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鑑史問廉》的觀後感範文模板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W

紀錄片《鑑史問廉》以“廉”為核心,從中國歷史的興衰中找到廉政文化的絕對力量,為當今社會政治發展舉明鏡。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有關《鑑史問廉》的觀後感範文模板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有關《鑑史問廉》的觀後感範文模板

 

鑑史問廉紀錄片觀後感 篇1

古人云“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鑑史問廉》以“廉”為核心,以“清、勤、慎”為主題,揭示廉則興、貪則衰的治國之道,弘揚不畏強權、公正執法的優良傳統,樹立激濁揚清、追求正義的價值取向,推崇克己修身、廉潔奉公的道德人格,為我們提供了一部研究和借鑑歷史的教科書。在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重拳懲治腐敗,強勢反腐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鑑史問廉》更加具有振聾發聵的力量,給予我們更多的警示與告誡。

一、要以廉為本,輕名利,講操守,提高自身修養

我國自古以來,各個階層和各個朝代均高度注重以道德引導官員,提倡以德為先、以廉為本。當前,要實現“政治清明、政府清廉”,首要前提是“幹部清正”,黨員幹部要守住自己的節操,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養。

要懷修養之心,提高思想境界。我國曆來有注重自省和個人修養的傳統,強調“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清朝大臣張英和其子張廷玉“父子宰相”留下的“六尺巷”的故事,是為官者克己修身崇德重禮的見證。當前,黨員幹部要以“慎獨”的精神要求自己,始終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借鑑歷史上優秀廉政文化,通過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磨礪,將黨和人民以及社會長期形成的政治原則、道德律令轉化為自己的內心信念、思維方式和行為規範,樹浩然正氣,揚昂揚鋭氣。

要懷淡泊之心,正確對待名利地位。不追求名利地位才能志趣高潔,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才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獨立人格,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胸襟才造就了他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以淡泊之心對待個人名利和職位升遷,甘於吃苦,不計得失,謀事而不謀利,奉獻而不索取,以國家的發展和人民利益的實現作為自己最大的幸福,而不以個人進退榮辱為懷。

要懷律己之心,抵制各種誘惑。楊震暮夜卻金的故事是嚴於律己的典範,東漢時,楊震舉薦的官員王密為報推舉之恩,夜晚拜訪楊震並奉上黃金,楊震連連拒絕。王密以為他怕人看見,有損名聲,便説:“暮夜無知者。”楊震憤然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把黃金扔給王密。在當今,面對紛繁複雜的客觀環境和社會思想、價值觀念日益多樣化的新形勢,黨員幹部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不斷強化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誘惑,慎獨慎行,擇善而交,自覺清除和抵禦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思想,始終做到一塵不染、兩袖清風。

二、要以廉為綱,重勤政,求實效,切實轉變黨風政風

宋代的呂祖謙在《官篇》中指出:“當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這裏將“清廉”列為官德之首。可見,“廉”是為官從政者最起碼的政治要求和道德價值取向。黨員幹部要以廉為綱,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切實轉變黨風政風。

要突出勤政愛民,心繫羣眾。用心愛民,才會得民心。李世民崇尚“恭儉愛民”,才開創了大唐王朝的鼎盛繁榮;焦裕祿、孔繁森為民鞠躬盡瘁,才受到廣大羣眾的深情愛戴。黨員幹部要始終堅持羣眾路線,腳踏實地深入羣眾,依靠羣眾,關切民之疾苦,體察民之憂患,排解民之急難,自覺地為民盡責、為黨分憂,做到“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要突出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是千百年來人民從歷史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治國理政的重要結論。政府辦公室承擔着市政府各項方針政策出台前的調研、參謀和決策部署的督促落實工作,直接影響政令暢通與政府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和“四大一高”戰略的深入推進,要深入實際察實情,強化調研理清思路,為決策提供參考;要圍繞決策督實事,善於協調抓督查,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位;要提高效率講質量,主動服務求實效,切實提升政府執行力。

要突出廉潔從政,秉公用權。歷史上,包拯、狄仁傑、海瑞、于成龍等人物公平正義、政治清廉,獲得百姓讚譽。黨員幹部要牢記“執政為民、立黨為公”的宗旨,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正確處理好親情與黨性的關係,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公私分明,決不能把權力變成以權謀私、假公濟私的工具。

三、要以廉為幟,重品行,作表率,引領良好社會風氣

黨風政風影響社會風氣,黨風政風清明則民風淳厚。孔子云“政者,正也,子帥以正,熟敢不正”。黨員幹部應該成為社會的“正能量之源”,以正直清廉、施政以德、忠於職守為社會作出表率,成為良好社會風氣的引領者和先行者。

