“使命”“火種”“抉擇”“淬鍊”“締造”五個方面,通過史詩般的拍攝手法,以情景再現的形式,該片通過勾勒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國際國內局勢的風雲變幻,還原了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重大決策、重要事件,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井岡號角到長征壯歌”“抗日烽火到建國大業”等多個維度,再現我黨在絕境中憑藉信念和精神的力量,獲得重生的艱難歷程,生動展現了中國社會劇烈變革,思想精神狂飆突進,革命救亡風起雲湧的波瀾壯闊歷史進程,深度挖掘了我黨浴火重生的深層原因。該片超越了歷史,揭示了中國前途命運的出路和抉擇,同時還超越了時空,讓看似天壤之別卻面臨關鍵時刻的不同歷史時空,在時隔幾十年後對話,為觀眾呈現了藴含其中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

與會領導和專家反映,該紀錄片是一部主題鮮明、導向正確的精神大片,是一部重温歷史、審視當下的國史教材,同時也是一部立意高遠、面向未來的黨史大片。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觀看後稱其史料豐厚,撼人心扉,體現了國防大學對重大歷史題材的敏鋭感知和責任意識,也是繼紀錄片《苦難輝煌》《抗大,抗大》之後,該校推出的又一部反映黨史、軍史和革命史方面的扛鼎之作。

“這是今天對昨天的回憶,是長河對源頭的追尋,是未來對歷史的叩問。”發佈會上,國防大學、空軍上將劉亞洲飽含深情地表示,推出《重生》紀錄片,不僅僅出於紀念和重温歷史的目的,更要為當下提供經驗,提供警醒,找到久違的崇高,見識信仰的力量。同時,藉助國家台公開播映此片,必將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認清發展大勢,匯聚起民族復興磅礴力量。

該片彙集了國內軍史專家和一流的紀錄片創作力量,同時邀請美劇《紙牌屋》第三季攝影指導、掌機和《女子監獄》《新聞編輯室》燈光指導參與這一歷史紀錄片的拍攝。該片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等單位聯合攝製,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獨家發行。

《重生》心得體會篇4

我是一名普通百姓,在我青少年時期,就熟悉了紅軍的事蹟,特別是“會澤擴紅”更加耳熟能詳,隨着年齡增長,這種情結愈發強烈。在我眼裏,紅軍能完成“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的長征,每一位紅軍將士都是英雄好漢。連外國人斯諾?索爾茲伯裏都高度評價了紅軍長征。沒有長征,就不能保存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軍隊和革命根據地,就不會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勝利,也不會有新中國,更不會有現在改革開放的成就。

飲水思源,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也是我們紀念紅軍長征的動力,在紅軍長征某某週年之際,我們用自己的方式舉行紀念活動,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為了把這感動一代代人的革命精神發揚光大。

面對自己的先輩,每一個人都應該捫心自問,我們的幸福生活來自哪裏?我們有沒有忘記那些為我們打天下的革命先輩?

有人可能會認為,當年窮人蔘加紅軍是為了有飯吃。確實是有這樣的人,但是他們當了紅軍以後,其信念就不只是為了吃飯。我們在長征七十年後的今天,仍然能深深地感受到紅軍長征的艱苦卓絕和巨大犧牲,“送郎當紅軍”絕不僅僅是為了吃飯而去的,而且有一些紅軍將領就出身於書香門第,家裏有飯吃,他們就是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大眾的解放扛起了搶。

假如僅僅為了吃飯,你就無法解釋這樣的故事,紅軍長征到咱們雲南時,有12位紅軍傷員被敵人抓住了。敵人説,只要你們不當紅軍了,就可以放你們生路,不殺你們,但是這幾位紅軍戰士個個堅強不屈,敵人沒有辦法,就把紅軍傷員帶到半山腰一個深不見底的地下河洞口,把前面兩個傷員推到山洞裏面,在後面的10位紅軍就説:“不用你們推,我們自己跳”。當地羣眾後來把這個洞叫“紅軍洞”,這個事蹟刻在那個洞口的碑上。

