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歷史心得體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2W

當我們經歷一段時間工作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等寫下來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果你準備要寫一篇優秀的心得體會,那麼你一定要經過認真地思考,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改革開放歷史心得體會8篇,感謝您的參閲。

改革開放歷史心得體會8篇

改革開放歷史心得體會篇1

值此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系列論壇分三次,通過中央部委負責人的宣講,向全國展示了改革以來我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優秀成果,並且利用網友答疑環節,以接地氣的方式解答了最貼近人民羣眾生活的種種疑慮,實用性與理論性兼備。11月13日上午播出的第三場論壇解讀了我國在反腐倡廉、黨組織建設、宣傳思想工作、政法領域以及人民軍隊這五個方面的改革推進,我在觀看之後,思緒萬千。

改革不僅改變了中國人民家家户户的生活質量,更改變了中國這一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與政治生態。是改革,使得讓老百姓敢怒不敢言的貪官們被下馬查辦,幹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觀念深入人心;是改革,使得黨組織體系日趨緊密,黨員積極性與思想高度日益提升;是改革,使得宣傳思想工作形式更加多樣,羣眾接受度、認可度持續攀升,統一全黨思想、凝聚全民力量,打好了改造客觀世界的意識形態基礎;是改革,使得法律法規越來越趨於完善、對人民生命財產的保護更加全面完備;是改革,使得人民子弟兵的軍備力量愈發強大,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愈發擲地有聲。

將改革進行到底不僅意味着在時間上的延續,還意味着將改革舉措從宏觀落實到微觀。作為一名基層公務員,通過總結各部委工作推行部署的成功經驗,我對基層改革措施的落地有了幾點新的思考。

發現問題需要羣眾參與。挖掘現存問題是推行改革的第一步,而羣眾參與則是客觀提出問題的必要條件。作為人民公僕,公務員的服務對象就是廣大人民羣眾,而鄉鎮公務員就更需要與村民深入接觸和溝通。只有建立符合實際的村民監督體系,鄉鎮工作才能做到村民的心坎裏。相較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的城市居民,鄉鎮居民的參與形式應該更為簡單和直接。在各村施行流動鎮長信箱,以手寫紙條的方式反映羣眾面臨的問題可能比起復雜的網上信箱更加簡便;在微信普遍使用的今天,微信羣眾監督平台可以不僅僅接受文字投稿,還可以採用語音投稿的方式,讓更多村民參與到執政中來。

解決問題需要組織力量。借用論壇中張建春同志的話,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基層作為國家方針政策的執行者,做好基層黨組織體系建設就成為推行工作的重要一步。只有做好基層黨建的規範化、制度化、透明化,讓人人皆懂黨員發展流程,讓人人皆明黨員管理條例,才能實現基層黨組織以外力促內化的轉變,才能擴大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力量。與此同時,做好鄉鎮黨的理論宣傳普及工作也尤為關鍵。不僅要幹部學理論,更要通過接地氣的方式方法帶動村民走進_、理解黨章;不僅可以採取傳統學習讀本和宣講理論的方法,更要結合實際創新創造,引入通俗讀物、音頻在線聽書、小視頻等新穎形式,帶動村民學習熱情。只要把宣傳做到每一天每一處,只要把宣傳做得豐富通俗,就一定能讓黨的路線深入村民心中,指導村民生活。

根除問題需要對症施策。工作推行困難在基層工作中很是常見。思想不統一、對問題認識不到位,往往會導致村內落實的走樣和變形,此時需要鄉鎮對政策的深入宣傳解讀,拉近幹羣思想上的距離,使得雙方互相理解和支持。畏難情緒會使基層工作人員固步自封,過分的自保往往加劇幹羣矛盾、加大推行困難,這時可以通過樹立典型的方式,鼓勵幹部做事熱情、提供幹部借鑑方法。而落實力度以及落實效果的衡量,還需要上級部門的評估檢查、督促問責,完善的監督體制是為政策保駕護航的有力手段。行政村兩委班子的幹事熱情和辦事方式,完全可以通過制度化的考評體現,進而督促村幹部落實工作、保證成果。

不忘來時路,方知何處去。改革需要回頭看,落實基層工作也需要回頭看。每一次整點行囊,都能給予自己向前奮進的信心,也能積累向前邁步的動力,更能找到快速抵岸的技巧。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從國家改革到基層推行,我們勢在必行。

