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故人作文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8W

通過作文的寫作方式,我們能更好地感悟到生活的美好,作文是非常考驗我們個人的語言組織和思想能力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思故人作文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思故人作文8篇

思故人作文篇1

那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清明節,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我們緬懷先烈祭奠已逝的親人。

那一天,天空陰沉的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滿山遍野的桃花開了,像一朵朵朝霞輝映下彩色的浮雲,在這陰沉的氣氛,朦朦朧朧,若隱若現的展現,別有一番雅緻,韻味.。雨,越下越大,由淅瀝的小雨變成傾盆大雨,彷彿蒼天也在悲痛的哭泣。

曲折蜿蜒的小道,路人面帶愁容,失魂落魄的站在親人墓前,久久不肯離去。這裏躺着他們最親的人,怎能不讓人留戀?可是他們再也醒不來了!

於是,擰開祭奠的酒,一半獻給先輩。一半,麻醉悲傷的自己。可是,又有什麼用? 到頭來只不過是“舉杯澆愁愁更愁”罷了。

天空愈加陰沉,遠處,就像被輕紗籠罩起來。我和爺爺走在掃墓的路上,近了,更近了,哀思,悲痛的哀思,充滿了我的心。悲痛,沉重的悲痛,縈繞在我身邊。這裏躺着最親的人啊!卻永遠,醒不來了。

改革開放,可最親的人感受不到。我們吃上雪白的饅頭,用上明亮的燈,穿上温暖的衣服……可是,在那個戰亂的年代,那個貧窮的年代,先輩為了我們,付出多少?

掃出一片空地,拿出祭祀的祭品。爺爺跪了下來,我也跪下。我強忍着閉住自己的眼睛,沒讓眼淚掉下。可是,那又有什麼用?——不知是雨水,還是淚水,早已掛滿我的臉。

紙燒成了灰,被微風吹散了,冥幣燒完了,被風帶走了。風兒啊風兒請帶着我真摯的祝福,到太爺爺那兒,寄託我們悲痛的哀思;風兒啊風兒請帶着我們的問候,到太爺爺那兒,最近身體還好嗎?

我默默地哀悼,想起太爺爺生前對我百般寵愛,一滴熱淚掉下。想起我被一羣孩子欺負,是太爺爺幫了我。想起……一幕幕往事浮現在我面前,我,真的好害怕。

如今桃花成蔭,愛吃桃的太爺爺卻不在了,物是人非!物在人沒!

該走了,可我還不想離開。慢點兒走吧,讓我再看一看太爺爺。於是,我回頭望着,望着……

窗前的那棵柳樹,在大樹的呵護下,茁壯成長。可是,雨還在淅瀝淅瀝地下。我知道它會守護它一輩子,而它,也會思念它一輩子。

思故人作文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了。其實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等,當然清明節也包括在其中。但我覺得清明節是最有紀念意義的節日。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朝,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節及寒食節的日期靠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車間(581年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

在我的家鄉,人們很重視清明節。在這天,不管是在外地工作的人還是在家務農的人,都會早早準備上墳的事。男人們需要準備一些紙錢、酒、點心等用來上墳祭祖。隨着社會的發展,清明節上墳的紙品種類應有盡有,什麼鞋子呀、手機呀、棉衣棉褲呀……而女人們和家裏的女孩子只需要待在家裏,不能隨男人們一起上墳。

上墳祭祖就是祭奠已經去世的親人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就像是給去世親人送衣物,以示對逝者的尊重與懷念。據我所瞭解,每次到清明節時家中的男人們上墳時都要雙膝跪下,邊燒紙邊會説一些讓死者安心的話。比如:家裏的情況的話或着懷舊之類的話,有時也會説:“你在那邊過得好不好,錢夠不夠花……”之類的話。燒完紙後,大人們帶着男孩子就往家裏走。女人們負責把飯菜放到桌子上,等着男人們回來。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一個沒有眼淚而痛苦的節日。

思故人作文篇3

不張不和,咬牙向外吐氣“清”,張嘴外翻淡聲道“明”;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清寂,明遠。

記得“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的景,記得“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以片紅”的情。紛紛青雨,勾起往日回憶——

那天,接到母親要趕回家鄉説外公有些事並囑咐我不用擔心讓我好好學習的電話時,我坦然的沒有多想,我聽了母親的話,沒有多問,一如既往,不思不想。那月末,當我再接到母親泣不成聲打過來的電話時,我才知道了原本令人悲涼的實情,外公離我們而去。

外公在家鄉,我在西安,天各一方,誰不曾會想這樣的事。我與外公的情感在我記憶裏只停留在我的童年,那些我騎在他脖子上帶我釣魚的日子,帶我摘黃果蘭的日子,教我編竹簍的日子,一起走在夕陽下揹着野菜回家的日子。外公是樸實,勤快了一生的人,直至今日,每當他穿着草鞋戴着蓑笠走在雨中的婆娑背影映在我眼前時,我會憎恨當時愚蠢的自己,會遺憾自己沒能見到他最後一面,會懷念那些往日時光。