我覺得,紅軍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在那個年代裏,承擔起了自己的歷史責任。這種歷史責任感,最值得我們紀念,也是今天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最需要的。

什麼樣的精神讓我落淚?那就是寧可犧牲自我,去保全集體的團隊精神。從資料上見到當年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率部隊為紅軍墊後。掩護主力隊伍撤退以後,他們只剩下四五百人。等到他們撤退的時候,湘江已經被國民黨封鎖了。他們又餓着肚子翻山越嶺退回到湘西打游擊。撤退途中,陳師長腹部中了敵人的子彈,他命令其他的戰士撤退,自己來掩護,不幸被敵人抓住。敵人非常得意,在抬着他去邀功的時候,陳師長把自己的腸子掏出來扯斷,最後壯烈犧牲,年僅29歲。這個故事讓我流淚,長征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紅軍戰士為了大部隊的安全,犧牲了自己,如果一支軍隊,一個民族擁有這種精神,那就無堅不摧了。長征精神是一個寶庫,過去,現在和將來都能讓我們受益匪淺。

如果要問我,紀念長征的感悟是什麼?我們今天紀念紅軍“長征”,已經沒有了戰火紛飛的氛圍,某某年前艱苦程度甚至超乎我們的想像,但其精神卻會永遠激勵着我們。毛主席曾説過:“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艱苦奮鬥幾十年如一日,這才是最難最難的啊!我想,人生可以平談,但不能虛度光陰。這就是我的最大感悟。我們今後要繼續發揚紅軍長征精神。遙望着眼前的山山水水,眼前總會浮現長征中一個個鮮活的面容。今天的紀念活動遠遠無法表達出我們對紅軍的崇敬之情。

《重生》心得體會篇5

本週日,我懷着崇敬卻又疑惑的心情觀看了這部紀錄片。該片全面講述了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這一段歷史。分別從使命火種抉擇淬鍊締造五個方面,再現了20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國際國內局勢的變幻 ,還原了中國共產黨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井岡號角到長征壯歌、抗日烽火到建國大業等不同歷史時期的決策、事件,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在絕境中獲得重生的歷程。

我作為一個預備黨員,作為我黨的歷史是十分崇敬的。在百家爭鳴,爭奇鬥豔,而又戰火紛飛的民國,我黨能從幾十個人的嘉興南湖遊船一直到成為這片大好河山的執政黨,是一個十分艱難困苦的過程。同時,我又滿懷疑惑。正如紀錄片中所説:此時中國新的知識分子接收到各種新的思潮,如無政府主義、三民主義、杜威的實用主義、共產主義等。自俄國十月革命以來被證實可能為中國所用的思想主義實在很多,而共產黨是如何被證明是中國國民革命的唯一道路,並帶領中國站起來的呢?

首先一點,就是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以來一直有極強的學習和改進精神。不同於某些思想頑固,一條路走到黑的政黨,我黨也有過困難,有過挫折,但每次困難和挫折都達到不了共產黨人救苦救難的堅定信念。比如共產黨的路線到底怎麼走,是農村包圍城市還是相反,都是靠一步步改正錯誤才走上了正確的道路。包括毛澤東的領導地位,也是在共產黨最危難的時刻在遵義會議上才確定下來的。

其次,是共產黨具有執着精神。在腥風血雨中,中國共產黨身上有股寧死不屈的執着定力。面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了擺脱國民黨軍的追擊,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走上了漫漫長征之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由中國共產黨帶領的這支隊伍用熱血在長征的路途中譜寫出了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這樣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現在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新時代的藍圖將會由我們所著就,我們需要學習先輩們身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着精神,做新時代的先行者、建設者。

最後,中國共產黨一心為民,實踐出真知。到1940年,國民黨完全斷絕了對八路軍的經費供應,並對邊區實施了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同時日軍也不斷對佔領的邊區推行三光政策,導致邊區物資供應匱乏,戰事難以為繼。在這種艱難困苦的環境下,中國共產黨關心最廣大的農民羣眾,深入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是隻做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必將遭到人民的唾棄。中國共產黨軍民一心,用小推車推出瞭解放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

重生這個片名起的好,曾經失敗過不要緊,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也要做一隻鳳凰,涅槃重生!

