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光與影活動教案最新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2W

想要提高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一定要認真制定教案,優秀的教案是一定要明確好自己的教學目標寫出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幼兒園科學光與影活動教案最新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幼兒園科學光與影活動教案最新6篇

幼兒園科學光與影活動教案篇1

活動目的:

1.在觀察、探索活動中,發現燈泡發亮的電路和金屬材料的導電現象。

2.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初步瞭解其特性。

物質準備:

1.教具:一塊展示板(圖一),電池、電線、燈泡、杯子的圖片各一。

2.學具:電池、電線、燈泡、杯子、積木、鑰匙、晨檢牌、紙片等若干。

經驗準備:通過ppt對電池有了初步的認識。

活動過程:

1.導入:以問題的形式,激趣引題。

(1)教師打開沒有插上電源的錄音機,咦,今天錄音機出了什麼問題?(“錄音機沒有電”、磁帶壞了……。)

(2)教師插上電源,驗證幼兒猜測的結果。

(3)師:電能讓錄音機轉動起來,電還有什麼用呢?(電能讓電動玩具動起來,電能使燈泡亮起來,電可以讓電風扇轉動……。)

2.嘗試:選擇材料,探索燈泡發亮的電路。

(1)師:老師這兒準備了一些材料,出示圖一,在這麼多的材料中,有二樣材料可以讓小燈泡亮起來,請你仔細看一看、想一想,你認為是那二樣?最好能説出理由。

(2)師:這二樣材料是不是真能讓燈泡亮呢?請小朋友自己動手試一試。

(3)幼兒盡情地操作,教師觀察、鼓勵、引導(圖二)。

(4)師:請告訴我們,你是怎樣讓燈泡亮起來的?用這個圖片在黑板上把它表示出來(圖三)。

(5)師:你們用電線的一頭與燈泡接上,另一頭與電池的頂部或底部接上,只要燈泡觸到和電池的另一頭,燈泡就亮了。

(6)師:是不是這樣?這樣連接真的能讓燈泡亮起來嗎?讓我也來試一試?

(7)教師有意選擇金屬絲不露的電線操作。咦!怎麼不亮?

3.發現:創設情景,操作中發現金屬的導電性。

(1)師:你們的燈泡都亮了,我的為什麼不亮呢?

(2)師:“小朋友,你們都認為是電線的問題,同樣是電線,為什麼這根電線可以,而這根電線不可以呢?”

(3)比較二根電線的不同處。

(4)幼兒比較操作,描述操作結果,大膽表述材料與燈泡是否亮的因果關係。

(5)教師對幼兒的結論進行描述:“小朋友,你們都認為,電線露出金屬絲接在電池上燈泡就能發亮,有塑料包着的電線頭接在電池上不能使燈泡發亮。是不是這樣?(6)教師再次設疑,讓幼兒在操作中進一步感知金屬的導電性。

師:出示杯子,這是什麼材料做的?(金屬)如果把它接在電池上,燈泡會不會亮?

(7)幼兒操作,發現金屬的任何部位都能導電。(圖四)

師:請小朋友試一試,你發現了什麼祕密。

(8)猜想驗證:再次探索

①明確操作要求。

師:“今天老師還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不同的材料,有晨檢牌、積木、紙片、鑰匙,先等請小朋友猜一猜哪些材料接上電路後燈泡着?哪些不亮?然後把你的猜想記錄在表格裏。”

②幼兒操作記錄猜想結果,教師進行觀察指導(圖一)。

③師**流猜想結果。

教師對幼兒的猜測結果以不同的切入方式以提問,進行統計:(圖五)

提問語1:“晨檢牌接在電路上有幾個孩子認為亮的,幾個孩子認為不亮,(教師與幼兒一起統計)説明一共有幾個孩子在活動?(16個)

提問語2:“紙片接在電路上有8個孩子認為亮的,有幾個孩子認為不亮?”

提問語3:“鑰匙接在電路上有1個孩子認為不亮,有幾個孩子認為亮?

