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課2022心得體會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8W

對自己工作和生活有要求的人平時會寫一篇心得體會,一篇優秀的心得體會是可以更好的記錄大家的心中所想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團課2022心得體會5篇,供大家參考。

團課2022心得體會5篇

團課2022心得體會篇1

10月22日,我有幸參加了我院團建部組織的為期一天的團校學習活動.作為一名團員,可以説這次的學習讓我又一次正視了自己的團員身份,同時也如當頭一棒,提醒着我應該重新審視團員形象和責任.

其實起初收到消息説要來上團校的時候,我很詫異,以為聽錯了.難道不是應該上黨校嗎?為什麼都進入大學.快要入黨的時候來上團校呢?也許這種不理解大家都有,可是張大偉老師通過一連串的提問解決了這個問題.

説實在的,現而今大部分學生都是團員,可是又有誰在待人接物的時候是用明確的團員的責任感來要求自己的呢?常言道:物以稀為貴.在大家都懵懵懂懂仰望那一面團旗,滿懷期待準備投身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時候,一定對團的章程和團員的責任義務了若執掌,同時也想象着自己以後作為一個先進的團員,一定會用實際行動證明團的先進性和團員的積極熱情.可是隨着年歲增長,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團員,入團成為國中學生必修的課程.團員之間缺乏比較性和競爭性,自然在思想上會懈怠.而在緊張的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活過程中,大學聯考如利刃架在頸上,恐怕在這種壓力之下,團的生活無法開展,而團員更會忘卻自己的身份和責任.

張老師也説,以前開辦團校是針對班幹部的培養,而現在隨着黨員保鮮工作的開展,團組織適時要求開展增強團員意識的活動.我們學習到的不是如何增強作為一個團員的身份識別意識,而是應當增強團員對於"一個注意,三個精神"的深刻認識.

團員自然是要注意團員形象,言行舉止是人給他人,給社會的直觀印象,作為團員不可太不拘小節.很多時候人對所謂"小節'的忽視,體現在工作上便是不嚴謹,不塌實.團員代表着青年一代,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的.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團員作為先頭軍,不可不拘小節.

同時團員應當加強實事求是的精神,吃苦耐勞的精神和無私奉獻的精神.80年代生人多為獨生子女,做事容易放不下架子,心境高傲,很難做到實事求是.而團員應當培養政治敏感性,要明白什麼是可取,什麼是不可取的,做要明辨是非.要保持理性和冷靜的思維方式,不可以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而團員也應當瞭解事情背景,大到時代特徵,小至個人性格,不瞭解則不該輕易做出判斷.團員也應慎言,應認識到作為團員,或者説作為龐大團組織中的一員,其言論會給他人,組織和社會帶來一定影響.

這一代的孩子作為獨生子女,並沒有吃過多少苦.曾經有很多次我以為人生中沒有比我剛剛經歷的事情更倒黴,更不幸的了,可仔細想想,我所遭遇的和我的父母,祖父母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也許我們這一代人在長輩眼中難成氣候,太為嬌慣,可團員所要做的便是以行動證明我們有着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們能為時代為社會為羣眾謀福利.

團員還應養成最起碼的道德素質,提高自身修養.遇事少抱怨,多從自己找不足.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不斷進步,修身達到一定境界.為人多付出,熱情待人,做人大方大氣. 其實會後再思考,今天我們所要求的"增強團員意識"已經不單單是立足團的角度來要求其組織成員的思想昇華,更實際點説,其實是在要求我們這一代人修身,提高自身素質.

我很慶幸自己參與了這堂團課.因為短短一天時間讓我找回了自己三年的認知空白,彌補了自己思想上的缺陷.我想我更能理解團員的時代責任,今後也將用這種思想去要求自己不斷提升個人素質,也會和身邊同學共勉努力,增強團員意識.

上了好些天團課了,心情依舊那麼激動。上了團課後,讓我的知識有所長進,對共青團,對中國共產黨,對社會的認識也更加深刻。

中國共青團成立於上海,至今已走過85年風雨歷程,取得諸多輝煌成就。這85年中為中國共產黨奮鬥着,為中華民族奮鬥着,為你我的美好明天而奮鬥着,歷史鑄就了共青團的光榮過往,也鑄就了今日共青團的成功。

團課2022心得體會篇2

每年入三月,都要開展學雷鋒周、學雷鋒月等系列活動,誠然,雷鋒用年輕的一生,譜寫出共產黨員應具有的優秀品質,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是黨對每一個黨員所提的一條基本要求,也是保持黨的先進性,提高黨的戰鬥力、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一環。

