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教學總結案例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8W

  幼兒處於心智不成熟的階段,結合實際更有利於教學,那麼幼兒教育教學案例如何寫?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教育教學案例範文三篇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閲讀!

幼兒教育教學總結案例範文三篇

幼兒教育教學案例(一)

  一、案例描述:

  在幼兒園裏,有個簡單的模仿遊戲很受孩子們的歡迎,那就是教師:“請你跟我這樣做……”幼兒:“我就跟你這樣做……”。可有一天,我正帶着孩子在玩這個遊戲,琳琳突然站起來説:“老師,我不想象你那樣做!”我一聽愣住了,馬上停下來問她為什麼?她搖搖頭説:“就是不想!我想做和老師不一樣的動作。”聽完後,我想,如果強行拒絕琳琳,她一定不想繼續玩下去了。於是,我説:“那好,琳琳就和老師做不一樣的動作吧。”遊戲又開始了,琳琳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和我不一樣,我拍手,她就做舞姿動作;我做小山羊,她就學花貓……慢慢地好多小朋友低聲説着:“老師,我也不想跟你做一樣的。”看到孩子們對遊戲規則變化比較感興趣,我説:“好,我們把兒歌改成:請你跟我這樣做,我不跟你這樣做。每個小朋友的動作都要跟老師的不一樣。”遊戲重新開始,孩子們特別的認真,他們創編了許多平時沒有的動作。我看到了這樣的變化比單純的模仿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帶動每一個孩子都參與遊戲,而且使孩子的反應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得到發展。遊戲結束後,孩子們仍然十分興奮,都説:“老師,這樣真好玩!

  二、案例分析與反思:

  以上的案例讓我覺得要善於發現和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不要忽視和反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應該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習的主體——幼兒。新教育主張以人的個體生命為本位,根據個人發展的需要確定教育的目標並實施教育,從知識的人本化和學習的人本化出發,引導每一個幼兒發展個性、舒展自我,達到人的“自我實現”,這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它通過對教師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的變革,為學生終生髮展奠定基礎。進一步確立教育民主的思想,充分尊重、信任、激勵幼兒;進一步確立以幼兒為主體的思想,千方百計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幼兒自主發展。

  幼兒在各項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決定了教師在組織、安排課程、遊戲等活動時必須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制定其目標、規則及方法。教師一直被認為是知識的傳授者,“傳道、授業、解惑”被認為是教師的天職。但現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幼兒的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知識建構過程,教師應充分重視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個主導者,充當的是參與、促進和指導的角色。即教師以幼兒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幼兒自己動腦,善於思索。也就是説,教師的教學要從幼兒的實際出發,充分調動幼兒自覺的能動性,啟發幼兒積極動腦,學會獨立思考,培養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教育者,教師更多的是作為知識的啟發者,而非灌輸者。

  我國傳統的師生關係是一種典型的主體——客體的交往關係,教師始終處於控制與主導的地位,學生處於服從與被控制的地位。新課改要求打破這種傳統的教學關係,提倡尊重幼兒,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幼兒;根據幼兒的需要、興趣和能力,提供更多的選擇,發揮幼兒在學習與發展中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加強教師對個別幼兒的瞭解,根據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和特點提供個性化的互動和教育。因此,作為教育主導者——教師的傳統觀念、教育方式、教學行為等要發生轉變。教師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並進行必要的角色調試以適應改革的大潮。有時,孩子也能成為我們的老師。

幼兒教育教學案例(二)——《碰“人”之後》

  入園活動時,孩子們都在建構區域玩兒,小米在拼搭插機器人,豆豆在搭建大吊車,一不小心手碰了小米搭的機器人,機器人被碰翻在桌子下摔掉了機器人的一隻手臂,豆豆連忙把機器人扶起來把掉在地上的手臂插接好,並直給小米道歉,可小米仍然狠狠地拉着豆豆的左臂不依不饒拉扯着。

