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文化調研報告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7W

對於調研報告,寫作者務必要按照工作的需要,制定出簡單可實施的調研計劃,調研報告的目的通常是提供客觀、準確和可信的信息,以指導決策,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儺文化調研報告6篇,供大家參考。

儺文化調研報告6篇

儺文化調研報告篇1

經過30幾年的改革開放,浙江建設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會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開始邁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徵程。廣大農村的經濟條件和社會生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農民羣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構築農民羣眾的精神家園,成為農村文化發展繁榮的重大問題。臨安市委市政府認真總結農村文化建設的歷史經驗,探索通過“文化禮堂”,來推動農民加速實現精神富有,在實踐中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形成一些重要經驗,產生方向性、創新性、示範性意義,我們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進行了初步的總結和思考。

臨安市建設農村“文化禮堂”,構築新時期農民羣眾精神家園的探索和嘗試,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眾多好評,因為這一創新性舉措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社會條件和羣眾基礎,反映了社會發展新階段農民羣眾的文化新需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運用文化引領前進方向、凝聚奮鬥力量,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以思想文化新覺醒、理論創造新成果、文化建設新成就推動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在我國五千多年文明發展歷程中,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自強不息,各地羣眾相互交流,融通促進,創造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發展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近代以來,面對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世界趨勢,面對民族危機的嚴峻考驗,中國人民以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決心和勇氣積極吸收世界各國的先進文化成果,逐步實現了傳統文化的現代化,開創了中華文化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馬克思主義開始成為民族進步的主導思想,成為人民奮鬥犧牲的強大精神動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開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鋭意進取,不斷創新的精神,創造着新時期的新文化。

目前,我國文化領域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文化事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全社會重視、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日益高漲,為文化建設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人民羣眾快速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文化發展拓展了巨大空間;我國 一、建設村級“文化禮堂”,構築農民羣眾精神家園的重要意義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為中華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契機。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國文化發展同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完全適應,文化在推動全民族文明素質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強,城鄉、區域文化發展不平衡,束縛文化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尚未根本解決。黨的十七大提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發繁榮的歷史任務,黨的十七屆六中對此全會做出了全面部署,黨的十八大再次重申文化大發展發繁榮的重要意義。中國的社會歷史條件決定,只有實現農村文化的發展繁榮,才有可能全面實現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只有農民開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才有可能全面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能力。可以説,建設村級“文化禮堂”,是促進農村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正確方向

從歷史來看,浙江實施城鄉一體化,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比較落後。經過20幾年的快速發展,到新世紀初,浙江部分農村的經濟條件明顯改善,農民的精神風貌和文化需求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浙江省在2003年就形成了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戰略思路,2004年,浙江省明確提出要在全國率先走出一條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路子。2004年底,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浙江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綱要》,指出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就是要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縮小城鄉差別,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和農村對城市的支持促進作用,實現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和共同繁榮。

2006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關於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決定》,提出要通過推動產業新發展、建設新社區、培育新農民、樹立新風尚、構建新體制,把農業建設成為具有市場競爭力、能致富農民和可持續發展的高效生態農業;把村莊建設成為讓農民享受現代文明生活的農村新社區;把農民培育成為能適應分工分業發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形成城市和農村互補互助、共同繁榮的城鄉一體化新格局。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經過“千村示範、萬村整治”、“鄉村康莊”、“生態家園”等一系列工程建設,農村的各項事業也出現了新局面。2012年,中共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提出,為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浙江而奮鬥的目標,強調新農村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基礎。這就意味着,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必須由“物質富裕”到“精神富有”,必須探索發展精神文化事業的新途徑。從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到村級文化禮堂建設,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升級版”,是新階段沿海發達地區農村文化發展的內在要求。可以説,建設農村“文化禮堂”,是推動浙江新農村建設健康發展的創新思路。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來源於內部生成元素的多姿多彩,中華文化歷久彌新,取決於內部結構的和諧與活力。在幾千年的文明進程中,中華民族的文化始終處在不同民族之間的不斷交融,不同區域之間的不斷交流,不同階層之間的不斷交匯之中。廣大農民羣眾,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力量,也是精神文化進步的依靠力量。在改革開放中,農民羣眾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也在創造巨大的精神文化財富。早在1999年,浙江就提出了建設文化大省的戰略目標,2000年制定了《浙江省建設文化大省綱要(2001—2020年)》,對建設文化大省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和近期目標,主要任務和工作要求都提出了具體意見。力圖展現和提升“文化軟實力”、“思想凝聚力”和“精神原動力”。2005年,浙江省委又通過了《關於加快文化大省建設的決定》。

