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讀書心得體會800字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6W

我們不管寫什麼事情的心得體會都要認真對待,心得體會其實也是我們平時生活中寫的一種經驗總結,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國小教師讀書心得體會800字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體會800字6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一晃之間已經是二十出頭的年齡,讀了十幾年的教科書,做了數不清的考卷之後終於步入了工作崗位,在這剛剛事業起步的年歲裏,我享受着親人尚且身體健康,身邊又無牽無絆的幸福生活。又因為獨身一人的自由,我沒有着急脱離一身的書生氣,工作閒暇之餘的讀書時間仍然完整的保留了下來,即使是在偏遠的山區施工一線,我的桌上總會放上幾本書,以書看天下,以書看人生。畢淑敏曾經在書中寫過這樣一句話:書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書不是棍棒,卻會使女人鏗鏘有力。我同樣認為,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職業女性,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物質上的無憂,家庭上的美滿,更多值得關注的是精神上的富足。

若要談讀書的感悟,我所讀過的書籍數量遠遠沒有破萬卷,在所讀的深度上只算得上是好讀書,不求甚解罷了。但我對於讀書的熱情並沒有因為以上所述而減少絲毫,讀書是一項不需要特殊環境或同伴就能進行的活動,是每一個現代女性都值得擁有的屬於自己的神聖殿堂。在這裏我想試着談一談自己關於讀書想法,若能帶動起哪怕多一個人熱愛上讀書這件事,那也是很滿足的。

讀書是享受

首先,我認為讀書是一種享受。這裏所談的讀書並非讀教材,教材是傳輸考學或仕途所必備知識的書本,是我們不得不讀的書,讀這種教材當然不説什麼享受了,只要能把書中的知識點搬到考卷上就好。這裏我要説的書是所謂的閒書,這些書也許不能幫你拿滿分,也不能幫你獲得學位,但它會像夏日午後的一杯涼茶,冬日枯枝上的一芽新綠,使你的生活變得更驚喜更充實更精彩。

在很多時候,我同時讀着好幾本書,那些書就像我心情的標籤,是具有不同色彩的風景。煩悶的時候,讀一讀《雨季不再來》,讓奇女子三毛帶我拋下一切捲起書筆隨波逐流;無聊的時候,抓起一本東野奎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讀劇中情節的跌宕起伏,主人公與案犯的尋影迷蹤;週末下午閒暇的時光裏,端起一杯香濃的綠茶,拾起一本《倫敦塔集雨人》,與主人公共享集雨時心中的竊喜和釋放。讀書無關乎專一和執着,更在於興趣,重要的是要抱着享受的心態去擁抱文字。

為樂趣而讀書

有朋友曾經問我:你是怎麼培養起對這本書的興趣的?我也想像你一樣讀它,可我覺得乏味。我一時覺得詫異:你為什麼強迫自己去讀它呢?如果覺得乏味,那就立即擱下吧!而我只是讀了想讀的書罷了,並沒有去刻意培養對它的興趣呀。

每個人對於書都有各自的品味和感觸,每個人選擇所讀的書也跟自己的經歷有關,你心愛的書不一定會帶給別人同樣的感受。而歷經時代的變遷,文化的更新換代抹去了很多著作原有的神韻,即使是被稱為名著的著作,現在也有很多人沒有拜讀過。你不能強迫所有人去讀,也不能勉強所有人都欣賞,如果他們用完成任務的心態翻開書頁,那麼這種負擔無形中攪渾了讀書的意義,不讀也罷。世界多變而恆永,文學孤獨卻自由。我們就不要給自由的文字帶上沉重的腳鐐了。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讀書給人帶來快樂,而所有快樂的本身都是很好的。

