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時刻心得體會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83K

只有寫好心得體會才能將自己的感悟記錄其中,心得體會是我們在工作合作中獲得的寶貴經驗,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至暗時刻心得體會6篇,供大家參考。

至暗時刻心得體會6篇

至暗時刻心得體會篇1

3月22日晚,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國情講壇”第58講在公共管理學院報告廳舉行。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遲福林發表了題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親歷改革開放的體會”的演講。本期講壇由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共同舉辦。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國情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胡鞍鋼出席講壇並作點評。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黨委副書記,國情研究院副院長周紹傑主持講壇。光明網提供全程網絡直播。

▲遲福林教授作主旨演講

遲福林認為,改革開放改變了老百姓的命運,改變了國家的命運,改變了中國和世界關係。改革開放45年,經濟體制是改革的主線。遲福林指出,我們選擇並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的奇蹟,實現了三大歷史性跨越:從工業化初期到工業化後期歷史性跨越,從短缺經濟時代到消費新時代的歷史性提升,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轉折。

▲講壇現場

遲福林指出,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當前,我們要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深化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的結構性改革;要推進高水平開放進程。

《親歷改革——與青年談改革開放》 遲福林 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2023年2月

遲福林感慨到,“正由於經歷了改革開放這場偉大的歷史轉折,親身感受到國家歷史性變遷,使得我們這代人責任感太強,對改革開放感情太深。”最後,遲福林寄語當代青年人:青年決定改革開放的未來。如何讓青年瞭解改革開放的歷史,如何使得未來的改革符合青年人的期望值和座標系,如何使得青年自覺地融入改革開放事業,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時代之問。

▲胡鞍鋼教授作點評

在點評環節,胡鞍鋼指出,遲院長親歷改革開放40餘年,可以説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和推動者。在改革大潮中,遲院長始終目標一致,作為先行者持之以恆不斷推動改革,使海南人民受益,使中國受益。這也符合國情研究院“知識為民,知識報國,知識為人類”的理念。胡鞍鋼認為,遲院長《親歷改革:與青年談改革開放》這部書也折射出中國的50後、60後、70後、80後,一代人又一代人肩負着不斷推動中國改革開放向前發展的使命。

▲ 周紹傑教授主持講壇

周紹傑在點評時指出,遲院長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以及參與政策研究的經歷進行了精彩的演講。胡老師和遲院長這一代人親身經歷了改革開放,是改革開放全程參與者和推動者,他們的精神和情懷值得青年人學習和繼承。黨的二十大最重要的主題是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在座的青年人將來是未來中國式現代化的主力軍和貢獻者。

講座最後,遲福林教授與現場師生進行討論交流並贈書。來自清華大學百餘位師生現場參加講座。本次講座在光明網、今日頭條、抖音、微博等平台進行全程直播。(文字:阮萍晶;攝影:于娟)

▲講壇現場

▲光明網進行全程網絡直播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國情講壇』旨在為老師和同學們提供一個交換思想、交流經驗的平台,重點圍繞中國道路、中國製度、中國理論、中國思想等方面的內容,着力打造國情研究領域的中國學派,向外界傳遞中國話語、中國風格。

至暗時刻心得體會篇2

5月15日上午,當晝夜堅守抗震救災一線的北川縣公安局副局長、共產黨員李躍進見到剛剛從廢墟中挖出的獨子李宇航的遺體時,這位堅強的漢子忍不住地湧出了淚水。

25歲的李宇航是北川縣公安局曲山鎮派出所民警。地震發生後,大面積山體滑坡將整個曲山派出所埋沒,

李宇航等8名公安民警被巨石和泥土掩埋。見到躺在地上的愛子,李躍進輕輕整理了一下兒子滿是塵土的警服,在上衣口袋中找到人民警察證,用筆在李宇航的襯衣左胸上寫下了兒子的警號“033138”。

除兒子遇難外,李躍進的母親、妻子在大地震中被倒塌的建築物掩埋,至今仍杳無音訊。就在親人們被這場毀滅性災難無情卷地走後,50歲的李躍進擦乾淚水、拍去塵土,以驚人的毅力守護在北川縣城,守護在父老鄉親身邊。

