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46K

讀後感其實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熟讀原著是非常重要的,完成一篇讀後感能夠加深大家對名著內容的領會,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民主讀後感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民主讀後感8篇

民主讀後感篇1

要談教育哲學,首先得明確什麼是教育哲學,哲學以最簡潔最基本的形式來描述這個世界,延伸到教育哲學即以最基礎的方式來思考整個教育世界,然而,為什麼需要教育哲學,如果沒有教育哲學,人們就不會思考人類的教育事業,只需人云亦云,趕時髦或不求改進,教育哲學就是要讓知其所以然,並指導人們去實行不盲從、不演習習慣的教育(杜威在華教育演講)。

杜威教育哲學社會基礎是民主社會,在民主社會中,資源是共享的、開放的,每個人有均等的教育機會。他教育哲學的精要是實用主義,批判傳統教育中學科與生活斷絕聯繫,導致社會與學校分離,最終導致社會的不公平,這恰好與杜威主張從做中學,從做中獲得快樂和知識,讓兒童熱愛學習和生活,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我非常贊同杜威關於“做中學”的觀點,並不是説任何事情都要親身經歷,但若能促進其學習的發生,“做”一下又何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更喜歡遊戲或活動,在遊戲活動中他們學得更快,並且能將所學運用到生活中去,緊密地與生活相結合。關鍵是這樣的教學方法適合什麼階段的學生,以及活動或遊戲的方式。我認為在初級教育階段,應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一些實用的知識,這樣即使有的學生就此輟學,也不至於與社會脱節;而在中等教育階段應該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獨立判斷能力;高等教育的責任應培養具有社會責任的人,更加聯繫實際來教授一些理論知識,同時這些理論知識又能回到實際中,對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或方案。每個階段活動的內容和方式都是不同的,我們不能要求兒童在還沒有懂得這個社會的狀況前,就去研究政治,這是荒.唐可笑的。

杜威的實用主義或經驗主義我理解為生活主義,中國的成語叫“學以致用”,一種知識學習瞭如果沒有實際的用處,只能作為炫耀或顯示地位的東西,這種教育是極其失敗的。現今中國的大學教育,文科專業學習的知識與現實脱節,理工科專業學的知識遠遠落伍於現今的科學發展,這樣的教育有何用處?

可是要讓學習的知識與生活實際合拍,談何容易。首先,是中國傳統教育的惡習——學而優則仕,學習有了一層功利性的色彩,而不是為了個人價值的實現。其次,中國的政策制定者與實際生活的分離,教育改革只侷限於教材不斷頻繁地變換,而沒有觸及實質性的東西——教育理念。最後,要關注的是教育一線的工作者,我們的教師,他們思想的轉變直接影響到祖國花朵的培養方式。

民主讀後感篇2

本書的作者劉瑜是人民大學碩士,畢業後旅美,並取得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學位,曾任劍橋大學講師,現於清華大學政治系,擔任副教授。最初知道她是看南方週末評論版上她寫的政論,內容詼諧幽默,又令人獲益匪淺,並先後出版過《餘歡》、《送你一顆子彈》等小説、隨筆,這本《民主的細節》就是她寫的政論合集。

在中國大多數人的眼裏,政治彷彿只是一些專業術語的堆砌,是高高在上的大道理,“民主”只有模糊的印象,各種階級社會的民主翻來覆去也無非就是三權分立、人大、多黨制、君主立憲制、總統聯邦制等。正因為此,政治並沒有給人民帶來一種對於追求社會正義、建設理想社會的熱情,“民主”一詞不過是無數政治名詞中比較有名的幾個罷了。

而在《民主的細節》中,劉瑜用她在旅美生活中親身經歷,用一個個發生於美國政治、法律、經濟、福利、教育中的真實小事,讓飄渺虛無的民主與油鹽醬醋的市井生活、人間冷暖相聯繫了起來。這些不夠完美卻足夠震撼我們的故事,足以回答我們所有疑問,把民主從高高在上一把拉了下來,讓人們看見,民主與你息息相關的,至少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是這樣的,一下就讓“民主”變得有血有肉。