在這樣深厚的歷史基礎和政策基礎上,廣大農民羣眾提升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日益強烈,文化活動也日漸豐富,他們在耕種土地的同時,也開始“播種文化”在追求政治民主的同時,也在渴望實現自身的文化自覺,掌握自己的文化命運。有的村莊開始自發修建文化廣場,文體活動中心,定期舉辦農民文化藝術節;有的村莊開始挖掘本村的歷史文化,整理家史族譜,修繕祠堂;有的村莊開始組織書法繪畫培訓比賽,進行傳統武術表演;有的村莊開始整理革命歷史遺存,宣傳英雄模範人物。通過怎樣的場所、途徑和方式,來傳承、匯聚、宣傳村莊文化,滿族農民文化自覺和自主需求,成為一個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可以説,建設農村“文化禮堂”,為滿足廣大農民羣眾文化需求提供了一個可靠的平台。

臨安地處浙西北,東鄰杭州,西接黃山,是距離上海、杭州等大都市最近的山區市,全市共有298個村,2011年,實現生產總值340.8億元,人均gdp達1萬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27594元和13926元,全面小康實現程度居杭州五縣(市)首位。1986年,臨安被國家教委公佈為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1988年又被國家教委宣佈為全國掃除文盲先進縣。1993年,臨安被文化部命名為“書畫藝術之鄉”,同年,臨安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行列。2000年,臨安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06年,臨安市被全國愛衞會命名為“國家衞生城市”。2009年,在第二屆中國和諧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上臨安獲“中國十佳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稱號。臨安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和深厚的近代革命文化傳統,是全國有影響的歷史文化名城。

近年來,臨安市實施“綠色家園、富麗山村”工程和“鄉風文明進萬家”活動,計劃用十年時間,分三期建設生態環境優美、村風民風和諧、產業模式多樣、社會保障健全、鄉土文化深厚、農民生活安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村美、家富、社興、人和”的新家園。在首批精品村和特色村創建規劃中 ,突出五個注重,即注重對傳統村落進行改造、注重對生態村落進行提升、注重對集鎮村落進行整治、注重對文化村落進行培育、注重對旅遊村落進行規範。經過幾年建設,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業、一村一韻”的特色和魅力初步彰顯,極具臨安人文風情的村落開始點綴在臨安的山山水水之間。在這樣的社會進步條件和歷史文化條件下,臨安市的廣大農民必然形成一種源於歷史和現實的堅定文化自信,他們迫切需要以適當的方式、載體來表達他們文化自信的願望。可以説,建設農村“文化禮堂”,是實現臨安社會進步精神富裕的必要舉措。

農村文化禮堂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傳承鄉村優秀傳統道德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農村廣大羣眾寄託情感、培養情操、提升境界的精神家園。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我區已經基本實現全面建設惠及全區人民小康社會的目標,農村經濟條件和社會生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廣場舞、健步走、健美操、鄉村公園、健身操等自編自演充滿民俗風情的文體節目為農村文化增添色彩。

農村文化禮堂不僅是文體活動場所,更是一個集思想道德建設、文體娛樂活動、知識技能普及於一體的農村文化綜合體。建設文化禮堂的最終目的是提升農民羣眾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築牢農民羣眾精神支柱,從更高層面、更大範圍來充實農村羣眾的精神世界。“文化禮堂”是其外在形式,“精神家園”是其內在本質。建設農村文化禮堂既是實現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園”的有效載體,也是提升農村文化建設水平的重要舉措,更是鞏固農村思想文化陣地的重要保障。勤勞、質樸的黃巖人,在艱苦奮鬥中,創造了輝煌的人文歷史,逐步形成有黃巖蜜橘、翻簧竹雕、黃巖亂彈等地方特色的橘鄉文化,這為我區“文化禮堂”建設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文化禮堂的場所建設基本可以概括為“二堂五廊”,具體為禮堂、講堂、村史廊、民風廊、勵志廊、成就廊、藝術廊等板塊,也可視情況設置書吧、活動室、民俗館、書畫室等,提高文化禮堂的實用性,使文化禮堂更接地氣、更具生命力。

1.關於場地建設。設施場所是文化禮堂建設的`基礎,也是開展豐富文化活動的陣地。除了有條件的可以新建外,或把新建村部改造成綜合性文化場所,也可由舊祠堂、大會堂、閒置校舍、廠房等改建,或在原有文化設施上擴建;在總體佈局上,可以建成獨立的綜合體,也可分散組合。禮堂建設方面,風格應莊重、大方、美觀,體現地域特色。文化禮堂的名稱、標識應設置在顯著位置,禮堂內要在醒目位置設置國旗以及當代浙江人共同價值觀“務實”“守信”“崇學”“向善”四個核心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講堂建設方面,根據各地各村實際,可以單獨建設,也可與禮堂合併。文體活動場所建設方面,包括文體活動室、農家書屋、“春泥計劃”活動室、文化體育場地等。

