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典型事蹟材料範文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3W

對於事蹟材料大家一定都時常接觸到,通過準備好一份事蹟材料,大家各方面一定得到了提高。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創業典型事蹟材料範文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創業典型事蹟材料範文5篇

創業典型事蹟材料範文1

郭敬佩:大學生3000元開自行車租車行賺60萬元

投資3000元開自行車租車行盈利60萬元,湖北工業大學的郭敬佩儼然成為大學生創業“神話”,畢業季啟幕,校園裏的每一場創業分享會都不想錯過他。主管學院創業工作的譚蔚老師笑言“他已是聲名遠揚”。實現200倍收益的創業故事在大學校園裏的確夠“傳奇”,只因在人海中多關注了一眼“單車”,郭敬佩的大學4年就打上了“單車迷”烙印——2012年開自行車租車行,2014年轉向創辦自行車資訊互動網站。

相比擁有自行車固定資產的租車行,創辦網站簡直“燒錢”——從線上研發、線下活動到公司大小事宜、員工薪水,流水的花銷,一旦不成功都將化為烏有的風險讓郭敬佩“沒有退路,只能一路向前”,歷經艱辛,郭敬佩更願意説,“這一次,才終於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創業”。

3000元起步的創業神話

郭敬佩出生於河北衡水一個商人之家,父親開了一家當地最大的麪粉廠。從小耳濡目染,郭敬佩一直心懷創業夢,跨入大學校園,他暗暗給自己定下了目標:首先要順利畢業,其次是在大學裏開家公司,畢業前開上一輛比亞迪“F0”。這款車當時的售價是2.99萬元,“不想依靠家裏,為了湊足這筆錢我總得乾點什麼”。

學習藝術設計的郭敬佩最早也動過開家廣告公司或裝修公司的念頭,但思前想後,“有太多類似的公司了,打開市場太不容易”。

對創業的關注讓他把握了先機。大一到安徽黃山寫生時,喜歡户外騎行的他注意到一個現象:當地提供自行車租賃的店很少,而且租金很高。回到武漢,郭敬佩開始在學校周邊轉悠,“高校密集的武漢有廣闊的自行車租賃市場,卻缺少好的租車服務公司”,他為自己的發現欣喜不已。

“我們開一家租車行吧。”郭敬佩在寢室“卧談會”上説出了自己的想法。室友們紛紛叫好,可最後敢於籌錢實幹的只有郭敬佩一個人。他從家裏借了3000元,買了10輛普通自行車,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店面,通過張貼小廣告吸引顧客前來,每輛車每天租金15元。最初,他每天早上6點鐘就匆忙趕去車行,晚上小店關門再回宿舍往往已經到了門禁時間。就這樣,僅僅一個月時間,他就把3000元的本金全部掙了回來。

“這個生意可做!”摸到門道的郭敬佩開始僱同學幫忙,除去工資和房租,他把其他的錢全部用來擴大車行規模。處於上升期的市場給了郭敬佩一個成長的空間。自行車數量從20輛到100輛,再到300輛,檔次也從最初的一兩百元一輛提高到後來幾千元一輛的都有。

自行車被盜的現象在高校校園裏屢見不鮮,更何況是幾千元一輛的高檔自行車。“再好的防盜措施也擋不住偷車賊的惦記。”郭敬佩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我把所有自行車的鎖都下掉了,這樣做不僅節約了給自行車安防盜鎖的成本,而且因為沒有鎖,租車人就會做到車不離人,也防止了被盜現象。”從此,郭敬佩再也沒有丟過一輛車。

為了提高租車行的知名度,郭敬佩積極和各高校的社團開展合作,為社團的户外活動免費提供自行車。郭敬佩的業務漸漸越做越大,還增添了露營設備租賃等業務,除去人力成本和車輛維修清洗費用等,他不僅還清了家裏支持的費用,還擁有了一批固定資產。在譚蔚老師眼中,這是校園裏一位難得的“眼界開闊者”,“他和其他學生創業者不同的是,他不是為了玩玩票,賺點零花錢換個蘋果手機,是把創業當作事業在做。”