每個黨員在跨入黨組織大門的當天,就立下誓言,許下承諾,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回顧黨的歷史,我們能夠清晰的發現,許多共產黨員不論是在對敵鬥爭中,還是在艱苦歲月裏,都踐行着自己的誓言與承諾,做到了衝鋒在前,退卻在後,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這是這種先進性,我們的黨才會立於不敗之地,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

做一名合格黨員,一定要在思想上與行動上時刻與黨組織保持高度一致,把代表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付諸於行動。必須始終保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密切聯繫羣眾,充分相信羣眾,緊緊依靠羣眾。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黨的羣眾路線,要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鋭氣、浩然正氣,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為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永遠與人民羣眾心貼心、心連心。

雷鋒之所以能成為優秀的共產黨員,就在於他不僅閃耀着實現共產主義的光輝思想,而更重要的是他付諸了實實在在的感人行動,不論在平凡的崗位還是在生死關頭,都發揮着一個共產黨員應持有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每一個黨員都好比黨的一個細胞,細胞的好壞,直接影響黨的肌體。如果每個黨員都像雷鋒那樣,我們的黨就會健康強壯。我們每個成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幹部,都應從自己做起,無條件的遵守黨紀國法,與人民同甘共苦,才無愧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

團課2022心得體會篇3

習近平同志指出,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推向前進的必修課。是否珍惜黨的歷史,善不善於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衡量各級黨員幹部政治上成熟與否的一個重要標誌。濟源早在1924年就有中國共產黨的活動,1927年建立了黨組織。歷經各個時期,黨團結帶領廣大愚公兒女用忠誠和熱血譜寫了內藴豐厚的地方黨史教科書。學習黨史,重在傳承。我們要在學習黨的歷史中傳承革命前輩鑄就的優良作風和光榮傳統,奮發有為,砥礪前行。

一、學習黨史,像革命前輩那樣堅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就是一種強健的精神、一種博大的情懷和開闊的境界、一種排除萬難勇往直前的昂揚鬥志。“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在長征途中,工農紅軍沒有正常補給,靠挖野菜、吃樹皮走完了兩萬五千裏的壯麗歷程,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若沒有執着的精神、超常的毅力和天將降大任的激情,轟轟烈烈的壯舉就無從談起。在硝煙瀰漫的戰爭歲月裏,濟源人民捨生忘死、前仆後繼,有12300多名優秀子弟踴躍參軍,有1800多名將士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革命前輩們面對流血犧牲,正氣凜然、義無反顧;面對嚴刑拷打,堅貞不屈、鐵心向黨;面對利益得失,坦蕩無私、顧全大局。他們用革命理想高於天的豪邁氣魄,生動詮釋了為國為民不惜犧牲生命的高尚思想品格和崇高共產主義信仰。

學習感悟黨的歷史,就會發現,真正的光榮和高尚,最終還是屬於那些為人民的事業而忘我奮鬥、無私奉獻的人。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我們要像革命前輩那樣,堅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的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恪守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堅定和執着。我們要勤於學習,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武裝思想,自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實踐的觀點和為人民服務的觀點;我們要聯繫實際,用黨的意識和黨員意識堅持黨性鍛鍊,經得住各種艱難險阻的鍛鍊和考驗;我們要立足本職,用德才俱佳的現實表現,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二、學習黨史,像革命前輩那樣強化公僕意識

公僕意識是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強調黨的幹部是人民的公僕。對於黨羣關係,毛澤東同志曾經有過一個很形象的比喻:“黨羣關係好比魚水關係。如果黨羣關係搞不好,社會主義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鞏固。”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後取得革命的勝利,就是絕大多數的共產黨人把人民的安危、人民的冷暖和人民的利益都放在了首位,這種境界體現了極高的政治使命感和對黨的事業的忠誠。在和平建設年代,焦裕祿、任長霞、吳金印等一大批優秀共產黨員的代表,“心中想着羣眾,唯獨沒有他自己”,撲下身子,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得到了羣眾的擁護,樹立了一座座共產黨人的精神豐碑。

能不能做到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是是否具有公僕意識的試金石。我們要樹立無私奉獻的價值觀念,牢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時刻把羣眾的冷暖放在心頭,認真思考和解決與羣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要常懷為民之心,真正為羣眾利益着想,真正為羣眾排憂解難,急羣眾之所急,想羣眾之所想,解決羣眾之所需。在我們所有的情感中,要把對人民羣眾的感情放在最高位置,打牢心繫羣眾這個結,迸發出為人民服務的強大力量。

