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到園活動總結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9W

活動總結將突出展示項目中突破和突出表現的領域,活動總結是我們反思的機會,也是我們前行的動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送教到園活動總結6篇,感謝您的參閲。

送教到園活動總結6篇

送教到園活動總結篇1

為了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帶頭作用,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本學期教育局教研室組織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送教下鄉活動。活動每月(9、10、11月份)一次,一次運用一週的時間,送教到四至八完小,每個學校一天的時間。活動流程是:上午送教教師講示範課,課後教研室及學校語數英老師交流研討,發現優點,提出不足,談出自己的意見及建議,探討課型、教法、課堂大的走向,研究新課標,讓課標走進課堂。下午由所到學校的語數英老師各一名講課,課後進一步研討,提升課堂質量。經過三次的送教下鄉活動,教師的授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教研氛圍有了很大的轉變,學生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觀。

本次活動最大的收穫是課堂有了很大的轉變。9月份的送教活動安排是:教研室老師先用一週的時間聽一遍送教老師的課,然後第二週再送教下鄉。在聽課的過程中,課堂顯示的最大問題是:課堂師生問答式嚴重,老師設置了一個又一個問題,牽着學生的鼻子走,學生圍着老師的指揮棒轉,課堂顯得散亂,使本應扣人心絃的課文因分析的支離破碎而味道全無。課後老師們進行了研討,各抒己見、互相切磋,達成共識。

一是語文借鑑二完小的主題閲讀,課堂必須有朗朗的讀書聲,以讀促悟。數學課堂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要真實的原味課堂,以學生為主線,以全體學生參與為導向。

二是要以課標理念為準繩。語文教學中追循“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的理念。在教學中,教師要選好切入點,把學生對生活的細微感受喚醒,養成學生主體投入的閲讀姿態。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思想啟迪。教師應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三是數學要提高課堂解答的有效性。不僅僅要答案,更要學生獲得答案的過程。教師要教給學生答題思路、答題方法、而不是盲目灌輸答案,鼓勵學生的創意表達。

四是教師要運用好課堂評價語言。不能對學生置之不理,也不要矯揉造作,課堂評價要發自肺腑。對於課堂生成問題,教師一定要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五是教師教師要力求成為一個學習型、研究型教師,通過讀書、進修等各種渠道提高自身素質。在知識面上應成為一個雜家,在教育理念上站位要高,在個人魅力上要培養幽默感,把握與學生交往的度,在態度上對學生要平和,對學生提出問題要積極去引導。

六是語文課字詞教學有需進一步強化,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一些語音錯誤,一定要得到糾正。如倔強,叱吒、着想、間斷、興奮、玫瑰、嫉妒、氣氛、褒義詞、挫折等。

七是合作學習要注意:合作學習有前提,當一個人難以解決,大家在一起便於理解才合作;合作學習要給學生自主權,先由學生靜下心來學習,當遇到問題時,再組織交流,要選擇合適的契機;要尊重合作可探究,獨立也可探究;小組合作分工要合理,不能隨意,小組成員應有明確任務;教師要有指導評價。

經過一週的努力,第一次送課下鄉活動很成功。週一是到六完小送課。劉金華老師執教《去年的樹》,經過打磨的課堂,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老師講解簡約、簡潔、利落,學生參與度達90%,課堂氣氛活躍,聽課者聽得明白、輕鬆、舒暢。週二是到七完小送課,沈鳳燕老師執教《秋天的雨》,對學生閲讀習慣的指導,對朗讀的指導、示範,對一堂課的駕馭都達到了盡善盡美。週三在八完小,董愛先老師執教《位置》,經過重新設計的課堂,自學的過程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交給學生,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展示的過程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的空間。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課堂,練習圍繞內容設計多種多樣,老師運用各種辦法讓學生學懂、學會。一週的送教下鄉很快結束,在這一週的教學中,在以下幾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一是“讀書、識字、寫文章”是語文三件事。識字是非常重要的,是語文學習的基礎。語文教學中,一定要重視閲讀當中的識字,注意字和詞的學習、積累,把對字的理解、詞的理解和句的理解結合起來。教師要儘可能的扣住課文內容,詞不離句,不離語境的學習。教學中體現了很多的識字方法:如字組識字(同一偏旁),聯想識字,語境識字,因詞解意,注意有這一詞和沒這一詞的區別,通過動作、神態演示體驗等。語文閲讀教學中,可以滲透作文教學,作文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下苦功夫。沈鳳燕老師的仿句練習,左德華老師串聯一節課的三次寫作練習,劉福鴻老師的説話練習等都對學生的作文寫作起到積極的提升作用。

