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酒的調研報告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66K

調研報告可以幫助解決問題和挖掘機會,調研報告是調研工作的文字載體,是實施一項措施的書面説明,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關於酒的調研報告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關於酒的調研報告7篇

關於酒的調研報告篇1

關於舉報我校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王正敏院士

涉嫌學術不端行為的調查報告

學術規範字(20xx)6a號

一.事件經過

復旦大學學術規範委員會於20xx年2月日收到由復旦大學紀律檢查委員會轉來的實名舉報,質疑我校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王正敏院士及其領導的聽覺醫學中心團隊有學術不端行為,包括:王正敏本人的瑞士蘇黎世大學博士學位造假、三本學術專著和專利涉嫌抄襲、院士申報材料中涉嫌多處造假、謊報,他和合作者已發表的論文存在一稿多投和一圖多用、任意篡改實驗結果等學術不端行為。舉報信並附有《新語絲》網站上的兩篇化名文章《發現中科院院士王正敏犯有嚴重學術不端情況》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正敏的假博士學位》。(關於王正敏合作者的調查報告見覆旦大學學術規範委員會“關於舉報我校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陳兵等涉嫌文章一稿兩投等行為的調查報告”。)

20xx年2月29日,我規範委員會指定兩名委員負責調查,3月15日,致函眼耳鼻喉科醫院學術委員會,要求其在30天內將調查結果,以書面報告給校學術規範委員會。

4月5日,眼耳鼻喉科醫院召開了醫院學術委員會會議,應到委員15人,實到13人。會議內容:①向該學術委員會全體委員通報本案的事由和下一步工作計劃;②確定調查組成員,即日起開始調查工作。規範委員會兩名聯繫委員全程參加了會議。

20xx年4月1日,規範委員會啟動調查工作,對王正敏“博士學位”和“一稿兩投”的問題進行查證。規範委員會於4月5日及4月6日,分別約談被舉報人和舉報人。王正敏對相關問題作了説明。舉報人又於4月6日和26日兩次對舉報內容進行了書面補充説明。

20xx年4月16日,眼耳鼻喉科醫院學術委員會召開第二次會議,應到委員10人(除應迴避者外),實到會9人,1人請假。兩位規範委員列席會議。4月26日,眼耳鼻喉科醫院學術委員會就王正敏等涉嫌學術不端問題的調查結果向我規範委員會遞交了調查報告。

20xx年4月23日舉報人通過電子郵件,向學校學術規範委員會舉報王正敏學術著作抄襲的問題。

20xx年6月5日,眼耳鼻喉科醫院學術委員會召開全體委員會議,就舉報所稱王正敏院士20xx年申報院士時三本個人專著涉嫌抄襲國外名著一事進行專題討論。並遞交了調查報告。

二、調查情況和結果

(一) 關於王正敏的博士學位問題

舉報人認為,“王正敏當年(1979)在瑞士蘇黎世大學只是臨牀的專科培訓,根本不是去讀大學,其論文博士沒有學歷,它和博士是兩個不同的學位概念。”舉報人提供的書面證據是:由蘇黎世大學校長和醫學院院長共同簽名授予王正敏醫學博士的德文證書複印件,以及由蘇黎世大學醫學院院長翻譯的該證書英文複印件,在英文複印件上寫明“發給醫學博士學銜(issue the title of a doctor of medicine)”。另外,王正敏在蘇黎世大學時的導師ugo fisch於20xx年8月11日在其所寫書籍《顱底顯微外科》的中文版序中的話也是:“獲蘇黎世大學1982屆博士學銜。”即英文原文是title of doctor 而非 degree of doctor。所以認為,王正敏以學銜冒充學位,屬於學歷造假。

王正敏則對舉報人的指責予以反駁,他的理由是:“我在1980年6月至1982年6月,由國家派遣作為與瑞士國交換留學生到瑞士蘇黎世大學附屬蘇黎世州立醫院耳鼻喉科學習。兩年中,我在該院耳鼻喉科主任fisch教授指導下,從事實驗研究,參與臨牀,修完學業課程,完成醫學博士論文,通過論文答辯,而被授予蘇黎世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他提供了一些相關材料,包括:博士論文、蘇黎世大學外國留學生學生證、蘇黎世大學研修留學生(讀博)課程修讀登記表、fisch 建立的著名國際顯微外科基金會“學報”、王正敏蘇黎世大學學位證書,以及國家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20xx年4月3日為王正敏的學位證書出具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教留服認瑞士[20xx]00029號)。該認證書稱:“王正敏1980年6月至1982年5月在瑞士蘇黎世大學(universitaet zuerich)從事眼鼻咽喉科學專業研究,向大學提交學位論文,並通過考核與審查,於1982年5月獲得該校頒發的醫學(論文)博士學位證書”。“經核查,蘇黎世大學系瑞士正規高等學校。王正敏所獲博士學位證書表明其具有相應的學歷,經查無誤。”

規範委員會認為,國家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在國內應該具有權威性,因此王正敏的博士學位不存在造假行為。

(二) 關於王正敏作為合作者之一發表的論文存在“一稿二(多)投”的問題

舉報人認為,以下論文均存在“一稿二(多)投”的問題:

中、英三組論文的一稿二投 :包括:①以陳兵為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王正敏為合作者之一的《a correlation study of endoneurial fluid pressure and electroneurography of the facial nerve》(orl, 20xx; 67: 113-118)與陳兵、王德輝、王正敏《面神經液壓與面神經電圖的相關性研究》(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 20xx;38:268-271); ②《中耳加壓治療豚鼠內淋巴積水》(樑琴、遲放魯,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誌,20xx;11:198-202)與《effects of hyperbaric therapy on function and morphology of guinea pig cochlea with endolymphatic hydrops》(fang-lu chi, qin liang, and zheng-min otology & 20xx; 25: 553–558),後一篇英文論文中有王正敏的署名。

而被舉報人根據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制定的《生物醫學期刊投稿的統一要求》(中華醫學會的刊物也遵循此原則),將其歸結為“以另一種文字再次發表,特別是在其他國家的再次發表,是正當的”,即屬於“重複發表”或“二次發表”,而非“一稿二投”。

但是中華醫學會雜誌社20xx年“關於一稿二投和重複發表問題的處理原則”(以下簡稱《處理原則》)中,對二次發表規定了以下條件:(1)作者應事先徵得兩個刊物編輯部的同意,負責二次發表的刊物應得到首次發表文稿的複印件、單行本或原稿。(2)首次發表距二次發表的時間至少為1周(雙方編輯部經協商者例外)。(3)二次發表的目的是針對不同的讀者羣,往往以發表簡化的版本為宜。(4)二次發表的內容應真實反映首次文稿的數據和解釋。(5)應在二次發表文稿的文題頁腳註中向讀者、審稿人和文獻收錄機構説明該文已全部或部分發表過,並註明首次發表文稿的文獻出處。

經調查核實後認為:上述三篇二次發表的論文,均沒有滿足該《處理原則》中的(1)、(5)二條,而且後文也沒有引用前文。所以這種做法應該屬於學術不規範。但上述重複發表之事,均發生在上述《處理原則》還未明確之時,故可不以違反《處理原則》論。然而他們“二次發表”在國外orl和otology & neurotology雜誌上的論文,顯然是違背了兩個國外刊物的投稿準則,即:“收到的稿件被明確的理解為它沒有同時被其他任何出版物所考慮(接收)。”因此按國際學術界的慣例,後發表的三篇英文論文必須作撤稿處理。

2、多篇中文論文中存在學術違規問題

舉報人所指的多篇中文論文,實際是以陳兵為第一作者、王正敏為合作者之一的5篇論文:①《病理狀態下面神經內壓微創測量的實驗研究》(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 1998;5:235-238);②《面神經損傷後面神經內壓的變化》(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 1998;33:338-340);③《面神經內壓與面神經wallerian 變性》(上海醫科大學學報,20xx;27:339-342);④《面神經液壓與面神經電圖的相關性研究》(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20xx;38:268-271);⑤《面神經內壓微創測量的實驗研究》(臨牀耳鼻咽喉科雜誌,1999,13:273-275)。

經核查,其中論文①和②,從實驗材料、方法、結果、討論以及參考文獻等各環節上看,可以認定為同一篇論文(例如前一篇論文237頁上的“附表”與後一篇論文339 頁上的“表2”完全一樣)“兩篇文章相同程度達85%甚至90%以上”,可以認定其為一稿二投。

舉報人稱重複使用相同的圖來發表論文是指:論文③中341頁上的圖1,是對論文④中270頁上圖1進行右下方截圖後再順時針旋轉180度所得; 論文③中第341頁的圖2, 是對論文④第270頁上圖2的右上方截圖後再順時針旋轉180度所得; 論文③、④中的圖2,其實與發表在orl雜誌中的圖片也是相同的,但是對文中圖片的註釋不同,即在orl文中,對此圖的註釋為“面神經損傷後1周”,而在論文③、④中則註釋為“面神經損傷後3天”,對同一張圖片有兩種不同的時間註釋,前後矛盾,屬於任意編纂實驗結果。

