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語文第10課教學反思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6.28K

教學反思是老師對教學實踐分析的一種有效手段,編寫教學反思可以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四上語文第10課教學反思6篇,供大家參考。

四上語文第10課教學反思6篇

四上語文第10課教學反思篇1

這次的公開課,安排的內容是蘇軾的散文《記承天寺夜遊》。對我來説,蘇軾一直是心中的偶像。而這篇散文中“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一句,也一直在心頭縈繞。

文章很短,只有85個字,這一篇短文要教些什麼呢?翻閲了課程綱要,查看了整個單元的設計説明,初步確定為:一把握重點文言詞彙,二欣賞寫景佳句,三感悟作者情感。本着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的原則,字詞和句子的翻譯主要讓學生通過預習完成,課上交流重點句和疑難句。感悟作者情感我初步打算從“月”字入手,順便也欣賞寫景佳句。

就這樣設計出初稿進行了試講,同事們紛紛給出了意見。尤其是欣賞寫景佳句和感悟作者情感處,過於單薄。因為在準備時,看到許多教學設計都抓了“閒人”一詞,我便想跳出這一藩籬,結果沒有把握到更有效的突破口,失於淺薄。在深入思考了同仁提出的意見後,我把“月”與“閒”緊密結合在一起,寫月景,抒閒情,因月生閒情,因閒情而賞月,兩者本就緊密相關。

在具體設計中,“閒”字的領悟讓學生自主質疑,合作探究。這一環節根據學生預習的情況得到證實,學生普遍對“閒人”的含義存在疑惑。預設就在課堂上得以體現,而且學生通過背景的瞭解,已有了較深層次的思考。在此基礎上,教師補充“東坡”別號的來歷,可以深化學生的理解,感悟“閒情”的真正含義所在。同時,藉助《臨江仙》一詞中“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一句,進一步深入體會到,作者那種因月釋懷,卻終難放下的複雜心緒。

而在“月”景的賞析中,一是緊扣了文本,通過修辭等方面感悟妙處。二是利用音樂,展開想象,在想象中豐富感知。這裏,先是利用《春江花月夜》一曲的藝術特徵引發出文章的藝術特徵,接着,在樂曲中閉上眼睛,展開想象。“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老師利用聲情並茂的語言進行描述,在澄澈透明的湖水中,似乎空無一物,卻又藴含一切,包容一切。這一切,包括作者被陷害的憤懣,被貶謫的悽苦,被冷落的落寞……什麼功名、才華、抱負、歡喜、憂愁……都被如水的月色悄然融化,化作虛無。此時,此景,我已與東坡產生了深刻的共鳴,心中默唸“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思緒也在月光下無聲灑落……只是一個“蓋”是把人從夢幻中喚醒,回到紛擾的現實,發出“但少閒人如無兩人者耳”的感歎。

在學生反覆誦讀之後,我板書下“長夜兩閒人,月洗一片心”兩句。這正是我對本文的一點總結,一絲感觸。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感謝這“月”洗滌我一片凡心,給予我這一課時的安寧。

四上語文第10課教學反思篇2

本學期是國小學習的最後階段,而且教學時間緊,所以,總複習要體現省時高效的特點,一方面要紮紮實實地抓好平時的教學工作爭取做到“堂堂清,課課清”;另一方面要以教材為本,以學生為本,本着“突出重點,簡化頭緒”的指導思想,有的放矢地作好知識的歸類、整理工作,減輕師生負擔,提高複習效率。主要做到以下三點:

1、找準薄弱。

複習過程一方面是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知識更加有連貫性,系統性和規律性,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進行自我調整,查漏補缺。所以,我們教師在複習之前要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既要找到學生普遍存在的不足,又要發現個別的不足,針對這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合理安排複習時間,這樣的複習才更有針對性,更有效。如,可以設計一個表格來進行調查,瞭解學生各個知識點的.薄弱環節,把它作為複習重點,與教材重難點結合起來複習,既避免了撒網式的題海戰術,又提高了複習效率。

2、善於歸類。

通過六年的學習,學生在基礎知識、閲讀方法、習作方法等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複習階段,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對積累進行歸類整理,提煉方法,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體系。呈現給學生的練習要有代表性,內容要“精”,形式要“全”,方法要“活”,切實做到做一題,學一法,會一類,通一片,以獲取“省時高效”的複習效果。