我是喜愛買書的人,因此對於我來説讀書的樂趣從買書就開始了。不管是實體書店還是網購,我執着於紙質書籍。若在實體店,行走在書店的木質書架之間,尋找最鐘意的名字,小心翼翼地捧在手裏,翻開目錄頁,大致掌握了整本書的思緒脈絡,然後隨便翻到書的某一頁讀上一兩行,如果覺得不合我的胃口,那就立即擱下了。遇到一本心愛的好書不易,就如同談戀愛一樣,既合了眼緣,又通了心意,心中自然是充滿了幸福感和滿足感的。

一本書的內容雖然是有限的,但在思想上的創造力是無限,讀書能讀出黃金屋,讀書能讀出顏如玉,在擁擠嘈雜的火車旅行中,戴上一副耳機,翻開一本郁達夫的《春風沉醉的晚上》,足以在1932年杭州的桂花樹下輕鬆的消磨掉幾個小時的時光了。

讀什麼書有用

讀書的本身就是一件放鬆身心、開拓視野的事情,因此不管讀什麼書都是有用的。

有人會用有用無用來衡量一本書的好壞,那就鬧笑話了,如果這麼衡量,那有什麼書比物品的説明書更有用?説明書豈不就是這世間最好的書了?世間並無無用之書,只有無心讀書之人。在閲讀之中必然能汲取自己所需的思想、詞彙或感悟,在古今中外的文學長河裏盡情暢遊,開拓視野。

在選擇讀什麼書的時候,一本暢銷書可能還不如一本閤眼緣的書,暢銷並不代表它適合你,文學評論家的言論也只是一家之談,評論家也有自己讀書的偏好,即使秉持着公正的目光也難免有所偏頗。如果你總是讀着不感興趣的書,那還有什麼能支持你繼續讀下去呢?

畢淑敏説閲讀是一種精神的按摩,對於我們新時代的職業女性來説,圍繞着家庭、工作開展的生活最需要的難道不就是它嗎?在讀書的短暫時間裏,讓我們暫時忘卻令人頭疼的工作,中斷瑣碎無止境的家務活,拋開與這個世界無謂的爭吵,享受一番精神的按摩吧。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職前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歷的最不愉悦,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幼兒園、中國小以及大學的學生生活,包括班級管理、學生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容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着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着,對照着,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後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髮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要知道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秀的教師,善於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點,通情達理的老師會注意黑板禮節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學工作近30年來的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髮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這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讓我恢復心靜,保持心理平衡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

暑假,學校分給每位老師一本書,我讀的書是《在與眾不同的教室裏》。下面是我讀此書的心得體會:

此書介紹了8位美國當代名師的精神檔案,他們工作起來都是兢兢業業,全身心投入工作,並且,每位名師都有各自的風格,8位名師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他們有用不完的智慧和驚人的創造力,為他們各自的教育教學工作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這8位名師中,讓我感受最深的當數號稱“美國最好的老師”萊福。艾斯奎斯。

當一名教師傾其精力、美德與創造力時,他能為學生做什麼?如果知道美國傳奇教師萊福。艾斯奎斯的故事,你就有了答案。在美國眾多的名師中,很難有人如萊福。艾斯奎斯一般給人震撼與驚歎——他在同一所學校聽同一間教室,年復一年地教同一個年齡段學生長達20多年,獲得的榮譽不計其數,給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計其數。他就是一個人在最小的空間裏創造出最大的奇蹟的名師。

他每天工作12小時,除了完成學校規定的課程外,他還主動教學生高等數學,讓學生閲讀原版文學名著,給學生排練《莎士比亞》戲劇,甚至在課間教學生彈吉他、打籃球和棒球!他總是把一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

