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關於築牢民族團結推動新時代各民族“三個相互”創新發展的心得體會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5W
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孫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所以我們民族團結起來,國家才能強大。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    資料,提供最新關於築牢民族團結推動新時代各民族“三個相互”創新發展的心得體會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閲讀。 
最新關於築牢民族團結推動新時代各民族“三個相互”創新發展的心得體會
20世紀80年代,費孝通先生在深入研究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過程的基礎上提出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觀點,為分析中華民族的形成發展規律、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提供了宏大的理論視角。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指出:“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各民族之所以團結融合,多元之所以聚為一體,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幷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源自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一的內生動力。正因為如此,中華文明才具有無與倫比的包容性和吸納力,才可久可大、根深葉茂。”[1]這段重要講話將中華民族多元聚為一體的內生動力概括為“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幷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我們將其概括為各民族“三個相互”。各民族“三個相互”重大論斷具有鮮明的科學性、時代性和理論性,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一、“三個相互”:中華民族形成多元一體格局的經濟文化心理基礎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上述論述,重讀費孝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相關文章,我們認為,在中華大地上各民族“三個相互”是促成中華民族形成多元一體格局的三個主要因素。在中華大地上誕生、發展的各民族,共處於統一生存發展空間中,它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斷增加“三個相互”的廣度和深度,在統一國家的框架內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
 
  各民族經濟上的相互依存為形成中華民族的共同經濟生活奠定了經濟基礎。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活動是人類社會最普遍和最基礎的活動,也是促進社會成員和羣體間交往交流、相互協作或者相互競爭的內在動力。在這塊東亞大地上,在各民族長期交往交流的過程中,經濟上的互補性,使民族間、區域間經濟聯繫的廣度與深度不斷增加,地理上相連的生存空間變成了經濟上互補的經濟空間,這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經濟生活的基礎。費孝通先生指出:“民族格局似乎總是反映着地理的生態結構。中華民族生存所處的是一個在地理上自成單元但又生態環境多樣豐富的生存空間。”[2]共同生存空間內部生態環境的多樣性使各民族的經濟互補成為可能,也構成了各民族形成經濟上相互依存格局的發展邏輯。
 
  文化上的兼收幷蓄塑造了各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共有精神家園。在各民族經濟上不斷提升相互依存程度的同時,各民族文化上的相互借鑑、相互吸收不僅促進了各民族文化的豐富與發展,在此基礎上還共同培育發展了56個民族文化之上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精神文化,即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也就是中華文化。中華文化作為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具引領功能的各民族共享的文化,尤其是其中與歷代國家政權特點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政治文化、意識形態、價值理念、法律規範等等,又超越了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範疇,成為各民族文化之上代表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國家文化,引領並規範着各個民族文化的靈魂和發展方向。
 
  今天我國的56個民族,儘管族源不同,規模有大有小,發展水平也有很大差異,但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成員,都對中國歷史發展作出了各自的貢獻。費孝通先生指出,在中華大地上的各種地方性的文化區和民族集團向一個更大的民族實體即中華民族演化的過程中,各民族間情感上的相互親近正是伴隨着共同性不斷增強而不斷提升的,並最終匯聚成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質。各民族共同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歷史,共同遭遇了近代以來外敵的侵略與壓迫,共同對外國列強的侵略進行了不屈不撓的英勇抗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共同締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承擔着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推進改革開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同呼吸、共命運的“共同”歷史,使各民族凝聚成“三個離不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互相離不開)的關係。各民族同為中國人的事實,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各民族的親近感、凝聚力和向心力。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是各民族血濃於水的關係的真實寫照,也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礎。
 
  費孝通先生三十多年前的研究指出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歷史過程,揭示了這一格局背後的客觀事實和歷史原因。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時代的高度,進一步指出了各民族“三個相互”對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這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理論解讀,也是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的理論指南。
 
  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尤其是理論建設和政策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通過完善相關制度推動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向縱深發展。本文從進一步推動新時代各民族“三個相互”創新發展的角度,提出幾點思考與建議。
 
二、推動新時代各民族“三個相互”創新發展的實踐路徑
 
  (一)以國家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助推各民族經濟上相互依存形成新格局
 
  堅持“全國一盤棋”,統籌推進國家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形成各民族經濟上相互依存的新格局。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各族兒女的共同夢想。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對於實現上述目標至關重要。要深入落實國家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提升民族地區的資源要素開發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水平、產業結構和國民經濟體系優化水平,着力破解民族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深化經濟政策、社會政策的聯動協同,提升民族地區羣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的能力。加快中西部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公共財政對補齊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短板的支持力度,強化地區之間的相互聯繫和一體化程度,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的支援扶持力度,進一步密切各地區經濟上的聯繫,使各民族經濟上的相互依存走向事實上的“全國一盤棋”和全面公平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新格局。克服地區間、民族間的吃虧佔便宜心理,增進各民族羣眾經濟上相互依存的意識,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向縱深發展,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基礎。
 
  (二)以增強中華文化認同開創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新局面
 
  堅持各民族的中華文化認同,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開創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新局面。建設新時代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園,是推進新時代各民族“三個相互”深入發展的重要思想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指出:“解決好民族問題,物質方面的問題要解決好,精神方面的問題也要解決好。”[3]價值觀是民族精神和國家意識形態的集中體現,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靈魂,價值觀出問題是導致精神滑坡的根本原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的繼承和弘揚,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築牢人民羣眾的信仰根基、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至關重要,也是強化“五個認同”的關鍵。“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3]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克服“等同於”或“自外於”中華民族的錯誤言行,正確引導各族人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力度,不斷增強各族羣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把各民族的中華文化認同,轉變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促進民族團結的自覺行動。
 
