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W

  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事件,是美國作家塔拉韋斯特弗前半生的真實經歷。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為大家精心精選的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歡迎閲讀。

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一

Educated是一個簡潔有力的詞,誰都可以讀懂。但如果將它直譯過來,是否還能保留這種力量?

它的被動語態,既傳遞一種結果,又表達一種狀態。

“受過教育”和“教養”是這個詞的兩個層面,選擇任何一個都無法完整地表達原意。

“受教”更像一個抱拳的動作,生硬而有年代感。

似乎中文裏,再也找不到同樣恰當有力的表達。

在中文版之前,英文原版的《Educated》有一定知名度,已有很多譯名:《教育改變人生》《教育的力量》《知識改變命運》等等。這些譯名直白、約定俗成,將故事引向一個方向——成功。

但若讀過此書,你會知道,這不是一部勵志成功學,作者最不想展露的一面恰恰是成功。她的光環是她書中極力輕描淡寫的部分,她説,自己不想成為勵志美國夢的化身,因為那毫無意義。

有關書名的困惑,編輯部通過版權代理與作者本人反覆溝通商討,大半年的時間裏,雙方都糾結在中文版的譯名上。作者塔拉理解中文語境很難找到與原書名相匹配的名字,甚至為中文版提供了另一個名字:Things gained and Things Lost.

只可惜這個書名,同樣屬於中譯過來會喪失味道的語句。我們沒有采用,但由此書名更加了解了,作者的用意與我們閲讀此書的感受一樣:她想強調的不是自己的成就,而是得與失之間兩難的境地。

為了想出作者滿意的書名,我們甚至翻閲她的Twitter尋找靈感。內容大多是一些她的讀書心得,但其中有一條跳脱出來:

紐約時報書評發問,如果把一本書納入高中課程,作家們會推薦哪本書?塔拉的回答是:

《聖經》擁有文學作品所有的一切。

就像突然打開一扇窗,新的思路湧進來。我們聯繫書中的內容,也找到了種種跡象:作者從小沒有上學,僅憑藉閲讀《聖經》和《摩門經》學會了閲讀和寫作,書中十幾次提到《聖經》,有多個小標題典出其中。

那時我們早已確定採用英文原版封面:一支鉛筆勾勒出大山的輪廓,一個女孩站在一座山頭,眺望遠方的崇山峻嶺,一羣飛鳥向着遠方的山林飛去。

一句話浮現了,似乎用在這裏正合適: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出自《聖經·詩篇》,這句話本身有雙重解釋,一種是“逃離”,一種是“找到新的信仰”。

作者不正是逃離了故鄉的山峯,像飛鳥一樣去尋求教育,找到自己真正信仰的山林了嗎?這種情境與封面不謀而合,也更加貼近作者提供的另一個書名:Things gained and Things Lost。

4月,台版面世,名為《在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從社會邊緣到劍橋博士的震撼教育》。塔拉覺得這不是她想要的最佳譯名。這也過濾掉了“教育改變人生”等同樣勵志向的譯名,以及其他添加“佐料”的譯名。所以一開始,塔拉沒有同意“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她想保留自己的原詞。

我們尊重作者的選擇,決定採用直譯。又查詢了多個版本的譯名,發現一些版本其實也犧牲了被動語態,只單純保留了“教育”這個核心詞(如西語版:Una educación)。有些版本則發散開去,如葡萄牙語版《大山女孩》,瑞典語版《我所學到的一切》,德語版《釋放:教育如何向我打開世界》,俄語版《學生:背叛,為了找到自我》。這些改變原詞的譯法,確實少了一種東西,也可能是各國語言譯來譯去的理解偏差,讓詞語喪失了原本的力量。

一時間,《教育》似乎也是可行的。設計師開始嘗試用《教育》這個書名進行排版,可當“教育”這兩個方塊字出現在主圖上,總覺得有點兒不對勁。詞語太短,缺乏英文字體的流動性,就像一種沉悶的説教,重重壓在鉛筆勾勒的大山上。

《Educated》成了文案會的常客,圍繞着“直譯”這個原則,我們想出過《我的教育》《春風化雨》《教育的奇蹟》等等書名,幾乎每週文案會暫定的書名都會在下一週被自己組內推翻,然後新的點子出現,又被否定。無數次討論後,我們終於想出了一個自己比較滿意的直譯——《教育之名》,簡潔,保留了一些原文的力量。

