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微教案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6W

教案的制定想必每位教師都很熟悉了,新學期開始前,為了做好充足的準備,教師需要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了,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錦瑟微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錦瑟微教案8篇

錦瑟微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李商隱的有關生平和創作特色。

2、領會這首詩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藝木技巧。

重點難點:

詩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藝木技巧。

學習方法:

誦讀,理解,思考,討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與內容:

一、導入與作者簡介。

1、導入新課

中國古代描寫音樂的著名詩文:

(1)白居易的《琵琶行》。

(2)李賀的《李憑箜篌引》。

(3)蘇軾《赤壁賦》。

(4)劉鶚《明湖居聽書》。

(5)韓愈《聽穎師彈琴》。

(6)郎士元《聽鄰家吹笙》。

(7)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8)李商隱《錦瑟》。

2、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於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温庭筠合稱為“温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裏排行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

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位列第4。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滎陽。

他一生大約創作了六百多首詩,有《李義山詩集》。詩歌創作中,則寫出了大量抒情感懷類的詩篇,尤以晚年的無題詩和詠史詩成就最大,本課選讀的兩首詩,就是其代表作。

3、關於《錦瑟》

?錦瑟》一詩,堪稱李商隱詩集中的壓卷之作。然而,對於這首詩的旨意,千百年來聚訟紛紜,莫衷一是。這首詩,如果從具有高超的藝術成就和具有豐富的多解性兩方面看,可以説古代詩歌無一能比。元代的元好問就曾發出這樣的感歎:“望帝春心託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論詩三十首》)意思是説,像《錦瑟》(以及受李商隱影響的宋初的西昆體詩)這樣的詩固然好,可是就算東漢的大訓詁學家鄭玄再世,也只能望之興歎,無力為它作注。清代的大詩人大學者王士禎也曾發出“一篇《錦瑟》解人難”(《論詩絕句》)的浩歎,可見這首詩的特異之處。

二、如何理解《錦瑟》的字面意義?

1、理解典故

①莊周夢蝶

從前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樂,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一會兒夢醒了,卻是僵卧在牀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 這則寓言是表現莊子齊物思想的名篇。莊子認為人們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則無往而不快樂。它寫得輕靈飄渺,常為哲學家和文學家所引用。

②望帝啼鵑

望帝,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的稱號。傳説他因水災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中,死後靈魂化為杜鵑,啼聲非常悲悽。

③鮫人泣淚

?博物志》裏有海中鮫人泣淚成珠的故事。

④暖玉生煙

傳説藍田美玉深埋地下,不為人所見,但它那温潤的精氣卻能透過泥土,煙霧般升騰到空中。

2、翻譯詩歌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不知什麼緣故,錦瑟會有五十根弦,我現已年近半百,回首往事,歷歷在目,心情難以平靜。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像莊周那樣,我在清晨做了一場夢,夢見自己變成飛舞的蝴蝶;像古蜀國的望帝,把那幽怨的心事,寄託在杜鵑鳥的悲鳴中。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大海茫無際涯,明月照在蒼碧的水面,鮫人的眼淚化成萬千明珠;藍田山的美玉,沉埋在泥土裏,天晴日暖,生出裊裊輕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種種感慨豈待現在回顧追憶?它發生的當時我已經惘然失意,事後更何從追尋呢?

三、如何理解《錦瑟》的深層意境?

第一聯:起興。錦瑟的五十根弦,象徵詩人將近五十歲的人生(李商隱活了46歲)。瑟之發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傷感。“一弦一柱”,兩個“一”字,更加強了“五十弦”之繁多的感覺,既暗示了感覺的細緻繁複,也暗示了悲哀的沉重纏綿。則興寄遙深,感情凝重;“思華年”為全篇主唱,以下文字皆因此生髮出來。

中問兩聯,是全詩的主體部分,也是詩人追憶的內容。承首聯中的“思”字追憶往昔,詩人慨歎懷才見棄,自傷一生遭際。

第二聯:寄情於物,將“曉夢”、“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鵑”之物來表現。用了兩個古老的典故來傳達哀怨感傷之情,表達對美好情感的追懷。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年少才高,卻捲入晚唐的政治漩渦中進退維谷,懷才不遇而竟致終生潦倒無為,摯愛的妻子早逝於華年,如今只留下詩人自己在孤獨淒涼中追憶往事。猶如莊子“夢蝶”,不知哪種狀態是真實的自我了。

第三聯:借景生情,以“滄海月明”、“藍田日暖”之景象來寫“珠有淚”的悲哀與“玉生煙”的迷惘。神話裏説,月滿則珠圓,可是,月夜下的滄海明珠依然有淚,在茫茫無際的大海里,每一顆珍珠都是一個淚點,藍田山中出產美玉,有玉之處煙靄濛濛,而人們只見山中煙靄,不知玉在何處,美玉如同滄海遺珠一樣深埋水底,不能相見,無人賞識。

最後一聯:尾聯自問自答,點出此詩系追憶往昔,痛定思痛。所謂“此情”者,指的正是頷、頸兩聯中所寫的“曉夢”之痴迷、“春心” 之深摯、“珠淚”之哀傷與“玉煙”之迷惘,種種情事豈待成追憶時才感哀痛,華年流過之時,便已體味到了其中的苦澀悲哀。在暖玉生煙的縹緲裏,詩人回望華年往事,追憶往日情緣,空留當年的悵惘,令他再一次不勝嗟歎:回頭問殘照,殘照更空虛。

四、究竟《錦瑟》一詩的主旨和情感是什麼?

李商隱在月夜彈響了他的《錦瑟》。一曲悽婉的千古絕唱傾倒了後世無數的聆聽者,歷來也曾經引起過很多不同的解説和猜測,金人元好問在其《論詩絕句三十首》中便曾説過這首詩是“一篇錦瑟解人難”。

?錦瑟》一詩,境界撲朔迷離,情感深長綿藐,對於《錦瑟》一詩的主旨,歷來歧見紛紜,確實是一個千古之謎。

1、詠瑟詩。有人以為這首詩的內容是詠“瑟”這種樂器的,言“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四句是分別寫了瑟的適、怨、清、和四種樂調。

2、悼亡詩。認為詩人是在孤獨淒涼中思念亡妻,躬自哀悼。

3、政冶詩。還有很多學者把它當做政治詩來讀。並從詩人的經歷中尋找蛛絲馬跡,闡幽發微。

4、愛情詩。認為《錦瑟》是一首寫戀情的詩,是一個垂暮老人回首錦瑟華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悽美的歌。

5、傷世詩。認為此詩的主旨是“悵觸人生,情懷歷亂”。它向讀者傳達的是一種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詩歌約作於作者晚年,當是他回憶往事,對一生坎坷而發的感慨,儘管描寫委婉,旨意朦朧,但顯然有其寄託。李商隱在詩中隱去了平生所歷具體之事,以緣情造物的寫法,含蓄委婉地從多個不同角度抒寫了自己坎坷的際遇和哀怨感傷之情,痛惜華年流逝、抱負成空。

6、理想詩。認為此詩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思念和追求。

等等,不一而足。

我們認為:(並不要求學生認同)

這首詩應該是感時傷世詩。《錦瑟》這首詩全篇籠罩着一層濃重的哀傷低徊、悽迷朦朧的情調氛圍,反映出一個衰頹沒落的時代中正直而不免軟弱的知識分子典型的悲劇心理。它向讀者傳達的是一種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含蓄委婉地從多個不同角度抒寫了自己坎坷的際遇和哀怨感傷之情,痛惜華年流逝、抱負成空。

五、怎樣理解《錦瑟》一詩的表現手法?

