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風俗作文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27K

作文是表達我們內心情感的重要文章,我們寫之前一定要認真構思,想讓自己的作文變得更加出彩,就要具備一定深刻的中心主題,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藏族風俗作文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藏族風俗作文6篇

藏族風俗作文篇1

在我家,有一把已經十幾年的藏刀了,它是銀色的,上邊繡着許多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花紋,唯一能讓我看清楚的,就是一隻鳳凰和一隻龍,它們繡在刀鞘上,看上去很精緻。

這把藏刀,聽爸爸説是十幾年前的一個朋友,去西藏時,送給爸爸的,在我六歲時,爸爸就把這把心愛的刀送給了我。

爸爸説藏刀是藏族人隨身攜帶的工具,在他們那裏。藏刀的用處可大了,可以用它宰羊、防身,還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在藏族人很小的時候孩子們就有了自己的藏刀,這也是一種成為男子漢的象徵。

我的這把藏刀很鋒利,輕輕用手一碰,就會發現你的手上面就會有一道口子,這把藏刀如果套着刀鞘放在太陽底下,就會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它的刀刃已經生鏽了,不再像當年那樣如同鏡子一般閃光耀眼了。

我認為藏刀有辟邪的作用,所以,我把它放在了我的牀墊地下,一來可以讓我有一種安全感,二來可以防止我晚上做噩夢,它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力量和勇氣,讓我感覺一下成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這樣,我就不再感覺到孤單、害怕了。

我經常玩這把刀,動不動就看一下,越看越覺得越來越有趣,甚至還感覺藏刀上邊的花紋像幽靈,説得也是,它上邊的花紋的確很稀奇古怪,我真想知道他真正的含義呀!

我非常喜歡這把藏刀,因為它象徵着勇氣和力量。

藏族風俗作文篇2

在世界第一高峯珠穆朗瑪峯的山腳下,居住着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民族藏族。當你進藏族旅遊時,你不得不瞭解藏族的一些風俗禮節。

藏族人熱情好客,有人前去拜訪時,他們必定出門迎接,另外,當你向他們打招呼時,名字後一定要加一個啦字,表示尊稱,這時一定會有藏族人向你獻哈達,你必要雙手迎接,哈達,是一種絲制的東西,長短不一,一般以白色為主,因為自古以來,藏族人認為白色代表純淨、吉利,所以哈達是白色的。

進入藏族的房屋,主人就會敬酒,敬酒用的一般是青稞酒,敬酒的時候,客人先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會斟滿,然後再喝。當你坐下後,主婦或子女會倒茶,可是你不能自已去端着喝,要她們端在你面前你才可以接過來喝,這樣才懂禮貌。

如果你遇上了藏族的喪葬,那麼你就太幸運了,因為你可以看到非常隆重的藏族葬禮。最常見,把屍體往山頂一放,喇嘛在葬場誦經超度,點香升煙,鳴缽吹號,直到啄食屍體的禿駕及鷹見煙聞聲從各方聚集飛至,啄食盡淨方止。專食人屍的鷲鷹,不害小動物,藏族人民稱之為神鳥,屍體敬獻諸神,祈禱贖去罪孽,為死者超度。

藏族的風俗數都數不過來,我就不一一説明了,如果你到藏族去遊玩,一定得注意禮節喲!

藏族風俗作文篇3

人的一生,撲朔迷離,唯有心靈皈依,才能看穿。

風,吹動着悠悠的白雲,也吹動着經幡,可吹不動的,是人們的堅持。那遙遠的地方,便是人們一生所堅持的信仰。天籟一般的歌聲穿透着人們的心,帶着內心的純潔,滿腔的虔誠,一步三磕頭,向着高原之巔,雪域聖殿走去。布達拉宮,這個神聖的地方,就矗立在這。這裏,是人們的歸屬。又是一次日出,彷彿聽見了晨曦的鐘聲。那鍍金的大鐘所發出的聲響,迴盪在布達拉宮,活佛傳頌着藏經,似乎,就在耳畔旁縈繞。經過多少次的日升月落,才得以到達。才到達心中所向往的地方。一路上,是無數的`坎坷,可不正也看穿了這世間,找到自己應該所處的方位。他們活着,就只是單純的為了這個信仰,就算與時間為敵,就算,與全世界為敵,不變的是依然堅持着這個信仰。