單純的租車盈利模式的脆弱性逐漸顯露,易被複制的租車模式讓郭敬佩開始思考後續的發展。後來,他嘗試向更專業的户外騎行業務發展,提供帳篷等露營設備租賃,把盈利重心放到專業愛好者的身上。

大三那年,郭敬佩已擁有了150輛山地車,附帶出租的帳篷等露營設備達30套,在武昌、洪山等10餘所高校設立了租車點,2013年租賃業務帶來的銷售收入超過30萬元。

長途騎行帶來的創意與釋放

張騰是郭敬佩的班長,也是他在班上最好的朋友。在張騰眼裏,郭敬佩積極向上、具有掌控能力。實際上,創業的每一天,郭敬佩都身處高壓狀態,但無論如何他總能給身邊人帶來“積極、樂觀、好脾氣”的印象。

掌控情緒,郭敬佩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來一段長途騎行,一路上靜到只能和自己對話”。每逢不堪重負時,他都會投入一段長途騎行,在釋放壓力中思考未來。從武漢到咸寧、宜昌、長沙甚至老家河北,他在一路的騎行中迸發了關鍵的創意。比如在單車租賃之外增加露營的項目,還有,就是創辦“單車迷”網站。

武漢的租車市場漸漸趨於飽和,租車行生意如何發展成為困擾在郭敬佩心裏的一道難題。2014年春節,郭敬佩選擇從武漢騎行回幾百公里之外的河北老家。在路上,他想起從武漢騎行到長沙的經歷,那是他第一次騎長途,帶了很多東西,但等到車胎爆了的時候才發現,真正需要的東西都沒有準備。創建一個平台,打造服務於“單車迷”的網絡之家的想法隨之催生。

受互聯網汽車營銷平台“汽車之家”的啟發,他發現目前國內還沒有供單車愛好者交流的專業平台,於是他決定辦一家專業的自行車資訊互動網站。

郭敬佩説,在普通人眼裏,自行車只是代步工具,而在騎行愛好者眼中,自行車從品牌到配件,從保養到維修,有很多值得分享交流的話題,單車迷們“迷”的就是這些。“比如有人打算從武漢騎車到拉薩,他需要準備備胎、打氣筒等備用工具,還要提前計劃好路線和露營地點,如果把相關的整車、配件銷售植入進來,就能達到宣傳和推廣的目的。”

通過在北京風投公司工作的姐姐,郭敬佩認識了一位同樣愛好騎行的天使投資人,遞交商業策劃書,幾輪交流下來,他獲得了200萬元的風投資金。

有了這200萬元,加上個人投資的60多萬元,郭敬佩心裏有底了。他和計算機學院的朋友馮文傑認真研究“汽車之家”的商業模式,通過分析自行車用户羣體興趣熱點,規劃網站構架及調試更新後,2014年11月,郭敬佩的“單車迷”網站正式上線,網站定位是提供買車、用車、養車信息以及與之相關的全程服務的營銷平台。

只要堅持,辦法總比困難多

早在高中階段,為了自己的藝術夢,郭敬佩曾三度大學聯考,仍與八大美院失之交臂。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筆頭功夫”。至今,他的出租房裏一直放着畫板,沒事兒的時候最喜歡“塗塗畫畫”。

這背後,是他對自己“夢想”的堅持追求。

因為創業,郭敬佩成了大學課堂的稀客,每個月僅在月初和月末才現身課堂,但平時他會準時上交作業,他也沒忘記要“在工作中學習,在創業中運用藝術設計的知識”。

在租車行的時候,他利用專業優勢,設計了一份“點車菜單”,學生們可以根據菜單選擇車型和時間。後來,在“單車迷”的發展過程中,公司名片、網站廣告、宣傳廣告等各方面,郭敬佩都發揮優勢,“設計得和別人不一樣,有自己的特色”。

