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關於愛國電影《金陵十三釵》800字觀後感範文合集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1W
生活的確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戰爭面前,所有的渴望都是泡沫,但心中的信念卻不能被摧毀,今天本站小編整理的最新關於愛國電影《金陵十三釵》800字觀後感範文合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最新關於愛國電影《金陵十三釵》800字觀後感範文合集

關於愛國電影《金陵十三釵》800字觀後感

她們是南京城城最漂亮的一羣“女學生”。這是我想象的,因為女學生對她們來説是個夢,她們是按夢想來着裝扮演女學生的,因此就加上了夢的美化。

嚴歌岑大家耳熟能詳,她的作品充滿鮮活的生命力,極具故事性和畫面感,也許曹雪芹筆下的金陵十二釵讓你情有獨鍾,秦淮八豔讓你記憶猶新,而她所塑造的金陵十三釵則更讓你出乎意料。

這是一部在南京大屠殺的語境中,通過翻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傳統妓女形象,結合了金陵十二釵的悲慘命運,融入秦淮八豔的悲歡離合,創造性的重寫了一部“妓女從良”的故事。張藝謀導演的傾心力作便取材於它,它被定位為一部面向國際市場的戰爭史詩鉅作!其英文名”The flower of war”即《金陵十三釵》為戰爭之花。

影片與原著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當妓女們興高采烈地脱下一身俗豔性感的行頭,換上女學生的素淨藍袍時,洗淨鉛華,返璞歸真的她們乾淨了,也迴歸了!最後她們毅然踏上了不歸路……這時作品的深沉意藴一覽無餘,影片開放式的結局水到渠成!

周作人有言“女子之以花自命者,未脱依附之習”這些戰爭之花們是當代版的“羊脂球”魯迅認為她們在當代具有悼念價值,她們全是可憐人,不幸地上了歷史與數目的無意識圈套。她們由於悲慘,不但不被正視,反而被選擇性遺忘,結局不了了之。故作了無名的犧牲者,成了歷史上的失蹤者。正如魯迅所言:“其實他是生前死後,竟與社會不相關的。”

它成功的體現了社會主流的價值觀。無論真實與否,與歷史的縫合有無折扣,作為中國人理當信以為真。因為人物身上所體現的國格和人格已是最大限度地支持了中華民族的政治立場。若戰爭也有性別,無論是金戈鐵馬還是槍林彈雨,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這本應是男兒的決鬥場女性卻從未缺席。在各色題材的作品中,女性是危險的物種,註定無處可逃。直面戰爭的血腥與殘酷,這本應是蓬頭垢面、狼狽不堪的妓女。卻被嚴格岑另闢蹊徑地塑造成烈焰紅脣、濃粧豔抹。特別是在彈唱《秦淮景》的顧盼神飛與風情萬種讓人心醉神迷。尤其是集千嬌百媚於一身的趙玉墨,讓人一見傾心,神魂顛倒!盡顯秦淮女子的絕代風華,這是場奢華的視覺盛宴,所以説她們是戰爭之花,是抹在戰爭黯淡背景上的一抹粉紅。

結合電影拜讀它之後,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我慶幸生於太平盛世,國富民安,沒有戰亂紛飛,不用擔驚受怕。我深深的體會到要珍惜生活的點點滴滴,珍惜來之不易的青春與學習機會!回憶那段屈辱不堪的歷史,今天我們更應理性愛國!雖不能戰死沙場,但在捍衞釣魚島主權時應挺身而出,據理力爭,同仇敵愾,愛我中華!

作為女性,我們更應該潔身自好,自尊自強!告別男尊女卑,展現新時代“巾幗不讓鬚眉“的的凌雲壯志與颯爽英姿!

同時對待社會上的弱勢羣體我們不能帶上有色眼鏡,認為她們低人一等,對她們不屑一顧。還記得08年汶川地震後慷慨解囊的乞丐們嗎?還有那救起小悦悦的拾荒老人。對待失足女性我們不能全盤否定,不能像書中的女學生那樣對她們冷嘲熱諷,指桑罵槐。若我們如此,還能算的上是一個和諧社會一個泱泱大國禮儀之邦嗎?

或許我們更應反省自我,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説,它都是相對成功的。正好給我們上了一堂道德課與政治課。它們是互補的,尤其是電影的結局。都值得每個人的深思,或許我們更應捫心自問,國難當頭時,是否會挺身而出?在人性問題上,是否公平公正、問心無愧?

