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產業調查報告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1W

一場精彩絕倫的調查已經結束了,讓我們一起來寫調查報告吧,調查任務就要結束了,你打算怎麼寫調查報告呢,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市產業調查報告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市產業調查報告5篇

市產業調查報告篇1

農業基礎較好,發展較快。是國家優質專用糧生產基地、小麥良種重要繁育基地、河南省糧食生產基地縣(市)和全國小麥高產、穩產、優質、低成本栽培技術的發源地,小麥常年總產量平均在1.8億公斤左右,單產居全國領先水平。全市現有耕地面積80萬畝,其中旱澇保收田45.7萬畝,水利條件較好,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為全國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試點縣(市)之一。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21世紀萬畝小麥超高產樣板田”、世行貸款加強灌溉農業項目和國家農業部保護性耕作等項目的相繼實施,為xx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近年來,xx市以科技為依託,大力調整農業結構,不斷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初步形成了小麥良種和優質小麥、無公害蔬菜、鮮食葡萄、花卉苗木、奶牛養殖等五大優勢產業,糧經飼之比達6∶3∶1。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業特產銀條、春茄、葡萄等獨具特色,養牛、養豬、養雞遠近聞名,是全省養殖大縣;催生了豫良木業公司、盛隆公司、市種子公司、春秋園公司、肖氏香料公司、豫西農作物品展中心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了“公司 基地 農户”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發展農業產業化的主要做法

(一)加強扶持引導,創造農業產業化發展環境。一是出台政策。近年來,該市嚴格按照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緊密結合xx實際,每年都出台《xx市農業產業化工作意見》、《xx市農業產業化經營考核獎勵辦法》等一系列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的政策措施,從資金投放、授予榮譽等多方面,引導和支持全市各級各部門積極開展農業產業化工作。二是明確責任。該市採取簽訂《目標責任書》等形式,通過實施鄉鎮長農業工程、招商引資等措施,進一步明確了各鄉鎮、各部門的職責和任務。三是加強督查。該市成立了由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和農業局組成的督查小組,逐月加強對各鄉鎮和部門農業產業化發展工作情況進行督促檢查,並適時予以通報,推動工作開展。保證年度農業產業化各項任務按時、圓滿完成。四是嚴格考核。每年年底,該市都嚴格按照《xx市農業產業化經營考核獎勵辦法》,對各鄉鎮和有關部門發展農業產業化情況進行考核,並以此作為年底評先的依據。五是兑現獎懲。從20xx年開始,該市每年都召開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下發《xx市人民政府關於表彰獎勵農業產業化經營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由市財政拿出專項資金(每年在50萬元左右),對上一年全市農業產業化生產中的先進典型進行表彰獎勵,激勵全市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並紮實搞好農業產業化工作。通過以上措施,在全市上下營造了重農、為農、興農的濃厚氛圍,有力促進了農業產業化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調整種養結構,夯實農業產業化發展基礎。該市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深挖農業內部潛力,不斷提高農業效益。近年來,該市重點發展了以奶牛、豬、雞為重點的養殖業,以葡萄為重點的林果業,以綠化苗木為主的花卉業,以小麥良種、優質小麥和無公害蔬菜為主的種植業等優勢產業,形成了支撐xx特色農業的五大主導產業,建成了諸葛高科技示範園等3個農業高效園區和城關銀條、翟鎮小麥良種、邙嶺黃楊、緱氏葡萄、佃莊春茄、李村花卉、首陽山奶牛、邙嶺養豬、楊莊養雞等18個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影響的種植養殖基地;目前全市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常年穩定在8萬餘畝,每年繁育小麥良種3500萬公斤,可增加農民收入500萬元;蔬菜種植面積達15萬畝以上,其中日光温室大棚、中拱棚達7850多個;xx特產銀條種植面積達8000餘畝,20xx年4月通過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疫總局驗收,成為“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鮮食葡萄種植1.8萬畝,其中緱氏葡萄被商户譽為“冰糖葡萄”,緱氏鎮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葡萄之鄉”,20xx年11月獲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中原地區最大的鮮食葡萄集散市場;花卉苗木總面積達到2.76萬畝,其中邙嶺被譽為“中國黃楊之鄉”,黃楊種植面積達1.3萬畝,成為豫西地區最大的花卉苗木生產基地;無公害農(畜)產品基地達到6個,無公害農產品1個,20xx年又申報無公害農(畜)產品生產基地8個、無公害農產品2個。

(三)創新發展機制,增加農業產業化發展活力。一是壯大農業龍頭企業。該市瞄準對發展農村經濟有直接帶動作用的農業龍頭企業,積極通過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積極擴展其他產業,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拉長產業鏈條,增加農業綜合效益。目前,該市已形成初具產業化性質的農業生產、加工型企業和中介組織150多個,聯繫農户8萬多户,實現年產值15億元。二是探索農業發展新機制。在堅持農村土地承包關係30年不變的政策基礎上,該市積極探

索農業發展新機制,堅持土地經營權流轉“有償、限期、自願”的原則,用合同的形式把流轉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確定下來,從而使部分農民和龍頭企業、種植大户之間實現共贏,進一步吸引更多的.農户參與到土地流轉中,為該市農業產業化發展需要集中連片使用土地發揮效益提供了有效的解決途徑。目前,該市李村鎮的花卉、邙嶺鄉的黃楊和牧草、緱氏鎮的葡萄、大口鄉的蔬菜,城關鎮的銀條,每一個品種和產業都有上萬畝的種植面積。全市土地流轉面積達到3萬多畝,被適度土地流轉改變的xx農業正形成一個新的農業看點。同時,因土地流轉而進入其他領域就業的農民既得到了一定利益,又進一步加快了由農民向非農身份的轉變過程,邁上了最終解決農民問題的希望之路。三是加快發展農民經紀人和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目前,該市共有農村專業合作組織40多個、農民經紀人400餘人。這些專業社和經紀人主要從事經營畜牧產品營銷、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糧棉油等,對該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紐帶和橋樑作用,是聯繫農民羣眾的小生產和大市場之間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在邙嶺、李村的花卉苗木、緱氏葡萄和全市養豬、養雞等產業的發展中,都存在和活動着一大批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民專業經紀人,湧現出了一批帶動作用強、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優秀經紀人。