5月12日下午2時28分,李躍進正駕車行駛至北川縣新城區地勢相對較高的北川大酒店門前寬闊路段上,北川發生了前所未有的特大地震。

李躍進連忙跳下車,盡力在劇烈晃動的街道上保持平衡。“我是警察,大家不要亂,都到大酒店前面的開闊地來。”在李躍進的大聲疾呼下,200餘名羣眾很快來到附近唯一的一塊空曠地帶。

20多分鐘後,李躍進望去,遠處的房屋已大片大片倒塌,通往老縣城的公路也被山上滾落下的巨石阻斷。“大家千萬不要亂跑,我去找人過來……”地震發生30分鐘後,李躍進冒險翻過斷石殘壁步行至附樓垮塌、主樓傾斜並嚴重損壞的縣公安局,20多位民警已從辦公樓內轉移至街道上。李躍進與其他縣公安局領導一同組織警力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災戰鬥當中。他與戰友們衝進緊鄰的一所國小校,在亂石堆中將倖存的10多名孩子成功轉移到空曠地區。

李躍進此時只有一個念頭:危難時刻,警察一定要與羣眾在一起!地震發生後,北川縣城通往外界的所有道路被垮塌的山體阻斷,通信、電力癱瘓,縣政府、法院、司法等單位房屋受損嚴重,人員傷亡慘重。30餘名北川公安民警成為災難發生後的最主要搶險救災力量。

12日下午5時,警服早被汗水浸透的李躍進獲悉,他的母親、妻子被埋在倒塌的樓房下面,北川老縣城的曲山派出所被垮塌的山體完全掩埋,正在所裏上班的兒子被埋。“公安民警在大災面前應該挺身而出,一切行動聽指揮,而不是去當逃兵……”親人們凶多吉少,李躍進強忍悲痛,帶領民警一直在縣城裏疏導人羣、營救倖存羣眾。

距離北川大酒店不遠,一位女同志被水泥板死死壓在下面,李躍進跑上前去用手刨挖、用鐵棍等簡易工具撬,經過兩個多小時努力成功將受傷人員救出。此時的他,雙手已是鮮血淋淋。

因忙於組織全縣民警搶險救災,李躍進一直沒有時間顧及家人安危。直至5月15日上午,他得到消息兒子的遺體已被挖出,這才抽空跑過來。除兒子遇難外,他的母親和妻子截至5月16日晚仍然被埋在廢墟里,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

“我生在北川,長在北川,我深愛着這片土地,羣眾需要我們疏導,救援隊伍需要我們作嚮導,災區的秩序我們有責任維持。地震震得垮北川公安局的樓房,決震不垮北川公安隊伍!”堅守在抗震搶險第一線的李躍進如是説。(記者劉裕國)

至暗時刻心得體會篇3

從東京到北京,從盛夏到冰雪;不同的賽場,同樣的追夢。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於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啟幕,已經入倒計時。

你知道嗎?冬奧會的吉祥物是“冰墩墩”,一隻非常可愛的酷似航天員的冰晶外殼熊貓。再告訴你一的祕密,殘奧會的吉祥物是“雪容融”,它很喜歡滑冰和滑雪,也特別喜歡我們中國的國寶——大熊貓。2022年北京奧運會即將拉開帷幕,我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

這場激烈的比賽共設七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這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各運動員都在為這次為國爭光的機會做着準備。奧運是一次人類體能的絕好展現。短道速滑如風馳電擎,在短短几百米的賽道內爆發出令人震撼的速度。花樣滑冰猶如冰上盛開的花朵,美得令人驚心動魄冬奧會有109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承載着奧運健兒們的汗水和淚水。

奧運也是健兒們的舞台。健兒們在舞台上表演着堅強的意志、優美的姿態和靈活的技巧。數以萬計的觀眾為他們喝彩。勝利讓人們歡欣,失敗讓人們遺憾。每一次挑戰自己的極限,每一次與成功失之交臂,不服輸都使健兒們站起來,投入到更辛苦的訓練中。每一次全力以赴,都使我們感到深深的自豪。奧運會的每一塊獎牌,其價值都遠遠超過世間所有金銀財寶。

奧運會不是一個簡單的體育競技比賽,而是一種永遠不變的信念。雖然我們不能向體育健將那樣為國拿金牌,也沒有機會親臨現場,參與奧運會的服務與接待接待工作,但只要我們從現在做起,一樣可以為奧運出一份力。冬奧會來臨之時,我們用文明點綴城市的每個角落,伸出禮儀之手迎接八方來客,弘揚民族精神,彰顯我們的民族文化。

2022冬奧會,我為你加油!2022北京,我為你喝彩!