他們將心皈依給佛祖,獻出純淨的靈魂。他們,不同於其他的唸佛人,他們,為的不是祈福,而是自己的心。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承佛慈力眾心信樂。心,皈依於此,不變的純潔。也許,在世俗的目光中,這就是不可理喻,就是痴心妄想,但是,他們又是看得最清楚的人,這世間的紛紛擾擾,早就不是一回事。抵擋住外界的攻擊,在這片土地上,在這皚皚白雪上,留下光榮的印記。

人,總是會迷失了自己,尋找不到在這世間的意義,但朝聖者們,總是活得比別人更為清醒,因為,他們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了該堅持的東西。布達拉宮,這個在高原之巔的雪域聖殿,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涯。

朝聖路上,雪域中的那一抹高原紅是那樣質樸,他們的臉上盪漾着虔誠和滿足,澄澈、燦爛,一如通透的藍天。

藏族風俗作文篇4

藏族風俗習慣作文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裏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七年級的藏曆年。藏族風俗習慣有獻哈達,飲食禁忌,藏族有敬獻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禮俗,藏胞最忌諱別人用手撫摸佛像、經書、佛珠和護身符等聖物。藏族風俗習慣。

藏族習慣上只稱名字。解放前的貴族於名字前冠以房名,名字有男女之分,多取自佛經;房名是世襲莊園的稱號,沒有血緣的意義。男子髮辮盤於頭頂,女子髮辮披於肩,梳成雙辮或小辮,並在辮梢或特製的發架上掛以飾物。男女均戴呢帽或細皮帽,內衣袖長襟短,男着褲,女着裙,外着長袖肥腰圓領、向右開襟繫帶的藏袍。

敬獻“哈達”是藏族對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禮節,獻的哈達越長越寬,表示的禮節也越隆重。對尊者、長輩,獻哈達的時候要雙手舉過頭,身體略向前傾,把哈達捧到座前。對平輩,只要把哈達送到對方手裏或手腕上就行;對晚輩或下屬,就係在他們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單手送,都是不禮貌的。接受哈達的人最好做和獻哈達的人一樣的姿勢,並表示謝意。

藏民在見面打招呼時,點頭吐舌表示親切問候,受禮者應微笑點頭為禮。有客人來拜訪,藏民們等候在帳外目迎貴客光臨。藏民們見到長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見到平輩,頭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禮貌。男女分坐,並習慣男坐左女坐右。

在飲食禁忌中,藏族人對吃大蒜有較多的禁忌。大蒜作為調味品平時人們亦食用,但如果要去轉經拜佛朝拜神聖之地則絕對不可食蒜,忌諱食蒜後的臭氣玷污和薰髒了聖潔之地。有人説吃蒜的當天不能去佛堂廟宇,有人説需3天后才能去,還有的認為“吃大蒜之後,七天內不宜參拜廟宇、寺院和其它聖潔的地方。因為為了清除大蒜的惡臭是需要時間的。”一些信仰虔誠的羣眾幾乎不食蒜。

藏民對客人有敬獻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禮俗。客人到藏族家裏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會不會喝酒,都要用無名指蘸酒彈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彈,主人會立即端起酒邊唱邊跳,前來勸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讓添酒。連喝兩口酒後,由主人添滿杯,客人一飲而盡。這樣,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滿意。按照藏族習俗,主人敬獻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絕,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歡迎。

敬酥油茶的禮儀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邊,女主人拿一隻鑲着銀邊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壺或熱水瓶給客人倒上滿碗酥油茶,主客開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壺,客人就可以端起碗來,輕輕地往碗裏吹一圈,然後呷上一口,並説些稱讚茶打得好的話;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壺時,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準備告辭,可以多喝幾口,但不能喝乾,碗底一定要留點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諱別人用手撫摸佛像、經書、佛珠和護身符等聖物,認為是觸犯禁規,對人畜不利