被舉報人陳兵的解釋是:中文論文①、②和③三篇文章中儘管有關神經內壓部分數據有交叉,但每一篇文章的研究角度並不相同,是同一實驗在不同研究階段的實驗成果,並不存在“一稿多投”。而發表於20xx年orl雜誌的文章,與中文論文③、④在圖2的註釋時間點上有出入,其可能的原因是在英文翻譯過程或編輯校對過程中的工作失誤,説明校對過程欠仔細,未能及時發現,並對其作改正,並不是任意編纂實驗結果。

經規範委員會的對比後確認:中文論文①和②,確實如舉報人所説的內容高度重複,可認定其為一稿二投。論文③、④和orl論文中,有一圖多用的學術不規範行為。中、英文論文中存在圖片標註時間不符的問題,因其不涉及論文的核心問題,故認同被舉報人所説的因工作粗心而造成的筆誤。

(三) 關於抄襲國外專著的問題

舉報人稱,以下三本著作均存在“抄襲”的問題。

舉報人稱,王正敏的專著《耳顯微外科》(1989年,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實際上是抄襲其導師 fisch於1980年出版的《tympanoplasty and stapedectomy: a manual of technology(鼓室成形術和鐙管切除術:技術手冊》一書和 fisch、douglas mattox等合著於1988年出版的另一本專著《microsurgery of the skull base(顱底顯微手術)》的內容,“書中僅圖片一項就抄襲了100多幅。”此外,王還將該專著拆為14篇文章,在由自己擔任主編的《中國眼耳鼻喉科雜誌》雜誌上發表。20xx年又把這些文章冒充成正式論文放入院士申報材料中。”

但王正敏稱:該書的“許多章節,在介紹、評論和討論手術和其他有關方面引用fisch作品時,均指名原著作人fisch的姓名及其作品專有名稱。” 而事實上,他在文字敍述中的表述不能説明他對國外作者的工作以及圖的來源作了明確的註釋或引用。例如用這樣的敍述:“fisch於1980年報告torp(plastipore)102例術後一年氣骨導差在0-10db佔%。讀者根據書中的原話是不可能認識到他書中的圖1-25是採用了fisch專著中的原圖。而且王正敏的這本書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文獻。

本學術規範委員會經調查後確認: 王正敏編著的《耳顯微外科》中,至少有58幅圖同u h於1980年出版的專著《tympanoplasty and stapedectomy: a manual of technology》中的圖雷同; 王在該書中共有解剖圖170幅,其中與fisch兩本英文版書中的圖相同者為62幅,佔王書圖片的36%,其第一章中的全部58幅圖,均來自fisch的1980年書中的25幅圖, 另外4幅與fisch的1988年書中雷同,所有涉嫌抄襲的圖片累計佔據篇幅為26頁,約佔該書294頁的9%: 王正敏在該書中所有重新描繪圖,與原圖相比僅線條形式略有差別; fisch的原著版權頁上寫明:“(出版社)保留所有權利,包括出版、發行、銷售以及翻譯的權利。受本書版權所保護的所有工作在未得到出版方書面允許的情況下,不能被以任何方式複製或抄襲,或用任何繪圖、電子、機械的方法複印、記錄、磁帶存儲等” ,而且該書還專門寫明“58幅圖是由ivan glitsch所作”。

舉報人稱,王正敏主編的《顱底外科學》(1995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抄襲 fisch和 mattox的專著《microsurgery of the skull basel(顱底顯微手術)》。

經調查後確認:王正敏主編的《顱底外科學》也存在“參考繪圖”現象,如第146頁圖5-40 a、b就分別和 fisch和 mattox上述專著第431頁圖6-13b和第430頁圖6-12、圖6-13a雷同。該書有圖182幅,未發現一張圖直接註明其出處。全書未附有參考文獻,不符合對他人著作的引用或註釋的規範。

舉報人稱,王正敏所著的《王正敏耳顯微外科學microsurgery of the ear》(20xx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一書,抄襲 fisch、 may、 linder於1994年出版的專著《tympanoplasty, mastoidectomy, and stapes surgery》。

王正敏稱其“在介紹、評論和討論手術和其他有關方面引用fisch作品時,均指名原著作人fisch的姓名及其作品專有名稱。”而對fisch的工作以及圖的來源不作明確的註釋或引用。

經調查後確認:王正敏在該書中也同樣存在上述“參考繪圖”現象,如第123頁,圖9-9至9-13就分別和 fisch等所著專著第17頁圖9a-c、第18頁圖9d、9e雷同。該書的總論、第一篇到第六篇的末尾共列出354篇次參考文獻,但其中沒有一篇是fisch的論文或著作。

眼耳鼻喉科醫院學術委員會於20xx年6月5日召開全體委員會議,就舉報所稱王正敏院士20xx年申報院士時三本個人專著涉嫌抄襲國外名著一事進行專題討論。會議經過投票一致認為“舉報所及的王正敏院士的三本書籍不存在抄襲行為”,並認為“舉報所及王正敏院士三本書籍中的部分源自國外專著的圖片儘管相似,但都經過了重新繪製;三本書籍中在序言或正文章節的引言部分都提及國外專著的作者fisch教授”。

20xx年7月4日,眼耳鼻喉科醫院11名耳鼻喉科醫生聯名向學術規範委員會提交“對王正敏院士的三本書引用部分fisch作品圖解的説明”,提出“經仔細查閲王正敏教授的《耳顯微外科》(1988年出版)、《顱底外科學》(1994年出版)及《王正敏耳顯微外科學》(20xx年出版), 發現在上述三本書的許多章節,在介紹、評淪和討論手術和其它有關方面引用fisch作品時,均指明原著作人fisch的姓名及其作品專有名稱;除此之外,在其他章節的多個頁面中也多次引用fisch作品專有名稱及相關圖解(修改重繪),但為簡明見不再重複註明fisch的名字。”該“説明”還列表例舉了王正敏上述三本書中“引用作品(含相關圖解)的名稱內容”、原作者名字和對應的頁數。“説明”還提出:“這三本書中涉及的顳骨解剖圖及手術圖另有畫師參考fisch著作中部分耳手術解剖圖重繪,不是直接拷貝。人體解劑及手術時所見的結構其實是類似或者是相同,所以畫師繪之不可能有大的變動,故粗看似乎相同的,但線條及比例有所不同,其中還有所變動。”

應校學術委員會的要求,校學術委員會醫學部於20xx年7月5日舉行了關於王正敏學術著作插圖是否違反學術道德一事徵求意見的專題會議。到會委員就學術規範委員會所提供的材料進行了對比,並查閲了原始書籍,經過討論,達成以下共識: 關於王正敏的三本專著中,尤其是20xx年的《王正敏耳顯微外科學》專著與 fisch教授英文原著插圖高度相似或雷同的問題。醫學部委員們認為,醫學學科中的人體解剖及外科手術圖解如以線條圖描繪,除因畸形、變異等特殊情況外,在形態上均大同小異,繪圖的差異也主要表現在線條的粗細,輪廓透視的大小等。在王正敏的三本專著中,尤其是20xx年的《王正敏耳顯微外科學》專著中,其插圖均根據原著進行了重畫,這也是國內其他主要著作中被採用的通常做法,而且當年出版社也接受這一做法,並予以出版,因此不被認為為抄襲。關於王正敏著作的插圖與fisch教授英文原著的關係問題。鑑於fisch教授是王正敏教授的導師,雙方長期來保持着師生情誼,且 fisch教授對王正敏教授在中國推動發展耳顯微外科學深感滿意。涉嫌被抄襲的fisch教授本人還為20xx年《王正敏耳顯微外科學》撰寫了英文前言,在前言中fisch教授明確寫道 “the surgical procedures described in the book are illustrated with care and in great detail facilitating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and the selection of the adequate way to solve difficult surgical ” (中譯文:在本書中仔細並細心地用圖解(根據英華大詞典翻譯)描述了手術過程,從而促進了讀者瞭解並選用恰當的方法解決困難的外科手術問題)”,這表明 fisch教授認同並肯定王正敏教授的插圖,未持異議。到會委員通過無記名投票一致認為,對所舉報的有關三本學術專著的插圖內容:不屬於抄襲。

20xx年7月15日學校聘請三名校外專家對王正敏著作是否涉嫌抄襲進行鑑定。專家認為,舉報信件中有一條涉嫌“文字抄襲”,內容為解剖學描述。王正敏的中文描述(約100字),與ugo fisch著作中的英文描述類似。這在解剖學闡述中是有可能存在的,且不涉及創新觀點、新技術、新發現的抄襲。王正敏《耳顯微外科》(1989年)、《顱底外科學》(1994年)和《王正敏耳顯微外科學》(20xx年)三本著作中的附圖與ugo fisch 著作中的附圖相似,涉嫌抄襲,但與圖片相關的正文未被舉報有抄襲現象。亦即沒有涉及對fisch的學術觀點、理論或手術技術的抄襲。根據fisch為《王正敏耳顯微外科學》(20xx年)所寫的序言,可以理解為fisch對該書引用他的附圖是知情並表示讚賞的。在上述三本著作中,未能逐圖標註原圖出處和參考文獻,説明作者王正敏教授和相關出版社在出版規範上還不夠規範,應予指出。但不能認為這屬於學術剽竊。

