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精選《復興之路》觀後感範文3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4W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始了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奮鬥的新階段,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2021精選《復興之路》觀後感範文3篇,以供參考。
2021精選《復興之路》觀後感範文3篇

《復興之路》觀後感1

觀看了紀錄片《復興之路》,讓我瞭解到了許多關於我國的發展歷程和黨的艱辛歷史。

這部紀錄片回望了160多年中國的歷史,中國人民從飽受欺凌、貧窮落後,到奮起戰爭,艱辛爭取自由,找到了一條中華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這一鉅變,使我感受到: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今天這個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中國。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期間,西方資本主義對外侵略擴張,而中國清王朝閉關自守,中國與西方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正資產階段革命的作用下不穩前進,中國卻在唐朝統治者的腐敗無能統治下趨向衰落,人民生活困苦,壓迫嚴重。

一時間,中國的前途與出路令人擔憂。一個有生命力的民族,一個強大的國家,都需要精神的力量。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變化中,有過無數的輝煌,也曾經多次經受過各種天災人禍的考驗。但是,無論經受怎樣難以想象的磨難,偉大的中華民族總是從逆境中奮起,百折不撓,闖過重重難關,走上了新的道路。

在這部紀錄片中,我激動地看到,中國走過一段漫長而艱難的道路,難道有一個國家遭受過中國這樣的恥辱嗎?看到現在繁榮富強的新中國,我們應該學會為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自豪。

中國能夠在國際上保持高速的經濟和社會的穩定,並在國際上有一定得地位是經過許多仁人志士的努力,我們要珍惜現在幸福的生活,還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建設祖國。希望明天的祖國會更美好!

《復興之路》觀後感2

《復興之路》全片敍事宏大,解讀深刻,全景追溯中華民族160多年來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索的偉大曆程,經過振興之路偉大成就探索方向和平發展不懈探索喚起信心這六個篇章向觀眾展示全球視野下中國發展道路之抉擇、民族復興之畫卷。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167年,貫穿着中國近代史以來每一個深刻的歷史階段、每一個感人的故事,勾畫出了中華民族艱難曲折的偉大“復興之路”。從這條艱難曲折的偉大“復興之路”的歷史長河中,能夠得出這樣一條歷史結論:那就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

從1840年領土淪喪、百年屈辱的開始,到今日的獨立自主並完成香港和澳門的順利迴歸;從千年局變(辛亥革命)、崢嶸歲月(革命失敗、探索新道路)到中國新生(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從閉關鎖國、落後捱打、民不聊生,到今日的改革開放、申奧成功、小康社會。百年的屈辱和半個世紀的發展繁榮既見證了“落後就要捱打”這樣的血的教訓,也印證了“民族精神與國家安全從來不是靜態恆定之物,從來是在動態中不斷變化演進的。能夠這樣説,《復興之路》用事實證明,僅有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從洪秀全到孫中山,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在百年沉淪、百年復興、跌宕起伏歷史進程中,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夢想在水深火熱中探索;多少炎黃子孫為了國家復興的追求,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作為現代中國大學生,我們是驕傲的,因為我們的國家在富強;我們是自豪的,因為我們有如此多的精神領袖和如此偉大的民族。我們應當矢志不渝追尋他們的夢想,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職責,以自我的努力為中華民族發展史續寫新的篇章。誠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能只是一種口號。復興,靠強大的軍事高科技的國防,靠全中華兒女的智慧的凝聚力,靠真正的民族素養的説服力。我們既需要完善政治體制,建立強大的經濟體制亦要擁有不可磨滅的文化精神。

《復興之路》觀後感3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感悟

看完《復興之路》 第五集(世紀跨越),我有種説不出的感動和自豪!經歷了歲月的磨礪和洗滌,在黨和國家新的領導集體的帶領下,我國取得了更加卓越的成就,完成了改革開放30年來新的跨越。《復興之路》圍繞千年鉅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等六大主題,反映自1840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

2002年,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黨和國家的中央領導集體繼承發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政策不斷深化,綜合國力全面提升,中國經濟發展逐步融入世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的發展方向。在社會實踐的推動下,中國與時俱進,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為新時期中國發展的重要理論指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始了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奮鬥的新階段。

黨的十六大以來,在經濟方面,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以農村改革為突破口,逐步越出計劃經濟的框架,走向了市場取向改革的道路,改革從農村開始起步向城市推進,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明確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推動城鄉統籌發展。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保證了和平穩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質生產體系,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中國已經由初級工業經濟轉變為高級工業經濟,包括鋼鐵、家用電器在內的許多工業產品生產居世界第一位。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也不斷擴大。快速經濟增長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中國經濟已經完成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和經濟全球化浪潮之中。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居住面積擴大,居住條件有了明顯改善。新型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樓房鱗次櫛比,猶如一座新城。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着技術進步,高速寬帶網絡得到了普及,人們通過諸多種途徑,來滿足自己工作、學習、生活、娛樂等各個方面的需求。隨着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人類已越來越依賴互聯網,互聯網已經能夠滲入到人們的工作、娛樂、情感、生產

等領域,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衞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08年,我國首顆探月衞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中國接連成功發射了神州五號、六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航天領域舉足輕重的一員。但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高速發展,也以各種破壞為代價。二十年來改革開放固然取得高成就,但是經濟快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環境的破壞、資源的浪費為代價的,如果要保持環境,合理利用資源,再要增長不再容易。一個國家要保持生存,解決温飽時,環境一定程度破壞可以容忍,但從長遠的目光看,從承擔的責任看,不能再破壞環境。另外,我國對外開放不斷加快,逐漸與世界接軌,但我國對外開放與世界經濟不融合是有限的,假如我國真正成為世界貿易組成的一員,則我們面對的不再是技術含量低,小規模的港澳台資本,而是資本雄厚,高科技支撐,管理者道,有強大競爭力的歐、美、日的跨國公司的競爭,這時的挑戰將是巨大的。再者,貧富差距拉大,勞工權益受損。勞動者的收入水平沒有隨着GDP的增長而同比增長。另外,社會道德環境出現了讓人憂心的狀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道德基礎如果出了問題,將會使一個社會和一個民族退化到人類文明的底線以下。這些問題將制約我們經濟的高速發展,不利於我們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經濟。

六十年了,我們的新中國已年過花甲;六十年來,我們的祖國經歷了太多不平凡。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改革開放以來的種種變化讓中國人民感慨多多,曾經的破敗,如今的繁榮;曾經的苦難,如今的幸福。我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