改革開放歷史心得體會篇2

改革開放以來,經過短短几十年的發展,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這一切鉅變,源於1978年12月中央召開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次會議打開了塵封幾十年的國門,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開始,也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進一步探索。

作出改革開放重大決策,有着深刻的時代背景。當時,我國社會經濟結構不合理,制約了經濟發展,民生更加困難,國際形勢更加複雜。鄧小平同志曾説:就整個經濟形勢而言,實際上是處於緩慢發展和停滯的狀態。因此,中國必須通過改革開放恢復社會主義的生機活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

同時,從國際上看,與國外蓬勃興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動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相比,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越來越明顯,我國經濟面臨巨大的國際競爭壓力。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的目標。因此,中國必須趕上世界經濟通過改革開放發展的步伐,讓人民過上期盼已久的美好生活。

改革開放就是要激發中國經濟活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改革開放有目標、有方向。符合中國實際、能夠解決中國發展問題、維護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們改革的目標。凡是有利於生產力發展、有利於國家綜合國力增強、有利於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事情,都是我們發展的方向。以黨的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為基本路線,才能保證我國的長期發展和穩定。

總的來説,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程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一是改革開放的啟動和全面展開。這一階段完成了三個轉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封閉到擴大開放,從固守陳規到大膽改革,這是改革的思想準備和理論創新階段。首先,農村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成功的。在城市,推行了企業承包制,擴大企業自主權。開展了綜合和專項改革試驗。取得了初步成效,積累了有益經驗。改革的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從經濟領域拓展到政治領域、科技教育等社會生活領域。改革的深度和廣度取得重大進展。這標誌着我國進入了以改革開放和思想解放為特徵的全面改革探索階段。

二是改革開放的攻堅持續推進。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整頓深化改革的決定。這是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調整完善政策,也是十年改革經驗的總結。我們建立和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更加科學全面的改革思路使中國的改革事業更健康、更穩妥、更順利地向前推進的時期。

三是改革開放的新階段(1992年初鄧小平發南方談話至20xx年10月黨的十六大召開)。這一時期,可以概括為:一篇談話(就是鄧小平南方談話發表)、一部著作(《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三次代表大會(就是黨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召開)、一個重要決定(《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一個戰略規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xx年遠景目標》)和兩x論成果(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和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標誌改革開放進入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核心內容的綜合改革階段,也就是攻堅階段。

四是改革開放繼續推進(20xx年10月黨的十六大至今)。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順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發揚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精神,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着力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中堅定不移地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五是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時期。20xx年黨的十八大以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實踐發展要求和人民羣眾的期望,堅定不移地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制定全面推進改革開放事業的宏偉藍圖,顯著增強了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展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壯麗畫卷。準確把握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的重要特徵,對於順利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改革開放歷史心得體會篇3

強軍興軍動力在改革,出路也在改革。習近平主席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高度重視,親自決策部署、親自指導推動,學習《習近平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讀本》,深刻感受到習近平主席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作了一系列精闢的、帶根本性方向性的論述,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我們一定要緊緊圍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堅定不移把國防和軍隊改革推向前進。

提出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標誌,指明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習近平主席強調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標誌。沒有改革,國防和軍隊建設不可能有今天這樣好的形勢。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勝仗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國防和軍隊改革單列一部分,主要考慮是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總體佈局、上升為黨的意志和國家行為後,可以更好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形成合力。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體現了習近平主席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出發,凝聚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意志力量,堅定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決心意志。

提出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指明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面臨的階段性特徵和現實緊迫性。習近平主席以寬廣敏鋭的視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強調指出,當前,國際形勢正處在新的轉折點上,各種戰略力量加快分化組合,國際體系進入了加速演變和深刻調整的時期。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加快推進軍隊改革,謀求軍事優勢地位的國際競爭加劇。這些年,我軍改革邁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面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沒有解決。百舸爭流、千帆競渡,必須到中流擊水,不改不行,改慢了也不行,畏首畏尾,猶豫彷徨只會錯失良機。這些重要論述,科學分析了當前國防和軍隊改革所處的階段性特徵和所面臨的緊迫形勢,對於我們以強烈的責任感緊迫感,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縮小同世界強國在軍事實力上的差距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提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重在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指明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指向和目標。隨着改革開放深入發展和中國日益走向世界,中華民族的和平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國家安全和發展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徵。習近平主席站在戰略全局的高度,適應戰爭形態加速演變新趨勢、適應國家由大向強發展新形勢、適應軍隊使命任務拓展新要求,強調指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主要是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深入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沒有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就沒有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這些重要論述,既是對長期以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又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指向和目標。

