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長征路後心得體會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9W

通過寫體會能夠記錄下我們在生活中得到的感悟,大家在寫體會的時候,必須要將自己的真實感受表達清楚,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重走長征路後心得體會7篇,供大家參考。

重走長征路後心得體會7篇

重走長征路後心得體會篇1

身為一個新時代的青年黨員,我對長征的瞭解和認識大都來自於影像和文字,片言支語、零零碎碎,既不全面又不深刻。這是當代人的缺憾,亦是一種歷史記憶的淡漠。忘記那些感人的歷史,是所有有良知國人的心靈背叛,所以我一直盼望着能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當年的萬里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毛澤東用如椽的大筆和包舉宇內的詩情,為我們勾勒出當年的長征景象。然而詩歌畢竟是詩歌,多了分浪漫,多了些豪情,多了點希望。相信很多人都心存疑惑:真正的長征到底是怎樣的?長征途中的人們的心靈感受如何?歷史是無法回溯的,記憶並不能復原歷史,但重走長征路為我帶來了希望。

最近,央視籌辦、組織了一個活動,名之曰重走長征路。從紅色之都瑞金出發,到達甘肅,行程達6000多公里,重走大雪山,再踏死亡草地。看着這些熟悉的名字,我的眼前彷彿又再次回到戰火紛飛的年代。相信很多人在國小的語文書裏讀過這篇文章把《永遠的豐碑》,軍需處長為了戰士們有棉衣穿,自己穿單衣,最後凍死在雪地裏,我相信這一幕很多人應該印象深刻。

真正的長征,真實的長征,除了金戈鐵馬、硝煙瀰漫,更有不為人所知的艱苦卓絕和默然死亡。紅軍戰士吃的苦又何止以上所述,只是掩藏於歷史的天空而已。就是以上回憶的這些,又有多少人還會記得呢?城市的燈紅酒綠、金碧輝煌,早已把我們先輩留給我們的可貴精神掩蓋了,換來的是奢靡放蕩的生活方式。因為在他們眼中,那只是歷史罷了,讓他塵封在教科書裏去罷了。

因此央視這次活動,並不是揹包一族的光旅遊,更不是有閒階級的無病呻吟。然而很多人都對這個活動產生了質疑,認為此長征非彼長征。的確,兩次長征之間存在着時間的間隔,存在着文化的差異。毫無疑問,長征是不可複製的。眾所周知,紅軍長征的歷史就是流血犧牲的歷史,是在斷絕後勤保障的情況下開始的,是在敵人必欲全殲的圍追堵截中完成的,是在有上頓沒下頓的飢餓中打仗的,是在幾天幾夜不睡覺中行軍的,即便短暫休息,也是在緊張中度過的。而我們今天重走長征路是在太平盛世中進行的,我們的裝備也不可同日而語。所有的這些差異,似乎都揭示着兩次長征之間的質的差異。

難怪許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生髮出沒意義的感慨,但我認為重走長征路的意義不在於複製,而在於以當代的心靈和文化去體驗當年的長征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以親身實踐得出了長征不可複製的結論,並得以用現代人的眼光重新感受歷史。它能讓我們接近真實地感受到歷史。如果知道自己有多辛苦,你就能知道紅軍有多少倍的辛苦,從而明白社會的進步來之不易;如果能感受到作為個體在動盪年代把握自身命運的力量是多麼微弱,你就能知道和平的珍貴和戰爭的殘酷。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任何偉大的民族,任何偉大的國家,任何偉大的時代,都擁有屬於自己的非常之道。散落着一地馬鈴聲,多少代馬幫人付出青春的茶馬古道;當年興盛一時的大國氣象今日只能從無數斷壁殘垣中找尋的絲綢之路;還有那些記錄着民族融合的唐蕃古道、那些戰火紛飛的秦漢棧道。只有這些綴滿了歷史風鈴,其聲不可複製的道路,才可稱為非常之道。而70年前,紅軍二萬五千裏的漫漫征程,將中國西部最激越的河流,最巍峨的高山和最廣袤的草原串連起來,品嚐其中最艱辛的行走滋味,堪稱壯舉,即使今日走來,雪峯依舊,鐵索猶寒,其景色也不是平常景區可以比擬的,因而是當之無愧的非常之道。

