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自我教學反思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7W

只有認真將教學反思寫好,才可以讓自己的教學經驗得到記錄,作為一名老師,大家務必要習慣性地做教學反思,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教師自我教學反思7篇,供大家參考。

教師自我教學反思7篇

教師自我教學反思篇1

?影子》是一首簡潔生動的兒歌。歌詞琅琅上口,童趣十足,同時還融合了關於“影子”的常識。特別是歌中用“小黑狗”與“好朋友”來寫影子與人之間“形影不離”的關係,使知識更貼近於學生的生活。通過看幻燈或課件,學生很難體會到其中真正的樂趣。何不讓學生到操場上去親自體驗一番,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輕輕鬆鬆地學到知識?

於是,我選擇了一個晴朗的日子,把課堂放在操場上,與孩子們一起做與“影子”有關的遊戲。

遊戲1:“找影子”

“小朋友,我們在操場上找一找你自己和別人的影子,好嗎?”話音剛落,孩子們便在操場上四散,不停地追呀,找呀。不一會兒,孩子們就跑向我,爭着説:

“老師,怎麼我跑到哪裏,影子都跟我到哪裏?”

“老師,為什麼我轉來轉去,影子都在這一邊?”

“老師,怎麼每個人都有影子?”

“老師,影子怎麼都是黑色的?你看,我的衣服是紅的,安妮的衣服是白色的,還有別的同學的衣服,顏色都不一樣,可影子都變黑了。”

……孩子們嘰嘰喳喳地向我説個不停。

師:對呀,人人都有影子,影子都是黑的,課文裏説它是什麼?

生:一條小黑狗……

師:小朋友,讓我們一起背對太陽,來説一説: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條小黑狗。

遊戲2:“甩掉影子”

師:小朋友,咱們來比一比誰最聰明,有辦法甩掉這條小黑狗。

孩子們又向操場跑開了。沒過多久,就有孩子跑到我這邊。

“老師,我跑,影子也跑。我走,影子也走。我站着不動,影子也不動。這是怎麼回事呢?”

“老師,我怎麼也甩不掉影子,這個操場我都跑了好幾圈了。”

話沒講完,只見一羣孩子從圍牆邊跑來,興奮地喊到:“老師,我找到辦法了!老師,我找到辦法了!”“只要站在圍牆邊,影子就沒有了。”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説道。聽他們一説,其他孩子紛紛跑向圍牆邊,不停地喊道:“我甩掉影子嘍!我甩掉影子嘍!”一張張興奮的小臉樂開了花。

“可是一出來,影子又出現了。”一個孩子從圍牆邊走出來説道。

師:是呀,只要在陽光下,影子就會在我們的身旁。它多像我們的--

生:好朋友……

師:讓我們一起來説一説: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遊戲3:“踩影子”

“小朋友,只要在陽光下,影子就出現在大家的身旁。咱們來玩一玩用腳踩踩自己的影子和別人的影子,比一比哪個同學最能幹。”

一下子,同學們在操場上你追我趕的,追逐聲,嬉笑聲,奔跑聲,充滿了整個操場。

“咦!怎麼自己的兩隻腳一起踩,踩不到自己的頭?”

“我踩到你的影子了,別動,別動,你一動就沒有了。”

“喂,大家快來,影子跑到牆上去了。”

……

課後,我跟孩子們説:“小朋友,這堂課大家玩得都很開心,也學到了很多知識。你們提出了很多問題,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答案?那就趕緊去看注音讀物《十萬個為什麼》吧!”

教師自我教學反思篇2

美是人們精神生活的一種享受,一種樂趣,一種陶醉。真正的美能使人的內心產生無比的喜悦和興奮,在欣喜的啟迪中領悟生活的真諦,從中完善自我的人格,陶冶自我的情操。而語文這門課程,便承載着太多這種讓人舒適的美麗。所以,陶冶兒童的美感,培養他們的審美力是中國小語文教學中不容忽視的資料。

那麼,如何將語文課堂的美更好的展示出來,讓學生們感受到其中的美妙並且去主動追求“美”呢?各位語文教師能夠參考以下提議。

如何在語文課堂中滲透美育:

1、教師語言揭示藝術美

教學語言是教師傳授知識給學生時最重要工具。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對於教師來説,他的語言恰似一面鏡子,經過它,能夠看出教師思維的邏輯性、感情的豐富性、知識的廣闊性、認識的深刻性、表達的藝術性以及反映問題的敏捷性。能夠想象,教師語言缺乏美感,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教師語言深奧,學生就難以理解和理解。所以,一位好的語文教師,語言應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課堂上要儘量做到語言準確、鮮明、生動、形象,富有邏輯性,富有吸引力,有條有理,聲音抑揚頓挫。僅有這樣,才能使語言文字中藴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如潤物無聲的絲絲春雨自然地與學生交融。

2、創設情景感受語言文字美

文章不是無情物,大部分課文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但如果教師不能身臨其境,進入主角,只作為旁觀者,作一般的敍述,學生是不能很好地受到美的感染。因為文學作品是用形象來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藉助語言塑造出來的。在作品中,我們看到的是具體的、感性的典型形象。僅有我們身臨其境,與作品息息相通,才可能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教師能夠經過設計意境,製造氣氛,表情範讀,看圖描述,配樂朗誦等多種藝術手段,以情動情,使語文教學到達一個更完美的境界。

3、利用圖畫感受形象美

在審美教育中,審美對象總是以具體可感知的形象方式存在的,離開了具體的感性形象,就不可能成為審美對象。有些課文,學生能夠依據語言文字,經由想象,直接浮現出作品所描繪的形象,從中得到美的享受。可是,由於學生的審美想象力尚不發達,加之表象儲存貧乏,有時僅憑文字的敍述,很難使學生呈現形象,喚起美感。這時最好的辦法是利用課文插圖以及教師找尋的與文字相關的圖畫,把文字資料訴諸於視覺的畫面,使學生直接地產生意象整體,以到達陶冶美感和高尚情操之目的。

4、利用板書展示結構美

人們都説當教師的是每一天與粉筆打交道。寫得一手好字,自然給每一天都望着黑板的學生一種美的享受。板書美,不僅僅強調教師要寫得一手好字,還要求教師在板書時必須注意板書的位置,板書的條理。一句話,板書要合理。有的教師一節課把黑板寫得滿滿的,寫了擦,擦了又寫;有些教師卻不喜歡板書。前者往往給學生以雜亂的感覺,抓不住重點,後者則給學生留下的印象不深。所以,該板書的要板書,剩餘的板書則應省略。板書應力求簡潔、明瞭,既要給學生以美感,又要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的資料。

5、啟發想象體味整體美

如果説理解、比較能夠再現形象美的話,那麼,想象就能夠拓展和創造意境美。想象是儲存於大腦的表象,重新組合,構成新的意象(主觀把握了的表象)的過程。把文字轉化為意象的閲讀,一刻也離不開這一基本的心理活動方式。所以,在閲讀中,“想象力比知識還重要”(愛因斯坦語)。想象的觸覺伸得越長,由文字所喚起的意象愈豐富,對課文的感受就愈生動。在閲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把其中概括着的、凝凍着的資料融化開來,再造意象的整體,從而加深對文字的理解和感受,拓展想象力,對培養學生的審美本事是很有必要的。對於學生來説,依靠具體的視覺形象,比依靠抽象的文字符號更容易喚起想象,並且由前者喚起的想象較後者的更生動得多、豐富得多。

6、引導朗讀感受意境美

瑞士思想家阿米爾説過“一片風景是一個心靈的結晶”。外在的自然風景與內在的心靈互相迭印,相融為一,這即是意境。為學生創設一種完美的意境,朗讀是一種很好的形式。教師可根據課文的特點,運用範讀、自讀、引讀、議讀、齊讀等多種形式來引導學生深入感悟文中的意境美。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藉助豐富的藝術形象,引人入勝的深邃意境,凝練生動的優美詞句,強烈感人的抒情色彩等來更好的體現“美”。教師除了讓學生感受體驗以教材資料為本的審美資料及形式外,還要遵循學生的審美規律,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由感性到理性,才能更好地在教學中進行美育滲透,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

課堂中學生的迴應對一堂課的成敗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只要教師們肯為自我的課堂花心思,必須能夠收穫滿意的課堂效果。

教師自我教學反思篇3

我想英語課堂教學應更加需要情趣、體驗、多維和互動,由教師的講授型向學生的探究型學習轉變。同時教師要會欣賞學生,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讓他們在親身體驗中學會知識,並培養口頭表達能力。由於在課堂上我創設了情景,因此學生很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有七八個小組的學生都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演,我根據各小組表演的情況分別給予表揚“well done”“very good”等等,讓參與的學生都有了一種成功感和被認可的感覺。

句型讓他們分組練習。然後自己扮演外賓詢問引出用語:is this…?who’she/she?。學生學習並分組練習,表演。當然,此時,我要求其餘學生認真聽,聽這一組學生的對話中是否有誤。

如此學生在課堂表演中正確掌握了有關“人”問答用語。3b。unit3。這一課時中,我讓學生準備了家庭成員的圖片,並把全班學生分為9兩人小組。每組一個學生扮演一個外賓。之後我適時提問:如果缺席的這位學生是英國人,聽不懂中文,那麼怎麼用英語來介紹自己的家人?