二是要讓學生有自己讀書的見解、理解、感悟,有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教會學生做批註是很有意義的。授課教師都在做這方面的努力,教給學生一些做批註的方法。如選擇課文中的關鍵詞,讀文章時你聯想到哪個詞、哪個句子就記下來,體會句子含義、藴含感情,從修辭角度、寫作方法入手,學會自己概括詞、概括句子等。

三是數學課堂要交給學生。做老師的要善於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掌握。教師要改變自己的身份,只起點撥、引導作用,把主動權還給學生。

十月份的送教下鄉活動,由於國慶節,教研室人員沒有提前聽課。但在送教下鄉活動中,老師們對新課堂的理解、實施,雖個別有不盡人意之處,總體上是很成功的。活動中,還是發現問題,及時研討,共同尋求一種更理想的課堂。

在前兩次送教活動的努力下,十一月份的送教活動取得了更大的成績。如果説二完小的主題閲讀課堂模式給產業園區的國小語文課堂注入了一種新鮮元素,開了一個先河的話,一、三完小的語文課堂挖掘的更加深刻,在新的基礎上更增添了質的內涵,達到了形與質的統一。如果説過去個別學校教研氛圍還不足的話,此次活動各學校的教研氛圍都達到了熱烈的程度。學生精神面貌除二完小、四完小外,現在六完小、七完小、八完小的學生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變。

三個月的送教下鄉活動,使所有送課教師和受教教師豐富了從教經歷,教學中無論是對課標的領悟,對新教材的把握,對教法學法的運用,對新課堂的駕馭都得不到不同層次的提升,為教師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澱了豐厚的力量,實現了城鄉教師優勢互補,雙贏共進。

此次送教下鄉活動雖然已經結束,但城鄉校際間的互動交流應該得到延續,憑藉此次送教下鄉的平台建立起與送教學校的長期的交流,增加雙向送教與互動性研討活動會進一步繼續。

送教到園活動總結篇2

為了更好地發揮市級示範幼兒園的引領作用,促進結對園所幼兒教育的發展,20xx年4月24日上午,xx區第一幼兒園教師一行3人在教學副園長高婷的帶領下,來到延支山幼兒園開展送教下鄉活動。

此次xx區第一幼兒園選送了兩節教育活動課程,第一節是李會娟老師執教的中班科學活動《神奇的磁鐵》,選材適宜、設計巧妙,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孩子們感受磁鐵的奧祕!李老師通過生動的情景導入,吸引幼兒注意力;緊接着出示實驗表格,讓幼兒先猜測哪些物品能被磁鐵吸住,哪些不能;然後發放操作材料讓幼兒通過實驗獲得正確答案;最後小結,想想生活中需要用到磁鐵的地方,體會磁鐵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整堂課氣氛活躍,幼兒參與性極高。第二節是保教主任吳芬老師帶來的小班語言活動《愛吃水果的牛》,吳老師親切的話語很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奶牛頭飾吸引幼兒注意,直接進入主題,整堂課通過觀看圖片、聽故事、説一説、想一想環環相扣,層層遞進,老師注重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大膽説,整堂課氣氛活躍,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延支山幼兒園也積極組織老師聽課、評課,相互交流與反思。

本次“送教下鄉”活動不僅加強了幫扶結對園之間的交流與學習,更有效順應了當前幼教均衡發展的需要,真正實現了“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幼兒教育理念。

送教到園活動總結篇3

在區教育局、教研室的統一安排部署之下,國小英語劉xx工作室於 2014年11月14日至26日,在區教研室教研員張xx和李xx老師的帶領下,在本工作室成員的積極參與下,圓滿地完成了送教任務,充分發揮了工作室的示範、引領、輻射作用。現將工作室送教工作總結如下