非常之道包含着非常之景緻,而這些非常景緻需要非常的方式來合理體驗和開發。不能領會長征的精神,永遠無法感到雪山的震撼之美;不能懷着感恩的心去體會,永遠無法從那些日益荒蕪的古戰場上品咂出大喜大悲。重走長征路,是我們當代中國人的心靈選擇,是我們黨優良傳統的精神追溯,更是我們彰顯民族精神的一次契機。

重走長征路後心得體會篇2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毛主席《憶秦娥·婁山關》中的詞句,描述了長征的艱難,抒發了決心衝破敵人的圍追堵截,引導中國革命走向新勝利的豪情壯志。

80年前,在中國大地上發生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它是紅軍意志、勇氣和力量的偉大史詩,是人類戰爭史上的空前奇蹟。長征是舉世無雙的,正如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裏所言:這是一場激動人心的遠征,它過去是激動人心的,現在它仍然會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欽佩和激情。它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不管你對長征的描述是悲壯的還是偉大的、是艱險的還是苦難的,也不管你從理論上對長征理解得多麼深刻、對長征路線有多麼的熟悉,如果你沒有實地走一走,親身去感受、去體驗,那你的理解總是不全面的,你的認識總是膚淺的,你永遠感受不到紅軍長征的艱險與苦難。

其間我也先後赴陝、渝、黔、贛等地區參觀學習,走了部分長征路,實地感受了紅軍長征所經歷的艱難困苦。透過長征路線上的遺址、標牌、陵墓、紀念館,我看到了革命先輩們留下的長征印痕。蒼莽險峻的婁山關、波濤洶湧的大渡河、瑟瑟蕭寒的瀘定橋、荒無人煙的沼澤地、白雪皚皚的大雪山……

每個難關,都是一座豐碑,銘刻着紅軍先輩們金戈鐵馬、氣壯山河的光輝業績。

在這些紅色“豐碑”中,更有令我留連忘返的赤水河。四渡赤水,是毛澤東駕馭戰爭、指揮作戰的神來之筆,他滿腹韜略,沉着鎮靜,指揮紅軍時而北渡,時而南涉,聲東擊西,神出鬼沒,在國民黨數十萬大軍重重包圍之中,穿插迂迴,猶入無人之境。令軍事專家歎為觀止的四渡赤水之戰就神奇地發生在這裏。當我來到元厚、土城、太平渡、二郎灘和茅台等渡口,站在岸邊,仰望羣山,我彷彿聽見了馬達聲、馬蹄聲、腳步聲、吼叫聲和隆隆的炮聲在山谷迴盪;俯視河面,又彷彿看到了波濤洶湧的江水衝擊着紅軍的竹筏、木船、浮橋,凜冽的寒風吹打着濕透衣衫的紅軍戰士。我彷彿看見紅軍先烈殷切的目光,那目光裏充滿着期待和勉勵,彷彿在告訴我們:打江山難,守江山難,建設江山更難。

戰爭年代的長征永遠地完結了,但建設現代化軍隊和建設偉大祖國的新的長征已展現在我們面前。在高科技條件下,面對着“信息化”、“太空戰”、“數字鏈”、“一體化”等深奧而又陌生的名詞,我深深地感悟到:我們肩上的擔子很重,要走好新長征之路,打贏未來戰爭,必須像先輩們一樣付出更多的艱苦和努力。我們要很好地學習革命先輩不屈不撓的長征精神,在新長征路上記載下我們創業的足跡。

重走長征路後心得體會篇3

重走長征路是青春歲月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感悟1:和甘一起磨練團隊。經過長征路上十天左右的交往,團隊成員從陌生到熟悉,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一件事,你幫我揹包,我幫你盛飯倒水,一次點點滴滴,互相幫助,互相鼓勵,讓重走長征路這個團隊有團隊的温度,團結起來。共同進步。