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學校的行政老師,他們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往往是不分8小時工作時段的,8小時之外,他們同樣做着學校裏的千頭萬緒的事情。寒暑假和雙休日對老師們來説是最好的休息時間,可是對他們來説,卻是最好的幹工作的時間。我在暑假,經常來學校鍛鍊身體,看到學校行政和部分老師,幾乎是天天來校工作,尤其是我們的陳校長,在暑假裏他是每天必到的,每天都有幹不完的工作,而且他是來得早,回得晚。真的是超強付出,同書裏的美國名師萊福。艾斯奎斯是一樣的!學校行政這麼超付出的工作電影,他們不分時間的默默付出,是為了學校的明天更美好,為了保證開學後教師能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為了學生在新學期裏能更好地學習與成長。他們是我們廣大教師學習的好榜樣,我想,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如果能有超強的付出,有這種爭分奪秒的時間觀,我們肯定能做出更多的成績來的。正如艾斯奎斯所説的“成功無捷徑”、“卓越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實現的”。

艾斯奎斯曾經“頭髮着火還在教”!在一堂化學課上,一個學生點不着酒精燈,其它同學都要求進行下一步實驗,艾斯奎斯不想把她落下,親自幫她點,但無意中把自己的頭髮給點燃了,要不是孩子們叫了起來,艾斯奎斯還不知道。他説,“雖然這樣很可笑,但我真的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我的大方向是對的——孩子們是你唯一操心的,其他任何事都必須忽略。”這讓我更進一步明白了做教師的意義,教師要真正熱愛你的學生,就作文要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服務,要放下教師的架子,而不是走過場,假惺惺地説要幫學生,心裏卻不太情願。我們只有源自內心地幫助學生,努力達到象艾斯奎斯這樣的境界,這樣,我們將會是真正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服務的,也會成為一名極其優秀的、學生都喜愛的好老師。

艾斯奎斯説:“在國小階段,對兒童發展最關鍵的因素是各年級的教師”,因為他們在國小階段跟老師相處的時間是最多的,甚至超過了家長。所以,為了兒童最好地成長,我們當教師的,就應起着最好的、最關鍵的作用。教師應該提升自身素質,同時要加強職業操守,全身心地工作,發揮各自的崗位作用,為教育事業多多奉獻出自身力量。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

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雖然是由被翻譯成中文的,在此過程中難免變得晦澀難懂了許多,或許從某種角度而言較低了可讀性,但是仍然震撼心靈,畢竟是一本優秀的書籍。關於教與學,一直以來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問題,而在這裏,帕克.帕爾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使我受益匪淺。無論對於課堂教師和教育者還是其他崗位的人,這本書都代領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這本書帶領我進行了一次激動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們出於情感的原因選擇教師這個職業,他們深愛着自己的學生和課程。但是,教學上的種種要求卻常常使得許多教師感到激情消退以致於無力教學。我們能不能也像一些優秀的老師那樣,把愛獻給孩子們,用心來教,為我們的教學注入鮮活的情感?

在本書中,帕爾默帶領着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這本書建立在一個簡單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學不在於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於教師正直、誠實的優秀品質。”儘管表現形式不一,但是優秀教師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作深層次的交流。他們能編織一個複雜的網,這張網聯結着學生、課程以及他們自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為他們自己編織出一個世界。這張網以及它所包含的種種聯繫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於教師的內心中。教師的內心包含着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

《教學勇氣》震撼我的還有它對恐懼文化的詮釋。和作者所言相似,作為教師,我們每個人都免不了恐懼:恐懼教學效率的不盡如人意,恐懼家長、社會對教師的高要求,恐懼絢爛的教育理想之花與現實之間還存在那麼大的差距……因為恐懼,繼而便拼命地尋找改變的源頭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地拼搏、抗爭、奮鬥,終於,有了小小的收穫,然成功的喜悦尚未遍及全身,便發現自己早已因此疲憊不堪,只不過成功之前是處於高度興奮狀態而未覺着累而已;倘若拼搏、抗爭、奮鬥失敗,那更懊惱不已,覺着自己沒有功勞連苦勞也忽略不計了。於是忍不住感歎:人是多麼渺小,以人個體之柔弱真的根本無法和那些看不見的、又無處不在的力量抗衡。感歎過後,很多人會選擇再戰,當然也有人會選擇逃避,喪失鬥志,從此消沉。