④幼兒操作,驗證猜想結果,交流發現結果。(圖六)

4.拓展:提供電工用具,觀察把手的材料,理解導電與安全的關係。

明確操作要求。

師提供電工用的鋼絲鉗、尖嘴鉗、起子、活動扳手、.電工刀、電工小錘、電鑽、電烙鐵等:“接下來我們來找一找他們的把手在哪裏,看一看是用什麼材料做的,為什麼?能不能改成金屬材料?“

5.活動延伸:

師:那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材料,今天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再做一做這個實驗,找找什麼材料能導電,什麼材料不能導電?

小百科:一般認為電燈是由美國人湯馬士·愛迪生所發明。但倘若認真的考據,另一美國人亨利·戈培爾(heinrich gbel)比愛迪生早數十年已發明了相同原理和物料。1801年,英國化學家戴維將鉑絲通電發光,他亦在1810年發明了電燭,利用兩根碳棒之間的電弧照明。1854年亨利·戈培爾使用一根炭化的竹絲,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電發光。他的發明在今天看來是首個有實際效用的白熾燈。他當時試驗的燈泡已經可維持400小時,但是並沒有即時申請設計專利。

幼兒園科學光與影活動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產生對顏色的興趣。

2、通過顏色的變化,能仔細地觀察實驗。

3、通過探索懂得顏色的混合可以變成另外一種顏色。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桔子、茄子、白菜頭飾各8個。

2、紅、黃、藍顏料,透明口杯,紅、黃、藍、橙、紫、綠色卡片若干。

3、棉籤若干,調色盤,分別裝有桔子、茄子、白菜圖片籃子3個。

4、兒童音樂一首。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介紹今天來參加活動的成員,引出桔子寶寶,白菜寶寶,茄子寶寶,並讓幼兒説出它們的顏色。

2、以小熊敲門送禮物引出紅、黃、藍、三種顏料,並讓幼兒説出顏色。

二、教師邊操作實驗邊講解,讓幼兒觀察顏色變化。

今天,老師要當個魔術師,變個魔術給你們看看,請你們仔細觀察好嗎?

1、將紅色顏料和黃色顏料倒入一個空口杯中,輕輕搖一搖,變成了什麼顏色?(桔黃)

2、用同樣的辦法變出綠色、紫色。

並記錄如下:黃+藍=綠色紅+藍=紫色

三、交代實驗要求,請個別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剛才老師變了魔術,現在請小朋友們來當魔術師,自己來變魔術好不好?

1、分別請一個桔子寶寶,白菜寶寶、茄子寶寶來變魔術,逐個變出桔黃色、綠色和紫色。

2、讓每組幼兒顏色卡片在桌上操作實驗結果。

3、教師小結,簡評。

延伸活動:

剛才老師和小朋友都當了魔術師,小熊也想當魔術師,我們來看看小熊要變什麼呢?

1、小熊逐個變出一籃子桔子、白菜和茄子,其中一部分沒塗顏色,需要小朋友來幫忙。

2、讓小朋友們用自己變出的顏色,邊聽音樂邊用棉籤給沒上顏色的桔子、白菜和茄子,塗上漂亮的顏色。

活動反思:

1、這次活動的安排,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兒觀察老師實驗的過程中,幼兒一直很安靜很認真地看着實驗過程。

2、給幼兒提供感性經驗,幼兒在直觀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講述實驗的過程。

3、鼓勵幼兒多配色,並用自己配出的顏色進行繪畫,增強幼兒的成就感。

幼兒園科學光與影活動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探索組裝書架的過程,學會利用凹槽進行拼插連接的方法。

2.在多次操作嘗試中掌握連接的操作要點,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

3.瞭解連接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2人提供一組書架,按幼兒人數準備若干組多用三合一書架。

2.ppt演示:操作材料示意圖、操作步驟視頻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以生活情境導入,引出主題

1.師:再過兩個月,小朋友們就是一名國小生了。進入國小,你們會有很多書。(出示圖片)我們來看看這個大哥哥是怎樣整理、收放他的書的?他把書放到哪裏了?加深幼兒對書架用途的感性認識。

二、基本部分:操作探索書架的拼接方法

第一環節:觀察感知——瞭解書架的基本構成。

1.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小書架。小朋友們看一看,這個小書架是用什麼做的?