3、注重運用。

知識的積累最終是為了運用,因此,複習中要創設各種語言情境和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去運用,真正體現學以致用。

複習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環節,學生通過複習,將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歸納、總結,從而達到加深理解,系統吸收、靈活運用的目的。複習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複習方法是否恰當、科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否得以充分調動。

複習課,更大程度上是為了學習不是特別好的學生,學習主動積極的學生平常的知識學習和積累都很紮實,更甚者他們自己就會找機會請教老師,解決自己的學習疑問。但是學困生,他們基本不會理會自己的知識學習和積累,所以我在想,複習都要分層次,“培優扶差”兩手都要抓。複習課,內容安排和時間安排都有待加強,學生反應不積極,這都是我在往後複習課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

學生馬上就面臨國小畢業考試了,我發現他們心都散了,學習欠缺主動性,這種情況蔓延得很快,究竟如何有效地上好這兩週的總複習課呢?老實説,我自己都很疑惑!這次的畢業班複習課,我只想實實在在把自己平常上的模式和想法,都展示孩子們的面前。通過複習整理,讓孩子們的知識更系統,還有幾周的複習時間,我要好好備課,好好引導學生,真正地針對學生的薄弱處入手,儘量做到每一節的複習課,學生們都各自有所收穫!

四上語文第10課教學反思篇3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全詩共分兩部分,分別描寫了地上的鮮花多和天上的星星多,體現了兒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孩子對身邊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關愛和嚮往。第一節中“這裏一朵”、“那裏一朵”和第二節中“這裏一顆”、“那裏一顆”不僅描述了鮮花滿地,繁星滿天的情景,而且再現了兒童看鮮花、數星星的天真爛漫,充滿了情趣。

學情分析:這首詩語言淺顯易懂,生動活潑,貼近兒童生活,學生不難理解。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感情朗讀、移情美讀課文,讓學生走進詩歌,與小詩人產生內心的共鳴,從而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藉助課文插圖,創設一貫充滿活力的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環境,在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使課文內容悄聲無息地走進學生的心田。

設計理念:語文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平等對話的過程,因為只有這樣,三者之間才能相互融合、相互碰撞,才能發展學生健康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式。閲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同時,努力營造一種愉悦、輕鬆的氛圍,把繪畫、唱歌引入課堂,讓學生在樂中學,在樂中悟。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及它們在文中組成的詞語;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旁。

2、通過讀書展開想象,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體會兒童生活的情趣,引發兒童對身邊事物和大自然的關注與熱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生活的情趣,引發對身邊事物和大自然的關注與熱愛。

2、通過藉助多媒體演示以及學生自創的情境,緊扣詞句,讓學生“身臨其境”,把觀察、想象、朗讀有機結合,感受意境之美、語言文字之美。

課時安排: 2課時。第一課時:初讀課文,進行朗讀指導,試背課文,教學部分生字詞。

第二課時:學習剩餘生字詞,複習鞏固。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收集有關夏天的鮮花以及星星的資料。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1、猜謎語:

(1)一朵朵,一簇簇,形狀多,色兒豔,綠葉中,它最美。

(2)它的家在夜空,它是夜空的小眼睛,一閃一閃亮晶晶,夜夜都在放光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鮮花、星星,讀好詞語。)

2、小朋友喜歡鮮花和星星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關於鮮花和星星的詩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讓我們先一起來靜靜地欣賞一下這首小詩吧!(播放動畫)

2、這麼美的小詩,你們想自己讀一讀嗎?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真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讀好輕聲。

3、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生字詞。

最、滿地、一朵、真、一顆(讀準字音)

喜歡、那裏、星星、花兒、睡了、數着(讀準輕聲)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去拼音開火車讀)

(2)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節。

1、看大家讀得這麼認真,老師請大家欣賞幾幅美麗的圖片。(課件出示)美嗎?美在哪裏?

