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白居易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6W

撰寫一篇讀後感能夠加強你們對名著思想的分析,大家可以在讀完一本書後認真起草一篇讀後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池上白居易讀後感8篇,供大家參考。

池上白居易讀後感8篇

池上白居易讀後感篇1

在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江面上,一位身着官服的人站在畫舫上,看着日出江花紅勝火的美景,完全陶醉在春日江南的婀娜當中我眼中的白居易,這麼多情,這般陶醉。

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人間美景的化身。我喜歡他那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細心發現和對美好春天的悉心欣賞,喜歡他那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的深情感歎和對人生的黯然神傷。我更喜歡他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離離原上草,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大火無法燒盡那小草的生命,春風吹來,那生命的綠色又重新鋪滿大地,無論是古老的荒路,還是荒廢的古城,在荒路瓦礫間都有它亮麗的身影。讀了白居易的詩,我看見了青春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美麗。

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一朵同情百姓疾苦、憂國憂民的傷感之花。她可憐琵琶女的悲慘身世,同情琵琶女的悽婉人生,於是,用那楓葉荻花秋瑟瑟的筆觸寫出了別時茫茫江浸月的傷感之情,情感的蘆花在秋葉的涼風中瑟瑟着,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是啊,此時的白居易也是身處被遺忘的角落裏的人,處境悲哀,所以江州司馬青衫濕,在官場的伸張正義抵不住小人的讒言獻媚,數年的心血免不了被貶斥的厄運。讀了白居易的詩,使我多了一份對世事的哀歎,多了一份同情心。

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一枝熬寒凌雪、不屈於官場腐敗的紅梅。他雖然是朝廷命官,但愛憎分明,敢於直抒己見,利用詩歌直抒胸臆,諷刺和鞭撻貪官污吏,揭露朝廷的黑暗統治。他痛恨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值腐敗官吏欺壓百姓的強買強賣,他同情田家輸税盡,拾此充飢腸的悲慘、自歎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的愧疚,他嘲諷三千寵愛在一身,從此君王不早朝的糜爛昏庸。讀了白居易的詩,我看到了一個剛正不阿的人格,使我學會了明辨是非,與一切黑暗勢力作鬥爭。

如今,物是人非,千年又一季,而白居易的詩歌及其精神仍然鼓舞着我們。野火春風中的小草,秋江夜中的那輪明月,風雪寒天中的臘梅,這就是我眼中的白居易。

池上白居易讀後感篇2

有人説,《長恨歌》是寫政治的,抨擊唐明皇的昏 庸;又有人説,《長恨歌》是寫愛情的,它歌頌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傷的愛情故事。而我讀《長恨歌》,感受到的卻是極力渲染唐明皇和楊貴妃愛情的後面的白居易的悲傷。

古代男子,年紀很小就可以成婚,早婚可以説是一種社會傾向,所謂“成家立業”,先成家,後立業。按理説,在這種環境之下的白居易應該是很早就成婚了的,但是因為某種原因,他成為了當時社會上士族家庭很罕見的“大齡剩男”,三十多歲都還沒有結婚。這個“某種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就是湘靈。 白居易少年時住在符離( 今安徽宿縣符離集 ) ,和東鄰之女湘靈姑娘長期相愛,感情非常深厚 ,兩個人私底下約定了終生。但是,白居易的母親卻反對他們的愛情,覺得湘靈的門户太低,不是白居易的良配,在“百事孝為先”的古代,一門婚姻沒有了父母的首肯那是根本就行不通的,縱然很愛,白居易還是不得不聽從了母親的話。但是作為對母親的抗議,他多年一直都沒有結婚,最後在母親的以死相逼之下結了婚。而那個時候,他37歲了,湘靈姑娘則終生未嫁。