創辦網站之初,缺乏市場考察與技術能力的郭敬佩一度將網站外包給專業公司,卻常遇到後台維護難題。最終他下決心把網站收回來自己做,重新組建技術團隊,因為資金問題聘請以學生為主的技術團隊,又讓網站摸黑走了一陣子。他説:“學生沒經驗,流動性大,對網站的技術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後期聘請專業人員,又因為公司規模等原因,很多人面試完就走了。”

面對“單車迷”一路走來的彎路,郭敬佩第一次真正意識到創業的風險與艱辛。技術遭遇難關、網站至今未達投資標準、技術人才難以招募……每一樣都牽動着郭敬佩的心。

為了留住難得的技術人才,郭敬佩為每個技術員工分了公司的虛擬股份,他覺得只有這樣大家才能擰成一股繩。現在,公司擁有一支14人的隊伍,每個人各司其職、加班加點護着“單車迷”一路成長。“讓‘單車迷’網站發展為中國的‘單車之家’”是郭敬佩目前最大的心願。

等完成上線修正和抗壓測試後,郭敬佩會重新開始尋找新一輪的投資,一個利好的消息是,“單車迷”在各大搜索引擎同類網站搜索中排名第一,“環保是一種趨勢,單車的普及與網站的發展也是必然的,我不會退縮,相信‘單車迷’可以迎來春天”。

創業典型事蹟材料範文2

張豔,女,漢族,中國共產黨黨員,安徽廬江白山人,1978年10月1日出生。現任安徽省廬江縣雅斯佳休閒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一、艱苦創業 積極進取 不斷開拓創新

1996年幼小的張豔同志在高中畢業後,就隻身去上海闖蕩,成為上海三十八棉紡廠一名員工,由於勤勞好學、聰明能幹,很快就獲得廠裏的一致好評,被廠方譽為“女能手”。

1999年張豔同志結婚了,婚後張豔同志毅然辭去了上海的工作,與丈夫夏寧一起投身於漁網事業中,公司在她的領導下,得到較快的發展,2000年在成功佔據了國內漁業市場之後,張豔同志將眼光放到了更遠處,那就是開拓國際市場。一年之間她和她的丈夫跑遍了全國漁具生產廠家,幾乎各種漁具交易會都能看到他們的忙碌的身影。辛勤的努力一定會換得應有回報,2001年她們終於成功的拓展了國際市場,與韓國、日本、南非等固定的國際客户開始了長期的貿易來往。

事業上的初步成功,並沒有遮蓋她税利的商業目光,2000年她針對公司生產能力低下的劣勢,進行了針對性改革,徵得600多平方米土地作為生產工廠,建造了12間廠房,作為公司長遠的生產基地,並取名為“建華漁具漁網廠”。

2004年公司徵得土地3900平方米,增蓋廠房30多間,大大提高了生產能力。同年,“建華漁具漁網廠”正式更名為“安徽廬江縣雅斯佳休閒用品有限公司”,並且取得自營進出口權。

目前,安徽雅斯佳休閒用品有限公司已經成功的同來自東南亞、歐洲、美洲、澳洲、非洲等地的客户開始了長期的貿易往來。

二、誠信立足 連創佳績 為一方謀福利

“以誠經商,以信立業”這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經商準則,在張豔同志心中,更是將其作為事業成功的不二法寶。創業近十年來,她始終如一的堅持着自己的誠信原則,一絲不苟的做人做事,工人信賴他,客户認同他。公司生產量每年都在不斷上升,她的客户每年都在不斷的增加,近十年的商業生涯沒有出現任何貿易上的差錯,沒有一個客户願意同她終止商業往來。2005年張豔同志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組織,時刻以黨員身份作責,處處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她的公司每年都為全鎮創造豐厚的效益,她的工廠每年都為村裏剩餘勞動力提供令人羨慕的工作崗位。她與她的公司一起為廬江縣鄉鎮經濟的發展,為家鄉的脱貧致富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張豔同志在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價值。

創業典型事蹟材料範文3

80後創業女生:開主題餐廳專做異地美食

錢靜,今年27歲,是意想空間主題餐廳的負責人。同樣是主題餐廳,這位80後女生的構思明顯比盲目的餐飲業創業者老成了許多。錢靜分享創業感悟:“雖然比上班做會計的壓力大,但既然走上這條路,就要從創新中獲勝。”一起來看看這則80後創業故事!