《重生》心得體會篇6

敬愛的黨組織:

在學校的統一組織下,我們觀看了黨史紀錄片《重生》,被深深震撼到的同時,感受頗深。

?重生》是由國防大學和中共陝西省委聯合出品與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5集紀錄片,每集約50分鐘,分別從“使命”“火種”“抉擇”“淬鍊”“締造”五個方面,通過史詩般的拍攝手法,以情景再現的形式,該片通過勾勒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國際國內局勢的風雲變幻,還原了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重大決策、重要事件,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井岡號角到長征壯歌”“抗日烽火到建國大業”等多個維度,再現我黨在絕境中憑藉信念和精神的力量,獲得重生的艱難歷程,生動展現了中國社會劇烈變革,思想精神狂飆突進,革命救亡風起雲湧的波瀾壯闊歷史進程,深度挖掘了我黨浴火重生的深層原因。該片超越了歷史,揭示了中國前途命運的出路和抉擇,同時還超越了時空,讓看似天壤之別卻面臨關鍵時刻的不同歷史時空,在時隔幾十年後對話,為觀眾呈現了藴含其中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

“夜,聞爆竹聲甚繁,於是乎大清268年,至此夕而畢。”影片由鄭考胥之初語拉開了中國近代史革命的序幕,一羣博學的有志青年由此踏上一條探索一個理想的新國家的荊棘之路。

青年是社會的支柱,是一個國家的脊樑,是民族興盛強大的希望。

青年之強盛,在於思想的創新進步,在於理想信念的堅定。以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為引領,我們的先輩們立志以新文化新道德新思想造就新青年。古往今來,不論任何時期,青年都是勇立潮頭,敢擔當,有作為的先鋒戰士。今日中國,正處於變革發展的“深水區”,更需要有志青年挺身而出。

青年當多學,博學。

辛亥革命後的中國,文化更新,思潮湧動,如毛澤東,鄧恩銘,胡適,李大釗之青年才俊精通多國語言,博古通今,或中過榜,或留過學,或為教授,他們每日瘦削,討論,爭辯,不斷融合新文化,新思想。而青年時的毛澤東在觀察着,思考着,比較着,如飢似渴,孜孜不倦的學習着。今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何以做到?唯有不停的學習,不斷的積累,在舊文化中尋找思想發展的源動力,在新思想中探求真理的前進之路。毛澤東,陳獨秀等人正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尋找到了早期的中國道路。

青年當多俯下身,深入基層,立足於根本。

青年時的毛澤東正式在秋收起義之時深入大山調研和工農百姓交流,將馬列主義思想與中國革命道路相結合,從而孕育出了“以農村包圍城市”的偉大戰略思想,沒有實踐調研支撐的理論思想猶如空中樓閣,多一分調查,就增加一份理論的內涵;少一絲實踐,理論就會淪為紙上談兵。青年當以理論促進實踐發展,以實踐夯實理論基礎,如此,才能相得益彰,讓青年拂去浮躁的塵囂,更加腳踏實地的發揮才幹。

青年受挫時當自省自強,不因一時失敗而氣餒。

前進的道路上困難重重,難免會遭遇失敗的挫折。1927年,蔣介石悍然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革命遭遇失敗,無數共產黨人遭到迫害,毛澤東曾作詩描述當時的心情:“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失敗之痛可見一斑,然而年輕的中國共產黨並未就此放棄: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秋收起義,讓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浴火重生。魯迅先生説:“願中國青年都擺脱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青年當如東昇旭日,富有朝氣,莫妄自菲薄,同時也要自強不息。