提出堅持用強軍目標審視改革、以強軍目標引領改革、圍繞強軍目標推進改革,指明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聚焦點和着力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是習近平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的核心思想,拎起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總綱,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主席指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是黨中央從全局上對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的戰略籌劃和頂層設計,指明瞭軍事創新的方向、任務、重點,明確了軍事創新的實現路徑和檢驗標準。關於軍隊建設和改革,至關重要的是,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這支軍隊能不能始終堅持住黨的絕對領導,能不能拉得上去、打勝仗,各級指揮員能不能帶兵打仗、指揮打仗。要着眼實現強軍目標,準確把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指導原則。要牢牢把握能打仗、打勝仗這個聚焦點。這些重要論述,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指明瞭前進方向,是我們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根本着力點。

提出國防和軍隊改革必須牽住牛鼻子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指明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點。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國防和軍隊改革千頭萬緒,必須牽住牛鼻子。要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戰鬥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軍隊活力,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體制機制和政策制度保障。要下決心在重難點問題上進行突破。要把領導指揮體制作為重點,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是重中之重。要優化結構、完善功能,把軍隊搞得更加精幹、編成更加科學。要重點加強新型作戰力量建設,限期把老舊裝備數量壓下來,為新型作戰力量騰籠換鳥。要深化軍隊政策制度改革,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是重頭戲,還要把錢和物管好用好,提高軍事經濟效益。要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在國家層面加強統籌協調,發揮軍事需求主導作用,更好地把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這些重要論述,抓住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為我們在解決改革重點難點問題上下功夫求突破提出了明確具體要求。

提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正面臨一個難得的機會窗口要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指明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使命擔當。習近平主席指出,現在,改革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關頭,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鉅程度,一點都不亞於30多年前。強軍的責任歷史地落在我們肩上,我們要挑起這副擔子,必須敢於擔當,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堅決推進軍隊各項改革。改革面臨的矛盾越多、難度越大,越要堅定與時俱進、攻堅克難的信心,越要有進取意識,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要敢於啃骨頭,敢於涉險灘,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堅決擁護改革,積極支持改革,自覺投身改革。這些重要論述,明確指出了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應具備的歷史自覺和使命擔當。

提出要堅持用戰鬥力標準衡量和檢驗改革成效,指明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根本的標準。習近平主席強調,軍隊是為打仗而存在的。軍隊建設必須把提高戰鬥力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牢固確立戰鬥力這個的根本的標準。強調戰鬥力標準,是有效履行我軍根本職能的要求,也是提高軍隊建設質量和效益的要求。堅持把戰鬥力標準貫徹到全軍各項建設和工作之中,這是我們在工作指導上需要把握的一個帶全局性、方向性的問題。要堅持用戰鬥力標準衡量和檢驗改革成效,使各項改革同軍事戰略方針的指向和要求一致起來,提高改革籌劃和實施的科學性。這些重要論述,鮮明體現了我軍的根本職能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本質要求,對於用戰鬥力標準統一改革思想、凝聚改革共識,衡量改革得失、檢驗改革成效,保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效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提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指明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原則和方法。習近平主席指出,國防和軍隊改革是系統工程,必須加強統籌謀劃,協調推進,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要牢牢把握堅持改革正確方向這個根本,處理好借鑑地方和外軍改革經驗與保持我軍特色優勢的關係,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個根本制度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根本宗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要把改革主攻方向放在軍事鬥爭準備的重點難點問題上,放在戰鬥力建設的薄弱環節上。這些重要論述,揭示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特點和規律,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和科學方法。

