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追尋紅色足跡心得感悟五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8K

  觀看追尋紅色足跡心得感悟五篇

改革早已開放,我們過着安靜、舒適、美好的生活,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這來之不易的生活,並且,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做貢獻,報效我們的祖國,把革命先烈的心願傳承下去。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觀看追尋紅色足跡心得感悟資料,提供參考,歡迎閲讀。

觀看追尋紅色足跡心得感悟五篇

觀看追尋紅色足跡心得感悟一

我們的幸福生活是從哪裏來的呢?是從一個個英勇犧牲的烈士,從一名名足智多謀的中國人,從一位位優秀的領導人,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中得來的!那麼,讓我們走進歷史時刻,尋訪“紅色足跡”吧!

1927年10月毛澤東同志帶領部隊進入井岡山,在井岡山成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朱毛紅軍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從此以後,中國共產黨在毛澤東的帶領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勝利。

1940年6月1日開始,膠東日軍對招、萊、掖等根據地展開了大規模的掃蕩。6月5日,掃蕩的敵人八路軍的五支隊十四團。為了排斥膠東區黨政機關和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安全轉移,十四團在團政委張諮明、副團長宋子良的帶領下,佔領靈山高地阻擊敵人。面對眾多敵人,戰士們毫不畏懼,浴血備戰,但由於我方寡不敵眾,戰鬥十分慘烈,副團長宋子良、軍需處處長王吉山相繼犧牲,200餘名淨土以血染青山。

現在,新中國早已成立,改革早已開放,我們過着安靜、舒適、美好的生活,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這來之不易的生活,並且,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做貢獻,報效我們的祖國,把革命先烈的心願傳承下去。

觀看追尋紅色足跡心得感悟二

戰爭,自古以來伴隨着硝煙、炮火與人員傷亡。1937年,全國人民抗日戰爭在東北打響,緊接着,在1946年,全國人民解放戰爭馬不停蹄地趕來。到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標誌着祖國大陸獲得統一,中國人民取得大團結!14年的烽火,14年的殺戮,讓多少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所以,我們要勿忘國恥,重走膠東紅色之路,傳承膠東紅色文化,讓血一樣的紅色,永駐我們心間。

日出東方,海面旖旎。

膠東,奏出了一曲波瀾壯闊的紅色史歌!

幾天前,我去了雷神廟戰鬥遺址,這裏打響了膠東戰爭的第一槍。這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四合院,屋檐的瓦片被風雨的侵蝕,已經失去了本來的模樣,它顯得舊舊的,老老的,很不起眼,但在人們心中,他散發着紅色的光輝,他戴着金色的光環,他在和平的大地上,發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黑夜,帶來了天明。我邁過高高的門檻,踏着陳舊的水泥地面,走進了廟內。雷神廟戰鬥遺址真的很小,不像其他紀念館那樣宏偉,青磚白瓦,普普通通。幾棟小屋子就那樣簡單的立在那裏,可能在以前,還會冒出縷縷炊煙吧。但是,炊煙變成了硝煙。誰也不會想到,在幾十年以前,這裏曾面對着槍林彈雨,這裏曾經血流成河。七七事變後,日軍佔領了牟平城。為了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中共膠東特委書記、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司令員理琪率三軍一大隊一舉解放了牟平城。戰後,部隊向南轉移,理琪等領導同志在城南雷神廟開會。

