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觀後感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8W

通過寫觀後感,很多人都可以讓自己的感受可以和別人分享,通常人們欣賞完一場影片後,一定有很多啟示,可以撰寫一篇觀後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父親》的觀後感7篇,感謝您的參閲。

《父親》的觀後感7篇

《父親》的觀後感篇1

當“感恩”這個字眼出現在我眼前時,我有點措手不及,看它是那麼的熟悉又是那麼的陌生,熟悉是因為我們經常在生活中聽見,陌生是因為我們根本不懂得感恩。

從來不關心天氣的父母,在我們離別的那一天起,他們每天都要坐在電視機旁,觀看上海的天氣,對我們噓寒問暖!”是的,我們的父母都是這樣的,時時刻刻為我們着想。但我們每次提起父母,不還是多的是抱怨,少的是感恩嗎?當看到“父親”為“盼盼"付出的一切,我腦海裏只是浮現這些畫面:父親冒雨為我送傘,我卻暗自埋怨他來得太晚;過生日總埋怨他送的禮物沒有新意;父親愛聽民歌,我卻嘲笑他沒眼光;父親語重心長教育我,我卻不屑一顧??長這麼大,我竟然不知道父親愛喝哪種酒,愛看哪種類型的電影,甚至連他的年齡、生日都不是很清楚。

娛樂明星的八卦新聞我能講得頭頭是道,星座占卜我也略知一二,可是,對於離我最近的父親,我卻知之甚少。依稀記得,小時候我很喜歡牽着爸爸的的大手,嘰嘰喳喳地訴説一天的經歷。那時候的爸爸很高大,總給我一種莫名的安全感,好像有了爸爸我的世界就不會下雪。後來,我慢慢長大了,開始喜歡聽流行音樂,喜歡看偶像劇,漸漸忘卻了在我身後守候的爸爸。大多時間,父女相對,總是尷尬的沉默。兩人互不相干地做自己的事,沒有任何言語。我吃着零食看電視,爸爸則在一旁安靜地抽煙,看到我對滿屋煙味表現出厭惡的表情後,爸爸便起身而去,站在門外默默地抽煙??當看完《父親》時,我淚流滿面,因為那時我才真正體會到了父母是那麼的不容易、那麼的辛苦,為了自己的兒女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是生命。這部影片使我想起了爸爸對我的點點滴滴的好,讓我懂得了要感恩父親、回報父親。我知道,隨着時光的流逝,我總有一天會長大,會離開白髮蒼蒼的父親;而爸爸,卻始終守候在家中,任時光雕琢,依依地等着女兒的歸來,期待着一家團聚的幸福。所以,趁父母在身邊時,感恩他們的愛吧!

父母也許只是我們衣衫上一行疏落的針線;只是我們不屑一顧的一碗生日面;甚至是我們耳畔喋喋不休的可笑而又可惱的嘮叨。然而,在我們無論遭受肉體或者靈魂的滅頂之災時,她又可以義無反顧地獻出自己的生命。當我們快樂的和朋友一起過生日時,你可知道你的生日也就是母親的苦難日。父母是我們從之索取最多的,可父母卻又是最容易滿足的,只需兒女對他們發自內心得一個微笑、一句話語,可是我們呢?常常不滿足父母給與我們的一切,還時常抱怨,可我們不知道父母給與我們的東西都是那麼得不容易,我們不但不感謝還嫌這嫌那,現在想一想,我們真的太不瞭解父母了。人世間做難割捨得就是母子情,但我們卻一次又一次的去傷害父母。母親帶我來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並且用她的身心養育着我,爸爸辛辛苦的工作供我上學。可是在以前我不知感恩父母,還時常埋怨他們.經常為爸爸媽媽的嚴厲要求而提出抗議。譬如,媽媽有時讓我寫完作業,並檢查沒錯誤後才讓我出去玩;考試出現了錯誤,媽媽總是嘮嘮叨叨的説了一遍有一遍。對這些我總是表現出反感的態度。可是現在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父母的愛是最無私的愛。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我們健康茁壯的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一輩子也報答不了的。父母對我們的愛是非常偉大的。當你變得一無所有,只有父母不會嫌棄你;當你遇到千阻萬難,只有父母會一如既往地支持你....朋友會背叛你,愛人會背叛你,甚至於兄弟姐妹也會背叛你,只有父母,永遠不會背叛你,只有他們才是你的家,只有他們才是你真正的歸宿。因為你是他們身上掉下的肉,他們要珍惜從他們身上掉下的肉。回望來時的路,我看到,我走過的每一個腳印都充滿着父親的期盼、母親的擔憂;每一次登上一個小小的高峯,總是看到父母驕傲的目光;每一次跌倒,總是父母幫我拍去身上的灰塵,催我繼續前進......“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天下的兒女們,抓緊時間盡孝吧,趁你父母還健在的光陰。