有句話説,在文學作品裏,寫別人就是寫自己,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內心的剖析和情感的流露。那麼在《長恨歌》裏,白居易極力描寫的,不只是唐明皇的愛情悲劇,更是他自己的愛情悲劇。 唐明皇因為被軍隊的逼迫,不得不賜死楊貴妃,“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面對這一切,深情的君王卻只能夠“掩面就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在此時,白居易大概把自己當成那個悲痛無奈的唐明皇了吧,他的“軍隊”,就是他的母親。唐明皇是君王,比愛情更重要的還有他的國家,所以即使心痛,他還是選擇了犧牲楊貴妃;而白居易是人子,“百善孝為先”,在母親與湘靈之間,他也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愛情。這該是怎樣的一種無奈呢?在這首詩歌中,白居易以相當大的篇幅描寫了楊貴妃死後唐明皇的痛苦與懷念,無論是春分桃花,秋雨落葉,雙目所睹之物,沒有一樣不能夠不夠氣他對那個心愛的女子的懷念。據説湘靈曾經送給白居易一雙鞋子,他終身都帶在身邊,“ 人只履猶雙,何曾得相似 ”,寫人寫己,這種惆悵,只有愛過的人才能夠懂吧。

愛情被現實打敗了的白居易,苦悶無處可説,他多麼想見到湘靈,對他傾訴自己的一切,但是他不能。現實是不能夠解決的了,他最後只能寄託於神靈。在《長恨歌》裏,他給唐明皇和楊貴妃安排了一次相會,“七月七日長神殿,夜半無人私語時”,並且表達了彼此的願望,即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無論人間還是天上,恩愛不覺。但是,他沒有像唐明皇那麼幸運,他沒有能夠幫助他的道客,只能夠在半夢半醒間,在輾轉反側時,感歎着“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我想,他應該是羨慕唐明皇的,他愛過,擁有過,轟轟烈烈過,即使楊貴妃是他的兒媳婦,但是為了愛情,他爭取了也得到了,而自己呢?只能夠在漫漫長夜,讓思念一點一點把大腦吞噬,痛徹心扉。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這是白居易的《夜雨》, 寫於元和六年,時年白居易四十歲 。 讀了《長恨歌》,我終於明白為什麼讀到這句時我會有流淚的衝動,在那場刻骨銘心的愛情裏,他到底失去了什麼,此生,再也挽不回。

池上白居易讀後感篇3

唐朝曾是一個富有色彩的朝代,可是因為一場叛亂且都改變了模樣!

唐朝的皇帝唐玄宗是個風流瀟灑的皇帝,他治國有方他在位時唐朝十分的繁榮,正因此才有了開元盛世之説!

楊玉環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十分漂亮當她15歲時真是美若天仙,“一朝選在君王側”兩人落入了愛河,每日的歡歌笑語,飲酒作詩,霓裳羽衣曲拌着楊玉環依韻而舞,仿若天女散花!“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玄宗怎能不迷戀她呀!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但是由於安祿山引起了一起叛亂———安史之亂,讓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東奔西逃!

逃離的將士們十分痛恨楊家並且並且一再要求讓皇帝賜死楊國忠和楊貴妃,這可讓唐玄宗為難了,但如果不讓楊貴妃死,將士們就不保唐玄宗出逃,在此壓迫下只好順應形勢賜死了楊玉環,“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這樣一個美麗的女子為了唐玄宗的安全,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死!這美女的一生結束了,唐朝的繁榮也開始走下坡路了!

唐玄宗真是“回看血淚相和流”呀!見景思人,見物思人,還讓從臨邛來的道士把楊貴妃請到夢裏來相見,是多麼的思念她呀!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是人生的悲劇,也是一個朝代的悲劇!

池上白居易讀後感篇4

白居易是唐代着名詩人。他出身貧寒,自幼聰慧,十六歲來到京都長安。為了提高寫詩的水平,曾親自去拜訪享有盛譽的老詩人顧況。

顧況是位性情開朗的人,初見白居易其貌不揚,再一看他送來的詩稿上的落款:居易,便開玩笑説:你叫居易,長安這地方米貴,居住起來可不易呀!