西藏農區婦女夏秋着無袖袍,前系氆氌圍裙,領、袖、衣襟上鑲邊;男女均繫腰帶,穿長靴。牧民穿羊皮袍,不縫袍面。僧尼披袈裟。藏族居民的主食為糌粑,喜飲酥油茶;牧民以牛、羊肉為主食,僧尼可食肉。住房建於向陽高地靠近水源處,以石塊或夯土築牆,高二、三層,平頂多窗,有院落,屋內以木板或諏摯鋪地;牧民住用帆布或犛牛毛織成的.大帳篷。交通運輸主要使用犛牛。犛牛體碩毛長,抗寒耐久,為青藏高原特產,有“高原之舟”的美稱。水路運輸主要使用牛皮船或獨木舟。牛皮船是藏族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僧人除黃教嚴禁娶妻外,其餘各教派允許結婚;僧人結婚要在本派寺院舉行宗教儀式,婚後在寺外安家。藏族通行鳥葬,僧人圓寂和某些在林區生活的百姓亦行火化,然而收穫季節忌行火葬。此外,土葬和水葬除因條件限制,一般認為是不吉利的。婦女分娩要離開居室或到他處。藏族謁見上層和接待賓客,要奉獻一條絲織長巾,藏語稱為哈達,回贈時置於奉獻人的項下。

藏語裏稱風馬旗為隆達,它的起源與傳播也離不開宗教,是僧俗信眾用以溝通世俗與靈界的媒介。在生辰吉日、年節慶典中懸掛風馬旗象徵天、地、人、畜的祥和;江畔湖邊遍插風馬旗,表示對水神的敬畏;朝聖者跋涉千里扛着醒目的風馬旗,為的則是祈求旅途平安……這些都是風馬旗的一般功用,在特殊的日子裏,風馬旗還有一項不易見到的功用,當遇有活佛圓寂時,家家户户都將房頂上的風馬旗傾斜放置,以表哀悼。

藏族風俗作文篇5

藏族的風俗習慣作文

在世界第一高峯――珠穆朗瑪峯的山腳下,居住着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民族――藏族。當你進藏族旅遊時,你不得不瞭解藏族的一些風俗禮節。

藏族人熱情好客,有人前去拜訪時,他們必定出門迎接,另外,當你向他們打招呼時,名字後一定要加一個“啦”字,表示尊稱,這時一定會有藏族人向你獻哈達,你必要雙手迎接,哈達,是一種絲制的東西,長短不一,一般以白色為主,因為自古以來,藏族人認為白色代表純淨、吉利,所以哈達是白色的。

進入藏族的房屋,主人就會敬酒,敬酒用的一般是青稞酒,敬酒的時候,客人先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會斟滿,然後再喝。當你坐下後,主婦或子女會倒茶,可是你不能自己去端着喝,要她們端在你面前你才可以接過來喝,這樣才懂禮貌。

如果你遇上了藏族的喪葬,那麼你就太幸運了,因為你可以看到非常隆重的藏族葬禮。最常見的是天葬,把屍體往山頂一放,喇嘛在天葬場誦經超度,點香升煙,鳴缽吹號,直到啄食屍體的禿駕及鷹見煙聞聲從各方聚集飛至,啄食盡淨方止。專食人屍的鷲鷹,不害小動物,藏族人民稱之為“神鳥”,屍體敬獻諸“神”,祈禱贖去罪孽,為死者超度。

藏族的風俗數都數不過來,我就不一一説明了,如果你到藏族去遊玩,一定得注意禮節喲!

