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日講話稿:節約糧食,文明用餐五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7W
  十月,也許因為新中國的成立而賦予了她神聖的政治色彩,也許因為中秋圓月的襯托而充滿了詩情畫意般的浪漫。世界糧食日,倡導大家要節約糧食,那關於世界糧食日講話稿有哪些呢?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世界糧食日講話稿:節約糧食,文明用餐五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世界糧食日講話稿:節約糧食,文明用餐五篇

世界糧食日講話稿:節約糧食,文明用餐1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1016日,是世界糧食日。為響應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國家糧食局將今年愛糧節糧宣傳週活動的主題確定為:科學用糧,節約用糧,共建節約型社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近22%的人口,成功解決了13億人口的温飽問題。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還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糧食的供需平衡仍然是緊張中的平衡,一些結構性的矛盾越來越成為糧食供求平衡的主要問題。就我市而言,近年來糧食產量有了新的提高,但隨着建設沿海強市步伐加快,尤其是經濟結構調整,工業項目增加,穩定糧田面積、提高糧食產量、搞好區域平衡的任務也進一步加大。

解決糧食問題,一靠增產,二靠節糧。節糧是在保證基本糧食消費的前提下,儘量減少在糧食加工、流通、消費過程中不必要的'損失或浪費。從某種意義上講,節糧就是增產,就是開發無形良田。有關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市農户儲糧約佔當年糧食產量的60%左右,每户平均儲存糧食1000多公斤。但由於儲糧設施差、科學儲糧意識薄弱,農户儲糧損失率達7%以上,僅這一個環節全市每年損失糧食近15億公斤,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節糧要從點滴小事做起。我國人民有着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但在構建文明社會、和諧社會的今天,一些不文明、不和諧的音符還時有出現,比如一些賓館、飯店、學生食堂,浪費糧食的現象仍屢見不鮮。從表面上看,掉幾粒米是小事,但細想起來小事並不小。這直接反映一個人的道德境界,也體現一個人對勞動者的感情。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糧,至少要經過20道工序,其中包含了農民兄弟辛勤的勞動,也浸透了工人師傅的汗水。另外,小處着手才能大處着眼。我國有13億人口,若每人每天節約1粒大米,則全國每天可節約32500公斤大米,每年可節約1200萬公斤大米,可養活35000人。

一米一粟當思來之不易,愛糧節糧人人有責。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樹立節約糧食、愛惜糧食的良好風尚,節約每一粒糧食,為創建節約型社會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世界糧食日講話稿:節約糧食,文明用餐2

大家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節約糧食,文明用餐》

古代教育家孔子給後人留下一句名言: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食物是多麼重要!隨着我國農業不斷髮展,我國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應有盡有。有的同學甚至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學校抓得這麼嚴,有必要嗎?我想説得是:當然。

雖然我們學校在開學時便將米飯的費用合入學費中,但是同學們依然應該珍惜糧食,我們不妨也可以算這樣一筆賬:倘若我們每人每天約一勺大米,那麼光光我們全校同學就可以節約多少!42公斤,長此以往,一年就可節約15330公斤,摺合人民幣76650元,如果你覺得這還不夠誇張,你可以再按全中國人計算。

也正因為如此,為了喚起大家愛惜糧食,珍惜糧食的意識,每年的1016日成為世界糧食日,雖然現在的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資源眾多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但浪費現象也隨處可見節約一詞在不少人心裏已日漸忽視和談忘了,要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在捱餓。根據聯合國糧食以及農業組織自創立以來,不定期地進行世界糧食調查,從這此調查的數據得出結論:飢餓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在不斷擴大,長期遭受貧困的營養不良之苦的.人口8.54億。

這樣,你還能説我們沒必要節約糧食嗎?請各位同學想一想在學校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將飯菜吃一部分就倒掉?或者因菜不合胃口而挑食不吃,當你這樣做得時候,你是否感得可惜,感到心疼?我們從小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因此我們更應該節約糧食。

此外,我們學校同學仍然存在這跑步就餐的現象,也許大家只是為了更早的吃到飯,只是覺得不跑步,我就得排到隊伍的最後面,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在這樣擁擠的樓道里,跑步就餐潛在多少的危險。進入食堂後,有些同學插隊或者變向插隊,這些都是不文明的現象,也許你的行為會給你自己帶來一時的方便,但是這樣做會影響到食堂內的秩序。

也許大家都已注意到,近段時間來,學校加強了對節約糧食文明用餐的監督力度。值周班的同學也在各處進行檢查監督。大家開始進行光盤行動。是的,作為浦江中學的學於我們應該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同學們,珍惜糧食就是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果實,就是在節約國家的糧食資源,其實節約糧食就是不浪費,做起來很簡單,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這樣做既符合節約的要求也有利我們身體的健康!