老先生邊笑邊翻白居易的詩稿看,當看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不禁心中一動,讚歎道:“好詩裏好詩!”又對白居易説:“能寫出這般好詩,在長安居下去,也不難了。”

白居易初到京都,便嶄露頭角,並非偶然。他是一位極勤勉的青年詩人。據他寫給元稹的信記載,他從小立志“為雲龍,為風鵬”,幹一番事業。為了實現他的宏圖,他“苦節讀書”,白天學習做賦,夜晚刻苦讀書,中間抽時間學作詩,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由於唸書吟詩太勤,口舌磨出了瘡;由於日夜秉筆揮寫,臂肘磨出了硬繭;由於埋首案犢,身體顯得清瘦,由加熬費精力,未老而齒衰發白,由於讀書太多,眼睛常常發花。他虛心求學,“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

一年春天,白居易與元棋等人一起騎馬遊春,兩人以對詩為遊戲,你一首,我一首,竟然自“皇子破”至“昭國裏”二十里之間,途中不斷地此唱彼和。一起遊春的好友樊宗憲、李景信想插話、吟詩,也沒有機會。他們對白、元的詩才真是讚佩不己。

對此,白居易發了一通感概。他説:理解我的人把我當作詩仙,不理解我的人把我當作詩魔,都有道理。勞苦精神,化費氣力,連朝接夕,不知其苦,這不是魔是什麼?花時宴罷,月夜酒酣,一吟一詠,不知老之將至,即使是以彎鶴當馬遨遊於海上仙山,也比不過這種生活的歡樂,這不是仙又是什麼?

是的,自居易可以稱之為詩仙,又可以稱之為詩魔。詩仙是由詩魔變來的,而其法門便是勤奮、刻苦,再加上由勤奮與刻苦而產生的詩的靈感。

池上白居易讀後感篇5

看了長恨歌的全部章節,感覺的出來作者是在讚美楊玉環和李隆基的真摯愛情,認為他們的愛情立場是平等的,不再是帝王和妃子的關係。以前我讀過很多歌頌他們愛情的文字,其中對他們愛情走向悲劇的原因多是歸於楊玉環單純不識政治被人利用。而這本書中除了以上原因之外,還將李隆基對楊家的恩寵解讀為其對楊的愛的表示,至於那些奸佞小人的結黨造勢就在他的意料之外了,不該怪他了。

更甚者,“他是‘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了,那又怎樣?若不是後來的安史之亂生靈塗炭,若不為天下蒼生計,誰也沒有資格來指責他的不是。這天下是他打下來的`……浩浩江山,誰及得上臨淄王李隆基的功勛?”不知道言下之意是不是説安史不懂情趣打斷了這一愛情佳話的續寫?言下之意是江山是他李隆基打下的,所以他的對錯別人沒資格指責?還提到了天下蒼生計,想當初濃情蜜意時怎麼沒騰個空想想自己的皇圖霸業,天下蒼生?

而且,“這種決裂是上天的旨意,不允許人彌補。”“命運伸出手來,把種子埋下,幽祕地笑着,等待開花結果的一天。”“命運伸出手來,我們無能為力。”似乎都極力認定他們的愛情悲劇更多的是天意弄人,命運使然,但真是這樣嗎?楊玉環一介女流或許真的不知,那作為帝王的李隆基也不懂嗎?倘若如此,我真的該懷疑他是不是那個開創開元盛世的李隆基了。

後來再從頭看一遍,才發現作者是拿他和白居易在作對比,女人眾多的白居易自是比不上李隆基的“專寵一人”了,正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倒是我提得太高了。那就暫且不提他的對錯了。

一直以來,當國家因帝王沉溺女色而衰亡時,評政者總是歸罪於“紅顏禍水”,這當然是不公平的,畢竟治理國家的是男人,沒道理要個女人來幫你揣摩利弊,真要那樣男人肯定又要擔心是不是又出來個武則天奪權了。

但是作為帝王,在擁有江山的時候去談愛情,也許應該先權衡一下自己能否有兩全的本事,否則就只能“賠了夫人又折兵”,如李隆基失了美人,國家也由盛而衰。

記得在網上看小説時,有一個由4個不同作家寫的帝王愛情繫列的言情小説,在讀者討論區裏很多人都説其中結局寫帝王放棄皇位和愛人遠走的那本最好看最真實,甚至有讀者斷言帝王是不可能專愛一個女人的,那不現實。説的做皇帝的真那麼可憐似的,不靠與女人的聯姻就不能鞏固自己的皇位。當然也不能説一點都不對,畢竟江山美人一般都只能選擇其一,想要魚與熊掌兼得那是很需要些能力的。

楊玉環三千寵愛於一生,在君恩薄如紙的後宮,無疑她是幸運的。同樣的,她也更加地悲哀,作為她的三郎“最愛”的女人,到最後她心中的英雄卻未能保住她的生命,最終為了“天下蒼生”她成了犧牲品。“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就不知道她恨的是誰了。