吃貨從美食中發現商機

“我自己就是個正宗的吃貨。”外表恬靜的錢靜笑着説,在沒開店之前,她也只是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她最大的愛好就是享受美食。假期約上幾個好友,一起外出旅遊,到全國各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吃,很多都是鹽城本地沒有的美食。

回到鹽城後,她對異地美食念念不忘,“朋友們就讓我動手做給她們吃,我就從書本上、網絡上嘗試着做,沒想到反響還不錯。”錢靜説,她大學學的是環境藝術類專業,和美食八竿子打不着邊,但可能由於她吃過的美食比較多,在口味調配方面佔盡優勢。比如盆栽蛋糕,她也是自學後,從超市購買新鮮食材,再從網上購買一套餐具,最終的成品還像模像樣。

一來二去,幾個朋友都覺得她在製作美食上小有天賦,就建議她開個美食店。在年初錢靜辭去會計工作後,匆忙中開了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好了,不僅講究吃飽,更講究吃什麼、怎麼吃,這裏面有很大的商機。”錢靜説。

根據客人需要改變經營策略

“與眾不同,就是我要的風格,也是很多年輕人追求的。”外表看似平靜的錢靜,內心卻充滿激情。目前,她的主題餐廳對外營業已經3個多月了,每日都有慕名而來的食客。

走進“意想空間”主題餐廳,發現兩層樓的餐廳,樓上的每一個包間都是一個單獨的“牢房”,用鐵籠製成,室內設計完全參照監獄模式,可容納不同數量的客人。而樓下則是地中海風格。錢靜説,設計寓意一半天堂,一半地獄,本意是希望人們珍愛自由,遠離犯罪,遠離監獄。

錢靜原本就是個淘寶達人,為了節約成本,在裝修店鋪中,她將這一“技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桌上精緻的龍貓盆栽都是購於網絡,包括裝潢材料。”錢靜説,這可節約了很大一部分成本,但由於自己創業沒有經驗,在細節方面沒有考慮周全,比如廚房預留的空間太小,建好後又拆掉後重新佈局,才得以擴大了廚房的空間。

“由於一開始定位僅在西餐,但營業之後,附近小區的居民經常上門詢問有無中餐,上門都是客,如果你總是回絕別人,人家自然不會再來。”錢靜在經營中摸索,決定將範圍拓展成中西餐都有。現在,她的主題餐廳生意很好,一個人忙不過來,她就聘請了一位廚師,媽媽還經常會來打下手。

頻推新菜品專做本地沒有的美食

店裏的新菜品,如盆栽蛋糕、水果泥、榴芒飯、小熊曲奇、港式奶茶等等,都是錢靜親手製作的,每週都會推出一個市民並不熟知的美食。“不好意思,今天盆栽蛋糕不夠賣。”一位食客欲購買一個盆栽蛋糕,錢靜一個勁兒打招呼,原來,她的盆栽蛋糕早在微博、微信上被人預定,一搶而空。

“每天店內除了來吃飯的食客,就是來店取貨的。”錢靜的媽媽説,看到閨女天天忙得不亦樂乎,不光店內招呼客人,還要照顧網上的一羣客人,最近又新推出了榴芒飯,女兒經常忙得中午都沒空吃飯。錢靜説,不少榴蓮控都要提前好幾天預訂才能吃到,因為她也都是經過好幾家挑選,最終選擇外地一家泰國廚師專門做出來的。

雖然創業很辛苦,但80後的她創業夢才剛剛起步,錢靜還打算繼續拓展自己的事業。她透露,等這個主題餐廳穩定下來後,喜歡甜品的她,還準備在南金鷹開一家專做甜品的新店。讓鹽城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品嚐到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的特色美食。