2.師:這些塑料板的形狀有什麼特點?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隨機出示7塊板的分解示意圖,引導幼兒認識書架的底板、前板、後板、隔板。)

3.師:這個小書架一共由幾塊塑料板組成的?(7塊。)

第二環節:操作探索——掌握拼插連接的操作要點。

第一次操作:自選2塊塑料板,嘗試進行連接,重點引導幼兒找到凹槽及凹槽的開口處。

1.師:這些塑料板之間是靠什麼連接起來的呢?我們先來試試其中2塊板的連接。請每個朋友去挑選2塊塑料板,試試看,能否把它們連接起來。

2.幼兒操作嘗試。

3.講評介紹。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是怎麼連接的? (幼兒介紹.教師引導幼兒重點觀察凹槽處。)

4.師:請小朋友來找一找,哪幾塊板上也有這樣一條條凹槽的?(底板、前板、後板。)

總結:原來塑料板之間就是通過這些凹槽來進行連接的。

5.師:找到了凹槽,怎麼把板插進去呢?誰願意來試一試。

重點強調操作要點:找到凹槽的對接口,即開口處。

(評析:在觀察書架的基礎上引出主要問題——“這些塑料板是怎麼連接起來的”,以此激發幼兒主體建構的內在積極性,為幼兒創設一個解決問題的氣氛,讓幼兒在一個明確的任務環境中,自信地嘗試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

第二次操作:幼兒兩兩合作,操作嘗試拼接完整的書架。

師:找到了這個拼接的祕訣,那我們也來試着拼一個完整的小書架,好嗎?這次的任務請2個朋友合作完成。

幼兒兩兩合作,操作嘗試。

3.講評介紹。

師:剛才拼接的時候,你遇到什麼困難了? (與幼兒探討失敗的原因,教師隨機選幾個典型問題與幼兒展開討論。)

① 隔離板倒置。討論:你覺得這個書架問題出在哪兒?

② 缺底板,裝不進去。

討論:底板應該在什麼時候裝?(視頻演示。)

師:看了剛才的視頻,我們知道了拼接書架第一步要做什麼?

③ 前板或後板裝不進。討論:誰有好的方法?

重點強調操作要點:拼插連接時必須同時對準凹槽的4個口子(圖片演示。)

(評析:不給幼兒任何安裝步驟的提示。目的是讓幼兒在充分討論、嘗試失敗中學會梳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經驗獲得比直接手把手地教給幼兒來得更為深刻,更為有效,正所謂“授之以魚莫如授之以漁”。)

4.總結拼接書架的整個過程。

師:原來拼接書架説難也不難,説簡單也不簡單,關鍵是我們要掌握方法。第一步首先要做什麼?第二步呢?……(結合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安裝圖示説明。)

第三次操作:比賽拼接書架,感受成功的快樂。

1.師:好,現在我們來個小比賽,看誰能在最短時間內拼接好書架。

2.師:今天我們學習拼接的是3格書架。在我們生活中,你還見過幾格的?(4格、5格、6格、甚至更多的,拼接起來,難度也不同哦。我們還可以去嘗試挑戰。)

(評析:通過問題討論、觀看錄像,幼兒對書架拼接有了一個完整的經驗梳理,這時採用比賽的形式提高操作要求,既是對幼兒認知、思維、合作能力的又一次挑戰,同時也能讓幼兒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悦,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第三環節:經驗拓展——感受拼插連接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在我們生活中,除了書架,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利用凹槽進行拼插連接的呢? (結合幼兒回答隨機出示圖片,如:花片積木、杯蓋與杯子、木凳、中國館的構造等等。)

(評析:通過生活中多種拼插連接的物體的再現,讓幼兒充分感受連接在生活中的應用以及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同時也是作為一個延伸探索,使整個活動形如流水,一氣呵成。)

三、結束部分:尋找生活中的連接現象

師:拼插連接只是連接中的一種方法。關於物體的連接,還有好多種方法。今天就請大家回去找一找哪裏有連接?是怎樣連接的?這些連接又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方便?