藏族的風俗習慣作文(二)

西-藏是以藏民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區。藏民族有一些獨特的風俗習慣,進藏遊客應尊重。

獻哈達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種禮節。當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獻哈達時,客人應躬腰接受;走進普通藏民的家,切記不可用腳踩門檻;要稱呼人名時,一般在名字 後面加“啦”字,以示對對方的敬重、親切。主人如請就坐,可盤腿而坐,切勿伸直雙腿,腳底向人。此外,不能隨便用手去撫摸藏族人的頭頂。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會客時最主要的一種禮節。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為這樣:客人先用右手無名指沾點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彈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寶),然後小喝一口,主人會把杯子倒滿,再喝一口,主人又會把杯子倒滿,這樣喝完三次,最後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馬肉、驢肉和狗肉是從來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連魚肉都不吃。因為藏族人認為狗和馬是通人性 的,是不能吃的;而驢被視為一種很不乾淨的.東西,也不會食用。所以,在西-藏千萬不能提起吃驢肉、狗肉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遊 景點是寺廟。目前,西-藏對遊客開放的很多寺廟都是藏傳佛教寺廟,藏民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所以,在轉經時一定要按順時針方向 行走,切不可逆時針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轉經的時候,身後會跟着一些掛着紅綢子的羊,這種羊被稱做“放生羊”,不可對這些羊進行騷擾。同時,在寺廟佛殿之內,不可大聲喧譁和隨意觸摸佛像,在沒有允許的情況下,更不能在佛殿內錄像、照相等。

藏族人伸舌頭是一種謙遜和尊重對方的行為,而不是對他人不敬。雙手合十表示對客人的祝福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 在這裏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 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 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 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 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 有藏曆新年 、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七年級 的藏曆年。 藏族風俗習慣有獻哈達,飲食禁忌,藏族有敬獻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禮俗,藏胞最忌諱別人用手撫摸佛像、經書、佛珠和護身符等聖物。藏族風俗習慣……

藏族習慣上只稱名字。解放前的貴族於名字前冠以房名,名字有男女之分,多取自佛經;房名是世襲莊園的稱號,沒有血緣的意義。男子髮辮盤於頭頂,女子髮辮披於肩,梳成雙辮或小辮,並在辮梢或特製的發架上掛以飾物。男女均戴呢帽或細皮帽,內衣袖長襟短,男着褲,女着裙,外着長袖肥腰圓領、向右開襟繫帶的藏袍。

敬獻“哈達”是藏族對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禮節,獻的哈達越長越寬,表示的禮節也越隆重。對尊者、長輩,獻哈達的時候要雙手舉過頭,身體略向前傾,把哈達捧到座前。對平輩,只要把哈達送到對方手裏或手腕上就行;對晚輩或下屬,就係在他們脖子上。如果 不鞠躬或用單手送,都是不禮貌的。接受哈達的人最好做和獻哈達的人一樣的姿勢,並表示謝意。

藏民在見面打招呼時,點頭吐舌表示親切問候,受禮者應微笑 點頭為禮。有客人來拜訪,藏民們等候在帳外目迎貴客光臨。藏民們見到長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見到平輩,頭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禮貌。男女分坐,並習慣男坐左女坐右。

在飲食禁忌中,藏族人對吃大蒜有較多的禁忌。大蒜作為調味品平時人們亦食用,但如果要去轉經拜佛朝拜神聖之地則絕對不可食蒜,忌諱食蒜後的臭氣玷污和薰髒了聖潔之地。有人説吃蒜的當天不能去佛堂廟宇,有人説需3天后才能去,還有的認為“吃大蒜之後,七天內不宜參拜廟宇、寺院和其它聖潔的地方。因為為了清除大蒜的惡臭是需要時間 的。”一些信仰虔誠的羣眾幾乎不食蒜。

藏民對客人有敬獻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禮俗。客人到藏族家裏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會不會喝酒,都要用無名指蘸酒彈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彈,主人會立即端起酒邊唱邊跳,前來勸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讓添酒。連喝兩口酒後,由主人添滿杯,客人一飲而荊這樣,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滿意。按照藏族習俗,主人敬獻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絕 ,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歡迎。

敬酥油茶的禮儀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邊,女主人拿一隻鑲着銀邊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壺或熱水瓶給客人倒上滿碗酥油茶,主客開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壺,()客人就可以端起碗來,輕輕地往碗裏吹一圈,然後呷上一口,並説些稱讚茶打得好的話;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壺時,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準備告辭,可以多喝幾口,但不能喝乾,碗底一定要留點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諱別人用手撫摸佛像、經書、佛珠和護身符等聖物,認為是觸犯禁規,對人畜不利。

