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的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4W

大家在寫觀後感的時候,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當人們欣賞完一部影片後,應該有不少感想,可以完成一篇觀後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朗讀者》的觀後感8篇,供大家參考。

《朗讀者》的觀後感8篇

《朗讀者》的觀後感篇1

?朗讀者》中的每一個朗讀者都珍藏着一段刻骨銘心的心路歷程,在他們敞開心扉的娓娓敍述中,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躍然而出。在他們充滿深情的朗聲誦讀中,傳播着廣博高雅的文化內涵,讓聽眾感受到知識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輝,從而產生髮自心底的共鳴與感動,激起人們沉寂已久的對知識的汲取與渴求。

?朗讀者》其新穎的創意在於把文字和閲讀者通過閲讀的方式緊密地連結在了一起,融合在了一起,是人與文字的和諧統一。一個朗讀者就是一個故事,就是一部作品;而朗讀者所誦讀的每一部作品、每一段文字都是朗讀者最真摯的心聲和最切身的感悟。

首期推出的朗讀者之一許淵衝,是北京大學的教授、翻譯家,至今已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多年,特別是古詩翻譯,世界稱奇,號稱“詩譯英法唯一人”。他能做到英漢、法漢互譯,成為中外文化傳播交流的使者。至今96歲了還在翻譯莎士比亞的著作,且立下豪言壯語,一百歲完成莎士比亞全部著作的翻譯工作。在談到翻譯林徽因的詩《別丟掉》時,還引出了老人的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當時為了喜歡一個女同學才翻譯這首詩送給她的,但是,直到50年以後才收到這位女同學的回信。老人説起來曾經的美好往事也是動情的熱淚盈眶,不禁感慨“生命並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於你記住了多少日子”。這樣的朗讀者,這樣的故事,就是《朗讀者》饋贈給觀眾的饕殄大餐,面對老人活到老幹到老的錚錚誓言和未泯情愫,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只爭朝夕地工作,不發奮努力地修身養性?相信每個人都會在敬佩他的同時被其深深地感染,定會思考自己的路怎樣走,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怎樣更能體現自己的價值。

朗讀者來自社會各界,有知名學者、文藝名流、企業家,也有普普通通的民眾。無國界醫生、16年陪讀失聰兒子的母親、選擇與艾滋病患兒共成長的校長等等,他們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中,用實際行動默默詮釋着人性的光輝。他們能夠敞開心扉暢談一個個親身經歷、親身感受的人和事,朗讀着自己鍾愛的作品或自己寫作的作品,能夠感染人的不是他們的朗讀水平高低,而是朗讀者背後所凝聚和散發着的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一份沉甸甸的愛,一份對社會、對國家及對家庭的無私的奉獻精神。

關注《朗讀者》,做一個朗讀者吧,朗讀可以讓人遇見更好的自己,喜歡上朗讀,你便會發現整個世界都在偷偷愛着你,朗讀者的世界也因此變得絢麗多彩,充滿關愛,充滿和諧。

《朗讀者》的觀後感篇2

一檔名為《朗讀者》的節目火了,引起的網絡熱議也多了,作為一名熱心觀眾,我想在這裏談談我對這檔節目的一些看法。

我是緊張備考的高三學生,偶爾能借着“積累作文素材”的幌子讓自己的心靈放飛一下,而《朗讀者》就是不錯的選擇之一。

我喜愛節目中一個又一個讓人潸然淚下又讓人莞爾一笑的小訪談,樂於傾聽沾滿塵世煙火的記憶裏毫髮畢現的真實經歷,熱衷於用雙眼去窺探人性中鮮為人知的光輝。

有人説這檔節目中朗讀者的故事的吸引力蓋過了朗讀者本身所朗讀的內容,造成了文學的忽略和貧瘠。但是我想説,不可否認的是,故事的確引人入勝,部分朗讀者的朗讀水準也確實不孚眾望,但至少像我這樣的欣賞者並沒有忽略朗讀者所朗讀的文學本身。相反,我覺得正是這種具有“普遍性”的小故事,才引起了觀眾內心的普遍共鳴。更何況,這些小故事能賦予觀眾“拋磚引玉”的感覺,能激活觀眾更多更深層的精神需求。

“最好的電影不是你説了一個多好的故事,而是你在觀眾心裏激起了什麼。你不要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沒有人在看你,他們是在看自己。”導演李安説得好,我們在藝術中能更好地“看自己”。