習近平總書記説:“青年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才能創造無愧於時代的人生。”身處當今變革時代,吾輩當慎學篤思,革故鼎新,立志成為一名有擔當,有能力,有朝氣的新時代青年。

那首《我愛你中國》的旋律緩緩奏起,曲調婉轉,感人至深。《重生》,一部僅有五集的紀錄片,把中國共產黨的艱苦奮鬥詮釋的淋漓盡致,觀畢令人蕩氣迴腸。時光荏苒,在這二十八年的艱苦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轉變,老一代共產黨人肩負着最初的使命,一步步將沉淪在黑暗中的舊中國拯救;歲月如梭,在這九十五年的風雲變幻裏,中國共產黨奠定了繁榮富強的基礎,新一代共產黨人肩負着偉大的夢想,一步步朝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勇往直前。歷史擺在眼前,未來就在腳下,對於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的未來,影片結尾處引用了毛澤東《沁園春雪》裏的經典之句來作為總結:“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週年即將來臨之際,由國防大學和中共陝西省委聯合出品與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5集紀錄片《重生》。

從浙江嘉興紅船的創業維艱,到井岡山革命歲月的艱苦卓絕,再到西柏坡“趕考”的成敗之惑,紀錄片——《重生》這部精神大片,通過史詩般的拍攝手法,以情景再現的形式,通過勾勒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國際國內局勢的風雲變幻,還原了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重大決策、重要事件,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井岡號角到長征壯歌”“抗日烽火到建國大業”等多個維度,講述了我們黨從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光輝歷程,講述了我黨在絕境中憑藉入黨的初心和精神的力量,獲得重生的艱難歷程。看過之後,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復,也懂得了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取勝的關鍵所在。

一是“不辭辛苦出山林,但願蒼生俱飽暖”的為民情懷。溥儀退位,標誌着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帝制畫上了句號,但此刻的中國仍面臨着列國列強瓜分、袁世凱復闢稱帝的內憂外患,老百姓仍處於水生火熱當中。在這種環境當中,以毛澤東、周恩來為代表的國內進步青年舍小我,為大家,秉承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為民情懷,義無反顧的投身革命,給中國這片飽經戰亂的焦土帶來了新生與希望。我走到行政崗位上已經有一段時間,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每天瑣碎的工作讓我時常困惑自己存在的價值,觀看紀律片後,我為自己過去的想法而羞愧。作為黨員幹部,首先需要樹立的便是為民情懷,“些小吾曹州縣吏”,無論身處何位,只要能夠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就能體現出一個共產黨員的價值。

二是“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獻身精神。革命沒有順風順水,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在國共合作期間接連策劃並發動了“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等一系列陰謀詭計,中國共產黨的有生力量得到了致命打擊。在此危險存亡之際,許許多多的共產黨員並沒有消沉退縮,反而如同撲火的飛蛾奮起抗爭,給革命留下了希望的火種。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平常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委屈,不應該時時刻刻只想到的是自己的一點小利益,正如毛主席在詩中寫的“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我們應該有大格局和廣闊的眼界,把自己融入到祖國的發展洪流當中,為黨的事業,社會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執着精神。在腥風血雨中,中國共產黨身上有股寧死不屈的執着定力。面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了擺脱國民黨軍的追擊,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走上了漫漫長征之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由中國共產黨帶領的這支隊伍用熱血在長征的路途中譜寫出了“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這樣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他們用腳步丈量了兩萬五千裏的沃土,在連綿起伏的雪山上,在荒無人煙的草地裏留下了英烈的累累白骨和革命的點點足跡。現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新時代的南圖將會由我們所著就,我們需要學習先輩們身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着精神,做新時代的先行者、建設者。