一、送教時間、地點、具體授課內容如下:

張歡老師於11月14日、20日分別在xx鎮中心國小和xx鎮中心國小展示了四年級tv and phone;蔣xx老師於11月18日、21日分別在xx國小和xx鎮中心國小展示了六年級snow,it’s winter;李xx老師於11月26 日在xx鎮中心國小展示了六年級china。

這次工作室送教活動共涉及5個鄉鎮的所有學校的英語教師,參訓人數達上百人。

二、送教程序:

活動前:11月7日-13日

1.召開專題會,確定送教老師。並將送教安排發至本工作室羣。

2.進行磨課,共同修改教學設計。

3.協調溝通工作室參與活動人員。

活動中:11月14日-26日

1.由工作室教師做示範課。

2.主講教師説課、與參會教師互動議課。

3.圍繞“餐桌式”課堂教學有關問題研討交流。

三、送教效果:

1.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呈現出較大的變化。老師們在教學中克服了簡單的問答式,積極地探索“餐桌式”教學模式在國小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並運用觀察、討論、實驗、感悟、表演等多種方法,增強了教學的效果。

2.隊伍得到鍛鍊,新秀脱穎而出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欣喜地看到了一些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如xx國小的蔣xx、xx國小的張xx、xx中心國小的李xx等老師,他們組織的課堂比較活,與課程理念的要求比較近。一方面説明這些新老師的思想上沒有陳舊教法的烙印,另一方面説明青年教師肯學習,進步快。因此,我們從中看到了希望,

3.此次送教真正起到了引領、示範、輻射的作用,給兄弟學校的國小英語教學指明瞭方向。

四.主要問題及努力方向

1.個別作課教師不會説課,把説課等同於説教案或説教學流程;提交的教學設計不規範;對教材的深度把握不夠,對教學理念鑽研不深,只注重形式,花樣多內在少。

2.一些老師的評課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泛泛而談,沒有價值。

總之,本次活動的開展,營造了相互學習與交流的氛圍,優化了教育教學工作,對我區的國小英語教學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送教到園活動總結篇4

為了提高農村幼兒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本學期,祥符區教體局幼教中心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活動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依託,精心準備了19個教育教學活動,全區個鄉鎮中心園、國小附設園、民辦園700餘名幼師參與了此次活動。

區教體局幼教中心認真調研,充分了解農村幼兒園教師實施《指南》中最困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確立了本學期送教下鄉工作的具體形式、工作內容、工作要求。本次送教下鄉活動由教研員、送教園所業務園長,幼兒園骨幹教師組成精幹送教組,強調要求執教老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精心準備教具、學具,準確把握各領域活動的特點,重視技能技巧、思維和能力培養,確保所送的每一個教育活動都能讓農村教師聽得進、學得來,用得上。

本次活動倡導對話與交流的合作氛圍,採用觀摩、交流、互動討論的形式,參研老師們對每個活動進行了現場研討。首先由執教老師進行了説課及課後反思,接着,在業務園長的帶領下進行評課教研,大家結合新綱要理念暢所欲言,集思廣益 ,在充分肯定的過程中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及不同意見。在熱烈而温馨討論中,教師的觀念得到了更新,教學行為得到了改善。最後,由送教幼兒園的業務園長和幼教中心王春豔老師分別作精彩點評與指導。

本次送教活動具有濃厚的教研氛圍,貼近一線教師的教學實際,廣大教師普遍認為:送教活動的理論實用,課堂精彩,態度認真務實。活動給農村教師提供了學習機會,達到學習與交流的目的。

送教下鄉活動,加強了各幼兒園之間的交流與學習,提升了教師的自身素質,對鄉鎮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及幼兒園的發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同時也完善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幼兒教育理念。今後,送教下鄉工作將形成長效機制,助力城鄉互動、共同提高,促進城鄉教育均衡協調發展。

送教到園活動總結篇5

按照區教育局進修校的安排,“送教下鄉”教師於2013年4月26來我鄉送教下鄉。”送教下鄉“,是優秀教師傳送經驗,提供示範的有效途徑,旨在增進城鄉教師的相互學習,既使作課教師從中得到磨練,又使聽課教師從中受到教益,從而實現雙惠雙贏。旨在幫助於農村,服務於農村,建立城鄉互幫互助的教研熱線,增強一線教師的教學教研意識,在我鄉掀起教學研討的熱潮。