《父親》的觀後感篇2

腳踏實地,四平八穩,頭頂天,腳踏地,做人就要頂天立地,這就是板凳精神,也是英雄之道。

——題記

我是一個普通的中學生,一個小人物。我從不曾想過一個小人物能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直到我看了王寶強演的電視劇《我的父親是板凳》。

説實話,我從來沒看過如此蕩氣迴腸的一部電視劇。它能洗濯你的思想,震撼你的心靈。現在,就讓我回憶一遍這個故事。

齊家班幹雜活的小板凳,在大師兄常墩子的影響下,立志獲得坦坦蕩蕩。大師兄常給小板凳講《程英救孤》的故事。他告訴板凳“承諾大於命,誠信大於天”,以及板凳精神。小板凳也會吃苦,他從大師兄那學到了許多。

事情發展到這兒,還是風平浪盡。直到有一天,大師兄常墩子為了保護共產黨員唐雪梅的女兒——紅兒,以及黨的最高機密——火種,犧牲了。在臨死前,常墩子叮囑板凳,一定要將紅兒送到她媽媽手中。

於是,一場驚險的遊戲開始了。

板凳真是一箇中國漢,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他為了保護紅兒,撈油鍋,滾刀牀,上刑場,幾次在死亡邊緣徘徊,但他仍不放棄——因為他深深的記得“承諾大於命,誠信大於天”,而且他承諾過大師兄就一定要做到。

於是,他成功了。他不僅將紅兒送到了唐雪梅手中,還找到了火種。他是個英雄,真是一個真正的英雄!我還記得其中有一段,是板凳上刑場的那一段,板凳在子彈就要發出的前一秒鐘,仰天長嘯:“我真的不想死!”此時紅兒還在大牢,還等着她的板凳爸爸回來。板凳心中又是不甘心,又有一點對死的恐懼。但這也正體現出他是英雄。一個人在遇見危險時會害怕,而又鼓起勇氣去面對,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也很想做一個英雄。生活中太需要有人樹立榜樣了,我希望我會成為其中一員。總之,板凳有板凳精神,那我們也應該有我們的精神,不是嗎?

一起在心裏默唸吧:“腳踏實地,四平八穩,頭頂天,腳踏地,做人就要頂天立地,這是板凳精神,也是英雄之道。”

《父親》的觀後感篇3

張藝謀的電影越來越返璞歸真。從華麗繁瑣的舞台道具和色彩氣氛的渲染,發展到無任何矯飾的實物拍攝,這種變化是讓人喜歡的。它讓我看到一部清澈質樸的電影。《我的父親母親》。

這部作品一如既往,獲得柏林電影節的大獎。故事情節和結構簡單平淡,沒有環環相扣的跌宕起伏和波瀾迭起的動人心魄。從某種意義上看,它的內容僅是一張單薄的皺紙。但是因為紙張的柔軟和純白,筆觸在上面的塗抹就顯得自由和豔麗。

音樂。畫面。人物。導演對影片每一個細節的關注都達到了極至。從而使影片的故事性顯得單純,而藝術性和人性卻得到了反襯。電影的主題音樂有很大的超越。作曲三寶用了一種熟悉的樂器。我不能確定是長笛或中國的笛子,但隱隱感覺希望它是風笛。胸口好像是被温暖的潮水撲打了一下,嘩的一聲。那樣的沉靜。