四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定信念。在櫛風沐雨後蜕變,中國共產黨人身上有着貫徹始終的強大信念。“西安事變”促使國共兩黨止休干戈,一致抗日,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以平型關大捷為起點,取得了全國抗戰以來中國對日戰爭的第一場大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到1940年,國民黨完全斷絕了對八路軍的經費供應,並對邊區實施了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同時日軍也不斷對佔領的邊區推行“三光”政策,導致邊區物資供應匱乏,戰事難以為繼。面對困難,軍民齊心,在南泥灣這片土地上演奏了豐收的旋律。內戰不斷,硝煙瀰漫,在西柏坡的指揮部裏,決定未來中國走向的“三大戰役”的戰鬥號角從這裏吹響,紅色政權自北向南席捲中國,共產黨人用了28年的光陰,歷經無數磨難,終是帶領着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衝破了歷史中的黑暗,走向了重生後的光明。習總書記曾經説過,“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得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十分重要,只有強大的理想信念才能支撐我們戰勝一個個看上去不可戰勝的困難,才能讓我們行穩致遠。

影片結尾處引用了毛澤東《沁園春﹒雪》裏的經典之句來作為總結:“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誠然,歷史已經成為了過去,在這個新的時代裏,我們便是時代的主角與弄潮兒,我們應該繼承起先輩們的精神與遺志,將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時代建設的更加美好!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榜樣是最有力的引導者。學校黨委組織了多家學院的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觀看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發展的紀錄片《重生》,這部四小時的精神大片,它向我們呈現了中國共產黨因何而生、為何而立的歷史,以及中國共產黨人浴火重生、艱苦奮鬥的歷程。觀看之後,我深深為之震撼和動容。

這部片子講述了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這一段歷史,為了更好地講清這段歷史,影片用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末帝溥儀退位開場,向我們展示了1921年建黨前,中國社會的大背景以及中共成立的條件。

在旁白平實的講述中,我看到了在建黨前的那段崢嶸歲月裏,這羣有志青年為建黨做出的不懈努力。在那段列強橫行,軍閥四起,混戰連綿,生靈塗炭的日子裏,沒有人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道路;也沒有人知道,誰能夠帶領中國人走出黑暗,走向光明。所有人心裏都沒底,只因為當時全中國的景象就是:萬馬齊喑。

但是此時,有一羣人,懷着純潔、純粹、純淨的愛國熱情,如同普羅米修斯,將珍貴的火種小心翼翼地移植到苦難的舊中國上。

為了追求光明,挽救衰朽的舊中國,不惜百死,這是何等的決絕和堅毅呢?如同巴金先生所説:“為着追求光和熱,人寧願捨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

火種是引來了,但如何讓它越着越旺呢?毛主席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言不虛。當然,在這“燎原”的過程中,曾有過大雪紛飛的寒夜,也有過冷心徹骨的狂風,它們都企圖撲滅這萌芽一般充滿着朝氣,充滿着生命力的火種。比如蔣介石發動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汪精衞發動的“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左傾”錯誤等。這些都使得我們精心培育的火種遭遇巨大打擊,有時甚至奄奄一息。然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次次的打擊並沒有將共產黨人擊垮,反而使共產黨人鳳凰涅槃,獲得重生,逐步從幼稚走向成熟。

經國大業,誰稱英雄?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聞一多先生曾經説過:“鐵是愈錘鍊愈堅韌的。”這些磨鍊曾幾乎將中國共產黨擊垮,但也正是這些磨鍊造就了後來有理想、有目標、敢吃苦、重團結的全新的中國共產黨。“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中國共產黨的重生不是重複過去的足跡,而是懷着新的希望,開啟新的征程!

看完這部影片,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不禁想到了自己。遙遙新徵程,孜孜求索路,作為共和國的預備警官,我感到自己已身披戎裝,長纓在手,隨時準備接過前人留下的仍在發熱的珍貴火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現自己的重生!