三、學習黨史,像革命前輩那樣提升履職能力

習近平同志在河北考察時指出:“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説是‘進京趕考’。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複雜,應該説,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毛澤東同志在新中國誕生前夕提出的“進京趕考”的命題,是一個關於提升執政能力和執政本領的課題。習近平總書記“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的論斷,意味深長。在革命戰爭年代,濟源的革命先輩憑着融入血脈的愚公移山精神,百折不撓,愈挫愈奮,為我們履職盡責樹立了鮮活的榜樣。無論他們的生活條件多麼惡劣,無論自身傷勢有多嚴重,無論被捕中受到什麼樣的折磨,無論是否失去黨組織的聯繫,他們都能克服種種困難,依然頑強鬥爭;無論在革命的高潮還是在革命的低潮時期,他們都矢志不渝,堅韌不拔,一往無前。

以借鑑之心學習黨的歷史,可以提升我們的戰略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重大理論與實際問題的能力、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我們要善於學習借鑑歷史經驗,善於跳出濟源看濟源,從而把握髮展大勢、找準發展規律,以全新的精神開創工作新局面。

團課2022心得體會篇4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個由信仰共產主義的中國青年組成的羣眾性組織,而我,就是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週五下午進行的一節共青團知識普及課,使我對共青團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開始試建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工作。1949年4月18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正式成立。1957年5月改名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82年12月召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規定,共青團的基本任務是以共產主義教育青年,幫助青年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引導青年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鍛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團員的年齡為14週歲至28週歲。1988年5月共青團十二大決定,從1988年起,用兩三年時間在全國逐步實行團員證制度。

共青團團旗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性質和任務的象徵。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團旗旗面為紅色,象徵革命勝利;左上角綴有黃色五角星,周圍環繞黃色圓圈,象徵着中國青年一代緊密地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旗是由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親自審定,經黨中央批准,於1950年5月4日,即五四運動31週年時,由共青團中央委員會正式頒佈的,並且在當天即出現在舉行紀念活動的青年隊伍之中。

1959年5月4日,共青團中央頒佈共青團團徽。團徽由團旗、麥穗、齒輪和中間的標誌組成 。象徵共青團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光芒照耀下團結各族青年,朝着黨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1988年5月共青團十二大決定,從1988年起,用兩三年時間在全國逐步實行團員證制度,並決定《光榮啊,中國共青團》為共青團代團歌。聽着這首激情豪邁、奮勇向前的歌曲,頓時充滿動力,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作為一名共青團員,只瞭解有關知識遠遠不夠,還需要以實際行動來表現出來。我決心遵守團章,執行團的決議,遵守團的紀律,履行團員義務,參加團的工作,做一名名副其實的共青團員,處處起模範作用,為“四化”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為祖國的未來繼續努力。我還要從學習和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諸如:每天踏踏實實學習;培養個人道德與修養等。我們只有一點一滴的做好小事,才能切實履行團員身份,做一名合格的黨員,長大後報效黨,報效社會,報效祖國!

團課2022心得體會篇5

20xx年xx月18日,我參加了張家港課堂教學展示活動,雖然只聽了兩節課,但精彩的課堂教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從中受益匪淺。兩位老師體現先進的教學理念,嶄新的教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精美的課件製作等,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也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對這次活動談談自己的一點聽課體會:下面我簡單談談我對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聽了兩位教師的課後,我認為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都能抓住線索,一步步地深入文本。毛慧娟老師在《絕句》一課的教學活動中,始終緊扣作者描繪的畫面,思路清晰,感染力強。錢芳老師在《厄運打不垮的信念》中圍繞談遷堅定的信念,展開聯想想象,讓學生練説。

第二、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兩位名師師都充分做到了這一點。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不再一味地灌輸知識給學生,而是引導他們去發現。《絕句》教學讓學生上台畫畫,共同評析,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啟發式的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第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

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絕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兩位老師不約而同地採用了個別讀、自由讀、集體讀、配樂讀等形式,帶着濃濃的情感色彩,彷彿可以擰出情感的汁液來。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

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就能夠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如,錢老師在指導學生讀到談遷日夜奔波時,就要求學生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下自己的感受,然後讓學生讀出來。這是一個很好地學習習慣的養成,值得我們去學習。

第五、親切的評價語言。

兩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的貼切、到位,“你真聰明”、“讀得真好”這些套話幾乎沒有,而是針對學生的回答做出恰如其分的點評,使教學層次井然,讓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會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教師應該去發現、去讚揚學生的優點,鼓勵他們,讓他們學習更有勁頭。

通過此次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應該是動情去讀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遺憾的是,一上午的時間太過短暫,意猶未盡。這次的活動,、更讓我明確的今後努力的方向:必須不斷地學習。我們常説,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要求我們要不斷地學習,給自己充電。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把課堂還給學生。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所以,我們不能急功近利,要為學生的終生髮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