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觀後感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W

學會寫一篇觀後感,可以更好的抒發自身的真實情感,觀後感不僅要與個人實際做好結合,更要與社會實際聯繫起來,寫作模板網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蒙山觀後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蒙山觀後感7篇

蒙山觀後感篇1

12月3日,單位組織工作人員團體觀看了電影《沂蒙六姐妹》.雖然以前也對沂蒙六姐妹的事蹟有所耳聞,但還是對這種政治色彩濃重的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片提不起什麼興趣.可是影片開始以後,這種感覺卻被一種強烈的感動震撼着.

我為《沂蒙山六姐妹》這部影片而感動,而落淚!影片感人的場面很多很多,心靈受到深深的洗禮.其中有很多的片段,讓我們的眼眶開始濕潤!

鏡頭一:孟良崮戰役打響了,蘭花帶領姐妹們組成的支前隊伍奔赴前線.她們冒着槍林彈雨搶救傷員;她們冒着敵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線橋”,使部隊及時奔赴戰場……橋下的女人都忍不住向戰士望去,那裏面有她們的丈夫、兄弟等親人.這也許就是我們説的大愛吧!男人用把鮮血獻給祖國,女人在背後用脊樑撐住家庭的未來!

鏡頭二:春英,、月芬爭着要上前線當擔架隊.她們的婆婆説.你們都去,孩子我照顧!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在這個特殊的家庭裏面.我們看見的就是孤兒寡母,可是我們還看見的確實一種偉大.也許就如同一首歌,軍功章裏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鏡頭三:沂蒙山的婦女在河邊洗戰士的衣服,一件件衣服暈染河水變的紅豔豔的.我最終再次明白幸福的含義!

鏡頭四:孟良崮戰役獲得全勝後,六姐妹回家.春英和月芬沒有看見自我的母親來迎接自我.回家看見的確是滿屋的白幡.一張大大的牌匾“滿門忠烈”記錄這個家的故事.也記錄了許多沂蒙山家庭的故事.是什麼樣的熱血是什麼樣的精神.我想僅有那刻有6萬個名字的烈士紀念園告訴我們,他們的故事!

沂蒙六姐妹,只是千千萬萬個沂蒙紅嫂的一個縮影.從沂蒙六姐妹所講述的戰爭年代的故事裏,我們體會到,沂蒙紅嫂這幾個字背後還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忠誠、博愛、自強、奉獻,是其內藴的涵義.而時刻銘記着先輩們的奮鬥歷程,並將沂蒙紅嫂精神繼承、發揚下去,則成為我們這些成長於新時代的之後人義不容辭的職責.

蒙山觀後感篇2

2009年12月3日午時,中心全體工作人員在中心領導的帶領下團體觀看了影片《沂蒙六姐妹》,看完後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影片以孟良崮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以沂蒙六姐妹為代表的廣大勞動人民為爭取解放戰爭的勝利而做出的不屑努力.在這片追求自由民主的沂蒙大地上,她們無私的奉獻着,默默的承擔着.她們的故事催人淚下,她們的精神讓人振奮.

影片剛開始,當看到月芬與替代丈夫的公雞拜堂時,讓我們覺得她是那麼的令人憐惜.自從嫁入這家門的那天起,能夠看上丈夫一眼就成了她的一個心願,一種期盼.而這個心願,她期盼了一生,終究沒有實現.這個從未謀面而以傳統拜堂方式結親的小夫妻是62年前發生的真人真事,這名美麗的小媳婦隱忍悲痛繼續支前且終生沒有再婚.

月芬的大嫂春英同樣是位偉大的女人,在那個艱苦的年代裏,她用自我的肩膀撐起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她用笑容去應對着一切辛勞.然而命運就是那麼的殘酷,戰爭讓她參軍的丈夫無法歸來,當把烈士證捧在手心的時候,這個堅強的女人哭的心都碎了,沉重的打擊把她擊倒在地,生活就是那麼的不公平,可是她還要撐起這個家,堅強的她把眼淚嚥下去,一個人來承受無比的痛苦,只在無人的夜裏悲痛地哭着.是戰爭讓她失去了親人,可是她卻始終如一地支持着這場革命,因為她明白,僅有革命勝利了,所有的人才不會再遭受失去親人的痛苦.