幼兒園科學光與影活動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目測有明顯大小差異的物體,懂得物體的大小是通過比較來認識的。

2、通過遊戲使幼兒初步體會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間的轉變,初步發展幼兒的多向思維。

3、激發幼兒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大貓和小貓的頭飾、皮球、大箱子、小箱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感知球的大小

老師最近發現咱們班的小朋友特別能幹,老師想要把這兩個球放在這兩個盒子裏,誰願意幫助老師?(出示一大一小兩個球,並出示兩個小盒子)請兩名小朋友到前面來裝球,大球裝不進小盒子裏,為幼兒製造矛盾從而設疑揭示課題"大和小"。

二、變魔術:感知物體大小

現在老師要變魔術啦!看哪個皮球不見啦?小朋友閉上小眼睛,我數三聲數,我們一起睜開眼睛,看~咦!哪個皮球不見啦?(反覆進行)

實際操作,感知物體大小

現在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把手伸出來,請你們看一看老師的手和你們的手有什麼不一樣。

請幼兒説出老師的手大,我們的手小。

出示實物讓幼兒感知物體的大小(大小杯子;大小手套;大小桌子等)

三、玩遊戲:超級比一比

1、請幼兒將手放在眼睛前當望遠鏡,大家一起來找找教室裏的"大"和"小"。

2、將幼兒分成兩組,玩超級比一比的遊戲:比比誰的鞋子最大?誰的頭最大?誰的嘴巴張得最大?誰的手最大?誰穿的衣服最大?

四、玩遊戲:大貓和小貓

1、出示大貓和小貓的頭飾,引導幼兒辨別大和小。

2、遊戲:大貓和小貓。大貓的音樂響起,大貓到貓媽媽身邊,小貓的音樂響起,小貓到貓媽媽身邊。

五、遊戲:小兔子回家

皮球寶寶今天出來玩,可是忘記了回家的路,你們能把他們送回家嗎?小朋友每人拿一個皮球,大皮球放回大的箱子裏,是小皮球要放回小的箱子裏。如果你送錯了皮球寶寶們會傷心的。

師:現在請小朋友排好隊,每人拿一個皮球按順序把皮球寶寶送回家。

六、結束活動:播放歌曲《大大的小小的》

備註:此教材選自《甘肅省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教師用書p33頁。

教學反思

1、有的孩子將小餅乾放進大箱子。平時在園利用玩具等讓幼兒多次複習所學內容。課件上面吸引幼兒注意。

2、環節清晰,但語言不夠精練。應該多思考孩子會怎樣説,更加合理的問出自己的問題。

幼兒園科學光與影活動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螞蟻的外形特徵和主要生活習性。

2、通過觀察、交流、討論等,發現螞蟻的基本特徵。

3、願意參加探索活動,活動過程中能愛護螞蟻。

活動準備:

1、小螞蟻若干,小昆蟲盒16個。

2、ppt:螞蟻的外形特徵、螞蟻的家、各種各樣的螞蟻。

3、錄像:小螞蟻大家庭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觀察小螞蟻的大家庭,引起幼兒的討論興趣:

指導語: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小客人,它長得很小很小,會是誰呢?仔細看一看,小螞蟻們在幹什麼?

二、引導幼兒有序地從整體到局部進行觀察,認識螞蟻的外形特徵:

1、提出觀察重點和要求,幼兒自由觀察。

指導語:剛剛我們看了小螞蟻的大家庭,下面我們就要來和小螞蟻做朋友嘍。請你仔細看看你的螞蟻朋友,它在幹什麼?它長得什麼樣子?

2、幼兒在集體中進行交流。

①頭上有什麼呀?觸角是直直的嗎?(觸角、眼睛、嘴巴)

②螞蟻的觸角有什麼用呢?