本週日,我懷着崇敬卻又疑惑的心情觀看了這部紀錄片。該片全面講述了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這一段歷史。分別從“使命”“火種”“抉擇”“淬鍊”“締造”五個方面,再現了20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國際國內局勢的變幻 ,還原了中國共產黨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井岡號角到長征壯歌、抗日烽火到建國大業等不同歷史時期的決策、事件,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在絕境中獲得重生的歷程。

我作為一個預備黨員,作為我黨的歷史是十分崇敬的。在百家爭鳴,爭奇鬥豔,而又戰火紛飛的民國,我黨能從幾十個人的嘉興南湖遊船一直到成為這片大好河山的執政黨,是一個十分艱難困苦的過程。同時,我又滿懷疑惑。正如紀錄片中所説:“此時中國新的知識分子接收到各種新的思潮,如無政府主義、三民主義、杜威的實用主義、共產主義等。”自俄國十月革命以來被證實可能為中國所用的思想主義實在很多,而共產黨是如何被證明是中國國民革命的唯一道路,並帶領中國站起來的呢?

首先一點,就是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以來一直有極強的學習和改進精神。不同於某些思想頑固,一條路走到黑的政黨,我黨也有過困難,有過挫折,但每次困難和挫折都達到不了共產黨人救苦救難的堅定信念。比如共產黨的路線到底怎麼走,是農村包圍城市還是相反,都是靠一步步改正錯誤才走上了正確的道路。包括毛澤東的領導地位,也是在共產黨最危難的時刻在遵義會議上才確定下來的。

其次,是共產黨具有執着精神。在腥風血雨中,中國共產黨身上有股寧死不屈的執着定力。面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了擺脱國民黨軍的追擊,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走上了漫漫長征之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由中國共產黨帶領的這支隊伍用熱血在長征的路途中譜寫出了“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這樣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現在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新時代的藍圖將會由我們所著就,我們需要學習先輩們身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着精神,做新時代的先行者、建設者。

最後,中國共產黨一心為民,實踐出真知。到1940年,國民黨完全斷絕了對八路軍的經費供應,並對邊區實施了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同時日軍也不斷對佔領的邊區推行“三光”政策,導致邊區物資供應匱乏,戰事難以為繼。在這種艱難困苦的環境下,中國共產黨關心最廣大的農民羣眾,深入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是隻做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必將遭到人民的唾棄。中國共產黨軍民一心,用小推車“推出”瞭解放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

“重生”這個片名起的好,曾經失敗過不要緊,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也要做一隻鳳凰,涅槃重生!

紀錄片《重生》。是《河西走廊》團隊最新作,分為“使命”“火種”“抉擇”“淬鍊”“締造”五集。以情景再現的形式,還原近代的重要歷史事件和人物。下面為大家帶來的是紀錄片《重生》觀後感,僅供參考~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週年即將來臨之際,由國防大學和中共陝西省委聯合出品與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5集紀錄片《重生》,6月18日在北京舉行發佈會。國防大學領導及部分專家學者,全國各地新聞媒體記者一同觀看了紀錄片。

據介紹,該紀錄片分五集,每集約50分鐘,分別從“使命”“火種”“抉擇”“淬鍊”“締造”五個方面,通過史詩般的拍攝手法,以情景再現的形式,該片通過勾勒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國際國內局勢的風雲變幻,還原了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重大決策、重要事件,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井岡號角到長征壯歌”“抗日烽火到建國大業”等多個維度,再現我黨在絕境中憑藉信念和精神的力量,獲得重生的艱難歷程,生動展現了中國社會劇烈變革,思想精神狂飆突進,革命救亡風起雲湧的波瀾壯闊歷史進程,深度挖掘了我黨浴火重生的深層原因。該片超越了歷史,揭示了中國前途命運的出路和抉擇,同時還超越了時空,讓看似天壤之別卻面臨關鍵時刻的不同歷史時空,在時隔幾十年後對話,為觀眾呈現了藴含其中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