一、精心組織,合理安排

為了此項活動的有效開展,我鄉成立了“送教下鄉”活動領導組,組長由中心校長韓培模同志擔任,副組長由鄉中心校主管國中教學的劉芬蘭同志擔任,成員為各校校長擔任。繼榆次區召開“送教下鄉”專題會議之後,我們就召集各校領導商討,最後確定,將送教教師集中於郭家堡中學授課,全鄉相關教師全部集中到郭家堡中學開展聽評課活動,並確定了同課異構的教師,要求同課異構教師精心備課,郭家堡承擔所有聽評課的準備事宜,要求精心組織,妥善安排。

二、提高認識,明確任務

“送教下鄉”是為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傳輸到鄉鎮農村,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區教師進修學校組織全區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送教下鄉——送去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互動研討——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送教教師精心準備,真誠服務,受到好評和歡迎。

送教下鄉活動發揮送教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模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鄉鎮;到課堂上、師生中,瞭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把調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發揮典型教師傳、幫、帶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新的課程改革 。

三、 精心準備,實現雙贏

本次來我鄉送教的榆次二中的潘秀鳳老師和榆次五中的何英姿、韓雅萍三名教師,涉及到語文、政治、物理三個學科,主要形式為我鄉的三名教師和送教的三名教師同課異構,內容以九年級複習課為主,課上送教教師精彩示範引領,課後聽課教師交流互動, 送課教師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為教師充電。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教師,參與同課異構的教師精心備課,查閲資料,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於自身專業化的成長。送教下鄉活動為我們鄉送來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着。

四、 加強交流 ,促進聯動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開闊了教師的課程視野。

五、 促進溝通 ,提升能力

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為,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送教到園活動總結篇6

一、活動概況

為進一步推進我縣“三名工程”建設,促進名師培養對象快速成長,充分發揮全縣國中語文“名師工作室”在培養縣級名師和促進語文教學等方面的作用,根據縣教育局年度工作安排,縣名教師工作小組辦公室和國中語文“名師工作室”經過周密策劃和精心準備,2016年10月21日至22日,儀隴縣國中語文“名師工作室”分別在xx和xx兩個點開展了“送教下鄉”活動,工作室成員全員參與,悉數上陣,為來自全縣各校的320多名國中語文教師獻上了6節各具特色、精彩紛呈的語文閲讀教學課,以及課堂教學點評和教學專題講座。本次“送教下鄉”活動,是對我縣國中語文“名師工作室”兩年多來開展培養培訓縣級名師工作的一次全面檢閲,也是工作室全體成員專業發展的一次成果彙報,更是促進全縣國中語文教師專業成長、推動全縣國中語文教學改革的動員和引領。

在送教期間,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xx,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譚xx,縣名教師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縣教科室主任苟xx親臨活動現場指導,縣教科室副主任羅xx全程參與,具體指導和管理送教活動。xx教育督導組、新政教育督導組、xx中學、xx國中為本次活動提供了教學現場,並做了大量的組織安排和後勤保障工作。

二、成績和特色

1.高度重視,精心準備。縣教育局高度重視“送教下鄉”工作,將該活動納入年度工作統籌安排。縣名教師工作小組多次專題研究,並向局黨組做了工作彙報。國中語文“名師工作室”提早安排,精心策劃,早在今年7月放暑假前就做了佈置。9月13日,工作室開展本學期的第一次活動,再次進行了專題研究,初步制定了活動方案,基本確定了送教的內容和形式。會後,工作室各成員陸續確定了上課的內容。工作室主持人張濤老師就該項工作向縣名教師工作小組辦公室做了專題彙報。

10月16日,縣名教師工作小組辦公室組織召開了“送教下鄉”專題會議,確定了活動的具體方案。工作室隨後通知各成員加緊準備,並於10月17日在縣實驗學校進行了試教和研討,當天,全體成員都上了現場課,課後,針對教學中的問題對每位成員的課堂教學提出了詳盡的改進意見,張濤老師要求各成員利用週末完善教學設計,力求盡善盡美。10月20日,再次組織部分成員聽了三位老師改進後的課。為追求儘可能完美,在結束金城點送教之後到達新政點的21日下午4時,工作室成員再次走進教室研究了22日的課。

