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奮鬥演講稿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7W


三分鐘奮鬥演講稿


【一】

各位同學老師: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奮鬥和機遇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現在很多工作都是唯才是舉,可是,什麼才是才?什麼樣的才算有才?大家都是普普通通的人,都是平平常常的生活學習,可是,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長,都有自己不同的愛好,但是,除了自己你還讓誰知道過呢?對於伯樂,找一批千里馬很容易,但是,對於千里馬,找一個伯樂似乎很難。

千里馬,它在等一個被發現的機遇,很顯然,我們就是缺這樣一個機遇,一個被發現,被認可的機遇。一個人,一生,都在找這樣一個機遇,一個好機遇,可以被人徹底的發現,徹底的聘用,徹底的過完一輩子。想想,這樣的想法真可怕。

是的,幾乎所有的人才都是很缺乏這種機遇的,機遇對我們的重要性就好像一場戰爭的導火索,只要導線被點燃,我們自然一發而不可收拾。但是,恰恰相反,一場戰爭,從它的導火索被點燃一直到結束,勝負總是註定的,機遇卻不是這樣。你可能因為一次機遇而飛黃騰達到雲端然後掉下來摔死,也可能因為一次機遇屢敗屢戰然後飛黃騰達,正如老子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所以,當機遇來的時候,請冷靜。當然,不管怎樣,它終究會改變你,改變你的一生。

講完機遇,再來説説千里馬,可憐的千里馬,如果不是天生就是千里馬,那麼就是幹活練出來的。對於後者,如果伯樂發現不了,那可就太虧了。奮鬥了這麼久,要什麼能力有什麼能力,結果,反到沒地方施展。這會是人生的悲哀,久旱逢甘露,一滴也沒有。

現代的人和古代的人相比,千里馬就很多了,當然也就會有更多的千里馬鬱悶死,為了避免越來越多的人在等在自己的機遇時變得碌碌,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奮鬥的結果,努力把自己推出去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人總是推銷自己的原因之一。不用擔心自己是不是人才,真的伯樂會認出來的。

不管怎樣,機遇來了,你準備好了嗎?如果沒有自己的奮鬥,再好的機遇也不可能讓一個平庸的人成為奧運冠軍。所以,平凡可以,我們不可以平庸。

奮鬥,是一個不變得話題,機遇來了,需要奮鬥,機遇走了,更需要奮鬥。一個得不到機遇的人,不會因為他不奮鬥而改變現狀,而一個得到機遇的人,不會因為他不奮鬥而比那些奮鬥的人過得更好。

奮鬥是和機遇相輔相承的,但是,如果真的始終得不到機遇怎麼辦?

很簡單,用自己的奮鬥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機遇。伯樂既然沒有,我們自己來做。當我們掌握的足夠的技能,擁有了足夠的知識,我們就可以自己創造自己的機遇了。

説了很多,歸根結底,沒有奮鬥就沒有機遇,沒有機遇,我們更要奮鬥。謝謝!

【二】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奮鬥成就人生演講稿”。

我在書上看到一幅引人深思的漫畫。畫裏有一個人在睡覺,腦子裏畫着一個籠子,裏面關着自己。圖的下方有一句話:“懶惰就像一隻籠子,關住了知識的倉庫,讓你一事無成。”這幅畫給了我一個啟示,那就是要做一個勤奮的人,只有勤奮才能成就夢想。我們如果現在不努力學習,那麼長大後就會一事無成。只有勤奮好學,將來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不要怕自己不夠聰明,就怕自己不夠勤奮。

很多名人的成功都是和勤奮分不開的。曾國藩小時候天賦不高,一篇文章要背很多遍才能背下來。一天晚上,曾國藩正在背一篇文章,一個小偷來到他家,埋伏在屋頂,想等他入睡後進去偷東西。可是過了很長時間,曾國藩還在背那篇文章。小偷等得不耐煩了,怒氣衝衝地跳下去,對曾國藩説:“這麼笨,還讀什麼書?”説完,小偷把這篇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雖然曾國藩似乎不如這個小偷聰明,但他鍥而不捨地努力,終於成為晚清一代名臣。可見,勤能補拙。我們作為學生,更應該珍惜時間,勤奮學習。天才出於勤奮,奮鬥成就人生演講稿。同學們,如果想要張開翅膀飛進夢想的天空,就從一個個勤奮的腳印開始吧!