學術規範委員會認為:按國際上公認的學術規範和版權原則,在論著中採用他人著作的原圖,應取得原作者書面同意書以及原出版社的書面許可,並在相應的圖注和參考文獻中説明其出處。但王正敏編著的《耳顯微外科》(1989年出版)一書,採取對國外原著圖片重新描畫的做法,使用了大量插圖,且未直接註明出處,但該書的出版是在我國《著作權法》(1990年)頒佈之前,對其作學術不規範的認定,則必須考慮當時的歷史情況(反駁:歷史的具體情況請看網頁:,此文明確告知,在1986年的時候,我們國家頒佈了一個《民法通則》,在這個《民法通則》裏首次明確了公民和法人可以享有著作權。後來到了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就是新中國的第一部《著作權法》正式頒佈實施。所以想用所謂《著作權法》在1990年頒佈為由為王正敏減輕罪責是徒勞的)。而王正敏主編的《顱底外科學》(1995年出版)和王正敏著的《王正敏耳顯微外科學》(20xx年出版)中,均發現對國外原著圖片重新描畫,且未一一對其直接註明出處的現象,今天看來這種做法在學術規範上是不妥的。

至於王正敏將《耳顯微外科》一書中的部分內容寫成知識性的介紹或講座式文章,發表在《中國眼耳鼻喉科雜誌》上,符合該雜誌的要求或規定,在學術上不存在違規行為。

三、調查結論

1、關於博士學位問題

王正敏提供的醫學博士學位證書,最終獲國家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定,故舉報人質疑王偽造學歷的問題是不存在的。(反駁:王正敏沒有獲得蘇黎世大學的博士學位,這是有鐵證的——他的老師fisch教授已經給我證明,我們去年7月就已要求復旦大學學術規範委員會去函蘇黎世大學,取得官方證據,但復旦大學不予採納。同時,王正敏一直設法弄到我國教育部的官方證明,但開始時由於不符合教育部學位認證的基本條件被拒,後來他通過何種關係於今年四月方才弄到這份我國教育部的證明(值得追查!),對此我們不予認可,唯有瑞士蘇黎世大學的官方證明才能説明一切!)

2、關於論文投稿問題

王正敏為合作者之一所發表的幾篇中文論文中,有些論文內容高度重複,另有幾篇論文中曾使用相同的內容或圖表,屬於重複發表,但王正敏本人均稱其是在他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列為論文的合作者。(反駁:王正敏説“毫不知情”,想抵賴,復旦大學就允許了!?)但王正敏在事後申報科學院院士過程中,又將上述某些論文列入申報材料之中而未對其作任何説明,這種做法在學術態度上也不是實事求是的。(反駁:“不是實事求是”,太輕了吧,分明就是欺騙嗎。)

3、關於書籍中的引用問題

按國際上公認的學術規範和版權原則,在作品中採用他人著作的原圖,應取得原作者書面同意書以及原出版社的書面許可,並在相應的圖注和參考文獻中説明其出處。但王正敏編著的《耳顯微外科》、王正敏主編的《顱底外科學》和王正敏著的《王正敏顯微外科學》三本著作中,在未取得國外著作版權的同意下,對其原著圖片採取重新描畫的做法,使用了大量插圖,且未註明出處,這種做法儘管不屬於學術剽竊(反駁:這句關鍵的結論與前面認定的事實完全不合邏輯,是學校包庇袒護王正敏的最好明證!),但是不符合國際公認的學術規範。至於舉報信中所提及的“文字抄襲”,因其內容為解剖學描述,不屬於抄襲。

四、處理意見的建議

所有有王正敏署名、涉及內容重複發表的論文均不能作為科研成果列在個人簡歷和各種申報材料中;因發表這些論文而獲得的科研獎勵應予以收回。(反駁:難道由此獲得的各種獎勵、榮譽,特別是騙取的中科院院士稱號不應該收回嗎?)

王正敏必須就《耳顯微外科》、《顱底外科學》和《王正敏耳顯微外科學》專著中,未經標註採用英文原著中圖片的學術不規範行為(反駁:這樣嚴重的系列的剽竊造假行為,復旦大學只輕描淡寫地用學術不規範一筆帶過,看來中國的學術界可以以此揚名世界了。),向原作者做出書面道歉。今後對這些書籍的重印或再版,必須嚴格遵循我國目前所制定的學術規範。眼耳鼻喉科醫院學術委員會,應將本調查報告通知上述著作的出版社。(反駁:王正敏本人剽竊造假,不僅在學術上屬於嚴重違規,更已屬於違法,他應該向上述三本書的出版社,更應包括被抄襲的國外著名出版社進行道歉,接受相應的處罰)

王正敏應當就在院士申報論文材料中存在不實事求是的做法向中國科學院做出説明。(反駁:王正敏在院士申報材料中竟然有65篇文章屬於欺詐,學校卻不予公開表態,在此處卻用這樣的語句來為他遮掩,這能夠讓羣眾滿意嗎?此其一。其二,所謂“存在不實事求是的做法”,實為欺騙,這樣嚴重的欺騙,已看過事實的院士們用“史無前例”來形容,可復旦大學卻可以這樣的敷衍上級組織,敷衍公眾,我們根本無法理解。其三,難道這樣一起嚴重的學術欺詐案,一起早已引發輿論和民眾關注的社會公眾事件,能夠允許王正敏或者復旦大學與中科院進行私了嗎?王正敏本人必須就此事件公開向社會公眾和各級組織作出公開的説明,接受社會公眾和輿論媒體的共同監督)

眼耳鼻喉科醫院學術委員會和醫院領導應該督促被舉報人落實以上處理意見的建議,並且將本報告向全院醫師和研究生通報,進行一次端正學風、遵守學術規範的教育。

復旦大學學術規範委員會

20xx年8月19日

關於酒的調研報告篇2

為積極應對日益增長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提高老齡人口健康服務能力,滿足“老有所醫、老有所養”的基本需求,近年來,我區積極探索“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作進展及成效

(一)探索醫養結合體系建設,推動資源優勢互補。

按照國務院及省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醫養結合的指示精神,區政府制定了《關於推進醫療衞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方案(試行)》,待政府常務會研究通過。按照方案,大力推進衞生和養老服務資源整合:一是支持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開設老年病區、老年護理牀位;二是推動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舉辦醫養結合聯合體;三是鼓勵轄區內部分醫院轉型為養老護理院;四是推進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有機結合;五是支持養老機構按相關規定申請設立醫務室或護理站,提高養老機構提供基本醫療、護理服務的能力。

截至目前,區民政部門管理養老機構11個,設養老牀位1186張(其中批准新民醫院開設老年護理牀位300張)。區衞生部門核批了樂年長者之家等3家社區養老機構內設醫務室、護理站,區民政部門牽頭組織我區6家養老機構與市一院建立了醫養結合聯合體,初步實現養老機構基本醫療衞生服務全覆蓋。

(二)創新醫養結合服務模式,構築居家養老服務基礎。

依託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基層優勢,建立以家庭醫生為主的“點對點”健康服務體系。家庭醫生服務團隊主動深入社區和家庭,通過實施“積分制”、“健康儲蓄銀行”、“粉絲簽約”和老年人健康俱樂部等形式,對社區老年人實施分級分類健康管理。截至今年5月底,全區組建57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簽約服務3.8萬餘户7.8萬餘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4.3萬餘人。

建立以“醫聯體”為專業技術支撐的“個性化”健康服務體系。各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分別與市一院、省鍼灸醫院建立“醫聯體”,把綜合醫療專家和中醫康復專家納入到家庭醫生服務團隊,開展“個性化”簽約服務。今年4月,雙崗中心創新組建 “2+2”家庭醫生專業服務團隊,成立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病、糖尿病和腦卒中康復4個專業服務小組,已與56位居家老人簽訂了有償簽約服務包,以滿足多元服務需求。

(三)豐富醫養結合服務內涵,建立機構養老服務機制。

為強化養老機構中集居老人的健康保障,從今年6月起,區屬各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與轄區養老機構建立固定服務關係:一是每季度主動上門對養老機構開展1次健康教育講座,對老年人進行常規健康體檢,並指導康復治療。二是與養老機構建立24小時服務熱線,對常見病、多發病隨時進行上門診療。三是接收老人住院治療和康復,根據康復情況及時轉回養老機構。四是老人享受慢病選擇性藥物免費治療等衞生惠民政策。20xx年以來,我區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免費發藥人次分別達8.9萬人次、4.3萬人次,免費金額達310餘萬元,其中老年人發藥比例佔98%以上。

二、存在困難和問題

隨着人口老齡化持續發展,老年人的健康和養老是當今社會發展面臨的一大問題,而解決健康和養老問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醫養結合。從全國範圍看,醫養結合是一個新興課題,都處於積極探索中。實際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難和問題:

(一)醫養結合服務需求與承載力不對稱。據統計,20xx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16.1%,而且每年處於上升趨勢;預計20xx年超過20%,20xx年超過30%,並於20xx年達到近34%的水平。我區20xx年60歲以上老年人8.4萬人,達到全區户籍人口的17%,老齡化趨勢與全國同步。而我區在養老機構養老的不足800人,基本上是一些患病、失能、失智等需要長期醫療、護理、康復和生活照料的老年人,絕大多數老人包括“失獨”、“獨殘”等計生特殊羣體選擇居家養老。龐大的養老和老年人醫療服務需求,給現行養老和健康體系帶來嚴重挑戰,已成為全社會不可迴避的問題。