與此同時,塔拉正在一個幾乎沒有wifi的小島上度假,處於“失聯”狀態。就在我們內部決定提報《教育之名》這個譯名時,度假歸來的塔拉有了新回覆:她決定使用“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為中文版書名。

數月來的反覆推敲在這一刻化作一種難以名狀的情緒。我們再次聯絡塔拉,請她再考慮一下直譯的書名“教育之名”。但塔拉仍堅持説自己更喜歡“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不知道是什麼促使她的想法有了轉變,也許她重讀了《聖經》,發現了隱祕的聯繫,也許有別的理由,但在那一刻,她決定放棄“Educated”,採用一個全新的名字。

她期待簡體中文版儘快出版。這是她的最終決定。沒有更改的餘地。

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這句話排到封面上,沒有“教育”兩字的生硬,與英文名的輪廓完美契合,與插畫主圖交相呼應。塔拉的故事始於描寫故鄉的山峯,全書的最後一個字,也落在“山”上。似乎是一個絕妙的巧合。

書中,塔拉的回憶按照時間的順序流暢地展開,只有這樣一段往事插敍其中:塔拉一家曾救助過一隻野生的大角貓頭鷹。這個受傷的野性生靈發現自己被囚禁,險些將自己拍打致死,於是他們只好將它放生。塔拉的父親説:它和大山在一起比和我們在一起更好。它不屬於這裏,也不能教它屬於這裏。

這支小插曲似乎就是對這個書名的詮釋,也是作者對自身處境的詮釋。她身在劍橋,與周遭所有人都不同,童年的獨特經歷讓一部分的她永遠屬於那座大山,似乎顯得格格不入,這是她無法剝離的原生家庭痕跡;另一部分的她不能被家人所束縛,她註定是飛鳥,要飛往自己的山去。這山是她為自己找尋的山峯,不是家人給她定義的山峯。她就是那隻貓頭鷹,有着自由飛翔的意志,不能教她屬於那裏。

“你可以愛一個人,但仍然選擇和他説再見。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個人,但仍然慶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正如塔拉所説,“學位和證書”只是“一種體面的虛空”,她想要表達的是Educated帶來的Things gained and Things Lost。

對於引進版的書,我們的基本原則是,通常情況下傾向於尊重和保留原書名的直譯, 會竭盡全力去尋找一個最佳直譯。極特殊的情況下,我們才考慮換思路採用一個非直譯的書名,從某種程度上來説,也是為了尊重原書名所要傳遞的意涵和力量。Educated就屬於這類特殊情況。

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似乎是一個“不常見”的組合。對於部分讀者來説,初讀有一些拗口,不解其中的典故,可能會有點兒迷茫。或許,這個名字的來龍去脈,正像作者對教育的理解:

教育意味着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你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它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他們應該多聽,少説。他們應該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些不同於他們的想法。——塔拉·韋斯特弗,《福布斯雜誌》訪談

塔拉在最後一刻對於書名的抉擇,或許正代表了她的教育觀點:她接受了一種差異,接受了不確定,滿懷激情地擁抱了一種全新的想法。

希望讀者能用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這個特別的中文版書名。

希望你們喜歡塔拉的故事。

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二

最近幾年,原生家庭的話題不時掀起一陣討論熱潮。在某種程度上,原生家庭定義了我們,特別是我們的認知、思維和感受世界的方式,富人家的孩子和窮人家的孩子,顯然就生活在兩個世界。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又像啟蒙思想家所言,是自由的,具有塑造自我的能力,可以擺脱前者的強大影響。因此,並不令人意外的是,當有人感謝父母的時候,有人加入了“父母皆禍害”小組,對父母發起了道德上的控訴。

不妨設想這樣一種情景:你生來是個女生,父親患有躁狂症和被迫害妄想症(宗教上的),母親則習慣了順從父親,與此同時,你有個愛用拳頭説話的哥哥(即便是對你也不例外),你的人生可能會是怎樣的情形?對部分女生來説,平安長大,嫁給了一個真心相愛的丈夫,遠離父母恐怕就算是最好的選擇。然而,生活在這種場景裏的塔拉·韋斯特弗,不僅成功地離開了這個分裂的家庭,而且拿到了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可對韋斯特弗來説,這令人遺憾,因為她也失去了很多東西:深愛她的父母,以及部分兄弟姐妹,還有她的世界的完整性。