市產業調查報告篇2

一、旅遊產業現狀

xx鄉位於花垣縣南部,轄7個行政村,總面積48.21平方公里,總人口6700餘人,是個以苗族聚居為主的煙葉產業大鄉。距209國道9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該鄉文化旅遊資源豐富,苗族風情濃郁,苗族原生態文化節目保存完好。該縣苗族趕秋節在這裏隆重集會,原生態民族文化得到充分展現,受到省內外專家的矚目與好評,xx鄉境內峯巒層疊,林鬱叢叢,谷幽澗靜,溪河縱橫,溶洞暗河相連,奇峯突兀,怪石林立,古樹參天,野藤蔓延,雲海連連,共接待省裏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人數達1380人,當地旅遊收入達21萬餘元。

二、旅遊開發存在的問題

1、缺乏規劃,旅遊規模小。全鄉鄉村旅遊發展前景雖然看好,但總體上還處於自發性發展階段,旅遊開發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個別景區處於自由觀光狀態。一是缺乏整體規劃。xx鄉村旅遊規劃的編制只停留在全鄉旅遊的總體規劃上,詳細的鄉村旅遊規劃尚未進入議事日程,總體規劃只對景點(區)分佈情況,單個景區(點)定性定位作粗線條的安排,對整體佈局、旅遊主題定位、目標市場等關鍵要素,簡單仿效,粗放經營,只體現資源的價值。二是特色不明顯。所推出的鄉村旅遊項目,大多停留在觀光上,尚未深入挖掘農業旅遊資源和民俗文化內涵,當地的民風民俗、農業土特產得不到充分體現,拿不出具有較強代表性的品牌,品牌層次較低,形式較落後,缺乏科學化,推不出經典精品觀光點。

2、粗放經營,管理滯後。全鄉鄉村旅遊目前還處於淺層次開發,多數村民對旅遊產業意識淡薄,許多旅遊資源尚未挖掘與開發,在開發經營管理上明顯滯後,開發民間工藝品和地方特色飲食,推出特色文藝表演節目等方面力度不夠,觀賞內容單薄,苗寨風情遊活動,由鄉村組織安排外,其它景點從引導上缺位,處於自由觀光的狀態性。

3、基礎工作有待加強。主要突出表現在旅遊景點配套設施不完善,交通設施相對滯後,吃、住、玩、購、樂等方面尚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基礎設施和旅遊項目明顯滯後,旅遊隊伍建設落後等方面。

三、對開發xx鄉村旅遊的建議

1、找準產業定位,突出文化旅遊產業的主導地位。

xx鄉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美在原始,貴在自然。民族民俗文化底藴深厚。發展文化旅遊業潛力很大,前景廣闊、勢己逼人,因此,鄉村兩級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搶抓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試點的大好時機制定規劃,爭資上項加強對接,主動作為。通過3—5年的努力把文化旅遊產業真正成為排鄉富民強鄉的重要產業,並有效地帶動農業、工業、飲食、服務等各項各業的發展。

2、強化宣傳,大力推介我鄉旅遊文化產業。

發展旅遊宣傳,推介至關重要。只有我們“推出去”,遊客才會“走進來”。一是做好形象包裝,向社會廣泛徵集宣傳口號,拍攝我鄉的專題宣傳片,對xx鄉旅遊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文化優勢、政策環境優勢進行深度包裝,強力宣傳推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增強外界對xx鄉旅遊資源的知名度。

3、搞好科學規劃,打造鄉村旅遊品牌。

對xx鄉村旅遊的開發建設,要做出成效,關鍵要整合鄉村旅遊資源,做好規劃,突出特色,增強科學性,滿足市場需求。首先,要注意處理好“三種關係”:注意處理好生態保護與開發相結合的關係,注意處理好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的關係,注意處理好生態旅遊與文化旅遊相結合的關係。其次,要科學規劃xx鄉村旅遊特色產業帶。打造以金龍村為中心的自然景觀系列,貫穿保靖夯沙鄉風景區,着力開發芷耳村,加快與德夯風景區的攘接。圍繞xx、金龍、桃花、讓烈深厚的民俗風情,打造民族風情觀光帶。以公路沿線村,打造生態農業觀光帶。組織有關專家根據觀光帶的區域佈局,做好科學規劃,明確鄉村旅遊今後的建設重點和發展目標,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讓鄉村旅遊展現出它的魅力。

4、注重科學管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領導是關鍵,鄉人民政府要把發展鄉村旅遊納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部署,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要成立以主要領導牽頭的開發領導小組,形成強有力的工作班子,定期研究解決鄉村遊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二是加強科學監管。相關職能部門要多下基層,全力支持,突出在經營活動、生態安全、食品安全三方面加強管理。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必須加大對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計劃、交通、旅遊等部門要積極向上申報,力爭把進入鄉村旅遊景區的公路列入上級計劃項目籠子,儘快改造好進入景區的公路。

5、突出民族特色,加快旅遊商品開發。

要大力開發與參性強、個性突出的文化旅遊產品。抓好苗家刺繡、蠟染、花帶、苗族織錦等為代表的民族服飾產品開發,打出苗家臘肉、苗家酸魚、幹山野菜、葛蕨薯粉等綠色食品品牌。構築旅遊商品發展平台,建立我鄉土特產旅遊定點購物點。讓遊客購買到我鄉的土特產。