那是母親第一次看到父親。高大英俊的城裏來的男人,出現在偏僻的山村。他穿着藍布中山裝,頭髮理得很短,口袋裏插着鋼筆,笑容乾淨。這個男人是知識和愛情的象徵,一下子就戳入母親的靈魂。在電影裏,音樂無處不在。它們是清澈温暖的水滴,滲透在每一個靈魂騷動和沉靜的時候裏。

一個貧瘠而淳樸的年代。但是愛情在,對知識的嚮往在,人性的堅忍和温暖在。

章子怡的美麗讓人目眩。一種真正的因為年輕才有的氣息。好像一隻蘋果,因為甘甜的果肉和汁液,而從嫣紅的表皮裏發散出甜蜜。有着不忍面對腐爛的恐懼。

18歲的章子怡在寬銀幕的近鏡頭裏,無憂無慮地袒露出沒有任何化粧的臉。透明般的肌膚在陽光下像平滑的絲緞。漆黑的眼睛明亮濕潤。玫瑰般的嘴脣。甚至包括臉上俏皮的雀斑。那些人老心不老,幾近中年,卻奮不顧身地在銀幕上扮演青春少女的女人,不知道會如何感想。章子怡是值得自傲的。因為擁有青春。以此她能夠不需要任何脂粉,一張素面就笑對數百萬觀眾。

在平原的草地上,她撒開雙腿,像一隻小鹿一樣嬌憨跳躍地奔跑。這樣的姿勢應該是經過設計的。但是是這樣的讓人驚豔。那是40年前的女孩,40年前在山村的純淨空氣和寬闊平原里長大的女孩,才有的奔跑。

總覺得在張的審美觀裏,對女性的美有一種固執的標準。不管是鞏俐還是章子怡,她們總是有漆黑濃密的長髮,潔白的牙齒,明亮的眼睛和燦爛的笑容。在電影裏,她們是野性和桀驁的,在沉默寡言中有驢子般的倔強脾氣。對人對事,有一種形式莽撞的忠誠,看起來很盲目,卻又目的明確。因為確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也許,張表現的一直是他自己。他是個自戀的男人,像所有的藝術家,把自己的個性和理想,賦予自己所創造的作品。張挑選的每一個女演員,都是他的作品。她們是沒有個性的,只映射一個男人固執而陰鬱的理想。張對她們的塑造,霸道而不容妥協。他喜歡把她們放在封閉的環境裏,讓她們遭遇一些需要極力抗拒或者追尋的事情。

在潛意識裏,我覺得張是個孤獨的人,他希望與世隔絕,只保留自己真正向往的精神和希望。

他惟一涉足城市題材的電影並不出色,那僅僅是他想做的一次嘗試,不能反映他的精神和思維方式,所以女主角瞿穎在裏面毫無特色,只是一個漂亮花瓶。而在那些他為之而沉溺的影片裏,他電影裏的女性變成了他自己,她們是惟一的主角,男性角色可以模糊或者隱去。而女性的形象就像火焰一樣,明亮豔麗,燒灼着整部電影的靈魂。

張挑選到的地點好像一個世外桃源。明亮的陽光照射在綠色的山谷和樹林上,照射在草叢和平原上。一條迂迴的泥土路。封閉的農村是張的情結。他賦予它貧窮以外的意義。好像是一個夢想起源的地方。而這次,他給了這片寂靜的土地,一個關於愛情的理想。

?我的父親母親》,反映了一種中國式樣的愛情。含蓄到無法言語,堅忍到百折不撓。一眼在人堆裏看到的男人,是這樣的喜歡他,做最好的食物想給他吃,總是想看到他。在冰天雪地裏等待他,在荒山野林裏追逐他,在地老天荒中陪伴他。

這樣的愛情,也許曾經在一個湮沒的年代裏發生過。

也許還會一直存留在我們的理想裏。

《父親》的觀後感篇4

今天我看了一個感人的故事,題叫《奇蹟名字叫父親》。文中寫的是一位父親帶着他的小女孩坐船到美國去,途中,父親為女兒用刀削蘋果時船不停地搖晃,水果刀插進了他的心臟,他忍着痛處,依然和往常一樣照顧女兒,最終在事發的第三天倒下了。我看完這個故事,心潮澎湃,真讓我感動。特別是在父親被刀刺到心臟的三天中,他依然每晚為小女兒唱搖籃曲,每天早晨依然幫女兒繫好蝴蝶結,還帶女兒去看蔚藍的大海……,他對孩子的愛那麼無私,那麼偉大,直到他離開人世,他的愛還停留在女兒身上。看到那,我的眼睛濕潤了,想:他的女兒感受到父親對他的愛嗎?女兒能為父親的愛付出自己對父親的愛嗎?是否想過好好報答自己的父親呢?這一系列的問題的產生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