我隨即教學了以用語:許多英語老師或許都有此感歎: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似乎總有那麼一段距離,好像很難做到“言行一致”!其實在不少英語課時上,只要教師用一些心思,想一些點子,找到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相似的切入口,完全可以體現任務型教學的真實性,實用性和功能性。

教師自我教學反思篇4

?我當老師》是一首天真活潑、極富兒童情趣的歌曲,節奏活潑明快,旋律幽默詼諧,歌詞具有童話色彩,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歌曲二四拍,節奏較複雜,每個樂句都一問一答的形式,演唱時要做到吐字輕巧,聲音有彈性,唱出俏皮、幽默、歡樂的情緒。

在這堂課中,我先從“森林的聲音”入手,用森林中的音樂和背景創設了一個趣味性的情境,然後通過讓學生選擇四位小動物模仿它們的叫聲,讓學生在“玩”中進行節奏訓練,掌握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同時,通過為《我和老師》的旋律音樂伴奏,同時在活躍輕鬆地氛圍中感受到了歌曲的旋律。

在前面的導入以後,我又設計了“上課口令”這一環節,這個環節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決歌曲中的難點,即後十六音符及休止符,由於休止符在第一個環節已接觸,學生很容易把握,但對於後十六分音符,由於二年級教材中極少接觸,少數學生不能很準確地打出節奏,所以一開始打的時候有點亂,練了好多遍,以至於後面的時間有點緊。但我覺得這個環節還是很有必要的,經過這個環節,學生在後面的樂句學習就很容易上手了。

在歌曲的學習中,我先讓學生整體聆聽範唱2遍,用提問幫助學生逐步理解歌詞,在整體感受之後,再將歌曲的樂句分割開來,逐句教學,這樣的目的是一方面降低歌曲學習的難度,畢竟對於二年級的學生,這首歌還是比較複雜的。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歌曲的結構。可是,上完這個環節,我發現分開唱時,學生都唱得不錯,可一下子將整首歌的歌譜一下子呈現在他們面前時,讓他們一下子連起來時,少數學生不能跟上。如果在這裏可以先在歌譜上稍作引導,或讓學生跟琴默唱一下,就可以使全班都能跟上,估計到全面,教學效果也將更好。

在歌唱時,我把動作加在了第一二句休止符的地方,而不是整句樂句都加動作,這樣做一來可以活躍氣氛,感受體會樂句的情緒,更主要的可以通過動作,使學生辨別各樂句的節奏特點,知道哪裏空長一點,哪裏空短一點,並能準確地演唱出來。這樣的設計效果不錯,學生一下子就可以唱準四分休止符及八分休止符了。

在唱會歌曲後,我又設計了一個拓展創編環節,在這個環節,我讓學生創編新歌詞,使學生的思維進一步得到提升和發揮,很受學生喜歡,但由於時間的限制,只能選用少數學生的新詞,有些學生顯然有點失望。

在本課中,由於受時間的限制,我覺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不能充分發揮,特別是回答問題時,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佔了主導地位。此外,課堂活動更全面地估計到各個層次的學生,這也是以後音樂課必須和改進的。

教師自我教學反思篇5

學校給我供給外出學習的機會,讓我能工作學習結合起來,經過學習,從中能夠取得真實課堂教學中的經驗。6月17日,我有幸到省教育學院參加了《20__年遼寧省國小科學教師學科專業素質展示會》,為期三天,聆聽了14個市的代表進行的專業素質展示,對我觸動很大,感受頗多:

一、思索之一:深入挖掘新教材內涵,成功的課堂教學,要有學生的主動參與。

觀察現象——提出問題——查找資料——設計調查研究方案——實驗證明——運用各種手段蒐集分析數據——得出答案、解釋。這幾個步驟,是科學課的一般模式。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進取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進取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進取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效果。

