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農村社會實踐心得體會3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9W

心得就是工作或學習中的體驗和領悟到的東西,亦可以稱作心得體會。那麼你知道農村社會實踐心得該怎麼寫嗎??為了方便大家,一起和本站小編來看看吧!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關於大學生農村社會實踐心得體會3篇,歡迎閲讀!

大學生農村社會實踐心得體會3篇

大學生農村社會實踐心得1

為了順應全國大學生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潮流,響應學校追尋中國夢的號召。我們一行18個人。一位老師,十七位學生,來自各個學院的學生成員組成了傳媒學院(新媒體學院)重慶師範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逐夢者實踐團隊。赴往巫溪縣文峯鎮的三寶村。

我們因為擁有相同的夢想相聚於重慶,又因為懷揣同一個目標我們從重慶來到三寶,我們分工合作心手相連,我們凝聚力量攜手相行,我們深知:一個優秀的團隊與其中每一個成員息息相關,大家必須團結協作,共克難關,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文峯鎮三寶村位於渝巫路主幹線上,東距巫溪縣城40公里,西距文峯鎮政府2公里。海拔在780米至1400米之間,年平均氣温17℃,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烤煙、馬鈴薯等農作物。先後被重慶市委市政府評委"文明村""先進集體"等稱號。2017年被確定為重慶市級"新農村示範村"。2017年被評為"全國民主法制村"。但是當我們到了那個地方的時候才知道聽聞不如親看,這個村莊四周多環山,馬路幹道筆直,天氣比較陰涼,在我們採集素材的時候,路過了很多村民家,也有進行深入的交流以便於活動的進展,很多農户都有養豬,每家農户的門前就是他們自己的土地,水稻,玉米,一眼望去映入眼簾的全是水稻,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感。這裏的村民民風淳樸,都比較好客,知道了我們是學生來此的目的都會很熱情的獻上板凳和茶水,在深入的交流中我們瞭解到,多數的農户都是隻有老人在家,兒女都外出打工。

幾次的探訪,我們和這些村民建立了一個良好的關係,一次我們早早在大本營吃了午飯,懷着瞭解村民吃飯的生活水平的目的再次進行了材料的收集,熱情的村民都邀請我們和他們一起吃,其中我觀察到了一些東西,最後總結出來,每户的村民幾乎頓頓都有馬鈴薯,這估計和在一旁不遠的馬鈴薯脱毒基地有關。不是馬鈴薯片就是玉米羹加土豆,或者涼拌土豆,很少有看到吃肉的。據觀察和了解,我看到每户村民的家裏面都有大堆的土豆,破了的壞了的,比較小個的都是用來餵豬的,大個的賣相好的土豆都是自己吃的。

其實來到這個村莊時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個人奇的就是這個村子的名字的由來,在經過探訪村民的過程中,我從一個耄耄之年的老人瞭解到,這個村子之所以叫做三寶村,是因為在康熙年間,和珅路過了這個小村莊看到了這小村的三條河,古語有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三河取名為三寶,由此而來,聽完這個簡短的故事頓時有點失望,一直覺得這個這個村莊的名字由來應該具備一點傳奇色彩,後來抱着不放棄的心態繼續問了幾個老人家,得出了不同的答案,也許是年代久遠了,真實的歷史早已無從考證,不過不管怎麼樣,這也只是我們來到這裏的一個小小的目的,我們應該要以大局為主。

在這次三下鄉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不論是做什麼工作或者事情,團隊精神是最重要的,奧斯特洛夫斯基説過,共同的事業,共同的鬥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雖然在這次"三下鄉"挺苦的,但是我們是一個整體,還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忙的不亦樂乎。

在一個團隊的運行中,溝通與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在實踐中,有時候溝通不夠,導致我們走了一些不必要的彎路。所以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我覺得應該及時和他人進行溝通交流,及時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將思想傳遞他人,共同做好每一件事。團隊精神是高績效團隊的靈魂,是團隊成員為了實現團隊利益和目標而互相協作,盡心盡力的意願和作風。

所以,只要大家努力,凝聚力就能產生高績效團隊的靈魂。整個活動中,我們一路遇見的問題困難多不勝數,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隊,我們的隊伍始終站在同一陣線,團結的力量讓我們相互包容,給我們勇氣直面困境。我們執着於我們的信念,從啟程之日起,就已做好乘風破浪的準備,我們堅信,沒有跨不過的坎,沒有攻不克的難題,因為我們有青春的激情,有不滅的意志。在這個團結的隊伍中,在隊員的相互協調和幫助下,最終我們克服了重重困難,順利的完成了這次"三下鄉"實踐活動。那些艱難的過往讓我知道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想和做有着本質的差別,同時也讓我見證了並肩作戰的巨大力量,意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這是論語中的一句話,説的是一個人整夜不食不寢去思考鑽研一個問題,沒有什麼好處,不如親自去學習研究。實踐的過程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必經之路,在這個路上,你不在是個孩子,在鍛鍊,在成長,跌跌撞撞,且歌且行。青春的光陰留給我們更多的是奮進的號角與激昂的樂譜,也許每天拖着疲憊不堪的身子回來,也許每天都要為了完成當天的任務而焦頭爛額,也許每天都要為了明日的採訪做着準備,但我們是快樂的。不再是不為浮雲遮眼之勢,更在一覽眾山之軀。