1、比喻象徵,形象鮮明。

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象徵的手法來表達情感。“錦瑟”“蝴蝶”“杜鵑”“珠”“玉”象徵着美好事物。

2、意藴深厚,朦朧夢幻

?錦瑟》一詩,無論是“錦瑟”,還是“蝴蝶”“杜鵑”“珠”“玉”等,它們表現的情調心知肚明,完全意會,但究其具體,卻雲霧遮目,不甚明瞭。雖不能説李商隱開啟了朦朧詩的先河,但這種藝術嘗試和創新是獨特的,對後世影響很大,也許,正是李商隱詩歌中表現出的這種意藴深厚的朦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近人梁啟超曾説:“義山的《錦瑟》《碧城》《聖女詞》等詩,講的什麼事,我理會不着。拆開來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他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祕性的。”

六、背誦詩歌。

錦瑟微教案篇2

一、導入新課

中國古代詩歌浩如煙海,其中的名詩佳句多如繁星。人們也許並不知道它們出自何人之手,卻能將其熟記於心,並千古傳誦。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完成下面的詩句對接。

1.資料鏈接1——名詩對接。

①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②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③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你能説出這些詩句的作者是誰嗎?(李商隱)

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李商隱的代表作《錦瑟》。

二、瞭解作者

學生就自己蒐集的關於李商隱的資料進行交流。教師對學生交流結果予以梳理,指導學生學會蒐集信息、篩選信息、整理信息。

李商隱,晚唐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縣人)。他年輕時受牛黨令狐楚賞識而中進士,後來又被李黨王茂元招為女婿,因此牛黨認為他背恩負德。牛黨掌權後,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壓抑,鬱郁不得志,成了牛、李黨爭的犧牲品。46歲時死在滎陽。李商隱的詩歌,有的抒發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託古諷今的詠史之作,還有一類描寫愛情生活的無題詩,最為後代讀者所喜愛。他的詩有獨特的藝術成就,構思新巧,詞藻華美,想象豐富,風格婉轉纏綿。但有的作品傷感情調比較濃重,用典過多,隱晦難解。有《李義山詩集》。

三、賞析《錦瑟》

(一)教你方法:學詩三步走

讀:傾情誦讀,整體感知。

悟:感受形象,體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語言。

(二)誦讀詩歌,初步感知。

1.請兩名同學誦讀詩歌,老師及其他同學指出其誦讀的不足或錯誤。

聽朗讀錄音。

2.學生聽讀,在聽讀中把握誦讀節奏,感受詩的韻律,體味詩的意境。

3.學生結合註釋譯讀詩歌,瞭解詩歌內容,理解詩歌主旨。

(三)感悟詩意,理解主旨。

引導:我想大家在讀的過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現在就請同學們來談談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麼。你從詩中捕捉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可就全詩內容談,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給你的感受來談。

1.學生交流閲讀感悟,教師予以引導點評。

?參考】“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看到眼前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彷彿看到自己曾經有過的燦爛歲月、花樣年華,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熱血的凝鑄。可恨可歎的是這些輝煌已成為過去,並且是如此短暫──單單是“五十弦”,為什麼單單是“五十弦”呢?難道就沒有別的什麼可以選擇了嗎?詩人以“錦瑟”喻美好的“華年”,以“思”引發“無端”之問,一上來就開門見山,點出自己對人生價值的深深思考。

?參考】“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對人生終極價值的思考不唯我獨有:有着“鯤展翅九萬里”遠大志向的莊子,在夢中也不忘記對這個問題的探索,以致於夢生蝶翅,己蝶難辯;貴為人主的望帝死後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個不停的杜鵑鳥,來訴説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夢迷”着“曉”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戀或徘徊彷徨之意轉為富於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東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鵑心託”依“春”字點破,使舊有的怨恨悵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機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駐激勵自己向前搏擊奮鬥。

?參考】“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滄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瑩的淚花;藍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時,才能升騰飄逸的煙霞。物猶如此,人當如是。“滄海月明”與“藍田日暖”優美意境的創設,不僅僅是詩人精妙絕倫藝術素養的表現和揮灑,更是詩人回答人生價值的標準和尺度。詩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詩作的主題,整篇的閃光點在此,魂亦在此。

?參考】“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追憶過去,儘管自己以一顆浸滿血淚的真誠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歲月、如珠的年華,值得珍惜之時卻等閒而過;面對現實:戀人生離、愛妻死別、盛年已逝、抱負難展、功業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風光不再。如泣如訴的悲劇式結問,又讓詩人重新回到對“人生價值到底是什麼?到底該怎樣實現?”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強了詩作的震撼力。

2.小結詩歌內容:

錦瑟牽情,回首往事——往事如夢,感傷深沉——對月而泣,美夢如煙——追憶此情,當時惘然。

3.探究主旨。

引導:經過追憶往事,詩人的情感凝結在哪個詞語上?(惘然)

引導:作者為什麼而“惘然”?(為“此情”。)

引導:“此情”到底是什麼情?請同學們就此探討詩歌的主旨。

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全班交流,教師引導點評。

(悼亡説、戀情説、自傷身世説……)

(四)品味語言,賞析技巧。

引導:現在讓我們藉助一段動畫影片,來感受走進這首詩的意境。

n影片《錦瑟》.

學生觀後結合詩歌及畫面談談這首詩的意境。

引導:這首詩除了具有悽迷的意境外,還有哪些藝術特色?請同學們從它的語言特點,感情基調等方面再作分析、討論、交流。

學生結合具體的詩句談談詩的語言特點,感情基調等方面的藝術特色。

小結詩歌藝術特色:哀怨的基調

悽迷的意境

華美的語??

(五)再讀詩歌,感受詩意詩韻美。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走進了李商隱的情感世界,共同學習了他的《錦瑟》,儘管這是李詩中最晦澀的一首,但我們還是觸摸到了這位才華橫溢、命運多舛的晚唐才子的情感脈搏,這足以説明,只要用心體會,心靈總會相通。

五、佈置作業:

請將今天所學進行整理,寫成一篇賞析性的短文。

錦瑟微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 理解詩歌寫意的幾種常用方法;

2、 理解內部結構;

3、 理解李商隱詩歌的多種解法。

[教學重點]

掌握詩歌的基本的鑑賞方法:品味詩歌的形象。

[教學難點]

對本詩內部結構和思路的理解。

[教學方法]

譯寫法,點讀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近人梁啟超讀李商隱,值得我等深刻體會。他説:“義山的《錦瑟》、《碧城》、《聖女祠》等詩,講的什麼事,我理會不着。拆開來一句一句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它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祕性的。”(《飲冰室文集·中國韻文內所表現的情感》)

解説:凡讀過此詩,並稍稍瞭解李商隱生平者,無一不在煞費心思,絞盡腦汁,希望能從這首詩中更多地發現詩人,更深地理解詩人。於是,這首《錦瑟》便成為中國詩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謎”。

二、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晚唐詩人。字義山,號玉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應進士考試,至開成二年(837年),由於令狐的推薦,得中進士。曾任縣尉、祕書郎和川東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僧儒)李(德裕)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他的詩作,也有揭露現實黑暗的,但為數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詩歌的藝術上,特別是他的近體律絕,其中的優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綿密、典麗精工的藝術特色。他一生大約創作了六百多首詩,有《李義山詩集》。

三、對這首詩的多種理解

這首詩大約作於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這年詩人46歲,罷鹽鐵推官後,回鄭州閒居,不久病故。李商隱的詩風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詩婦孺皆懂,而李商隱的詩雖好學深思之人讀來也很費力,特別是他的無題詩,大多有一種朦朧的境界,不易得到確切的解釋。儘管如此,如果單從藝術鑑賞的角度來讀,它又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這首詩雖題為《錦瑟》,但並非詠物,不過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罷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無題詩,解讀極為不易。