我的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我,從小到大,總是把我的一切放在他們的第一位,可是我有時不懂事,還惹他們生氣,還朝他們發脾氣。我現在想來真是不應該啊。記得上學期有次雨天,我上學沒有吃早飯,匆匆到校,早讀課完媽媽送來早飯,讓我到教室外吃,就當着同學老師的面喊着我,讓我感到真是丟臉,在同學的.笑聲中我走出了教室,心裏不知道有多難過,想着:媽媽你怎麼就那麼多事啊,讓我在同學面前表現的那麼幼稚,我真下不了台啊。 我出去後沒有吃,接過飯盒,二話沒有説就走進教室。媽媽想説什麼我都沒有給她時間。下課有,老師找我談心,説到了父母的苦心,讓我心裏頓時覺得我那麼做真是太不應該了。那次回家我向媽媽道歉了,並告訴媽媽,我要好好學習,拿好的成績作為禮物送給她。

世界上父母對子女的愛是那麼的無私,我們作為孩子要懂得他們的用心,用自己的方式也去愛他們,讓他們感覺到有了我們就有了愛。

《父親》的觀後感篇5

愛情,是種奇妙的東西。它可以像太陽一樣的熱烈,也可以像月亮一樣的寧靜。無論擁有哪種愛情,只要是能細水長流,我想就是幸運的吧!

都説愛情最美好的是曖昧的時候。那是一種霧裏看花的朦朧美!那時候情犢初開,會因為愛情紅了臉!那時候沒有太多奢望,只要遠遠看着對方就會心滿意足!那時候明知彼此心中都只有對方,卻還是小心翼翼的保護着當前的關係!這或許就是那種像月亮似的愛情吧!前不久看過一部電影《我的父親母親》。這裏面則把這種月亮似的愛情表現得淋漓盡致。我的母親在看到父親的第一眼就愛上了他,她清楚的知道這輩子就是父親的人。父親剛開始並沒有注意到母親,而母親為了父親,每天用同一個碗裝不一樣的好吃的東西去送飯,只為父親能吃上一口她親手做的飯;為了父親她還不惜繞遠路去挑水,只為能經過學校聽聽父親的教書聲;更是為了多看父親一眼,一直在父親送學生回家的路上遠遠觀望着父親。而父親是明白母親的,自己心裏也是愛母親的,所以教室裏的紅布他一直沒捨得換,只因為那是母親親手織的......

故事的情節很平凡,但卻能感受到主人公深深的愛戀。在我看來,母親的形象是有沈從文筆下的翠翠的影子的,她們都是單純的倔強的,對待愛情都是痴情的,始終如一的,她們是遠離城市喧囂的,有着一種鄉下人的純樸氣質的,那是一種難得的品質!但在看這部電影時,我是急於早點戳穿那層窗户紙的,或許這是因為受現代快生活的影響,心中總是不免容易急躁,所以不喜歡那種欲言又止的感覺,也或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現在是很難再遇到這樣的愛情了。但是也正因為這樣,電影中的愛情才更能讓人嚮往,勾起人們對純樸的真情的懷念!這或許也正是這部電影重要的現代意義吧!

都説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再熱烈的愛情到最後都會變得平凡,生活本就是在平凡的過日子。我想能和相愛的人廝守一生便是愛情最美好的結局吧!記得影片中有句話是説:自從父親再次回來後,他就一刻也沒有離開過母親!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也是最能詮釋愛情的一句話!