與會領導和專家反映,該紀錄片是一部主題鮮明、導向正確的精神大片,是一部重温歷史、審視當下的國史教材,同時也是一部立意高遠、面向未來的黨史大片。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觀看後稱其史料豐厚,撼人心扉,體現了國防大學對重大歷史題材的敏鋭感知和責任意識,也是繼紀錄片《苦難輝煌》《抗大,抗大》之後,該校推出的又一部反映黨史、軍史和革命史方面的扛鼎之作。

“這是今天對昨天的回憶,是長河對源頭的追尋,是未來對歷史的叩問。”發佈會上,國防大學政委、空軍上將劉亞洲飽含深情地表示,推出《重生》紀錄片,不僅僅出於紀念和重温歷史的目的,更要為當下提供經驗,提供警醒,找到久違的崇高,見識信仰的力量。同時,藉助國家台公開播映此片,必將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認清發展大勢,匯聚起民族復興磅礴力量。

該片彙集了國內軍史專家和一流的紀錄片創作力量,同時邀請美劇《紙牌屋》第三季攝影指導、掌機和《女子監獄》《新聞編輯室》燈光指導參與這一歷史紀錄片的拍攝。該片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等單位聯合攝製,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獨家發行。該片將於七一檔期正式播出。

《重生》心得體會篇7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榜樣是最有力的引導者。學校黨委組織了多家學院的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觀看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發展的紀錄片《重生》,這部四小時的精神大片,它向我們呈現了中國共產黨因何而生、為何而立的歷史,以及中國共產黨人浴火重生、艱苦奮鬥的歷程。觀看之後,我深深為之震撼和動容。

這部片子講述了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這一段歷史,為了更好地講清這段歷史,影片用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末帝溥儀退位開場,向我們展示了1921年建黨前,中國社會的大背景以及中共成立的條件。

在旁白平實的講述中,我看到了在建黨前的那段崢嶸歲月裏,這羣有志青年為建黨做出的不懈努力。在那段列強橫行,軍閥四起,混戰連綿,生靈塗炭的日子裏,沒有人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道路;也沒有人知道,誰能夠帶領中國人走出黑暗,走向光明。所有人心裏都沒底,只因為當時全中國的景象就是:萬馬齊喑。

但是此時,有一羣人,懷着純潔、純粹、純淨的愛國熱情,如同普羅米修斯,將珍貴的火種小心翼翼地移植到苦難的舊中國上。

為了追求光明,挽救衰朽的舊中國,不惜百死,這是何等的決絕和堅毅呢?如同巴金先生所説:“為着追求光和熱,人寧願捨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

火種是引來了,但如何讓它越着越旺呢?毛主席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言不虛。當然,在這“燎原”的過程中,曾有過大雪紛飛的寒夜,也有過冷心徹骨的狂風,它們都企圖撲滅這萌芽一般充滿着朝氣,充滿着生命力的火種。比如蔣介石發動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汪精衞發動的“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左傾”錯誤等。這些都使得我們精心培育的火種遭遇巨大打擊,有時甚至奄奄一息。然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次次的打擊並沒有將共產黨人擊垮,反而使共產黨人鳳凰涅槃,獲得重生,逐步從幼稚走向成熟。

經國大業,誰稱英雄?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聞一多先生曾經説過:“鐵是愈錘鍊愈堅韌的。”這些磨鍊曾幾乎將中國共產黨擊垮,但也正是這些磨鍊造就了後來有理想、有目標、敢吃苦、重團結的全新的中國共產黨。“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中國共產黨的重生不是重複過去的足跡,而是懷着新的希望,開啟新的征程!

看完這部影片,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不禁想到了自己。遙遙新徵程,孜孜求索路,作為共和國的預備警官,我感到自己已身披戎裝,長纓在手,隨時準備接過前人留下的仍在發熱的珍貴火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現自己的重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