創業典型事蹟材料範文4

養鵝致富不走尋常路養鵝效益高年售8000萬

“我是搞鵝養殖的,目前合作社擁有12萬隻種鵝,鵝飼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大,每天就需要20多噸玉米,所以我現在需要與一些糧食種植大户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在不久前召開的第二屆中國農民合作社理事長大會上,河北省遷安市正農鵝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印明的這個問題讓全場靜了下來。

馬印明精心呵護尚未出殼的小鵝

馬印明的創業故事:

馬印明今年39歲,楊團堡村人,是位淳樸的農民。認識他的人都説,他幹事好琢磨,肯付苦,有股子泥腿勁。

闖蕩

馬印明國中沒畢業,就開始學做買賣。家裏有台解放車,他就跟着跑車,當時主要是拉礦粉。

19歲,他到附近一家礦上上班。他乾得很賣力,手掌、大腿都磨出了繭子。但“不想當將軍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他有着自己的目標。1996年,年僅23歲的他大膽承包了礦上的一個幹選車間,幹得風生水起。27歲時,他便晉升採礦主任。

之後,他去了青龍縣開鐵礦,為他的人生賺得第一桶金。

創業

這時他有了更大膽的想法——自己創業!

2005年,他在當地開了自己的一個小鐵礦。

經過多年商海的磨爬滾打,他開始思考將來:開礦是能夠賺錢,可礦石資源終有枯竭的那一天,什麼產業才有發展後勁,才會永不枯竭呢?“當時國家正號召退耕還林,我仔細捉摸了一下,覺得搞養殖業,再結合退耕還林,應該大有前途。”

想到做到,他開始籌辦自己的養殖場。2007年9月,養殖場正式開張。

挫折

“要幹就要往大了幹,不能小打小鬧。”在經過到外地的一番考察後,馬印明篤定主意,首先承包了村裏的180多畝荒地,甩手大幹。之後他又陸續承包了村裏的300多畝荒地,經營面積達到了約500畝。馬印明將養殖場養殖與退耕林下養殖想結合,規模迅速擴大。

到了2008年時,馬印明的養殖場飼養了10多萬隻鵝,僅僱傭的工人就有40多人。一位客商看後驚呆了:“我跑了10多年的鵝場,從沒見過這麼多的鵝。”馬印明當時雄心勃勃,心想每隻鵝少賺點,光數量就能取勝。他沒有意識到風險正一步步向他逼近。

市場如戰場,行情瞬息萬變。2008年的金融危機開始考驗馬印明的意志。當年成鵝的出欄價降到了雛鵝進價以下。賣了吧,賠錢;不賣,光飼料錢每天就得幾萬。馬印明將養殖數量一降再降,到了2009年底,僅剩下了1000只種鵝。“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1000只種鵝成了馬印明東山再起的根基。

經過2008年到2009年殘酷的市場洗禮,馬印明接受了血的教訓,一下子賠了400多萬元。

“算了吧,開礦閉着眼就能賺錢,你何必擔這份驚受這份怕呢。”親戚朋友們苦口婆心勸他。然而馬印明初衷不改——認準了的事就必須要幹下去。

苦心人,天不負。他終於頑強地挺了過來。

奮鬥

馬印明再次去外地學習取經,並進行了認真總結和思考,儘管市場起起落落,但雛鵝的價格一直看好,搞孵化一定能賺錢;同時經營過程中應搞合作經營,要風險共擔,有錢大家一起賺,賠錢平均到一個人也不會受到多大的損失。

思路明晰,馬印明的泥腿勁又上來了。

當時自己實在拿不出更多的錢來了,馬印明用起了土方兒,在大炕上孵小鵝,人工控制温度和濕度。他成功了。之後他和親戚又買來孵化機的零件,自己“攢”了兩台孵化機,再後來手頭稍稍寬裕一些,他們購買價格便宜的孵化機。

