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掛職鍛鍊個人總結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7.06K

我們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算能有未來的光芒,對於未來大家從來都不應該急功近利。那麼關於相關的總結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掛職鍛鍊個人總結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三篇掛職鍛鍊個人總結範文

掛職鍛鍊個人總結1

根據組織安排,我於今年五月下旬起到市東山區人民政府掛職鍛鍊,任區長助理。半年來,在中共廣州市委組織部、東山區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自己始終珍惜機遇,認真學習,積極調研,主動參與,深入思考,得到了較為全面的學習鍛鍊,在思想政治素質、思維、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簡而言之,就是感受很深,收益良多。

一、東山區的基本情況

東山區是廣州市轄10個行政區之一,地處廣州中部,白雲山之南,珠江之北,全區面積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萬,轄10條行政街。東山區歷來就是廣州市重要的商貿經濟、文化、教育中心區,其歷史悠久,文化藴含豐富;鍾靈毓秀,人文薈萃;環境優美,風物宜人;人緣地緣條件優越,黨政軍首腦機關多;市場活躍,經濟繁榮;社會昌盛,文明日進,是廣州人嚮往的居住樂園和商家投資置業的熱土。

東山區經濟社會發展思路是:以增強城區綜合競爭力為核心,以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為動力,以信息化為導向,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強城區管理和社區建設,努力創造文明法治的城區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把東山區建成生態環境優美、人居條件優良、綜合服務優質、文化教育優越、居民素質優秀的現代化精品城區。

近年來,東山區委、區政府團結帶領全區幹部羣眾圍繞中心工作,團結拼搏、勵精圖治、鋭意進取、開拓創新,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推動了東山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一)綜合經濟實力邁上了新的台階。

2001年國內生產總值289.8億元,同比增長10.61%,在全市各區、縣級市中列第5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88億元,同比增長12.2%,在全市中列第4位;國地税總收入130.4億元,同比增長51.6%,其中國税收入46.3億元,同比增長38.1%,地税收入84.1億元,同比增長60.3%;地税收入額佔全市地税總收入的31%。上述三項指標均居全市首位。東山區人均繳税

1.46萬元,比廣州市人均高出近一倍,是名副其實的税收大區。東山區税收主要來源於五個方面:大集團、大酒店、大超市、大專業市場、高新技術企業。

產業結構調整基本到位,實施優二進三戰略,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目前,東山區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達94.4%,確立了在全區產業中的主體地位,產本資料權屬文祕資源網嚴禁複製剽竊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任務基本完成。積極推進國有(集體)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目前,95家街道企業已全部完成轉制,348家區屬企業中已有345家完成轉制,第二產業佔GDP比重不斷降低,目前為5.6%。

商貿經濟蓬勃發展。形成了以海印、環市東、英雄廣場及農林下路龜崗路四大板塊為主體的發展格局,百貨零售、餐飲等傳統的商貿服務業以及金融、保險、代理、諮詢等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2001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6.1億元,同比增長8.2%。

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確立了發展信息服務業的新思路,建立了以信息服務業為主導的黃花崗信息園,中國網通等一批IT行業的龍頭企業相繼入園,目前進園企業總數達565家,2001年技工貿總收入43.95億元,實現利税3.69億元。

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到今年6月,全區民營企業有1.7萬家,佔全區企業總數的90%,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0億元,同比增長18%,佔全區總量的三分之一;營業額140億元,同比增長20%,佔全區總量的三分之一。

(二)城區建設和管理成效顯著。

全面完成了一年一小變和三年一中變的目標任務。拓寬了大沙頭三馬路等路段,重新鋪設、改造人行道80多公里,對一區三邊的陳舊樓宇實施了穿衣戴帽工程,進行全面翻新;進行了東山湖水質淨化工程,建成魯迅紀念園、海印遊園等一批綠化廣場和社區小公園,目前全區綠化覆蓋面積500.4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29.1%。大力清拆兩違建設,全面拆除校園圍牆佔道商鋪,撤銷佔道經營市場,實行市場入室,實現還路於民。實施了住宅小區5年整治計劃,通過整治建設31個示範小區,帶動了一大批居民住宅區的環境改造、綠化、美化和物業管理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讓廣大羣眾親身感受和分享小變、中變的豐碩成果,東山區被評為省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先進單位和市三年一中變工作優勝區。