通過這本書讓我瞭解民主是一種政治制度,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在一個真正民主的國家,社會生活的細枝末節中,都有民主在閃光。民主的細節遠比民主的口號重要,比如之於我們而言,高呼一萬句“民主萬歲”也抵不上村委會的一次民主選舉重要。“民主”對每一個國家或人都有它自己的理解,他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具體在社會中的表現,值得我們讀後深深地思考。

民主讀後感篇3

喜歡劉瑜,是從幾年前《送你一顆子彈》開始。在這本偏生活化的散文集中感受到她的幽默和才氣,而那之後也知道有《民主的細節》一書,一直沒有買來看是因為聽書名就有一種政治類學術書籍的氣息撲面而來。讀過之後發現並不全是這樣,當然政治主題的散文少了點自嘲式幽默,但這不失為一本從細節外瞭解美國民主現象的好書。

知乎網友曾對此書作以下評論:“文章結構可以總結如下:民主的美國發生了這樣的事云云,其實這樣的事存在種種弊端云云,但這正好反映了民主的優越性云云,這事發生在中國將會是這樣的云云。”確實總結得十分到位,基本每一篇都按這個思路進行。曾經將此書推薦給一位讀政治學的朋友,朋友聽了書的簡介便表示不齒,認定這種書必然是在過度吹捧美國民主制度的優越性。誠然,書中正如以上結構一樣,對事件進行中美對比,並對其利弊發表觀點,看上去似乎是在吹捧美國自由多麼好,貶低中國多麼缺乏民主。但我認為看一本書的好壞並非根據它所表達的觀點的對與錯,而是它能否給讀者帶來更多的知識,進而引領讀者在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即使不認同其中的觀點,也能從書中對特定事件的細節描寫更進一步瞭解美國的民主現狀,從另外的角度看民主和自由。

正如知友所説:“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多,就越不敢輕易下判斷,最後的決定卻也往往越準確。”我向來不是個隨便下定論或咬定某種觀點的人,因為我明白自己知道的不多,沒有資格作評價。這也促使我抱着學習和懷疑的態度去了解更多的知識和觀點,這樣一來,便不會輕易被某種觀點洗腦,也不會輕易下定論。即便不知道自己要積累到什麼程度才能形成自己的觀點,但至少不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狹隘。

書中通過多個案例對美國的民主和自由現狀作了介紹,目前相對完善的制度並非一蹴而就,而是200多年以來在三權分立的基礎上不斷修正的結果。我們不能簡單地一邊倒地説美國民主好,中國應該向其學習,因為這其中有許多歷史和國情因素的影響。要走向民主,並不只是簡單地將制度複製過來,或者讓中國政府去向美國政府學習,核心的主體應該是有民主和自由意識的素質公民,如果沒有這些公民在日常與政治相關的大小事上進行推動和完善,無論多麼民主的制度也只是沒有活力的一紙公文。

人類總在進化,政治制度亦然。我們難以斷定哪種制度最好,因為我們正處於歷史的巨輪。正如丘吉爾所説,民主是最差的一種政治制度,除了所有那些其它被實驗過的政治制度之外。

民主讀後感篇4

有的作家,你是先聽説這個人,再喜歡上他的書;有的,則是你先讀了他的書,才慢慢喜歡上這個人,而劉瑜屬於前者。讀研期間在圖書館偶然瞟到這本書,續借了兩次總算斷斷續續地讀完了第一遍,借這次機會又重讀一遍,依然收穫滿滿。本書是作者過去幾年在《南方人物週刊》專欄文章的集結,以講故事、找數據的方式,把“美國的民主”這樣一個概念性的東西拆解成點點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故而書名為《民主的細節》。