  為了培養孩子們分辨是非、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組織幼兒針對這一事件展開討論。我首先請兩個當事人講一講事情的經過。小米理直氣壯地説:“他把我的機器人碰壞了!”豆豆低頭承認,並如實講了事情的經過。接着我請幼兒對整個事情的是非對錯進行分析、分辨是非,並出主意想辦法:怎樣做就變錯為對了,怎樣做就更好了。

  孩子們認為豆豆做的對,他看見機器人掉在地上受傷了,便馬上扶起來把小手臂插接好,並連聲給小米説了對不起,以後玩玩具時小心點兒就好了。大家都認為小米做的不對,説豆豆又不是故意要碰壞小米的機器人的,扶起來幫他插好就好啦嘛。

  這時,我看到小米歪着個頭眼皮耷拉着向右下方斜視着,顯得很是不服氣。於是,我問小米聽了小朋友的議論有什麼想説的,他很生氣地説:“他把我的機器人碰到就白碰啦?説對不起就算啦!”

  我問大家對這個問題怎麼想的。花花説:“機器人是玩具,又不知道疼,扶起來插好就好了。豆豆是大活人,你拉拉扯扯的,他多疼啊。”豆豆接了一句:“真是的,我的胳膊前一段還有脱臼呢。”

  我一聽“胳膊有脱臼”馬上給孩子們講:“胳膊一旦脱臼,動一下就會很痛,一點兒都動彈不得,還得去醫院讓醫生處理。”苗苗説:“要是把豆豆胳膊拉扯得脱臼了,他該有多疼啊。”

  我看小米剛才那股不服氣的勁兒在逐漸消失,馬上説:“小米都難過了,覺得自己剛才的舉動太不應該了,想想真後悔,真把他胳膊弄壞了可怎麼辦啊!該多着急、多心疼啊!”我一邊説一邊注意小米的表情,他開始只是不那麼不服氣了,我一説,他低下了頭,眼圈也慢慢變紅了,我馬上加了一句:“小米後悔的都快流眼淚了。”我問小米有什麼要説的,他馬上站起來流着眼淚走到豆豆跟前,真誠地説:“對不起,”並給他揉了揉胳膊。

  他的真誠感動得大家的眼圈都紅了,只聽豆豆説了聲:“沒關係,我沒事了。”事情較好地得到了解決

  課後反思: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種適宜的方法引導幼兒自願地去改變自身的不健康的行為,獲得主動地發展。

  看着小米那發自內心的道歉,我感到他真的動情了,認識到自己錯了。他那流着眼淚、內疚的表情及幫豆豆揉胳膊的舉動,不僅感動了豆豆、感動了小朋友,也感到了我和其他在場的(見習生)老師。

  我想,小米之所以內疚,是因為老師組織幼兒進行“對事不對人”的討論過程,使在家備受寵愛的獨生子的他跳出了“遇事只從自己角度出發衡量利弊”的習慣,小朋友們的發言是他開始站在豆豆的角度思考問題,獲得了感同身受的體驗,使他認識到自己的不良行為可能給豆豆帶來的痛苦,從而發自內心的自責、內疚,從而發自內心地做出道歉及安慰豆豆的一系列行為。

  總之,討論時要給過錯方充分的發言權,瞭解他的真實想法,才能解開他心中的那個結(疙瘩)。同時,討論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傾聽和觀察幼兒的反應,掌握好適當的火候。尤其是對過錯方幼兒,在他開始有了感悟、有了情感變化時要“適可而止”,把調整情感的主動權留給他。同時還要注意把握“幼兒的發言朝着善意的、幫他出好主意、解決問題的方向發展”,使有過錯的孩子感到大傢伙的真誠與温暖

幼兒教育教學案例(三)——《下雨了》

  這幾天,天氣總是在下雨。早上,天陰了下來,孩子們陸陸續續地來了,我分發了一些桌面玩具,可是孩子們已經沒有興趣玩了。只見笑笑和幾個孩子邊玩邊討論起來:“今天要下雨,又不能出去玩了”。

  “沒有下雨可以出去玩的”。一個孩子説。

  “地上濕了就不能出去玩了”。

  “可以的,可以的”。幾個小傢伙爭得面紅耳赤,誰也不聽誰,最後,笑笑跑道我面前問:“吳老師,今天我們能出去玩嗎?”