③螞蟻的身體分成幾個部分啊?(頭、胸、腹)

④螞蟻有幾條腿?長在哪裏?

3、出示螞蟻圖片,引導幼兒有序觀察。

4、教師小結螞蟻的外形特徵。

指導語:螞蟻由頭、胸、腹組成,頭上長着一對觸角,一雙眼睛和嘴巴,身上長着六條腿。

三、觀看圖片,瞭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1、討論:小螞蟻的家在哪兒?

2、出示螞蟻家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瞭解螞蟻的主要生活習性。

四、拓展經驗:觀察各種各樣的螞蟻圖片,比較不同。(大小、顏色、花紋)

指導語:螞蟻的種類可多啦,我們中國就有600多種。

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呢?

幼兒園科學光與影活動教案篇6

一、活動目標

1.能夠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的基本特徵

2.找出由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構成的事物 3.萌發對圖形能夠組合成不同事物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的大小圖片若干,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認識圖形基本特徵

1、請出正方形

教師:小朋友們,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魔法袋,想知道里面有什麼嗎?誰要來摸一摸裏面是什麼好東西。教師請一個小朋友摸出袋子裏的圖形。

教師:他摸出來的是什麼圖形呀?

幼兒:正方形

教師:正方形有幾條邊呀,請小朋友數一數,正方形有幾個角呀,請一個小朋友摸一摸並且告訴我們

幼兒:有4條邊,4個角

教師:小朋友們一起念:我是正方形,我有4條邊,我有4個角,我的邊一樣長,所以我是正方形

2、請出長方形

教師:現在老師要從第二個魔法袋裏請出我們的第二位朋友,小朋友們看這是什麼圖形??

幼兒:長方形

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了正方形,現在我們來一起認識長方形吧。長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教師順着長方形的邊一條條的摸,增強幼兒的直觀形象感)

幼兒:有4條邊,4個角

教師:我們剛才認識了正方形知道正方形有4條邊4個角,那這個圖形不是正方形嗎,為什麼會是長方形(教師拿出正方形跟長方形,請幼兒做出比較)

幼兒:長方形的四條邊不是相等的(幼兒用手指出上下兩條邊是相等的左右兩條邊是相等的)

教師:小朋友們發現我們的長方形有4條邊,4個角,對面的兩條邊相等

3、請出三角形

教師:小小的魔術袋裏還有什麼圖形呢,在請一個小朋友摸一摸(教師請一個小朋友摸出三角形且請他説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徵,並且詢問其他小朋友該幼兒説的對不對,有什麼不同意見)

教師:三角形有三條邊,有三個角(教師順着三角形的邊一條條的摸三角形的角一個個的點)

4、請出圓形

教師:老師的魔法袋裏還有一個圖形,我們摸出來看看究竟是什麼圖形(教師從袋子裏掏出圓形)圓形有什麼特點呢

幼兒:圓形沒有角 教師:圓形有沒有邊

幼兒討論圓形有沒有邊,教師引導幼兒圓形的邊有什麼特點

(二)、尋找隱藏在圖片中和周圍環境中的圖形

教師:圖形寶寶不見了,小朋友們你們能不能幫老師找找看圖形寶寶在哪裏(教師打開ppt課件,展示兒童簡筆畫如小魚、小雞、花等)

幼兒根據教師呈現的ppt上的圖片找出圖形藏在圖片的哪個部位

教師:剛才老師發現你們都能把圖形找出來了,那你們能不能找找看我們身邊有沒有這些圖形(教師啟發幼兒尋找,比如窗户是長方形、鏡子是正方形等,教師可以讓幼兒放學後回家找一找家裏有沒有圖

(三)、拼有趣的圖形

教師: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周圍有很多事物都是用圖形拼出來的,我們用這些圖形來拼你想拼的圖案吧(教師分發準備好的圖形,教師指導幼兒拼圖案,比如用長方形跟幾個三角形拼成一棵雪松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