6、加強鄉村文化站建設,優化旅遊環境。

要吸收有專長的青年人進入基層文化工作隊伍,切實開展文化活動,大力培養管理、研究、創作、表演、服務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隊伍,加強旅遊服務的培訓工作,使它們成為旅遊文化產業的帶頭人。積極在鄉村旅遊中,倡導文明誠信、和諧有禮、笑臉迎客,堅決打擊侵害遊客的不法行為。鄉村道路和各個景點要杜絕“髒、亂、差”現象,要以乾淨、整潔、有序的外部形象和文明有禮的內在素質來提高我鄉的品位和信譽,使我鄉旅遊文化產業不斷持續健康發展。

市產業調查報告篇3

隨着社會的發展,各種新興產業悄然而起。文化產業當之不愧的成為了發展最快的。當代國際的綜合國力,文化產業已成為國力的重要因素。那麼你對萬州企業的文化產業的瞭解多少?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篇關於萬州企業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

引言:文化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也是當代綜合國力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將成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隨着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文化產業已經成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我國西部地區,尤其是我區這樣的經濟欠發達地區,與其他產業相比,文化產業可以説還剛剛起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還顯得非常弱小。

筆者作為萬州區三峽學院文化產業管理班的首屆學生,為鞏固自己的專業,也為了解萬州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做了此次調研,先將調研情況即萬州區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報告如下。

一、文化產業定義

文化產業,簡單地説就是生產和銷售文化產品或服務的產業,即以產業化的形式來進行文化的生產、交換和消費。它是一種從文化事業脱離出來的產業。根據文化產業“核心層”、“外圍層”、和“延伸層”三個層次的劃分,文化產業包括了相當龐雜的門類,涉及十分廣泛地產業領域。因此,我們需要對各類文化產業進行類別的劃分在進行研究。從產業類別特徵及其重要的地位來看,我們可以把文化產業劃分成圖書出版業、報刊業、廣播影視產業、音像產業、網絡產業、廣告產業、旅遊產業、藝術產業、體育產業九大產業。下面筆者就從這九個方面來彙報下萬州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二、萬州區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一)圖書出版業

圖書出版業,泛指從事書刊、圖畫等的編輯、印刷、發行等生產工作的事業。圖書出版的主要領域是出版社、製作、發行渠道和零售書店。從調研中筆者發現,在萬州圖書出版業相當滯後。根據圖書出版業的定義來看,萬州區正規的出版社只有三峽出版社一家,而萬州的圖書出版業目前能看好的只有零售書店。

萬州區附近書店(筆者實地調研所得):

書店名

位置

萬州區功成醫學書店

重慶市萬州區新城路

知堂音像書店重慶市萬州區新城路

華順希望讀書社

重慶市萬州區沙龍路

三人行書店

重慶市萬州區沙龍路

新興文具書店

重慶市萬州區太白路

在這些書店中多以銷售教學圖書為主,綜合性稍強的書店也只有那麼屈指可數的幾家(如新華書店、萬卷堂)。

(二)報刊業

報刊業,泛指通過報紙和期刊的發行和廣告業務獲取利潤的事業。在萬州區正規的報社只有一家,萬州日報社,下有萬州日報,三峽都市報。《萬州日報》是中共重慶市萬州區委機關報,由重慶市萬州區委主管主辦,創刊於1950年5月15日,堅持正確導向,服務大局,立足城市,輻射農村。原名《萬縣日報》;三峽都市報社(原萬州日報社)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洗禮,高揚改革、創新的旗幟,伴隨着時代的鼓點前進,已形成一報一刊一網(《三峽都市報》、《西部觀察》雜誌和三峽傳媒網)及三峽傳媒集團等多個經營實體的發展格局。除此之外,萬州還有一些小報社。

萬州報社的數量和質量與萬州發展經濟發展現狀不成正比,存在滯後趨勢。

(三)廣播影視產業

廣播影視業,指電視、電影、廣播等從事音、影內容生產和傳播的行業。萬州的廣播影視產業發展還是比較可觀的。萬州廣播電視台是在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整合原萬州電視台、萬州有線電視台、萬州人民廣播電台成立的廣播電視傳媒機構。現有職工500多名,採、編、播、技等各類技術人員200多名、下設行政管理機構有:辦公室、人力資源中心、計劃財務中心、事業發展部;宣傳業務機構有:總編室、新聞中心、社交中心、廣播中心、廣告中心、廣播電視報;公共事業機構有:技播中心、後勤中心;產業經營機構有:網絡傳輸公司、事業發展公司等。另外,電影產業在萬州發展也很迅猛,現在萬州有三峽影都,萬州大禮堂,保利萬和,國際影城,萬達影城等幾大電影院,還有一些小影院,每年的營業額相當可觀。

(四)音像產業

音像產業,是指將聲音信號或者聲像信號複製到特定的物質載體上,以商品的方式進入消費領域獲取利益的事業。據筆者調查,萬州此產業目前只有音像製品零售這一種,而且隨着網絡的普及,這一產業在逐漸走向衰敗。

(五)網絡產業

網絡產業,是指利用包括英特網、移動手機等新興技術為平台傳播信息和創造娛樂的事業。目前,萬州網絡普及面極廣,但主要用於廣告服務和生活娛樂。現在萬州還沒有網絡遊戲開發、網絡技術開發這樣的網絡產業。

(六)廣告產業

廣告業,是指通過廣告策劃、設計、製作、發佈、調查、效果評估等方式獲得利潤的產業門類。在萬州,廣告業發展在近幾年來較快,例如近年來廣告公司林立萬州,筆者瞭解到的有成長廣告,潮峯廣告裝飾有限公司,華洲廣告有限公司,天長廣告有限公司,百安廣告有限公司,重慶金昊廣告有限公司,重慶金慶廣告傳媒有限公司,重慶港源廣告裝飾有限公司,重慶市萬州區豪派廣告公司,重慶市兆豐廣告裝飾工程公司等。這些廣告做平面廣告的公司較多,立體廣告的比較少,車載廣告的多,媒體廣告也比較多。另外,在萬州市區見到最多的就是有關房地產的平面廣告,這種平面廣告做工精緻,耗費材料巨大,造成環境破壞也相當明顯。