最讓人敬佩的是月芬與春英的婆婆,一位偉大的妻子,一個偉大的母親!整部影片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她的名字,可是她那種無言的偉大,無時無刻地貫穿於整部影片.作為一個妻子,她在背後支持自我的丈夫參軍,而丈夫犧牲後,她沒有後悔,又將兩個兒子送入部隊,當一家只剩下幾個女人的時候,她依舊用自我勤勞的雙手為戰士納草鞋、烙煎餅,把自我家裏本來就不多的糧食也毫無保留的奉獻給瞭解放軍.她默默無聲地支持着革命,用所擁有的一切去支持,這種無言的偉大是成千上萬沂蒙百姓支持革命的縮影.正是因為無數人用這種無言的愛做後盾,我們才過上了今日這和平寧靜的新生活!

電影的另一個高潮是沂蒙姐妹和無數紅嫂組成的擔架隊,在橋樑被炸燬而部隊急需強渡時,紅嫂搬來了自家門板,手拉着手用肩膀抗着門板組成人橋,再現了那場戰爭中的真實故事.

電影雖然結束了,可是它所訴説的沂蒙精神沒有結束,因為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將要把這種精神繼續傳承下去!

蒙山觀後感篇3

雖然硝煙瀰漫的戰爭已經遠離了我們,但沂蒙六姐妹那種自覺為革命事業拼搏工作的精神、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那種堅定的信仰依然震撼人心,也給我們和諧社會的黨政幹部帶來深深的思索。

加強修養,堅定信仰。春英得知丈夫犧牲卻不敢告訴婆婆,堅強地繼續工作;張月芬在丈夫奮戰前線的情況下,按照婚約如期與公雞拜堂成親,直到丈夫犧牲,也未能見上一面,但仍舊努力地做支前工作……六姐妹雖然都是普普通通的羣眾,都遭受到了喪失親人的痛苦,但她們不怕犧牲寶貴的生命,以前赴後繼的精神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革命洪流中,這種堅定的革命信仰讓人十分感動。正

為一名黨政機關幹部,今後我將努力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深刻領悟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注重黨性修養,嚴格遵守廉潔從政準則,堅定共產主義信仰,進一步強化勤政廉政、執政為民的意識。

愛崗敬業,拼搏工作。在炮聲隆隆、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戰爭年代,沂蒙六姐妹發動全村男女老幼,為部隊當嚮導、送彈藥、送糧草、做軍鞋、護理病員,有時一天只吃一頓飯,有時三更半夜起牀,有時一天步行幾十公里,甚至通宵達旦地工作,這種拼命硬幹的精神讓人敬佩。我所從事的辦公室服務工作和組織人事工作,相對較為繁雜瑣碎,但是與那個年代的艱苦環境相比,現在的工作條件要勝過過去幾百倍,我想,應當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對待今天的生活和工作,珍愛崗位,敬業樂業,以十二分的熱情拼搏奮鬥,沒有困難的工作要做好,有困難的工作更要做好,自覺加班加點,務實高效完成崗位職責和領導交付的各類任務。

無私奉獻,傾情服務。作為普通的農村婦女,六姐妹在沒有人的強制的情況下,主動將自己的熱血獻給了革命事業,傾情服務前線官兵,這種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今後,我將以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少考慮個人得失,多考慮服務大局、服務基層。要緊緊圍繞我局和部門領導佈置的任務開展工作,要結合創先爭優活動,帶頭學習提高,帶頭工作,帶頭爭創佳績,發揮好一個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要及時蒐集基層單位和各部門的幹部羣眾的意見,積極向領導提出機關作風建設、幹部任用選拔等方面合理化建議;要深入基層和其他部門瞭解情況,加強溝通,及時徵求基層幹部羣眾意見,力所能及幫助其排憂解難,做到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

總之,觀看《沂蒙六姐妹》給我許多感悟。我想,最關鍵的是要將六姐妹的奉獻精神精神、拼搏精神融入個人日常工作,轉化為工作動力,進一步堅定信仰,立足崗位拼搏工作,以優異的成績和優質的服務贏得羣眾的讚許。

