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故鄉那壩田作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7W
懷念故鄉那壩田

懷念故鄉那壩田作文

1994年國中畢業離開故鄉到外地求學直至後來參加工作,掐指一算20多年時間一晃而過。然而,每年這個季節的夜晚,只要閉上眼睛,家鄉的山山水水、溝溝谷谷、草草木木、裊裊炊煙便會浮現在眼前,鄉愁便填滿了我兒時的記憶,特別是記憶中的那壩田,讓我愈加清晰,歷久彌新。

(一)挖溝 • 打牙祭

故鄉的那壩田位於有條叫“十甲河”的河邊,每年雨季一來,“十甲河”就會漲水,故鄉那壩田的水源地及放水的溝渠就被“十甲河”的洪水泥沙所沖毀及填滿。每年正月十五剛過,社長老茶就挨家挨户通知每户户主商量挖溝的事宜。説是商量,基本上也就循規蹈矩按照承包到户時所分田的畝積、溝的難易程度分兩段丈量劃分到户,限定時間每户將所分的溝段按標準將溝挖完。所限定時間到的那天,社長就會先墊支錢買只養邀全社的户主到溝壩頭殺羊、煮飯祭拜以“打牙祭”的方式祈求有個好收成。而後將所開支的費用實行“AA制”向參加當天打牙祭的户主們平攤。

(二)做田 • 打葉子

溝挖好、水放通之後,村民們開始整理自己的水田,首先整理的是自己要育秧苗的那丘田。在整理育秧田時,先將荒蕪了整個冬季的田用牛將田犁一遍,然後放滿水後從家中牛圈裏背農家糞到田中散開再用牛犁一遍田、用牛耙數遍田後將田埂用鋤頭糊好,秧田算做好了。秧田做好之後,村民們陸續開始將自己從集市買回捂好的谷種撒在秧田中開始育秧苗。秧苗撒下後,村民們開始整理除育秧田外的其它田,也就是按照整理育秧田的做法開始“做田”。田做好水放滿後,為減少買複合肥和尿素的開支,村民們就開始到山上割葉子進行“椏田”(即:將割來的葉子均勻地散在田裏並用腳將葉子踩在田中浸泡)使田熟化。

(三)插秧 • 放田水

插秧的日子定好之後,村民們都會以幫“人情工”的方式相互幫忙插秧。插秧那天一大早,婦女們起得很早,早早將牛餵飽之後就到育秧田裏拔秧苗及放好要插秧田的田水,男人們起牀後就抬上犁耙、趕起已餵飽的牛往田裏趕,到達田後就開始拴牛進行犁田、耙田。田犁好、耙好,田埂糊好後,婦女們秧苗也已拔好,插秧正式開始。田少的人家幫貢的人叫得多的話兩三個小時插秧也就結束了,但田多的人家人叫得少的話就會到黃昏才能插好。秧插後,就只剩下如何放好田裏的水,不讓插好秧的水田因缺水或內澇而減少收成。那些年,為滿足全村家家户户田水飽和,村民們想了不少“高招”。首先按田的上下次序依次放水灌溉;其次是按時間輪流放水灌溉;再次是向家家户户收取務工費找兩人承包放水灌溉。這些高招實行一段時間後都難以執行,最後還是自家各放各的水田進行灌溉。但由於水小那壩田的畝積大,因爭放田水還出現村民之間相互謾罵甚至打架的現象。

(四)施肥 • 收割

插秧後一個月左右,村民們開始追第一道尿素化肥,到即將散穗之前再追第二道尿素化肥。追完兩道肥後,只需放好田水的同時等待收割的來臨。此時,稻田綠油油的秧苗不停地瘋長,拔節抽穗。轉眼,在金風暖陽的撩撥下,稻葉兒黃了,稻穗低下了頭,輕飄飄的稻穀熟了。於是,村民們抬上自家“抖缸”(一種剩穀粒的木質工具)到田裏,揮舞起收割的鐮刀,穀穗卧倒在谷茬上,支起“抖缸”,舉起稻把,伴着飄動的節拍,“嘭嘭——嘭澎嗒——”地徐徐展開收割稻穀的交響曲……而今,離開故鄉到城裏參加工作多年的我,再次回想起父母為填飽我們姐弟四人肚皮及上學開支,在那壩田裏所付出的一切,不禁讓我潸然淚下。於是,我哽咽着撥通了遠在200多公里外鄉下父親的電話,讓他再一次給我講他在中年時期那壩田裏所付出和收穫的一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