合作社規模也穩步擴大,農户數達到了52户。

馬印明慢慢走出了困境。到了2010年,養殖場實現了盈利,2011年更是打了一個翻身仗。現在養殖場的雛鵝已銷往山東、江蘇、四川、浙江等地,最遠的通過空運飛往海南。

合作社帶領着農民們走上了致富路。

馬印明養鵝成功經驗:

馬印明是個實在人,提出“加強合作社間合作交流”這個建議並不是為了譁眾取寵,而是他在經營過程中日益強烈的感覺。馬印明自2007年開始養鵝以來,經歷過不少挫折失敗,已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養鵝專家,但真正促進他快速發展的正是他這種在吃透市場的基礎上得來的“奇思妙想”。

變廢為寶,水葫蘆養鵝

42歲的馬印明是遷安市楊團堡村人,本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礦老闆,2007年9月,在遷安市轉型發展的帶動下,他辦起了正農養鵝專業合作社,他決定利用自己承包的500畝沙灘林場發展養鵝業,由礦老闆轉身變成了養鵝哥。自此,馬印明開始專心鑽研與鵝有關的一切事物。

談及水葫蘆,人們對它的印象可不是很好,它繁殖速度極快,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危害水下生物,還會堵塞河道,是世界十大害草之一。可在馬印明的眼裏,水葫蘆卻是寶貝。

“我自己有近2萬隻鵝,一天要吃兩噸半的飼料,花費8000多元,一年下來花費近300萬,怎樣才能降低飼養費用呢?思來想去,我想到了水葫蘆,水葫蘆含有豐富的粗脂肪、蛋白、氨基酸、胡蘿蔔素,而且是無性繁殖,種起來比較省事,我先在池塘裏試種了幾株,沒過多久,就長滿了整個池塘。

“水葫蘆種出來了,鵝愛吃嗎?懷着忐忑的心情,我把數百隻鵝放進了池塘,結果奇蹟出現了,我的鵝非常喜歡吃水葫蘆,不大一會工夫,幾百只鵝就將整個池塘的水葫蘆哄搶而光。從此,這水葫蘆就成了我養鵝的一大‘法寶’了。”

舌尖革命,為鵝打造營養餐

在馬印明的認知裏,餵鵝與人吃飯是一個道理,只有營養均衡了,鵝才能茁壯成長。為此,馬印明給鵝搞起了舌尖上的革命。他種植了長勢快、鵝愛吃的皇竹草,以及汁多、纖維少、再生能力強的菊苣。此外,他還利用50畝地種植雜草和玉米,雜草餵鵝,鵝糞肥田,50畝地可年產五萬斤玉米和五十噸秸稈,玉米可以加工成鵝飼料,冬天秸稈可作青飼料,一點不浪費。

“用多種牧草來餵鵝,可以使鵝的營養達到均衡,這樣鵝的產蛋率、受精率才會提高。”馬印明説。“但是光喂牧草也不行,因為牧草中含量最大的還是水分,就像人吃飯一樣,有稀的還要有乾的,所以還必須給鵝補充一部分糧食。”

而馬印明口中的糧食是他自創的發酵飼料。“用這發酵飼料餵鵝有兩大好處:一是營養成分高,鵝更愛吃。經專家檢測,發酵後的飼料所含的蛋白、有益菌等成分都有所提高,而且味香,易於消化。二是延長飼料的保質期,降低成本。普通飼料保質期只有兩三天,買多了就有可能浪費掉,買少了就得多次買,增加運輸成本。這發酵飼料,節約空間,易儲存,只要不開封、不漏氣,就可保存三到五年,沒有浪費和多次買的問題。”馬印明告訴記者。

循環養殖,讓魚給鵝打工

鵝在池塘中嬉戲時會將30%的糞便排到水裏,這會促進水中浮游生物迅速繁殖,造成水質變壞。怎麼解決這些糞便和浮游生物呢?經過一番思考,馬印明找來了幫手——魚苗,原來他是要讓魚來給鵝打工。