智能手機正在把這個時代變得膨脹起來。當太多人都在膨脹的時候,有多少人能沉潛自己,真正地去讀一本書,去感受生活在文字裏鮮活的角色,體驗其中描繪的時代色彩?《朗讀者》只是變換一種形式,通過個人故事裏裹挾着的情感讓聽眾去領悟文學作品裏潛藏着的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而由這些真實故事所引發的我們的思考也昇華了這檔節目的核心價值。它喚醒人們內心沉睡的柔軟,呼喚腦海中歷歷在目的我們所經歷過的場景。

董卿説,“主題詞選擇的標準,首先是它的情感張力。我希望所有的觀眾,在聽到這個主題詞的時候,都會有很豐富的生命聯想。”在每期節目最開始的部分,董卿都會在談論主題的選擇的同時也常常會引用很多文學作品來闡述這期節目主題詞的內涵以及選擇它的原因。而在闡釋的過程中,為了使觀眾能夠對主題詞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她往往會引用許多文學作品以及一些作家、詩人所説過的話。這些話語也往往會給我們提供一種想要去閲讀這部作品的“衝動”,從而形成一種全民閲讀的氛圍,只是這大概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需要在時間的沉澱中顯其光華。

像是一劑強心針的注射,儘管每期節目的主題詞都平淡無奇,恰如走馬燈的生活裏一抹浮光掠影,但是當我們真正再次聽到並思考這些詞時,我們又彷彿領略其深刻的底藴了。陪伴、遇見、勇氣、禮物等等等等,正是這些瑣碎的事物構成了生活的總和,給予我們繼續向前的力量。

“人總是需要一些精神慰藉和理想指引的,並藉此跳脱柴米油鹽的生活庸常,凝望世俗之上的價值期許。”《朗讀者》這檔節目正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在放鬆身心的同時又能豐富自己內在的精神平台。

希望《朗讀者》的觀眾們可以對節目中的朗讀者多一些理解,畢竟他們也只是芸芸眾生裏的普通人,並不是每個人都擅長很細緻又飽含深情的朗讀。我們的目光不該囿於這些無足輕重的形式,朗讀本身只是表達的一種手段,我們應更多關注和尊重的是千姿百態的故事和燦若新生的文學。

《朗讀者》的觀後感篇3

故鄉,是起點也是終點。朗讀者2的最後一期,看得我感慨良多。這是我第一次看完整期的朗讀者節目,也是第一次覺得有個地方有人説出了我一直想的事情。

白巖鬆開場時説他對故鄉的情感,以及一路走來的感受,聽他講的時候彷彿每一句都説出了我的心聲。當我十八歲那年離開太和那座小縣城的時候,我對自己説以後要出人頭地,走得越遠越好,最好衣錦還鄉。然而,我來了美國之後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思念祖國,思念我在國內的親人朋友。

小時候牟足了勁想要離開,而現在長大了卻想着回去,歲月改變的不僅僅是我,故鄉也變了。

我的.年齡、閲歷、對人生和生活的態度、對親人朋友的感情都在離開故鄉不斷漂泊的過程中慢慢改變,最後形成自己的一套説辭。然而故鄉變的是什麼呢?那一片土地依然在,春去秋來。秋冬蕭瑟,灰濛濛的天空彷彿就在光禿的樹上面。故鄉的家也還在,紅磚青黛,大門吱呀。但是村裏的人我都不認識了,兒時的夥伴也早已嫁了人生了娃,回去的時候再也沒有人認得我了。住在家裏的人老了,家慢慢變成了房子,變成了沒有人住的房子,小時候睡的牀玩過的鞦韆早已不知去處。

人們總是説思鄉,但是故鄉早已變了,思的到底是什麼呢?