提出要真槍真刀推進改革一張藍圖幹到底,指明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關鍵。習近平主席指出,現在的關鍵,是要狠抓落實,把改革的藍圖變為現實。要注重做到五個到位:實施方案要抓到位,抓住突出問題和關鍵環節,找出體制機制癥結,拿出解決辦法,重大改革方案制定要確保質量;實施行動要抓到位,掌握節奏和步驟,搞好統籌協調,使相關改革協同配套、整體推進。督促檢查要抓到位,強化督促考核機制,實行項目責任制,分兵把守,守土有責,主動出擊,貼身緊逼;改革成果要抓到位,建立健全改革舉措實施效果評價體系;宣傳引導要抓到位,繼續加大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宣傳引導,積極宣傳改革新進展新成效。這些重要論述,體現了我們黨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抓住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關鍵。

提出對改革工作實施堅強領導強化集中統一領導,指明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根本保證。習近平主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任務十分艱鉅,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確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對改革工作實施統一堅強領導。各級黨委要切實履行對改革的領導責任,把各項改革舉措落到實處。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不斷提高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動改革能力。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引導廣大黨員積極投身改革事業。

這些重要論述,明確了加強改革工作領導的具體職責要求,從組織領導上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供了有力保證。

習近平主席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重要論述,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於軍隊改革的思想,深刻揭示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新特點新規律,體現了黨中央、習近平主席改革強軍的深謀遠慮,藴含着居安思危的戰略清醒、治國安邦的遠見卓識、鋭意改革的創新精神、實幹強軍的務實作風,譜寫了黨的軍隊改革理論創新發展的嶄新篇章。我們必須緊貼實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要論述,堅持知行統一、篤信踐行,在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上見成效,在強化擔當提高能力上見成效,在攻堅克難、解決問題上見成效,切實掌握用好這個強大思想武器,通過深化改革奮力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改革開放歷史心得體會篇4

43年前,發端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開放,如春風吹拂神州大地,改變了中國,影響了世界。無數的中國奇蹟、中國精神、中國故事、中國答卷,都歸結到一點,就是始終不渝推進改革開放。因此,我們既要看成就,也要看到成就背後的成因,更要看到改革背後的道理,切實把自豪上升為自信,把自信轉化為自覺。作為黨員幹部,身處這個偉大時代,既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也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更要做改革開放的支持者。我認為,最核心的就是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強化大局意識、使命意識、責任意識,立足本職崗位,積極投身改革實踐,用具體行動來擁護改革、推進改革。下面,結合個人思想和工作實際,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改革開放43年,不僅僅帶來生產力的巨大提升,並且培育和塑造了偉大的改革開放精神。向那段活力燃燒的歲月致敬,最好的致敬是繼承和弘揚改革開放精神,為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供給精神動力。三十而立,四十不惑。43年改革實踐,我們更直觀、更深刻地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正確性、科學性。43年滄桑鉅變,改變的是貧窮的面貌,不變的是對夢想的追求,改變的是落後的生產力,不變的是對完美生活的嚮往。我國國防裝備的自主化水平提升,看到了一個個大國重器的誕生、列裝,變化的是技術、本領,不變的是堅守國門、守護人民的意志與雄心。

改革開放43週年,我們能切實感受到,中國每一座城市、每一處鄉村、每一個家庭都發生着鉅變,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這次在黨員活動室觀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直播,看到的是一段段難忘的歷史,43年來黨中央推進改革開放的關鍵抉擇,43年前偉大的設計師鄧小平提出了震驚世界的改革開放,從此打開了中國與世界溝通的大門!從那一刻開始,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樣變化。

改革開放成為中國發展新時期的最鮮明特點。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改革的進程勢不可擋的展開了;

從沿海到內陸,從東部到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決然地打開了。這場歷史上從來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進取性,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到今日,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所以,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

改革開放歷史心得體會篇5

我們党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標準是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從此,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啟了歷史性的的篇章,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我們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改革開放彌足珍貴的實踐經驗,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開放,如春風吹拂神州大地,改變了中國,影響了世界。無數的中國奇蹟、中國精神、中國故事、中國答卷,都歸結到一點,就是始終不渝推進改革開放。因此,我們既要看到成就,也要看到成就背後的成因,更要看到改革背後的道理,切實把自豪上升為自信,把自信轉化為自覺。作為公安系統的黨員幹部,身處這個偉大時代,既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也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更要做改革開放的支持者。