應該説楊玉環的早死也是她的一大幸事,至少她不會知道美人遲暮後她的三郎會不會自己變了心。也許就是因為早逝,成為遺憾,因為最終結局的不可知,他們才最終成就為佳話吧。

自始至終。我都認為,李隆基與楊玉環也不過是君王與妃子的一樁韻事罷了。

池上白居易讀後感篇6

白居易不僅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詩人,而且還是一位清廉勤政的官員。

在他任杭州刺史期間,由於他為官清廉,再加上他為當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因此深受杭州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三年後,白居易辭去官職,告別杭州人民,回到家鄉。

一天,白居易吃過早飯走進書房,很自然地拿起書桌上兩塊從杭州天竺山的石頭觀賞起來。看着看着,猛地他心頭一震,感覺自己做了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他感到很對不起杭州、對不起天竺山。於是,他提筆寫下了一首滿含自責的詩句。恰在此時,他的朋友劉禹錫登門拜訪。他倆一見面便親熱地交談起來,本來還在深深自責中的白居易全然忘卻了剛才的事情。

劉禹錫臨走時,一眼看見書桌上的那首墨跡還沒有乾透的詩,吟誦後很詫異地問白居易:“區區兩塊小石頭,你何必放在心上呢?還寫詩責怪自己,不值得,不值得!”説完搖搖頭。白居易卻不這麼認為,他意味深長地對老友説:“是啊,區區小石頭説明不了什麼。可它是杭州人民的石頭,也僅僅屬於天竺山,我怎麼能據為己有呢?再説,倘若每一個來天竺山遊玩的遊客都把天竺山的石頭帶回家,那哪裏還有天竺山秀美的景色呢?雖説當時我只想把它們帶回來作紀念,現在看來就像是我貪污了杭州人民的千兩黃金,怎麼不讓我感到自責呢?”一席話説得劉禹錫連連點頭。

為人要自清,為官當自廉。帶回兩塊石頭對於常人來説應該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但在白居易眼裏卻關乎天竺山的秀美景色,關乎一個人為官之道。白居易這種“慎微”的律己精神,不僅使劉禹錫折服,也讓我們肅然起敬。

池上白居易讀後感篇7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後遷居下郢(今陝西渭南縣東北),他是唐代大詩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與唐代另一大詩人元稹齊名,世稱“元白”,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五卷。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時期,倍嘗離鄉背井之苦。他的祖父和父親做過縣令一類的地方官,祖母和母親都能詩善文。他從小就受到很好的文化薰陶,五六歲時開始學寫詩,八到九歲時已通曉聲韻。他學習非常刻苦,讀書、作文、學習寫詩,一日也不間斷。因為經常朗讀和寫字,他的口舌生了瘡,手肘磨出了老繭。

貞元三年(公元 787 年),16 歲的白居易帶着自己的詩稿,去京城長安,行進在咸陽古道上。此時正值早春,冰消雪融,剛剛生出的嫩芽,沐浴着春風在枯蒿腐草間探出頭來,他喃喃自語道:“果真是‘春風吹又生’了。”

原來他觸景生情,想起他寫的題為《賦得古原草送別》的詩來了。

白居易來到長安,拜見了擔任著作郎、掌管編纂國史和起草重要文件的大詩人顧況。白居易恭恭敬敬地從書囊裏拿出自己的詩稿,懇請顧況指教。

老人將詩稿漫不經心地打開,低聲吟讀起來。讀着讀着,他忽然被那首題為《賦得古原草送別》的詩吸引住了。他反覆吟詠品味着: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妙絕!妙絕!”老人讀完這首送別詩,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絕。他喜歡這首詩真摯充沛的情感和樸實無華的風格,尤其欣賞前四行耐人尋味的獨特意境。作為人,不同樣應該像那莽原上的野草一樣,在逆境中頑強地鬥爭、倔強地生活嗎?“恩師過獎了,晚生無地自容。”白居易紅着臉,喃喃地説道 老人從白居易口裏知道白居易家世,知道他從 11 歲起就遠離故鄉親人,在浙江一帶過着萍蹤浪跡的生活;知道他今天來長安是希望在這人才薈萃的國都,得到詩人的推薦和延聘,找到一個理想的出路,施展自己的抱負。老人越發憐愛這位才華橫溢的少年詩人了。顧況開始看到詩稿上寫“白居易”