蒙山觀後感篇4

沂蒙總附有一股神祕的力量牽引着人們緬懷那段錚錚歲月,青山秀水背景下硝煙瀰漫,時光飛逝,卻無法忘記那一個羣體,一種信仰,一種感動着無數中國人的“沂蒙精神”。

作為一名生在、長在沂蒙大地上的兒女,我觀看了山東省唯一一部向建國60週年獻禮影片《沂蒙六姐妹》。在影片中,沂蒙山區的婦女們用她們柔弱的肩膀挑起了重擔,為孟良崮戰役的全面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她們必將彪炳史冊,在建國六十年之際,我秉着向她們學習的精神,希望能把這種為理想堅持不懈,敢於奉獻的理想發揚光大。

每一個熱血兒女在看過這部影片後,都深有體會:戰爭年代給人造成的創傷,讓我們的心一陣陣痠痛,所以我們應該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編劇把很多真實的故事搬上熒屏,把沂蒙女性愛黨愛軍、淳樸無私的精神演繹的淋漓盡致,讓我們無比的感動。這是一次完美的視聽盛宴,這是一次心靈的震撼,這是一次鮮活愛國主義教育的典範。在觀看影片時,淚水情不自禁地一次次打濕雙眼,悄然滑落。我的淚為那些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捐軀和無私付出、默默奉獻的英雄們而流,為我們沂蒙山區的擁軍支前的婦女們而流,為那些有名的沒名的千千萬萬個沂蒙六姐妹而流。在這種激勵下,我們應該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大力弘揚沂蒙精神,不斷開創臨沂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新局面 。

觀看該影片後,我聯想到我所在的這座紅色大學——臨沂大學。我的大學一直秉持着以紅色育人的理念。把弘揚沂蒙精神作為辦學理念。積極投身於紅色教育事業中去。沂蒙六姐妹無私奉獻,不斷拼搏的精神在我的校園裏處處彰顯。我已作為一名臨沂大學的學生而感到驕傲。

觀看影片後,我覺得,片中所塑造的沂蒙六姐妹,已不單是指蒙陰煙莊的六姐妹了。而是將在革命戰爭年代沂蒙山區湧現出來的千千萬萬個女英雄的事蹟融入到影片中,真實再現了以“沂蒙六姐妹”為代表的愛黨愛軍、無私奉獻的沂蒙紅嫂的光輝形象,該形象將永遠銘刻在光榮的革命歷史豐碑上,億萬中華兒女將世世代代引以為傲。

作為一名臨沂人,我們對紅色歷史文化的耳濡目染。任時光飛逝,我們永遠也忘不了用乳汁救傷員的沂蒙紅嫂第一人明德英;忘不了掩護首長和戰士、辦地下託兒所、保護黨的絕密文件的“沂蒙母親”王換於;忘不了支前模範“沂蒙六姐妹”;忘不了站在冰冷的河水中肩扛門板搭成人橋的李桂芳等32名沂蒙女性;忘不了兩次從死亡線上挽救山東縱隊司令部偵察員郭伍士的紅嫂祖秀蓮;忘不了動員四兒一女參軍的王步榮大娘,其先進事蹟被編成歌曲刊登在1945年的《大眾日報》上,被魯中人民廣泛傳唱;忘不了積極參加抗日文藝宣傳,在全村動員參軍的大會上,發出了“誰第一個報名,我就嫁給誰!”這一崢崢誓言的年輕漂亮的識字班班長樑懷玉;

忘不了捨棄骨肉、出生入死、精心養育革命後代的女黨員尹德美……她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在沂蒙大地上的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深深地為她們自豪和驕傲。

遲浩田上將曾深情地説:“孟良崮戰役取得了巨大勝利,這和沂蒙人民的傾力支援是分不開的。我在沂蒙山區五次負傷,是沂蒙紅嫂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今天,我們沒必要從影片的選題、製作以及場景、拍攝效果、燈光、音樂、台詞、演員的演技等方面去評價該片,那是文藝評論家和影評家們的事。正如一千個人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形象一樣,我心目中也有一個沂蒙六姐妹形象。下面,我就以一個普通觀眾的視角談一下觀後感。