而每一段愛情都有主人公的專屬記憶,也都有終結的時候,但那不是愛情的終結,而僅僅是生命的終結。母親在遇上父親後是幸福的,讓她傷心的時候不過是父親第一次被帶回城,沒能如期而至;還有一個就是父親去世......在那條通往縣城的路上,有母親的守望與期盼,也有母親去尋找父親的腳印。為了找父親,母親差點死在那條路上,但為了母親,父親也偷偷從這條路跑回來看母親。這條路見證了母親和父親的相識,相戀,相思!所以這條唯一通往縣城的路是母親和父親的獨家記憶。在父親死後,母親不顧所有人的反對,堅持要抬父親回來,為的只是和父親再走一遍那條路......這不是母親太過固執,而恰恰正是母親對愛情的堅守。正如翠翠在爺爺死後,她就一直堅守着爺爺的職業,並願意一直等待着儺送歸來一樣!哪怕那可能會成為永遠沒有結果的等待!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父親離開了,但他永遠不會從母親心中消失。影片是以一種倒敍的方式來呈現的,在看完父母親的愛情史以後,是難免會感歎時光的無情而暗自唏噓的。人生不過幾十年,有些人錯過了就是一輩子的遺憾了。看完這部影片,我心中最大的希冀便是母親和父親能早點認識,早點在一起,能多在一起幾年就好了!但細細一想,美妙的愛情有時也會因為時光的短暫而更讓人難忘。

我們不能像祝英台和梁山伯一樣在死後還能幻化成蝶,雙宿雙棲!我們有的只有一輩子的時間去珍惜身邊人,那麼就更不該辜負這段感情。無論社會環境多麼喧囂繁雜,也該為愛情留一方淨土!

《父親》的觀後感篇6

電影《父親》以一波三折的生動劇情,帶着濃郁東北地域的文化風情,以父親楊師傅為典型代表的鮮明的人物形象,講述了東北老工業基地背景下的一家人,在社會轉型的特定歷史時期從矛盾衝突到走向新的發展的感人故事。

影片以一場家庭衝突做開場,這場家庭衝突就代表的是當下的社會矛盾,而這種社會矛盾,反映的是經濟轉型時期的體制危機和新生的希望。

影片的主角楊師傅作為一個老牌大型國有企業東風廠退休的工人,身上掛着的光爛爛的獎章,代表了他為新中國工業事業所作出的突出貢獻,也表明他無論道德上還是技術上,都一直是一個模範工人。身為一家之主,秉性中充溢着本階層常見的樸實和率真和暴躁和專制。可是在他退休後的生活中,卻突然遭遇一場巨大而深刻的危機:他親手參與創建的為之奉獻了一生的工廠一直不景氣,二兒子二強下崗在家閒逛於社會,令他恨鐵不成鋼。十年前被廠子裏認為是最好的工人,也是他最心愛的女兒,在經濟轉型的大潮中也只能下崗回家了,已經是副廠長的長子大強,這個最被他認為是他事業接班人的大兒子,居然沒有和他商量就砸了自己的飯碗,辭去了副廠長的職務,帶着一批下崗的工人,“下海”開辦了“自強機牀廠”!這位愛廠如命的老工人憤怒、困惑而震驚,他不抱怨工廠,不抱怨社會,卻抱怨兩個兒子不像他那樣熱愛工廠。由於價值觀念的巨大差別,父子之間不可避免地爆發了激烈的衝突……,這場衝突反映的是當代中國主流價值觀念的堅守、傳承、反叛與重建的衝突與整合。

這部電影準確地把握了主題深度,以非常人性化和藝術化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父親這一典型形象,讓觀眾和角色一同體驗了一場親情的温馨頌歌,更見證了共和國的宏大的精神歷程。

勤勞樸實、技術過人、愛廠如命、倔強好勝的父親,他無疑代表了傳統的主流價值觀念。但他作為主角並非本片的全部意義所在。片中性格及價值觀與父親截然不同的小兒子與父親的對峙,也決不是年輕的兒子與年老父親之間所謂代溝的問題,還包含着價值取向的嚴重分歧;而一向被父親寄予厚望的性格温厚的長子對父親權威的反叛,與他們跟父親的最終和解,則更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另外更值得強調的是,這場家庭危機表面上是父子之間價值觀念的矛盾,而其深層則是舊體制與新轉型之間的衝突,但更深一層的意義,卻是個體在社會危機與轉型中的自我價值與定位的重新思考,它是新世紀鐘聲敲響後社會價值體系危機與重組的一部暢想曲。