(二)醫養結合行業管理體制不完善。目前養老機構由民政部門設置審批和管理,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服務由街居負責,醫療服務由衞計部門主管,醫保支付政策由人社部門制定。由於制度、行政職能和資金分割等因素,各相關部門在實施醫養結合時存在行業壁壘、職責交叉、業務交織等情況,其分而治之的格局勢必造成醫療和養老資源相互阻隔,難以做到目標一致,優勢互補,協調統一和橫向整合,老人的醫養統一問題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醫養結合機構定性定位不明確。從實際服務看,完整功能的醫養結合機構既不能完全替代養老機構,也不能替代醫療機構,應該有其鮮明的特點和需求羣體,在設置審批上也必須進一步明確標準體系和審批部門。按現行政策,完整的醫養結合機構審批權歸屬不明確,即使同一投資主體在設置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時分別由衞生和民政部門審批,運行機制相對獨立,沒有解決醫養結合到底姓“醫”還是姓“養”的問題。

(四)醫養結合醫保支付政策仍然保守。以疾病醫療為中心的現行醫保支付政策,對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疾病預防、早期診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家庭病房等醫療健康服務項目均未出台相關支付標準。即便是最新出台的醫養結合病牀醫保支付辦法,對老年人的患病病種有明確規定,且病種數較少。可以説,當前醫保支付政策不同程度地遏制了醫養結合服務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放開。

三、對策和建議

針對當前人口發展現狀、老齡化發展趨勢及存在的問題,發展醫養結合將會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當前,在積極實踐和探索的基礎上,政府的主要任務是:基本建立醫養結合體制機制,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法規體系,多元化、多途徑形成醫養結合服務網絡,為老年人提供生命過程中各個時期所需的可負擔的公共服務。為此提出如下意見和建議: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做好醫養結合頂層設計。

一是出台意見,分類明確定位。各級政府要從上而下出台實施意見,成立領導小組,明確部門職責和牽頭單位,形成工作合力。要根據不同類型,分類明確醫養結合機構姓“醫”或姓“養”的問題。凡是養老機構開設醫療診室由民政部門為主管單位;凡是醫療機構增設養老機構,由衞生行政部門為主管單位;凡是以醫療、護理、康復為主的護理院(完整功能的醫養結合機構)增設養老牀位,由衞生行政部門為主管單位。以上三種形式醫養結合機構,同級民政、衞生行政部門要相互備案,並針對老年人羣“醫”或“養”的不同需求,做好入院引導和合理分流。

二是配套政策,建立運行機制。衞生行政、民政、人社等多部門儘快聯合出台相關政策,對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審批准入、行業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持。規劃、房產部門要出台相關規定,在新建的一定規模的社區中同步規劃建設醫療、養老配套用房。要積極改革醫保政策,將完整功能的醫養結合機構優先納入醫保定點範圍,將醫養結合服務項目、居家養老診療費用逐步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消除行業障礙和“瓶頸”。

(二)堅持多元資本發展,完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

積極探索社會資本參與機制。建立和完善社會資本發展醫養結合的扶植政策,引入專業醫養結合品牌企業入駐。規劃、土地、財税等部門為社會資本舉辦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在規劃佈局、土地使用、財政補貼、税費減免等方面出台優惠政策,有步驟、有規劃地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參與醫養結合養老服務。

加快醫療養老機構轉型升級。鼓勵二級以下醫療機構增設醫養結合病牀或轉型為醫養結合機構;提高養老機構內設醫療護理科室覆蓋率;推進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與養老服務的有機融合,開展簽約服務;鼓勵綜合性醫院與養老機構建立“醫聯體”,實行對口支援、雙向轉診、醫護培訓等。要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的原則,為計生“失獨”、“獨殘”家庭及農村“五保”户提供基本醫療和養老服務保障。

(三)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強化醫養結合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專業人才培養、評聘和使用機制。民政、人社和衞生等部門應加大養老專業服務人才的培養培訓力度,加強對醫養結合機構中的醫生、護士、管理人員和護理員的培訓;鼓勵專業院校畢業生到醫養結合機構從事養老服務工作,並給予相應的特殊崗位補貼;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及其醫護人員在資格認定、職稱評定、技術准入等方面,與其他醫療機構同等對待,激發醫護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二是建立人員崗位配套政策。對政府主導的醫養結合型醫療機構,合理增加護工型人員崗位,保障基本服務需求;對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合理增加醫護人員崗位,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對社會力量舉辦的醫養結合機構,根據投資規模合理核定醫療技術崗位、護工崗位和一般服務性崗位,並根據多部門考核情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予以基本保障。

(四)強化行業監管考核,確保醫養結合取得成效

推進醫養結合是深化醫藥衞生體制綜合改革,聚焦健康產業發展,推進健康xx建設的創新之舉,必由之路。在大力發展醫養結合服務的同時,各相關部門要依據職責分工,加強監管,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執法查處力度。探索建立醫養結合服務質量評估制度和退出機制,定期組織有關方面專家或者委託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綜合績效評估。評價結果作為政府購買服務和對機構獎懲的重要依據,確保政府資金投入發揮最大效益,醫養結合護理質量和服務水平得到穩步提升,老年人羣的滿意度得到較大提高。

關於酒的調研報告篇3

自20__年7月,踏上這神聖的三尺講台開始,我已經在教師這個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工作了三整年,我在這三年裏,經過自身的努力鑽研,經過前輩的指導和引領,我不再是以往充滿學生氣息的新教師,我在教育教學道路上不斷成長,以下是我的成長分析報告

一、心中有“愛”:教師成長的靈魂

教師要成長,首先必須讓自我的職業夢想得到昇華。在回答“我為什麼要當教師”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假如一個教師僅僅把它看成一種謀生手段――事實上這樣的教師不在少數――那麼他倒不如及早放棄,去從事更適合自我發展的其他工作。陶行知先生説:“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工作是一種藝術,教師的使命是去塑造一個個有靈魂的生命,而不是去裝配硬邦邦的機器零件。這一根本特點,決定了教師不可能僅僅依靠理論和技術來工作,也就是説教書育人的工作必須有“靈魂”,這個靈魂就是“愛”。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愛的教育”,有了愛,教師才有靈魂。

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能夠做到愛學生、愛自我、愛職業、愛思考、愛創新……其中最根本是愛學生,愛學生、理解學生、從學生的需要來思考問題,這是教師成長的基點。脱離了學生的需要,孤立地談教師發展是沒有意義的,更不會有好的效果。如果我們去用心觀察就不難發現,哪一個優秀教師不是把學生成長作為自身職業發展的出發點我們常説“教學相長”,其中也有這樣一層意思,就是教師的成長是建立在學生成長和發展基礎上的。不愛學生,教師就不可能愛事業;不愛事業,教師也就很難在教學實踐中用心思考、追求創新。如果一個教師不是用口號,而是能像愛自我的子女一樣關愛每一個學生,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需求就會成為教師本人的需求。

二、職業規劃:教師發展的藍圖

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一個明確的目標,無論這個目標是一個偶像還是一個綜合的模型,還是經過自我的分析思考後定下來的一系列子目標,最關鍵的是它要能“看得見”,能真正激勵着自我去努力,模糊的目標幾乎等於沒有目標。閲讀教育大師的作品、瞭解同時代教育名家的思想、觀察分析優秀教師的成長案例等都是構成明確成長目標的有效方法。

有了目標之後自然要尋找通往目標的路徑,目標越明確這個路徑也越容易找到。實際上目標和路徑兩者是互相影響的,並且在實踐過程中,目標和路徑也總會有不一樣程度的調整。在選擇目標和規劃實施計劃的時候,目標的逐層分解、具體的時間表、可能遇到的困難、自我激勵和內省、獲取幫忙等策略都是必要的。需要異常指出的是,教師個人的職業發展規劃應當跟學校教學的需要和整體發展規劃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相互促進、並能及時得到幫忙和監督。另起爐灶的做法往往事倍功半。

我從05年進入廬陽中學以後,第一年給自我定的目標是:鑽研新課程理念,努力在教學實踐中貫徹實施,真正能夠做到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起始年級能夠熱愛歷史學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第二年,我的目標是,在教育教學走上正軌後,多閲讀教育教學理論,勤做教學反思和積累,要發表一篇區級論文。第三年,是我第一次經歷九年級複習迎考,毫無經驗的我決定在這一年努力探索貼合學校學生學情的一套高效低負的複習策略。為學校的首屆輝煌拼搏。而今,已是我的第四年教學生涯,我仍然被安排在畢業班,我對自我的目標就是,吸收上屆經驗,彌補過去的不足,爭取歷史學科能夠取得更大的提高。

每一階段,每一年的目標,看似很小,但僅有從階段性目標做起,才能實現我們心中更長遠的目標。

三、且學且思:教師發展的路徑

孔夫子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師的成長多成同樣離不開“學”和“思”兩個字。教師要發展,不能閉門造車、孤陋寡聞,而要有開放的心態和學習的習慣,不斷進行理論學習,留心借鑑他人的成功經驗。“學”能夠向書本學、向前輩學,也能夠向同行學、向學生學……總之,“三人行必有我師”,只要留意,生活工作中能夠學習的地方處處都是。

