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現場觀摩會議交流材料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3W

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

司法局現場觀摩會議交流材料

加快推進“第一道防線”建設

**市司法局

今年以來,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參與建設全國最安全城市,加強第一道防線建設主題,認真貫徹落實煙台市建設全國最安全城市現場觀摩會議精神和**“加快推進第一道防線建設工作現場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機關在疏導防控體系和法德教育體系中的職能優勢,為建設全國最安全城市築牢了第一道防線。

一、抓好四個網絡建設,精心構築兩個體系

健全完善的網絡是保證疏導防控和法德教育兩個體系正常運轉的前提和基礎。因此,結合自身職能特點,我們注重加強四個網絡建設,保證司法行政工作在維護社會穩定、建設“平安仙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是加強普法依法治理網絡建設。市裏成立了普法依法治理領導小組,在司法局設立專門辦公室,各鎮街、社區居委會也層層成立相應的機構,根據各自不同情況,制定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實施方案,保證人員、經費、設施“三落實”,按照《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四五普法教育規劃》的要求,積極開展各種法制宣傳活動。

二是加強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建設。建立健全了市、鎮街、區(片)、村居、村民小組五級人民調解網絡。市裏成立了由市委分管領導任組長的人民調解工作指導委員會,各鎮街都建立了由司法所長為主任、村(居)調委會主任、退休法官及檢察官、律師為成員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村(居)及轄企事業單位也都成立了3~5人的調解委員會。村民小組設調解員,十户至十五户設糾紛信息員。百人以上的企業成立了調委會,百人以下的成立了調解小組。目前,全市726個調委會基本實現了司法部、省廳“五有、四落實”的目標要求,調解網絡遍佈城鄉。同時,建立完善了矛盾糾紛排查、預警、調解、處置四個機制,在全市形成上下聯動、縱橫聯網、責任落實、運轉有序的大調解格局,基層司法行政整體職能得到充分發揮。

三是加強“12348”法律服務專線網絡建設。市裏成立了“12348”協調指揮中心,配備專職工作人員3名,各鎮街都設立了專門值班室。同時,堅持“12348”專線聯防聯調製度,與公、檢、法、婦聯等24個部門橫向聯動,與本系統公證處、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等24個單位縱向聯動,從而形成了“上下銜接、左右同步”的服務運行機制,增強了“12348”維護穩定的整體功能。

四是加強安置幫教網絡建設。在全市建立健全了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協調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包括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民政局、公安局、婦聯、共青團等相關部門。鎮(街)設立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辦公室,村(居)成立安置幫教小組共三級安置幫教網絡,對99年以來的620名刑釋解教人員進行登記造冊,每季度進行一次排查,做到逐人進行走訪摸底,對重點人員主要是有重新犯罪傾向、無工作和生活出路的實行“一對一”重點幫教。對家庭確有困難的,及時聯合有關部門做好安置幫教工作。

二、中心下移抓基層,大力加強司法所建設

鎮街司法所是建設全國最安全城市“第一道防線”的具體組織者、指導者、實施者,加強司法所建設,對於發揮好司法行政工作在基層建設“平安仙境”中的作用至關重要。為此,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對理順司法所管理權限的關心和支持。實行了以司法局管理為主,鎮街管理為輔的收編雙重管理體制,從人、財、物各方面加大對司法所規範化建設力度,為司法所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一是抓好司法所基礎設施建設。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的“三高”要求,全面推進創建規範化司法所活動,要求各司法所必須具備職能清晰的辦公室五間,包括司法所長辦公室、法制宣傳工作室、刑釋解教工作室、人民調解庭,且必須有滿足工作需要的辦公設施。去年以來,我們先後從市、鎮兩級財政爭取資金30餘萬元用於司法所的軟、硬件建設。目前,全市12個司法所中,有9個司法所辦公場所達到80平方米以上,實現了“148”全省聯網,配置了摩托車、電腦、傳真機等,辦公條件得到很大的改觀。

二是實行基層司法所長競爭上崗。為有效調動基層司法行政隊伍的工作積極性,我們把競爭機制引入幹部選拔和管理工作中,實行有利於人才脱穎而出、不敬業者讓賢、無政績者下崗的用人機制。這次競爭上崗打破了身份限制,所有基層司法所行政、事業在編在崗人員,凡條件的均報名參加競爭。經過動員發動、自願報名、民主評議、現場演講、公示結果、組織任命等程序,取得了完滿成功。全市共有26名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人員報名參加競爭基層正、副職,佔總數的93%;
有4個原司法所長、2個副所長沒有取得任職資格;
一批年富力強、德才兼備、政績突出的同志走上了領導崗位,新的司法所長平均年齡由44.5歲下降到40.7歲。通過此次競爭上崗,基層司法行政隊伍的工作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和提高,在全市司法所的佔形成了一種勇爭一流,敢於爭先的工作氛圍。

三是積極為司法所增編添員。為進一步提高基層司法行政隊伍的整體素質,經過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為基層司法所新增加6個編制,並通過人才招聘會引進了6名應屆法律本科畢業生,充實到各司法所,目前全市各司法所基本達到了3人以上。通過引進高素質、專業化的法律人才,進一步改善了我市基層司法行政隊伍的文化結構,為更好地發揮基層司法行政的職能作用奠定了基礎。

三、發揮兩個體系作用,推行司法行政進社區

近年來,為適應城市化管理的需要,我市先後建立了32個社區居委會。如何在社區中發揮司法行政的職能優勢,在建設“平安仙境”中有所作為,成為擺在我們面前急待解決的重要課題。為此,我們在實踐中探索,闖出一條整合基層工作職能、優化力量配置、促進工作開展、服務社區改革發展穩定的新路子。現階段,重點落實了“四進社區”:

第一,實現了辦事組織進社區。為使司法行政紮根社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必須設立有效的辦事組織。我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積極協助各社區確立了在社區居委員會的領導協調下,以社區調委會為依託,落實“四個組織、五項措施”的組織模式。即設立相對獨立的法制宣傳、人民調解、安置幫教、法律服務等四個工作室。每個工作室都健全落實組織領導、辦事人員、工作網絡、工作制度、辦公場所等五項措施。

第二,實現了規章制度進社區。為保障法律進社區健康有序地運行,我們還指導各社區建立完善了各組織相關的規章制度。重點突出了學法制度、調解程序、刑釋解教人員的接茬幫教制度及法律服務職責等。

第三,實現了法律服務進社區。針對現階段社區自身人員法律素質偏低的實際情況。我們採取:一方面,優化本系統力量配置,從中選拔21人,組成3支法律服務志願者隊伍,定期深入社區,面對面地給羣眾講法答疑;
協助調委會調處重大疑難矛盾。另一方面,將城區法律服務機構地址、聯繫方法、負責人等通過“便民服務卡”、宣傳欄等形式向居民公開,使他們遇到法律問題,能及時尋求法律幫助。

第四,實現了法制宣傳進社區。利用社區法制宣傳欄、社區法制學校、法律圖書室,在社區中定期開展法制講座、座談會。利用寒暑假和節假日,做好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加強對社區外來務工人員、經商人員和“租房族”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分門別類地進行集中培訓和分散教育,做到日常普法學習不斷。通過各種法制宣傳活動的深入開展,進一步提高了廣大居民的法律素質,營造濃厚的法制氛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