隨着衝突的不斷進行中,我們看到,父親的剛強給全家帶來了前行的力量。他們頑強地、近乎掙扎地挺過來了!為自己,也為我們的國家,他們默默地恪守着匹夫的職責和諾言。

影片中大強和他的兄弟們在省城中快節奏地走着,每個人嚴肅的臉上表現出他們充滿了希望地要團結一心,創造未來。還有,在二強和哥兒幾個吃驚地發現他們給分派要擦玻璃的是省城中最高的一幢樓時,當二強向下滑行時,這令人窒息的場景,説明了這個工作的危險性和困難程度,這一切又在等待着這些從零開始創造自己未來的年輕人。同時也隱含了他們在面對新生活中面臨的阻力和畏懼,這和他們雄心勃勃地要走向未來,向上的,更上一層樓的心情是同時交織在一起的。大女兒渾身包裹嚴實只露一雙眼睛,在大街上,車流中往來奔波賣報,則體現了現實生活的殘酷與艱辛。

表面上,他們為生活所迫而竭力,實際上,他們以最樸素最不具光華的言行使“上面是天,下面是地,工人就是立於天地之間的人”從本質上得到昇華。

老父親最終跟兩個兒子在情感與價值取向上的交融,表現了新老兩代工人在時代大潮中的共同追求和嶄新的精神風貌,表現了他們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生命狀態,使老父親具有了非常濃郁的人性光輝,而兒女們對父親堅強剛正、拼搏好勝性格的繼承,則正是新時期工人階級薪火相傳的精神世界的真實寫照,完成了本片主題內涵的深層次開掘。

?父親》的結局讓觀眾感受到的是人類對理想的積極進取和不息追求的理念,也對未來一種美好的希冀。

《父親》的觀後感篇7

週末看了看電影,我的父親母親,感動哭了,這部電影真的很好,色彩,構圖,音樂,演技,劇情,前後呼應,都可以説是上上佳品。

前半段就是很簡單但卻不乏味的劇情描述,在簡單的劇情裏表現了接地氣的農村生活。後半段,我的眼淚就開始往下掉了,導演安排了兩次落空,在每次落空前我都是隨着女主開心感動的流淚,但是還沒開心完,就會發現並不是男主回來了,隨着就是和女主一樣的失落,但兩次失落積攢了觀眾的感情,男主真正回來的時候,是情感的爆發,感動的流淚,同樣,還沒有感受到相聚的甜蜜,男主又要走,但因為男主是為了女主偷偷回來,又會感動的流淚,知道了這不是女主一個人的感情,是雙向的奔赴。導演對男女主感情的描述到此就結束了,並沒有展現他們真正團聚的那一時刻,但是我們都已經可以想象到,但其實我覺得如果再描繪出他們真正團聚的場景,也不會囉嗦,可能就是會顯得有點庸俗了。

那麼既然是國師,自然不會這麼庸俗,他把剩餘的時間,用來刻畫一件更為有意義的事情,那就是對老師的歌頌。男主去世後,全國各地他教過的學生,都紛紛前來為他抬棺,在抬棺的路上,導演用了很長的篇幅來描寫這一場景,這也是我哭的很厲害的場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們可以看到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最後,讓我嚎啕大哭的是男女主的孩子,在男主上課的教室給孩子們上課的場景,鏡頭照在女主身上,女主慢慢變成年輕的模樣,教室裏也變成了男主的身影,一切又回到了開始他們那個美好的回憶裏。雖然很多電影電視劇,都會有這種手法,最後又回到最開始的場景裏,但是在這個電影裏,我尤為受感動,我覺得是因為這部電影裏接地氣的場景,讓我覺得更加真實,反而不像是故意這樣安排,而是自然而然的表達,就算導演不這樣表現,我也會這樣去回憶的自然,順理成章,就是一個字,棒!

當然這部電影裏還有很多小細節在貫穿全劇,比如紅布白布,道路,髮卡,青花碗等等,是一個很適合一遍一遍反覆觀看的電影,也是很適合做鑑賞的電影,因為它有很多東西可以展開討論,包括這種主線支線,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每個鏡頭的色彩,佈景還有剪輯,都是可以詳細分析的,這就是好電影,感覺很像讀了一本書,給人很強烈的觀後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