(三)社區建設和勞動社會保障工作紮實有效。

社區服務基礎建設不斷完善,已有6條街道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標準社區服務中心,其餘街道和區級社區服務中心,將於年內建成使用。投入2500萬元,實施了社區老年福利星光計劃,已建成31個項目,在建26個項目,建成了被評為省二級福利院的區福利院。社區服務領域不斷拓展,構建起社區教育、勞動和社會保障、醫療保健、家政服務、外來人員管理、義工管理等10個便民服務系列。開辦了10所社區學期工作總結校、16個分校,去年以來舉辦了各類培訓班900多期,參與羣眾4萬多人次。社區工作者隊伍不斷髮展壯大,目前全區建立社區志願者隊伍355支共2.76萬人,專業管理服務隊伍72支2500人。今年,東山區被國家民政部評為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區和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城區。

加大了扶助困難羣眾工作力度,先後出台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險慈善醫療救助、實物救濟、特困生助學、救助困難家庭重症兒童、解決雙特困家庭住房困難等扶助措施,有效地解決了困難羣眾的生活困難問題。大力加強再就業培訓工作,近三年區財政共安排1000萬元專款,為失業人員提供一次性全免費轉崗就業培訓,僅今年1一9月,培訓失業人員達10651人次,同比增長108%,佔應該培訓失業人員總數的75%。加強勞動力市場建設,完善再就業網絡系統。投資2600萬元,建成面積4600平方米,集就業服務、職業培訓、社會保險於一體的區勞動就業培訓服務中心大樓,在各街道社區服務中心設置了勞動和社會保障中心。2000年以來,全區就業率均達65%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一直控制在3.5%以下,保持了平穩的就業局勢和社會穩定。

(四)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以創建教育強區為目標,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從2000年起,投入8.5億元,啟動了教育綜合改造、信息化、英語教學、人才、創新五大工程。目前全區增加優質高中學位2842個,優

質國中學位2150個;建成了區教育信息中心、42個校園網、310多套多媒體教學平台、77間多媒體電腦室、37間多媒體電教室、72所學校實現了校校通,為省市一級學校一線教師配備了手提電腦。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合作加強英語教學,引入56名外籍教師從事英語教學,並選派一批英語骨幹到廣東外貿大學進修培訓。在全區國小一年級正式開設了英語課程。今年6月,通過了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區的驗收評估,7月省政府正式發文授予東山區廣東省教育強區榮譽稱號。科教興區取得新進展,被評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區。文化、衞生、體育、計生等各項工作也取得新的成效,被評為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先進區、廣東省文化先進區。

二、珍惜機遇,鍛鍊提高

組織西部地區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幹部到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掛職鍛鍊,是貫徹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的具體體現;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是促進民族地區穩定發展,鞏固民族團結,實現民族地區發展和振興、共同富裕的需要。我能夠從祖國的大西南來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掛職鍛鍊半年,能夠從繁忙的工作一線脱身出來到廣州工作、學習半年,這個機遇是非常難得的。因此,我時時提醒自己,一定要珍惜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認真學習鍛鍊,切莫辜負了組織的期望。

到東山區後,根據東山區地處廣州市中心,商貿發達,經濟構成以第三產業為主的實際,明確了自己在掛職學習期以瞭解東山區經濟社會發展思路及其措施、東山區人民政府工作運行機制為重點,拓寬視野,深化認識,提高駕馭經濟工作的能力為目標,並制訂了具體的學習工作計劃。