(七)旅遊產業

旅遊業,是指利用名勝古蹟,自然風光和人造景觀等資源進行產業化運作並獲取利潤的事業。萬州位於長江岸,與湖北利川相接,擁有相當豐富旅遊資源,如烈士墓、太白巖,西山公園,青龍瀑布,西遊洞,羅田古鎮等。萬州是最大的移民城市,移民文化及其明顯。但是現在萬州的旅遊發展不敬人意,遊客來萬州除了遊青龍瀑布,西遊洞等景點外別無去處。另外,萬州旅遊產業融入的飲食文化不很明顯,比如人人都知道萬州烤魚,但是萬州旅遊承接點很少有地道的萬州烤魚店;還有萬州的牛肉乾,在沒有被旅遊所吸引;譚木匠與旅遊的結合度也不夠。總的來看,萬州旅遊業發展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景點開發力度不夠,很少能吸引外來遊客;

2、基礎設施不完善,承接旅遊的能力不夠;

3、地方文化與旅遊產業結合不夠,拉動不了當地經濟發展。

(八)藝術產業

藝術產業主要包括藝術品經營業和演出業。萬州演出業基本歸為初始階段,原因在於政府支持力度不大,承接演出的地點有限。但是近年來萬州也承接過一些當紅歌星的文藝演出,規模都不怎麼大;另外,萬州本地的一些傳統藝術表現形式也的得到了保護並逐漸走上表演舞台。例如,萬州土家族的擺手舞,雜技等。萬州的藝術品產業也有所發展,就拿萬州名片譚木匠來説,它已經從一個功能性的梳子,發展成為具有文化價值與審美價值的藝術品。

(九)體育產業

體育產業,是指一種娛樂消遣活動或需體力、與智慧與技巧的比賽或競技,通過消費的形式推銷到市場並獲得利潤的事業。萬州體育事業在近幾年發展之快,就拿體育產業中的服裝產業來説,匹克、361、安踏、鴻星爾克、耐克等體育品牌的服飾賣的相當火爆。隨着近年來,各學校體育設施的`完善,體育器材在萬州也賣得相當不錯。

三、萬州文化產業發展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一)文化產業問題:

縱觀萬州文化產業發展現狀,我們不難發現萬州文化產業發展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人才短缺,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如果連文化產業人才都沒有,試問如何發展文化產業。萬州雖然是重慶第二大城市,但是它遠離重慶市區,沒有重慶市區那般繁華,又在山區,地勢不平,城市都是依山而建。這樣的城市是很難留住人才的。這對他的發展極為不利,萬州如果要想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如何吸引並留住人才是它的關鍵所在;

2、政府重視力度不夠,文化產業是一種新興產業,如果在一線或者二線城市,政府一定會重視它的發展,但是像萬州這樣的三線城市,政府重視的力度多在工業和農業上。萬州也不例外,在文化產業方面政府的重視力度明顯低於工業和農業。萬州有工業園,農業基地,但是就是沒有文化產業基地,這完全能説明萬州政府對文化產業的重視力度不夠;

3、資源利用不充分,萬州有很好的資源,都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例如萬州的旅遊資源、萬州的歷史文化資源,還有因地緣優勢而特有的移民文化資源和它的區位優勢。向萬州這樣遠離主城的三線城市如果不合理利用資源,充分利用資源,將萬州的優勢文化產業發展起來。那麼它的文化產業將始終滯後於其他地區。

4、產業結構不合理,在萬州的旅遊業中,這一點體顯得尤為突出。萬州旅遊業只限於旅遊的開發,卻很少注意將萬州的地域文化與旅遊相結合,沒有形成產業間的協同發展,這也就形成了萬州地區文化產業畸形發展的原因。如果萬州以旅遊產業為主導,帶領其他文化產業的發展,其結果必然優越於現在的狀況。

(二)應對措施:

1、政府大力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如果萬州文化產業的發展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那麼很多問題將迎刃而解。因為政府可以在政策上,資金上等方面給予文化產業很大的幫助。

2、引進文化產業人才,要引進人才首先要留得住已人才。留住一個人才,首先你要給人才一個展現自己才能的舞台;再者,當地政府的提供一些優越的條件吸引人才;最後,要給人才自我發展的的空間。

3、走與高校聯姻發展模式,在萬州高等教育學校首數三峽學院,萬州發展文化產業可以與三峽學院實現聯姻模式來實現。文化企業給三峽學院學生提供見習崗位或者提供就業崗位,學校給企業輸入新鮮的血液和新思想。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很多具有創意思維,這些思維在大學生裏尤為凸顯。

4、利用好當地的民族文化資源,開發一個民族旅遊勝地。萬州有26個少數民族,是一個少數民主散居的地區之一,民族文化極其豐富,尤其是土家族文化。例如在萬州很多地方都有土家風味餐館,或者酒樓,這説明土家族的飲食文化在萬州得到發展,但是這些也只有萬州當地人比較熟悉,而外地遊客不是很瞭解,這就是一種民族文化利用不到位的現象。

四、結論

筆者認為,萬州發展文化產業可以先重點發展旅遊產業和體育產業。發展旅遊產業有兩點原因:

1、萬州旅遊資源和文化資源豐富,有發展的潛力;

2、旅遊在現代社會中是一個人們產業,它集休閒娛樂於一體,可以帶動當地其他服務業的發展。發展體育產業主要看好的是萬州的新體育館,這個體育館可以容納兩萬餘人觀看比賽,而且可以承接國家級單項或省級綜合性體育賽事。重點發展這兩大產業,然後帶動其他文化產業的發展是萬州文化產業發展的可行之路。