  我笑眯眯地説:“今天一會兒要下雷陣雨,所以不能出去玩了,等太陽出來了,我們再出去玩!”

  笑笑有點失望説:“好吧!”馬上又轉身跑到剛才和他爭吵的幾個孩子面前把我剛才説的話,又重複了一遍,那幾個孩子聽了以後也點了點頭,附和起來:“今天下雨不出去玩,明天再出去玩”。

  不一會兒,天漸漸的黑了下來,變得越來越暗,突然天上打起雷來,雷聲“轟隆隆”。幾個膽小的孩子馬上變了臉色,捂着耳朵説:“打雷了,嚇死我了!”而笑笑和彭學偉幾個膽大的興奮的又叫又跳起來,“打雷啦,下雨啦!”果然雷聲過後,馬上又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雨聲吸引了孩子們。有幾個孩子甚至跑到窗台邊去看雨,笑笑得意地對旁邊的孩子説:“你看,下雨了,我剛剛説過要下雨的。”

  來到窗台的孩子們更加興奮,文文説:“雨下得真大呀!我聽到了聲音了”。妍妍説:“是嘩啦嘩啦的!”婷婷説:“下雨就是天在哭呀!”我靈機一動指着雨問孩子們:“雨像什麼?雨落在地上變成什麼了!”孩子們看着天上往下落的雨絲,又看着集滿雨水的地面不知如何回答我。突然,力力説了起來:“雨像線”。這時孩子們受到啟發都七嘴八舌説開了“雨像針”、“雨像麪條”、“……”。

  “老師雨落在地上變成了小池塘。”

  “雨落在池塘裏會冒泡泡。”孩子們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看法,看雨看得更來勁了。

  雨慢慢的小了,我問:“剛才我們用眼睛看了雨,現在我們來聽雨,聽聽大雨和小雨的聲音。”孩子們一下安靜下來,都仔細聽起來,妍妍説:“現在沒聲音了,剛才聲音是很響的。”於是,我又問“下大雨的聲音是怎樣的?小雨的聲音是怎樣的?”“我知道,我知道,剛才我聽見了。”強強迫不及待地站起來説:“大雨嘩啦嘩啦,小雨嘀嗒嘀嗒!”“嗯,説得真好!”我向他豎起了讚賞的大拇指。接着,我念起了前不久教過的詩歌《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種子説:“下吧,下吧,我要發芽!梨樹説:“下吧,下吧,我要開花!麥苗説:“下吧,下吧,我要長大!小朋友説:“下吧,下吧,我要種瓜!”孩子們也跟着我一起念起來。

  反思: 在對孩子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如何發現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所在,是教師難以把握的。我們往往會將自己的猜測和想法強加於幼兒,使教師組織的活動與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不符合。班上的孩子雖然知識面不廣,但是他們對周圍充滿了好奇心,他們的興趣又往往會由外界的環境變化而引起。當幼兒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和需要時,應及時給予支持和呼應,所以當小朋友對打雷、下雨的現象表現出極大興趣時,我就及時將大家的注意力都往這方面移動,引導孩子們觀察雨及雨落下時的樣子,讓幼兒感受雨和聽雨聲,大大滿足了幼兒的興趣和想要的瞭解雨的願望,雖然這樣不是我預先設計好的活動,但我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進行了一次有趣的活動。我覺得我們要真正領會了《綱要》的精神,做到了隨機、隨時的教育孩子,並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需要開展教育活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