四、常見的幾種理解:

1、 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2、 亡妻的深情悼念;

3、 作者的自傷。

五、分析第一種理解: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對全詩進行大意解説]

首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這用的是民歌的起興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當年,一言難盡,感慨萬千。

頷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此聯緊承上文“思華年”一語,寫詩人回憶中的感受。出句用莊周夢為蝴蝶事,似乎有這樣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樣美好,在回憶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確使人迷戀,致使詩人覺得它才是真實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頓狀況只不過是一場夢。但又可以反過來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頓狀況是真,則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豈不成了虛幻的夢?這真是“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詩人已經完全陷入一種迷惘的境界之中了。對句用望帝魂化杜鵑事,則似乎表明了詩人對“華年”的一往情深,即無論是夢是真,他都不會讓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滅,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樣借杜鵑的啼聲唱出自己的悲哀。這兩句各用一事,而銜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詩人用典的工巧。

翻譯出來:因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極深,真覺得此身為虛,而夢境才是真實的,即使杜鵑啼血也難表達我的相思之苦。

頸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本來,在頷聯裏詩人用“莊生”“望帝”兩典似乎已將他的“華年之思”説得差不多了,往下確實難以為繼,孰料詩人在瞬息之間視通萬里,給我們展示了這兩幅美好的畫面,真可謂奇峯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輪明月為背景,塑造了鮫人泣淚成珠的形象。這是從民間傳説中演化出來的,但又有作者的創造。“珠有淚”者,珠光、淚光融成一片,難以分清之謂也,它使人悵惘而又聯想無窮。試想,鮫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淚卻化為人們喜愛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讀者品嚐!至於這淚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淚還是作者本人之淚,大可不必去管,反正這意境是夠美的了。後一幅以藍田秀麗的羣山和温暖的陽光為背景,塑造了“玉生煙”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為人所見,但它那温潤的精氣卻能透過泥土,煙霧般升騰在空中,為山增輝。這個想象來源於古老的説法(晉陸機《文賦》裏“石韞玉而山輝”一句也來自這個説法)。但詩人引用這個説法的意義非同尋常:從玉被掩埋這一面來説,那是很可悲的;從“生煙”這一面來説,卻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況味也真是一言難盡。這兩幅畫面儘管色調不同,但在表達作者悵惘、悲傷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於它們的象徵意義如何,那就有待專家們各抒己見了。

翻譯出來:明月生於滄海的時候,我的淚水如珠,藍田玉山之上,那玉煙縷縷升騰,何嘗不是從我心中飄出?

尾聯:這一聯意思極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個“反跌”:“此情可待成追憶”猶言上面説的那番感慨哪裏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時才有,所以接着就補足一句“只是當時已惘然”。言外之意是,當時既有悵惘之情,則今日追憶必定更加悵惘,的確是不堪回首了。

翻譯出來:我痛苦的相思,何須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傾心於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經感到惘然若失了。

[板書設計]

首聯:年已半百,感慨萬千(比喻)

頷聯:因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極深,真覺得此身為虛,而夢境才是真

實的,即使杜鵑啼血也難表達我的相思之苦。(典故、傳説)

頸聯:明月生於滄海的時候,我的淚水如珠,藍田玉山之上,那玉煙縷

縷升騰,何嘗不是從我心中飄出?(典故、傳説)

尾聯:我痛苦的相思,何須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傾心於她的那一刻,

我就已經感到惘然若失了。(直抒胸臆)

六、分析其他幾種理解

1、 下面摘錄當代著名學者張中行的一段話,以備參考:

古今解此詩者總不少於幾十家吧,其結果自然就眾説紛紜,莫衷一是。我有時想,與其膠柱鼓此錦瑟,不如重點取意境而不求甚解。我曾用這種辦法試解:“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一晃年已半百,回首當年,一言難盡。“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曾經有夢想,曾經害相思。“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可是夢想和思情都破滅,所得只是眼淚和迷惘。“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現在回想,舊情難忘,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這樣解,雖然近於六經皆我註腳,總比大力考索而把意境弄得支離破碎好一些吧?(摘自張中行著《詩詞讀寫叢話》)

2、 課堂活動:點讀練習。請同學們給下面的話加上標點符號。弄清對《錦瑟》的幾種解釋。

a、朱彝尊:“此悼亡詩也。意亡者喜彈此,故睹物思人,因而託物起興也。瑟本二十五絃,絃斷而為五十弦矣,故曰‘無端’也,取斷絃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華年’,二十五歲而歿也。‘蝴蝶’‘杜鵑’,言已化去也。‘珠有淚’,哭之也;‘玉生煙’,已葬也,猶言埋香瘞(yì)玉也。此情豈待今日追憶乎?是當時生存之日已常憂其至此而預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李義山詩集輯評》)

b、何焯:“此篇乃自傷之詞,騷人所謂‘美人遲暮’也。‘莊生’句言付之夢寐,‘望帝’句言待之來世。‘滄海’‘藍田’言埋而不得自見;‘月明’‘日暖’,則清時而獨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摘自《李義山詩集輯評》)

c、汪師韓:“錦瑟乃是以古瑟自況……世所用者,二十五絃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為時尚,成此才學,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無端’,猶言無謂也。自顧頭顱老大,一弦一柱,蓋已半百之年矣。‘曉夢’喻少年時事。義山早負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夢。‘春心’者,壯心也。壯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鵑,已成隔世。珠玉皆寶貨,珠在滄海,則有遺珠之歎,惟見月照而淚。‘生煙’者,玉之精氣,玉雖不為人採,而日中之精氣,自在藍田。”(摘自《詩學纂聞》)

七、作業

同步作業本上的練習。

八、教後記

1、 實踐了“用教材教”的思想,不定了學生學教材,老師教教材的做法;

2、 倡導了自主自學的學習風氣。課堂大開放,讓學生自己感悟,老師不必為控制課堂而感到吃力,講一講,變成了寫一寫、讀一讀,説一説,議一議。

3、 理解了李商隱詩歌的迷離風格,學習了多種表達技巧,強化了文言閲讀能力的訓練,學習了標點符號的運用。

錦瑟微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知人論世,瞭解李商隱悽美的一生。

2.鑑賞這首詩,品味詩歌意境,從而領會詩歌美質,思索詩歌意旨。

3.誦讀鑑賞中感悟詩人的那一份“深情”與“痴情” 。

[教學重點、難點]

典故的使用。

本詩的旨意。

[教學方法]

誦讀、點撥、探究合作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前播放歌曲《青花瓷》)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等是每個人都曾經有的故事,等是一種很美妙的期盼。這首歌僅僅是寫青花瓷嗎?

看來,青花瓷是有故事的,在1000多年前,被稱為唐代的憂鬱王子的晚唐詩人李商隱面對一種很熟悉的樂器,有感而發,寫出了一首謎一樣的詩。它讓人百讀不厭,讀罷五味陳雜,這就是今天我們將要共同學習的——李商隱的《錦瑟》。

二、讀:傾情誦讀,整體感知

1.請全體同學放聲朗讀詩歌,老師提問:這首詩題為錦瑟,寫的是不是錦瑟呢?寫的是什麼?