市產業調查報告篇4

文化廳組織開展了以現代文化為引領,推動新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主體的調研活動,現就我區文化產業發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我區文化產業發展概況

文化產業是指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目前已被世界公認為朝陽產業,新興產業,低碳產業。發展文化產業可為社會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在推動經濟增長、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培育創新能力,增強國家、地區和城市綜合競爭力上起着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報告將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列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指標體系,既體現了中央對文化建設的深謀遠慮和遠見卓識,也是對發展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這一重要論斷的進一步闡釋。

當前,屬文化系統管理領域的文化產業有演藝、動漫、文化娛樂、遊戲、文化旅遊、藝術品、工藝美術、文化會展、創意設計、網絡文化、數字文化服務業等十一類。2015年,我區共有各類經營性文化產業機構5556個,從業人員20445人,文化產業總產出13.46億元,從行業分佈來看,文化娛樂休閒服務業佔絕對比重,佔機構總數的97%。

近年來,隨着國家和自治區對發展文化產業日益重視,新疆文化產業得到了一定發展,但仍處於探索培育階段。

(一)豐富的文化資源優勢有待轉化為產業優勢。

新疆古稱西域,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東西方文明交流薈萃地;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與多種宗教並存的地方,文化底藴豐厚,文化資源豐富,文物遺存眾多,但受經濟、環境、人才等條件制約,我區文化產業發展正處於起步探索階段,豐富的文化資源優勢有待轉化為產業優勢。

(二)文化產業規模初具,但各地州文化產業發展不平衡。

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區文化產業門類基本齊全,初步形成以傳統文化產業穩步發展、新興文化產業不斷興起為特點的產業格局。

當前,全區已構建起涵蓋以演藝、文化娛樂、遊戲、文化旅遊、工藝美術、藝術品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產業和以動漫、文化會展、創意設計、網絡文化、數字文化服務業為代表的新興文化產業門類的文化產業發展體系。受經濟發展水平、資源條件、地域、人才等因素影響,全疆各地州市的文化產業門類構建存在差距,文化產業發展水平也存在差距。其中xx市、昌吉州、xx市相對處在全疆領先水平,伊犁州、xx區、xx區、巴州、xx區、xx區、xx區、xx市、博州均是屬於有一定發展的地州,xx區、xx區和克州則處於起步階段。目前,全疆只有xx市、昌吉州、xx市和巴州成立了文化產業科,其他地州受編制影響,未成立產業科室,制約和影響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三)骨幹文化企業實力增強。

文化企業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主體,骨幹文化企業的帶動和引領作用能促進當地文化產業的發展,培育與扶持骨幹文化企業的發展對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目前,我區骨幹文化企業扶持與培育已初見成效,截止20xx年,我區有四家文化企業(新疆和合玉器有限公司、新疆國際大巴扎開發有限公司、新疆卡爾羅媒體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疆德威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獲得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稱號,六家動漫企業(烏魯木齊有魚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新疆達雅風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新疆卡爾羅媒體科技有限公司、新疆漫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新疆華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新疆河度動漫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國家動漫企業認定。此外,自治區文化廳於20xx年啟動自治區文化產業示範基地評選命名工作,新疆普拉納廣告有限公司、新疆華特信息網絡有限公司、哈密兄碲文化全息有限公司、伊犁耐菲斯沙礫畫藝術服務中心等25家企業獲得首批命名。

(四)文化產業園區的規劃與建設初見成效。

目前,我區各地州陸續啟動了文化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其中已經建成並在運營的文化產業園區有烏魯木齊七坊街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新疆野馬集團古生態文化園、昌吉青湖御園等三個園區;正在建設中的文化產業園區有克拉瑪依工業遺產保護文化產業園、昌吉木壘民族傳統哈薩克刺繡文化產業園、昌吉xx市天山天池文化產業園喀什阿凡提文化產業園、阿克蘇xx縣樂器製作創業園等;已經完成初步規劃的文化產業園區有新疆文化產業園區、新疆絲綢之路大劇院文化產業園區、昌吉西域文化產業園、哈密東天山文化產業園、瑪納斯碧玉文化產業園區和伊犁xx市文化產業創意園等。

(五)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取得突破,文化產業資金支持力度日益加大。

為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文化廳積極與金融機構開展合作,先後與中國農業銀行新疆分行、中國工商銀行新疆分行簽訂了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要求疆內各銀行積極為文化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在爭取國家和自治區文化產業專項資金扶持方面,20xx-20xx年我區文化企業累計爭取國家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2500萬元,自治區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1250萬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文化企業資金瓶頸。

二、主要特點、好的經驗和有益啟示

(一)各級領導日益重視,發展文化產業氛圍日漸濃厚。

隨着國家和自治區對文化產業的日益重視,各級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門也將發展文化產業提上了日程。xx市明確提出打造西部文化大市的奮鬥目標,確定重點實施文化產業的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工程、文化產業提升工程,打響文化烏魯木齊品牌,推動文化產業成為烏市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併成立了由市領導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及各區(縣)為成員的xx市文化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和文化產業發展管理辦公室,20xx年市政府草擬了《xx市鼓勵和扶持動漫產業發展政策》、《xx市關於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力爭逐步建立健全烏市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伊犁州制定出台了《關於堅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實施意見》,把文化產業發展壯大工程作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任務。並啟動了xx市文化產業創意園、察布查爾縣中國弓箭歷史文化主題公園、xx縣哈薩克草原文化產業園、xx縣現代文化產業園、特克斯大書苑創意產業園以及xx縣天馬文化產業園等6個現代文化產業園建設項目;昌吉州先後邀請廈門大學和北京大學專家組,開展了《昌吉州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和《昌吉州文化產業發展優惠政策》的編制工作,同時依託自身力量編撰《昌吉州文化產業招商引資項目冊》;xx區文體廣新局起草制定了《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自治區文化發展的若干政策〉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加快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已於20xx年9月由中共哈密地委辦公室下發執行;xx區增強產業意識,盤點整合文化資源,開展魅力喀什特色品牌文化活動,按照一縣一特色,一縣一品牌的要求,積極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特色精品舞台藝術、節慶活動和文化景區等文化品牌。xx區立足和田特色文化資源優勢,正在編制《和田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xx-20xx年)》,深度挖掘和打造和田特色文化。