最後,我想説,人人都應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請大家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從你從我做起!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世界糧食日講話稿:節約糧食,文明用餐3

老師們、同學們:

當前,全球氣候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氣候變化導致的自然災害和環境問題日益增多,給糧食和農業領域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同時,人口的持續穩定增長將導致糧食需求呈剛性增長態勢。我國有十三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22%,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僅僅佔世界耕地面積的7%,隨着工業化的發展,我國耕地面積仍在逐漸減少,人口仍在不斷增加,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中國還是一個缺糧的國家,作為一位公民,愛惜糧食,節約糧食,人人有責。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愛糧節糧,你我責重。浪費糧食折射出奢華的思想觀念和浮華的社會心態,衝擊的'是思想大堤。勤儉節約是中華傳統美德。加強青少年愛糧節糧教育,反對講排場、擺闊氣、搞攀比,樹立節約為榮、浪費為恥的新風尚,幫助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xx1016日是第XX個世界糧食日,所在周是第XX個全國愛糧節糧宣傳週,倡議各中國小校以此為契機,積極行動起來,凝心聚力,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共創節約型社會,為建設開放文明和諧的XX貢獻力量!

世界糧食日講話稿:節約糧食,文明用餐4

親愛的同學們,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責任,一種品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可是,在學校食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許多同學將白白的饅頭,整碗的飯菜倒掉。不一會,泔水桶就到們了。看着滿桶滿桶的剩菜剩飯,只是令人感到可惜。當你捧着噴香的米飯。吃着雪白的饅頭。短期美味的麪條時。你是否想到這是農民伯伯盯着烈日辛勤耕耘換來的?當你埋怨飯菜不可口,隨意傾倒吃剩的飯菜時,你是否想到了很多孩子還因為貧窮吃不飽飯,上不起學?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費糧食就是踐踏農民的勞動成果。就是無視我們父母的辛勤汗水。同學們,讓我們繼續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從節約每一粒糧食做起,用實際行動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作出貢獻。

在此我給同學們要求幾點:

1、在學校食堂用餐時,及時告訴食堂工作人員,自己吃的份量以及要吃的菜,不亂扔剩飯剩菜;更不要認為自己交了錢的,就惡意浪費。

2、愛惜糧食,避免剩餐,減少杜絕浪費,把碗裏的飯吃乾淨。

3、不偏食,不挑食。以節約糧食為榮,一浪費糧食為恥。

4、就餐時保持安靜,文明就餐。愛護餐具,保持餐廳地面衞生。洗刷碗筷時,節約用水。

5、積極監督身邊的同學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希望同學們積極響應,自覺履行倡議,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文明就餐,節約糧食。不僅是對糧食,要讓節約內化為自覺,成為習慣。

世界糧食日講話稿:節約糧食,文明用餐5

親愛的同學們:

目前,非洲乃至全球面臨着嚴重的饑荒,上億人口餓得皮包骨頭,掙扎在死亡線上,而內戰動盪及自然災害還會加劇這一狀況。

解決饑荒問題靠什麼?一靠生產,二靠節約。

世界人口突破60多億,而人口可增長,城市和生產的發展使耕地面積不斷減少。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任何一個數乘以13億,將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包括生產、消費、浪費,當然還有節約。

我們上週在食堂垃圾的調查中,發現每頓飯有500多人就餐中有270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剩的和浪費,而晚來的同學卻吃不上飯,不得不冒着寒冷,捨近求遠去外面的餐廳吃飯。而每天倒掉的飯就有2大桶,100公斤由糧食轉化為豬飼料,食堂的叔叔阿姨為了讓我們吃飽足量打飯,而食堂卻存在嚴重的虧損。

從春耕到播種、洪水、施肥、收穫,用半年甚至一年時間種出來的糧食,在轉眼間被倒掉,有了饃饃甚至只咬了一口。

今年,由於氣温低,我們的爸爸媽媽因棉花籽減少和農業成本上漲而收入鋭減,甚至虧損。天氣一天天變冷,中午的時間越來越短。

我們提出倡議,請同學們節約糧食飯量小的主動給阿姨提出少打,同學之間相互合作,吃完盤中的每一粒飯,減少不必要的浪費,縮減我們的開支,為爸爸媽媽減少一份負擔,為晚來的同學奉獻一份愛心。為食堂、為國家奉獻一份力量。

如果我們節約出來的糧食,被用於援助饑荒人們,使我國爭取到更多的援助。我們節約用於發展國防,用於科研,那麼我們的節約愛國的。如果我們節約出來的錢用來學習,減輕父母的壓力,那麼我們的節約是孝順的。如果我們的節約讓學多贏得學習的時間,我們的節約是温暖的,我們的行動是可敬的。

世界是我們的,世界更是你們的,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文明於世界,則國聞名於世界。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養成文明就餐,節約糧食的習慣,不夾隊不隨手丟棄食物,文明使用餐具,吃完飯,將凳子放到原位,將餐具放到適當的位置,養成良好文明的就餐習慣,展現少年文明的風采。

倡議人:高中部師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