關於愛國電影《金陵十三釵》800字觀後感

一部非常有張力,看後久久回味的影片。

整部片子由很多“對比”組成。教堂里人性的温暖關懷與教堂外橫屍遍野殘壁斷桓的對比;

假神父前面地痞流氓嘴臉與後面負責任有擔當的對比;十三釵開始自私地搶地窖與後面代替學生送死俠義柔情的對比;士兵開始有退縮情緒,到後面英勇抗敵捨生取義的對比;孟先生帶着漢奸的袖套,後來卻冒死帶來修車的工具,貢獻出通行證;教堂小男子漢小小柔弱的年紀個頭卻充滿了大男人的大義凌然有擔當負責任,為了養父的囑託保護女孩子們,最後為了湊數走進送死的隊伍;還有十三釵風塵味十足的打扮和後來短髮藍袍的清純味道的對比,墨玉沉穩大氣有擔當與他的姐妹們的對比,墨玉對假神父開始的不屑厭惡與後面的相知相愛的對比。

電影裏每一部分人都是主角,情節的設計,演員的演繹,使得每一部分人都那麼感人,那麼豐滿。關於墨玉關於假神父,評價的人太多,我今天只説説配角。

軍人以人體盾牌衝向坦克,那個鏡頭特別有衝擊力,最後的班長用智慧殺敵,與敵人同歸於盡,班長在教堂外關注着這些孩子,關鍵時候開槍救了孩子們,班長將瀕死的浦生送進教堂,讓他“在温暖一點的地方死去”。軍人的英勇,智慧,俠骨柔情,在這一組組鏡頭間展現無遺。整部戲戰爭場面不多,但是表達得很充分,悲壯的情緒基調裏,有着軍人們與日本兵鬥智鬥勇消滅兩幫敵人的淡淡的喜悦。

教堂裏的小男子漢話不多,但是特別有男子漢的味道。拿着竹篙阻止十三釵翻牆進來,後來卻主動要求和假神父去找那兩個溜出去拿東西的姐姐。請求假神父留下來作為教堂的擋箭牌,女孩子的名額少了一個,他強烈要求自己冒名頂替走進送死的隊伍。——這一切都是為了完成神父的囑託。多麼讓人敬佩的男子漢啊!那個沒有現面的逃跑的廚子老陳,作為教堂裏唯一的成年男人,很好的襯托了小男子漢的高大形象。

為什麼墨玉能提出捨生保護女學生?因為她13歲前也是教會學校的學生,保護學生就是保護以前的自己。假神父的女兒如果在世,也是13歲,他是在保護自己的女兒。影片的這些細節,起到了很好的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浦生送進教堂,不僅表現了軍人的柔情,更造成了後來拿琵琶玄的女孩子送命,姐妹的悲慘遭遇激起了墨玉的.仇恨,也讓墨玉為素昧平生的女學生送命準備了感情基礎。女孩子關鍵時候從地窖邊跑開,避免了十三釵被日本人發現——這讓開始還不準學生進去的十三釵們自責,感動。墨玉大姐大氣場的渲染,為後面姐妹們為她所動同意一起代替孩子們送死做了鋪墊。一個個小細節,為影片最後蕩氣迴腸的高潮情節打好了基礎,讓人覺得十三釵們的決定自然,不會太突兀,不做作。

在橫屍遍野的南京,這些社會下層的不夠光鮮體面讓人鄙夷的社會底層人們,以人性的光輝帶來觀眾們的温暖和希望。

這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也許奧斯卡因為歷史背景以及對中國的固有的偏見,不會給我們頒獎。但是,在我心中,這是足以勝過任何奧斯卡電影的好作品。當然,如果音樂方面能更精緻一點就更好了。

關於愛國電影《金陵十三釵》800字觀後感

整部電影的背景很壓抑。小日本滿南京的屠殺,沿街隨處可見全裸的女人和鮮血淋漓的男人。14個教會學生、14個秦淮妓女、一個神父的養子和一個洋人殯葬師,一起出現在了一個天主教堂。學生看不起妓女,妓女不屑於和學生一般計較。一直是這樣,其實,一直應該是這樣的,但是不知不覺,書娟竟然帶着女學生避開妓女們躲藏的地窖往樓上跑,妓女們最後也替代了女學生,奔赴遙不可知的地獄。

身邊的女孩不停的在抹眼淚、吸鼻涕。這部電影拍的太細膩,妓女豐潤扭動的翹臀、洋教士與妓女的調情、孟先生壓抑濃重的父愛,李教官的隱忍痛心……一切的一切交織在一起,是一場無聲的控訴,它想要宣泄,想要為所有的希望、所有的愛找一個出口。什麼能夠帶着大家逃離南京,什麼能夠帶領大家躲開戰爭。

實在是很喜歡約翰神父的演技,《金陵十三釵》是先在外國首映的,洋人們對這部電影反響不是很高,因為他們不懂得這種情懷,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妓女就比學生低賤,不懂得犧牲,不懂得隱忍。但是克里斯蒂安懂了,從一個貪財嗜酒的`洋人殯葬師蜕變成為一個為靈魂祈禱的神父,他都演的淋漓盡致,看着他為十三釵祈禱的背影,我真的願意相信世界上有上帝,願意相信最後的最後,大家都平安無事。

誰説婊子無情,誰説“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尤唱後庭花”。豆蔻為了為浦生彈奏一手《秦淮景》,不惜冒險,用生命與尊嚴做賭注,只為找回缺失的四條琵琶弦……即使最後,那個愛貓的妓女低聲的控訴“我不是女學生,我不去”時的掙扎都讓我對他們有了更高的敬意。面對不可知的未來,害怕、哭泣,讓妓女的敢愛敢恨又更一步地栩栩如生。

爆炸的炮火中,有美麗的五色花隨着硝煙飄落,花兒落在地上,牽起一片輕輕的歎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