        中午,從煙台趕來的日軍海軍陸戰隊百餘人包圍了雷神廟。我三軍幹部戰士二十餘人堅守廟舍,頑強地抵抗着數倍於己的日軍,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戰鬥中,理琪同志不幸英勇犧牲,年僅30歲;很多同志光榮負傷。現存東廂外窗上的一塊麪積僅0.8平方米的鐵皮雨搭板,上面密佈着138個彈孔,廟內現存的石碑、石礎上,也是彈痕累累。雷神廟戰鬥點燃了膠東抗日的烽火,打響了膠東抗戰的第一槍。我走近石碑,隔着透明的玻璃板,觸摸着那些彈孔,感受指尖傳來的冰涼。都説十指連心,然而此刻我的心中,充滿着一種沉痛。那是一種力量,壓得我喘不過氣。我緩緩蹲下,看着地上新長出來的小草,綠油油的,越發的可愛,它們是被烈士們用鮮血澆灌的,我彷彿已經看到:負傷的理琪同志倒在血泊裏,腹部已被子彈穿透,鮮血涓涓地流出,連腸子都透了出來,他用一隻已被鮮血染紅的手捂着腹部,另一隻蒼白的手,顫顫巍巍的舉了起來,好幾次槍都差點掉下去,他把全身最後一絲力量集中到手腕,眼球突出,牙齒緊咬,身體微微弓在一起,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發出了最後一顆子彈。嘭這顆子彈帶着理琪同志最後的願望,結束了一位日寇的生命,理琪同志也終於安然的倒在了血泊中。空氣中瀰漫着腥甜的氣息,嘹亮的蟬鳴像是英雄們戰勝的號角,又像哀悼烈士的低鳴。我不禁仰望天空,用手撫摸着殘破的牆壁,喃喃道:理琪同志,你的願望一定是希望中國和平,繁榮富強,你看,現在已經實現了,祝你安息。

腦海裏還像過電影一般回想着戰鬥的場面,我的心情十分低沉,重新凝望膠東這片大地,竟是被鮮血染紅的。

紅色蔓延,精神不滅!

尋訪紅色足跡,傳承膠東紅色文化,是我們青少年應當做的。我們應該將這些閃閃發光的紅星,傳揚更遠!我們應該將這些永不磨滅的精神,發揚光大!時間的年輪還在慢慢擴大,歷史他安靜的呆在那裏,無聲無息。他用無言的方式,敲響我們心中的警鐘: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觀看追尋紅色足跡心得感悟三

提起革命聖地,大家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説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延安革命老區等,但在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也有一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陝甘革命根據地——照金。

為了尋找紅色足跡,暑假裏爸爸媽媽帶我驅車去往照金。路上我一直在想:那個年代為什麼要革命?為什麼要打仗?陝甘革命根據地是什麼樣子……

來到照金革命紀念館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廣場中央矗立着的宏偉雕像,他們分別是謝子長、劉志丹、習仲勛;進入紀念館,我看到了革命先輩們曾經使用過的簡陋的兵器:刀、矛、土炮、土槍、土地雷以及他們生前簡樸的生活用品:鞋子、毛筆、墨水、揹包、帽子……

我認真地聆聽了革命先烈們的英雄事蹟,終於明白了先烈們為什麼要革命,為什麼要打仗,俗話説得好,“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於是就有了共產黨領導下推翻“三座大山”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政權的人民革命行動。而當時陝甘革命的負責人正是謝子長、劉志丹、習仲勛,在艱苦卓絕的對敵鬥爭和新中國的解放戰爭中,他們以熱血與生命做出了非凡的貢獻。

通過此次照金之旅,使我明白了革命先烈不是為了財富、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革命信仰和解救大眾於水深火熱、建立新中國而戰鬥,甚至為之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作為小學生的我們要發揚革命精神,繼承先烈遺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祖國的更加強盛而奮鬥!

觀看追尋紅色足跡心得感悟四

紅色是英烈們的鮮血,紅色是我們胸前的紅領巾,紅色更是那飄揚的五星紅旗。眾所周知,嘉興南湖的紅船曾經召開過一大,那麼你們知道嗎?上海中共一大會址也是黨的誕生地。

我駐足凝望上海的中共一大會址,剛一走進,就被深深地震撼了。雖然只看見了矮小普通的房子,但我依然覺得這些賦予時代感的房子像山一樣高大,閃爍着金色的光芒,不禁讓我肅然起敬。