顏色這麼多,這麼美,用一個成語怎麼説?(出示卡片,讀詞:五顏六色、五彩繽紛)

2、如果你就站在這樣美麗的花叢中,你最想幹什麼?(出示句式:看着這些美麗的花朵,我真想)

3、小朋友想象力真豐富,也很喜歡這夏天滿地的鮮花。看,這位小姑娘也被那美麗的花兒陶醉了。(出示圖片)看,她説了什麼?(出示第一節)

4、自由讀,邊讀邊想想你知道了什麼?(結合板書:多、美)

5、指導朗讀,抓住“滿地”、“這裏……那裏……”、“比……還多”等詞讀出鮮花的多。

6、加上動作、表情讀。(配樂練讀、指名錶演、想表演的一起來。)

四、學習第二節。

1、過渡:夜晚悄悄地來臨了,各種各樣的花兒都睡了,這時候,天空中最美的就是那閃閃爍爍的星星了。(出示圖片)

2、小朋友,你們知道哪些星星的名字呀?看到這麼美這麼多的星星,你又想説些什麼、做些什麼呢?(出示句式:看着天上的星星,我覺得。看着天上的星星,我真想。)

3、那這個小姑娘在幹什麼呀?(出示圖片和第二節課文。)

4、指名讀,結合指導朗讀。(“花兒睡了”要輕一點,抓住“滿天”等詞讀出星星的多。

5、配樂加動作讀。(練讀,同桌讀得好的,你就誇誇他,有點不好的,就幫幫他。指名錶演,想讀的一起讀。)

6、配樂朗讀全文。

五、拓展延伸超越文本。

1、老師這裏還有一幅秋天菊花盛開的圖片,老師很喜歡這幅畫,所以就仿照着課文寫了一段小詩。我只寫了一半,你們能幫我寫完嗎?

模仿課文中的句式,口頭填空:

我喜歡,

秋天滿地的菊花:

這裏 ,

那裏 ,

真比 。

2、再請大家欣賞幾幅圖片(出示:滿池的魚兒、滿天飛翔的小鳥、落葉、蝴蝶、草地上的牛羊、金黃的麥子、掛滿枝頭的橘子、圖片。)

你最喜歡哪一幅呢?也像剛才一樣仿照着課文寫一首兒童詩嗎?(出示:我最喜歡,這裏,那裏,真比還多。)

六、指導寫字:

“那”、“滿”。

1、教師講解、示範。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七、佈置作業。

把剛才仿寫的小詩寫在你的積累本上。

板書設計:

(星星貼圖)

鮮花和星星

(草地、鮮花貼圖)

四上語文第10課教學反思篇4

?金子》這篇課文既有波瀾起伏的故事性,又有深刻的哲理性,講的是彼得在淘金無望準備離去時,發現雨後土地上長出了小草,從中受到啟發,便留下種花,終於獲得成功的故事。作者通過前後兩個故事片段挖金、種花和其他淘金者與彼得的烘托與對比,既成功塑造了勤勞、堅強的彼得形象,又深入淺出地為學生揭示了一個道理:要想獲得財富或者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必須擁有智慧的頭腦,抓住機會,實現夢想。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凸顯學生的感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節課,我結合文章特點,以“探究彼得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為主線進行教學,引導孩子們品讀重點詞句,鼓勵深入探究閲讀,通過對比、想象、朗讀,將語言的訓練和學生的感悟、表達融為一體,在與課文主人公一起“尋金”的過程中,理解課文所藴含的深刻道理。在課堂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引導探究閲讀,形式多樣

探究閲讀重在引導孩子們自主地進行閲讀,重在孩子們自己的感悟品味。本節課,我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孩子們充分地與文本對話,批註閲讀、自由讀、想象讀、對比讀、齊讀、創設情境引讀、師生合作朗讀,在讀中品味語言,在孩子們感悟理解的基礎上再通過朗讀加深體會。

二、滲透學習方法,循循善誘

關注中年級的學段特點,設置梯度,引導孩子們學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剛開始上課時,先複習詞語,再讓孩子們選擇詞語填空,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接着板書引導孩子們觀察,總結概括故事性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誰,幹什麼,結果怎樣,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中年級重在段的學習,怎樣學習段?我先讓孩子們帶着問題閲讀思考,從段中畫出重點句,抓住關鍵詞,再創設情境想象,品味、感悟,最後有感情的朗讀加深理解體會。這樣,在品詞析句中,在語言文字訓練中理解課文所藴含的“要想獲得財富或者成功,就必須仔細觀察,善於思考,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並堅持不懈”的道理。