作為一名理科生,一直以來都覺得“政治”離我很遠,“民主”也只是教科書中模糊的概念。而劉瑜,這位在美國哥大政治系和哈佛東亞研究中心留學七年的女博士,在書中幫我們卸掉了“民主”的濃粧,讓它以素顏示人,使它變得更加豐富生動了起來。這讓我發現其實政治離我們每個人並不遠,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就在我們身邊的地鐵票價、食品安全和退休金中。這也激起了我從細節出發,把政治作為柴米油鹽、衣食住行來觀察的興趣。

回想起來,研一那會兒收到學校行政部門羣發的郵件,內容是對學生會抗議清潔女工時薪過低問題的相關説明,我看完後一頭霧水;後來學校引進麥當勞餐廳,因為學生會抗議快餐店付給僱員的時薪低於最低標準,麥當勞最終被趕出校園,當時覺得不可思議,但也默默記在了心上。

如果説這兩件事都只是聽説不是經歷,那麼研二在食堂吃飯時收到書院學生會發的問卷調查就是親身經歷了,説是問卷調查,其實仍然是抗議書,是學生會徵求對食堂擅自引入某咖啡店的反饋意見,希望大家攜手共同抵制消費,或要求食堂換成另一家支持公平貿易的咖啡店。難道是這些學生都很閒嗎?跟他們溝通後瞭解到並非如此,對於公民意識和公民責任的提升才是他們所關注的重點。可以説,不是政府、不是大學、不是媒體、不是網民,而是學生會這個獨立的組織,有力地行使了其結社、集會與自由言論的民主權利,最終用普通人的“四兩”撥動了學校、麥當勞以及食堂的“千斤”。

我們對於民主的.認識,從不理解到慢慢認同,終是需要一個時間的。正如劉瑜所説,比一個人的政治立場更重要的,是他抵達一個立場的方式。

民主讀後感篇5

約翰·杜威是美國現代著名的實用主義哲學家和教育家。杜威於1919年5月至1921年曾來中國講學,足跡遍及十一省,到處宣傳他的實用主義哲學和教育學。杜威的教育思想對我國有很大的影響。他在漫長的事業歷程中提出了一整套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哲學。他的思想基礎是“民主即自由”這一道德觀念,他為對此觀念建立一種令人信服的哲學論證併為追求一種能確保這一信念在實踐中得以實現的實用主義,貢獻了他的一生。他在教育方面的論著很多,其中《民主主義與教育》全面地闡述了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正如他所説,該書是最能概括其“全部哲學立場”的著作。

該書是杜威在1916年寫成的。全書共分26章。這時美國面臨着工業革命和科學技術革命的新階段,正處在發展的時期。因此,要求研究與探索新的教育以適應工業革命的需要以及解決社會政治生活的各種問題,這是時代的需要,杜威《民本主義與教育》反映了美國資產階級這種要求。《民主主義與教育》是把民主社會的意義、生物進行論的觀點、產業革命帶來的變化以及科學實驗的方法,貫串一起,從而論證新教育的本質、目的、方法、內容和評判一些彼此矛盾的教育理論問題和實施問題。 他主要的觀點有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誘發”、 “引出”兒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再也不應該“把教學看作把知識灌進等待裝載的心理的和道德的洞穴中去填補這個缺陷的方法”,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發展兒童的智力和具體操作能力,培養有創造精神和實際工作能力的人。為此, 他十分注重為學生創設能夠引起問題從而激發思維的情境。今天,教育界在深入研究的問題——發現教學模式正是受其啟發而倡導的。

再者,杜威對於課程的看法有兩個基本觀點;一個是他認為工業革命以來知識積累很快,學生根本不可能在學校裏將所有知識學完,因而學校應改變課程,“教學生從宇宙本身求學問。”二是為把各階層的學生訓練成合格的公民,那就一定要給他們教育。“以機會均等為理想的民主主義,要求一種教育,這種教育要把學問和社會應用、理論和實際、工作和對於所做工作的意義的認識,從頭就融為一爐,並且大家都一樣。”基於這兩點認識,杜威很注意結合兒童的特點和學習需要來安排教材。