人們總是在説故鄉,但是那麼多年過去了,就算是回到那個地方,除了徒增傷悲,又真的回去了嗎?物是人非而已。

其實,所謂的故鄉,只是我們度過了一段難忘的生活的地方。在故鄉時,我們有倚靠、有支撐,有一羣一起長大的朋友,有愛我們的親人,我們無憂無慮充滿了安全感。故鄉,就是我們生活再不濟,也能心安理得地依靠的地方。但是,我們離開故鄉的那一瞬間,就意味着我們與故鄉割裂,認識新的人,在新的地方有了喜怒哀樂,或許也有一個家。離開故鄉之後,故鄉只在記憶裏。

《朗讀者》的觀後感篇4

“朗讀亭是我特別喜歡的設置。當初我們創意是希望能夠讓普通人也慢慢地開始接受有這樣一種傳遞感情的一種手段。其實朗讀真的應該像唱歌説話一樣,我們有時候可以用這種方式借文傳情。”正如最近爆紅的節目《朗讀者》的製作人董卿的初衷一樣,朗讀亭是帶着《朗讀者》節目的使命,打通線上與線下的距離,走近每個朗讀者的身邊,將一段六十分鐘的客廳文化轉變為一場2017最具熱點的全民文化活動。它的推出旨在讓各行各業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裏稍作暫停,走進“朗讀亭”朗讀名篇片段,用簡單的方式呈現內心中最想表達的情愫,用發至心靈的聲音朗讀自己的人生夢想,感受文字的力量。

作為《朗讀者》節目播出後抵達的第一個城市,朗讀亭在杭州迅速成為爆款,將杭州人民的朗讀熱情全數激發,引得媒體爭相報道。浙江大學公眾號發佈關於朗讀亭的文章也瞬間突破100000+的閲讀量,可見朗讀亭的備受追捧。

京杭運河畔,是朗讀亭在杭州的第一站,一位大爺在亭前揮毫寫意,洋洋灑灑寫下“朗讀亭”三個大字,引發路人圍觀。緊接着,朗讀亭來到第二站杭州市圖書館,穿戲服的女子、外國留學生各行各業的人都在朗讀亭前駐足,其中,75歲的王佩英奶奶朗讀了病牀上老伴寫的情書,走出亭子時,她淚流滿面,在場的眾人也紛紛為之動容。

前日,朗讀亭移動到浙江大學站。這是朗讀亭到杭州的第五天,當天寒風冷雨的惡劣天氣狀況卻絲毫沒有影響到朗讀亭的熱度。源源不斷的人撐着傘來到朗讀亭前排隊,僅從從上午十點到下午四點,朗讀亭就已傾聽了80多位朗讀者的故事。他們中有浙大的學子,也有特地趕來的中、國小生,還有不同職業的人、不同年齡的人都聚集在這小小的朗讀亭周圍,渴望朗讀出自己內心的情感。原定晚上十點的錄製,也到接近零點時才錄完最後一個朗讀者。

一天下來,朗讀亭已經收錄了超過170位朗讀者的朗讀片段,連節目組的導演和攝像,都被杭州人民的這股熱情和毅力嚇到,表示:“今天我看到好多教授學者進亭子朗讀,這種狀況我還是第一次碰到。很多人在冷風裏排了幾小時隊,臉上還是笑呵呵的,這在別的城市也難以想象,沒想到,杭州人為了朗讀這件事,這麼有恆心,有耐力。

杭州朗讀亭在哪裏?本週末,朗讀亭將會移動到浙江圖書館。相信還會有更多的人走進朗讀亭,在其中朗讀出自己的故事。

《朗讀者》的觀後感篇5

又是開場熟悉的音樂,同樣是那麼伶靈動耳的旋律。温柔的燈光下出現一個和藹的舞台。節目一開始彷彿就暗示人們這是一場心靈深處的旅程,那是青春、眼淚、過往以及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的交織,當它要來臨時,這一切都給我們以親切的徵兆。

我曾以為那些在舞台上呼風喚雨,在電視裏顰蹙舉眉的影視明星多少都有些攀炎附勢,在羣眾的眼前全副武裝,在自己的工作圈裏人前人後。也許是我太過於不堪,讓我不相信那些外部形象。我心裏的演員之所以能稱作演員。哪怕是在現實裏,他們也或許戴着面具,進行着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本期《朗讀者》中的一位嘉賓演員—姚晨。她一出場便讓我想起了那個武林客棧愛憎分明的郭芙蓉。記憶裏的印象猶如一股暖流,好像在記憶深處找到的一些欣慰吧。