我認為,最核心的就是認真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強化大局意識、使命意識、責任意識,立足本職崗位,積極投身改革實踐,用具體行動來擁護改革、推進改革。我們要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確保改革開放沿着正確方向不斷前行。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我們改革開放積累的首要根本經驗。必須始終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必須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更好地發揮黨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下面,結合個人思想和工作實際,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改革開放新時期,不僅僅帶來生產力的巨大提升,並且培育和塑造了偉大的改革開放精神。我們要順應歷史潮流、抓住用好機遇,牢牢把握髮展的主動權。發展是硬道理,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們始終要牢牢把握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毫不動搖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科學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思想。我們要堅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踐行兩山理論,努力趟出一條生態優先、富有特色、致富百姓的高水平發展新路。

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基層首創精神,激發出藴藏在羣眾中的無窮潛力、創造偉力。人民羣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進發展的主力軍。必須始終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羣眾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更直觀、更深刻地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正確性、科學性。時間的車輪滄桑鉅變,改變的是貧窮的面貌,不變的是對夢想的追求,改變的是落後的生產力,不變的是對完美生活的嚮往。

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能切實感受到,中國每一座城市、每一處鄉村、每一個家庭都發生着鉅變,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改革開放成為中國發展新時期的最鮮明特點。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改革的進程勢不可擋的展開了;從沿海到內陸,從東部到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決然地打開了。這場歷史上從來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進取性,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

到今日,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所以,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作為一名公安系統中共黨員,就應當努力,不斷地去努力。

改革開放歷史心得體會篇6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國民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從衣、食、住、行幾方面談談切身感受.

一、衣着方面的變遷:

五、六十年代,人民過着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衣衫破爛不堪,春夏秋冬就一身衣服,根本無法更換.記得七三年上師範,全家都為我高興,可是上學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媽媽非常為難,只好與嫂嫂子商量,把她的結婚的衣服讓給我穿上.當時我特別激動,對嫂子倍感謝意.體面的來到師範學校,同學們都很羨慕.冬季學校舉行越野賽,我也報了名.可是自己連秋褲都沒有,怎麼能輕鬆完成任務呢?當時我只能捨臉和最好的同學借了一條補丁摞補丁的破秋褲參加比賽.回想起來十分寒酸,而現在,自己的內衣也有十幾套,外衣各式各樣,應有盡有,上到千元,下到幾百元不等,皮衣、羊絨大衣、高檔流行時裝任意穿着.真是冬有棉,夏有單,穿着舒適,美觀大方.

二、飲食方面

以前我們吃糠咽菜,吃了上頓沒下頓,餓得哇哇哭.到了晚上肚子餓得咕咕嚕嚕直叫,根本睡不着覺.白天餓得雙眼冒金星,一片漆黑.整天盼望着過春節,因為到春節才能吃上頓餃子,吃上頓保飽飯.而現在,天天大米、白麪,頓頓有肉、雞、鴨、魚不斷.天天像過年一樣,吃喝不愁,餐桌食物豐富多樣.隨着季節,吃着時令的新鮮疏菜、水果,就連做飯都發愁不知道吃什麼啦.因為過年都不覺新鮮啦.

三、住房方面的變化

記得我和愛人戀戀愛時,他家四口人,只住一間半小平房,還是職工宿舍.公婆住一間、愛人和小叔子住一間,二上下牀,偶爾我去一次,都沒地方住,愛人只好到哥嫂家擠住一夜.我們結婚時,公爹從服裝廠爭取一間不到十平米的房子.傢俱也很簡單,一個大衣櫃、一個小衣櫃,一個三屜桌,兩把椅子,一張牀,這就是全部家當.1980年公爹單位分一套三居室,全家人喜氣洋洋搬進了樓房.1990年我愛人單位也分到一套三居室,我們把房子進行裝修,帖上了壁紙,買了全套傢俱,什麼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心裏甭提有多高興啦.連作夢也沒有想到,1990年愛人單位為了改變職工住房條件,又在良鄉西潞園購買了樓房,我們又分到近九十平米的三居室.再次裝修,上了檔次,居室寬敞明亮,更換全套傢俱家電,一家四世同堂,幸福美滿,齊樂融融,生活無憂無慮,我感到非常稱心如意,同時我還給兒子在市裏購買了一居的樓房,這都託共產黨的福,子女工作順心,安居樂業,我們老倆盡享天倫之樂.