感悟2:長征的困難。在土城青槓坡戰鬥遺址,我們原定徒步四五公里,但由於天氣太熱,我們的女同志們佔了隊員人數的一半,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徒步軍了三公里左右。在四十度左右的高温下,大家穿上褲子的長袖,繫上腳,每個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之後,在照片中,我也能感覺到大家的表情有點累。我們的團隊遇到了很多高温引起的困難和困難,大家互相鼓勵,給夥伴戰友帶來了力量。

金國琴的身材很瘦,徒步時温度很高,她額頭上出了冷汗,我們每個人都過去給他精神上的鼓勵,王磊揹着她的長槍和行李,程老師説紅軍長征時的辛苦和困難,金國琴在大家的鼓勵下去了目的地。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長征路上革命先生走了2萬5千里,那是現代人很少體驗到的,我們只走了2、3公里,可以感受到當時紅軍長征的困難。辛苦耐勞是革命先輩給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感悟3:角色分工的重要性。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我們的團隊分工明確,劉俊擔任隊長負責領導,汪磊走在團隊最後負責安全保障工作,我和江太負責活動的開展和與當地人的交流,女孩們負責宣傳。團隊運營有序,我們的團隊很少出問題,大家負責自己的工作,不會混亂。角色分工很重要,軍隊有各種各樣的職務,我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學會分工,大大提高團隊的效率。

感悟4:紅軍精神代代相傳。在魯班紅軍烈士陵園,我們隊遇到了幾個老人,經過交流,得知幾個老人是紅軍的子孫,當時魯班場的戰鬥開始時,他們有孩子。這幾位老人每天早上天亮來烈士陵園,在這裏走一圈後在烈士碑前鞠躬,每天傍晚在烈士陵園緬懷革命烈士。他們向我們講述了當時魯班場的戰鬥,説到紅軍,他們的表情閃閃發光,年近九旬語言激烈。

不僅是我們,向他們諮詢紅軍事蹟的人們,這些老人都講紅軍的故事,讚美紅軍的精神,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他們真正的體驗和經驗,共產黨帶領很多人從艱苦的戰鬥到實現祖國富裕多年的不懈努力,他們懷着感謝的心,我們的子孫

感悟5:不要忘記革命老區的人們。在魯班、土城,我們開展了多次體驗教育活動,很多活動對象都是本地孩子。據我們所知,這裏的留守兒童特別多,孩子們的母親很多討厭家庭貧窮外出,很多家庭生了幾個孩子,這裏的孩子們大多缺乏愛。在土城我們進行了義務支教活動,我給當地五十五個孩子上了體驗教育課。在這堂課上,帶着孩子們做了很多獨特的體驗活動,孩子們很開心。這裏的孩子們渴望知識和愛。三鄉村隊要堅定基礎,切實把自己的文化帶到當地,給這裏的人們帶來更多的愛和積極的能量,義務支持教育。

最感人感動的是,孩子們跳着手語舞《國家》,我含着眼淚看着他們清澈的眼睛,心裏很酸,他們渴望外界帶來的知識和愛。幸虧能給孩子們上課,這裏的孩子們特別聽話,懂得禮貌,每次見到我都親切地叫我王老師,老師,問我明天去上課嗎?什麼時候再來?我有時覺得手腳不方便,不知道該怎麼説。我答應她們以後一定會再來。我希望在這裏,為她們做點什麼,給她們更多的愛和正能量。當時革命老區的人們為我們犧牲了很多,今天我們在吃飽穿暖的同時,不能忘記老區的人們。不僅是三鄉隊,其他人也應該給老地區的人們帶來真正的愛和温暖,把愛變成行動。

感悟6:四渡赤水,驚人地獲勝。新中國成立後,蒙哥馬利訪華,問毛澤東同志:這麼多戰鬥中最得意的是哪一場?毛主席説:四渡赤水是我人生中最擅長的筆。3萬紅軍驚人獲勝,渡過赤水,擺脱40萬國民黨軍,積極化被動。不得不驚歎毛主席的智慧,兵如神。我們來過渡口,當時的戰爭所在地,紅軍們把重武器扔進赤水河,輕裝上陣,用門板坐在小船上,飛機狂轟濫炸,紅軍士兵還跑過河。1935年赤水河水面寬200米,現在最窄的河面只有20米以上。保護長征路遺址也是今天的重要話題。