明確:本詩“錦瑟”並非唯一的描寫對象,而是個引子,或睹物思人,或

聽琴興感,都是觸發聯想,誘發文思。真正要説的不是“錦瑟”,而是“思華年”,“思華年”是主眼。這也是古詩常用的手法——託物起興。

2.誦讀指導:這首詩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教師配上傷感的音樂。請一學生朗讀,把握誦讀節奏,用感傷的語調來讀。

3.思考:詩人為什麼會如此“惘然”?他在思什麼樣的“華年”?請同學們談談你從詩中讀出了什麼樣的感情。

學生回答。

4.教師總結:

近人梁啟超讀李商隱,值得我等深刻體會。他説:

“義山的《錦瑟》、《碧城》、《聖女祠》等詩,講的什麼事,我理會不着。拆開來一句一句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它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祕性的。”

——《飲冰室文集?中國韻文內所表現的情感》

?錦瑟》一詩,堪稱李商隱詩集中的壓卷之作。然而,對於這首詩的旨意,千百年來聚訟紛紜,莫衷一是。凡讀過此詩,並稍稍瞭解李商隱生平者,無一不在煞費心思,絞盡腦汁,希望能從這首詩中更多地發現詩人,更深地理解詩人。於是,這首《錦瑟》便成為中國詩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謎”。

這首詩,如果從具有高超的藝術成就和具有豐富的多解性兩方面看,可以説古代詩歌無一能比。元代的元好問就曾發出這樣的感歎:“望帝春心託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意思是説,像《錦瑟》這樣的詩固然好,可是就算東漢的大訓詁學家鄭玄再世,也只能望之興歎,無力為它作注。清代的大詩人大學者王士禎也曾發出“一篇《錦瑟》解人難”(《論詩絕句》)的浩歎,可見這首詩的特異之處。

三、悟:感受形象,體味意境。

1.探究活動??

寶玉對黛玉訴肺腑後,二人感情篤定。假設黛玉題帕,會送《錦瑟》中的哪一聯給寶玉?

頷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頸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1)學生合作探究,派代表發言。

教師點撥:詩中共有多少個意象?(錦瑟、華年、莊生、曉夢、蝴蝶、望帝、春心、杜鵑、滄海、明月、珠淚、藍田、暖日、玉煙)由此可以看出,詩人的“情”是如此的刻骨銘心,大痛無言,無法言説,只能借意象來傳遞,在一首七律中能用如此多的意象實不多見。

(2)教師小結

愛像蝴蝶夢一樣朦朧而又浪漫,令人神往迷戀;一片思慕春心付與悲啼的杜鵑,綿綿不絕。既能表現黛玉的痴情與忠貞,又蒙着一層悲劇色彩,與原著相符。寶黛奇情,有還淚説。那月下滄海的鮫人分明是黛玉的化身,愛情不為禮教認可,孤寂傷感,夜夜流淚成滄海。藍田美玉也能預表寶玉,純潔,有才華,埋于山中不外現。兩句表達了高潔的感情,是愛慕,執着,又是不敢褻瀆,哀思歎婉的。

2.探究活動二

李商隱的詩:有百寶流蘇的綺麗,有千絲織網的細密,有行雲流水的空明 。他的詩歌在我國詩歌史上佔有重要位,開闢了一種新的意境,豐富了唐詩的藝術成就。你認為本詩的主題是什麼?

(1)知人論世:學生介紹李商隱生平。教師補充。

(2)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介紹“自傷身世説”“悼亡説”“戀情説”等學説,並總結:

“蝴蝶夢”無限美好,卻虛幻短暫;“春心託杜鵑”淒厲悲哀;“滄海淚”孤寂淒寒;“藍田玉煙”飄渺而不可及。如作者的際遇遭逢,少有才志而捲入

朋黨之爭,仕途失意,為謀生東奔西走;中年喪妻,十四年婚姻聚少離多。美好總是乍現即逝,詩人難免不發出人生如夢往事如煙的感歎。

四、品:咀嚼涵泳,品味語言。

1.引導:這首詩除了具有悽迷的意境外,還有哪些藝術特色?請同學們從它的語言特點,感情基調等方面再作分析、討論、交流。

2.學生結合具體的詩句談談詩的語言特點,感情基調等方面的藝術特色。

小結詩歌藝術特色:哀怨的基調、悽迷的意境 、華美的語言。

3.再讀詩歌,感受詩意詩韻美。

五、總結

王蒙先生就曾説:“情種從《錦瑟》中痛感情愛,詩家從《錦瑟》中深得詩心,不平者從《錦瑟》中共鳴牢騷,久旅不歸者吟《錦瑟》而思鄉垂淚,這都是賞家與作者的合作成果。”

剛剛我們就是完成了一次與作家的合作,一種詩歌的二次創作,一種創作性的背叛——指的是對作者創作時的實際意圖的無意或有意的曲解。這種重新挖掘出作者自己未曾意識到的作品的潛在意義,或者增加一種預料不到,甚至可以代替原意的新意義。因此,我們讓詩歌的內容更加的豐盈。所以,《錦瑟》雖然晦澀難懂,但是我們依然觸摸到這位才華橫溢、命運多舛的晚唐詩人的脈搏。我們可以認為它是撥弄弦瑟,撫思華年,是追尋逝去的青春,是追問淡遠的少年志向,是追思政治的失意和惆悵,是傾訴沒落的時代,是訴説家事的衰頹。這足以説明,只要用心體會,心靈總會相通。

五、佈置作業:

1. 《紅樓夢》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在這一回裏,黛玉明明白白地説:"我最不喜歡李義山,只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黛玉為什麼不喜歡李義山?

2.試用現代詩演繹這首《錦瑟》。

錦瑟微教案篇5

【學習目標】

1.瞭解李商隱的生平及其創作情況。

2.理解詩中運用的典故及其寓意。

3.掌握“用典”這一表現方法。

【學習方法】

1、因聲求氣,以聲傳情;

2、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一、知人論世

1、李商隱(約813—約858),字,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是(朝代)最出色的詩人之一。他擅長詩歌寫作,和杜牧合稱“”,與温庭筠合稱為“”。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尤善七律創作,人稱“”。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故有“”之稱。

2、背景:李商隱從小穎悟,十六歲即以《才論》、《聖論》兩篇古文“出諸公間”,並受東都留守令狐楚賞識,令狐楚是當時駢文高手,李商隱得他悉心指點,很快青出於藍。二十六歲時,李商隱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進士,次年入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幕府,後娶其女為妻,琴瑟和諧。但當時的牛(僧孺)李(德裕)黨爭激烈,令狐楚屬牛黨,王茂元則屬李黨。李商隱此舉被視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綯指責為“放利偷合”,此後一生在牛、李兩黨的傾軋中度過,困頓淒涼,辜負了“欲迴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樓》)的壯志和才華,終年四十六歲。《錦瑟》作於詩人晚年,因主題難解,被戲稱為詩界“”。他一生大約創作了六百多首詩,作品集有《》。

3、詩歌名句:

(1)天意憐幽草。(《晚晴》)

(2)夕陽無限好。(《登樂遊原》)

(3)東風無力百花殘。(《無題》)

(4)蠟炬成灰淚始幹。(《無題》)

(5)何當共剪西窗燭。(《夜雨寄北》)

(6)身無綵鳳雙飛翼。(《無題》)

二、文本探究:

1、頷聯和頸聯用到了哪些典故?

2、怎樣理解《錦瑟》一詩的主旨和情感?

近人梁啟超曾説:“義山的《錦瑟》《碧城》《聖女詞》等詩,講的什麼事,我理會不着。拆開來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他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祕性的。”(《中國韻文內所表現的情感》)

三、拓展延伸:

1、“用典”分為哪幾種?

此詩主旨之所以撲朔迷離,難以索解,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用典。運用典故是中國古典詩詞中最常見的藝術手法。對於典故,權威的辭典《辭海》《辭源》都有如下的解釋:“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可見典故包含着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即古代的故事傳説等;二是,即有來歷出處的詞語句子。李商隱的詩,素以用典工整適切著稱。

2、閲讀下面詩句,找出沒有用典的句子。()

①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②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準》)

③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④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辛棄疾《破陣子》)

⑤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過故人莊》)

⑥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3、“用典”有什麼好處?