杜威的教育思想或者説《民主主義與教育》為代表的教育思想總綱所表現出來的是通過教育改革創新在美國創立更加適合學生的教育。通過這種教育,更多的人能夠享有和接受民主的教育。力圖實現民有民享民治的資產階級民主社會。它不同於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力圖培養奴隸主階級的統治者的哲學王而進行的階級統治。也不同於盧梭的原著《愛彌爾》缺乏實踐的支撐脱離實際,空想式的烏托邦。杜威的民主主義教育既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豐富的教育實踐及經 驗,可謂是理論和實踐的完美結合。 在這本書中,有着哲學功底和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的。杜威用睿智的話語來闡述教育與民主,簡單的話中潛藏着深刻的含義,將教育的相關

民主讀後感篇6

?民主的細節》開篇托克維爾的那場旅行很好的表達了作者的寫作初衷,從她本人的所見所聞講述她眼中的“美國民主”,其中不乏對國內現狀的反思。我的感覺是很細膩很真實,説説印象很深刻的幾點。

在咱們美國工人有力量一篇中,作者講述了美國工會在民眾日常生活中甚至在政治活動中的不可忽視的地位,相應地,美國工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及話語權都有所提高。比起中國,這就是兩個極端,無論在什麼行業,中國工人的話語權都太低了,幾乎就沒有話語權。或者説,普通老百姓面對一些政治決策時根本説不上話。像文章中提到的工作環境及工作條件放在中國,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當然,站在我的角度看,工會的存在固然會產生一定的不自由。這種不自由源於美國是一個法律至上的國家,工人的工作性質及工作標準都得服從工會與僱傭方談妥的協議上,另一方面,這對僱主和工會都是好事,畢竟在美國,法律起到至關重要的保障作用及絕對的效力。

再來就是至少還有記憶,這篇文章列舉了眾多美國本土關於歷史傷痛的文化印記,是一個不忘歷史,不忘國殤的鮮活實例。看到這裏我不禁感到慚愧,中國需要被銘記的歷史很多,可是經常被人們提起的卻很少,就拿離我們較近的汶川地震,那會舉國哀痛,八方援助。後來幾年,隨着接連的幾件大事使人們漸漸遺忘了5。12,再後來,又爆出救急物資濫用挪用事件,無語同時不禁得反思社會責任何在?更不用説什麼歷史使命了。

誠然,也有報道一些個人事蹟,持續多年關注並幫助災後的重建工作,尤其是關注災後孤兒心理及生活。我不得不説這是很令人稱道的行為,可是又不得不反思,國家在一些細節方面的確做得不好。關於一篇名為民主現實主義的文章,探討了美伊戰爭,不是別的,就是美國攻打伊拉克的目的是在於解放當地的人民,以求一個民主的國家。分歧在於,這樣的強加是否合理。我們常説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可是美國人呢,他們不這麼想,他們我行我素,他們有實力有經濟多管閒事。這並非當權者的一面之詞,看他們的民眾對巴西的咖啡種植農,對蘇丹的國情等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別提多關注了,所以我特認可作者説的一句話:一個“問題”在眾多“問題”中脱穎而出,上升為一個“議題”,背後往往有一個政治過程,在中國,這個過程往往依靠政治家的“慧眼”這樣一些隨機性的東西,但在美國,政治家如果沒有這個“慧眼”,各種社會力量就會逼你打開這隻“慧眼”。這説明,在美國的體制中,羣眾的呼聲足以左右國家的決策。

還有許多問題比如腐敗,比如教育,比如選舉,比如福利,我們都能看到相當的不同,我是覺得美國與中國的不同在於權力的分佈,什麼樣的制度孕育什麼樣的社會,所謂因地制宜,客觀看待問題,不逃避,尋求短期和長遠的解決方案應該是政府及個人共同努力的方向,所謂深化改革,這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借鑑不斷摸索的過程,而且是必經之路。