新科學教材(教科版)十分重視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有機的把活動和學生的實際相貼近,並且以單元研究的形式出現。能夠看到每個單元都是一個很貼近學生生活的科學主題,主題下頭又衍生出若干課題,這些相互聯繫的課題就構建了貼合學生髮展所需要的科學素養框架。

二、思索之二:注重科學教育中的師生真誠應對。

在新的《科學》課程標準中異常提到:“尊重兒童在科學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個別差異,……這需要教師注意觀察和研究國小生的行為。一個優秀的科學教師常常會彎下腰來傾聽兒童的心聲。科學課教師對學生説的最多的話是什麼呢不是你應當怎樣去做這件事,而是“如果這件事情你願意去做的話,就……”我覺得很有啟示,這樣的話包含着對學生的尊重和愛。我們的科學課應當多一些關懷,少一些指令。要運用教學相長,與學生平等討論的教學方式。教師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應當把教學過程看成是與學生一道共同來重新“發現”科學真理的過程。把自我當做他們中的一員。我們的課堂應當是僅有投入的探究,而沒有思想的枷鎖,充滿“自由探究的空氣”。每次在學生小組上講台彙報時,我們不妨輕輕的坐在他們的位置中,讓學生忘記教師的存在,把專注的思想用於互相探究上頭。在教學中要經常啟迪學生,要他們勇於提出質疑、大膽發表意見、進行有效爭辯。“我想明白的是……”“我打算這樣來做……”“對他説的我有另外的想法”……讓學生把自我最想説的説出來,哪怕是他們的不舉手的“插嘴”那也是很可貴的意見,就當它是閃亮的智慧火花。所有這些“有價值”的語言就是我們最期望聽到的聲音。

三、思索之三:改變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的最優化發展。

以往的評價以知識性為主的總結性評價為主,往往忽視了科學技能、科學態度等諸方面的評價。而此刻新科學課程的評價體系強調學生對過程的參與,主要是發揮評價的調控與改善功能,並在進行過程中不斷調控,最終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例如盤錦市的高峯教師介紹的評價方法:1、個人評價。要用貼合本學科的評價語言,如:你真像一個小科學家、你的回答很有創意……2、小組評價:(心得體會)採取互評的方式,充分提高學生的參與性。3、班級發放表揚卡。在教學中多樣化的評價方法能夠參考教材的提議,也能夠借鑑其他教師成功的經驗,也能夠由自我、甚至是學生來制定,凡是有利於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評價方法都應得到運用。用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新科學的評價體系,才能到達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那就是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以利於改善教學、促進學習,最終實現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的課程宗旨。

四、思索之四:加強課後反思,要從自我所授的課中悟出一些新的發現。

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反思自我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分析和審視,才能構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本事,才能不斷豐富自我素養,提升自我發展本事,逐步完善教學藝術,以期實現教師的自我價值。

第一、要反思教學過程是否存在着“內傷。”

要反思自我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謂的“好課”標準:教學環節中的“龍頭”、“鳳尾”、“銅腰”個個精雕細琢,教學手段中的“電媒”、“聲媒”,一個不能少;學生討論熱熱鬧鬧,回答問題對答如流。這種“好課”似乎無懈可擊,但有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小組合作學習有沒有流於形式討論是否富有成效有沒有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的變化學生的創造性何在對這些“內傷”必須認真回顧、仔細梳理、深刻反思、無情剖析,並對症下藥,才能找出改善策略。

第二、要反思教學過程是否存在“偽探究”

有的探究性學習只表此刻問題的探究上,只要教師拋出一個問題,幾個學生立即圍成一團分組討論,也不管小組成員的組合是否合理,問題的價值是否有討論的必要;待幾分鐘後,教師一聲擊掌,學生的討論戛然而止;再由小組中的“老面孔”優等生髮言。至於其他學生,尤其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討論時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學會了應當學會的方法、技能、知識就不得而知。這種“神散形未散”的“偽探究”掩蓋了個性之間的差異,甚至會剝奪部分學生的獨立思考、質疑、發言的權利。那麼到底解決了多少“疑難病症”又有多少學生真正參與、體驗了學習的歡樂、獲得心智的發展呢

以上是我在聽課過程中的一些心得,當然,要做好這些,需要我個人的不懈努力。在今後的工作過程中,我會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來充實自我的大腦。此次的聽課對於我來説十分的重要,至少它告訴我再上科學課的思路。我十分感激也十分幸運參與了這樣一次活動。