《教學勇氣》這本書就像陳年釀酒,是越讀越香醇。這也是一本具有開創性的書,能帶領教育者們,對教學生涯進行永無止境的探索。

這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時日承受的煎熬僅僅源自其所愛;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不願意把自己的心腸變硬,因為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教師、和教師相關的人,以及任何關心教育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

8月14——17日臨沂市第三屆國小語文青年教師讀書會在我們沂南舉行。我有幸參加了此屆讀書會,心靈頗受震撼。郯城、沂水等縣區的老師給我們帶來的名家教育思想闡述,讓人茅塞頓開;蘭山、沂南的老師進行的經典展示,讓人耳目一新,目不暇接;幾位教師的《西遊記》、《論語》、作文、《在仙台》教學讓我們對經典閲讀有了新的思考……市教科研陳科長對此屆讀書會進行了總結,進行了精彩點評,並要求我們教師不但要學習這些名家,更重要的是要多讀善思,並實現自身的成長。此會很好地提高了廣大青年教師教學理論和業務水平,激發了青年教師讀書學習熱情,促進青年骨幹教師快速成長。

“與名家為友,與經典同行”此次盛會,收穫頗多。特別是通過聆聽臨沂八中王立華老師的《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報告,使我真正明白瞭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真正成為一名合格優秀教師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應該是專業人員

教師工作是一種服務公眾的形態,它需要教師的專門知識和特殊才能,而這些知識和才能要經過長期持續努力與研究,方能獲得專業人員的經驗,因此,我們應當把教師工作看作是一門專業,但如果一名教師不具備專業人員的知識與才能,他(她)就不能從事教育工作,否則會誤人子弟。

二、教師應是發展中的人

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個終身學習、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教師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以及對教育的理解力、對教育的實踐能力、教育經驗等不斷成熟、不斷提升的過程。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們教育事業得到了迅速而健康的發展。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教師的學歷水平、專業能力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成長集中代表了教師發展的意義。

三、教師應該是終身學習者

教師與其他職業一樣,是一種學習的職業。從業者在職業生涯中自始至終都要有機會定期更新和補充他們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如果一名教師只滿足與現狀,沒有及時的跟上時代的步伐去為自己“充電”,那麼,他(她)將是一個教師戰線上的時代落伍者。作為一個專業教育者,教師應具有不斷地專業化學習的意識與能力,這既是現代社會發展,也是教育不斷改革對教師的必然要求。在現代終身教育的改革中,教師的學習首先是作為一種終身學習的形式而進行的,教師自身首先應該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自我成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才有可能為兒童一生的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教師應是教育與教材的研究者

在《課程研究與編制導論》一書中,斯騰豪斯提出教師專業發展有三條途徑:1、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2、通過研究其他教師的經驗;3、在教室裏檢驗已有的理論。

在觀摩田娜老師的讓我們捧起《西遊記》課堂教學時,很明顯的能感覺到田娜老師對《西遊記》這部經典早已是爛熟於心,這就提高了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所以説教師必須是教育理論與教材的研究者。

一提到成為研究者,老師們通常有兩種想法。一是“不敢”研究,把研究看做是理論工作者的“專利”,認為自己只是普通的一線教師。另一類雖然“敢於”研究,但把研究狹隘地理解為正規的試驗研究,因此他們進行研究時,往往要求自己遵循嚴格的研究程序,如專門立項、數學統計、撰寫研究報告等。

那麼,教師到底有沒有進行研究的“資格”呢?回答當然是肯定的,因為保證教育研究的科學化和規範化,最根本的並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對研究內在精神的尊重——研究作為一種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其科學和規範的核心仍是對事實的尊重。因此,教師完全可以成為教育研究者。

總之,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應該是想辦法讓自己的學生喜歡上語文,能夠讓他們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自身具有很高的語文素養。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代新思維、新形象的語文教師;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有深度、有思想、有魅力的語文教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