過年回去,在你“後背”的那棵樹下站立了良久,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彼時寒風凜冽,但吹不散我對你的思念。你還記得嗎,外公?你愛抽的葉子煙,我和母親放了許多在你枕前。你聞聞吧,聞出我對您的愧疚;嗅吧,嗅一縷你走後這片滄海桑田的芬芳;抽吧,抽散清明夾着我寄託的彷徨。

時間匆匆,細雨茫茫。轉眼兩年,我們像無根的雲一樣飄散在遠方,可清明的風卻把我們的心吹回故鄉。

在外公離去之前,對於清明的映像都是停留在杜牧的《清明》裏,那時只覺得“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意境是悵然的,並不能體會到“欲斷魂”的含義。而現在,我害怕過清明,害怕再次看到母親當時那種無助的眼神,害怕對外公的思念一寸寸的向逼近,我害怕迷茫,害怕彷徨。

“四月,西安這兒的楊柳已青,芳草如茵,學校旁的櫻花兒也開了。外公,你們那兒呢?黃果蘭是否還吐露着情意?”水深水淺,雲去雲來。清明雨上,紛紛繞塘。我願將思念化為一株折菊,願再能匍匐在你的頸上、在你的身旁。

思故人作文篇4

清明節是中國古往今來一直用來紀念先人和親人或者是英雄烈士的一個美好的傳統節日。因為它是祭奠先人,所以很多地方稱為“鬼節”,也有少數地方又稱“寒食節”,全國各地的清明節都有很多豐富的習俗活動,比如:掃墓、踏青、放風箏、插柳……其中最重要的就屬掃墓了。

“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朝杜牧描寫清明的詩句。仔細想來每年清明給人的印象還真的總是一片濕雨,在煙雨瀰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頂風冒雨,三五成羣,扶老攜幼的掃墓人,更有一二個孤影,姍姍獨行,而咱們一家人總會結伴以踏青的形式去掃墓,帶上郊遊的食物和水,開開心心的一路遊玩一翻。

我的太爺爺和太奶奶的墳在農村老家的一座很高很高的“夢湖”山上,每次都要爬很久,所以外公總會給咱們準備好登山用的枴杖。咱們一大家子總是一路欣賞油菜花和野外特有的風景,一路嬉鬧着上山去掃墓。我問媽媽為什麼清明要掃墓?媽媽回答説:“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後人想到先人的墳墓,是否被狐兔穿了穴打了洞,是否因經常下雨而塌陷,所以後人要去親臨察看下。”咱們在祭掃時,外公會給墳墓剷除雜草,添加新土,外婆會供上祭品,燃香什麼酒,燒些紙錢。爸爸會在周圍的小竹林裏砍些竹枝掛上白紙條插在墳墓上面,表示有人祭拜過了。然後大家各自拿着三支香祭拜,外婆還會念到保佑全家人身體健康,保佑我學習進步……

咱們以這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親人的倦倦思念。清明節不但是中國傳統思念親人的方式,它也讓咱們活着的人聚在一起,增加了感情。

思故人作文篇5

清明時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邊無聲飄落在荒諒的山野。我的心也隨着這纏綿不斷雨絲,在微風中飄來飄去,永無定所之處。

走着泥濘的山路,踏着滿地的荊棘,一路上艱難地尋找着爺爺的墓碑。找到了,找到了!“爺爺,爺爺!”我的心劇烈的顫抖,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撫摸着爺爺的墳頭,輕聲地告訴爺爺“爺爺,我們來看您來了,這下您不覺得孤獨了吧!”

我懷着虔誠哀思的心情,將爺爺墳前墳後的衞生打掃了一遍,為爺爺獻上了鮮花,擺上供果祭品。爸爸點燃一柱香,插在香爐中。看着縷縷升起的青煙,一幕幕往事又湧上我的心頭:爺爺,是一個自立自強的人,做什麼事都非常認真。

記得您在為我們建房子時,那正是一個夏天,天氣非常炎熱。無論是設計、施工、買材料,都是您一手完成,哪怕是一顆小小的釘子,您者要親自過問。您每天都汗流浹背地穿梭在工地上,臉被太陽曬得黝黑髮亮,肩頭上的皮紅通通的,死了一層又一層。當我每次問他疼不疼,他總是樂呵呵地笑着説:“不疼,這點皮肉之苦算不了什麼,為子孫造福是我最幸福的事。”您這時的笑總是那慈祥,那麼真摯。在房子建好半年之後,您因勞累過度,得了重病,最終離開了我們。

今天又是清明節,爺爺,我有好多話想對您説,哪怕雨水淋濕了我的頭髮,泥漿沾滿了我的衣裳,我也毫不在乎,我一定要陪伴您多坐一會兒,只想看看您那黝黑的臉龐,想聽聽您那慈祥的笑聲。爺爺,我是多麼想您啊,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您。看着那縷縷升起的青煙,我彷彿看到了爺爺燦爛的笑臉,聽着枝頭鳥兒清脆的鳴叫,就好像是爺爺在喊着我的乳名。淚水再一次把周圍的一切又模糊了。