4、請簡要賞析下面這首詞的表現手法。

人月圓(金吳激)

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後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

[注]北宋亡後,吳激被迫仕金。在一農宴上.偶遇流落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錦瑟微教案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解作家生平,作品風格,本詩的創造背景;理解李商隱詩歌的多種解法,並背誦全詩。

能力目標 把握詩歌哀怨的感情基調及朦朧迷離的藝術境界;體會李商隱非寫實的藝術表現手法;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

情感目標 體會李詩神祕的美感,提高學生對文學藝術的審美情趣;強調美對人精神的涵養作用,鼓勵學生注重提高審美的境界。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品味詩歌哀怨的感情基調及朦朧迷離的藝術境界;體會李詩神祕的美感,提高學生對文學藝術的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尋找突破點、切入角度理解詩歌,即“理解詩歌的多義性”;體會本詩非寫實的藝術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1、中國古代詩歌浩如煙海,其中的名詩佳句多如繁星。人們也許並不知道它們出自何人之手,卻能將其熟記於心,並千古傳誦。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完成下面的詩句對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你能説出這些詩句的作者是誰嗎?(李商隱)

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李商隱的代表作《錦瑟》。

2、文學常識。

李商隱(約813—約858)晚唐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河南沁陽人。李商隱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温庭筠合稱為“温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錦瑟》這首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爭議最多、晦澀難懂、眾説紛紜,被人們稱為“斯芬達科斯之謎”、古典詩歌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二、賞析詩歌

(一)初讀,知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背誦詩歌。

2、看註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

無端(沒有理由,無緣無故地)

可(難道,哪能)

惘(wǎnɡ)然(迷惘,茫然)

用現代語句翻譯詩歌:錦瑟琴為什麼要有有五十根弦,每根弦都讓我追思美好青春。我曾經像莊周夢為蝴蝶一樣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終我只能像望帝那樣,把自己的傷心託付給杜鵑。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着,過去生活的圖景如同藍田玉山上的縷縷玉煙,依稀可見。這種悲歡離合的感情豈待如今追憶時才有,在事情發生的當時就已經感到惘然若失了。

3、討論:初讀這首詩有什麼樣的感覺?你覺得詩人想表達什麼?

指導提示:壓縮詩歌,抓詩眼,感詩情。

壓縮成七絕: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壓縮成五絕:錦瑟五十弦,弦柱思華年。此情可追憶,當時已惘然。

再壓縮:錦瑟弦,思華年。(內容詩眼)可追憶,已惘然。(情感詩眼)

4、小結:詩人看到錦瑟,聽到錦瑟幽幽的旋律,不由想起了自己青年時代。那是一段多麼美好而又感傷的回憶啊,可是往事卻如一片雲煙,令人難以真切把握。詩的內容是回憶往事,情調低沉,誦讀時要放慢速度,給人迷惘的感覺。

(二)再讀,析“此情”

1、朗讀中間兩聯,掌握四個典故。

①莊周夢蝶: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莊子·齊物論》)

莊周 夢中 蝴蝶 快樂

夢後 悵然

詩人 早年 及第娶妻仕進 快樂

現在 髮妻早逝 沉寂下僚 悵然

②望帝啼鵑:相傳戰國時蜀王杜宇稱帝,號望帝,為蜀治水有功,後禪位臣子(鼈靈),退隱西山,死後化為杜鵑鳥,啼聲悽切,後常指悲哀悽慘的啼哭。

一説,通於其相之妻,慚而亡去,其魂化為鵑。

望帝 國家生命 哀傷

詩人 青春愛情 哀傷

③鮫人泣淚:晉張華《博物志》:"南海水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

④暖玉生煙:相傳寶玉埋在地下,上空會出現煙雲,陽光下見得分明。珠玉 沉於海埋於土 泣淚生煙

詩人 沉寂下僚 半世蹉跎 自傷自憐

年少時 玉生煙 今日 珠有淚

2、分析重點詞語,探討“此情”。(各抒己見,不拘一格)

①“迷”——迷戀、痴迷、入迷、迷失;“夢”——理想、抱負、戀情、美好的時光等等。此情實為一種迷惘之情。

②“託”——寄託、託付(生而不能,死則續夢);“春心”——傷春之心,不忍逝去;愛情。此情實為一種懷恨、執着之情,也可為一種殷切的思念之情。

③“淚”——遺珠淚,理想不能實現,才能不被人識,深情無人領會。此情實為一種傷感、悲傷之情。

④“煙”——暖玉煙,可望不可及,幽微飄渺無法把握。此情實為一種無奈、嗟悼之情。

3、小結:所謂“此情”者,指的正是頷、頸兩聯中所寫的“曉夢”之痴迷,“春心”之深摯,“珠淚”之哀傷與“玉煙”之無奈,種.種情事豈待成追憶時才感哀痛,華年流過之時,便已體會到了其中的苦澀悲哀。

(三)三讀,悟詩情

1、請結合李商隱的生平及本詩的寫作背景,試着探討他究竟是為了什麼具體的事情而如此哀怨悲痛。(開放題,學生只要能自圓其説都可。)

李商隱才華橫溢,少有文名,抱負遠大,受牛黨成員令狐楚賞識而中進士,後來又與李黨成員王茂元的女兒相愛成婚,牛黨認為他背恩負德。牛黨掌權後,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壓抑,從此仕途坎坷,壯志成灰,成了牛、李黨爭的犧牲品。46歲時死在滎陽。

本詩作於詩人晚年,此時李唐王朝氣息奄奄,作者經歷宦海沉浮壯志成灰,妻子也已早亡。他一生的回憶,一生的苦心孤詣,一生的詩,一生的情,像一部高度濃縮的寫意默片,都在這首《錦瑟》中了。後人認為此詩是李商隱的壓卷之作。

有人説,《錦瑟》是中國詩歌史上解人最多、爭論最大、聚訟最繁的一首詩,古往今來解讀這首詩的作品不下數百,解讀的派別多達十餘種。晚唐以來留有姓名的解家就達百位以上。

關於《錦瑟》的詩意,最新的資料總結竟達十四解以上,大致包括令狐青衣説、音樂説、悼亡説、自傷身世説、哀唐室衰亡説、詩序説、情場懺悔説等。

相思説:思念戀人不能相聚的痛苦。看到“瑟”,想到琴瑟和諧的戀情。看到“錦瑟”,想到戀情的華美。錦瑟,你為何無緣無故有五十根弦,如此華美、豐富,每一弦、每一柱都勾起我對戀情的記憶。感覺幸福、遙遠又迷惘。像莊生夢蝶一樣如夢如幻,像望帝化鵑泣血哀啼一樣執着和悽美。感覺戀情如滄海明月中鮫人哭泣的眼淚化成的珍珠一樣晶瑩、純潔,又如藍田暖日裏美玉所升騰的繚繞煙雲一樣可望不可及。多想把這份記憶珍藏,可在過去戀情發生之時就已迷惘!