為了記錄自己在受教育過程中的得與失,塔拉寫下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書。與很多傳記作品不同的是,塔拉隱去了不少兄弟姐妹的名字——讀完此書,很容易理解她的做法。塔拉出生於猶他州一個普通的教徒家庭,父親堅信末日論,整天為世界末日做準備,母親則是一名助產士,家中兄弟姐妹甚多。由於認為公立學校存在陰謀,父親堅持讓自己的子女待在家中,同時參與工作,減輕家庭的負擔。

儘管如此,但在哥哥泰勒的影響下,在自己內心深處的召喚的作用下,塔拉還是選擇為進入大學進行了備考,並順利進入了楊百翰大學,而後又憑自身的實力(喜歡思考、善於鑽研)走進了古老的劍橋大學,成為精英俱樂部的一員。當然,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她也不時產生強烈的自我懷疑,認為自己不屬於那裏——她的家鄉,她心心念唸的地方,過去現在都是那個偏僻的山村,她會偶爾抗拒周圍女同學那種“墮落的”生活方式。

如果進展到這裏,故事即便算不上圓滿,至少也是皆大歡喜。可沒想到的是,塔拉的父母親拒絕接受這個被人“洗腦”的女兒,尤其是在家中佔據主導權的父親,他們非但不以她為傲,反而百般刁難。在塔拉和姐姐奧德麗控訴哥哥肖恩的暴力行徑時,父親選擇了偏袒,而原本打算站在塔拉一邊的母親,也不再是那位突然之間彷彿接受了女權主義洗禮的新女性,反而以背叛表達了自己對丈夫的忠誠,讓人痛心。更有甚者,這對父母還編造了女兒發瘋的消息,將塔拉的心理防線徹底擊潰。

幸運的是,一度瀕臨抑鬱邊緣的塔拉最終走出了這段人生低谷期,並很快以《英美合作思想中的家庭、道德和社會科學》獲得了博士學位。更難得的是,塔拉逐漸擺脱了先前那個無力的自我:一個以順從男權(父親和兄弟們)和暴力換來短暫的安全的小女孩。相反,她意識到了自己頭腦中的哪些思想是父親灌輸的,而哪些又是受教育後憑藉自我啟蒙(當然也少不了老師們的引導)形成的思想。儘管父親以她放棄現有的一切“異教思想”為接納她為女兒的條件,但塔拉選擇做自己,“為了我自己而接受自己的決定”。

莉迪亞·戴維斯説,家庭是一副被髮好的牌,我們很難選擇,只能按照規則行事。原生家庭自然也不例外,我們只有被動接受的份。可正如塔拉所言,“過去是一個幽靈,虛無縹緲,沒什麼影響力。只有未來才有分量。”受教育就是走向這種未來的途徑之一。可難得的是,塔拉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個成功人士,相反,她知道成長的過程中自己失去了很多東西,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她未必不會選擇另一條道路,而成長的意義興許就在於可能性的逐漸消失,以及最終的難以回頭,那時,你能問心無愧地説聲,我不後悔嗎?

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三

一部獨特的心靈成長史

喜歡把某種詳實的過程稱為歷史,尤其是那種比較稀奇並且獨特的過程。這樣的過程總能讓人心生稀奇,並且充滿對其發展歷史的興味和渴望——有一些東西我們本人永遠無法擁有,有一些過程我們永遠無法經歷。所以,對這一切,只能以幻想和期盼來緩釋某種情緒。畢竟,我們只是普通的個人,而不是什麼具有神奇能力的神。我們不能回溯過去,但是可以回顧歷史,並且冀望將來。

這是一種有點悲觀但是完全客觀的敍述。人的聰明智慧之所以值得稱頌讚歎,是因為它可以給人們提供很多借鑑,這是經驗之談,是財富和歷史,真理和宿命。有時候我們不理解,但是我們卻在認真地看。所以在這部《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的書中,我們看的更加真切和生動,它給人們帶來的刺激和衝擊,有些驚世駭俗,完全震驚人的眼球和心臟。這麼説,一點也不誇張。

這是一部講述一個摩門教家庭的生存歷史,也是講述一個摩門教女孩的個人成長曆史。摩門教對大多數人來説,都是陌生而神祕的。與全世界許許多多的本土宗教一樣,它的信奉者也是局部性的,而它遵行的教義,當然也就不為人所知和理解。正因為其局域性的特點,它的封閉性也就可想而知。我們看到這個家庭的生存狀態:父親母親和七個孩子,倚靠父親的勞動力賺取生產資料。更多時候,他們都處在自給自足的狀態。