她的朗誦是《阿長與山海經》,節目泠然的配樂奏起,她翻開了書本。幾站燈齊刷刷地對準了她。現場一片寧靜,猶如世界誕生前夕一般,神祕而充滿期待。也不知何時,她的話語出現,打破這好似延續不絕的靜謐。她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彷彿真的帶人坐入時光機,帶着些灰色,來到魯迅的故鄉,見到南牆邊的小鎮。看到穿長袍的故人,看到梳着長辮的魯迅,一起那個穿着素樸,滿臉褶皺的阿長。看到到阿長的好,聽到阿長的切切察察。最後不禁沉浸於此在“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遠在你的懷裏永安她的魂靈”中,穆懷感傷。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是在無數個獨一無二的長短面背後,我們都有一顆最初善良的心,猶如阿長。在演員姚晨傾情朗讀下,我真真切切地走進了一個世界,並總愛沉思每個人的得失,猶如多愁善感的黛玉。我喜歡揣測每一個人,經歷地多了。不免習慣成自然。其實那些所謂看透塵俗,患得患失的人。也不過是一個自以為是的阿長吧。

看了這次節目,我更喜愛姚晨了。喜愛她精湛的影視,喜愛她袒露靈魂的朗讀,喜愛她真誠潔白的內心。

《朗讀者》的觀後感篇6

對於滿眼的娛樂與喧囂,《朗讀者》節目就像慢慢地翻開一本書,沒有驚心動魄的畫面,更無跌宕起伏的情節,隨着董卿那親切温和的語速,觀眾情不自禁地投入、並靜靜欣賞着傾聽着。此時,每個朗讀者面帶表情,所朗讀的篇章段落、或唱首歌,都是根據自己親身經歷感受所選,或輕淡細膩如和煦的春風、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撥動並滋潤着每個人的心絃。

這是繼詩詞大會後,央視又一次在一套黃金時段,推出的一檔由董卿主持的又一個好節目《朗讀者》。我看了首播的第一期的一部分,沒看全,又在二月十九日即週日晚央視三套、於7點半進行的重播,感悟頗深。

首期節目以“遇見”為主題,邀請了“詩譯英法唯一人”許淵衝先生、知名演員濮存昕、世界小姐張梓琳等文化領域的嘉賓,還有無國界醫生、為妻子許下一個鮮花山谷的丈夫、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譽主席柳傳志等人。他們所處不同行業,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夢想。

節目中,有董卿對嘉賓的採訪,有嘉賓帶着不同口音的朗讀,紮紮實實地呈現出、如她給節目的定位“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這檔節目跟《中國詩詞大會》,還有之前爆紅的《見字如面》氣質相仿,豆瓣評分高達9.3。“才女董卿”再次發力,請來演員濮存昕、世界小姐張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經典作品中,温文爾雅地給了大家一碗文化雞湯。

董卿站定在舞台中央,由衷感慨:“我當了21年主持人,而今彷彿回到了起點。《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們要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並感動於他們讓我們遇見了大千世界。我對於一檔有着人文精神的電視節目的追求,終於要實現了。”説的多好啊,喜歡董卿大氣知性、端莊睿智的主持風格,我在心裏默默地由衷讚歎!

其實這些大多是非專業朗讀者,隨着音樂舒緩起伏、情緒的逐漸醖釀,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加之觀眾用心傾聽,聚精會神的眼神交匯、甚至很多人眼裏閃着激動的淚花,致使掌聲不時響起,收到台上台下互動和鳴的效果。

《朗讀者》的觀後感篇7

?朗讀者》中的眼淚不少,但細細想來,這些眼淚,與文章本身,有多大關係呢?

濮存昕和醫生的故事感人,卻多多少少和老舍與宗月大師的故事隔着層皮;姚晨作為一個媽媽感激月嫂,和魯迅感激自己的保姆阿長又存在着些許出入。人設和情感與文章最恰切的一段,恰恰不是來自本土,而是我早先並不看好、香港的羅家英、汪明荃夫婦。他們的幽默、淡然、豁達、開朗,才正應了馮驥才的《老夫老妻》,既沒有搶戲,又很合適。

當我看到羅家英和汪明荃拌嘴,突然感到比眼淚更加深刻的力量,那是兩個經歷了幾十年風雨的人,看透世事的平靜。

雖然他們的故事是喜劇收場,但相信許多的悲情故事,也能被演繹得哀而不傷。因為,我們要向孩子傳達的是,比感動更遠的領悟,是即使面對苦難,也能平靜處之,淡然微笑的風度。