2.關於展陳設置。展示展覽場所應全景式展示村情村史村貌,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道德文明新風的教育陣地。展示展覽可設置於文化禮堂內,也可單獨建設。展陳設置主要通過展示窗、文化長廊、展示牆、展覽室等載體,以圖片、文字、實物或多媒體等形式,展示村情村貌,傳承村莊記憶,弘揚風尚文明。在展陳內容上,可以設置村史村情、鄉風民俗、崇德尚賢、美好家園等板塊。村史村情欄目,展示村莊沿革、文化遺存、物產特產,講述歷史傳説、先賢故事,書寫鄉村鉅變、重大活動等。鄉風民俗欄目,展示先祖先賢畫像、家訓族譜、村規民約,展示民風民俗等。崇德先賢欄目,展示歷任村支書、村主任照片和功績,展示“兩代表一委員”、道德模範、優秀學子事蹟照片等。美好家園欄目,展示村莊風貌圖片、村莊發展規劃、村民創作的文藝作品等。

1.注重選址規劃,紮實推進建設。農村文化禮堂的選址要樹立“精神家園”理念,選擇交通方便、環境適合、人口集中、村民喜歡聚集的地方。建設前,對現有村部、祠堂、廟宇、公房等進行摸底調查,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召開座談會,建設選址、規模、內容設置要廣泛徵求村民羣眾的意見,為制定建設方案奠定良好基礎。

2.抓好兩堂五廊,突出村民主體。結合羣眾生產生活實際,突出功能佈局和內容設計,創設羣眾易於參與、樂於參與的新平台。一是建設好“兩堂和五廊”。各村的“五廊”則展示村民熟知的村莊史及家族史,書寫村民身邊的故事和人物,陳列村民自己創作的書畫作品。二是活動跟進。以“兩堂五廊”為基礎,開展月主題系列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組織開展“好媳婦”“好婆媳”“最美家庭”、“村民身邊好人好事”等評選活動,使最美人物成為文化禮堂的主角。

3.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強大合力。

“文化禮堂”建設必須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上下互動、左右聯動的良好格局。一是政府引導。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投入機制。各鄉鎮街道、村也成立相應組織,負責具體實施。二是成立業務指導小組。鄉鎮成立業務工作指導小組,對文化禮堂建設進行論證、指導,

為各村建設“文化禮堂”提供理論指導和智力支持。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培養和管理,使活動規範化和常態化。四是村民自主。在“兩堂”中開展娛樂活動、書畫培訓、農技講座,由村民擔任主持者、參與者、觀看者。四是定期開展各類禮儀活動。可以結合當地風俗實際,開展富有特色的禮儀,比如春節祝福禮儀、結婚禮儀、重陽敬老禮儀、成人禮儀、開蒙禮等禮儀活動。

一是在佈局上要處理好“統”與“分”的關係。在文化禮堂的佈局上,首先要強化整體意識,整合村級文化資源,統籌規劃利用好村級文化資源,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努力實現村級文化資源佈局從分散型向集中型轉變,文化禮堂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化,着力提高村級文化場所和設施的綜合利用率。同時,在統籌規劃的前提下,也要注重發揮好每個文化分中心的功能作用,秉承“一堂多能、一室多用、靈活多樣”的原則,儘可能合理利用好每一個活動場所、每一條文化長廊、每一件文化設施,提高使用效率,方便農民羣眾參加活動。

二是在功能定位上要處理好“思想性”與“娛樂性”的關係。要圍繞“文化禮堂、精神家園”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文化禮堂的功能與定位,把農村文化禮堂打造成傳播現代文明、弘揚主流價值的新平台,展示村莊形象的新窗口,傳承傳統文化的新載體,普及科普知識的大課堂,農民文體活動的主陣地。要進一步拓展文化禮堂的功能,有計劃地組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形勢政策宣講、科學和法律知識普及、生產技能培訓等,積極構建農村新的教育引導體系,使農村文化禮堂真正成為對農民有凝聚力、向心力、歸屬感和自豪感的精神家園。

三是在建設路徑上要處理好“標準化”與“特色化”的關係。我區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有一套明確的建設標準和要求,包括對禮堂、講堂和文化配套設施的建設和佈置有一系列比較明確的操作指南。但是,標準和要求並不是一個模子,在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過程中,各地既要注重標準要求,更要注重挖掘地方特色。堅持建設標準,是推進文化禮堂建設的基本要求和質量保證,而挖掘地方特色是確保農村文化禮堂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之源。只有抓好主流文化與鄉土特色文化的融合,做好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結合文章,文化禮堂才能真正煥發魅力,吸引更多的農民參與,才可能有真正具有可持續的動力,成為農民羣眾安放心靈、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園。

儺文化調研報告篇2

為了進一步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更好地凝聚職工、促進企業發展,近期xx區總工會成立專題調研組,通過問卷、座談等形式,對區域企業文化建設狀況進行調研,並就如何傳承、深化企業文化建設提出對策措施。