他們遵守教義,以上帝的名義解釋周遭的一切事物。也按照教義來維持生活的各種秩序。但是,這樣古老的秩序和現代型社會是有着一定的衝突的,比如醫療問題,教育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內容。不管是個人還是羣體,你再封閉保守,只要大環境處在現代社會的境態下,那麼你就無法與之脱離而自成孤立的系統。那麼,它和這個社會的衝突也就會顯現出來。

書中女主人公的母親成為一個女巫式的接生婆和治療師,完全就是這種衝突和影響後的結果。因為不接觸現代醫療,沒有醫生,所以不得不逐漸接受接生的事實,這一方面是條件所限,一方面也是經濟制約。在這種影響之下的改變,其實也是一種古老傳統向現代化社會過度的過程,從不接觸到逐步接受,需要時間和觀念的改變。這種改變自然也會深切影響到女主人公的一切。她從一個小孩成長到少女,從未接受學校的現代教育,到認識到現代教育的重要性,這其中是慢慢發展變化的。

書中三部曲,可以定義為少年的成長時代,青年的求學時代,以及逐漸走入社會取得更多學位和認同的社會創業時代。女主人公對自己的成長經歷的描寫和敍述是認真而深刻的。所有觀念的改變,都是自我心靈的成長和進化。而這個過程也見證了社會的前進和發展。這是個自由的社會,但是永遠存在着一些或大或小的規則,堅持或者改變,最後都會找到自己的清晰座標。

女主人公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這一點。她的父親母親也一樣,雖然最後導致觀念和行為的衝突很難全部化解,可是因為親情,人類之間最崇高美好的感情的緣故,一切問題都會得到妥善解決。血緣聯繫着個體之間的親情,思想卻隔膜了人們的觀念。可是他們並不徹底矛盾。人世間是美好的,儘管有着艱難困苦。而且正因為有了它們,才使我們更加珍惜現有的生活,並且充滿前進的力量。

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四

看《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的時候,會想起一個笑話:一個人在高速路上打電話並大喊,大家都瘋了,他們都在逆行。這個原本很有意思的笑話,細想卻有一點可怕的意味,如果一個人從小就被教育行走方向就是如此與其他所有人相反呢?這還是一個笑話嗎?

《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事件,是美國作家塔拉韋斯特弗前半生的真實經歷。她與兄弟姐姐父母一起生活在愛達荷州的山區,在17歲之前從未上過學,每天與哥哥父親一起拆解廢料,幫母親調製精油,每天囤積食品生活資料以防末日來臨,並且按照父母所灌輸的生活方式、意識形態生活下去。她的父母想法是如此驚人而殘酷,他們認為災難是上帝的旨意,有病受傷不需要看醫生,即使是嚴重的燒傷也可以用順勢療法治療;女人就該待在廚房裏,而哥哥肖恩以愛之名,施加的殘酷對待則更可怕,女人穿裙子與男人交談就是“妓女”,而塔拉則麻木地承受,不斷被洗腦,繼而欺騙自己來讓自己好過一點。

應該説父親、母親和哥哥肖恩一起塑造了塔拉,他們一起用家庭的名義、愛的名義束縛着、欺騙着、壓迫着塔拉以及其他家人,任何人想要反抗都是對家庭的背叛。這是一股強大到可怕的力量,偏見、親情,與家庭環境結合在一起的關係是如此牢不可破,讓人無法掙脱,塔拉的姐姐奧黛麗就是如此,她的良知與常識一度清醒,她想要去與塔拉一起對抗肖恩,可是當她深陷在那種狂熱與偏執中時,背叛妹妹融入其中才是一個更容易的選擇。

塔拉的家庭很值得玩味,七個孩子,三個離開大山,四個留在那裏,離開的都獲得了博士學位,而留下的連高中文憑都沒有,這是涇渭分明的家庭,人們的選擇與自己的家庭、生活環境息息相關,但是選擇往往是完全不同的方向。塔拉的母親討厭家中漂亮的衣服、繁複的花邊束縛了自己的天性,於是她投向了完全相反的那一面。家裏全是髒亂的環境腐敗的味道。而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孩子們也分別選擇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完全或沒有,人的心靈總是容易走向極端,面對我們痛恨的,除了完全的背離,或者服從,沒有中間地帶可以選擇。