那麼多的魚,到底要買哪種呢?經過翻閲書籍、上網查資料,最終馬印明將專吃浮游生物的鰱魚請進了他的池塘。水中的浮游生物解決了,可馬印明看着水面上漂着的鵝吃剩下的草渣、草屑以及鵝槽裏殘留的飼料碎末,覺得非常可惜,他又開始琢磨怎樣才能把這些“剩菜剩飯”充分利用起來。看着池塘中一天天長大起來的鰱魚,馬印明靈機一動又買來了專吃草的草魚和吃雜食的鯉魚,這樣既淨化水質,又不浪費草料和飼料,還可養魚形成新的財源,一舉多得。

現在馬印明的養鵝場裏呈現出了一副“水上是鵝,水下是魚,團結互助,和諧相處”的局面。“現在我的30畝水面,每年至少可產5萬斤魚,又是一筆不少的利潤啊!”讓鵝給魚打工,這讓馬印明更加喜出望外。

“以前我們是賣鵝苗,而現在,我們用以鵝苗同樣的價格賣起了珠蛋”,在馬印明的孵化場裏,正在選蛋的工人告訴記者,“珠蛋就是經過光照被檢測出已是受精,孵化十二天左右的鵝蛋,這樣就解決了運輸鵝苗途中鵝苗損耗的問題,既降低成本,又方便客户運輸,一次頂以前運鵝苗的2倍,還提高鵝苗成活率,這是個雙贏的好事兒!僅半年我們就賣出了100多萬枚珠蛋,營業額達七八千萬呢。”

“我們這裏的氣候適中,比較適合鵝產蛋、孵化,以前,我們的鵝苗主要銷往山東、安徽、江蘇等地,今後我要讓它暢銷全國,我要成為咱全國最大的養鵝哥!”手裏拿着一枚珠蛋,馬印明信心滿懷地告訴記者。

創業典型事蹟材料範文5

“小蹄大作”李功福:烤豬蹄也可以做到估值一億

賣烤豬蹄算是我的副業。我的本職工作是中科院電子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做軍工方面的研製,偵查雷達、偵察衞星、無人機都是我們的涉獵範圍。不過很快我會全職出來賣烤豬蹄。現在我覺得,烤豬蹄這門生意可以做到更大,就差一個平台、一個店,把我的想法和所有的精力都押上,讓它爆發。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五道口附近尋找合適的第二家店面,但一店難求。

因為家庭因素,我很早就開始自己賺錢。小時候,媽媽用荷葉把吃剩的豬蹄包起來,類似叫化雞那樣做,味道很好,我一直記得。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讀研期間,我發現燒烤很受歡迎,女生又特別喜歡豬蹄,但市面上的工藝不是煮就是滷,沒人用烤的。當時學校後門也有一個賣烤豬蹄的,做法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但銷量很好。那時我想,沒準按照我的方法來做更有市場。

醃製、滷、是烤前的必備步驟,否則生豬蹄很難入味。為了學習這門技巧,我去燒烤店、滷肉店打雜,洗碗、掃地,看他們配料。每天偷學一點,晚上借同學家的房子再自己調試。導師和同學都是我的試驗用户。經過一百多次反覆試驗,口感慢慢定型,大家都説我可以去外邊擺攤了,導師也很支持,給我4000塊啟動資金。那段時間我一個人做,每天早上騎摩托車兩小時到市場進貨,100斤豬蹄全靠我自己處理,給豬蹄破殼之後再除毛。

我們學校在成都也算有名氣,一個成電的研究生在校門口擺地攤,沒少遭到質疑,多少雙眼睛看着。常聽到很多家長在我面前議論:我的小孩就在裏面上學,他現在擺地攤,我的孩子以後怎麼辦?那時我每天推餐車在校門口賣貨,還要常常躲城管。被城管追過幾次後,我也在想要不要放棄。但既然已經出來了,錢又是老師給的,我還沒做成就回去怎麼交代。

後來機緣巧合,我結識了一名華東理工大學的學生,他建議我到上海創業,並以他的名義申請代理基金。這一下子申請了10萬,等資金到位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兩個月,不過我還是很高興。因為錢不多,我們當時在松江租了一個最偏僻的店鋪。以前我一直堅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在看來是錯的。

