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非暴力溝通》精選熱門讀後感示例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W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清楚的告知我們溝通的作用和結果,讓我們將愛融入溝通交流之中,你知道相關的讀後感怎麼寫才更吸引人的眼球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非暴力溝通》精選熱門讀後感示例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最新《非暴力溝通》精選熱門讀後感示例三篇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1

當我讀過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寫的《非暴力溝通》之後,感觸很深。溝通是指人與人之間、人與羣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溝通對我們來説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經常與他人溝通,交流,進而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本書首先是幫助我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人們以為平和的談話方式其實可能是“暴力”的,這種“暴力”可能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大多數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説話,認為自己説的話很客觀,其實完全不是。對於這個問題,也有解決辦法,即非暴力溝通模式有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假如你看到了一件令自己不滿的事情,你若呵斥對方,讓別人改正,那給對方帶來的就是痛苦;如果以較委婉的方式告知對方,並讓其改正,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方也會知道該怎麼去做、去改正。

這個方法是非常不錯的,但如果對方脾氣暴躁,不與你認真溝通,你需要怎麼去做?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遇見不講理的,自己也很難冷靜,對此,非暴力溝通指出如果關注別人的需要很難,那就不妨從關注自己的需要開始。

即我生氣憤怒的原因是什麼,我希望別人理解我,指責是無法讓別人理解的,我必須説出我真正的需求,瞭解了自己然後才會想到去了解別人。例如:若與自己特別要好的朋友發生爭執,如果雙方互不退讓,結果只有一個,友盡於此。如果其中一人退讓一步,聽聽對方的辯解,理解對方的想法,自己在表達的時候,語氣態度委婉一些,溝通肯定是沒問題的,而且矛盾與不滿都會不復存在的。就如老子所説:“聖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非暴力溝通也是這個道理,在與人溝通時,只有放下了説服對方的念頭和動機,轉而充分和安全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體會,這樣才會有最好的結果。這便是這本書比較好的地方,它不光教會你如何表達感受,與人溝通,它還從其他很多方面提醒我們如何傾聽內心中不同的聲音,以及懂得它們所反映的需要,學會觀察內在的情緒和突破那些引發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即學會懂得自己,就會懂得別人,進而獲得愛、和諧和幸福。

通過這本書,學會的不是如何説話交流,而是一種思維,這些思維模式是非暴力共同的精髓。認同關愛自己,關愛他人,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的看法才是真正做到了非暴力溝通,所以要在生活當中改變與他人溝通的方式,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進而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使自己能與多人很好的交流和溝通。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2

感受需要、聆聽心聲!

如果有人説對你説:“你怎麼這麼不小心!”、“你真讓我失望!”、“別碰我!”你會怎麼辦?

我會傷心,會氣憤。也會還擊。

當我傷心時,我會看不起自己,開始自責。當我生氣時,我會把火壓下來,不去面對,一次又一次,火山終於還是暴發了。

現在,我開始接觸《非暴力溝通》,瞭解了面對指責的話,我們如何加以面對。

當我碰到門邊,碰疼了自己,媽媽對我説“你怎麼這麼不小心!”,我對她説,“媽媽我知道你關心我”,她有些意外地看着我。沒有説下去了。

當爸爸對媽媽説,“女兒怎麼總是不爭氣,不夠優秀時”,我體會到爸爸是愛我的,他是希望我過得更好。

兒子説“別碰我!”,我體會他的需要和感受,發現我之前剛剛説不愛他了。他傷心了。我抱着他,對他説“媽媽錯了,媽媽只是生氣,你沒有好好吃飯,而在吃餅乾,對不起”。他哭了。緊緊抱着我,他並不是不想我碰他,他只是傷心了。他是愛我的,也希望媽媽永遠愛他。

當一個人發泄他的不滿時,總是有些需要沒有滿足。如果一個人説你太冷淡了,他的需要可能只是很想親近你。如果我們在聽到控訴時,不妨改變原有模式,選擇《非暴力溝通》方式,先深呼吸,讓自己冷靜,再想想他為什麼這麼説呢?他的需要是什麼?如果他的需要是愛,如果你愛他,就説“我愛你”足夠了。 我們的需要怎麼表達呢?通過控訴的方式嗎?對方能聽得下去嗎?如果你説“你總是不關心我,天天很晚才回來!”,他聽到的是在指責,他並不會想你心裏的真實想法。如果你説“明天有空嗎?一起吃飯吧!”他估計會把你的請求考慮到日程中去。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愛和關心。也並不想指責他人。請看清楚自己的需要吧,也看清楚別人真正的需要。

聆聽心聲!這是我從《非暴力溝通》中學到的。希望與你分享!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3

《非暴力溝通》是美國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所創作的一本書,希望通過非暴力溝通,讓世界各地無數的人們獲得愛、和諧和幸福,這本書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是非暴力溝通,瞭解那些不經意間的傷害,從而把握語言的技巧,當第一次接觸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深深的被它吸引。

當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瞭解到了什麼是非暴力溝通,它被稱作“愛的語言”,是借用聖雄甘地所指暴力消退後自然的愛—即“非暴力”。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一些不經意的話語,而對別人造成傷害,而我們往往卻不知,不明白為什麼兩人之間的關係會越來越疏離,也不明白為什麼會感到越來越陌生。正是因為這些作者出於某種原因,經過不斷的體驗人生,從而找到一種溝通方法,採用這種方法來談話和聆聽,不再條件反射一般粗魯地對待他人和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多謝愛與理解,增進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是生活更加美滿,這就是非暴力溝通的含義。

作者在書中寫到:“我相信,人天生熱愛生命,樂於互助。可是,究竟是什麼,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以致互相傷害?又是什麼,讓有些人即使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也能心存愛意?”

其實,作者在書中也給出了答案,就是因為某種語言和表達方式,所以致力於滿足某種願望,就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終導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在談話的過程中,我們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説自己想説的話,往往就忽視了別人的感受,一直不經意的話語,從口脱出不計任何後果,達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卻給對方造成的傷害,同樣的,當我們沒有得到滿足時,也常常會表現出消極的態度,常常伴有憤怒,冷漠等等,同時在我們得不到滿足時,我們卻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請求和想法,常常選擇逃避或者急進的方法來表現自己內心的不滿,無論是出於哪種原因,都或多或少的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傷害,從而使兩個人之間越走越遠。

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不妨冷靜下來,去思考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結果?冷靜下來,我們不妨試着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書中説到,非暴力溝通的要素主要有四個,即觀察、體會、感受、請求,每一點都清楚的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就像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所説,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慧的最高形式;善於體會和表達感受,是溝通更為順暢;學會表達自己的請求,只有你説出來,別人才能知道你需要什麼,從而滿足你。

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只要你認真去感受,就能看到世間的美好,反之,當你去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看待這個世界,那麼你看到的將是一片灰暗,當你不如意時,不妨採用非暴力溝通的方法去思考,去解決,去體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