圍繞實現掛職學習的工作目標,自己較快地適應了三個轉變,即工作角色的轉變,工作環境的轉變和生活環境的轉變。甘當國小生,謙虛謹慎,不恥下問,始終擺正自己的位置學習鍛鍊,努力克服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安心、靜心、專心工作學習。認真遵守中央兩部一委制定的《掛職鍛鍊幹部行為規範》,做到工作、學習上高標準、嚴要求,生活上低標準、艱苦樸素。正確處理學習鍛鍊與聯繫派出單位工作的關係,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鍛鍊上。自覺做到慎獨、慎欲,經受了考驗,用實際行動維護了自己的形象。

半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刻苦學習。掛職學習的第一階段,自己認真學習,查閲了《廣東年鑑》、《廣州年鑑》、《廣州五十年》、《廣州改革開放十五年》、《東山年鑑》、《東山區志》,近幾年東山區委、區政府的工作報告,調研報告,統計資料等材料,並做好摘記。通過學習,逐漸瞭解了廣州市,特別是東山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情況。參加區有關部門舉辦的專題講座,認真學本資料權屬文祕資源網嚴禁複製剽竊習了總書記在黨的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和5月31日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結業典禮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李長春同志在中共廣東省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等。同時,還認真看閲了有關經濟、嶺南文化等方面的專著,力求兼收幷蓄,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2、深入調研。積極跟隨區政府領導或自己走出機關到一線去調查研究,一是在東山區內調研,先後到了東山區所轄的10條街道,就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小區整治,物業管理,維護穩定等調查研究,瞭解情況;還到了區經貿局、工商聯、民政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單位座談,瞭解其工作情況。二是跨區調研,先後到了貴州赴穗掛職鍛鍊幹部所在區考察學習,參觀考察了去埔(白雲)工業園區、黃埔科技創業園區,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七喜電腦有限公司,珠江鋼鐵有限公司;黃埔區大力加強環境建設,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天河區的電子政務,芳村區的專業市場建設,老城區的精品市場、特色商業街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是利用雙休日調研,先後到了深圳、東莞、珠海、中山、順德等地考察學習,親身感受到了珠三角的經濟活力與蓬勃生機。

3、參加會議,觀摹學習。主要參加了區政府常務會議,區長或分管副區長專題會議,現場辦

掛職鍛鍊個人總結2


2014年1月6日 ,我滿懷信心、心潮澎湃地來到了滕州市魏寺村,開始了x大學管理學院的基層實踐鍛鍊生活,對於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來説,是一次難得的經歷。在這期間,擔任書記助理的我,及時轉變角色,積極與村幹部、羣眾溝通,很好的融入到了這個大家庭。村書記及其他村幹部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與幫助,我也時刻保持謙虛的態度,努力工作,盡力發揮個人所學專業知識,積極為該村出力獻策,充分抓住能夠了解農村、服務農村、鍛鍊自己的機會

一、掛職農村簡介

魏寺村是附近聞明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積1506畝,住户面積180畝,371户人家,1315口人。該村南部是盛名遐邇的龍山,為國家aaa級風景旅遊區;北部為蜿蜒曲折的龍河;著名的京福高速公路從村莊東部橫跨龍河穿越而過;西部有104國道、京滬鐵路等重要的交通樞紐,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該村固定資產160餘萬,主要種植作物有馬鈴薯、綠蘿蔔和玉米等,被譽為“中國土豆之鄉”,村民每年人均純收入4500元左右。近年來,該村堅持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切入點,以文明生態村建設為抓手,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二十”字方針的要求,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特色、彰顯風格的原則,以羣眾投入為主、財政補貼為輔,加大對農田水利、水電、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完成了“户户通”自來水、“户户通”有線電視以及“户户通”硬化路工程,使該村的基礎設施和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