在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埋頭苦幹、幾個月、幾乎翻遍了、整塊”等關鍵詞,從精力上、時間上、工作量上理解彼得做出的別人無法比擬的巨大付出,再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彼得是能吃大苦、耐大勞的人,從而悟出彼得身上具備勤勞的品質。但結果是“沒有發現一丁點兒金子”,再次回到文章開頭,引導學生抓住“聽説、無意、蜂擁而至、一無所獲”等詞語理解傳説的不可靠及淘金者的盲目,就顯得輕鬆,容易許多。在品讀詞句的基礎上,體會彼得由“希望”轉向“失望”的失落心情,也為後文體會彼得若有所悟,獲得成功的喜悦之情埋下伏筆。

接下來,我用了這樣一個問題過渡到下文的學習:淘金無果,彼得又是怎麼想到去種花的呢?我讓學生用心讀4-5自然段,劃出覺得能反映彼得之所以成功的詞和句。在交流時,我引導學生緊扣“若有所悟”探討彼得由什麼悟到什麼?讓學生明白彼得由“鬆軟的土地上長出了一層綠茸茸的小草,‘悟’到土地也可以用來種花。悟到種花能獲得財富。從而悟出彼得細心觀察、善於思考的品質。

三、注重語言運用,拓展積累

本文沒有特殊的句式可以訓練學習運用,但卻留下了許多想象的空間:“鬆軟的土地上長出了一層綠茸茸的小草”是怎樣一幅充滿生機的優美畫面;“全部精力”又包含着一幅幅辛勤耕耘的畫面;“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用不了幾年我就會成功的……”彼得由成功還會想到什麼?我緊扣這些文本的空白處,創設情境引導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雖然孩子們的語言是青澀的,但在老師的引導下都有了明顯進步,他們中有的説:太陽剛剛升起,當別人還在睡夢中時,彼得已經開始為花兒們除草了;有的説:夜幕降臨時,人們都坐在電視機前觀看節目,彼得還在田裏給花兒鬆土施肥。有的説:烈日炎炎下,彼得大汗淋漓還在給花兒澆水;還有的説風雨中,彼得冒着大雨給花兒搭建雨棚。此處,激發了孩子們的想象靈感,也使之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彼得善於觀察思考和勤勞肯幹的優秀品質。

教學本課時,對語言文字及詞彙的積累我處理得較好,如讀到第六自然段時,出示百花盛開圖,讓學生用詞語來形容這美麗的情景,調動起了學生的積極性。有些詞語的理解,讓學生採用多種方法去理解,如聯繫上下文,學會查無字詞典等。

對於文章最後彼得成功感言中“真金”的理解,是文章的重點,也是文章的難點。隨着對彼得獲得成功原因的探尋,利用文章內容,降低理解難度,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獨特感悟體會彼得所説真金的含義,並依此來暢談自己的夢想,説説自己怎樣去實現夢想,從而加深對“真金”的理解。最後引導學生積累勵志名言,豐富語言積累。

在反覆的磨課過程中,我發現,每堂課中都有一些未曾預設到的內容,這樣的磨課不僅讓我對課堂的掌控能力有所提升,更讓我較深刻地瞭解這一課的教學可能會出現哪些棘手的難題,以生為本,提前預設,如何迴應孩子們的每一次精彩的發言,孩子們冷場無法解答老師的問題時又該如何引導……這些都是教學藝術,需要教者慢慢學習探索。好的課堂不是老師表演的主陣地,而是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課堂是不斷生成的藝術,真正的展示課中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開頭的時候,老師的牽引太多,抓得太緊,沒有放手,所以以後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自主學習,要放寬心去讓他們去學。學生回答問題時沒有出現我預設的回答,引導的不夠,造成一種試圖直接告知答案的感覺。我自己也沒有辦法記清楚,但是我給自己的感覺就是,我在阻止學生往不對的地方回答,但同時卻沒有給予適當的引導。今後我要努力提高教學機智,在挖掘教材上下大功夫。

四上語文第10課教學反思篇5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小馬過河(國小語文二年級)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本班學生班額小,學生語文基礎較紮實,學習興趣濃厚,閲讀説話能力也較強,樂學、善學,老師很喜愛。

3.教學內容分析

?小馬過河》是第三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文章篇幅長,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課文情節美、事物美、構圖美,我們可以利用課文自身的美去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情境,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紮紮實實地訓練學生的語言。

4.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2個生字。認識8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遇事不能光聽別人説,要動腦筋想一想,試一試,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5.教學難點分析

1.學會本課生字。懂得“光聽別人説,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這句話的意思。

2.為什麼説“河水既不像老牛説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説的那樣深”?