西-藏農區婦女 夏秋着無袖袍,前系氆氌圍裙,領、袖、衣襟上鑲邊;男女均繫腰帶,穿長靴。牧民穿羊皮袍,不縫袍面。僧尼披袈裟。藏族居民的主食為糌粑,喜飲酥油茶;牧民以牛、羊肉為主食,僧尼可食肉。住房建於向陽高地靠近水源處,以石塊或夯土築牆,高二 、三層,平頂多窗,有院落,屋內以木板或諏摯鋪地;牧民住用帆布或犛牛毛織成的大帳篷。交通 運輸主要使用犛牛。犛牛體碩毛長,抗寒耐久,為青藏高原特產,有“高原之舟”的美稱。水路運輸主要使用牛皮船或獨木舟。牛皮船是藏族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僧人除黃教嚴禁娶妻外,其餘各教派允許結婚 ;僧人結婚要在本派寺院舉行宗教儀式,婚後在寺外安家。藏族通行天-葬(即鳥葬),僧人圓寂和某些在林區生活的百姓亦行火化,然而收穫 季節忌行火葬。此外,土葬和水葬除因條件限制,一般認為是不吉利的。婦女分娩要離開 居室或到他處。藏族謁見上層和接待賓客,要奉獻 一條絲織長巾,藏語稱為哈達,回贈時置於奉獻人的項下。

藏語裏稱風馬旗為隆達,它的起源與傳播也離不開宗教,是僧俗信眾用以溝通世俗與靈界的媒介。在生辰吉日、年節慶典中懸掛風馬旗象徵天、地、人、畜的祥和;江畔湖邊遍插風馬旗,表示對水神的敬畏;朝聖者跋涉千里 扛着醒目的風馬旗,為的則是祈求旅途平安……這些都是風馬旗的一般功用,在特殊的日子裏,風馬旗還有一項不易見到的功用,當遇有活佛圓寂時,家家户户都將房頂上的風馬旗傾斜放置,以表哀悼。

藏族風俗作文篇6

據藏族學者説,在古老的年代,西藏並不是冬春之交過年,而是夏天過年,“麥熟為歲首”,“雪山下,麥子黃了,快樂的新年來了。”現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都有秋收前過“望果”節的傳統。人們穿古代服裝,騎着馬,沿豐收的青稞地轉圈祈禱,還要騎馬射箭,圍着篝火跳舞狂歡,既娛樂自己,又娛樂本地的保護神。相傳,這都是古代西藏六月過年的遺留。

還有在藏曆十月七年級過年的,“麥收為歲首”。拉薩東面四百公里、雪山和原始森林環繞的工布(林芝)地區,到現在還是藏曆十月七年級過年,稱為“工布洛薩”。藏史記載,工布地區歷史非常久遠,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就在這裏非常盛行。藏曆十月過新年,源起於那些古老的時代。

大約公元13世紀,薩迦王朝統治西藏的年代,藏胞便在藏曆正月過年了。但農民們往往提前在十二月七年級過年,稱“索朗洛薩”(農民新年)。因為到藏曆正月,春氣萌動,備耕繁忙,農民已沒有心思過年了。

新年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貴的首飾,即使是經濟條件較差的人,也要預備一件過年的袍子,或者一兩樣粗糙的裝飾品,藏話叫‘薩舉”,即新裝。這些當然出自藏胞愛美的天性。但也有説法,神王辛者曲傑,要從銅鏡裏觀察世人的生活,大家穿得漂漂亮亮,他高興,再給世人一些恩惠,穿得破破爛爛,他心煩,降下災害和瘟疫。因此,過年穿新衣,有取悦於神王的意思。

正月九年級,拉薩人成羣結伴,走出喧譁熱鬧的街市,來到東郊的寶瓶山和西郊的藥王山,插經旗、掛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

藏曆正月初五,拉薩郊區的農人要舉行隆重的開犁禮。農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強壯的犏耕牛打扮得更加漂亮,額頭貼着酥油圖案,犄角上插着紅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掛綵緞,緞子上綴滿貝殼和松石,尾巴上繫着五彩繽紛的綢帶,用“花枝招展”來形容,是毫不過分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