在網上,輿論説一上映就好評如潮,社會各界給予了高度評價。有人説,那是一種久違的感到;有人説,那是一場愛國主義的盛宴;有人説,那種滲透在她們血液中的沂蒙精神將激勵我們奮勇前進。毋庸諱言,沂蒙六姐妹的英雄事蹟,是我們沂蒙山區在革命戰爭年代擁軍支前的一個縮影和寫照,是我們臨沂人民的驕傲,是我們年輕一代的精神食糧,是我們的一筆精神財富,我們應高舉沂蒙精神的偉大旗幟,再創沂蒙大地的豐功偉業。

62年前那炮火連天的孟良崮戰役的相關細節我們不曾知曉,但沂蒙六姐妹的支前模範英雄事蹟我們卻非常清楚。素有紅色大學之稱的臨沂大學,一直以打造紅色品牌為嚮導。作為臨沂大學的一名學生,我認為透過該片,對我們來説要讀懂和做到的是:

一是大學廣大黨員幹部要充分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積極到學生中宣傳紅色知識,多帶頭組織一些紅色活動,再現那種軍民齊心的魚水深情場景,開創新時期黨和羣眾血肉聯繫的新局面。

二是學校領導大力提倡畢業學生以及在校學員積極從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着力提升臨沂軟實力。該片的成功拍攝和公映,是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又一次嘗試,標誌着我市文化事業達到一個新水平。在今後的學習中,要在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從提升臨沂經濟社會發展的軟實力出發,對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進行科學規劃。積極學習紅色知識,不斷構建覆蓋城鄉、功能齊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現代文化傳播體系。從而推動不斷加強對沂蒙歷史文化的發掘和研究及文化資源保護利用與開發,抓緊制定並儘快實施民間藝術保護規劃。

蒙山觀後感篇5

聽同事説《沂蒙六姐妹》上映了,心裏就期盼着能儘快看到.那麼多所謂的大片,我沒有這種感覺,但這次不一樣,因為片名中的“沂蒙”這兩個字——我來自沂蒙地區.最終等來了——12月3日,中心領導帶領全體同事觀看了這片影片.

從影院出來,我的腦中一片空白.那位大娘叫什麼那位從拜堂開始就沒有見過丈夫一面的軍嫂叫什麼兩三天內要完成的任務是多少煎餅、多少馬草、多少軍鞋……我全都沒有記住.但我分明又記住了什麼.是的,我的腦海裏,清晰刻印下了那麼多鮮明的面容,那麼多生動的形象,那麼多悲傷的場面……我沒有流淚,但我的心在顫抖——親人們啊,你們全在我的心中!

回到家裏,老爹老孃已經做好了飯菜——他們還沒有吃呢,一邊等着我一邊看電視.哦,是中央八套演出的電視劇《沂蒙》.多麼熟悉的地方,我忘記中的老家就是這個樣貌:破舊的草屋、低矮的石牆、窄小的衚衕……這不也是六姐妹電影裏的地方嗎我的心境又沉重起來,跟着爹孃一齊看.我爹説,電視劇裏那個村子,他還去過.我娘是很少看電視的,這次也看入迷了——遠離家鄉來到那裏,她還沒適應過來,也許這回在電視上找到家的感覺了吧.

連着看了幾集,我的心又一次顫抖了.我仍然沒有記住英雄們(在我眼裏,那些鄉親們都是英雄)的姓名,但我記住了他們——犧牲前應對敵人刀槍的微笑,餓着肚子為戰士送糧食的腳步,把從小養大的八路軍的孩子毅然送回時的眼淚,……

我又看到了六姐妹的身影,我想,《沂蒙六姐妹》展現的愛國情懷是感人肺腑的真正原因,《沂蒙》能動人心絃也是它所展示的正義與愛國之情.

怎樣樣才能愛國呢從小事做起吧,莫因善小而不為;從細節做起吧,細節決定成敗;父母健在的此刻就盡孝吧,千萬不要“子欲養而親不在”.

蒙山觀後感篇6

印象中,看電影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沒想到多年之後再次親臨在熒幕前之時,卻是帶着滿臉的淚痕走出來.文體中心組織觀看的《沂蒙六姐妹》是一部優秀的愛國主義影片,影片故事發生在1947年5月的山東沂蒙地區六姐妹的英雄事蹟,是沂蒙山區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全力支持革命的一個縮影和寫照,資料真實,過程感人,看完這部影片使我的心靈得到一次全面的洗禮.