二、珍惜機會努力工作,在實踐中接受鍛鍊

近十天的村書記助理生活,真的不是幾句話可以説得清的,幾張紙可以寫得完的。在工作中,我充分發揮個人專業特長,積極為該村出力獻策,自己也得到很大程度的鍛鍊。

第一,開展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講座,努力開創該村發展新局面。為了讓全村農民深入領悟十七屆三中全會的精神,我運用瞭解到的政策和整理的資料內容,邀請了200餘名村幹部羣眾開展了專題講座,既讓村幹部把握了黨在十七屆三中全會中提出的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整體思路,領會了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戰略任務、把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作為基本方向的戰略思想,增強了村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又讓羣眾看到了黨中央對“三農”的重視和扶持力度,感受到了政府由“支農惠農”到“強農惠農”的政策轉變,大大提高了村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二,協助村領導班子提出了從“助民增收抓特色、新農村建設展新貌、惠農政策促和諧”三個角度繪就村莊新華卷的藍圖。

首先助民增收抓特色。在新農村建設中把促農增收放在首要位置,馬鈴薯、綠蘿蔔一直是該村的特色農產品,我通過走訪羣眾、網上查閲資料,向村領導班子建議“立足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業”,提出了“公司+科技人員+農户”的模式,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得到了村幹部的認可和支持。

其次新農村建設展新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需要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認為應將“村容整潔”作為建設突破口。在我的倡議下,村委會決定利用村民冬閒時節進行一次環境衞生綜合整治,全面實施美化、淨化、亮化“三化”工程,作為村書記助理的我也身先士卒,不僅鍛鍊了自己,也使村莊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最後惠農政策促和諧。新一年伊始,國家的各項補貼政策已經落實到位。我協助村主任整理2014年村民農機補貼申報材料,充分調動了農民購買機械的積極性,推進了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為本年度農民的增收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我還跟隨領導幹部對全村的特困户和五保户進行慰問,極大促進了和諧社會建設。

第三,文明生態村創建,讓農民唱主角。該村從上年以來,一直努力創建文明生態村,但是由於缺乏有效管理和機制保障,村民積極性不高。我掛職期間意識到這一問題,配合村裏做了一系列的宣傳引導工作,提出“自己動手建家園”的原則,讓村民發揮“主角”作用。又通過聘請老黨員成立了村清潔隊和管護隊,強化了監督機制,保證了原則的貫徹落實。

第四,增強村務公開透明度。管理民主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大落腳點,身為x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我,也深刻理解民主管理的重要意義。我建議從改革村務公開制度入手,對村的公開欄進行翻新,加大村務、財務制度的公開力度,把村的工作目標、幹部工資、財務支出、計劃生育、宅基地安排等內容進行公開,並以我們管理學院的主席意見箱為藍本,在公開欄中設立意見箱和監督電話,有力地促進了幹羣和諧及村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五,將“招工信息”貼上公務欄,鼓勵返村農民工自主創業。由於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許多農民工提前返鄉,為了擴寬農民獲取外出務工信息的渠道,我通過互聯網、讀報紙等方式收集了一些“招工信息”,並貼在公務欄上,為村民創造了良好的務工空間和掙錢機會。在推進勞動力合理輸出的同時,又積極引導有一定原始積累和學到實用技術的村民自主創業,為本村的新農村建設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第六,我與該村建立了互動交流關係。臨近掛職結束時,村書記對在我掛職期間的表現予以肯定,決定在村裏成立“大學生工作站”,每年假期,我都可以帶領我的同學到這裏參加實踐活動,村裏將給予大力支持。

以上是我掛職期間融入到村委會的具體工作,這些工作不僅充實了我在農村的掛職實踐活動,而且培養了自己以後大學生活中“學習——總結——運用——提高”的能力。

三、農村發展的“瓶頸”

短暫的掛職生活讓我學到了很多,但也讓我意識到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着諸多桎梏,只有打破這些“瓶頸”桎梏,才能打開農村建設的新局面。

一是村幹部執政能力和政策解讀能力有限。政府可以通過開展定期村幹部培訓活動,切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高村幹部的素質和執政能力,同時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讓村幹部“領悟好、實踐好”中央的各項農村政策。

二是有些農民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廣大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而有些農民不願接受新事物,還存在“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農經濟思想。基於此,政府和村委會要加強引導,明確思路,通過建章立制、樹立典型等方式轉變農民小富即安的思想,培養新型農民,讓他們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最終,統籌城鄉發展。