至暗時刻心得體會篇4

打贏脱貧攻堅“收官戰”,面對的都是貧中之貧,需要的是扶貧幹部勇於擔當、敢於奉獻。在近日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上,中組部部長陳希強調,要“激勵引導廣大幹部勇於擔當、凝心聚力投入脱貧攻堅的戰鬥”。貧困地區條件艱苦,工作任務重、壓力大,需要各級黨組織從政治、工作、生活、心理等方面關心關愛、支持保障脱貧攻堅一線幹部,不斷激發幹事創業精氣神,讓他們滿腔熱血、意氣風發地全身心投入脱貧攻堅工作。

打贏脱貧攻堅戰,幹部是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黨員、幹部迎難而上、務實擔當,積極投身到脱貧攻堅工作中,走到貧困羣眾中尋貧源、找貧因,開貧方、斷貧根,團結帶領廣大羣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找準治貧良方,開啟脱貧路子,使廣大貧困羣眾擺脱貧困,走上了致富道路。據統計,截至2019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超過9000萬人。成績來之不易,成績舉世矚目。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脱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的既定之年,但擺在面前的,一面是受疫情影響而耽擱的時間,一面是剩下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雙重壓力下,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增加,使得任務更重、難度更大、要求更高。儘管任務艱鉅、難度巨大,但如期實現脱貧攻堅的目標沒有變、任務沒有減、標準沒有降。

打贏這場脱貧攻堅的“收官戰”,尤需一大批有激情和本領、有思路和辦法、有拼勁和擔當、有實幹和作為的幹部挺身而出、迎難而上、衝鋒陷陣。各級黨組織就應多角度、多方式入手,堅持嚴管與厚愛並重,激勵和引導脱貧攻堅一線幹部拿出更實作風、更強擔當、更高本領,在脱貧攻堅一線衝在前面、幹在實處、作出表率。

關心激勵幹部,是一個系統工程。包含着政治激勵、物質獎勵、精神鼓勵,這幾個方面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形成關心激勵扶貧幹部的“動能鏈”。要讓扶貧幹部“動”起來、“強”起來,首要的就是把幹部用起來。注重在脱貧攻堅一線考察、識別、選用幹部,既把幹部投身扶貧的態度作風作為“硬要件”,也把鬥貧治貧的實幹實績作為“硬槓槓”,對挺得出、衝得上、頂得起、幹得好,以及實績突出、羣眾公認的,及時給獎勵、給榮譽、給待遇、給位子,讓他們望到“盼頭”、看到“奔頭”,激勵他們扎牢脱貧一線,幹出一番事業。

關心激勵幹部,既要給予位子,也要加強精神激勵。應注重挖掘、發現和宣傳幹部在脱貧攻堅一線衝鋒在前、任勞任怨、擔當實幹、無私奉獻的先進事蹟,大力宣傳和學習他們的崇高精神,教育引導更多黨員、幹部見賢思齊、比學趕超,為打贏脱貧攻堅戰提供不竭動力。同時,還要注重從物質上給予關心和保障,讓扶貧幹部生活、健康、家庭等方面得到充分保障,打消後顧之憂,讓幹部安下心來、輕裝上陣,信心百倍投入脱貧攻堅中,在脱貧一線交上合格“答卷”。

嚴管也是厚愛。在脱貧攻堅一線選拔、使用幹部,不是“分果果”,也不是搞“排排坐”,更不是隻講激勵而不講懲處。在對扶貧幹部政治上激勵、生活上保障、精神上鼓勵、待遇上獎勵的同時,也要對那些把駐村扶貧當“鍍金”、作“跳板”、當“葫蘆幹部”,不作為、亂作為,甚至違紀違法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倒逼黨員、幹部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擔當意識,保持“不放鬆、不停頓、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全身心投入脱貧攻堅中,贏取決戰決勝全面勝利。