追尋着紅色足跡,我們去參觀了革命歷史博物館。那裏陳列着許多舊照片。尤其是當我看到中國大使簽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照片時,更是義憤填膺,心想:落後就要捱打,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建設祖國!聽爺爺説,他們兒時只能在凹凸不平的茅草房子裏上課,外面下大雨,裏面下小雨;冬天的時候,冷風呼呼地吹進來,而他和同學們卻穿着單衣單褲,在那裏瑟瑟發抖地聽課學習。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依然努力學習,而我們現在在明亮寬敞,設施齊全的教室裏上課,又有什麼理由懈怠呢?作為中華少年,我們更需要努力奮鬥,把時代的接力棒傳好。

追尋紅色足跡,繼續前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部歷史征程的短片,它就像一個飽經風霜的老兵,在向我們娓娓訴説着當年毛主席一行人為了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鬥歷史。看完以後,我真覺得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了不起的組織,正如一首歌裏唱的那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家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平房蓋上了樓房,現在又舊樓變新房。坑窪的泥沙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道路兩旁還種上了花草樹木,村裏的小河清淤打撈後也變得歡快明亮了許多。以前農村的髒亂差現象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美麗鄉村建設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環境。讓我感慨最深的就是現代醫療技術也日新月異,讓人們的健康有了保障。一次肺炎住院的經歷讓我覺得現在的療程操作十分便捷、有效。隨着民生工程的進一步深入,我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明顯提升。

沿着紅色足跡,我們去“拜訪”了一位名人,《資本論》的作者——馬克思,時代進步離不開思想“巨人”。他的思想引領着中國等其他國家轉變成了社會主義國家,走上了一條光明的康莊大道。我由衷地佩服這些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終身的偉人。

汽車呀!請慢點兒開,讓我們在這佈滿紅色足跡的神聖土地上再停留片刻,讓這些長滿青苔的建築上閃爍的金色光芒,永遠照耀在我心中!

觀看追尋紅色足跡心得感悟五

今天,秋高氣爽,天高雲淡,趁着好天氣,我們來到了徂徠山遊玩,山青水秀,景色美極了!忽然,一座雄偉壯觀的紀念碑展現在我們面前,走近一看,原來是徂徠山起義紀念碑。這個紀念碑它是1987年為紀念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50週年,建的高23米的紀念碑,徐向前題寫“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武中奇題寫隸書碑文。

看着這座碑,讓我心潮澎湃,想起當年的徂徠山起義!1938年1月1日,中共山東省委組織發動泰安、新泰、萊蕪、泗水等地羣眾和平津淪陷區的流亡學生,在此誓師,宣佈抗日武裝起義,編為八路軍山東抗日遊擊第四支隊。洪濤任隊長,趙傑任副隊長,黎玉任政治委員。隊伍以徂徠山為根據地,轉戰於魯中南地區,經過短期訓練後,1月中旬,部隊下山,沿泰安的茅茨、良莊向新泰進發。途中,得知敵人要從大汶口去新泰便決定伏擊敵人以打擊敵人、鍛鍊部隊。部隊從二、三中隊中挑選了部分精幹人員和武器,由趙傑、封振武率領,26日拂曉隱蔽進入設伏陣地寺嶺村。下午15時,日軍的一支馬車運輸隊由大汶口方向進入了伏擊圈。隨着指揮員一聲令下,戰士們向敵人猛烈開火,排子槍、手榴彈,打得敵人人仰馬翻,打響了四支隊抗日的第一槍。但是戰鬥中,三中隊班長楊桂芳在抽出大刀要衝上去砍鬼子機槍時不幸被敵人的槍彈擊中胸口兒壯烈犧牲,成為四支隊創建以來的第一位烈士。

徂徠山起義是山東省委直接發動領導的一次起義,發揮了山東抗戰的源頭作用、山東抗日隊伍的種子作用,在山東首次打出了八路軍的旗號,打響了山東省委獨立領導山東抗戰的第一槍,揭開了山東省黨組織獨立自主領導抗戰的序幕。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到一九三八年六月間,全省共爆發了十餘起較有影響力的抗日武裝起義,而泰安地區這兩場起義為今後抗日戰爭的勝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看着長埋在大山裏的這些英雄,想想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這一些真的是來之不易,是先烈們為國捐軀,不怕犧牲,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銘記歷史,勿忘國恥,要為祖國做出貢獻,做一個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