(二)借力對口援疆,提升自我發展能力。

藉助對口援疆的東風,各地抓住機遇,開拓進取,積極爭取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及文化交流和人才培養活動,豐富對口援疆內容,放大援疆效應,從軟硬件入手,快速有效地為各地文化建設注入了新鮮活力。文化部在新疆開展了春雨工程全國文化志願者邊疆行大舞台、大展台、大講堂系列活動,讓文化援疆輸血與造血有機結合,廣受各族羣眾的歡迎;浙江省推出的首部文化援疆作品《少年阿凡提》在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上映、新疆文化全國行情繫神州展覽在上海美術館揭幕、天山魂哈孜艾買提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故宮博物院清代新疆文物珍藏展》在新疆博物館開幕等多場文化活動的開展,有力地促進了新疆和中國內地城市的文化交流、互動。北京支援xx區,輪流安排各縣文工團赴京開展專業培訓及文化交流活動,不僅為xx區培養了一批帶不走的文化輕騎兵,也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經典文藝節目,為首都人民奉獻了一場場精彩的民俗風情演出,同時也讓更多的人瞭解和感受到了獨具特色的新疆文化,深受兩地羣眾的廣泛好評,併成為xx市文化援疆的一項品牌活動。上海援助xx區,拍攝紀錄片《喀什四章》,並舉辦喀什文化周系列展示活動,並聯合創作了大型原創現代民族音樂劇《香妃》和史詩話劇《沙棗花香》。xx縣、xx縣、xx縣、xx縣等利用援疆資金新建了文化中心、博物館、文化館等基礎設施,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羣眾文化消費環境,為更好地滿足各族羣眾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互相促進,探索共同發展新模式。

文化事業單位與文化企業聯合,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開發文化產品,滿足市場需求。吐魯番歡樂盛典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與xx區歌舞團合作,由地區歌舞團提供演職人員,公司負責舞台、觀光音響等硬件設施與宣傳營銷,共同打造了一台適合吐魯番旅遊市場的大型民族歌舞演出節目《吐魯番盛典》,此台節目現已成為吐魯番旅遊的一個品牌,在拉動當地旅遊消費的同時,兩個單位也獲得了不菲的經濟收入,實現了文化企業與文藝院團的雙贏。哈密兄碲文化全息有限公司和xx區歌舞團是多年來的合作伙伴,兩家單位充分利用各自資源優勢進行深度合作,承辦了20xx年中國環塔拉力賽汽車越野哈密賽段開閉幕式、甜蜜之都第七屆哈密瓜節開閉幕式、新疆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閉幕式,20xx年xx區春節聯歡晚會等。新疆達雅風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自治區博物館合作製作了博物館宣傳片《博物寶寶》在廣大多媒體移動平台播放,極大的擴大了博物館的影響力和免費開放信息的傳播。全疆其他文化企業也積極參與當地各種文化活動,並不斷探索文化事業單位與文化企業合作發展的新模式。

三、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一)經濟基礎薄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新疆作為少數民族邊疆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靠後,城鄉居民可供支配的收入較低,文化消費能力有限,而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與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經濟基礎薄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二)組織機構缺位。文化產業是大文化的概念,文化產業輻射面廣,行業滲透性強,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涉及文化、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工藝美術、旅遊等多個部門,迫切需要自治區成立領導協調各部門的領導機構,形成合力,共同發展。

(三)產業政策有待完善。隨着文化產業的發展,國家和有關部委正逐步制定和完善文化產業政策,但目前我區還沒有出台地方性、有針對性、行之有效的文化產業政策和措施,影響和制約了我區文化產業的發展。

(四)文化產業統計制度還不夠規範和完善。

雖然國家統計局已經發布了《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xx》,但由於我區目前的文化行業統計大多侷限於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等各級行政部門直接管轄的`事業單位和國有文化企業及涉及各類行政許可的部分民營文化企業,有相當部分文化企業未被納入自治區統計局的文化產業統計,使現有統計數據未能全面反映我區文化產業的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

(五)發展文化產業意識還不夠強,還未形成有效的工作機制。

主要表現在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不分;把經營性文化產業混同於公益性文化事業,用發展文化事業的方式發展文化產業,對文化產業拉動經濟發展的作用缺乏瞭解,文化產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不明確,發展方向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發展文化產業推動力不強,辦法手段不多,探索實踐不夠,還沒有形成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工作機制。

(六)缺乏各類文化人才,人才隊伍建設迫切需要加強。

隨着時代的發展和各族羣眾對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文化擔負的任務和麪臨的社會責任也越來越繁重,但高素質的文化產業綜合性人才嚴重短缺,人員待遇偏低,而且存在培養力度不夠,培養與需求脱節等問題。

(七)資金嚴重缺乏。目前,我區文化產業發展資金投入相對較少,影響和制約了我區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產業專項資金主要針對文化企業,而文化企業行政部門,為了切實推動我區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加大調研、制定規劃、制定政策、培育企業、推動出口、培養人才等,非常需要財政資金的大力支持。

(八)骨幹企業較少。我區文化企業數量少、規模小,經濟效益低,文化產業總量規模偏小,文化產業發展未形成規模。加之,由於優惠政策的缺乏,民營資本介入文化產業的動力不足,使骨幹文化企業數量較少。

(九)發展模式落後。各地發展文化產業的模式和手段較為雷同單一,沒有形成適合各地特點的,行之有效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