再見了,爺爺,我們要走了,下一個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您的。

思故人作文篇6

多年不見的老朋友早已備好了飯菜,邀請我去他家做客。

我走在田間的小路上,踏着鬆鬆軟軟的泥土,心情格外高興,看到村邊綠樹環繞,生機勃勃,遠遠望去,高大的青山、古老的城牆時隱時現。

來到老朋友家門口,我十分興奮,心想:終於可以與多年不見的老朋友相見了……想着想着,我敲響了房門“咚咚咚”“來啦!”“吱嘎”一聲,門打開了。老朋友見了我高興極了,立刻打躬作揖,邀我進屋坐下,我打開窗透透風,突然,眼前一亮,只見朋友家的曬穀場上堆滿了金黃金黃的穀子,堆得有小山那麼高,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今年收成特別好,”朋友邊倒酒邊對我説,“你看,我們一家人都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還有,幾天前我買了一頭大黃牛和一架紡車,你看,那幅“年年有餘”的畫也是我買的。來,喝酒!”我們大口大口地吃着香噴噴的飯菜,這時,朋友又對我説:“告訴你,前幾年我的夫人還給我生了個胖兒子,現在已經去城裏唸書了。最近,鄰居們的收成也不錯……”我們帶勁地談着,不知不覺的太陽已經下山了,我們要告別了。朋友遞給我一包玉米、土豆等。

臨走前,我依依不捨地説:“朋友啊,等到明年的這個時候,我還要到你家來做客。”

思故人作文篇7

我們家每年的清明節都會去掃墓,都是在國曆四月五日,從遠方各地的親戚這一天都會回來掃墓。會暫時在住對面的伯公家裏,休息一會兒,才會全家族一起去納骨塔拜拜。

清明節這一天早上天氣比較灰濛濛的,下起幾點雨滴,真的是清明節雨紛紛,所幸下午太陽就出來了,天氣還好,沒有下雨,比較方便多了。

奶奶一大早就在準備了許多要拜拜的飯菜和水果,先去市場買了許多菜和水果回來,另買了金紙和銀紙錢燒香拜拜用,奶奶煮了許多好吃的料理飯菜,我看了都想偷吃一點呢!要拜的地方還真多,像要拜廳堂供奉的土地公,祖先、外面的門口,地基主等。好複雜喔!我雖然不懂,還是一樣和哥哥幫忙奶奶端飯端菜的,好讓奶奶方便拜拜,還有幫忙摺冥紙錢燒呢?

中午吃了一頓飯好豐富的午餐和水果,吃的真飽,又吃的很滿足,看了一會兒電視,大家所有的親戚和奶奶爸爸一起坐車要去納骨塔拜祖先,也一樣是由奶奶準備了一籃飯,要祀拜祖先,追思懷念祖先。到達了納骨塔,看到了許多人全家一起拜他們的祖先,好讓人感動。平日人煙稀少,今天車水馬龍,人潮洶湧,我合十雙手拜了拜祖先,然後有一會兒,再和家人一起回去。

清明節每年的掃墓,是對祖先的一種懷念,也是中國人的一種美德。

思故人作文篇8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四月,小雨霏霏,芳菲盡了,送來了那勾起人們絲絲回憶的清明。

自古以來,清明便一直是人們的心靈寄託,點綴着人們的思想,洗滌着人們的心靈,清明,便因此不平凡。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的清明都要去家鄉的祖祠前掃墓,帶着金銀元寶和一疊疊紙錢,捧着一束無暇的鮮花,更懷着一份莊嚴,營造一份肅穆。風在泥濘的路上方吹着,呼呼作響,好像是在吟唱一首悽美的哀歌。

來到祖祠前,便有人來把它們打掃乾淨,把灰塵輕輕擦去,把枯葉慢慢掃走。接着便是點蠟燭,燒香。小時候,我對這些禮儀不大懂,但仍在這莊嚴的祖祠前學別人一樣,拿出三支香,點上,插下去,一年一年下來,我便也漸漸懂了。隨後即是燒紙錢、燒元寶,隨着火騰空而起,空氣便熱了幾分,心也熱了幾分。

每年的清明都是如此,形式上不禁有幾分單調,但尊敬之心永存,紙錢燃燒時那升騰的煙霧中,總會有親人的笑臉,那烈火燃燒的聲音,告訴我們,他們沒有離去,他們的精神與我們尊敬的心一樣永遠存在!

但是,現在的清明,多少有點奢華,少了些莊嚴與尊敬,今年燒錢的火,又比昨年旺了;今年的人,好像又少了;今年的場面,好像又嘈雜了。在這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有多少人能保持純真無暇的心呢?掃墓,不是用最多的紙錢,最多的蠟燭來表達尊敬,更應該懷着一顆敬畏之心,用最純潔高尚的心靈訴説心中的思念,這才是清明幾千年的真正意義。

憶清明,掃墓,三支檀香,兩根蠟燭,一束鮮花,一顆純真無暇而不含雜念的心,足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