6.教學課時

三課時

7.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我們上一課學了《坐井觀天》,同學們很喜歡讀,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同學們一定會覺得很有趣。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重點解決生字的讀音,大致瞭解故事的內容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一、二遍,要求目視雙行,讀準生字的音,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分段指名讀課文,學生聽、議;檢查生字的讀音,教師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讀音。

匹:是三聲,不要讀成“p ”或“p ”

如:讀二聲,注意和方言區別。

突:讀一聲,不要讀“t ”。

然:讀“r n”,不要讀成“y n”。

3、把生字帶入課文中去讀,直到讀熟

4、教師範讀(或聽朗讀錄音)課文。學生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主要講小馬過河時發生的事)

三、課堂作業

1、在課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詞,讀一讀。

2、用“麥、步、然、意、連”口頭組詞,完成課後練習第3題。

3、小組同學之間互相訂正。

第二課時

一、用字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二、指名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引導學生讀第一、二自然段

理解小馬已經長大了,願意幫媽媽把麥子馱到磨坊去。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讓學生説説老馬和小馬住的地方。理解“馬棚”(養馬的地方)、“一匹”等詞。

2、先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讀

思考:從老馬和小馬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麼?(知道了小馬長大了,很願意幫助媽媽做事。從“您”看出小馬不但愛勞動,而且有禮貌)

3、選擇幾個重點詞語加以指導,並結合指導朗讀。如“連蹦帶跳地説”,寫出小馬説話時的動作、神態,表示小馬願意做事。還可以換上“

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詞語。

四、自由讀第三至六自然段

思考:小馬馱着麥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麼困難?它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在閲讀中找出有關詞句,做上記號。

1、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小馬來到河邊,為什麼為難了?它想到了什麼?讀有關的句子。

“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嘩嘩地流着。”小馬過不了河,為難了。“去路”,指往前走的路。“擋住了去路”,就是沒法再往前走。小馬是怎麼想的?讀有關的句子,指導讀出語氣。小馬想的話,輕讀。

2、小聲讀第四至第六自然段。邊讀邊想:小馬過不了河,它是怎麼做的?老牛説河水淺,松鼠説河水深,它們説的對不對?為什麼?

(1)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思考:小馬問老牛,老牛怎麼説?

老牛説:“水很淺,剛沒小腿。”(這裏要注意的是老牛的小腿)

(2)指名讀第五自然段,從“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注意“立刻”)説明小馬沒動腦筋想,準備過河

小松鼠説河水很深。和老牛説的比較,為什麼它們的説法不同?

邊讀書,教師邊出示掛圖(小河、老牛、松鼠的圖片或幻燈片)進行比較,使學生明白,小馬要過河,老牛説河水淺,小松鼠説河水深。它們之所以説法不同,是因為它們的身體條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沒過它的小腿;松鼠個子小,河水可能會淹死它。這裏可要求學生按“因為老牛......所以説......;因為松鼠......所以説......”的句式回答。

(3)指名讀第六自然段,聯繫上下文理解“小馬連忙收住腳步,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句話的意思。

老牛説河水淺,小馬“立刻”跑到河邊準備過河;松鼠説河水深,小馬“連忙”收住腳步。“立刻”、“連忙”兩詞的意思相近,都含有“快”的意思,説明小馬沒動腦筋想。

小馬聽了老牛和松鼠完全相反的話,不敢過河了。小馬既不動腦筋想一想,又不敢試一試,所以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五、指導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1、小馬問老牛的話,後面是問號,要用疑問的語氣讀。老牛的回答,説得平靜,因為它認為河水很淺,要讀得平緩。可以讓女同學讀小馬的話,男同學讀老牛的話,分角色練習朗讀。

2、松鼠的話同老牛的話就不同了,“攔住他大叫”,後面的話用的是感歎號,表示語氣加重。“小馬!”一聲大叫,要讀得急促些,聲音要高一點,兩個“別過河”,速度要快一些,連着讀,第二個“別過河”語氣要加重些。

3、“小馬吃驚地問”,不是一般地問,“吃驚”,嚇了一跳,表示小馬害怕,緊張。教師可示範,讀出語氣來,再讓學生練讀。

4、第六自然段中小馬“歎了口氣”説的話,是拿不定主意,無可奈何,只好回去問媽媽,要讀得輕緩。

5、四人一組練習分角色朗讀。

第三課時

一、朗讀第七自然段

思考:小馬的媽媽是怎麼説的?**的話是什麼意思?你從它的話中懂得了什麼?

