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走進《民法典》個人心得體會3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4W

  2020走進《民法典》個人心得體會3篇



民法典絕不是單獨且生硬的法條集合體,而是一部充滿着“關懷與温情”的權利保障書,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載體。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2020走進《民法典》個人心得體會3篇,歡迎大家閲讀。
 

2020走進《民法典》個人心得體會3篇

走進《民法典》個人心得收穫體會1

黨的__四中全會明確將編纂民法典作為重大立法任務。作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五次民法典起草工作,這一任務順應新時代發展,關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要矛盾變化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訴求,立足民生髮展領域的新問題、新挑戰,加強民事重點領域立法,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和目的就是充分反映人民羣眾的意願,保障私權,維護廣大人民羣眾的利益。只有充分保護私權,才能全面保障和維護公民的切身利益,並有利於規範公權。民法典不僅僅是法律條文的彙編,更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新時代精神的立法表達,反映出一個民族對生存發展民生關鍵問題的基本立場。縱觀世界法制發展史,那些具有世界性影響的法典,通常都是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處在蓬勃發展的時期形成的,凝聚起這一時期社會發展要求的廣泛共識。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曾於1954年、1962年、1979年和__年四次啟動民法制定工作,為編纂民法典奠定了較好的制度基礎、實踐基礎、理論基礎和社會基礎。黨的__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立法工作堅持以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為根遵循,結合民生實際,密切關注人民發展要求,體民情、聚民意、保民生,創造性地做好立法工作,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攻堅任務,更加深刻地回答了我國法治建設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走進《民法典》個人心得收穫體會2

6月16日,第12期《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充分認識頒佈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文章強調,各級黨和國家機關要帶頭宣傳、推進、保障民法典實施,加強檢查和監督,確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執行。各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充分釋放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積極探索“黨建+”模式,讓民法典學習、遵守、維護更具實效性、更有吸引力,為實施好民法典注入“源頭活水”。

“黨建+學習交流”,學懂弄通民法典,做到入腦入心。基層黨支部為廣大黨員幹部日常學習提升搭建起良好平台。在深入學習民法典過程中,要充分運用好學習近平台,用活“黨建+學習交流”新手段,把民法典通篇內容作為各級黨組織集中學習的重要內容。通過開展黨支部集中學習會、集中研討會、黨員座談會等形式,對民法典總則編及各分編內容進行深入細緻的學習,引導黨員幹部學深悟透、研機析理,真正學懂弄通民法典的重要內容和重大意義。同時,採用會前學法的方式,經常開展民法典學習交流活動,將其作為黨員教育培訓的一項經常性工作來抓,學在日常,讓民法典內容入腦入心。

“黨建+主題黨日”,活學活用民法典,做到知行合一。各級黨組織主題黨日活動的有序開展,能夠使黨組織生活更活潑、更接地氣,更好地抓黨建推動其他各項工作開展。把民法典相關內容納入黨員主題黨日活動,有利於更好地理解認識民法典,為民法典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基礎。要緊扣宣傳普及民法典主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黨日活動,各級黨組織立足本地實際、結合工作重點開展宣傳普及民法典主題黨日活動。通過開展羣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匯演、集中觀看民法典相關內容動漫影片、知名律師現場講法等形式,把主題黨日活動開展到實處,確保活學活用、知行合一。

“黨建+入户宣傳”,廣泛宣傳民法典,做到全面覆蓋。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揮其引領服務作用,最大限度激發黨員活力,激發其宣傳民法典的積極性、主動性。廣大基層黨組織要積極探索“黨建+入户宣傳”的新模式,發揮黨員示範引領作用,發動黨員入户講法、普法,大力營造“村村響、户户通、人人學”的良好氛圍。在農村,黨員幹部要下得去、坐得住,常到田間地頭、常坐百姓家的炕頭,與百姓坐在一條板凳上宣傳民法典編撰歷程、頒佈實施的重大意義並耐心講解具體內容,讓農村百姓從一無所知到一知半解到應知盡知,發自內心地願意學法、守法、用法。在社區,要充分發揮城市基層黨組織網格化管理作用,全面發動機關黨員進社區、到人家,通過發放宣傳畫報、面對面宣傳、線上轉發等形式,讓民法典走到羣眾身邊、走進羣眾心裏。

走進《民法典》個人心得收穫體會3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這部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法律和我們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標誌着我國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

民法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民法典的編纂過程中,先後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和建議。從中我們看到,立法,是民智的匯聚,也是對民意的迴應。可以説,民有所呼,法有所應,正是民法典草案最大的亮點之一。除此之外,民法典突出保護人民的概念,保護個人隱私權、建立反性騷擾制度防線、明確住宅70年產權自動續期……民法典草案就像一部百科全書,為護佑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完善的法律遵循,謀求人民利益最大化。

民法典,立足實踐符合國情。民法典不僅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真實寫照,也是一個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體現。民法典開宗明義指出“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係,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事實上,無論誠實信用、公序良俗和綠色原則,還是契約精神、自願原則、誠信觀念,都是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民法層面的轉化和表達,彰顯了濃厚的中國特色。

民法典,構建法治社會的利器。《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法律的法典。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曾於1954年、1962年、1979年和__年先後四次啟動民法制定工作,但均因社會經濟發展程度和理論準備不足等原因而擱置。一個國家要想長治久安,保障社會基礎穩定是前提,而保障社會穩定的必要條件則是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善治善為。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不斷地探索,歷經千辛萬苦,民法典終於橫空出世,這無疑為治國理政增添了信心和底氣,成為治國安邦的又一利器。民法本質上為“人”法,只有以人民為中心,充分保障人民基本的民事權利,才能夠調動人民參與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的積極性,國家才能不斷地發展壯大、繁榮富強。所以説,民法典不僅秉承着“大同”的執政精神,還將成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興奮劑”和“催進劑”。

為民立法,強國圖志。民法典不僅是強國之法,也是富民之法。隨着民法典的出台,必將會把制度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勢能,更好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駕護航,在新時代迎來新曙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