感悟7:徒步青槓坡,穿紅軍服裝心潮澎湃。青槓坡之戰拉開了四渡赤水的序幕!中國共產黨二代領導核心、三任主席、一任總理、五任國防部長、八個元帥、一百多名將軍,當時都集中在這裏激戰。換軍服,以前投身軍旅,就要為祖國的建設獻上青春的熱血,為共同理想而奮鬥!感悟8:遵義會議,偉大轉變。重走長征路,重温歷史,認清歷史。來到遵義會議地址,歷史上偉大的轉折點,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領導班子。在博物館裏,聽了講解員的説明,才知道遵義會議毛主席沒有真正獲得軍事指揮權,毛主席的軍事思想在後來的野壩會議後得到肯定,赤水後更加穩定。

重走長征路後心得體會篇4

作為一名今年剛被黨組織討論吸收的預備黨員的我,有幸參加了單位組織的重走長征路活動。我懷着激動的心情早早的來到單位院內,生穿紅t恤,佩戴共產黨員標誌,乘車到六盤山山頂,參觀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重走革命先烈走過的歷程,並進行了宣誓,我滿懷激情地參加了每一項活動,認真感受到了長征精神帶給我們的震撼,仔細品味着每一次心靈交流的感動,切身體會着團隊協作的力量。

這次活動組織嚴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寓教於樂,效果良好,既對全體參加活動的集團幹部進行了革命傳統教育,又增進了大家的團隊意識和進取精神。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一次“紅色之旅”、“教育之旅”、“快樂之旅”和“團結之旅”。

長征是歷史上第一次、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同志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戰勝艱難險阻、戰勝敵人的英雄壯舉,是無數紅軍烈士的鮮血鑄成的歷史,是一部史無前例、雄偉壯麗的史詩。今年是我們黨成立__週年,是長征75週年的日子,但是長征精神永不落伍,依然散發着激盪人心的神奇魅力,它不僅激勵着中國幾代人,而且在全世界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長征已成為中華民族意志與品格的註腳和前仆後繼追求光明與理想的象徵,長征精神更是革命先輩為後人留下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艱苦奮鬥、勇往直前、團結協作的長征精神緊扣着時代脈搏一起律動,將永遠奏響出時代的最強音。

身為一個新時代的青年預備黨員,我對長征的瞭解和認識大都來自於影像和文字。這是當代人的缺憾,亦是一種歷史記憶的淡漠。“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毛澤東用如椽的大筆和包舉宇內的詩情,為我們勾勒出當年的長征景象。然而詩歌畢竟是詩歌,多了分浪漫,多了些豪情,多了點希望。相信很多人都心存疑惑真正的長征到底是怎樣的?長征途中的人們的心靈感受如何?歷史是無法回溯的,記憶並不能復原歷史,但“重走長征路”為我帶來了希望,使我深深感受到了長征中的艱辛。

也許重走“長征路”,許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發出“沒意義”的感慨,但我認為重走長征路的意義不在於複製,而在於以當代的心靈和文化去體驗當年的長征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以親身實踐得出了“長征不可複製”的結論,並得以用現代人的眼光重新感受歷史。

它能讓我們接近真實地感受到歷史。如果知道自己有多辛苦,你就能知道紅軍有多少倍的辛苦,從而明白社會的進步來之不易,如果能感受到作為個體在動盪年代把握自身命運的力量是多麼微弱,你就能知道和平的珍貴和戰爭的殘酷。

不能領會長征的精神,永遠無法感到雪山的震撼之美,不能懷着感恩的心去體會,永遠無法從那些日益荒蕪的古戰場上品咂出大喜大悲。重走長征路,是我們當代中國人的心靈選擇,是我們黨優良傳統的精神追溯,更是我們彰顯民族精神的一次契機。