一、現狀分析

調研組走訪了松江區部分街道、鎮、園區總工會,在__家企業發放職工調查問卷__張,回收__x張。被調查企業中,日資企業__家、歐美企業x家、台資企業x家、民營企業x家、其他類型企業x家。根據調查反映的情況,當前全區企業文化建設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企業普遍重視職工文化建設。調查顯示,近年來,企業普遍把職工文化建設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區共建立“職工書屋”__家,其中7家單位被命名為上海市“職工書屋”示範點;建立“合格職工之家”__x家,其中__家被命名為__市“合格職工之家”。被調查企業中,企業領導對職工文化“非常重視”、“重視”的分別佔57.1%、37.1%,“不太重視”的僅佔5.8%;企業工會將職工文化建設納入工會主體工作達77.1%;企業對職工文化建設有具體推進計劃的達62.8%;企業中成立職工文體協會佔比為54.2%;從職工文化建設經費來源看,40%的企業有部分行政撥款,60%的被調查企業主要來自工會經費。

2、企業文化建設形式豐富多彩。不少企業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中,堅持形式為內容服務。主要採取的方法:一是自我教育法,每年圍繞一至二個主題,組織職工在自學的基礎上開展討論,並以演講的形式,組織交流,相互學習提高;二是引導灌輸法,組織職工定期進行形勢任務教育、技能培訓、職業生涯規劃培訓等,正面引導,形成共識。三是經常滲透法,將企業精神、企業價值體系等印發給職工,並張貼在廠區,滲透職工心理;四是文化薰陶法,將企業文化納入企業發展總規劃中,增強職工對企業的向心力與歸屬感;五是有效激勵法,組織各項活動,進行評比獎勵,充分調動職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熱情與激情。

3、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效較明顯。一是提高了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職工調查問卷數據顯示,82%的被調查者認為職工文化建設有利於提升職工思想道德素質;74%的認為職工文化建設有利於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二是促進了企業的和諧。88%的職工認為職工文化建設有利於建立和諧勞動關係、建設和諧企業。三是提升了職工綜合素質。有74.3%的企業將職工文化建設納入企業文化建設範疇,不少職工通過企業創設的各種培訓途徑,提升了技能與學歷層次。四是擴大了企業的影響力,以誠信經營,優質服務打造企業品牌,增強社會的影響力。五是推動了企業健康發展,近年來,不少企業克服金融危機影響,發揮職工首創精神,生產經營穩步遞增。

二、主要問題

通過企業文化現狀分析,當前影響和制約企業文化建設主要問題歸納為以下三點。

1、思想認識不高,影響和制約企業文化的力度。一是部分企業對企業職工文化建設認識不到位,個別企業搞不清抓企業文化建設的“軟實力”與抓生產經營的“硬實力”的關係,往往重硬輕軟。調查顯示,有54%的人認為目前開展職工文化建設的主要困難是認識程度不統一,其他依次為經費落實不保證、規章制度不健全、人員配備不到位、活動賽事不創新。二是片面理解企業文化,有88%的職工認為企業文化就是開展文體活動;有25%的職工認為,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老闆的事情,自己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三是企業文化建設發展不平衡,推進力度參差不一,有的企業十分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不僅在制度上保證,而且在宣傳貫徹上深入到每一個職工;而有些企業僅僅停留在書面,職工也不知道本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制約了企業文化推進的力度。

2、經費保障不夠,影響和制約了企業文化的廣度。一是企業文化投入經費不足,職工文化建設經費主要來源大部分是工會經費,有行政撥款的企業不多。二是部分企業文化建設機構不健全,隊伍素質不高,企業文化建設的職能都落在人力資源部門,人員少、兼職多、專業人才缺乏。三是部分企業職工文體活動場地缺乏,個別企業沒有職工活動場所,滿足不了職工文化活動的需要。

3、創新意識不強,影響和制約企業文化的深度。一是企業文化創新意識不強,往往沿用一些傳統做法,對企業文化的載體、理念、制度等沒有與時俱進,以致於企業文化與社會發展、職工需求相脱節。二是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相矛盾,沒有把企業文化中最核心最本質的一面很好地傳播給每一位職工,缺乏有效教導職工理解和認識企業文化內涵的正確理念與途徑,導致企業文化無系統性、傳承性差。三是企業文化重視不夠,成為擺設,生產一線職工不知道本企業的企業文化、企業精神,沒有將企業文化落實到企業的管理層和職工的工作行為中,企業文化成為掛在牆上的口號,成為應付上級質量認證、專項檢查的擺設。

三、對策建議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是企業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作出的《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闡述了新世紀新階段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對加強新時期企業文化建設,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廣大職工,凝心聚力促進企業發展進一步指明瞭方向。