奮鬥成就人生演講稿,努力鑄造成功!我們每個人都有着一個個美好的夢想。可是,有些人的夢想最終變成了現實,但也有一些人的夢想最終變成了空想。與其將來羨慕別人的成功,不如現在勤奮學習、努力拼搏!的發明家愛迪生曾説過:“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偉大的文學家郭沫若也曾説過:“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通向成功之門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勤奮。

在《感動中國2016年度頒獎盛典》節目中,有一個獨特的身影,他就是人稱“斷臂王子”的劉偉。1998年,春節剛過幾天,11歲的劉偉和夥伴們玩捉迷藏,卻意外觸電導致失去了雙臂,但劉偉沒有臣服於命運,而是開始學習游泳,並且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就在他為了殘奧運動會而努力奮鬥時,他卻被醫生告知因為疾病而必須永遠離開泳壇。沉重的打擊只能使弱者低頭歎息,使強者愈挫愈勇。劉偉面對命運的不公,以頑強的毅力在挫折中昂起頭來,又開始學習鋼琴。劉偉沒有雙手開始用雙腳來學習鋼琴,這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為了能夠有所收穫,劉偉每天練琴時間超過7個小時。通過每天堅持鍛鍊,劉偉一年內就達到了正常人業餘鋼琴7級的水平。最終向世界證明了自己。古今中外,通過勤奮學習、不斷努力最終取得成功的人物不勝枚舉。關於“頭懸樑、錐刺股”勤奮學習的故事,你們都懂的。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上課時不要睡覺,多聽講多思考;晚自習時不要玩手機,多看書多學習;實訓時不要玩鬧,多練習多流汗。我衷心祝願同學們通過勤奮學習一步一步地實現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謝謝大家!

【三】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先生曾經説過:“大學,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便是大師心中的大學,更應該是我們心中的大學。三民主義的創始人孫中山先生曾經説過“人類要在競爭中求生存,便要奮鬥”。李大釗先生也提出“青年之文明,奮鬥之文明,也與境遇奮鬥,與時代奮鬥,與經驗奮鬥。故青年者,人生之玉,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這是革命先輩的箴言,也是我輩需要的優秀品質。

我們被稱作“天之驕子”,肩上揹負着父母和社會對我們殷切的希望。我們立志“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我們希望“拔三尺之劍救黎民於水火,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我們嚮往“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户侯”??我們被稱為“精神貴族”:人格崇高、志存高遠。但是,揹負了太多的榮耀,我們便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這責任如何承擔,怎樣承擔,是擺在我們當代青年面前的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真正可以學到知識以應對複雜的生活主要在大學,大學時期是一個人思想、知識、人格的成型時期,大學生活的成敗也就決定着人生的成敗。

作為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我別無選擇,唯有把握好讀大學的機會,才是我命運的轉折,只要奮鬥過了,我便無怨無悔,縱使過程是艱難的,結果還是甜美的,美國散文家愛默生曾説“凡事欲其成功,必須付出代價,這代價便是奮鬥。”很欣賞最近網絡上的一句話“選擇了自己的道路,跪着也要走下去”,這是一種何等的魄力,恰恰便是我們青年應當具有的無畏。

帶着對大學美好生活的嚮往,擺脱了高中生活得束縛,使我如魚得水,希望在大學裏有一番屬於自己的作為,然而,有些同學卻在其中迷失了自我,他們確是體驗到了大學生活的輕鬆,就如同那些沒有上過大學,或者是上過所謂的大學的人的描述一樣,大學裏雖説不是歌舞昇平,卻也是自得其樂,但我們想過沒有,四年之的我們將會是什麼樣,非但沒學到能力,反而把自己在高中積累的知識丟棄了,這樣的同學只是虛度了四年的光陰。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知識和能力都是必備的素質,理科生也應該學一些文科知識。除此之外,作為新世紀的人才,我們還要掌握一兩門工具知識比如英語、計算機原理與操作,而且還要深化一下自己的人文素質修養例如學習哲學以提升理論境界開拓思維,學習文學以陶冶性情,讀歷史以增強自己的使命感。總之,對待知識,我們需要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痴迷與堅持。

由於過慣了在老師逼迫下學習的日子,我們對大學的學習方式很難習慣,以致於自己不知該怎樣讀書。我想解決此種問題的方法是大學生必須學會制定計劃與目標。目標以產生動力,計劃使我們有章可循。其次要結合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行動方針,以期使自己什麼時間學、學什麼做到心中有數。最後便是自己的行動了,踐行自己的誓言,歷史的車輪終究要碾過,但希望我們的大學時光是那道最深的車轍。

人生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青春的大學時光更是短暫,我們是瀟灑走一回呢,還是留下一句“來世我在奮鬥吧”的遺憾?現實是殘酷的,但有大學作為我們人生的墊腳石,夫復何求。梁啟超先生很好的詮釋了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學説“物競天擇勢必至,不優則劣兮不興則亡。”一段具有奮鬥史的大學時光必定是終生難忘的。我們的夢想是否還在內心激盪,那就喊出我的大學我的奮鬥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