重走長征路後心得體會篇5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每次聽到這首豪邁激昂的《七律·長征》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出這樣的一組場景:瀘定橋邊、大渡河畔那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嶺那堅毅執着的腳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勝利後的笑容。81年前,先輩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征之歌。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25軍先後進行長征。在長征路上,英雄的紅軍在毛澤東等同志的領導和指揮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運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轉戰烏蒙山、激戰嘉陵江,在川黔滇鄂豫陝廣大地區調動敵人,擊退了上百萬窮兇極惡的追兵阻敵,征服了空氣稀薄的冰山雪嶺,穿越了渺無人煙的沼澤草地,縱橫十餘省,長驅二萬五千裏,取得了長征的勝利。紅軍長征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弘揚偉大革命精神的勝利。紅軍長征不僅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戰爭史詩,而且譜寫了豪情萬丈的精神史詩,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我們學習和弘揚長征精神,對凝聚中國力量,實現偉大中國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到三峽精神、青藏鐵路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察看中國精神的動人篇章不難發現,它們的源頭,無不來自長征精神。 在鮮血中凝就的長征精神,就是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羣眾,同人民羣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有什麼樣的精神,就有什麼樣的力量;有什麼樣的信仰,就有什麼樣的方向。81年前,這精神讓長征將士譜就了人類英雄主義的壯歌;81年後,這精神仍將閃耀在實現中國夢、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

以長征精神成就中國夢,離不開堅定的理想信念。這是我黨我軍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我們黨和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向着黨指引的方向走,向着離日寇最近的地方走,這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使紅軍戰士的生命意志和生命能量空前迸發。據歷料記載紅:一方面軍翻越山脈18座,其中5座長年被積雪覆蓋,行程二萬五千裏;紅二方面軍行程約1900裏,攻佔縣城92座;紅四方面軍行程一萬里,三過水草地;紅25軍行程近一萬里。長征途中的重要戰役戰鬥近600次,幾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戰,紅軍指戰員日均行軍74裏。長征途中,領袖與士兵生死相依、情同手足,指揮員一馬當先、衝鋒在前。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結為兄弟,不僅使紅軍順利通過古老的大涼山,而且點燃了民族解放的火把。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三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牀被子剪下一半。老人説,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紅軍的模範行動,使億萬羣眾認識了共產黨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從而堅定地選擇了革命,選擇了希望。

苦難凝就輝煌,超越人類生理極限的挑戰磨礪出偉大的軍隊、偉大的精神和偉大的奇蹟。今天,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必然之路,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正確道路,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又一次偉大而艱鉅的長征。當年的戰火已經散去,新的長征依然山高水長。面對嚴峻的困難、複雜的考驗,我們特別需要大力弘揚長征精神,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激勵和鞭策全黨全國人民敢於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敢於壓倒一切挑戰而不被任何挑戰所壓倒。讓我們高擎起長征精神的火炬,凝聚起不可戰勝的中國力量,向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堅定無畏地大步前進!

重走長征路後心得體會篇6

為了弘揚長征精神,緬懷當年紅軍艱苦奮鬥的革命歷史。在黨支部籌劃下,我也跟隨老黨員們於6月16日踏上“長征路”。

我們重走長征路的重要一站就是遵義會址,從以前的書本上,我知道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黨生死攸關的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紅軍革命,是紅軍在極端危險的境地得以保存下來,勝利地完成了長征,開創了抗日戰爭的新局面。它證明了中國共產黨完全具有獨立自主解決自己內部複雜問題的能力,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誌。

我們在會址裏重新在黨旗下宣誓,這讓我們再一次牢記作為一名黨員應該而且必須堅守自己的誓言,履行自己的職責。隨後我們跟隨解説員,先後參觀了遵義會議會址,遵義會議紀念館,毛澤東朱德等人的舊居,毛澤東遺物展等。在此過程中,瞭解到當年紅軍長征的艱辛,攻佔遵義的卓絕,參觀革命老前輩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後,感歎他們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進行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最後我們登上紅軍山,即遵義紅軍革命烈士陵園,瞻仰革命先烈。

觀遵義會址後,感觸頗多。更加覺得新中國的成立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我們應倍加珍惜。要在革命先輩的影響和鼓舞下,奮進不息,自強不止。在工作上勤勤懇懇,刻苦認真。而當我們離開遵義時,坐在飛馳於現代化鐵路的火車上,陷入了沉思。遵義會址的觀後感觸油然而生,在那次會議之後,中國革命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那些千千萬萬具有鋼筋鐵骨的紅軍戰士依舊活在我們心中。當我們穿越歷史的時空,回顧共和國走過的不平坦道路,深深地感到,“兩個務必”,永遠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排除萬難,不斷取得新的勝利的保證。