1、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提高企業經營者認識。一要引導企業經營者提高對企業文化的認識。通過組織企業經營者定期開展座談討論、典型交流、參觀學習等形式,讓經營者認識到好的企業文化是一種無形資本、是一種隱形生產力,在企業經營生產過程中有非常重要積極的作用。二要引導企業經營者將以人為本作為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的基本理念,成為企業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職工的情感管理,關注職工的內心世界,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努力建設高尚、快樂、幸福和有歸屬感的和諧企業文化。三要引導企業經營者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包括遵紀守法、道德規範等要求,並自覺執行企業文化,以自己的身體力行去影響和帶動企業員工,提高企業文化的執行力。四要引導企業經營者完善企業的經營管理制度,注重企業文化建設,注重文化建設的資金保障,使企業的經營管理與企業文化建設有機溶合,努力增強企業對員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保持員工隊伍的穩定。

2、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優勢。一要充分發揮維護廣大職工合法權益的作用,樹立以職工為本的企業文化導向。建設先進企業文化,就是要在企業內部樹立人人尊紀守法、平等待人、公平競爭的和諧發展環境。工會組織作為企業管理者與職工之間的橋樑和紐帶,要以代表職工利益和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為職責。通過簽訂集體合同、勞動合同、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和各種法律援助活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做職工信任的代言人。二要充分發揮宣傳教育思想引導作用,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職工,將有利於企業發展的現代經營理念、創新理念、文化理念以及人生觀世界觀等,灌輸給職工羣眾。要注重挖掘提煉經實踐證明、有利於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內涵,特別是勞模精神和工人階級的偉大品格,運用多種形式宣傳發揚光大。三要充分發揮聯繫羣眾的組織作用,調動職工參與建設企業文化的積極性。要提供舞台,創新載體。結合企業經營發展目標,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實踐活動,激發職工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活力;廣泛開展技能比武、合理化建議等“五小”活動,激發職工的主人翁意識;深化“創爭”活動,引導企業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創建學習型企業,建立“職工書屋”等,為職工搭建多元化的學習的平台,營造有助於職工終身學習的氛圍,使學習成為企業的一種文化和機制;結合企業實際,積極開展各類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根據職工需求,組建籃球隊、舞蹈隊等,為職工創造多渠道追求學習,參與活動的良好條件。四要保障資金投入。在職工文化資金投入上,以“三個一點”加以落實,工會經費出一點、行政給一點,區總工會每年對企業文化建設推進力度大,工作有成效的再支持一點。

3、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借勢借力共同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乃至整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內容,做好此項工作,在充分發揮企業、工會作用的同時,必須借勢借力,發揮相關部門作用。建議區文明辦、社會工作黨委、團區委要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評比各類先進的主要內容,正確導向,引導企業將企業文化納入企業方針目標,納入企業績效考核。同時,要關口前移,注重指導,利用區位資源優勢,培訓企業文化骨幹,下基層指導幫助,為企業文化的推進做好服務工作,共同為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促進社會和諧發揮作用。

儺文化調研報告篇3

當今社會,淺文化、俗文化、網絡文化充斥人們的生活,傳統文化在學生中的地位越來越低,他們對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另外,寫作教學的功利化、速成化的趨向已經嚴重影響到寫作教學的可持續發展。重操作技巧傳授、輕寫作素養養成的寫作教學模式已然充斥着中學寫作課堂,直接導致學生習作的套路化、淺薄化。

因此,我們課題組針對國中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瞭解與理解進行了一次問卷調研,以期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探索並掌握在寫作教學中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提高學生寫作的水平,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一、調研目的

瞭解傳統文化在當代國中教育中的現狀,弘揚傳統文化,測試當今國中學生對中國傳統和文化認識程度,以及學校的重視程度和他們對我國傳統文化的道德觀念、教育方法的態度,從而引發思考,是傳統文化得以受到更多的'重視,教育得以進一步發展。

二、調研對象

我校七、八、九年級三個班共60人。為了保證調研結果的信度和效度,我進行了調研,完全能夠保證調研結果的科學性,從而幫助我們做出客觀理性的分析判斷,保證研究的有效性。

三、調研方式

本次調研採取的是隨機問卷調研。發放問卷對象是七、八、九年級60名學生,共發放問卷60份,有效問卷60份,有效率100%。

四、調研時間

20xx年12月3日——20xx年12月12日

五、調研內容

主要調研本校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瞭解情況。共設置了11個問題,其中單項選擇10個,主觀題1個。

六、調研研究的方法

問卷法,統計法,分析法

七、問卷調研的結果

略。

八、調研報告的學術價值

中國優秀文化傳統與青少年的誠信教育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此次調研,為課題的研究和實施奠定了基礎,便於課題組進一步改進研究的策略,安排調整今後的研究工作。並且使課題組成員進一步明確了做為國中階段的學校使命,即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還應肩負起“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偉大使命,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讓優秀傳統文化在學生心中紮根,培養更多的“有傳統文化之魂”的社會建設人才。

