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了活動總結參考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3W

通過活動總結,我們可以評估活動的文化和多樣性反映,以促進包容性,,活動總結有助於確保未來的活動更加高效和有針對性,,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親子了活動總結參考5篇,感謝您的參閲。

親子了活動總結參考5篇

親子了活動總結篇1

4月xx日,暖風拂面,白石坡社區幼兒園全體家長、師幼坐着校車,扛着旗幟走進了大自然的懷抱—“彭墩”,聞花香、聽鳥啼、欣賞形象逼真的蠟像人,觀看千姿百態的稻草人、美麗的孔雀開屏,重要的是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與孩子一起走進大自然,可以使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和釋放。同時,也是孩子和家長親近、交流的好機會,也能在這萬物靈動、花開的季節,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在這生機勃勃的季節裏,感受陽光、感受運動、感受自然帶給我們的快樂和激情。小朋友、家長和我們幼兒園全體教職工與自然交融,在真實、生動、趣味的情境中,意志得到了磨練,體質得到了鍛鍊,身心獲得了發展。

通過春遊不僅讓孩子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學會了公共衞生常識,同分享、共快樂!同時也開展了一次校車演練,而且,春遊也給我們大家建立了互相學習、交流的橋樑和空間,在春遊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家長與孩子之間建立了更深一層的親子感情,讓孩子與孩子、家長與家長、老師與孩子、家長之間有了互動的機會,無論是在遊玩的過程中還是在車上都體現了:以大自然為學習的課堂。

平時大部分家長都是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無暇顧及孩子的心情,更別説是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了,為了讓更多的家庭能甜蜜的體驗到和孩子游玩的快樂,本次我們並選擇了《彭墩》一日遊,天真愛幻想的孩子們能夠通過此次春遊看到各種活生生的動物,他們的心情是無比的激動和興奮,帶着這種激情他們不覺得疲憊,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憶,有説不完的話題,通過這次活動,可見他們對此次春遊收穫了語言的組織能力、繪畫的表現能力、親子間的情感傾訴能力等,嘗試、體驗了各種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親子了活動總結篇2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為了讓幼兒簡單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人們的活動,我們通過看視頻,講故事,親子製作月餅等形式,讓幼兒體驗過節的快樂,感受中國傳統的文化習俗。

在瞭解中秋節來歷的這個環節中,我們讓幼兒看了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視頻,孩子們看到非常認真,通過視頻,他們認識了勇敢的后羿、美麗的嫦娥、歹毒的蓬蒙,也瞭解了中秋節為什麼也叫團圓節。

在楊瀚新媽媽講《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時,他們也聽得很認真,在他們為月亮姑娘為什麼總是穿不下衣服不解時,我又讓他們看了月亮怎樣變化的小視頻,他們終於明白了。

在製作月餅前也讓家長和孩子看了怎樣製作月餅的視頻,在製作的過程中,孩子們很興奮,家長們只顧和自己的孩子製作月餅,按照計劃,一個孩子只能做一個月餅。但是,少數家長應孩子的要求,做完一個再做第二個,結果導致有5個孩子沒有材料製作。幸好,班上還有一包備用的麪皮,我又趕緊和了分給那幾個孩子。

親子製作月餅的場面有些混亂,沒有按計劃來實施,這是我應該反思的地方。孩子在製作月餅時遇到一些問題,比如,餡兒放多了,皮兒粘手了,月餅做得不漂亮等等,他們還沒來得及自己動腦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時,家長們就統統幫他們解決了,這也是我應該反思的一個問題。一個活動,如果孩子從中得不到一些能力的提高,體驗不到勞動的不易,更體驗不到勞動的樂趣,那麼,這個活動是不成功的。

親子了活動總結篇3

我校本着符合國小生生活的、容易取得所需材料的、可運用家長和社會資源的、方便國小生實際操作的五大主題網絡建構原則,形成了“月份主題教育系列”,開展了月份主題教育活動,成人與國小生共同建構、共同表達、共同成長,使主題活動的探索過程逐步成為國小生不斷主動學習發展的過程和教師在反思中實施教育,教育能力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一、以新教材為基點,改革教學模式

針對當前課程理論龐雜紛繁,課程模式日趨多元的現象,我校運用現代教育理念,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以教師和國小生為主體,堅持“生活即教育”的原則。

二、創設豐富的教育活動

新課程觀明確提出一日活動都是教育的觀念,如何設計好教育活動方案是一日活動的關鍵,為了設計出活動目標明確、活動材料充分、活動手段多樣、具有可操作性的、適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詳細的活動設計,全體教師做到了以下幾點。

三、分階段推進實施過程評價

開展以研討型聽評課、指導型聽評課、檢查型聽評課為一體的綜合系列聽評活動。為了進一步加大對教學的督導檢查力度,我校分階段推進實施過程評價,推行了教育活動達標考核,做法是每名教師申報一節主題活動中的教育活動,由園長牽頭,兩名副園長參與的考核評價小組跟蹤活動並現場對活動進行剖析,為教師縮小理論與實踐間的差距,為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搭建了有利的橋樑。