要帶頭弘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如果不提倡艱苦奮鬥、勤儉創業的價值取向,必將走向衰亡,這是歷史規律和社會真理。秦始皇千秋萬代的帝國夢因“奢”至於二世,西晉在“鬥富”成風中毀滅,南宋因搜刮民力建奢侈建築“艮嶽”而土崩瓦解。因此,黨員幹部應當牢固樹立“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的觀念,帶頭增強節儉意識,並把它體現在生活細節上,落實到工作實踐中,杜絕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杜絕安逸享受、因奢入腐、損公肥私。黨員幹部帶頭克勤克儉,清正廉潔將蔚然成風。

要帶頭做恪守誠信的典範。要以實際行動踐行“明理誠信、善做善成”的三門峽精神,把誠信的外在道德約束內化為自己的品德素養和人格魅力,珍惜誠信聲譽,維護誠信形象,踐行誠信美德,做到表裏如一、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坦坦蕩蕩,促進誠信成為一種時代風尚和普遍自覺。

要帶頭塑造簡約務實形象。要嚴格落實“八項規定”,各項調研活動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拉近與羣眾的距離,傾聽羣眾真切的聲音。下決心改進文風會風,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把時間精力用在攻堅克難,促進事業發展上。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簡約務實形象贏得人民羣眾的信任和擁護,努力開創辦公室工作新局面,為全面建設創新開放、富裕文明、平安和諧、生態宜居三門峽貢獻力量。

鑑史問廉紀錄片觀後感 篇2

歷朝歷代興亡更迭的哪裏,人們感懷盛世榮光,更有對亂世的黑暗與殺戮,揮之不去的印記。

修長城,修弛山,建驪山,是秦朝揮霍無度、無所至極的極端表現,杜牧詩有: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一度揮霍淹沒了始皇贏政的統一大功。 “錢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錢之所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這樣的時代,這樣的信仰,只能是腐敗,只能是敗金。然而運河上美麗的花綱石,只能換來百姓的反抗,摩挲艮嶽峯頭石,千古興亡一覽中。

廉則衰,貪則興。

大唐盛世,唐太宗停朝祭魏徵,唐玄宗,公私倉廉俱豐實,註定唐朝人口的飛速猛增。法治鼎盛的北宋,人口更至上億,可稱盛世,清明上河圖可鑑證宋代的繁華。

感懷盛世,感恩清廉,執法如山,清正廉明更是百姓的精神偶象。包公臨行,百姓偷偷藏在行禮中的端硯,最終以“包公不持一硯歸”而結束,如今成為今天的端硯傳説。強項令董宣,老虎頭上耍大刀,劉黃面前鍘奴僕,忠於職守,報國為民,清正廉明,懲惡揚善,人們不會忘記,世代相傳。

中原自古興衰多,借古論今,以人鏡已,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讓百姓好辦事,為百姓辦好事,才是我們今至所責,民之所盼,盡已所能為羣眾擔供方便,才是我們今天的追求。

鑑史問廉紀錄片觀後感 篇3

最近在看央視播送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鑑史問廉》,在看到《道德之擇》時感觸頗深。“上善若水”,道德的力量如水一般,數千年滌盪着每一箇中國人的心,推動着歷史車輪的前進。‍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而道德是修身的最基本內容。歷史上的廉吏,節目中講到的楊震、羊續、張英、司馬光、韓愈、于成龍等,都能夠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線,慎微,節儉,做到了“清慎勤”,毫無疑問,在道德和利益面前,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德澤萬世,千古流芳。‍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作為黨員幹部,為國家之興旺,為政治之清明,為個人之立身,都要堅定地守住道德底線,崇德重禮,直道而行。‍

‍“人只一念貪私,便銷剛為柔,塞智為昏。”在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束之際,在高壓反腐成為新常態之始,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到,消除貪慾,根治“四風”問題,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幹部自覺加強自身修煉,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尚的道德是生髮威信的根本所在。德是立身之本,也是為官之魂。習近平總書記曾説過:“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一定要講修養、講道德、講廉恥,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養成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習總書記還在去年6月河南考察時講到,“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現實,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務必把加強道德修養作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課。”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幹部時時刻刻注重培養自己的德行,嚴格要求自身,既要求以法律為底線,也要在道德領域裏作楷模。‍

常修為政之德,就沒有什麼可以弄髒你;堅守住道德底線,就沒有什麼可以誘惑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