(十)文化產業品牌不多,缺乏體現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

我區文化底藴深厚,文物遺存眾多,但是我區豐富的文化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開發利用,缺乏叫得響的文化品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生態尚未形成。現有的文化產品多處於粗放型經營,缺乏文化產品的宣傳推廣和後續配套經營。大多數文化產品缺乏品牌意識,缺乏創意和創新,缺少能夠體現我區地域特色和人文風情並廣為人知的文化精品。

四、對策和建議

(一)深化思想認識,積極營造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有利環境。

文化產業作為新興朝陽產業,一些管理部門包括部分領導幹部對這一產業還缺乏深入研究,建議各地認真領會中央將發展文化產業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的重要意義,深刻認識發展文化產業在中國新一輪經濟變革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堅定發展文化產業的信心和決心,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真正把加快文化產業發展作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文化工作會議精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着力點,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加快形成全社會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設立專門機構,推動產業發展。

文化產業的發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工程。現有的條塊分割的工作機構已經適應不了產業發展的需求,必須建立健全新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議成立新疆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自治區黨委或人民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發改委、宣傳部、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財政、税務、國土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在政府職能部門設立文化產業辦公室,具有獨立的人員編制和財政專項經費,具體實施和落實文化產業發展的各項工作,行使政府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日常協調推進和統一調控、監管職能。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協調會,協調重點項目的推進落實,聽取意見,改善投資及政策環境。

(三)編制全區文化產業規劃。

落實《關於堅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意見》中關於編制《新疆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xx-20xx年)》意見,組建規劃編制委員會,統籌協調文化產業規劃編制工作;增補規劃編制專項經費,為規劃編制工作提供資金保障。統籌規劃我區文化產業發展。

(四)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體系。

目前我區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還不完善,沒有出台專門的、具體的文化產業政策。而大部分兄弟省區都有地域性的文化產業扶持政策,建議自治區吸納各地經驗並結合我區實際,儘快研究制定較為系統、操作性強、細化的文化產業發展政策。例如税費減免、土地使用、信貸融資等方面的具體政策。出台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專項政策,出台文化產業獎勵扶持辦法,形成門類齊全、覆蓋全行業、科學有效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

(五)加大文化產業統計力度。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xx)對文化及相關產業門類的規定,統計文化產業增加值及在gdp中所佔的比例。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統計工作,將文化產業統計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核體系,調動各級政府、各部門對文化統計工作的積極性,規範文化產業統計工作。

(六)拓寬文化產業投融資渠道。

發揮公共財政的主導作用,加大政府投入和扶持力度,鼓勵和支持各類投資主體以多種形式進入政策許可的文化產業領域,以獨資、參股等多種形式參與興辦文化企業,壯大文化產業。形成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相結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資機制。金融部門把文化產業納入信貸範圍,對效益好、競爭力強的文化企業開放資產抵押貸款業務。允許用房屋、設備、土地使用權、有價證券以及自籌資金達到一定比例的在建工程項目作抵押,進行貸款融資。積極穩妥地引進外資發展文化產業,把文化產業項目列入我區招商引資範圍,享受相應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

加強對獲得國家級與自治區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項目的監管力度,制定出台並嚴格執行《自治區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建議經濟基礎好的地州可以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步伐,設立地州級文化產業扶持資金。

(七)培育龍頭骨幹,做大做強文化企業。

文化產業要發展成為支柱產業,建議自治區對我區各類文化企業有重點、有階段、有針對的予以扶持,在全區文化企業中遴選發展前景好、綜合實力強、市場競爭力強的文化企業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幫助其做大做強,在信貸、政策、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給予支持。充分發揮骨幹文化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形成以重點產業發展為主導,相關產業聯動發展的格局。支持具備上市條件的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吸引和鼓勵民營資本投資興辦文化企業,同時鼓勵支持中小文化企業的發展。

(八)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發揮項目帶動作用。

積極實施優勢項目與重點項目帶動戰略,按照儲存一批、規劃一批、建設一批的原則,籌劃、論證、篩選,確定各類重點產業發展項目,建立區級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庫。各地州有關部門根據當地資源優勢,從市場前景入手進行科學論證,推出一批適合當地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優勢文化產業項目納入區級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庫。自治區各部門在優勢項目審批、優惠政策、銀行貸款、土地使用、税收減免、配套服務、資金扶助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以重大優勢項目打造著名文化產業品牌,吸納社會資本投資優勢項目,力爭獲得國家財政、政策支持。充分利用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和北京文化產業博覽會等展會,推介我區重點文化品牌和文化產業項目

(九)推進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按照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運作、多元參與的原則,優化產業佈局,因地制宜建設特色文化產業園區,吸納優勢特色文化企業入駐,鼓勵民族特色文化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充分發揮園區的產業集聚和帶動輻射作用。

(十)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提高文化產品附加值。

文化品牌是包含深刻文化內涵與特色服務的名牌產品,它既是一種有形的產品,又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可以反覆轉化為物質財富。從目前成功的文化企業發展實例中,我們可觀察到品牌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發揮的核心作用,由於創立了自有品牌,即使該公司自己不直接從事生產,也能獲得豐厚的利益。我區應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提高研究能力和設計能力,以產品和服務中的文化價值提升經濟價值,以堅守質量第一、保護品牌聲譽為宗旨,從而實現文化產業價值鏈升級。通過創意設計和特色工藝,提升產品附加值,提升傳統產業向文化創意產業轉型。

(十一)建立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

文化產業是既有文化屬性,又有經濟屬性的特殊行業,文化產業要快速發展,依託的最根本資源就是人才。一方面,各地要增強自身造血功能,通過學校培養、人才引進、交流培訓等多種模式,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時也可藉助對口援疆之力,藉助兄弟省區的人才和資金優勢,協助培養本地文化產業人才,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要讓經濟、經營管理領域的優秀人才參與到文化產業的發展中來,以利於用經濟的手段和方式來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十二)鼓勵文化產品與文化服務走出去。