我和他説,我們去賭一把,把店面搬到路邊試試。結果搬出去沒幾天,銷量就直線上漲,不到一個星期賣出1000多隻豬蹄。大家慢慢口耳相傳,我們的生意越來越好。後來拍客發現了我們,把我們的視頻上傳到優酷,叫“放棄白領身份去路邊賣烤豬蹄”,一天的點擊量突破40多萬。

接着中央電視台、東方衞視也找過來,那段時間每天都在應付這些東西。上海人對吃很挑剔,這一方面促使我們精進工藝,一方面為我們奠定了口碑。但2013年春天,上海出現黃浦江死豬漂流事件和禽流感,人人談豬色變,我們的生意沒法做了。6月我答辯結束,工作敲定在中科院,就離開上海來到北京。

到中科院大概是我最保守的選擇,如果簽到西安、武漢,我可能會去搞衞星和核潛艇,待遇也比北京好。儘管來北京什麼都沒有,但還是覺得自己可以闖一闖。入職中科院後,我白天上班,下班就繼續忙活自己這攤生意。

和以往一樣,我們的豬蹄都是加工好的半成品再去燒烤,我現在考慮儘量不要依靠廚師,儘可能和廚師剝離關係。只是現在我們的供應鏈還不完善,單一店面可以,一旦開始規模複製,就要考慮中央廚房或加工、代工廠,這些超出了我們現有的能力。

這幾年,我總共賣出了30萬隻豬蹄。如果想賺快錢,也許早就開始就做加盟了,之所以沒走這一步,是因為我想做長久一點。營銷和宣傳手段的運用也一樣,如果不是基於產品本身,做宣傳會死得很快,相當於空中架樓。不管怎麼宣傳,最終還要回歸到產品本身。過度營銷的模式也只有在北京會成功,因為這有數以百萬計的流動人口,不用考慮二次購買就能盈利,但並不適用其它城市。

我們五道口店面大概三平米,只有三名服務員。之前還有“小蹄大作”的牌子,但城管覺得我們這個招牌不合格,拆掉了。我也想知道沒有招牌的情況下會對我們營業有多大影響,結果發現大家照樣排隊。我們團購量很大,在大眾點評是五星店鋪,海淀區排名第一。

最高峯時,我們每天能賣500只豬蹄。不過我仍想把生意做大一點,這個時代已經不能用傳統思維做生意了,現在講究單點突破。阿里巴巴、騰訊都是靠一款產品打品牌,後面做大、做出名氣,什麼都能嘗試。一面玻璃一個拳頭打下去,可能不會破,但單點打過去很容易突破,我們也想靠烤豬蹄來打造自己的品牌。有了個人知名度後,再把我的企業文化給推出去,立一杆旗,吸引有想法的人過來。

之前我擔心別人抄襲,但現在我的思路已經完全不同了。顧客花13塊錢來我這裏,他想象中的豬蹄應該是怎樣的,我大概可以猜到,不外乎是乾淨、味道好。之後我想做的事情是顧客花了13塊錢之後,不僅買到意想之中的東西,還有更多他想不到的,這可能是產品背後的故事或是店裏的裝修風格。我賣的不僅僅是烤豬蹄。未來我們要抓住大學生這一塊市場,以後我宣傳或表達的,一定是能正面影響大學生靈魂的東西。

烤豬蹄是個沒有壁壘的生意,競爭對手的加入,讓我不得不加快融資和轉型的速度。我們有了競爭壓力,每天下班的時間推遲了個把小時。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做其他產品的技術儲備,只差一個好團隊。最近也有投資人找到我,但他們都更看重團隊,我們還沒有這方面的搭建。下半年我挖來一位老同學和我一起創業,他曾是杭州九陽豆漿機的區域經理。畢竟小吃生命週期有限,受眾羣體也是有限,我希望加快步伐,在大浪淘沙前做出自己的品牌,然後轉型到快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