儺文化調研報告篇4

十年來,我公司通過大力實施“七個一”創建工程,即叫響一個口號———安全優質供用電,人民電業為人民;落實一項責任———創建一把手責任制;夯實一個基礎———基層服務窗口建設;推行一項承諾———供電服務承諾制;健全一項考核———優質服務跟蹤考核;暢通一項流程———以內保外服務流程;追求一個目標———客户滿意零投訴,使我公司創建工作有了堅實的基礎。經過幾年的深化創建,有力促進了公司三個文明的協調發展。在新形勢新任務面前,尤其是在客户需求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我公司始終把供電優質服務作為企業生存發展的一條生命線,作為創建工作的突破口,在深化、細化、優化供電服務上下功夫。加大創建工作的文化含量,用文化引領文明創建。

明確企業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向目標是:提升企業品質,打造親情電力,塑造國網品牌,建設電網堅強、服務優質、資產優良、業績優秀的“一強三優”現代公司。基本要求是“以人為本、忠誠企業、奉獻社會”。方法手段是“以客户滿意為導向,以三大創新為動力,以繼承電力傳統文化、借鑑優秀文化成果為手段”。企業精神是“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工作理念是“電網建設高起點,優質服務更親情,企業管理貫三標,文明創建抓人本,多種產業創品牌”。

構建安全、服務、廉潔、學習“四位一體”的企業文化建設框架。一是安全文化。核心理念是“要安全、能安全”。導入方法是引導職工“人人想要安全”,幫助職工“人人有能力安全”,確保職工“人人做到安全”。二是服務文化。核心理念是“真誠服務、共謀發展”。服務宗旨是“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電力客户、服務發電企業、服務社會發展”。服務形象是“真誠、規範”。服務價值觀是“以客户滿意為導向”。服務準則是“客户滿意、政府放心”。服務誠信觀是“誠信為本、有諾必踐”。服務客户觀是“合作共贏、和諧發展”。服務細節觀是“細節決定服務成敗”。服務品牌觀是“共塑國家電網品牌”。導入方法是“培育服務理念、規範服務行為、完善服務制度、優化服務流程、健全服務機制、改進服務手段、強化服務細節、提升服務品質、營造服務氛圍、塑造服務品牌。”三是廉潔文化。核心理念是“既幹事,又幹淨”。導入方法是“三提倡四進入”,即倡導“以廉為美、以廉為樂、以廉為本”,廉潔文化進機關部室、進生產單位、進基層班組(農村供電所)、進職工家庭。四是學習文化。核心理念是“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導入方法是:分層次構建學習平台,分對象勾畫學習前景,分項目打造學習團隊。

用“親情服務九法”深化文明行業創建。文明行業創建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肩負着重要使命。今年以來,我們開展了“和諧節約、電力先行”主題活動,推進“和諧社會、節約型社會”的建設。最近,我們提出了“以親情締結誠信,用精細鑄就卓越”的創建口號,大力實施“親情服務九法”,即對客户永遠保持微笑,用心感知客户,善待客户抱怨,注重細節服務,送給客户驚喜,關懷弱勢羣體,盡心履行職責,精細服務技能,構建親情團隊。使文明行業創建更加符合時代要求,更加體現行業特色,更加讓羣眾滿意,讓政府放心。

為不斷深化全系統創建文明行業活動,我局緊緊抓住窗口建設、基層建設和執法規範等三項工作重點,努力創新內容,創新載體,有效推進了工商系統文明創建工作。

擦亮窗口,亮化創建工程。切實加強市場主體准入窗口建設。深化“紅旗窗口”建設,深入開展“星級服務”創建活動,在全面授權基層工商分局(所)登記、發放個體工商户營業執照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網上註冊、網上年檢和個體工商户分層分類登記工作,提高了註冊登記的工作效率。切實加強維護消費者權益窗口建設。大力推進“12315”申訴舉報工作;堅持高起點定位,大力推進商品質量監管工作;堅持高效率運作,大力加強專項整治和維權行動,深入開展“12315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活動,逐步將消費者維權窗口建設成工商部門為民辦實事的模範單位。