一個方子,治不了百樣病。對脱貧攻堅一線幹部的關心、激勵,也要注重從實際出發,充分結合幹部需求點、關注點、追求點,結合談心談話、教育培訓、心理疏導等多種激勵手段,因人而異、因地制宜,靈活多樣、注重實效,多角度、全方位激勵幹部、關愛幹部,為打贏脱貧攻堅“收官戰”凝聚起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

至暗時刻心得體會篇5

本以為《決勝時刻》是激昂的,澎湃的,跌宕的,但看完電影后,發現它是温和的,像一個長者將那段歷史娓娓道來。

我想給我這種温和印象的,是一眾老戲骨們不劍拔弩張卻字字鏗鏘的表演,看高手過招極為爽,表面風平浪靜,內則暗潮洶湧,有好幾場戲都可以看到在平淡語氣的台詞和麪帶微笑的表情中,戲骨們眼睛裏卻閃爍着晶瑩的淚花。不刻意為之,不情緒烘托,一滴淚悄無聲息的滑出眼眶,絕。此處要説,戲份不少的青年演員黃景瑜,表演中規中矩,但是在一眾老戲骨面前,還是顯得氣場弱了些。

令人最驚喜的是唐國強老師塑造的更為立體豐富的毛澤東。以往印象中毛主席是軍事奇才偉大領袖高高在上,而在這部片中,我們看到了更接地氣兒的一面,除了在戰場決策中的霸氣側漏,他會和女兒鬥嘴,也會孩子氣的小跑兩步悄悄躲在樹後面抓麻雀,也會明明自己想看戲卻耍個小心機説是想完成別人的心願,更會一臉八卦的關心年輕同志的戀愛狀況。

除了戲骨們舒服的表演,還有背景音樂也極為温和。除了戰爭極為激烈的場景外,片中的大部分bgm都是舒緩的,平和的,讓人安安靜靜的回顧這段歷史。

娓娓道來並不是毫無波瀾。國共兩黨的節奏其實是不同的。共產黨這邊在認真搞事業:和談,渡江戰役,準備開國大典的同時,也在舒坦的過着小日子,管他英艦入侵還是國民黨的暗殺,都從容應對,大家夥兒該回鄉探親的探親,該進城聽戲的聽戲,該談戀愛的談戀愛,事業生活兩手抓,誰都不耽誤。而國民黨這邊又是暗殺毛澤東,又是寄希望於英軍的支援,顯得尤為緊張。同時,在整體淡定的節奏下,兩黨的處事方法和態度也默默體現出了不同。共產黨尊師重教,對老一輩學者極為尊重,國民黨則忙着處罰一眾功臣;共產黨關心土改後的農村生活,城裏小商販的收入情況,未成年的小士兵不許參加戰爭,片中具有悲情色彩的16歲少年田二橋,是在求了毛澤東開口後才得意參加渡江戰役,而國民黨這邊14,15歲的新兵卻佔了2/5。種.種不動聲色的細節設置,已然為勝利方埋下了伏筆。

片中兩場戰爭戲也極為宏大激烈,但也都點到為止,不過私以為也有些槽點。比如在三次警告入侵軍艦後,既然最終決定開跑,為何第一炮打向了軍艦的左右15米處,給了他們反擊的機會從而造成解放軍的更大損失?是為了突出先禮後兵?渡江戰役雙方炮火攻擊後,解放軍穿越火線身後也着了火還毅然向國民黨奔去近身廝殺,以及註定be的田二橋插上勝利紅旗那一刻的犧牲,雖是悲壯卻也有些許誇張和刻意。

最後,彩色修復的開國大典影像,讓人激動振奮,讓人感歎科技的發展,我國的雄起。整個觀影過程都很安靜,但直到片尾字幕結束,片尾音樂停止,觀眾才在一片掌聲中起身離開,我想這就是觀眾對於這部影片的尊重吧。