塔拉的經歷確實非常有警示作用,儘管她所經歷的非常可怕甚至令人膽寒,但可能在每個人的家庭中,這種憤怒、狂躁、偏執、被害妄想種種情緒都在產生,並且不動聲色地傳達給孩子們,只不過不易察覺。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子女能夠感知的只有愛,而無視背後的控制、影響,即使遠離了家庭與父母,威力依然存在,因為這些認知與想法、對世界的看法與觀點,是和整個世界觀綁定在一起的,這矇蔽了人們的雙眼,讓人無法看到思想的偏差究竟有多大。

從塔拉韋斯特弗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教育帶給一個人的改變,教育使人眼界開闊,思維拓展,看到更多的真相,而不是自己內心堅執相信的;教育使人放下傲慢,懂得謙遜;教育使人理解他人,也原諒了自我。教育就像帶領你爬向一座山,只有到達山頂,才能看清這個世界。

看完這本書,覺得教育與學習確實塑造了塔拉,但是更令人敬佩的還是她本人,她對於自身的體察,她內心深處的自省與堅毅。受教育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權利,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中學會獨立思考。看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乃至看到自己,是最難的事情,而這些作者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做到了。她甚至還改變了自己,她做到了很多人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事情。這是要比獲取再多世俗的榮譽更加榮耀的事情。

一直以來我格外喜歡的那句瑪麗·安託瓦內特的話:在我的開始是我的結束。這句話足以代表很多人的一生,瑪麗皇后處在她的生活環境中,所以她就只能是王后並走向滅亡,羅納德弗雷姆筆下的郝薇香命運早在出生就已註定,方方的小説《在我的開始是我的結束》中黃蘇子無力擺脱她的命運軌跡。所以我們才格外敬佩這樣的塔拉韋斯特弗,因為隨波逐流是舒適的,而認識到自己原生家庭的缺陷並努力克服才是勇敢的。每一步都需要背離人類所固有的思維如爬山一般艱難,塔拉的故事給我們每個人以勇氣,打破命運的枷鎖,認識你自己,這雖然困難,卻並非不可戰勝。

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五

我們要背叛多少曾經,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看了她的故事,比爾·蓋茨説:“這是一個驚人的故事,我在閲讀她極端的童年故事時,也開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這本書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説的還要好!”

離奇,邊緣,十七歲前她從未上學

在美國的山區,有這樣一個家庭:孩子們在家中出生,沒有出生證明。一對父母、七個孩子,生病、受傷從不就醫。但令這個家最與眾不同的是這個事實:孩子們不去上學。

這就是塔拉的家庭。父親經營一座垃圾廢料場,母親是草藥師兼助產士。從小她就在父親的廢料場幫忙幹活,或是跟隨母親製作酊劑和精油。他們與世隔絕,相信世界末日終將到來,每天都在囤積物資,做生存準備。

幼兒園,國小,中學,高中,大學。這是我們多數人遵循的成長軌跡。但塔拉的成長經歷頗為離奇,童年只有廢銅爛鐵、桃子罐頭、槍支彈藥。沒有讀書聲,更沒有大學的影子。她一度篤信自己的未來就是早早結婚生子,繼承母親的工作去替人接生孩子。

她的人生曾經不由她選擇,一切僅因父親的奇怪信念:學校是洗腦,送子女上學便是將他們交給惡魔。父親偏執狂熱,母親順從隱忍,這個家庭漸漸偏離主流太遠,災難如影隨形。一家人傷痕累累,瘀青、擦傷、車禍、墜落、腦震盪、腿着火、頭開花,但他們僅靠母親收效甚微的草藥治療,將體會苦難視為一種賜福。令人難以想象,這一切戲劇性事件就在我們的現代社會真實地上演。

覺醒,逃離,教育打開新世界

隨着塔拉步入青春期,父輩主張的不容置疑的聲音開始在她心中動搖。父親不顧她的安危,一次次將她推向咆哮着的幾乎要將人腦袋咬下來的軋鋼剪刀;一個哥哥屢屢出現暴力傾向,把她的頭按進馬桶,掐住她的脖子叫她妓女;母親無視她所受的委屈而選擇沉默。家的形象變了。家庭所謂的忠誠信條,成了圍困她的牢籠。

她的另一個哥哥通過自學離家上了大學,為她播下一顆好奇的種子:廢料場沉悶而危險,家之外是否有一個可以救贖她的不同的世界?當她拆下散熱器上的銅,將第五百塊鋼扔進分類箱時,屬於她自己的聲音漸漸甦醒:離開家,去上學。