2.導向明確,精彩紛呈。經過10年課改,國中語文教學打破了舊觀念的束縛,課堂教學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但是,在表面的繁榮和熱鬧背後,也存在着教師主導地位缺失、語言教學嚴重缺位、教學效率有所下降等情況。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要表現是:單純追求表面的熱鬧而忽視語文能力的紮實訓練,人文素養的培養扭曲為虛假的煽情或貼標籤似的點綴,閲讀教學中不重視語言的品析和文本的細讀,只在文本的表面甚至外圍徘徊等等。因此,工作室確定了本次送教的基本導向,即專題研討閲讀教學,努力在細讀文本和品析語言方面下功夫,幫助一線教師走出迷茫,確立語文教學的正確航向。因此,在準備本次送教時,工作室主持人張濤老師通過專題講座和課堂教學點評,以典型案例諄諄教導各位成員,在閲讀教學中一定要抓住語言,走進文本,帶領學生通過語言在文本中“咬文嚼字”、“出生入死”,以達到“披文入情”、“浴火重生”之境界。

在xx送教點(xx中學),來自三河國中的李xx正老師借班八年級,教學九年級的內容——李清照詞作《武陵春》,在教學中重視學法指導,教會學生朗讀古詩詞的方法,並巧妙預設主問題,引導學生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揣摩體悟詞人抒寫愁情的方法和技巧,探究詞作精湛的藝術特色,整節課上流淌着濃濃的情意,讓學生和聽課教師深受感染。縣實驗學校劉xx老師執教八年級教材《老王》一文,指導學生抓住文中看似普通實則意味深長的語言進行反覆玩味,帶領學生通過語言走進老王的生活,走進作家楊絳的內心世界,感受作品“以善良體察善良”的內藴,學生通過讀、思、議、悟,感受到“偉大作品的背後站立的是偉大的人,是高貴的生命和高貴的人性”。劉xx老師深情的範讀、精當的講解、巧妙的引導,帶領學生徜徉在文學的世界裏,被文學神奇的魅力深深吸引。這節課基本做到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完美結合,連聽課教師都隨着文章的情緒或流淚或深思,反響很好。新政國中唐莉銘老師執教九年級課文《我的叔叔于勒》,這是一篇經典名作,語文教育界對該文也有基本定型的傳統解讀。執教老師在認真鑽研的基礎上,參考學界最新研究成果,抓住語言,細讀文本,在常人難以發現問題之處“深耕細作”,引導學生從另一個角度對小説作了有創意的解讀,讓人耳目一新。這種解讀也許不那麼完美,甚至有所偏頗,但仍不失為一種有價值的探索。在這節課上,教師引導得法,學生思維活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設計有新意,教學有深度,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在xx送教點(xx國中現場),xx中學郭xx老師執教七年級現代詩歌《秋天》,執教者在教學中以詩人西度的讀詩之法(即“通過詩的聲音體會”和“一字一句細讀”)為“經”,以“賞秋景”、“繪秋圖”、“品秋味”為“緯”,引導學生們一步步讀出詩歌的韻味、品出詩歌的情感、感受詩歌的意境,在品詞析句中體悟到詩歌語言的精美,增強對語言敏鋭的感悟力。xx中學蔣xx老師執教九年級教材《楊修之死》,導入新課設計新穎,理解課文切入巧妙,文本解讀視角獨特,精心設計教學主問題,課堂上學生思考深入、討論熱烈、表現精彩,整節課環環相扣水到渠成,再加之教師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基本達到了“人課合一”之境界,學生反應好,教學效果優。新政國中趙星老師執教七年級教材《走一步,再走一步》,在看似簡單明瞭的地方精敲細打,反覆琢磨,引導學生讀出課文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為什麼這樣寫,聯繫學生自身實際,從小故事中發現大哲理。這節課,執教者注意指導學生讀書方法,注意閲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有機結合,把一篇看似簡單的課上得深刻,上得有內涵,上得情趣盎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