我區是全國邊界線最長、毗鄰國家最多、邊境地區最廣的省區,邊界線長達5600多公里,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八個國家接壤,形成了多個民族跨國而居的局面。他們之間語言相同、習俗相近,具有文化的共通性,為我區民族特色文化產品出口提供了可能性。藉助我區地緣和文化優勢,與周邊國家和地區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積極開闢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將優秀的文化產品與文化服務推向全國乃至國際市場。利用中國亞歐博覽會這一平台,宣傳推介我區重點文化品牌與文化服務,探索我區文化產品與文化服務向中亞出口的貿易模式,開闢向西開放的文化通道。

(十三)建立文化產業行業協會。

發揮好行業協會在行業規劃、行業管理、行業標準制定、維護行業利益等方面的作用。使之成為聯繫文化產業界的橋樑和紐帶,努力形成文化企業、行業協會與政府部門之間的良性互動,推動文化行政部門由辦文化為主向管文化為主的轉變。

市產業調查報告篇5

晴隆縣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形)地區,地形地貌比較特殊,特點是山高、坡陡、谷深,自然環境差,但礦產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尤其是黃金礦產的分佈面積較大,縣境內有金礦儲量的區域約100平方公里,雖然開採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

一、基本情況

據地質部門勘察資料顯示,晴隆縣已探明的氧化金礦資源總量28.69噸,可控資源量22.59噸。礦點分佈情況:老萬場16.10噸,大窩凼1.24噸,紫馬4.69噸,王家寨0.56噸。遠景原生礦主要分佈在大廠背斜西冀(紅土型)、茅口組頂部(卡林型、與銻共生)。晴隆縣從1993年開始開採,1996年跨入“全國黃金萬兩縣”行列,並連續9年產金超萬兩。

截止20xx年12月,晴隆縣共有黃金生產企業18家,主要分佈在南部的安谷、紫馬、大廠和碧痕等鄉鎮;黃金冶煉廠1家,全縣已實現了採、選、冶一體化生產。十多年來,共生產黃金18萬兩。晴隆縣黃金生產的技術裝備、生產工藝和管理方法等在全州均處於領先水平。黃金產業增加值和税收所佔比重大,從20xx年至20xx年,黃金行業增加值分別為5800萬、5650萬元、5300萬元、5240萬元、5240萬元、5390萬元,佔同期gdp的比重分別為16.5%、15%、11.9%、10.5%、8.1%、7.9%。上繳利税分別為965萬元、1011萬元、961萬元、591萬元、1200萬元、1146萬元。佔當年財政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4.5%、24.4%、22.5%、11.8%、19.6%、14.2%。晴隆縣的黃金開發在生產和管理等方面基礎較好,氧化礦仍有潛力可挖,預計在20xx年前仍可保持年產5000兩的產量。遠景發展主要依託原生礦的進一步地質詳察和招商引資開發。

二、黃金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截止20xx年12月,晴隆縣共有黃金生產企業18家,註冊形式全部為國營企業,註冊資金675萬元,投資規模5390萬元,實際完成5390萬元,生產規模156萬噸(冶煉能力,不是成品金數量)。各企業的生產設備、人員配備和安全措施均能按照行業管理相關要求落實到位,但由於生產企業大多數規模較小,資金實力弱,加之氧化礦是露天開採,生產過程對生態環境產生了較大的破壞。從20xx年調查數據顯示,18家企業由於受生產規模、礦源、金價波動和內部管理等因素的影響,產量有大有小,生產有虧有盈。產量最大的是老萬場金礦,全年生產黃金4096兩(128千克),產量少的是白泥坳金礦,全年產金128兩(4千克)。規模大的企業全部盈利,小企業大部分虧損。

三、投融資情況

晴隆縣的黃金生產企業資金主要來自集資入股,因為黃金開採規模彈性較大,生產規模依賴資本金大小決定,也就是説,規模可大可小,沒有嚴格的規定。從調查情況看,18家黃金生產企業在各金融機構均沒有銀行信貸記錄,企業資金需求主要靠集資入股來解決。例如碧康金礦,在生產資金不足時,就向親朋好友集資入股4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晴隆縣的黃金生產企業除個別資金實力雄厚的外,大部分都是採取集資入股的方式解決臨時生產資金不足和擴大再生產所需要資金。黃金產業是“三高”行業,投資風險相對較大,商業銀行難以介入,民間融資就顯得異常活躍。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生產企業規模小,單個產量低,生產粗放,資源利用率不高。

2、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氧化礦均為露天採掘,採礦區域地表植被大部分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許多地方已滿目瘡痍,生態惡化。

3、黃金勘探工作停滯不前。礦產資源屬不可再生資源,晴隆縣黃金開發十多年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開採回收率相對較低,資源浪費大,部分企業已處於礦源枯竭、生產萎縮的境地。縣境內已發現原生礦,但原生礦的分佈、品位、儲量尚需進一步的地質詳察。由於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境內許多地質空白地帶至今都沒有勘察,勘探增儲工作處於停頓狀態。

四、政策建議

1、積極推進黃金產業規模生產的形成。較大的生產規模,有利於整合技術設備,便於專業化協作,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銷售和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增加投入產出率,提高資源利用率。

2、抓好環境保護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堅持“誰破壞、誰賠償”和“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重點解決好採空區、廢渣、廢水無害化處理問題,盡力防止地表塌陷、水土流失和環境污染等危及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事故發生。通過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政策,防止新的破壞行為產生。

3、加強地質勘察工作,摸清黃金資源“家底”。地質勘察數據是黃金行業生存的基礎,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晴隆縣還有許多黃金地質勘察“盲區”,物別是原生礦的勘察是黃金產業遠期資源增儲的重點和持續發展的關鍵。有部門要搶抓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積極開展資源推介和招商引資工作,加強橫向合作,引進資金和先進技術加大對原生礦的勘探和開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