民主讀後感篇7

經驗,何為經驗?杜威在這一部分開篇就提到經驗,並且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經驗”。經驗就是一個人打算做某件事,這件事的結果又反過來作用於這個人。他提出“只有生長積累的經驗才是有生命的”。

在理解“經驗”過程中遇到的幾個誤區:身體和心靈的分離或者是行為活動和精神活動的分離,偏重身體或行為的訓練則會導致機械地活動,如果只用心而不結合行為,則會注重事物而不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反思即是思考,思考事物發生的偶然性與必然性,事物之間的聯繫,而不是僅僅想着是運氣或者偶然。

第一,學校應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即在學習過程中運用到思維並且使思維獲益。要激發學生的思維,需要的是他們懂得經驗或經驗情境的意義,注重聯繫實際而不是學院式的學習。對於判斷是否與實際相聯繫的一個標準是“這是否是一個真正的問題”、“是否是與學生有關的問題”。

第二,思維需要掌握一定的材料而不是憑空捏造,思維的材料是各種行動、事實事件和事物的種.種聯繫。

第三,在思維中,掌握的資料只是一種觀念,由這些觀念引發一些暗示,而只有依靠行動才能檢驗這些暗示的正確性。

總之,教育要貼近生活,將生活中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材料聯繫起來,形成一種觀念,激發出一些暗示,最終要回到行動上去檢驗,這樣的學習才能真正用到思維,才能真正改變思維。

教材與方法的統一,方法是教材的有效處理,是how與what的區別。有目的的學習,而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一般方法與個人方法,一般方法只是一種參照,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方法,來發掘自己的創造性。

個人的思維與方法:信心與自信的區別,信心是一個人對所做事情一往無前的態度,而自信是自我意識的一種形式。虛心,保持一種孩子般天真的態度,專心。

民主讀後感篇8

?民主的細節》是我最近看的書,作者是劉瑜。書是主要是專欄文章構成,講述美國人最普通的生活以及背後的制度理念等。一本講述民主,自由,倫理的書,不是理論的堆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活中的例子。讀起來沒有理論的生澀,充滿了生活的趣味。按理説是一本非常好的書,一次很快樂的閲讀體驗。不過一次對話讓我重新有所思考。

偶然一個大叔看見我看這本書,説看多了這種書人會格格不入,覺得這樣不對,那也有問題。我起七年級聽到這個想法,覺得很荒謬,覺得難道瞭解民主社會的運作,瞭解一種更好的制衡與平等不對嗎?難道知道了後就一定會覺得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嗎?雖然我心裏許多想反駁的,但是突然我卻覺得這話也不無道理,充滿了中國式的智慧。

既然沒有能力去改變這個社會格局,該多收的税不會因為你説其他國家咋收税國家就少收,該政府一手拍板決定建設的化工廠不會因為你説沒有聽證會沒有經過全民投票而不建,該通過潛規則交易的東西不會因為你説要透明而改變,等等反正該咋樣就咋樣。不會有人問你對事情的看法的。以前大學聯考完,談論讀大學的問題時,一個我母親的朋友在猶豫是否送孩子去香港讀大學,在我看來香港大學那麼好應該去啊。她説怕孩子回來變傻。我當時不理解,現在我有些明白了,如果在香港讀大學,形成的是一個相對民主,相對法制的價值觀。以後回來思想還沒馬上轉變的話,那可能有些行為可能有些天真。比如香港能參加遊行表達看法,這裏行嗎?如果你對自來水漲價,對你家附近建化工廠有意見你能去,你敢去遊行嗎?就算是這裏號稱自由之思想的大學,如遇到遊行且不論遊行是為了什麼,老師領導的要求都是不能去。當然你可以説去不去是我自己決定的,那就是你天真了三。當然這是我自己亂想的,我想應該沒有這樣死腦筋的人,我想人都是很會適應社會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