四、出行方面的變遷

過去人們出行全靠兩條腿,無論多遠都是步行.記得上國小時,離家五十多裏地,每天同學們都三一羣兩一夥結伴步行回家吃午飯.當時乘坐公交車只需伍角錢,但是都捨不得花,因為根本就沒有錢.而現存我們出行非常方便,各種各樣的公交車四通八達,而且車費打折,百姓得到了實惠,出行的人們越來越多.上街購物還需打的,三輪人力車等.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達到家家有汽車,無論大街大小巷到處都看行駛的私家車,我家也先後購買了兩輛汽車,有事一踩油門,想到哪就到哪!出行特別便利.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家的巨大變化,是黨政策給我們帶來幸福生活.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發揮自己的光和熱.望我們祖國更加強大.我為生長在這樣的國家裏深感驕傲和自豪.使我深深體會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的今天,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家的巨大變遷.

改革開放歷史心得體會篇7

學習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歷史,使我更深刻地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過短短几十年的發展,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而這一切巨大的變革,源於1978年12月中央召開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次會議,打開了塵封幾十年的國門,做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中國的改革開放開始了,同時也是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進一步探索。

做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有着深刻的時代背景。其時,中國社會經濟結構不合理,制約了經濟發展,民生較為艱難,國際形勢又趨複雜。鄧小平同志曾説:就整個經濟情況來説,實際上是處於緩慢發展和停滯狀態。所以,中國必須通過改革開放,恢復我國社會主義的生機活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

同時,在國際上,與國外蓬勃興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動世界經濟快速向前發展相比,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越發明顯,中國經濟面臨着巨大的國際競爭壓力。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所以,中國必須要通過改革開放,追趕世界經濟發展的步伐,讓人民過上期待已久的美好生活。

改革開放就是要激發中國的經濟活力,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開放是有目標和方向的,凡是符合中國實際的,能夠解決中國發展問題,能保障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們改革的目標。凡是有利於發展生產力,有利於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是我們發展的方向。把黨的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作為基本路線,就能保障中國的長期發展與穩定。

從總體上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歷程經歷了以下階段:

一、改革開放的起步和全面展開。這一階段完成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封閉轉變到擴大開放,從固守陳規轉變到大膽改革的三個轉變,是改革的思想準備和理論創新階段。首先在農村實施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取得了成功,在城市對擴大企業自主權實行企業承包制,進行了綜合和專項改革試點,取得了初步成效,積累了有益經驗。改革的重點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從經濟領域擴展到政治領域、科技教育及其他社會生活領域。改革的深度和廣度都有顯著進展。這標誌着中國進入了以改革開放、思想解放為鮮明特色的全面改革探索階段。

二、改革開放的攻堅與持續推進。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治理整頓深化改革的決策。這是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調整完善政策,也是十年改革經驗的總結。建立和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更加科學全面的改革思路,推動能夠持續健康發展的經濟改革。

三、改革開放的全新期。總書記曾説: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週年,這是黨和國家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重要時刻,承載了全國人民的殷殷期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要堅定不移地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多年,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人民的生活實現了由貧窮到温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中國社會逐步實現了開放、富強、民主、文明的巨大進步。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躋身世界前列;民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加強;積極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各種所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發生了深刻變化;對外貿易迅速發展,利用外資成效顯著;科技教育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中國社會先進生產力不斷髮展;經濟政治文化建設成效顯著;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社會整體文明程度大幅提升,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拓寬了中國的發展道路。改革開發是中國的時代精神,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通過對相關資料的學習,我深刻認識到,改革開放和社會義義現代化建設符合黨心民意,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正確的,成效和功績是顯著的。在改革開放越發關鍵的時刻,就象總書記指出的,要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而我們,就要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緊緊跟隨黨的指引,看準方向,堅定不移的為國家富強民主,人民幸福樂業而努力奮鬥。

改革開放歷史心得體會篇8

中國的發展具有非凡的複雜性、非凡的艱鉅性、特有的長期性,來不得半點虛幻、浪漫。唯有腳踏實地、耐心謹慎地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經驗,才能不斷髮展。舍此別無他途。

1978年,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開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四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中國人民用自己

的聰明、力量和探索,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中國奇蹟、世界奇蹟。什麼是最寶貴的?自己的經驗是最可寶貴的。自己的經驗是什麼?就是鄧小平理論,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總結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經驗,既是對我們創造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一次總結,也是適應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和現代化進程,不斷將改革推向前進的歷史要求。