此次遵義之行,使我們牢記革命英雄不怕犧牲,頑強奮鬥的革命精神,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牢記於心,同時也激勵自己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黨員,為國家,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更多的力量。

重走長征路後心得體會篇7

為了加深我們對黨史的認識,培養我們與紅軍的感情,領會這次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深刻意義,讓廣大黨員幹部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我們單位策劃了這次參觀革命勝地的紅色教育。

紅色教育儘管只有六天,卻勝似平時千百堂政治課。使我深受一次豐富而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使我真切感受到共和國江山來之不易,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來之不易!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富而思源,富而思進”。

20__年4月至20__年8月,正是這長達16個月的紅色時段,鑄就了紅色阿壩。16個月裏,中國工農紅軍在阿壩州境內的汶川、理縣、茂縣、黑水、小金、馬爾康、金川、紅原、若爾蓋、松潘等地掀起紅色風暴,爬雪山過草地,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將革命的火種撒遍藏寨羌鄉,留下了如小金兩河口、黑水蘆花、松潘沙窩和毛爾蓋等眾多革命會議遺址,同時還留下了茂縣土門、汶川雁門關、若爾蓋包座等眾多在紅軍長征史上著名的戰役遺址。而“過草地”,是其中最著名的手筆!

首先我們的汽車經過了用槍聲打出了大聲名的“紅原—若爾蓋”大草原。 紅原縣20__年建縣,“紅原”之名為周恩來親自所取。全縣幅員面積8400多平方公里,自然景觀獨特,資源豐富,素有“高原金銀灘”之稱。若爾蓋縣幅員面積10436平方公里,境內紅色文化豐饒。紅原若爾蓋草原位於兩縣境內,它是當年紅軍長征“過草地”的主體區域,是四川省最大、離成都最近的草原,狀如一隻歡快奔跑的肥羊,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由草甸草原和沼澤組成。草原一馬平川,一望無涯,人煙稀少。看着茫茫草地,耳畔總有當年的槍聲響聲。

第四天,我們踏上了“童話世界”的九寨溝,九寨溝的浪漫是大自然賦予的,九寨溝的多情是海子中碧澄深湛的湖水和山間飛流衝蕩的瀑布畫就的,九寨溝的詩是用遊人的腳步揮灑出來的。

第五天,我們從九寨溝“轉場”至黃龍風景區,在途中,我們路過了紅軍長征紀念碑。紅軍長征紀念碑園區地屬松潘縣川主寺鎮元寶山,位於九寨、黃龍兩個“世遺”的必由節點上,由主碑、大型花崗石羣雕、陳列室三部分組成,是阿壩紅色線路里重要的長征景點。主碑背抵雪山,面擁草地,其勢恢弘壯觀。紅軍陳列室造型別樣,門廳兩側懸掛着10餘塊中央領導和紅軍老前輩題詞的楠木匾額,室內陳列着反映紅一、二、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徵站歷程的展品及各地修建的長征紀念物照片,在黃龍,訪遍迎賓池、飛瀑流輝、洗身洞、盆景池、黃龍寺、五彩池等眾多景點後得知,也許,用美去形容美,恰恰是對美的抵消、抄襲和損傷因此,我且不着一辭。

“人間瑤池”海拔3900米左右,爬上山看她的時候,頭腦一陣昏眩,以達減肥體重標準的我呼吸急促,瑟瑟然競不能把持。

最後一天,我們按照第一天的路線,又經過了若爾蓋大草原,剎那,我明白了,我們青年一代要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精神,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加強黨的先進性,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不論形勢怎麼變、地位怎麼變,我們都要堅持同人民羣眾同呼吸共命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信羣眾是真正英雄。更重要的是,我們應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同心同德、與時俱進、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把我們單位建設得更好。

總之,我將把此次“紅色教育”所汲取到的精神運用到今後的工作和學習當中。以實際行動,繼承先烈遺志,努力工作,不斷創新,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不斷地鞭策自己要勤于思考,勤於學習、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熱情、更認真的工作態度,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取得長足的進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