教師自我教學反思篇6

一、實事求是,因材施教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一方面,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到英語,有的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國小一年級對於他們剛從幼兒園上來,有的甚至幼兒園都沒有上過,所以還不適應國小的教學環境。因此,講得太快太急,照顧不到整體,教學效果不會理想的。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學生學習效果有直接影響。

二、認真備課,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英語是一門外語,對於一年級的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

1、玩中學,在遊戲中學有所得。遊戲是一種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法,尤其是低年級英語教學的基本活動,靈活運用各種遊戲,可以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比如學習身體部位時,用touching game,在學習動物時採用了“模仿動物表演”的遊戲;還有guessinggame,missinggame,driveatrain,“丟炸彈”以及玩單詞卡片的遊戲。不僅避免了枯燥的認讀,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激發了他們説、讀的興趣。這些遊戲由於帶有比賽的性質,參加遊戲的人都抱着渴望獲勝的心理,就使參加活動的學生有興趣學、積極去學,並有助於克服靦腆羞怯的心理障礙。孩子們在遊戲中,不僅陶冶了情操,而且激發了表達的慾望,提高了口語實踐能力,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生與教材之間產生通暢的情感交流。

2、歌中練,在歌聲中鞏固所學知識。國小生生性活潑、愛唱愛跳。針對這一特點,利用或改編了與學習內容符合的歌曲或歌謠(chant),並加以動作表演。

3、畫中樂,在塗﹑畫中體會學習的樂趣。低年級學生情緒活躍、開朗,具有好動和穩定性、專一性差的年齡特點,我在教學中不僅僅鍛鍊學生的“動嘴説”,還讓學生“動手畫”,如用水彩筆塗水果顏色,學生們在塗、畫中,與同伴團結合作,展示傑作,並相互交流。

4、實物教學。在課堂上儘量利用實物教學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摸、聞、聽、觸結合起來,如教pencil,bag,book等文具單詞時,讓學生看着真實的物品來學單詞,並且摸着、説着,再加以有趣的動作,就能更好地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三、一年級的英語教師應格外具有親和力

一年級的英語教師應格外具有親和力,我在課堂中的教態親切自然,語速適中,語調語音準確,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輔助以生動的手勢、動作和表情等,讓學生邊聽邊理解老師的意圖,在日復一日的反覆訓練中使學生逐漸達到聽懂記牢的水平。如教“let’ssingasong。”時,我每次使用英語時做出固定的動作,然後和學生一起表演唱歌,這樣反覆多次後,學生就明白了。通過日積月累,學生就會聽懂很多的課堂用語。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可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使他們對英語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採用新穎的評價方式

在教學中我採用口頭表揚和精神獎勵的方式,如獎給小貼畫、五角星、小紅花等。特別注意對學習後進的學生所取得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評價形式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通過觀察學生的活動(説歌謠、唱歌曲、表演對話等),與學生交流。總之,今後我會繼續加強對教材鑽研,多動腦筋,讓學生學得更輕鬆,爭取更大進步。

教師自我教學反思篇7

第一個環節,和學生把上一節課學過的一些較難的詞語進行了複習。讓學生用小男孩心情變化的關鍵詞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詞語的落實還不錯,但是回顧和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這一環節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説確實比較難,我想如果讓學生用其中的一個詞語説一句話,然後把這四句話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了,這樣難度就降低了,這一點上做得不夠。

第二個環節是深入理解,感悟文本。先是感悟喜歡小男孩。通過問孩子們是否喜歡小男孩到讓學生在文中找出喜歡上小男孩的句子。學生基本上都能找出來。然後是從終點語句感悟小男孩的品質。通過問學生為什麼喜歡上小男孩,讓學生感受到小男孩身上有很可貴的品質。

“我把錢和一張便條裝進信封,在便條上向老奶奶説明了事情的經過,並真誠地向她道歉。”從這句話中,學生感受到小男孩誠實,勇於承擔責任。在體會這句話的過程中,還安排了學生學小男孩寫便條,讓學生第一次認識便條。安排便條這一環節,設計是用語改了很多次,由最初的讓學生寫事情的經過和真誠地道歉,到後來地只寫真誠的道歉,主要是二年級的學生在寫方面的要求不應該過高。第二個主要是緊扣文章的中心,凸顯小男孩的真誠,所以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寫出小男孩當時是怎麼真誠向老奶奶道歉的。這一環節落實的還可以,為後面引導學生朗讀這句話做了很好的鋪墊,評價語的運用也是為了讓學生讀得更真誠,所以學生品讀這句話的時候也讀得很真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