強抓基層,打牢創建基礎。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深入開展“為發展服務、讓羣眾得益”基層站所作風建設活動和文明工商所(分局)創建活動。堅持將作風建設的着眼點定位在服務羣眾、服務發展上,着力點放在依法行政、科學監管上,着重點放在狠抓關鍵、強化規範上,在全系統細化創爭規劃、落實創爭責任,深入開展“五賽五比”創爭活動。一賽大局觀,比誰宗旨意識樹得牢、主動服務意識強;二賽責任感,比誰愛崗敬業精神強、自覺奉獻貢獻大;三賽紀律性,比誰自律要求嚴、遵章守紀好;四賽文明度,比誰服務態度優、實事好事多;五賽滿意率,比誰社會印象好、羣眾滿意率高。通過創爭活動,廣大工商幹部以實際行動切實喊響了“服務發展無小事、工商服務無條件”的口號,形成了“層層抓服務,人人講服務”的生動格局,“一線日記”、“三零服務”、“12315”三進、農資市場“六統一”(統一進貨、價格、核算、管理、形象、標識)加盟連鎖經營模式、“走萬家企業、聽年檢人心聲”等,形成了工作特色。

規範執法,推動創建活動發展。進一步深化監管模式改革,在全系統全面推行案件流程運行管理、執法標準化管理(主要包括執法依據、執法公示、執法程序、執法職責、強制措施、執法責任、執法文書、執法台賬、執法行為、執法制度等十項規範)、abc三級升降授權、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和以“市場有序度”與“社會滿意度”為重要指標的考核新機制。同時,在嚴格執行執法責任制和開展執法大檢查的基礎上,認真組織開展以規範市場執法行為為重

點的登記質量、市場監管行為、執法辦案質量、行政收費行為和內部管理行為等五大檢查,有效增強了工商執法的公信力。

儺文化調研報告篇5

為了解xx市企業文化建設情況,我們在全市針對不同所有制企業進行了調查研究,目的為了更好的推動我市企業文化建設,提升企業文化能力,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一、企業文化建設特點及現狀

近些年來,xx市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較大進步,眾多企業都確立了經營理念和自己的發展戰略,相關的管理制度也日臻得到完善,企業凝聚力得到了增強,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所想的作用越來越大。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文化建設的認知程度所有加深

如xx集團經過充分論證,確立了“用文化凝魂、靠學習聚力”的發展理念,並對企業多年來的發展基本理念、經營思想以及發展戰略進行了深入的總結提煉,並創作了新的企業歌曲。

2.企業在文化建設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

絕大部分的企業都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增加文化建設方面的投入,使企業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特點,呈現出加快發展的趨勢。如電業總公司經常性地組織職工運動會、演講比賽、籃球賽、有獎徵文等文化活動。

3.企業的整體素質在提高

企業文化建設的整體素質有極大的提高,並能夠與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能夠相結合推動企業全面發展。

二、存在的問題

1.部分企業還缺乏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意識。特別是規模小、成立較晚的企業對文化建設的認知還不足,甚至有的還不知道企業文化是什麼。

2.個別企業中還存在“認為企業文化就是簡單的幾句口號、幾副標語,缺乏實質性內容”。

3.由於缺少相關的專業人員,相當一部分企業在文化建設過程中臨時性出台一些規章制度,帶有功利性,沒有長遠目的,而對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

三、建議

我們要從“三個文明”建設的大局出發,不斷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共同推進我市企業的企業文化的建設,使之更好的為經濟快速發展服務。

儺文化調研報告篇6

文化強市,資金先行。近年來,省、市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與工作措施,區委、區政府吹響了全區進軍文化產業的號角,掀起發展文化產業的熱潮。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市有關會議精神,採取得力創新措施,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圍繞這一任務,我們近日組成調查組進行了專題調研,力求在分析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梳理出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創新投入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的思路與建議,助推全區“文化發展爭第一”目標的勝利實現,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正視現實,目前我區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存在的問題

所謂專項資金,就是指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為落實黨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撥給行政事業單位,具有專項用途,用於完成專項工作任務,為促進相關事業發展而設立的專項資金。也就是説,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貸*貼息和財政補助等扶持政策,幫助企業做大做強。近3年來,我區投入到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達到萬元,每年以%的速度遞增。

但是,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原因,我區在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方面,沒有完全發揮出資金的真正功效,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與不足。同時,管理考核上,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具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沒有形成集束效應,專項資金安排比較分散

在發展文化產業的過程中,全區缺乏整體的規劃,造成有關部門各唱各的調,各走各的台,大量低水平項目建設專項資金被分散使用,有限的財力資源被無形之中支解,“撒胡椒麪”現象較為嚴重。

(二)沒有考慮統籌兼顧,專項資金使用相對浪費

由於片面強調“專款專用”,專項資金使用單位和管理部門在發揮資金使用效益上主動性不足,對專項資金的整合缺乏研究和實踐,產生了許多規模小、效益低的工程,低水平、重複建設現象時有發生。

近幾年,我區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投入持續增長,但總量相對較少。據粗略統計,全區文化產業投入中民營企業佔%以上,政府財税引導作用發揮不夠明顯。20xx年我區設立的萬元文化產業專項資金,至今尚未完全到位。