三是農業產業鏈不完整,農民增收困難。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普遍存在着農產品深加工不強的問題,農民處於利潤鏈的最低端。以我掛職村莊為例,該村是著名的馬鈴薯生產基地,馬鈴薯富含澱粉,可以重點發展澱粉加工業,這樣不僅解決了馬鈴薯銷售難的問題,還增加了農民收入。因此,農業發展要立足優勢,發展特色農業,完善產業鏈,增強深加工能力。

四是農民獲得的信息與新農村建設所需要的信息不平衡。農民只有掌握大量可行性信息,才能進行有效地新農村建設。政府一方面要加大信息宣傳,為農民及時提供信息,擴展農民獲取信息的途徑;另一方面要加強財政投入,為農村配備電話、電腦互聯網、遠程教育網絡視頻系統等設施,提高農民掌控信息的能力,以便更好的建設新農村。

五是農村土地流轉市場不完善,流轉渠道不暢。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公報中,特別提到農村改革問題,要健全嚴格規範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政府通過完善土地流轉運行機制、強化土地流轉政策扶持保障,使農村土地流轉進入有序、公開、快捷的軌道,從而增加農民的收入,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

中國目前有13億人口,其中9億農民,在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中,出現這樣的那樣的問題是必然的。但是,在政府的支持引導、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農民自身素質的提高這三方的努力下,農業、農村的發展及農民的經濟狀況將得到根本改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日可待!

四、取得的主要收穫

這次農村掛職鍛鍊填補了我頭腦中的部分空白,使我開闊了眼界,打開了思路,自己所學的知識也得到運用。農村大舞台確實是個鍛鍊人、磨礪人的地方,在充分感受濃厚鄉村生活氣息的同時,村領導和羣眾也給了我極大地幫助,讓我收穫頗豐:

首先深化了我對“三農”問題的認識。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改變了我以前對“三農”問題的膚淺認識,“三農”問題內容複雜、任務艱鉅,在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處於基礎地位: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穩定就沒有全國繁榮穩定,沒有農民全面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全面小康。因此,只有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其次體會到了依靠羣眾的重要意義。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羣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長期革命和建設經驗的總結。我在魏寺村掛職期間深深地理解為什麼必須僅僅依靠人民羣眾,因為只有依靠羣眾的力量,我們才能不斷的取得勝利。魏寺村要創建文明生態村,如果能夠發動廣大村民,讓他們“唱主角”,這項工作將很容易,如果村民不支持,那麼這項工作將困難重重。

再次增強了我對所學知識實用性的把握。掛職鍛鍊期間,通過與村幹部共同制定的幾項政策,讓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學期間我學到了豐富的理論知識,

但它只流於形式,無論它多完善、多講究,一旦脱離實踐也只能是紙上談兵。所以,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一定要增強自己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最後堅定了我努力學習的決心和信念。“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農村掛職期間,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但它終將轉化為我以後大學生活學習的動力,繼續用先進的科學知識武裝自己,進一步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以後更好的投身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洪流中去積蓄力量!

掛職鍛鍊個人總結3


根據校園推薦和教育局安排,我於20xx年8月30日來到中學進行為期一年的青年後備幹部掛職鍛鍊,掛任中學德育處副主任一職。現已時過近半,特總結如下。

鑑於校園的實際狀況,蘇苑中學沒有給我安排具體工作,主要是在完成必須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協助開展校園各類德育活動,一個學期以來,我自覺服從安排,用心爭取主動,不斷總結別人好的經驗,學習好的做法,理解新的觀念,較好地完成了掛職鍛鍊任務。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虛心學習。

除自覺參加有關會議,還用心主動學習苑中好的經驗,好的做法,學到手、學進腦,在學習的同時,經常和苑中的領導幹部、同事們一齊交朋友、話家常。並把我們中人的熱情好客,追求進步,團結穩定介紹給苑中的各位朋友,並始終當好友誼的橋樑,連接兩校的友誼,把真誠、團結、互愛的心相互傳遞,以期對兩校的共同發展起推動作用。