1、指名讀,找出小馬媽媽説的話,用小黑板出示:“光聽別人説,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

2、聯繫上下文稿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小馬來到河邊,老牛説河水淺,它“立刻”準備過河;松鼠説河水深,小馬“連忙”收住腳,不敢過河了。全句的意思是説,不要只是聽別人一説就信以為真,一定要自己動腦筋想一想,在思考的基礎上,再親自試一試。因為別人説的,往往只適合別人。別人説的對不對,要想一想,並實踐一下,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指名讀第八自然段

思考:小馬是怎麼過河的?過了河它有怎樣的感受?

1、把寫小馬感受的話找出來,教師用小黑板出示:“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説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説的那樣深。”

2、小馬的這種感受是怎麼得來的?讀有關句子。

這是小馬自己試着過了河才知道的。因為小馬既不像老牛那樣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樣矮小。

三、指導朗讀第七、八自然段

小馬**的話,要用誘導、親切的語氣讀。小馬的話中“過.....過不去”,“沒......沒想過”,這兩處的省略號不表示省略了某些內容,而表示説話時心裏很為難,所以是斷斷續續的。要指導學生用難為情的語氣讀

四、總結全文

抓住老馬的話,讓學生聯繫全文理解,各抒已見;讓學生明白:做什麼事都要動腦筋,要去試一試才行。

五、指導書寫生字,分析記憶字形

1、重點指導以下幾個生字的字形和書寫。

匹:共4畫,筆順是:

事:共8畫,筆順是:

然:共12畫,筆順是:

“願、半、袋、擋、如、道”等字,可啟發學生利用學過的偏旁和熟字分析記憶字形。

麥:上下結構,上邊是青字頭,下邊是折文“夂”,不要寫成反文“攵”。

突:上邊是穴字頭,下邊是大字加一點“犬”,不要寫丟最後一點。

2、練習寫字。

(1)每個字寫三遍。

(2)自己對照範字,評一評,自己哪個字寫得好,還有什麼不足。

(3)組內相互評議,在寫得好的字下面加點。

(4)在評議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再練寫生字。

六、重新組合學習小組,選擇合作完成下列一項任務

1、分角色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評一評,讀得怎麼樣。

2、講《小馬過河》的故事。其他同學評一評,講得怎麼樣。

3、編課本劇表演《小馬過河》。其他同學評一評,表演得怎麼樣。

4、想象,小馬過了河,在回答的中上,又遇到松鼠、老牛,回到家裏,見到媽媽,它會説些什麼?其他同學評一評想象得怎麼樣。

5、 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教材及,課文插圖的放大掛圖、動物頭飾,生字生詞卡片。

四上語文第10課教學反思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結合課文體會詞義;正確、規範地書寫生字。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生字詞,並初步感受到課文描繪的美景。

對策:給予充分的閲讀時間。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在我們的語文課堂學習中,我們曾去過雲霧變幻無常、令人飄飄欲仙的廬山,到過充滿陽光的拉薩,還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的西湖……今天,我們又將來到風景秀麗的九寨溝。

板書課題,並指導讀好課題,學寫“寨”。

二、初步感受九寨溝的美景

1、你想去瀏覽九寨溝,去感受九寨溝的美景嗎?打開老師為你們準備的網站,你可以看到許多美麗的圖片,看一看,談一談你的感受。

(學生瀏覽,同桌交流觀看圖片的感受。時間5分鐘)

2、看了圖片,你有什麼想法,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

(組織學生交流,引導學生可以講感受、也可以提問題)

三、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1、 自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2、、 出示生字詞,檢查效果。

3、指導學生讀好文中的長句子。

四、調查興趣,自主選擇

1、 再讀課文,説説你想先去哪裏玩一玩?

2、 引導學生再讀讀重點段。

五、作業

1、 描紅

2、 抄寫生字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