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建設心得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1W

農村黨員幹部作為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的最終貫徹者、執行者,在加強黨的建設和加快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亟待解決,結合農村工作就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問題和對策,淺談幾點看法。

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建設心得

一、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問題

1.幹部工作積極性不高。全市少數的村班子的發展規劃不科學、不明確,部分村幹部受三年一換屆的影響,存在着“第一年學、第二年幹、第三年看”現象,導致工作落實中出現三種現象:一是逼着幹,工作沒有思路。調研中瞭解到,大部分村幹部全村經濟發展思路不清,方向模糊,沒有詳細規劃發展路線,安於現狀,既沒有村級發展長遠打算,又沒有工作上的短期周密安排,僅僅把工作定位在保證工作正常運轉和村穩定上,至於社會的進步、農民增收卻順其自然,任其發展。二是跟着幹,發展意識不強。有的村積極向先進村學習、向發達村靠攏,但發展經濟的路子,既不切合實際又無明確目標、具體措施和保障機制;
還有的村發展思路就是應付,全是空話套話,思路歸思路,實際歸實際,“別人幹啥就幹啥”,不會抓農村工作。三是瞞着幹,重點方向不明。個別村幹部在工作中“雷聲太大,雨點微小”,上面安排啥就比劃啥,面子上風風火火、骨子裏冷冷清清,大喊大叫做樣子、擺花架子,熱衷於表面文章,不敢大膽開拓創新,開展各項工作一大堆困難。

2.農民黨員整體素質偏低。當前農民黨員的素質與新形勢下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進步的高要求還存在着很大差距。主要表現為:一是文化水平不高。大多數農民黨員沒有受過較高的文化教育,大學本科以上4223人,佔12.2%;
大學專科7183人,佔20.7%;
中專(高中、中技)7696人,佔22.2%,國中及以下15586人,佔44.9%。在就業後也不注重學習,多數農民黨員的小農意識和既得利益思想嚴重,思想保守較,科技素養不足。雖然農民的科學種植、養殖意識有所增強,但與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絕大多數生產經營水平科技含量低,沒有參加過技能培訓,大多數不會、不懂科學管理方法,嚴重製約增產增收的步伐。二是年齡老化嚴重。從農村黨員年齡結構上看,35歲及以下黨員5792人,佔16.7%;
36至45歲5328人,佔15.4%;
46至55歲7010人,佔20.2%;
56至60歲4093人,佔11.8%;
61歲及以上黨員12465人,佔35.9%,農村黨員隊伍的嚴重老化不便於黨組織開展較多活動。三是發展意識不強。調查中瞭解到黨員發展市場經濟意識不強,對市場經濟規律不懂,很少主動到經濟發達地區學習產業項目、學習技術技能,種植養殖都是在本地“跟風跑”,根本不懂按市場經濟規律生產和經營,有時成為市場的落伍者甚至是受害者,成為困難家庭

3.黨員帶富能力不強。隨着農村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農村幹部在工作方式方法和能力等方面,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不相適應。一是先鋒意識不強,熱情不高。有的鄉村幹部主動服務羣眾的意識不強、擔當意識不強,面對當前的形勢和農村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對農民增收瓶頸,集體經濟發展緩慢等問題不能積極出主意謀路子,缺乏“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主體責任意識,影響了帶動羣眾增收致富步伐。二是市場意識不濃,能力不強。多數鄉村級幹部本身就不注重學習、不善於積累知識,對於市場經濟知識、經濟發展形勢不甚瞭解,運用市場經濟規律服務羣眾能力不強,既不能帶頭創業致富成為典型,又不能全方位為羣眾提供服務。三是職責定位不清,方法不當。雖然政府職能在不斷轉變,努力打造服務型黨組織,有的鄉村幹部對工作內容把握不深不透,仍把職責定位在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上,甚至個別幹部不知道自己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應該做些什麼、怎樣做,沒有把打造服務型黨組織的要求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4.大多數村集體經濟薄弱。各村底子薄,基礎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比較緩慢,導致民生工程難以推進。一是壯大村集體經濟後勁不足。多數村幹部把目光集中到機動地、荒山、荒坡、荒溝、荒灘的出租和出賣上,沒有增強自身造血功能,不具有可持續性發展潛力,後勁明顯不足。二是集體經濟發展形勢嚴峻。多數村面臨地處偏遠、交通閉塞、資源匱乏的現狀,集體經濟發展速度明顯滯後,雖然消滅“空殼村”,但集體收入還不夠穩定,無力改善基礎設施建設,造成貧富村基礎設施建設差距不斷拉大。三是機制不完善且執行不到位。考核村幹部業績時,缺乏科學統一的考核機制,還不能科學地設定考核指標,鄉鎮之間的區別導致村幹部工資待遇不平衡。村幹部對發展集體經濟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開拓進取意識不強。

二、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對策

1.加強領導,增強組織功能。明確鄉鎮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親自抓,村黨組織書記作為直接責任人具體抓,經常深入基層“面對面”指導,建設作用突出、檔案齊全、活動經常、運行規範、制度完善、組織健全的黨組織。村級組織體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扁平網絡”,村級黨組織與民間組織是領導、指導、協調關係,發揮民間組織在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建設,深入實施“四議一審兩公開”議事決策程序,既能突出了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又突出了村民代表在議事決策中的參謀作用,實現黨組織意志和羣眾意願的高度統一,提升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

2.創新辦法,優化幹部隊伍。加強村級班子建設,選能人、用好人,明確能人標準和數量,對培養措施、管理使用等制度進行完善,確保“一好雙強”型村書記比例達到90%以上。通過換屆選舉、組織調整等手段選拔優秀青年進入村級幹部隊伍,優化村級班子結構。同時,要加強村級黨組織帶頭人的培訓,經常組織他們相互交流經驗、外出學習考察,提高“雙帶”能力和本領。尤其是深入開展“能人工程”,大膽地把那些自身致富能力強,又要把帶富能力強的能人選拔到村幹部崗位。

3.搭設平台,提升農民素質。農民素質不高,是影響當前各項工作及他們增收的主要因素,加強農民教育是農村發展根本出路。要想提高農民素質,除了應用好政策宣傳、科技培訓等原有的教育手段之外,還應運用綜合性教育載體。教育形式可採取以會代訓,專題講座,電化教育,入户輔導等教學方式進行全方面多角度的教育。強化培訓一批農民黨員致富帶頭人,對1千名農村黨員進行就業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廣大黨員致富能力。

4.改進方法,提高工作實效。廣大羣眾參與管理各項村務工作的願望愈來愈高,村幹部要極力為民解憂,幫民解難,努力把農民羣眾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為農民提供好的項目,解決難題,提供服務,做好觀念引導,制定好村產業發展規劃,為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提供正確導向,培養和樹立先進典型,抓好一批示範基地和專業大户,帶動農民發展效益農業。

5、夯實基礎,提升經濟總量。要使黨的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充分盤活集體資產,把資產量化、收益分配細化;
要結合荒山造林、養殖業開發、農業綜合開發、小流域綜合治理、低產田改造等農業項目進行合理開發,提高存量資產的利用率;
全面發展合作經濟,通過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採取“支部+龍頭企業+基地”等形式開展生產經營服務;
要突出實施項目牽動,充分利用社會資本和工商資本,興辦市場、倉儲等配套服務業,增加集體經濟收入。要探索創新集體股本,把相關部門和單位向農村投放的項目、資金和物資,在按照規定管理和使用的前提下,作為村集體投入,既保證涉農政策的落實,又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