從教以來,我從不放過一次學習的機會,無論是學校教師開設的公開課,還是區級,市級的各項教研活動,我都進取參加,認真聽課學習,參與研討。在每年的假期,我都報名參加繼續教育。在教研的道路上,我雖然還沒有很大的建樹,可是確實經過參加各級教研活動,開闊了我的思路,學習到了經驗,找到了自我的不足,正是這樣,我才能不斷成長。

四、用“心”實踐:教師成長的落腳點

“學”來的理論、“思”得的感悟,都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來驗證其價值。無論是讀書、參加培訓還是借鑑他人經驗,都必須跟自我的教學實踐緊密結合。一方面,任何一項理論都有其適用的條件和侷限,理論是否有價值只能在實踐中逐漸得到驗證。另一方面,教育活動的複雜性和靈活性決定了我們無法依靠某一兩種理論來解決所有問題,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不斷反思。在實踐中實現理論的價值,實踐中借鑑他人經驗的精華,實踐中構成獨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學風格。

人們長説學無止境,其實教學也是這樣,教無止境,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目標要實現,我們的成長步伐一刻不容停滯,這需要我們總結過去,規劃未來,踏踏實實從做好每一天的工作開始。

關於酒的調研報告篇4

一、調查 概況

我於xx年9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省重點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六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願望。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關於酒的調研報告篇5

根據師教育局通知要求,我們依據調研提綱,就我校教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情況進行了認真調研。從調研情況看,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下,我校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中國小教師隊伍及時得到補充,教師隊伍結構不斷得到改善,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優秀人才的培養與選擇機制不斷完善。現將調研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校現有中國小教師122人,其中:國小59人,中學63人。教師隊伍結構情況

1、組成結構:現有在編教師122人,其中國小59人,國中63人;近三年新進教師21人,其中國小11人,國中10人。

2、學歷結構:國中教師中本科學歷38人,專科學歷25人,分別佔教師總數的60.3%,39.8%;國小教師中本科及以上學歷12人,專科學歷42人,分別佔教師總數的20.3%,71.2%。

3、性別結構:國中教師中男25人,女38人,分別佔教師總數的39.7%,60.3%;國小教師中男15人,女45,分別佔教師總數的25.4%,76.3%。

4、年齡結構:國中教師中30週歲以下33人,31-40週歲12人,41-50週歲17人,51週歲1人,分別佔教師總數的52.4%,19%,27%,1.5%;國小教師中30週歲以下27人,31-40週歲14人,41-50週歲14人,50週歲4人,分別佔教師總數的45.8%,23.8%,23.8%,6.8%。

5、專業技術職務結構:中學教師中中高9人,中級14人,初級31人,未評職稱9人,分別佔教師總數的14.2%,22.2%,49.2%,14.2%。國小教師中中級26人,小高150人,未評職稱10人,佔教師總數的44%,39%,17%。

二、近年來在教師隊伍建設及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堅持正面教育,營造人才隊伍成長環境,切實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及管理工作

1、加強師德教育,提高專業人才隊伍的師德水平。每學期我校都舉辦為期一週的教師培訓班,集中開展政治業務學習,提高師德水平。

2、嚴把專業技術人才隊伍職務晉升條件審查關,努力打造高質量的人才隊伍。近年來,我們嚴格按照《兵團中國小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資格標準條件》規定,認真審查申報晉升專業技術人員的基本條件、申報條件、教育教學條件和教研、科研條件,側重審核其思想表現、工作實績和從事教科研能力,並制訂了相應的實施細則,對違反師德規定的,教育管理不到位“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教學工作“備、教、改未完成教學任務的或教學質量考核不合格的”,予以一票否決,堅持不予申報,有效地遏制了職評工作中只講申報條件,不講思想表現、工作實績和教科研能力,弄虛作假的不正之風,從而淨化了人才隊伍風氣,使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工作真正成為教育人才隊伍成長的有力推手,促進了教育人才隊伍健康成長。

3、依規開展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分開工作,完善人才隊伍建設與管理機制。

一是上級文件要求,制訂了《二十二團專業技術崗位聘用實施方案》,依據根據上級部門核定的編制內進行定編、定崗位職數。

二是制定專業技術職務考核辦法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量化考核,擇優聘用的原則,對專業技術人員德、能、勤、績方面進行量化打分,從高分到低分,擇優聘用。通過陽光操作、規範有序操作、人性化操作,讓“能者上”,“庸者讓”,激發了教師的創造性和進取心,優化了人才隊伍的成長環境。

4、加強教師隊伍崗位管理。近年來,學校依據《二十二團中國小教師考核辦法》,抓緊抓實教職工考勤、崗位責任制按學期考核及教學質量考核工作,依規兑現獎懲,不斷增強教師的職業意識和責任意識,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搭建平台,正確引領,促進骨幹教師隊伍的成長

1、確立培養機制。二十二團中學校每年都開展一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評優活動,以及教學能手評選活動。通過層層選拔,對有發展前途的教師,定向給予指導和培養。近年來,我校先後有4名教師在墾區和師以上教師教學大賽中獲獎,我們依據師文件有關標準將6人作為農二師骨幹教師重點培養。

2、搭建發展平台。

一是讓他們承擔各級課題研究及教學試驗工作,讓他們有施展才能的舞台,專業成長的通道。近年來,我校由中學數學教師承擔的國家級教科研項目有1個,現在已順利結題。

二是每學期至少安排一次校間教學觀摩活動。學校每學期都開展一次教學觀摩活動,組織老教師上觀摩示範課,開展教學評議活動,通過同行互動合作,解決其教學過程中存在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促進其專業成長。

3、推薦中青年骨幹教師參與各級組織的培訓,讓他接受系統理論學習,提高其理論素養。近年來,我們共推薦5名教師參加國家級教師觀摩培訓。組織10名教師參加兵團級教師觀摩培訓,組織75名教師參加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網絡培訓。

(三)完善制度,落實措施,紮實抓好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近幾年來,我們按照有關規定,積極開展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學歷教育、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和新課程培訓。成立了領導組,制訂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計劃及檢查評估細則,認真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1、抓教師學歷層次的提高工作。鼓勵教師參加自考、函授等形式的在職進修,學校在課程安排上予以時間保障。近年來,有16名教師取得了本科學歷。

2、加強教學研討活動。認真開展集體備課、上公開課、同行聽課等業務學習活動,着力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學校將教師參加教研活動情況納入教師必須完成的教學工作內容,期末開展檢查考評,並將考評結果與教師年終考核掛鈎。

3、認真開展校本培訓。

一是按照“堅持結合教學改革學習,堅持結合教育教學實踐案例學習,堅持結合出現的問題學習”的原則,要求教師自修,做到“四個一”,即:教師個人每學期要制定一份學習發展計劃,寫一本教育學習筆記(不少於5000字),讀一本教育名著,寫一本教後反思錄(不少於10篇)。

二是研訓結合,開展培訓活動。要求學校開展業務學習每週不少於一次。

4、積極落實師級集中培訓任務。所有教師按要求參加了師級集中培訓,學校按規定給參訓教師報銷有關費用。

5、抓好校本科研,提高教師教科研水平。學校要求每個教研組至少有一個校級課題,人人都要有教科研任務。明確校長責任,公開考核辦法,確保任務的落實。

6、大力開展信息技術培訓工作。為了使廣大教師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充分發揮學校網絡和農村遠程教育工程的作用,學校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師“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以及學校自行組織計算機技術培訓。目前,教師都能夠應用信息技術與本學科課程整合進行授課。

三、教育人才隊伍建設及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1、結構不合理,整體水平還不高。

一是年齡結構不合理。我校教師隊伍中30週歲以下的教師國中佔教師總數52.4%,國小佔45.8%。40歲以下教師86人,佔教師總數的70.4%。

二是知識結構不合理,老教師中大多是通過函授、自考等形式取得合格學歷的,知識水平較低,教育觀念陳舊,難以接受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

2、分佈不合理,學科不配套。語文、英語、政史等科目的教師較多,而數學、體育、生物、地理等科目缺少專業教師。

3、教師福利待遇低,人才流失嚴重。教師負擔重,身心得不到保障,加之經費所限無法開展正常體檢,健康問題嚴重,近兩年我校

就有名青年教師積勞成疾,英年早逝,令人痛惜。還有一名教師患重病在家休養。至於城市教師享受的各類獎金、補貼等,團場則教師望塵莫及,地方學校和公務員不交養老金,師直學校交養老金有補貼,團場學校全額上交養老金。教師的成就感得不到體現,影響了教師隊伍的穩定。近三年來,我鎮有2名教師通過考研、參加公務員考試調出,有12名教師調往地方學校,有6名教師辭職到地方學校。對建設高素質的農村教育人才隊伍帶來了很大的衝擊。

4、糖廠國小有48名學生,安排6名教師,致使我校學科教師不足。

5、教師能出能進和機制還未完全建立。評聘分開、競聘上崗等措施也只是在經濟收入、工作崗位等方面作一些調整,“鐵飯碗”還未打破,不少人仍然缺乏危機感。

6、領軍人才數量不足。師級以上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骨幹教師數量缺乏。

四、今後教師隊伍建設及管理方面的工作舉措和工作建議

我校在未來3至5年內,根據團場發展的總體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着力建立一支與我校辦學規模、人才培養和未來發展相適應、數量足夠、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亟待解決的問題