改革是社會制度演進的基本方法在人類改造自然、不斷髮展生產力的過程中,生產關係、上層建築也在不斷地改造和發展。生產關係、上層建築,包括各種制度的存在和價值,歸根結底是由生產力決定的,是服務於生產力發展的。只要存在發展,就需要改革。改革是制度的發展方式,是上層建築的發展方式。

人類創造了很多制度,用制度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保障自己的權利。制度是人創造的社會體系,是人類生產生活、生存發展的社會必需品,是為人自身的利益服務的。

人類社會的進步,就是不斷創造、改革和完善制度的過程。制度有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社會制度、文化制度等等,各種制度是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度本身最終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不是主觀臆斷、憑空想象的。現實存在的制度,只能與國家、民族的實際相結合、相適應,只能是特色的。

制度發展無非有兩種基本方式。當制度不可能自我調整、自我發展的時候,就通過革命的辦法,以激烈、暴力、流血的方式,改朝換代,政權更迭,來滿足人的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需要。當制度能夠自我調整、自我發展的時候,就通過改革的辦法,以和平、漸進、不流血的方式,變革制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改革是制度進步的過程,也是制度演進的方法。歷史上這兩種變革方式,始終在進行着。

一種制度是否有生命力,就要看它有沒有自我調整、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假如社會主義制度不具有這樣的能力,不能自我完善、自我發展,那將和一切死去的制度??

樣,要被送進博物館。鄧小平同志説,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改革也是一種革命,是第二次革命,只不過這種革命的方法不同於暴力的、流血的革命,其目的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改革是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一切存在的、現實的社會主義,都是特色的。我們的社會主義只能是從中國實際出發,走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道路,即由中國人民自己探索的改革開放之路。

改革是一場偉大的探索,既是實踐的探索,又是理論的探索。實踐探索是理論探索的源泉、動力、真理標準和價值體現。理論探索總堅固踐探索的經驗,昇華為理論,進一步指導實踐探索的發展。脱離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脱離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相輔相成,共同演奏出中國改革的華彩樂章。

任何改革都離不開經驗的總結和理論的思考。正如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勝利一樣,沒有鄧小平理論,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改革就不會成功。古今中外,改革失敗的例子還少嗎?

改革是有目標和方向的。符合中國實際的,能夠解決中國發展問題,能保障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們改革的目標和方向。判定的基本標準就是鄧小平同志講的三個有利於,一切都要有利於發展生產力,有利於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句話,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黨的基本路線,就能保障中國長期發展、長期穩定。

在中國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歷史過程中,各種制度都將長期處於不斷變革中。環境、條件、形勢的不斷變化,促使制度要適應這些變化。中國的發展道路、模式、經驗,只能產生於中國的發展過程中,與別國情況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就像是開不同的鎖,只能用不同的鑰匙。今天中國正處在大發展、大變化、大進步的時代,13億中國人民正在邁向工業化、現代化,這是何等壯觀的歷史畫面!不僅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這是中國人民自己的偉大探索,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雙重探索,是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出來的。靠自己,走自己的路,這就是歷史的結論。

改革是中國的時代精神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的偉大歷史性創造,是今天中國的時代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膽探索等等,構成了我們的改革精神、時代精神。

這種精神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吸收世界上一切有益於我們的營養,創造性地推動中國的發展。四十年來,我們在世界這個汪洋大海中,沿着中國航線,駕駛着我們這艘不斷成長的中國號鉅艦,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這種精神就是敢於挑戰一切困難。中國需要的是長期穩定、長期發展。只有長期發展,才能保持長期穩定。只要長期穩定,必然有長期發展。長期動亂就必然長期落後。要實現長期穩定、長期發展,還是要靠改革開放。改革是有一定風險的,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穩定造成一種波動,但改革本身就是積極穩定的方法。要長期穩定就必須改革,不改革也不可能長期穩定。中國未來的歷史任務就是長期發展、長期穩定。不發展的東西,是保持不了的!改革有方向,有目的,有原則。脱離了國情、歷史、發展階段,就必然要翻船。

中國的改革是在國體性質不變的前提下,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體制改革,是發展社會主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