悼亡説:對亡妻的深切悼念之情。“此悼亡詩也。意亡者喜彈此,故睹物思人,因而託物起興也。瑟本二十五絃,絃斷而為五十弦矣,故曰squo;無端squo;也,取斷絃之意也。squo;一弦一柱squo;而接squo;思華年squo;,二十五歲而歿也。squo;蝴蝶squo;squo;杜鵑squo;,言已化去也。squo;珠有淚squo;,哭之也;squo;玉生煙squo;,已葬也,猶言埋香瘞(yì)玉也。此情豈待今日追憶乎?是當時生存之日已常憂其至此而預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

自傷説:詩人獨自哀傷之情。錦瑟呀,你為何要有五十根弦,如此華美、豐富,每一弦、每一柱都讓我想起過去的青春年華。感覺是那樣美麗、虛幻、飄渺、傷感。自己曾如莊生夢蝶一樣追逐美好夢想,曾如讓賢亡國、化鳥悲啼的望帝一樣執着。可理想未能實現,自己如滄海朗月中的鮫人泣淚為珠,雖然是滄海遺珠,未受重用,未展抱負,但依然如明珠一樣,閃亮依舊,晶瑩依舊,純潔依舊,絲毫不減高潔節操!可畢竟美好年華和理想如藍田暖日中的美玉升騰繚繞起來的煙雲一樣可望不可及。年華和理想多麼美好,真想永遠珍藏,只是當時心中已是迷惘一片,而現在才終於明白。

李商隱的一生,固然是在黨爭的政治派別夾縫中求得生存的,受過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擠,有過短暫的榮光,更有長期的失意。但他政治上的得失悲歡,未必用這樣朦朧的詩歌來表現,不能硬套中國古典詩歌“香草美人的傳統”(以愛情隱喻君臣際遇)。否則,李商隱的那些寫愛情的無題詩,像“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之類的,就都可當做政治詩讀了。個人認為,《錦瑟》還是一首寫戀情的詩,是一個垂暮老人回首錦瑟年華所唱出的一曲哀婉悽美的歌。

當然,詩歌欣賞本就是“ 仁者見仁 ”的愉快活兒。有自己的觀點,並能説明理由就行。

2、小結:《錦瑟》,像一座美輪美奐的迷宮,古往今來多少人為之驚歎心馳,卻尋不到進入的路徑,他們一開始便迷失在路口,惝恍猜測,未知所蹤。 元好問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寫:望帝春心託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清朝詩論家、一代詩宗王士禛也在詩論中説:一篇《錦瑟》解人難。雖然這首詩的主旨我們無法確定,但是一千多年來它依然深深的吸引眾多讀者,每個人似乎都能在這首七律中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感情寄託。王蒙先生就曾説:“情種從《錦瑟》中痛感情愛,詩家從《錦瑟》中深得詩心,不平者從《錦瑟》中共鳴牢騷,久旅不歸者吟《錦瑟》而思鄉垂淚,這都是賞家與作者的合作成果。”總之,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篇《錦瑟》。

(四)四讀,體美感

1、梁啟超先生曾説:“義山的《錦瑟》、《碧城》、《聖女祠》等詩,講的什麼事,我理會不着……但我覺得他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樣化的,神祕的。”張中行也説:讀這首詩“不如重點取意境而不求甚解”。

2、思考:詩歌中間兩聯描繪了怎樣的意境?他們又是如何體現豐富的情感的?

明確:這兩聯的手法和首尾兩聯不同,不是直抒胸臆,而是“立象盡意”,所立的意象,不是單獨的,各個意象之間隱含着和諧的關係。蝴蝶和杜鵑,莊生和望帝,屬同類,通過“曉夢”、“春心”將之深化到夢中和心中,就不是一般的,而是心靈的畫圖。同樣,滄海月明、藍田日暖,在時間上是一早一晚,在空間上是一海一陸。在色彩上冷暖交融,而在情調上則是珠淚之悲和如遇寒而霧,這是聯想的統一。而且此聯表面上與前聯不相屬,但在意脈上滲入了“可望不可即”的性質。照應了首聯的“思華年”,又為“成追憶”作了鋪墊。這樣,就以靜態的畫圖溝通了首尾兩聯意脈的律動。使得全詩不但統一和諧起來,而且將意象和抒情、視覺和心像、靜態和動態豐富統一在圓融的意境之中。

象徵的手法;跳躍的邏輯;聯想的統一;寫意的手法,朦朧美。

三、總結延伸

1、詩歌總結:

詩歌內容:

(首聯)錦瑟牽情,回首往事

(頷聯)往事如夢,感傷深沉

(頸聯)對月而泣,美夢如煙

(尾聯)追憶此情,當時惘然

詩的情感:追憶華年的迷惘與感傷

藝術手法:用典,象徵,聯想

李商隱對心靈世界作出了前人未曾有過的深入開拓與表現,他開拓了一個全新的藝術表現領域:非邏輯的、跳躍的意象組合;朦朧情思和朦朧境界的創造;把詩境虛化。完全不同與白居易強調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這樣的非寫實的藝術表現手法,不僅極大地擴大了詩的容量,而且留給讀者更大的聯想空間。就藝術表現手法的創新而言,在中國詩史上是空前的。直到清朝,西方的很多文化進入中國,對此才有了“唯美主義”這個西方人發明的標籤。到了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朦朧詩派

2、《紅樓夢》第32回《訴肺腑心迷活寶玉》裏,寶玉對黛玉訴肺腑後,二人感情篤定。假設黛玉題帕,會送李詩的哪一聯給寶玉呢?

參考:第一種看法:送頷聯——美好的愛情像蝴蝶夢一樣朦朧而又浪漫,令人神往迷戀;一片思慕春心付與悲啼的杜鵑,綿綿不絕。既能表現黛玉的痴情與忠貞,又蒙着一層悲劇色彩,與原著相符。

第二種看法:送頸聯——寶黛奇情,有還淚説。那月下滄海的鮫人分明是黛玉的化身,愛情不為禮教認可,孤寂傷感,夜夜流淚成滄海。藍田美玉也能預表寶玉,純潔,有才華,埋于山中不外現。兩句表達了高潔的感情,是愛慕,執着,又是不敢褻瀆,哀思歎婉的。

3、課外閲讀李商隱的兩首《無題》,體會其詩歌的藝術風格。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鈎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錦瑟微教案篇7

(一)知識目標:

瞭解李商隱及其詩歌。

(二)能力目標:

鑑賞這首詩,品味詩歌意境,從而領會詩歌美質。

(三)情感目標與價值觀目標:

學習各詩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瞭解詩人的不同藝術風格。

(四)重點:

鑑賞本詩哀怨的基調、迷離的意境、清麗的語言。

(五)難點:

本詩的旨意。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中國文學史上,唐代的詩歌浩如煙海,唐朝的詩人燦若繁星。但其中有一個詩人,他一不小心陷入了朋黨之爭,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這個詩人就是李商隱;他的一首《錦瑟》詩,讓無數人煞費心思, 絞盡腦汁, 希望能從這首詩中更多地發現詩人, 更深地理解旨意,於是 , 這首《錦瑟》便成為中國詩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謎”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探討這一首詩。

二、對於李商隱,我們並不陌生,因為他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千古名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樂遊園》);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無題二首(其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矩成灰淚始幹(《無題》)。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晚晴》);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賈生》)。

三、作者簡介:

李商隱(812~858),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晚唐詩人,與杜牧齊名,稱“小李杜”。他十六歲受東都(洛陽)留守令狐楚賞識,二十五歲時,李商隱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進士,可就在這時,令狐楚染病去世。沒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隱,一時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這個時候,屬於李黨的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因愛慕其才,聘請他去府中掌書記,並且還把女兒嫁給了他。原先李商隱出自令狐楚門下,自然被歸入了牛黨的陣容;現在李商隱又成了李黨的東牀快婿。“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隱卻如此輕易地“改弦更張”,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他的一生便始終伴隨着牛黨人的咒罵、詆譭、中傷,最終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渦中的溺水者。終年四十六歲,可謂英年早逝。(介紹文學上的貢獻及“牛李黨爭”)

四、朗讀指導:

詩的內容是回憶往事,情調低沉,誦讀時要放慢速度,給人一種迷惘的感覺。

五、典故補解:

1、望帝啼鵑

望帝,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的稱號。傳説他因水災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中,死後靈魂化為杜鵑,又名子規,啼聲非常悲悽。

2、良玉生煙

傳説藍田美玉深埋地下,不為人所見,但它那温潤的精氣卻能透過泥土,煙霧般升騰到空中。

六、內容精析(師生互動,注意學生的自主、合作、交流):

(一)首聯——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1、“無端”是什麼意思?傳達出一種怎樣的情感?