四、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國小生的創新意識

本學年,我校確立了以“樂心、樂學、樂友”為核心的教育總目標,即:使國小生心智愉悦、活潑開朗、樂於發現、樂於學習、樂於交往。同時,根據總目標進一步確立了由班級生活活動、活動區學習活動、遊戲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新的活動。將國小生在園的一日活動從班級的固定模式中突破出來。

國小教師案頭工作的改革是實施新課程、新教材,以及真正實現教師保教工作重心轉移的需要,我校針對教師教學科目多,教學任務重,教師對教材的內容研究不細不精的現狀,改革備課方式,嘗試應用年級備課(預設課程),做到資源共享。

前段時間我係由團總支委員方韶劍帶領學生會幹部去燒烤。這次户外活動,是為了讓各個幹部在接觸中瞭解彼此,學會合作,瞭解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幹部做事的積極性。而且,此次是户外活動,可以讓幹部瞭解學生會組織生活形式的多樣性,瞭解創先爭優活動的多種開展形式。

在活動前,我係主席團成員通過積極思考,積極討論確定了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注意事項等,然後通知各學生會幹部。各學生會幹部也是積極配合來一起準備活動,這體現我們是一個團結優秀的班集體。

在活動中,各幹部都表現得不錯,沒有一個幹部擅自離開,每個幹部都很有紀律性,但是同時也很活躍,整個活動中,幹部的積極性,還有熱情都很高。很多平時不熟的幹部通過這次活動中的相互合作更瞭解了彼此,也建立了良好的友誼關係。

此次活動鍛鍊了幹部們的動手能力,很多幹部都是第一次自己烤燒烤,大家都覺得這是一次有趣而且有意義的活動。因為大家都瞭解我們這次户外的學生會組織生活不只是一次單純的玩,而是希望大家可以利用這次機會相互瞭解,相互學習。希望大家在活動中學會團結協作,爭創。

總之,此次學生會組織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不僅主題吸引人,更重要的是同學們踴躍參加,讓同學之間有了更深的瞭解,還鍛鍊了幹部的合作意識。最後,這次活動較以往的提高帶動了全學生會的積極性。

這次的成功也要感謝系團支部對學生會活動的鼓勵與支持。我們一定會再接再厲,爭取能夠成功舉辦以後各期學生會組織活動。

親子了活動總結篇4

隨着端午節的到來,我們主題活動也跟着端午節進行。我們的園本課程加入節日課程主要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學習,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傳統文化。

?端午節的粽子》是一節要利用多種感官去探索的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知道粽子用什麼材料及什麼步驟做的,所以我必須要讓每一個幼兒去實踐,去觀察,去感官;這樣才能起到作用。所以活動前一天,我通知家長帶一個熟的粽子來幼兒園。第二天,家長們都帶來了粽子,非常感謝他們的配合。

教學活動剛開始,我通過談話引入了粽子,並讓幼兒觀察粽子的特徵。並利用掛圖讓幼兒瞭解製作粽子的基本過程。而且還通過兒歌的形式,讓幼兒去理解(一個粽,四隻角,剝開葉,大口咬,各種味道真正香)。

在經過前面的鋪墊之後,幼兒都已經迫不及待了。所以就進入下一環節,讓幼兒自己去實踐;去感官。也許有的幼兒想直接吃,為了起效;將以小組形式進行,小組討論、觀察、品嚐。要讓幼兒真正瞭解粽子的製作材料及製作過程,所以在最後一環節是個人總結。讓幼兒自己描述粽子的味道。幼兒的回答各有不同,有的説是;我的粽子真好吃,裏面好多豆沙餡。還有的幼兒説;我的粽子形狀和你們的不一樣,我的像牛角一樣。

通過這樣多種感官的活動,幼兒才得到了收獲。同時,也知道了什麼是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實踐操作。

活動的第三環節就是以屈原的故事為主展開從而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屈原這個人物對於幼兒來説不熟悉,更不瞭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當孩子聽到屈原投江時孩子緊張的眼淚都快要流出來了,為了使活動更加有效,我還給幼兒豐富了一些其它的經驗: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dd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整堂活動孩子還是比較投入的。

活動結束前,孩子們都很開心。我想他們的開心不是因為他們吃到了粽子,而是他們自己操作了、探索了、發現了;並通過自己的多種感官瞭解了活動的主要目的。

活動結束後是一個盥洗活動,不時地聽到孩子們在盥洗時唱着:“五月五,過端午,划龍舟,敲鑼鼓……”我想這就是目標達成的最好的體現了。

親子了活動總結篇5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增長學生的知識,真正營造濃郁的“書香校園”。我校開展了“親子共讀100天”的讀書活動。我班也積極投身於這次讀書活動中。 我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切實有效地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制定有序的計劃:

新書一發下來,我就開始清點手裏的讀物,一共有7本:一本《語文讀本》,一本《同步作文》,一本《閲讀與寫作》,四本《語文主題學習》讀本。如何保證班級讀書活動有序、有效地進行,如何在四個月的時間裏讀完這7本書,的確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於是,我和同組的老師商量決定:首先依據單元主題隨文跟讀,實現“羣文閲讀”;其次開展“週末讀書交流會”,促進學生閲讀,進而帶動一部分家長“親子共讀”。再有利用好“晨誦午讀”時間,指導進行閲讀積累的方法。

二、激發讀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愛上閲讀,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為了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我想法設法。比如:在學習第二單元“名人故事”章節時,我相機佈置學生閲讀主題讀本“名人伴我成長”“品名人增智慧”兩個章節,並利用一節課加一節活動時間開展了一次以“名人故事”為主題的“搶沙發式”讀書交流會。交流的形式有“組內交流”“全班交流”,然後用“搶沙發”的形式,讓學生爭先恐後走上講台,分享自己閲讀的名人故事,以及從名人身上學到的精神品質。會後,進行表彰獎勵,算是對培養學生讀書興趣的一次推進會吧!

三、培養讀書的習慣

萬事貴在堅持,堅持就是勝利。一個好的習慣,需要21天的堅持才能培養,讀書習慣的培養亦是如此。

1、 堅持利用課前5分鐘,交流閲讀收穫。內容以主題閲讀叢書為主,也可以介紹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有時班級日記寫得精彩的也可以做展示。教師再稍加點評,特別注意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或是提些建議,啟發學生的進一步閲讀。

2、堅持閲讀積累。三年級新增加了“閲讀積累本”,這個本怎麼用才有效?為此,我專門拿出一節課的時間,教學生如何積累,格式如何去寫。特別是利用“週末讀書交流”,引導學生對已經閲讀積累過文章進行完善。引導學生慢慢掌握閲讀積累的方法。特別是引導學生學會“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3、堅持在班級開展“好書推薦”活動。利用週末,佈置學生做了“好書推薦卡”,讓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大家,寫明推薦理由,讓同學們互相影響,養成選擇讀好書的習慣。

4、堅持“親子共讀100天”活動。“親子共讀”活動開展以來,班裏有部分家長堅持了下來,很不簡單。班級博客成了學生的家。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下,把日常學習生活的點滴都記錄在班級博客裏。特別是“讀書”生活的記錄。目前我班班級博客已有320多篇博文。

四、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簡潔、實用的讀書方法是搞好讀書活動的關鍵。學期初,我提出了升入三年級新的“預習要求”,即:讀、標、圈、畫、寫、想。那麼,這種預習課文的方法,同樣適用於課外閲讀積累。所以,這也是我要求學生閲讀積累的方法。現在辦理的孩子已經將這種讀書的方法熟練運用,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希望這種方法能陪伴他們一生。

五、積極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1、學期初讀書交流

本學期初,我班開展了兩場“暑期讀書交流活動”。活動以“比一比誰讀得書多;精彩情節共分享;好書推薦大家看”三個環節展開,會後評選出了:“最佳點評獎”、“讀書大王”、“最會聆聽獎”、“最有氣質獎”、“17班好聲音獎”、“小書迷”等獎項,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同時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閲讀興趣。

2、週末讀書交流

本學期,我班開展了5次“週末讀書”交流活動。“週末讀書”交流活動,以“促進學生閲讀”為目的,以微信羣為載體,老師提前佈置閲讀任務,並設計好問題,與學生共讀兩篇文章。一般為週六或週日晚8:00開始,提前10分鐘開始簽到!交流過程當中,老師全程參與,並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適時的點評,表揚,最後進行小結。再有各小組的小組長負責整理記錄交流的問題以及小組成員的發言次數,其中,老師“點贊”的記兩次,用“正”字進行記錄。待小組長上傳記錄表後,再由正副班長進行統計。週一班會時間老師會綜合評價,最後得出“週末讀書”交流的冠軍、亞軍、季軍,並頒發獎狀。

3、學期末讀書交流

由於本學期時間緊張,“學期末讀書交流”與“親子共讀100天”“書香少年”“書香家庭”的評比進行整合。仍然以“微信讀書羣”為載體,學生做出本學期讀書總結。佈置了兩個任務:一,本學期一共讀了幾本課外書,書目有哪些?讀書帶給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二,選擇最喜愛的一本書,介紹給大家。主要介紹書的主要內容,讀後的感受,以及推薦大家閲讀的理由。最後用錄音軟件錄好後再上傳,文件命名為“姓名+任務一”“姓名+任務二”,再由小組長統計。

通過活動,學生的看書興趣有了較大的提高。現在,一到休息時間,學生能習慣地拿起書津津有味地讀下去。很多同學堅持寫讀書筆記閲讀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我想這就是堅持的力量。我會一如既往地陪伴孩子們堅持閲讀,相信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