1)要求教育局及人事局及時調入(招錄)緊缺專業教師,以滿足目前的教學需要。特別是及時補充緊缺學科的教師。

2)抓在職教師的培訓提高,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根據教育部教師隊伍建設學歷要求規定,要求廣大教師本着教什麼學什麼的原則,積極參加函授、自考等形式的在職學習,儘快使國小教師達專科學歷,國中教師達本科學歷的比例有較大提升。

3)抓好繼續教育工作,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業務素質。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小教師開展第三輪繼續教育學習精神,要求教師積極參加假期繼續教育集中培訓工作,抓好校本培訓工作,全面完成第三輪繼續教育各項培訓計劃,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4)大力實施“新教師培養工程”。制定新教師三年培養計劃,制定相關激勵措施。採用骨幹帶教、專家講座、技能評比、觀摩研討等多形式的培養方式,有步驟地開展新教師的崗位培訓,促使他們儘早勝任、儘快成長。

5)實施青年骨幹教師梯隊培養計劃。開展青年骨幹教師後備人選的培養工程建設,完善培養機制,注重激勵、考核機制。注重培養過程,保證數量,提升專業內涵,形成青年骨幹教師的羣體。

4、加強團場教師隊伍建設的建議

1要不斷提高團場教師福利待遇。團場教師與城市教師工作條件相比較還較差,福利待遇較城市教師低,造成教師隊伍不穩定。建議要從人本化管理出發,提高團場教師工資待遇(尤其是養老金繳納問題)、改善其生活工作條件,充分調動農團場教師的積極性,確保團場教師“分得下、留得住、教得好”。

2加大師直學校和團場學校教師交流的力度。希望師直教師通過開展“支教”、“結對幫扶”等形式的送教下團場活動,讓優質教育資源向團場滲透,實現優質教師資源共享,促進團場學校教師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方法的轉變。

3適當提高團場學校教師配備比例,儘快配齊學科緊缺教師,解決教師短缺問題,更好的落實課程計劃的實施,推進素質教育的開展。

4要大力推進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改革,實現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動,保證團場學校必要的編制需求。建立師直學校選派優秀教師支教幫扶機制,帶動團場教師教學業務水平的提高,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5要改革團場學校教師培訓形式。結合團場教育的實際,開展一些送教下團場,貼近教育教學實際的教學指導活動,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解決團場教師教育理念陳舊、教學方法落後、教學水平低的問題,切實提高團場教師的專業素養。

關於酒的調研報告篇6

隨着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遊消費變得越來越熱,出外旅遊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遊羣體當中,大學生是整個旅遊市場的一個重要而又獨立的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羣體,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鬆的時間,這些促成了大學生旅遊熱。

馬上又一屆畢業生畢業了,對於美好的大學生活就這樣結束了,我想知道他們會不會選擇以畢業旅遊來終結這一段美好的時光呢所以,在5月的時候我通過在問卷星做了一個調查問卷,向大學生做了相關的調查。此次調查的目的在於瞭解當今大學生對畢業旅行的看法以及他們所喜歡的旅行方式。為了解大學生畢業旅遊市場狀況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數據。同時通過對調查結果分析,為大學生的畢業旅遊市場開發提供可行的建議。本次調查了111位在校大學生,對此調查報告總結如下: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1、對象的基本情況:本次調查中的111位 大學生,其中男生38人,佔總人數的34.23% 女生73人,佔總人數的65.77%,專業也涵蓋 很多,比如會計、旅遊管理、計算機、藥學、 、烹飪等50多個專業。不論男女,不論專業,大家對畢業旅遊都是很喜歡的,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86.49%的學生表示有畢業旅遊的意向,只有少數的13.51%的學生表現出沒有畢業旅遊意向。至於選擇是在畢業前還是在畢業後旅遊,兩個選擇的比例相差無幾。

2、旅行形式選擇情況:受調查者中對於畢業 旅遊會選擇和誰一起去,有幾種不同的回答,選 擇與自己的好友一起出遊的人數較多,比例為 47.75%,第二多的為情侶,比例為29.73%,第 三為班級、舍友,比例為9.01%,很少人選擇個人出遊,比例為4.5%。對於選擇什麼樣的出遊方式,95.5%的同學選擇自助遊,只有4.5%的同學選擇跟團遊。

3、旅遊目的地選擇情況:對於畢業旅遊選擇去什麼地方遊玩,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擇,選擇周邊遊的同學佔總人數的12.61%,選擇出市遊的佔21.26%,選擇出省遊的有63.06%,選擇出國遊的佔2.7%。其中出市遊的主要的選擇有桂林、北海等;出省遊的主要有浙江、雲南、北京等;出國遊的主要有美國、法國、韓國等。而對於旅遊景點的類型的選擇,大學生們比較喜歡的是遊覽一些自然山水,民俗風情文化,城市觀光就沒那麼喜歡了。

4、旅行的交通、時間、住宿情況:

受調查的大學生畢業旅遊大多選擇的交通是火車,其次為汽車,接下來是飛機。而選擇的天數較多的為4-6天,其次為6-8天。至於住宿方面,大多學生選擇經濟型旅館,也有選擇星級的酒店。

二、調查情況分析

根據接受調查的大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大學生都有畢業旅遊的意向,很多大學生都是喜愛旅遊的,但是作為大學生,現在還沒有達到能自己賺錢的階段,還沒有什麼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大多數學生表示限制他們不能去旅遊的最大因素是錢,也有表示是沒有時間,還有的表示是沒有人一起去,也有的表示有很多因素,不能單一的解釋,總之錢是比較關鍵的因素之一。同樣時間在他們看來也是因素之一,在畢業之前可能要學習,沒那麼多連續的時間去玩,而在畢業之後又因為要找工作,或許會更沒有時間去玩,所以在選擇什麼時間去畢業旅遊,兩種選擇的比例差不多,沒有多大的區別。

大學生還是比較喜歡人多一起出去遊玩的,所以他們在出遊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會邀請同學或是朋友一起去,很少選擇自己一個人出遊。而且他們選擇的交通工具也基本選擇乘坐火車和汽車,這兩種交通工具費用比較低,比較符合大學生的資金情況。大學生因為錢的問題,在住宿方面也會選擇便宜的經濟型旅館。由於大學生是比較喜歡自由,不受束縛的,所以他們比較喜歡自助遊,自己想玩什麼就玩什麼,想去哪就去哪,不想受到約束。同樣,他們喜歡遊山玩水,喜歡遊玩一些有特色的,好玩的地方,同樣也喜歡一些刺激的東西,顯示年輕人的青春洋溢,充滿朝氣。

從調查結果來看,除了學旅遊專業的同學對旅行社比較瞭解之外,很多其他專業的同學都不怎麼了解,除了知道一些比較知名的旅行社,比如:中國國際旅行社、中國青年旅行社等,至於其他的旅行社他們是一點也不瞭解。所以表明大學生對旅行社的關注度不夠,表明他們不太願意跟旅行社合作去遊玩,他們嚮往的是自由的形式。

三、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1、大學生的畢業旅遊意向很強,但是其中有很多因素制約着這種意向的實現,比如説錢,時間,同伴。

2、大學生嚮往的是那種自由,沒拘束的遊玩方式,體現着他們的那種不羈的,浪漫的,活躍的特性。

3、大學生在出遊的時候會選擇比較經濟實惠的一些交通工具,住宿條件,以及遊玩方式。

4、大學生是很大的一個羣體,他們是旅遊市場比較重要的一部分,他們會給旅遊 市場帶來很多的新鮮東西。

(二)建議

旅行社應該把握好大學生這個羣體,好好制定一些符合大學生的路線,或是一些旅遊策略,這些線路的設計要符合大學生的特性,儘量滿足他們對旅遊的需求。同樣旅行社也要加強對本旅行社的宣傳程度,讓更多的人瞭解旅行社,這樣人們才能與旅行社有更好的合作。

關於酒的調研報告篇7

調研目的:調查紅酒在國際市場的各種狀況,將l公司的紅酒打入

國際市場

調研範圍:國際市場

調研方法:觀察法、實驗法

主要內容摘要:通過深入調查近幾年紅酒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者、購買者,l公司的紅酒品牌、價格等各種狀況,做好紅酒銷售的策劃等工作,讓紅酒更好的打入國際市場

主體部分

一、市場分析

1國際經濟環境:近幾年,紅酒在國際市場中一直以較快速度在增長,在國內,一些高消費城市進口紅酒的消費量都在不停的增長 2國際文化環境:紅酒文化屬於外來文化,少數消費者會認為進口紅酒是正宗的,但大多數消費者對紅酒認知度較低 二、消費者分析