三個大字時,還打趣説:“長安物價猛漲,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後來緊緊拉住白居易的手説:“年輕人,能寫出這樣的詩句,不要説住在長安,就是走遍天下也不困難了!老夫剛才開了個玩笑,可不要見怪噢。”

由於得到顧況的誇讚,白居易很快在長安出了名。不到幾年,他考中進士。唐憲宗聽説他的名氣,又提拔他做了翰林學士,後來又派他擔任右拾遺。

白居易並不是一個追名逐利、阿諛奉承的官僚。他創作了大量樂府詩,有不少是揭露當時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對官僚統治集團魚肉人民的罪行進行無情的抨擊,對勞動人民的痛苦遭遇表示無限的同情。他又敢於向皇上犯言直諫,大膽發表意見,所以皇帝反感,同僚妒恨,他一生政治上很不得志,後來降為江州司馬。以後雖然又幾次回到京城,做了幾任大官,但因為朝政混亂,像白居易這樣的人不可能有所作為。他把主要精力用於詩歌創作,共寫下二千八百多首詩,這些詩成為我國文學寶庫中燦爛的明珠。

池上白居易讀後感篇8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樂天在《長恨歌》一詩中讚美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唯美愛情。

玄宗統治王朝,國力鼎盛,萬國朝拜。唐王朝的規模可謂空前絕後。在這種安逸的環境中,玄宗的妃子的數目恐怕難以統計,但是,當遇到了楊玉環之後,玄宗集三千寵愛於一身。這種舉動,對於擁有無數嬪妃的君王來説,是史無前例的,即使往後唐朝衰退了,皇帝也不是隻鍾愛一個嬪妃,一直到明朝孝宗時期明孝宗才打破這個記錄。可是當時明朝的成就遠遠比不上此時的唐王朝。一個盛大王朝的君主,在安逸情況下,鍾愛唯一一位嬪妃,除了愛,還有什麼力量有如此偉大!

安史之亂髮生後,在外逃的過程中,唐玄宗始終與楊貴妃不離不棄,作為一國之君,唐玄宗有太多的理由獨自逃離,然而事實上縱使逃亡的速度非常慢,唐玄宗也不曾離開楊貴妃。這難道不是一種愛的表現?或許有人會説:那是唐玄宗沉迷美色。我就不得反問一句,唐玄宗是何許人也?在他的手中,唐朝空前的鼎盛,他會是一位如此昏庸的君主嗎?或許又有人反駁:此一時被一時啊,那時候的唐玄宗自然是睿智無比,但現在可就説不定了,俗話説,温柔鄉英雄冢。

我又不得不説:一個人的判斷力有如此容易下降嗎?以唐玄宗的智慧何嘗不知道江山與美人何者更加重要。但是唐玄宗沒有放棄楊貴妃,因為除了唐玄宗除了是一國之君,同時也是楊貴妃的丈夫,他要盡到作為丈夫的責任。是對楊貴妃的這種責任感,使他在極其危難的時刻始終陪在楊玉環身邊。在如此發達的今天,在如此瞭解愛的今天,又有誰能真正做到這一點呢?是愛,和愛衍生出的責任!

被逼無奈賜死楊貴妃後,唐玄宗再也沒有納過嬪妃,而是在半囚禁生涯中恪守着與楊貴妃的愛戀。在《長恨歌》中,猶給了唐玄宗以希望,以安慰。可是,事實是唐玄宗一個人獨自睹物思人,嚐盡相思。在寒冷的偏宮中,兒子想毒害自己,身旁無一親信,説話都得小心翼翼,在這種悽慘的生活之中,唐玄宗依然保留着對楊貴妃的思念。在現代,離婚之事尚且屢見不鮮,那麼在男子當家的封建社會,保留這份愛情的唐玄宗難道不是因為深愛着楊貴妃?也只有愛,才能撫慰心中的傷痛!

唐玄宗與楊玉環雖然生活在古代,但是他們的愛情與現代愛情一樣轟轟烈烈,一樣刻骨銘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