回頭想想,我們中華民族經歷了無數大風大浪,如今在世界強國行列中有了姓名,回首過往自然是雲淡風輕娓娓道來,我們銘記歷史,那些得與失,傷或痛,苦和甜都沁入血液,深入骨髓,成為吾輩身體中的一部分,激勵着我們穩步向前,自強不息。

此生有幸入華夏,來世還做種花家。

至暗時刻心得體會篇6

最近,我閲讀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定理”的發現者羅納德·科斯與其弟子王寧合著的《變革中國:市場經濟的中國之路》一書。結合此書的研究論述和平時的官方敍事,我得以更深層次地觀察回顧中國這場偉大的改革開放的精彩歷程。這是一場從“邊緣處”熊熊燃燒的“增量改革”,是我們黨堅持從實際出發,因時因勢優化調整政策而成功引導的變革。改革開放徹底扭轉了國家和國民的命運,留下了無數“摸着石頭過河”的生動實踐。在我看來,改革開放最有意義的精神財富,就是實事求是,這是大到治理國家、小到為人做事都尤為關鍵的方法論。對此,我想談談務實精神在本書內容中的幾方面體現。

一是對常識的尊重。常識,就是大千世界的客觀事實和客觀規律。自然世界有自然規律,人類活動有人類活動的規律,比如習俗和市場交易。一切的成就,都不是個人的力量,而是歷史的力量,人民的力量。但人性的複雜與弱點卻恰恰在於,我們時常會選擇篤信某些權威、論斷,產生脱離常識的認知和執念。改革開放的幾十年裏,即使已經誕生了累累碩果,但在當時仍然有大量聲音抱持着教條和成見,對世事的變化予以反對。如果繼續受教條的影響和意識形態的捆綁,改革很可能胎死腹中。幸運的是,黨始終堅持對經濟建設的信念踏步前進,當時提倡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和鄧小平同志鼓勵的“大膽地闖、大膽地試”,以及陳雲同志提出的:“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都是我們黨尊重常識的鮮明寫照。只要我們尊重常識、敬畏規律,一定可以從中找到這個古老大國突圍與復興的密鑰。

深圳福田口岸

其次是採取漸進方式突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站穩腳跟的歷程顯示,採取漸進方式實現改革突破,即便要克服很多風險、充滿很多不足,但成效無疑是顯著的。改革開放的顯著特點是它的兩個動力核心。其一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官方主動制定的政策推行的措施。另一場改革自下而上,是當時在國企之外的農村等次要領域自發產生的變革,如著名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的崛起等。這些官方默許的“試驗場”的存在,一邊不斷為改革破局補充着薪火,也可以讓長期處於計劃經濟環境中的國企和個人在還沒“下海”(真正參與市場競爭)前,摸一摸海水的温度。它們位於當時國民經濟的邊緣,卻一步步成為了改革的先鋒力量。相比之下,許多國家經常大刀闊斧地徹底、全面推行改革,卻常常成效不佳,這是因為改革與現狀中的人們是不適合也不適應的。

三是包容不確定性。市場經濟是建立在兩個深厚的認知基礎上:承認無知和包容不確定性。過去曾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理論上只要擁有一台足夠強大的計算機,就能把一切人類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精算出來,並實行精細的計劃安排。然而,這種努力只存在理論上的可能。經濟學家哈耶克的看法是,一切結果都是“人之行動而非人之設計的”,其深意和古詩“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頗有類似。我也曾無數次規劃安排自己,從職業生涯到學習生活計劃,但人生的進程卻總被人性的弱點和接踵而至的變化所打亂,在亦步亦趨中我們最終明白了健康、幸福、家庭的重要性。所以,正如劉強東所説,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要心存敬畏,但也永存初心。

最後的一點感觸是,改革開放的偉大同時在於,對西方先進生產力有條件地吸納接收而非完全照搬,70年代底,黨中央組織的幹部出國考察團,在行程中認識到了我們與西方的巨大差距,但他們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沒有被現實衝昏頭腦向西方一邊倒。市場源於人性的弱點,不同社會所受道德情操的薰陶不同,市場也會失靈,照搬市場經濟就是埋下失敗的種子。正如一句俗語,任何衣服合不合身,自己才知道!本質上還是需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斷地修正、應用適合自己的模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