二是深入思考。

無論是學習閲讀苑中的各類文件,還是參加校園的各個會議,隨時注意用自己的思維反思自己以往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堅持取人所長,彌補以往工作過失。始終不忘對照自己工作的實際,做深度思考,從中探索別人好的經驗,透過學習從中使自己的思想進一步解放,思路進一步開闊,腦筋進一步靈活,進一步增強職責感和精神動力,為今後工作奠定基礎。

三是加強溝通。

加強和苑中幹部交流並融洽感情,上班瞅機會,下班抓機會,虛心做他們的學生,誠心和他們交朋友,並相互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誼。努力融匯到苑中的各項活動中去,深入到苑中的教師幹部中去,加強了溝通,結交了朋友。

四是嚴格要求。

掛職一個學期以來,我能克服路途較遠的實際困難,嚴格按照苑中作息時間上下班,不遲到早退,有事請假打招呼。上班時認真學習,認真完成教學及管理任務,並在不干擾、不添亂的前提下,隨時注意與苑中領導和有關科室溝通交流。堅持多聽、多看、多學,做到邊學習,邊交流,邊思考。尊重領導,團結周圍同志。一切行動服從組織安排,嚴格按照既定日程及資料開展工作,從未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一個學期來,透過交流、學習,對蘇苑中學在努力打造“活力苑中”的建設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獲得了許多新信息、新思想、新觀念,學到了很多新方法、新知識、新經驗,尤其是在我所掛職的德育工作中受到很多啟發。

啟示一:轉變教育理念是關鍵。我們的校園為什麼總是把學生僅僅當作是教育的對象來看待呢而沒有注意到學生才是德育工作中最活躍,最能動的因素,看來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有實踐才行,單單培訓了教師的理論知識,離這個理念還有很遠的距離。校園應建立和完善德育機構,開展和加強德育觀念理論的研究工作,儘快改變德育工作滯後於社會現實生活、滯後於學生思想變化的現狀,實行知行統一的科學化原則和重學生品德素質的構成性和發展性評價原則進行育人。校園德育要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相聯繫,要與學生的生理、心理成長規律相聯繫,要與校園工作實際相聯繫。

啟示二:更新教育方法是正路。我們的教育方法大多停留在教師對學生的檢查批評整改的形式上,教育方法簡單,教育手段單一,教育效果低下。為什麼我們不能夠改變一下管理者的主體呢為什麼我們不能夠改變一下學生幹部的作用呢為什麼我們不能夠取得家長的支持呢抓好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是全社會共同的職責。要建立和完善中學生德育管理機構,吸收校園、家長和社會代表參加,定期研究學生思想現狀和對策。校園、家庭、社會三方要實行統一的德育資料、統一步調、統一方法和措施,實現齊抓共管的局面。這樣既可避免存在於少數學生中的不健康東西在社會上找到“避風港”,又可使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得到系統全面的管理。三者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環境,增加德育的整體效益。

啟示三:積澱優良傳統是起點。沒有文化積澱的校園不能算名校,同樣,沒有優良傳統的校園不能算好校。有優良傳統的校園,學生會以校園的傳統為榮,新生一到校園就被這些傳統所感染,他們對校園的認同感就油然而生了。

啟示四:結合本校實際是活路。把先進校園的先進經驗和本校實際結合起來,對借鑑就不會生吞活剝了。就如苑中的德育工作方法,雖然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但也不是全部都適應我們校園的。

透過一個學期的掛職鍛鍊,使我思想得到了解放,觀念得到了更新,同時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經驗,增長了才幹,各方面素質也有明顯提高,收益頗深。在以後的掛職工作中,我將進一步加強個人學習,用心主動地深入苑中的各項教學教育管理實踐中去,提高自己各方面管理潛力,同時我們還要繼續加強與直中學的聯繫,盡最大努力地利用好掛職鍛鍊期間的關係,充分發揮橋樑作用,為促進兩校教學合作,為實現兩校共同發展做出我應有的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