從一開始以喜慶的方式揭開影片序幕,並由嫂子抱公雞與弟媳拜堂成親,對在南方長大的我來説,覺得好奇和好笑.革命時的齊魯大地只是在教科書上有所見聞,只明白這片充滿革命氣息的土地上曾湧現出無數優秀的革命兒女.但看完整部影片後心境異常複雜,之前有的好奇和好笑已經覺得乏力,有的是滿腔熱血和感動的淚水,在歷史大背景下全國人民都在為自由、民主而鬥爭,沂蒙山區人民更是在革命鬥爭需要支援的時候站了出來,整個村莊的男人都上了前線,這並不代表留守的婦女們就不能進行革命鬥爭,恰恰相反,影片中在橋樑被炸燬而部隊急需過河時,沂蒙姐妹們搬來自家門板,手拉着手用肩膀扛着門板組成人橋,再現了戰爭中的真實故事,激起熱情,感人淚下.

影片中,最讓我敬佩的是月芬與春英的婆婆,在不能拿槍上前線的情景下,在後方默默無聲地支持着革命,貢獻自我的全部,這種偉大是成千上萬沂蒙百姓支持革命的縮影.

感慨永遠銘記於心,幸福的當代人要永遠思量我們幸福的來源.

蒙山觀後感篇7

?沂蒙》主旋律是抗戰戲,色調土灰土灰的,主角看不出是演員還是一羣真實的沂蒙人,身上的塵土好像要從電視機裏撲出來,質樸的聲音好像是當年的當地人發出來走出電視機的。每個人都太生動了,每個小故事都太感人了,給人一種心靈的洗滌與全身的衝擊。我甚至都喜歡,沂蒙一個個飛揚的人兒。

?沂蒙》是不是管虎從解構灰暗到構建完美的最好見證,我想:就是!我呢,也就是好喜歡管虎的《沂蒙》。《沂蒙》讓人看到了真正的軍民魚水情,八路軍的孩子就是老百姓自己的骨肉,即使再艱難,也不能虧着八路軍的孩子。於寶珍接受新任務,帶着兩個八路軍的孩子回到家。因為心甜有奶,便將一個嗷嗷待哺的女孩黎明交給心甜照顧。抗戰時期條件非常辛苦,哪能有這麼多奶水?以至於自己的親骨肉牛牛餓的嗷嗷哭,不管牛牛怎麼哭,心甜心疼地一邊流着淚,一邊也要先餵飽黎明,多麼崇高高的母愛,多麼無私的付出,看到這個場景,讓人心酸。

更令觀眾感動的是心愛,一個沒有生育過的女人,對孩子傾注了全部的愛。在沂生得了重病後,心愛抱着沂生跑了7、8公里的路才找到衞生院,在無法確診破傷風還是敗血病的情況下,醫生都手足無措,而沂生的親生父母接到命令又不得不扔下孩子回到部隊,出於一種女人所獨具的母愛天性,心愛不顧一切,發了瘋似的抱着孩子回到了自己的老屋,守着,喚着,不怕被傳染的給孩子喂藥。終於,沂生的病好了,虛弱的沂生開口叫了一聲娘,萬般的艱辛與折磨此刻具有了意義與價值,母性的光輝在心愛身上閃爍。可以説,平日我看電視一般一夜要跳躍地看三個以上頻道,不會緊盯一個台,因為我知道下一個結局,下一個人物,也沒有那麼個電視值得我堅持的理由。可,《沂蒙》是一個例外,真是一個例外,我自己都始料不及。那些殘酷的鏡頭是我害怕的,那些塗得黑炭一樣的臉蛋並不好看,但正是那一幕幕真實的殘忍,讓我更增添了對日本鬼子的仇恨(我一直最不肯原諒地討厭日本),我把拳頭握成地球看電視;而正是那不加粉飾的沂蒙人的灰頭灰腦,讓我感受了素樸醇厚的美與博大。

劇中的主角於寶珍是一個無知無畏的母親,人們稱她為女李雲龍和女姜大牙合為一體的女人。而她和沂蒙的她們是讓共和國的老帥們進了棺材都忘不掉的女人。她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腳踏平了艱難,用小車推出了勝利,一個個兒子送上了戰場,打小鬼子,不僅僅是家仇還有國恨。圖什麼,我知不道!