1消費者購買力水平:購買力整體偏低

2消費者購買行為:紅酒的第一類消費者是懂酒的人,一般購買高端產品;但大多數消費者都是購買100元左右的進口紅酒

3消費量:國內僅一網店月銷售量可達14033瓶,國際上法國銷量最大,可達11188瓶,佔國際總銷量的79%,美國銷量最小

三、產品分析

a譯為&b,紅標為低端酒(售價t;100元),藍標為中低端(售價t;400元),白標為中高端(售價t;800元)

b譯為&b,為高端品牌,只用藍、白兩標,藍標為售價20xx元左右,白標售價6000元左右或更高 四、價格分析

100元左右的進口紅酒是銷售的主力,80%的紅酒標價在200元以下。500元以上的紅酒基本為送禮使用;更高端的產品則適合於懂酒的消費者 五、分銷渠道

一般有分銷、零售終端和團購直銷 六、競爭情況

酒莊紅酒價格高、品種少;倉儲式超市低於100元的紅酒品種多;餐飲行業國內、進口紅酒均備的店較少,多數備國內貨品;酒店、夜店各國產地紅酒均有,價格不等。

結論

紅酒消費目前還是中低端產品,即百元內最容易接受,300元左右的產品品種最豐富,競爭最激烈。

進口紅酒中,法產所佔份額最大,美國紅酒佔比很小,但市場整體提升空間大,利於進口紅酒的發展。

建議

消費者對紅酒的認知度低,購買時一般不知如何選擇,建議大力推廣某品牌的紅酒,讓大家熟知其優勢併購買;建議採用abc銷售法,即價格低的為a銷售量,價格適中的為b銷售量,價格昂貴的為c銷售量建立自己獨特的產品,吸引獨特的消費者以及新興成長型的消費人羣

參考資料 附錄1

附錄2

一、長春市背景資料

長春市是吉林省的省會,吉林省的綜合服務中心,市區人口315萬。全市擁有眾多的商貿、餐飲等服務機構,其中,星級賓館、酒店50多家;餐飲業比較發達,有a類店80多家,b類店400多家,c類及以下5000多家;具有一定規模的商場、超市40多家;酒類批發企業700多户;煙酒專賣店800多家。

20xx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66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酒類銷售額達12億元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350元,隨着收入的增加,長春人的消費質量和消費檔次有了明顯的提高。長春有着名的一汽集團、長春客車廠、皓月、德大、大成等知名企業,有註冊的外資企業3500多家,沃爾瑪、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大眾、西門子、豐田、馬自達、住友等世界500強企業有44家在長春落户,這些都有效地拉動了長春市整體消費水平的提升。特別是隨着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實施以來,商貿活動日益頻繁;加上電影節、汽博會、農博會、東博會、冰雪節、雕塑展等國內外比較有影響的活動,聚集了人氣,活躍了市場流通,給長春市帶來了新的消費理念。另外,長春市民有超前消費意識,在衣食住行消費方面追求時尚。以上這些因素和東北人特有的豪爽、熱情的性格,決定了長春市人均酒類消費位居全國前列。

二、葡萄酒市場狀況

長春市葡萄酒消費市場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速度比較快。吉林省是全國重點葡萄酒生產地區之一,應該説,地產葡萄酒在長春市場的推廣有效地拉動了人們對葡萄酒的消費。中國名牌產品中的葡萄酒品牌吉林省佔兩種——通化和長白山,一直以來這兩種葡萄酒始終在積極運作長春市場,加上張裕等全國性品牌的逐漸滲透,長春市葡萄酒消費量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遞增。據不完全統計,去年長春市葡萄酒消費量達到了1、3億元左右,比20xx年前增長了10倍以上。

(一)、根據近期對長春葡萄酒市場的調查發現,目前該市葡萄酒市場呈現以下十個特點:

1、中高收入人羣是葡萄酒消費的主體。長春目前葡萄酒的主要消費羣體以收入較高的中青年人為主,主要是公司職員、政府公務員以及商務人士,其所佔比例分別為27%、22%、33%,在這部分人羣中男女消費比例約為4:6。另外,長春市中高檔葡萄酒的消費者一般收入在1800——3000元之間。低檔葡萄酒消費羣體月收入在1000——1500元,多為30歲以下年輕人和老年人。

2、商超是主要購買場所,家庭是主要飲用場所。調查顯示,有65%以上的消費者選購葡萄酒在信譽較好的大型商超,在煙酒專賣店購買的不足20%,這説明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在加強。消費葡萄酒場合中有60%在家裏,10%左右在夜場,餐飲佔了30%。家庭消費葡萄酒的比例大的主要原因在於,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保健意識增強,追求時尚的消費理念正在逐步形成;夜場消費主要是啤酒和洋酒,葡萄酒目前受價格和消費習慣的影響,在夜場還只能是配角;餐飲場合飲用葡萄酒量儘管不是很大,但卻呈逐年上升趨勢,價格在50—130元之間的乾紅是餐飲店的主流消費。絕大多數消費者認為,目前餐飲場所的葡萄酒品種較少,選擇空間小,而且價格比商超和煙酒店至少高出3倍,所以不情願花大頭錢在酒店喝葡萄酒,這也是造成葡萄酒在餐飲場所消費量較小的主要原因。

3、乾紅消費超過甜酒,冰酒小試鋒芒。由於吉林省葡萄酒生產企業的產品多以甜型葡萄酒為主,加上該品類比較適合北方人的口味習慣,因此長時間以來,長春市消費者對甜酒的認可度比較高。20xx年以前,甜型酒的消費量要遠遠高於乾紅。但隨着央視對通化部分葡萄酒企業三精一水現象的暴光,加上一些廠家對葡萄酒消費知識的宣傳引導,乾紅在葡萄酒市場中所佔份額比前幾年有較大提升。消費者對幹酒的喜愛逐漸加深,對甜酒則開始挑剔,使多數甜酒的銷售出現下滑趨勢。由於口味習慣原因,雖然甜酒目前在長春仍有一定銷量,但與往年相比已存在一定差距,只是認可通化、長白山、威龍、白洋河等一些大品牌產品。這一方面是因為消費者對甜酒質量的懷疑態度增加;另一方面,一些甜酒企業調整市場策略,開始開發幹酒以謀求更大利潤和發展,加強對消費者幹酒意識的培養,從而激發了幹酒消費,導致甜酒銷售遭遇滑坡。目前,乾紅的消費量能佔到67%,主要以張裕、長城、通化、長白山、王朝為主;甜酒及其它佔33%,主要以通化、長白山、威龍、白洋河、農大紅和嘉仕年為主;收入水平較高的消費者是乾紅的主要消費羣體。

自從通化葡萄酒股份公司於20xx年推出的雅仕樽冰酒在長春上市以來,在商超和團購消費領域樹立起了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市場推廣方面,通化對其雅仕樽冰酒的宣傳始終堅持物以稀為貴的原則,提出了稀有隻為非凡人生的廣告語,製作精美的冰酒手冊附贈在產品中以體現其高端品位,並同時在售後服務方面積極跟進。新華聯收購通化葡萄酒公司後又推出兩款冰酒,即通化寶石紅和珍珠白冰葡萄酒,市場建議零售價為398元/瓶。據廠家介紹,通化冰酒20xx年在長春市場銷售達900多萬。應該説,長春消費者對冰酒的認知是從通化開始的。目前隨着長白山、張裕以及加拿大百喜等在長春市場的陸續上市,冰酒已經成為長春市場高端葡萄酒的典型代表,銷售態勢良好。

4、國產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洋品牌暫難成氣候。隨着國內知名品牌不斷進入長春市場,並且加大了終端市場的宣傳推廣力度,一些沒有名氣的葡萄酒漸漸失去了終端地位。調查表明,消費者對於葡萄酒品牌的認知度、美譽度和最終的實際購買行為存在一定的相關性。長春葡萄酒消費市場中,品牌消費比較集中,國產的通化、長白山、張裕、長城、王朝、威龍、白洋河、農大紅認知度較高,其中通化、長白山、張裕、長城是在無提示情況下被消費者普遍認可的四大首選知曉品牌,市場綜合佔有率近60%。市場反映如此之好,跟這些品牌的宣傳和終端市場的深耕策略分不開。

(1)通化葡萄酒一直是長春市場上的暢銷品牌,當地消費者對通化股份的認知度很高。尤其是20xx年9月,新華聯控股通化後,於20xx年5月推出了八瓣蓮花標識的15款產品,目標直指中高端市場並迅即在長春全面鋪市。新通化的戰略是要成為東北市場的老大,長春是其主要的目標市場之一。新通化換裝後推出的新產品大致可分為冰酒系列、高級乾紅葡萄酒系列、炫影乾紅葡萄酒、山葡萄酒系列以及喜慶系列,增加了幹酒的品種,並推出1959特製山葡萄酒和兩款終端零售價在400多元的寶石紅、珍珠白冰葡萄酒,力拓高端市場份額。由於長春市場對通化老產品的青睞,新產品上市至今銷售業績每年都在兩位數的比例遞增,20xx年更是達到了20xx多萬。新通化除了在餐飲和商超方面繼續精耕細作外,還加大了特渠等領域的運作,擁有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和吉林地產名牌產品的特殊身份,在政府、企事業單位、團購等領域表現出了很強的競爭優勢。

(2)長白山葡萄酒作為吉林省葡萄酒行業骨幹企業和知名品牌,一直很重視長春市場的渠道開發建設,多年來不斷通過地方強勢媒體加大品牌宣傳力度,並多次組織消費者開展參觀企業活動。公司還於去年將營銷總部由吉林蛟河遷址長春,總經理親自抓長春市場,在原有幹酒、甜酒基礎上,自主研發的冰酒也在市場上初顯端倪。值得一提的是,長白山的五味子乾紅在長春紅酒市場一花獨放,出現供不應求局面,目前市場價格一漲再漲,供應價格已超過百元,但並沒有阻擋住消費熱情,單品銷售額也在千萬以上。