學會節制,比只會哭泣更重要。學會內心深藏悲愁卻不顯露,而不是滔滔不絕去訴苦抱怨。

?朗讀者》好,但它更像藝術人生,講的是嘉賓的故事;但如果它更專注文章,學會控制情緒,我會給更多掌聲。有人會説,讀書的境界本來就分為兩層,一是我注六經,二是六經注我,也就是説一種是用自己的話解釋好文章,一種是用文章的觀點來説自己的故事,《朗讀者》顯然屬於後一種,它的境界更高呀!這種觀點似乎也説得通,但對於孩子,連第一種我注六經都還沒有親自體會,直接給第二種不應該是過度拔高嗎?所以,如果要給孩子看《朗讀者》,還是先讓他讀文章,看書,讓他理解原文的內涵,再看節目更好。

反觀也還算熱的《見字如面》,請兩位教授來解讀文章,就來務實得多。但無奈,比起一本正經地討論文本,還是煽情火得快!在朗讀面前,每一個讀者都是平等的,他無關乎名望、地位、金錢、曲折的經歷,你可以飽經滄桑,也可以不諳世事,閲讀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套用簡愛那句話,我們的靈魂穿過書本,站在作家面前,我們是平等的。唯有熱愛書本身,才會給孩子終身閲讀的習慣,並賦予他們豐富的精神、情感世界。

《朗讀者》的觀後感篇8

青春是苦澀的又是甘甜的,是清晰的又是朦朧的。青春是我們奮鬥的資本,為了夢想,我們必須接受挑戰。今晚,《朗讀者》即將迎來本季的最後一期節目。在這場以“青春”為主題的朗讀中,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歌手老狼、導演馮小剛、詩人餘秀華、青春偶像王源等嘉賓將共同現身與大家一起致敬青春。

荷爾蒙青春 老狼回憶“搖滾青春”自曝兩首歌征服高曉鬆

每個人都曾有過青春,在那個情感氾濫的年紀,我們開始嘗試在父母和老師的教育之外,自己尋找關於愛或夢想的.人生意義。最終無論留下怎樣的回憶,青春在大部分人心中都始終是一個聽見就覺得美好的詞彙。校園民謠就是這樣一個美好的青春印記。節目中,足以代表一代人青春的民謠歌手老狼將現身與大家一同回憶那個“白衣飄飄”的青春。現場,老狼坦言,自己在還未憑藉《同桌的你》成名前,曾是一位搖滾青年。那時候,同樣正處於青春年華的高曉鬆組建了一支叫“青銅器”的搖滾樂隊卻苦於沒有主唱,於是通過朋友找到老狼。而老狼僅憑《天天想你》和《我要的不多》兩首歌就順利征服高曉鬆,成為了樂隊的主唱,之後又一同合作了《同桌的你》《睡在上鋪的兄弟》,從此一炮而紅。對於老狼來説,青春就是荷爾蒙,是不計後果的閃亮的日子。老狼笑言,當年校園裏最受歡迎的就是文藝青年,“那時候搞搖滾樂為了出風頭要留長髮,最長留到過腰這裏,成功打造了一個流浪歌手的形象。”

晦澀青春 餘秀華感慨青春的自卑與倔強

有些青春美好又閃亮,然而也有些青春苦澀又迷茫。對於詩人餘秀華來説,她的青春就是一段難以言説的“晦澀文章”。從小,餘秀華就因為出生時倒產、缺氧造成的腦癱行動不便,説話也口齒不清,在普通的同學眼中,是個與眾不同的“異類”。為了證明自己不必別人差,餘秀華在學生時代竭盡所能努力學習。在得知父母不希望她繼續讀高中後,倔強的餘秀華還直接一個人跑到校長辦公室,要求繼續讀書。然而這些倔強也掩蓋不了身體缺陷造成的自卑。直到現在,餘秀華都害怕別人看自己吃飯,坦言道:“怕搞砸,一個人自卑的心理不是一時半會能解除的。”甚至面對愛情,餘秀華也一邊憧憬嚮往一邊剋制退縮。在評價自己的青春時,餘秀華用了“晦澀”兩個字,或許連她自己都解讀不出自己青春中藴含的複雜心緒。

在這些不同的青春中,我們或許能看見自己,或是回憶起一些早已忘卻的記憶。究竟他們會給觀眾帶來怎樣的朗讀?今晚央視一套20:00、明晚央視三套19:30,《朗讀者》第十二期本季收官之作,邀您一起朗讀青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