☆無緣無故,沒有來由,此有發問之意。瑟弦的多少原本是無從發問之事,於無從發問處發問,正表明情緒的強烈濃重,表明心中某種情緒積累已久、積累已深,迫切需要宣泄。

2、作者強調“一弦一柱”有何用意?

☆“弦”“柱”與“華年”相聯繫,又與上文的“五十”相呼應,表明心中情感的強烈濃重。錦瑟弦多而音繁,則華年事多而情濃。強調“一弦一柱”,則表明每一件事都很值得回憶,每一件事都會引起強烈的感觸。

3、詩人由“五十弦”的錦瑟想到了什麼?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明確】詩人由“五十弦”想到了年近半百的自己,進而由“錦瑟”想到了自己的青年時代。這其中運用了傳統的比興手法。既就錦瑟起興引出年華虛度的傷痛;又是以錦瑟作比,含蓄表達懷抱利器而埋沒於世的悲憤。瑟為錦瑟,製作精良,裝飾華美;人為俊彥,飽讀詩書,志氣凌雲。瑟無端製成了五十弦,人也不明不白地,將近半百了(李商隱只活到46歲,這裏説“五十”是取其約數)。

4、作者為何由瑟入筆起興? (幻燈片無,另講)

☆或者是因為見到錦瑟而引起追憶;或者是因為聽人彈瑟而觸發感受;或者是因為親自操瑟而引出心事。這裏的不明確是“朦朧”特點的體現,也正是“朦朧”的好處:可以為欣賞者提供更廣闊的欣賞品味的空間。

(二)頸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

1、典故“莊生夢蝶”在這裏可作怎樣的理解?

☆①體現世事的變化難測,難於把握。②表明美好夢想的幻滅,迷惑悵惘。曾經的追求終成幻影,曾經的美夢終於成空。……

2、典故“杜鵑傷春”在這裏可作怎樣的理解?

☆①聽瑟的感覺:聽到錦瑟音哀曲怨,就如聽到杜鵑鳥送春歸去的悽婉之音。②傷逝與無奈:自己年華已逝,事事成空,今生今世恐怕再無轉機;死掉之後,也只會如望帝一樣留下無限悲悽。③不甘之情:望帝之心通過杜鵑之啼傳達出來;鼓瑟之人一片心思通過音樂傳達出來;我的一片心思則會通過詩作傳達出來。不能將其輕棄。④惋惜之意:可歎望帝一片赤誠卻是如此結局;可歎望帝一份“春心”只能以哀啼相告;可惜我們的心思總是隻能以另一種方式傳達。……

3、這兩句詩體現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情緒?

☆夢幻 美好 迷離 悵惘 // 怨憤 哀怨 淒涼 悲苦 不甘

在頷聯裏詩人用“莊生”“望帝”兩典似乎已將他的“華年之思”説得差不多了,往下確實難以為繼,孰料詩人在瞬息之間視通萬里,給我們展示了這兩幅美好的畫面,真可謂奇峯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輪明月為背景,塑造了鮫人泣淚成珠的形象。

(三)頷聯——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

1、典故“鮫人泣珠”在這裏可作怎樣的理解?

①鮫人泣淚為珠;鼓瑟者因痛苦心事奏樂:美麗總是與痛苦相連;②月亮、珍珠、淚珠都是圓而亮的,前二者相映,原本美麗異常,加上淚珠,卻構成了一種悽楚之美。③ “滄海”極易令人想起“滄海桑田”的成語,有隱指今昔變化巨大之意;而隨着時間的流逝,曾經的痛苦,在今天回憶起來,都成為一種美麗。……

2、典故“良玉生煙”在這裏可作怎樣的理解?

或指美好時光,或指美好夢想,或指美好情緣,或指美好前途:①異常美好卻無從把握,難於得到,甚或連蹤跡都難於尋覓;②就如玉深埋地下卻又露有痕跡一樣,此情深埋心中卻又時有顯露;③可以意會卻難以言傳;④可以望見卻難以企及。……

3、上下聯各寫出了怎樣的意境?

空曠 寂寥 孤獨 冷清 悽美 //美麗 朦朧 似真似幻 若即若離

(四)尾聯——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1、“此情”呼應上文何處?

☆“此情”與“思華年”相呼應。

2、“惘然”怎樣解釋?

☆惘然:失意的樣子;心裏好像失掉了什麼東西的樣子。

3、這句詩可作怎樣的理解?

(這一聯意思極為明白 , 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個“反跌”:“此情可待成追憶”猶言上面説的那番感慨哪裏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時才有 , 所以接着就補足一句“只是當時已惘然” 。言外之意是 , 當時既有悵惘之情,則今日追憶必定更加悵惘,的確是不堪回首了。)

①説明“此情”存在時間已經很長(扣“藍田日暖玉生煙”一句,彼時見煙即已知玉存在,由此生情)。

②説明對“此情”的無奈:當時面對“此情”就無辦法,今天面對“此情” 必定更加悵惘 , 的確是不堪回首了。

七、意旨的幾種觀點:

蘇 軾:詠瑟抒情 朱鶴齡:深悼亡妻 何 焯:自傷身世 程湘蘅:自序其詩

錢鍾書:自寓創作

一般説法:

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2、晚年追敍平生、自傷身世之辭

舉例解説此詩:

1、自傷身世:錦瑟呀,你為什麼偏偏是五十根琴絃呢?聆錦瑟繁弦的一音一節,都讓我回憶起已逝的美好年華。音繁而緒亂,悵惘以難言。我曾像莊周夢蝶一樣,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終只能像望帝那樣,把自己無限的悲感和難言的冤憤,託付給送春歸去帶着悽音的杜鵑。我身世悲涼,像皎月落於滄海之間,明珠浴於淚波之界;我理想破滅,如藍田山日光煦照,化山中美玉為氣煙。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知無窮的悵恨?早在當時我已感到不勝惆悵。

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一晃年已半百,回首當年,一言難盡,感慨萬千。因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極深,真覺得此身為虛,而夢境才是真實的,即使杜鵑啼血也難表達我的相思之苦。明月生於滄海的時候,我的淚水如珠,藍田玉山之上,那玉煙縷縷升騰,何嘗不是從我心中飄出?我痛苦的相思,何須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傾心於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經感到惘然若失了。

八、藝術特色:

1、抒情含蓄。中間兩聯追懷往昔,並沒有指實年月日期和涉及具體的人事內容,而是化用了四個典故,營造出“莊生夢蝶”、“杜鵑傷春”、“明珠落淚”、“良玉生煙”四個靜謐、清麗、迷離而含帶悽傷的畫面,以象徵自己的遭際,寓託自己的心境,從而讓讀者去揣測、體認寄寓其中的心情意緒,去尋味、把握隱伏其下的情感內涵。情感內容雖隱約不明,感傷情調卻明顯無疑。