張裕:調整產品主推方向,增加商超產品陳列

(3)張裕1997年在長春設立辦事處開始進行市場運作,是進入較早的外來葡萄酒品牌之一,奠定了張裕品牌在長春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尤其是解百納,在一些長春消費者心目中已是高級幹酒的代名詞。目前張裕長春主銷品種由甜型酒逐漸轉為乾紅系列、釣魚台、卡斯特、級別酒、年份酒、味美思等,黃金冰谷冰酒近期也已上市。張裕在渠道促銷方面採取搭贈為主、特價為輔、分階段性的促銷手段,在酒店還派駐了30名促銷員,費用由廠家和經銷商共同承擔;銷售模式為廠家辦事處arr;經銷商arr;終端,同時藉助一些直營渠道,實行會員銷售。根據經銷商提供的資料,張裕20xx6年在長春的零售額達1700萬。張裕確定了向國際化品牌邁進,要做到葡萄酒中的五糧液,在此思路的指導下,逐漸砍掉了低端甜酒,現在甜酒很少只有幾款而且終端價格都在20元以上。以前張裕在長春市場夜場渠道一直沒有專業的產品,現在開發3款產品主要針對夜場,產品已到長春,即將運做到夜場,並由一家經銷商來經營。在經銷商方面,隨着企業的整體思路的提升和產品結構的變化,其在選擇經銷商上也在逐漸提高層面和要求,同時和經銷商更加融合的發展,利益、責任同承擔更加明顯。張裕在長春銷售額每年都在2位數的增長,尤其是酒店銷售增長迅猛,讓經銷商感到了品牌的無形潛力和魅力。

(4)長城葡萄酒三個產地品牌在長春都有銷售,其中以華夏長城銷售最好,年實現銷售在400多萬。這與其市場開發力度是密不可分的。華夏長城長春市場的運作由北京紫禁紅商貿公司完成,20xx年紫禁紅在長春成立吉林省分公司全面進軍長春。華夏長城從商超、餐飲、夜場三個渠道入手,通過細化市場結構的方式進行滲透,並側重於對消費者的引導和習慣培養。煙台長城主要依靠經銷商運作,主銷為商超和煙酒專賣店渠道,由於廠商都沒有市場投入,因此渠道過於單一,市場覆蓋率較小,全憑自然走量,年銷售在300多萬。沙城長城與前兩處產地相比市場表現要遜色許多,年銷售也就100多萬,主要原因在於廠家和經銷商在市場拓展上缺乏力度。由於中糧集團正處於渠道整合期,許多經銷商都表現出觀望的態度,市場動作較少,銷售額增長幅度不大。

(5)洋葡萄酒品牌在長春市場較少,市場上也比較鮮見,主要散落於個別夜場和個別商超,暫時還難以形成氣候。

5、中檔產品是消費主流。從價位來看,在商超和煙酒零售店等零售場所,消費者主要選擇價位在20-50元的乾紅。在所有葡萄酒品系中,乾紅最受歡迎,調查中56%的人認可乾紅。這充分説明了中檔乾紅葡萄酒是目前長春市場的主流消費產品。喜歡甜酒的消費者有83%的人選擇價位在10—30元之間,而且會選擇品牌知名度較高的產品,通化、長白山、農大紅、威龍、白洋河、嘉仕年認可度較高。10元以下產品主要是老年人和收入較低消費羣體,而且以桶裝為主。

6、社區便利店和農貿市場以桶裝為主。在走訪的近30家社區便利店和農貿市場酒類攤牀發現,這些銷售場所的葡萄酒主要以10元以下的低端產品為主,塑料桶裝比較常見,而且100%為吉林省地產品,多為不知名商品,包裝比較粗糙。這一渠道較為混亂,許多產品號稱全汁,售價極低,三精一水不乏其中,欺騙消費者,牟取暴利。儘管價格便宜,但銷售狀況並不理想。

7、淡旺季銷售明顯。長春是四季分明的城市,酒類消費季節性比較突出,一般而言,春、夏、秋和春節期間啤酒消費量較大;春、秋、冬三季是白酒消費旺季;葡萄酒消費主要集中在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情人節、母親節等重要節日期間,而以春節期間最為集中,能佔全年消費量的30%以上。春節期間除了個人消費外,作為禮品酒和團購用量較大,並呈逐年上升趨勢,首選禮品裝和整箱購買是顯着特點。

8、葡萄酒經銷商分散且銷售規模較小。目前長春市酒類批發企業中,經營葡萄酒的不足40户,而且專營葡萄酒的更是很少,年銷售量普遍較小,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的經銷商幾乎沒有,多數在100萬以下。大多數經銷商都是以經營白酒為主,以葡萄酒經營為輔,借用白酒銷售渠道,靠自然走量。

9、各品牌市場覆蓋率差距大。儘管通化、長白山、張裕、長城等葡萄酒品牌知名度高,但是各品牌市場綜合覆蓋率最高的也不足60%。長白山和通化由於屬於本地企業,在長春採取的是直營、代理、分銷三者結合模式,因此市場覆蓋率相對較大。通化、長白山、張裕、長城、威龍、白洋河、嘉仕年在大型商超的覆蓋率較高,平均能達到98%以上。而煙酒專賣店渠道只有通化、長白山相對較好,能達到60%以上,其它品牌不足30%;威龍、白洋河只做商超渠道,煙酒店幾乎為零。長春餐飲渠道比較特殊,多數葡萄酒消費量比較好的a類和b類店都被一些包店商買斷,因此所有品牌的葡萄酒都不能把這些店百分之百覆蓋,能否進入這些酒店由包店商決定。由於進店門檻較高,加上帳期、促銷、消費量低等因素,因此許多葡萄酒經銷商對酒店並不看好,也就造成了各酒店葡萄酒品牌較少,價格較高。相對來講,通化、張裕、長白山在餐飲場所比較常見,長城、王朝也有銷售;而威龍、白洋河、農大紅、嘉仕年根本不做餐飲渠道。

10、營銷人才匱乏,營銷手段相對落後。葡萄酒消費是需要長時間培養和引導的,在這方面各葡萄酒品牌普遍重視不夠。目前,長春市各葡萄酒廠商的銷售隊伍建設還有待提高,營銷人才匱乏和缺少葡萄酒專業知識是葡萄酒市場開發和宣傳推廣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促銷和宣傳也僅停留在傳統的的手段上,缺乏創新;在促銷上普遍採用的是搭贈、買贈、降價、堆頭、開瓶費等手段;宣傳上除了地產的通化和長白山經常利用電視等媒體進行廣告拉動外,其它品牌鮮見。所有品牌對酒店服務員的培養上都欠缺,大多數品牌只注重給予酒店服務員開瓶費促進其銷售積極性,忽略了栽培、幫助、教育其學習葡萄酒專業知識,比如葡萄酒種類、飲用方法、如何開酒等。

(二)影響消費者選擇葡萄酒品牌的主要因素:

調查表明,影響其購買葡萄酒的因素有許多種,但最重要的是口感和產品知名度。在被調查者中,有75%的人認為口味是主要因素,它也是決定消費者是否重複消費的重要條件,好的葡萄酒飲用後給人的感覺很愉悦,是一種美的享受;有73%的消費者認為,知名度高的品牌其產品質量有保證,尤其是商務人士和公務員比較突出,在選擇品牌上通化、長白山、張裕、長城提及率最高;調查中對價格敏感的佔43%,這部分消費者主要是中低收入人羣而且主要是個人消費。許多消費者表示,葡萄酒是近幾年才走入尋常百姓家的,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保健意識不斷增強,葡萄酒越來越被認知。這兩年媒體上經常報道某些葡萄酒不合格,讓消費者無所適從。因此,口感、品牌和價格是影響葡萄酒消費的三大因素。

(三)小結

調查表明,目前葡萄酒在長春酒類市場中所佔市場份額很小,剛剛超過10%;但是隨着各葡萄酒廠商的努力和媒體的傳播,消費者在選擇葡萄酒時不再盲從,對品牌越來越關注。從消費量上看,目前長春葡萄酒市場大有潛力可挖,各葡萄酒廠商在市場運作上還未真正成熟完善起來,為葡萄酒制定新的的營銷方略勢在必行。調查表明,目前葡萄酒的主要消費羣體是收入較高的中青年人,這部分人的消費心理已基本成熟,消費更加理性,對產品的內涵和文化底藴更加關注,但對葡萄酒的消費知識還比較匱乏。

加強銷售管理和銷售隊伍建設是當前葡萄酒廠商做好市場的前提。良好的銷售管理和一支優秀的銷售隊伍是任何營銷方案能夠順利實施的基礎,甚至可以説,是否能夠具備良好的銷售管理和一支優秀的銷售隊伍,直接決定了各品牌葡萄酒的銷售額。開發市場必須重視銷售渠道、銷售網絡建設,葡萄酒廠商如何良好地引導和管理終端渠道,將直接關係到市場的成敗。目前長春葡萄酒市場儘管增長速度比較快,但是消費者對於葡萄酒的認識、葡萄酒的消費行為都還是處於一個相對不成熟的階段。各廠商在進行市場拓展工作時,應當採取產品銷售與知識營銷相結合的策略,以產品銷售工作為中心,以知識營銷的理念推動產品銷售,並以此與消費者建立起穩固的戰略性營銷關係,使顧客成為各品牌葡萄酒的忠實消費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