遲蓬演的.於寶珍活龍活現,我叫於——寶——珍!我知不道!咋的了?這是於寶珍説得最平常的話,也是最多最有力也是最有趣的話。劇中的心甜、心愛和李陽這些姐妹們都原汁原味地一一鮮活着,不去論什麼大事業,甚至還有小家家氣狹隘的一面,但面對日本鬼子的害怕憤慨,面對八路軍的疼惜大義,都在血管裏噴湧。那怕用乳汁救小戰士也不認為是什麼大舉大義,只知道不救就會犧牲。她們有時候為了躲避鬼子活命,為了救八路軍戰士,養育藏匿八路軍留下來的孩子,即使衣衫襤褸,滿頭青絲亂蓬蓬的,還掛滿泥土和野草,黑乎乎的臉手,唯獨沒有皺紋的皮膚還知道是年輕人。此刻,我卻看到了最美麗的山花,看到了最博大的胸懷。

那些沂蒙的男人們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粗布棉襖、黝黑的臉蛋、粗糙的雙手、泛黃的牙齒,機警而敦厚地默默做一切,殺日本鬼子,運送八路軍的糧食。在日本鬼子殺死親人時,哭得眼淚鼻涕一大把,這些都不會讓人感覺有損形象,這才是最真實的人的寫照,最陽剛最英武的男子漢。

淚水已經不知流了多少,一句話,感動。

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已經被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所陶醉,現在人們很少再提起老區的人們了,其實即便是現在老區的人們也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完全進入小康社會。我所感動的是,老區人們在革命戰爭年代所付出的巨大犧牲,一位革命的老媽媽,為了革命,獻出了三個兒子以及自己的老伴,無私撫養八路軍的孩子,而最讓人震撼的是她的高尚情操,無私無悔,革命利益高於一切,真的稱之為"子弟兵的母親",正是有無數的這種為革命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羣眾,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真的不能忘記他們啊!

説起沂蒙山區人人都知道,因為那是我們革命的老區,在那裏普寫了一曲曲歌頌老區人民的讚歌!八年抗戰三年解放戰爭,有多少抗日英雄和之前模範出現在那片土地上嗎,在哪裏留下了永久的回憶。高山草地灑下了多少英烈的鮮血,才換來今日的安寧!祝福你老區的人民!

這幾天晚上紅霞都在看電視連續劇【沂蒙】劇目,體現了當時老區人民支援抗日的光輝歷程。看的紅霞從心裏感動,我們的沂蒙山根據地的人民的魚水之情,給全國人民留下了好的印象,是我們心中的楷模!看見當時的老區人民忘我的工作支援前線。好兒郎都去當兵抗日,參加解放全中國的戰鬥,拋頭顱灑熱血各個都是英雄好漢,他們的精神鼓舞着我們,動聽的沂蒙山小調傳遍祖國大江南北。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新中國的功臣!我們的沂蒙山老鄉!

劇中的沂蒙山區的代表人物,我們的婦救會長一家人,全家人戰鬥在抗日的前線,男孩全部當兵,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立下汗馬功勞,女人在家鄉支援前線是全村人的榜樣!年輕的心田為了救治傷員,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奄奄一息的戰士,為了革命婦救會長的大兒子兒媳,慘死在日本人能侵略者的刀下。為了抗戰送走了自己的小女兒參加八路軍,為了抗美援朝送走了最小的兒子。在全國解放前夕相伴半生的老伴為了革命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為了讓前線的戰士吃得飽,沂蒙山人民把糧食都支援了前線,自己只能喝糊塗粥來充飢。這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區女人,一個值得大家敬仰的老革命戰士!沂蒙山根據地的人民!我們的心中的敬仰的老區人民!他們只是老區的代表人物,當年的沂蒙山老區是革命的老根據地,有了他們的貢獻,才有今天的新中國!我們永遠不要忘記老區人民祝福他們!

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祖國和諧美好,興旺發達,強大的新中國站立在東方!改革開放人人奔小康,我們的老區人民過得好嗎?紅霞真心的希望你們過得好,在改革開放中一起奔小康,享受新時代的陽光享受美好生活!和我們一起享受五星紅旗下温暖和平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