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研修總結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6W

培訓研修總結

培訓研修總結

我們帶着忐忑的心情來參加教育技術能力調高研修班的學習。可是李主任親切的開班演講讓我們放下了包袱,並且重新充滿了衝勁,原來學習可以是“快樂進行時”的。

我們瞭解到,教師需要做一個思想活躍的人,多讀、多實踐、多思考,並養成思考的習慣,以自己活躍的思維,迸濺思想的火花,從而在課堂上也點燃學生的思維。

教師還要善於開拓多種學習途徑。教師自己必須是一個具備學習能力的人,才能帶動學生使之成為終身學習的人。

教師同樣要較全面地掌握教材內容和相關資源,要有“一桶水”。

但是,教師要成為助學者,應該是在學生有困難時,總能給予幫助的人。這種“給予”不是純粹地給予所謂“答案”,而是一種啟發,在不憤時不啟,不悱時不發。師不必賢於弟子,這種幫助可以是一種心理支持和鼓勵,可以是一種互相提高,可以是一種共同進步。

所以,助學者應當是學習共同體中的首席。他與學生是平等的,他不代替學生思考,不給學生結論,在生生、師生的合作探究中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而且這個助學者應該有“慈航普渡”的菩薩心腸——無論是如何後進的學生,都能一視同仁,或者是更多地傾注心血在這些後進生身上。

學生都是先“親其師”,後“信其道”的。所以助學者首先應該是 具有個人魅力,是個受學生歡迎的人,他的“幫助”才能好心有好報。我有這樣的經驗:

身上有痞氣的學生,我都先收伏他們的心,或正氣凜然地震懾,或温言婉語地設身處地地勸解,或“軟”“硬”兼施,從心理上抓緊他,再提供後續的幫助。

我任教畢業班的語文課,但曾兼任七年級級的歷史課,雖然只是短暫地接觸,但是這些小孩子很信服我,所以我的並不專業的歷史課,他們卻學得快樂,學得津津有味。

一個好的教學設計,是很能幫助學生學習的。

當然,我們的設計,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設想。而我們的學生、我們的考試製度,我們的教育設備和環境,就是説從軟件到硬件,都對我們的教學形成掣肘,這是現實。所以我們就是處於理想與現實的夾縫中的狀態。當然,空談理想是沒用的,但是,不談理想是沒有發展的。所以,在教學設計上,我們還是應該想一些辦法,讓我們為現實的改變作出一些努力。教學設計最重要的就是三維目標的設計,如何在課堂中實現這些目標呢?

我想,就要在我們的課堂中引進21世紀技能了。

看了“Did You Know?”短片,還是有啟發的。

其實孩子是很熱衷於QQ、電腦遊戲的,他們一些人的技術,遠超我們這些當老師的。為何我們沒教,他們卻能學得比我們還好?因為他們喜歡,他們有主觀能動性,肯下功夫去“泡”,去研究。如果我們在課堂上也能調動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我們就不會太累,他們也會比較快樂了。或者,在硬件環境支持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利用他們喜聞樂見的QQ、電腦遊戲等工具,讓他們一起來學習,建立生與生、師與生的學習共同體,在團隊合作中去完成學習目標。

那麼,21世紀技能怎麼進課堂呢?從三個案例中我們學到了,21世紀我們需要的技能有“生活與職業技能”、“學習和創新技能”、“信息媒體和技術技能”。案例中的主人公所具備的技能,就是我們現在要對學生進行培養的。可是,反觀我們的課堂現狀,真正能有如此遠瞻性的教學還是比較少,包括我自己。我們能培養高分學生,也以此為榮,我們少有,也少敢花時間去培養學生的“21世紀技能”。等到學生們結束學業學習,走上社會,我們發現他們在交流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社交既跨界、跨文化技能以及靈活性和適應性等方面進步很大,是“社會”這個大學校“逼迫”他們學的,他們學到了,進步了。為什麼我們在自己的教學中不能創造如同“社會”一樣的課堂,更早地培養他們的這些能力呢?還是回到原點:我們都不敢。這是大環境造就的吧,可能我們也只能以此為藉口了。

可是,儘管不能把課堂變成“社會”,或者説不能照搬“社會”,我們仍然可以想一些辦法,既有觀念的更新,又不脱離實際,可以在我們的課堂上來小小地培養一下孩子的“21世紀技能”的。比如鼓勵孩子有更多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去解決問題,更多地提供交流與合作的機會

我們不敢,很大程度上是我們的評價制度決定的。我們要會考,要大學聯考,家長、校長他們並不認同你,認為你“亂搞”,這就是對我們新做法的評價。

我們閲讀了楊老師進行創新評價的案例。覺得在小班制、有專業評價電子模板、有專業老師參與的情況下,確實對學生能起到促進學習、促進能力的作用。但是,冷冰冰的現實橫亙在我們面前,我們學校人數最少的班級有62人,人數最多的有79人。而我們缺編的教師達22人,佔在職在崗人數46人的近一半。我教一個畢業班的語文課,同時兼任七年級兩個班的歷史課、兩個班的讀寫課,還要負擔八年級的每週一節的課外輔導課,還兼任畢業班班主任、學校教務處副主任,主持該處工作,確實是分身乏術。幸虧我們學校領導創造了一個和諧的工作氛圍,才不至於讓我們“苦”倒。

我們還和老師學習了評價量規的制定。我們瞭解到,有的評價是為了促進教學的,有的評價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的。在制定評價量規時,要考慮它對被評價者的導向作用。他們可能會參考這個量規的各項指標,來實施他們的學習活動。如果指標定得太粗,他們會無所適從,要是定得太細,則有可能束縛了他們的創造力。在定評價等級時,第一等級的描述要儘量完備,這是為了讓老師在操作時更加清晰該怎麼評價。

我們還學習了探究型學習這種活動形式。我們發現,許多老師在中級培訓時遞交的作品很優秀,但是在具體探究方法的操作上缺乏實實在在的描述。很可能是因為一些老師沒有去實際操作,而是“紙上談兵”,所以有一些能“借鑑”的,就顯得優秀,那些沒做的就寫不出來了,就只能含糊其辭了。這不能怪我們的老師。因為如前所述、眾所周知,大環境很少有寬鬆的氛圍讓我們去嘗試。試過,碰壁;再試,在碰壁,我們還能再試多少次呢?

雖然有些悲觀,但是,學習期間,我們還是跟老師一起完成了一件件似乎不可能完成的習作,雖顯粗糙,卻很有成就感,這就是學習的快樂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