(三)沒有體現科學考核,專項資金績效考核難以實施

由於大多數專項資金被分散使用,有的只是短期行為,難以形成規模效益,因此考核目標難以確定,我區績效考核工作難以開展。

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容忽視,一定程度阻礙與影響了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效能。

二、提高認識,充分理解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創新投入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從規模上講,能夠促進文化產業項目建設

專項資金項目越來越多,數額越來越大,使用範圍越來越廣,迫切要求我們對之進行整合。統計數據顯示:20xx年我區專項資金數額萬元。到20xx年專項資金數額達到萬元。近年來,隨着財政收入總量的不斷增加,以及發展經濟、保障民生、文化強區等重大決策的實施,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增長勢頭更加明顯,迫切要求我們探索全新的管理模式,對專項資金進行合理有效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設立,可以進一步促進文化產業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促進全區文化產業發展;

(二)從模式上講,可以發揮專項資金使用效益

大膽改革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模式,推行整合捆綁使用,更好地發揮專項資金使用效益。多年來,專項資金多頭管理,各自為戰,使有限的財政資金很難形成規模效應,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沒有在統籌和整合上下功夫。因此,在新的形勢下,必須推進財政專項資金的整合工作。

(三)從管理上講,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與管理層次

探索建立科學、規範的專項資金分配管理機制,可以更好地顯示資金的安全性、規範性和有效性。經過改革創新,通過全區範圍內開展專項資金績效考評試點,對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項目組織管理、項目實施、項目資金管理、項目工作績效等方面的指標的考評,以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與管理層次。以項目建設促進各地文化資源、人才資源、市場資源的高度聚集,形成有影響力的文化產業園區,拉長產業鏈。

(四)從規範上講,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工作

與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相結合,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工作勢在必行。在《南京市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績效考核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中,市裏將對區縣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實行績效考核,將根據《區縣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績效考評體系》進行綜合測評,並按得分高低進行排序。確定排序前2名的區縣為優秀單位,排序3-6名的區縣為先進單位。為了實現我區在全市“文化發展爭第一”的目標,我區必須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創新投入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獎優罰劣,爭先創優,激勵發展。

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創新投入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就是為了進一步發揮專項資金的`支撐、鼓勵和促進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整合使用的思路和建議

(一)注重規劃,增強資金整合的契合力

發揮“集束炸彈”功能,解決好安排分散、重點不突出問題。首先,我們要從規劃抓起。規劃是開展一切工作的指南,只有規劃做好了,資金整合才有依據,具體工作才有方向,整合目標才能落實。當前,緊要的是圍繞我區產業發展,要通過科學調研、專家討論論證,進一步明確文化產業發展資金投向、扶持方向為重點,制訂有利於資金整合的產業發展規劃。制訂規劃要統籌考慮各方面的資金資源,進一步明確全區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重點區域、重點問題,為專項資金集中投向,發揮聚合效應奠定基礎。

(二)加強領導,增強組織保障的控制力

沒有組織保障,整合資金就會變成一紙空話。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改革投入使用的方式方法,調整資金投入的方向和重點,涉及部門利益時,勢必會遇到一定的阻力。因此,要加強區政府的統一領導,重點解決好工作協調問題,建立日常議事決策機制,及時根據政府的產業規劃、工作規劃,精心設計整合平台;圍繞所規劃的文化產業發展項目,建立相應的工作責任制,形成在同一項目區資金的統一協調和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口管理的工作溝通聯繫機制。

(三)搭建平台,增強資金整合的影響力

借鑑外地成功實踐經驗,着重在建平台上下功夫。搭建以重點產業為載體的整合平台,根據我區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制定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整合措施,把專項資金捆綁使用,使主導文化產業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做特做精。搭建以重點項目為載體的整合平台。要對重點項目比如等項目分類排隊,本着先重點、後一般,循序漸進,分步實施的思路,每年確定一批扶持的重點項目,同時明確各部門的職責任務,切實增強專項資金投入的針對性,做到目標同向,形成合力。着力引導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有效投入,集中財力解決突出問題。

(四)強化考核,增強資金整合的附着力

緊緊圍繞我區文化建設工作會議提出的新目標新任務,以年度目標責任完成情況為重點,客觀、公正、科學地考核和評價工作實績。通過考核,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推動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為“文化發展爭第一”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文化產業發展績效考核、目標責任完成情況、日常工作三個方面實行百分制考核,對各項工作任務進行細化、量化,並分別確定分值。考核辦法採取單位自評、初步評估和審核評分的辦法,根據區文化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初步評估的意見,確定文化產業發展績效考核最終得分。

根據全區文化產業發展工作組織推進情況,區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績效考核領導小組每年對成績顯著的部門和鄉鎮(街道)給予優秀單位、先進單位、專項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表彰,並在全區範圍內予以通報。每年從區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一定經費用於文化產業績效考核工作,報區委、區政府審批後用於配套獎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