那時她只有十六歲,在替父親工作的間歇偷偷自學,準備大學入學考試。幾個月的努力之後,她收穫了一個奇蹟:大學入學通知書。十七歲,她才第一次走進真正的課堂。大學是全然陌生的世界。她不知道論文為何物,不明白教科書是用來讀的,錯認歐洲是一個國家,甚至不認識“大屠殺”這個詞,以為猶太人被殺害不過五六個人的規模:

“我不認識這個單詞,”我説,“請問它是什麼意思?”教授抿緊了嘴脣。“謝謝你提了那樣一個問題。”説完,他接着講課。這節課剩下的時間我幾乎一動不敢動。我盯着鞋子,想知道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每當我抬起頭,總會有人盯着我,好像我是個怪胎。我當然是個怪胎,我清楚這一點,但我不明白他們是怎麼知道的。

她生活中處處感覺自己格格不入,起初沒有朋友,與室友相處艱難。她不明白同居一個屋檐下需要承擔家務、如廁後要洗手這樣簡單的道理,因為她就是被那樣教育長大的:潔淨是虛偽,污垢才是誠實。儘管她身在大學,部分的她仍未走出大山,仍未找到擺脱父母教誨的所謂真理、開始全新生活的勇氣。

她被自己從前的生活和新生活割裂成兩個人:一個被家庭緊緊捆綁,不捨離去;另一個想要展翅高飛,追逐自我。擺脱無知是一條艱辛的路,塔拉憑藉毅力和信念,從不及格生成為全優生。她獲得去劍橋大學交換的機會,繼而在那裏攻讀碩士,又成為哈佛大學訪學者,最後獲得了劍橋大學博士學位。

求學之路愈見光明,她一步一步重塑自己的人生,然而代價是被視為家庭的背叛者,與父母決裂。分離之痛讓她一度發瘋,整夜夢魘尖叫,光着腳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夢遊狂奔。

獲得,失去,努力找尋回家的路

儘管塔拉的經歷具有獨特性,但她的故事所映射的問題卻是普遍的:教育究竟意味着什麼?一個女孩該如何追逐自我?自我意願與家庭責任之間要怎樣平衡?

通過寫下自己的故事,塔拉找到了一種答案。教育意味着自我創造,令她鼓起勇氣去打開生命的無限可能,去接受不同的聲音。她曾活在父親確鑿的規訓之下,是主動尋求教育讓她發現了真正的自己。接受教育,世界不再非黑即白,而是色彩斑斕。

教育意味着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它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他們應該多聽,少説,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些不同於他們的想法。(塔拉·韋斯特弗,福布斯雜誌訪談)《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實拍

這個故事會讓你改變對“教育”的傳統看法,重新感激接受教育的每一次嘗試。但這絕不是“風雨劍橋路”,也不是一個女孩的成功修煉手冊。

面對自己取得的成就,塔拉在書中也只是輕描淡寫。她説自己不想成為勵志美國夢的化身。教育改變了她的人生,但也在她和家人之間劃出難以修復的深深裂痕。她已不是當初那個被父親養大的孩子,但父親依然是那個養育了她的父親。

家庭終究是我們心中一塊難以釐清是非對錯的所在,有時它給你温暖,有時它令你刺痛。儘管觀念不同,立場相左,愛卻始終存在,無法割捨。塔拉在奧普拉的節目上説:

你可以愛一個人,但仍然選擇和他説再見;你可以想念一個人,但仍然慶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

但獲得的和失去的同等重要,她感激這個教育打開的新世界,卻也還在努力尋找一條回家的路。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塔拉真實的人生故事被寫在《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Educated)中,這也是她的處女作。

2019年,這本書創下出版界奇蹟,上市第一週便登頂《紐約時報》暢銷榜,至今85周仍然持續高居榜單前列。全球37種語言譯本,讀者口口相傳,甚至中文版尚未出版,英文原版就已在豆瓣擁有9.0的高分。

塔拉生於1986年,不是距離我們遙遠的人物,寫下這本書的時候,她只有一個頭銜:劍橋大學博士。因出版此書,2019年她被《時代週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她將自己的成長和求學經歷匯成這一部獨一無二的回憶錄。

為何一個無名女孩的回憶錄,可以博得如此之多的關注,成為年度之書?

因為那些荒誕的軼事,那些閃耀的標籤,從來不能真正打動我們。觸動我們的恰恰是平凡卻又複雜的真實。我們一直在尋找作者這樣非凡的勇氣,不妥協、不放棄愛,無論在怎樣的境遇中,都執着堅定地做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