令我記憶深刻的是跟當地留守兒童的交流,由於父母外出打工或者離異,孩子只能留在農村讀書,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沒人能聽到他們對父母的思念,沒人能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沒人能看到他們對學習的渴望。跟他們接觸的這短短的一段時間,卻感受到了他們的無助,如今國家還在發展,制度還不夠完善,需要更多的人去關注留守兒童,父母也應該在賺錢養家的同時關注孩子的成長問題。

實踐活動結束了,每個人在思考着這幾天發生在我們身上全部,少了那些青春的張狂,多了些青春的踏實,少了那些青春的迷茫,多了些青春的奮鬥。當遠離喧囂,來到村鎮的時候,才真正明白,什麼是奮鬥,什麼是團結,什麼是一個團隊。

這次的暑期實踐活動給我自己好好地上了一節思想教育課。還是大學生的我們很年輕,出生在90後,沒有經歷過艱苦的時代,無法通過切身感受去體會人生的道理,然而這卻不是我們可以不懂事不成熟的藉口,瞭解歷史,在心中銘記教訓,也可以讓我們懂得很多的道理,讓我們更加成熟。在年輕的心上留下年代的印記,以史為鑑,才能更加珍惜現在,更好地把握未來。懂得付出與奉獻,懂得感恩,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對家鄉和祖國的建設有用之人。

大學生農村社會實踐心得2

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準備.這是我參加"三下鄉"活動的目的之一.

這次三下鄉我們去了中平街的青年街道,主要的任務是教國小生畫畫和幫助街道打掃衞生.時間為7月7日到13日.在這7天中我從中學到了許多!真的受益匪淺!我真的體會到了當臨時老師的感受,想當一個合格的老師真的是那麼的不容易!不過,無論怎樣,我們這個團隊路的每一個人都在認真的教他們該怎樣去畫,即使他們再不懂,我們都會很耐心的再告訴他們!教他們畫畫的同時,還教他們摺紙,別看他們有的年齡很小,可真的都是心靈手巧的哦!看着他們自己畫的畫,我心裏真的有種成就感,真的!就覺得自己心裏也是很開心的!和他們在一起的每一天其實都是快樂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他們的天真無邪真的讓我不得不羨慕!直到現在有時想起來都好懷念和他們在一起的那段時光!最後我們把社區的衞生打掃了下!我們每個人冒着酷暑仔仔細細的把衞生打掃的很乾淨,看着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裏真的是很開心!時間也許真的就是過的很快,7天也是這樣就過去了!

儘管三下鄉的時間不是很長,但留給我們的卻是一輩子的回憶。學生"三下鄉",有利於增長才幹。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歷來是青年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磨練意志,砥礪品格,把學得的知識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提高,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實踐以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羣眾的廣泛接觸、瞭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啟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增強。在實踐中,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對於我們自己的一個小團體,我們也一樣在努力。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在我們這個小團體裏得到了很好的詮釋。無論是在前期的準備工作,還是實踐過程的的點點滴滴,我們既分工也相互幫助,三下鄉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我們卻已經建立了一分牢固而真摯的友誼。

暑期三下鄉雖然不能給我們所有,但卻讓我們在人生的舞台上得到了一個漂亮的旋轉,為我們能在人生舞台上舞出更好的舞姿奠定了基礎,我們必將會更有勇氣更有自信的繼續向前走。

大學生農村社會實踐心得3

亞里士多德曾説:“德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智慧的德,另一種是行為的德,前者是從學習中得來的,後者是從實踐中得來的。”在與社會與生活的交流之中得到真正的成長,是人自我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大學生只有深入基層參與實踐,才能保證自己思想上的腳踏實地。近年來,我的故鄉晉城市雖然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成果,但也有許多問題存在。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有義務瞭解並參與故鄉的建設。於是我們決定開展聆聽基層放飛夢想的實踐活動,更好地瞭解故鄉的發展情況,聆聽社會的聲音。

城鄉改造是社會發展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次實踐的第一個環節是探訪城鄉改造。我們分別探訪了南石店村與臨澤村,他們分別是城鄉改造的模範與企業帶動鄉村發展的典型。在探訪的過程中我們不僅瞭解到城鄉發展給百姓生活帶來的改觀,也認識到一些政策的疲軟和百姓思想轉變困難的問題。這加深了我們對社會發展影響與矛盾的認識,為我們今後廣泛參與社會建設提供了經驗。

社會的發展是多方面的,在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關注着精神文明的發展,本次實踐的第二個環節是採訪道德模範。我們採訪了全國誠實守信模範劉平貴,李繼林夫婦,在採訪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這對夫婦對承諾對責任的堅持,體會到了社會發展過程中道德精神的發展。正如劉平貴在採訪中所説的那樣:“不論發生了什麼,不能走彎路,要坦坦蕩蕩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當代大學生也應扛起自己的責任,堅守自己的承諾。

社會發展的未來取決於人們對明天的期望,在春節來領之際,我們的實踐團隊來到晉城市司徒小鎮景區進行本次實踐的第三個環節:採集百姓夢想。在喜慶的節日氛圍之中,人們紛紛在我們的“願望採集表”上填下了自己的新年心願,在人們質樸的新年願望中,我們看到了社會發展給每個人帶來的希望,也瞭解到了目前民生髮展的重點:教育,醫療與個人收入的提高。這一個個的普通夢想也激勵着我們為了明天的幸福社會而努力學習,為了中國夢的實現而拼搏奮鬥!

居里夫人曾説:“人類需要善於實踐的人,這種人能由他們的工作取得利益;……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這種人醉心於一種事業的大公無私的發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質利益。”曾經的我們是一羣激情的夢想家。而如今,我們將懷揣着中國夢,在實踐的道路上永不停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