  (三)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邁出新步伐
 
  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既是各民族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基本途徑。市場化、城鎮化、信息化、現代化和全球化的不斷髮展,促使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程度不斷提高。封閉孤立沒有前途,擴大開放、加強合作是必由之路。堅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才能“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各民族之間甚至國與國之間,要在加強聯繫交往的基礎上增進了解,相互學習,相互借鑑,取長補短,共同發展。與此同時,要儘量做到換位思考、相互體諒,提高感情相依、情感交融的程度,進而實現相互欣賞、榮辱與共的新境界。為達此目的,要把幾千年積累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歷史經驗總結好,把中國共產黨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好,把新中國實現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基本經驗貫徹好。民族工作方式方法要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着力增強各民族“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自覺意識,並努力使這種自覺意識變成各族人民羣眾的自覺行動,實現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新突破。
 
  正確處理各民族文化的差異性與中華文化的共同性的關係,克服極端化、絕對化、簡單化的思維方式和工作作風,推動各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建設取得新進展。要準確理解和把握民族與國家的關係,不要讓關於民族、國家、認同等方面的一系列概念和理論僵化與固化,更不要在民族工作中把看不清、摸不準、吃不透的問題極端化、絕對化、簡單化。要準確理解整體與局部、一體與多元的相互關係。要持續加強理論學習,對實踐工作給予切實的指導。比如可以像費孝通先生一樣,從多元一體的角度看待各民族和中華民族的關係,這有助於把民族關係的平面關係分析上升到歷史的、綜合的、立體的層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更加準確、清晰的圖景。另一方面,做好新時代的民族工作,更要在總結繼承古今中外解決民族問題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按照歷史發展的本來面目,實事求是地、慎重穩妥地處理好涉及民族因素的各類問題,尤其是注意做好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的“打基礎、利長遠、潤物細無聲”的細緻工作,不要把今天對相關問題的處理變成留給未來的隱患。
 
  進入新時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化“五個認同”特別是中華文化認同,構建各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質,強化各民族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把“三個離不開”的民族關係做實做深,強化共同使命和擔當精神,培育和提升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參與“兩個共同”建設的意識與能力,推動各民族“三個相互”創新發展,把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建設成“三個離不開”的中華民族共同體。
 
 三、以民族理論政策話語體系建設推動“三個相互”創新發展
 

  推動新時代“三個相互”創新發展,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做實做細,還需要話語體系建設。正確處理民族理論政策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促進新時代民族工作健康發展,不斷創新發展民族理論的話語體系。理論來源於實踐,又是實踐的指南。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理論建設,形成了一整套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話語體系,對我們今天的民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新時代的民族理論研究必須站穩馬克思主義立場,站穩中國立場,站穩時代立場。民族學特別是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從中國國情出發、從現實需要出發、從實地調查出發的基本原則,堅持一切理論尤其是外來理論必須與中國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研究路徑,堅持民族學的中國化發展方向。民族學具有很強的政治性與意識形態屬性,否認這一點就無法抓住民族研究的本質,也不是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在堅持民族研究政治立場的前提下,必須努力提升理論政策研究的科學性、學術性、專業性。要防止把民族研究變成失去現實觀照的所謂“純學術”,又要堅持把研究結論建立在紮紮實實的科學研究基礎之上。關於民族研究領域的重大爭議問題,既不能把政治立場問題當成一般的學術問題對待,把民族學當成沒有政治性的學科,也不能把學術問題當成政治立場問題上綱上線。為此,要創造民族理論政策話語體系創新的良好氛圍。做好民族領域的實際工作不容易,推動民族理論政策話語體系的創新也有很多困難。學者們的研究需要通過出版發表科研成果來體現,學術發展繁榮也需要交流平台的支持。目前涉及民族、宗教問題的圖書出版週期較長,一些問題的研究文章刊發不易,重大理論問題組織集體攻關也較困難,這些都不利於推進民族理論政策話語體系的創新。由於民族理論政策調整往往涉及立場觀點、切身利益、民族情感,在一些問題上達成共識比較困難,需要加強正確的引導。要加強民族理論知識和法律政策的普及宣傳,鼓勵專家學者和工作人員多發聲,用正面、理性的聲音引導輿論,防止雜音、噪聲干擾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民族工作大局。管控好輿論傳播平台,掌握好“輿情管控”與學術研究的界限,對於形成良好的學術氛圍至關重要。
 
  突破傳統固化的思維方式,創新新時代民族理論政策話語體系。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來,我們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民族學的概念與話語體系,但是這套體系主要運用於與“少數民族”相關的領域中。在某種程度上,以往的民族學變成少數民族學,民族理論政策成為主要針對少數民族的理論政策,這都不利於從中華民族的全局考慮問題。民族現象是全局性、系統性現象,僅僅靠民族學單一學科的知識是無法闡釋清楚的,應該保持開放心態,在傳統的民族學研究中借鑑其他學科的理論方法,歡迎其他學科從不同角度廣泛關注並參與到民族問題的研究中來。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歷史學、國際問題研究等很多學科都可以在民族研究中大有用武之地,都可以為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和新話語體系的發展提供新的視角。民族理論政策研究是一個公共政策話題,要拋棄門户之見,多學科參與,廣泛對話甚至激烈辯論,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提出的政策主張才能更加符合實際。按照“兩個維護”的要求,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處理新時代黨的民族理論政策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論述、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不同時期不同表述和具體觀點辯證關係的時代標準。圍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目標和使命,確立“偉大祖國(統一疆域)”“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文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等一系列強調各民族共同性和中華民族整體性的概念的主導性,並將這種主導性納入民族理論研究、教材編寫、人才培養全過程,牢固樹立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平等成員的主人翁精神和共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責任意識,推動新時代“三個相互”創新發展,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各項工作做實做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