2、對仗工整。本詩所用四個典故,原本風馬牛不相及,詩人立足於自身抒情需要而加以調度驅譴,使其馬牛同欄而聯姻對偶。從旨意看,四句詩既各自獨立,又互相呼應。從形式看,則頷聯以“望帝”對“莊生”、以“春心”對“曉夢”、以“託”對“迷”、以“杜鵑”對“蝴蝶”;頸聯則以“藍田”對“滄海”、以“日暖”對“月明”、以“玉生煙”對“珠有淚”,無論詞性還是詞語結構,都屬對工穩,一絲不苟。尤其是以“藍田”對“滄海”,甚是巧妙。“藍田”本是地名,但作者卻借其字面本義,以“田”對“海”(古人常以此兩者相對,“滄海桑田”即其顯例),以“藍”對“滄”(“滄”字本義是青色),變借對為工對,由此可見李商隱擇字用語的考究。

3、意境朦朧。此詩營造的四個畫面,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清麗、靜謐,而又如夢似幻,似霧中看花,水中望月。“莊生”句本就是描繪夢境,“望帝”句則是一個近似神話的虛幻傳説,頸聯兩句雖有日月映照,但同時有煙霧瀰漫、水汽蒸騰。畫面的虛幻迷離,抒情的含蓄婉約,典故、象徵、暗喻手法的兼舉並用,使詩呈現出一種隱約朦朧、雲裹霧障的意境,也使歷來難以計數的讀者於此探隱索微,留戀忘返,極富吸引力。因而,儘管人們對此詩旨意不甚了了,卻依然為它的情調、畫面、氣氛、意境所吸引,吟誦於口而思索於心。這真是一個有意味的審美現象。

錦瑟微教案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引導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詩歌,瞭解李商隱的生平和藝術創作特點。

2、學習從宏觀上把握詩歌的意境、情感和表現方法。

能力目標:1、訓練學生讀詩誦詩的能力,體會李商隱詩歌意境高遠,語言華美,情深意濃的特點。

2、理解李商隱詩歌的多種解法。

情感目標:品味詩人獨特的人生際遇。

教學重點:訓練學生讀詩誦詩的能力,體會李商隱詩歌意境高遠,語言華美,情深意濃的特點。

教學難點:理解李商隱詩歌的多種解法。

教學方法:研讀法、討論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名句填空(多媒體課件展示)

①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②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③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這些詩句都是千古傳誦的名句,難怪同學們都耳熟能詳。這些詩句均是出自朦朧詩人李商隱之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朦朧詩的代表作—《錦瑟》。

二、作者簡介(多媒體課件展示)

李商隱(約813—約858)晚唐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應進士考試,至開成二年(837年),由於令狐的推薦,得中進士。曾任縣尉、祕書郎和川東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僧儒)李(德裕)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他的詩作,也有揭露現實黑暗的,但為數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詩歌的藝術上,特別是他的近體律絕,其中的優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綿密、典麗精工的藝術特色。他一生大約創作了六百多首詩,有《李義山詩集》。

三、整體感知

1、聽音頻範讀,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標出停頓。

2、學生齊讀,讀準字音和停頓。

3、請一位學生朗讀,讀出感情。(讀完後教師要做評價和指導)

通過三遍朗讀,我們瞭解到這是一首飽含深情的抒情詩,但究竟寫的是什麼,依然不是很清晰。想要準確把握詩歌情感,從詩人的生平和詩作的創作背景入手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

四、背景介紹(一代情種——李商隱)

很多人稱李商隱為情種,這和他豐富曲折的感情經歷密切相關。李商隱二十三歲那年,(公元835年)便上玉陽山學道,在靈都觀裏,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宮女、後隨公主入道的女子宋華陽,宋年輕美麗,聰慧多情,郎才女貌彼此吸引,雙雙墜入情網。兩個多月後,這段超出常規的愛戀,終因不為禮教和教規所容以致無疾而終,然短暫的歡娛,無望的戀情,卻在李商隱的心中留下了永遠的傷痛,於是,他寫下了系列《無題》詩(多媒體課件展示),懷念那段美好的時光。

李商隱26歲入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幕僚,並愛上王茂元之女。公元838年正月初五,兩人舉行結婚儀式。結婚後感情殊好。有一首思念愛妻的《夜雨寄北》,仍然為現代人稱道。公元851年,李妻早逝,李商隱寫了一些詩懷念她。逢着美景良辰,則懷念當時歡愛,而無時無刻不悲悼,見一花一草也要寓意興悲,自此以後,李商隱每逢七夕必有一詩。李商隱一生在牛、李黨爭的夾縫中求生存,備受排擠,潦倒終身,他一生又為情所困,為情所累,留下了這麼多哀婉豔麗的詩篇。真可謂:詩人不幸,詩歌幸。這首詩就是詩人46歲罷鹽鐵推官後,回鄭州閒居時所作,不久病故。

五、課文研讀:

首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這用的是民歌的起興手法。“瑟”是一種樂器,有二十四弦、二十五絃、五十弦,作者此處無端發問“瑟為什麼無緣無故有五十根弦呢?”用意是抒發自己無盡的感慨,感歎自己一晃年已半百,回首當年,一言難盡。那每一根琴絃,每一根琴柱都如自己已逝去的美好年華,讓作者思緒萬千。

頷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此聯緊承詩歌的主要內容“思華年”一語,寫詩人回憶中的感受。《莊周夢蝶》出自莊子的名篇《齊物論》,説的是莊子在熟睡中夢到自己變成了一隻翩翩飛舞的蝴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醒來之後分不清是莊周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變成了莊周。這個典故指的是對絕對自由、美好境界的追求。對句用望帝魂化杜鵑的事,説的是周朝末年蜀國的君主在死後魂化為杜鵑,在暮春之時望着自己的國家不斷哀啼,感傷春去,也哀痛亡國。此句寄託了作者無限的哀思、難言的愁緒與不懈的追求,就算自己死後化為杜鵑也將依然不放棄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頸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本來,在頷聯裏詩人用“莊生”“望帝”兩典似乎已將他的“華年之思”説得差不多了,往下確實難以為繼,孰料詩人在瞬息之間視通萬里,給我們展示了這兩幅美好的畫面,真可謂奇峯突起。前一句寥寥七個字,包含“滄海、明月、明珠、淚珠”四個意象,為我們展示了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輪明月為背景,塑造了鮫人泣淚成珠的形象。這是從民間傳説中演化出來的,但又有作者的創造。“珠有淚”者,珠光、淚光融成一片,難以分清之謂也,它使人悵惘而又聯想無窮。試想,鮫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淚卻化為人們喜愛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讀者品嚐!後一幅以藍田秀麗的羣山和温暖的陽光為背景,塑造了“玉生煙”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為人所見,但它那温潤的精氣卻能透過泥土,煙霧般升騰在空中,為山增輝。這個想象來源於古老的説法(晉陸機《文賦》裏“石韞玉而山輝”一句也來自這個説法)。氤氲的霧氣在山頂升騰,朦朧飄渺,當人們想要走近一探究竟,卻什麼也看不到了,作者的這句吟誦是對美麗願望可望而不可及的慨歎。這兩幅畫面儘管色調不同,但在表達作者悵惘、悲傷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於它們的象徵意義如何,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見。

尾聯:這一聯意思極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個“反跌”:“此情可待成追憶”猶言上面説的那番感慨哪裏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時才有,所以接着就補足一句“只是當時已惘然”。言外之意是,當時既有悵惘之情,則今日追憶必定更加悵惘,的確是不堪回首了。

整首詩的鑑賞完成了,我們完全沉浸在詩歌綺麗飄渺的意境中,但作者要借本詩傳達什麼樣的感情呢?相信同學們還是不能品味完全,這就是《錦瑟》,人們研究了千餘年依舊未能全解。

大學者梁啟超也説:“義山的《錦瑟》、《碧城》、《聖女祠》等詩,講的什麼事,我理會不着。拆開來一句一句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它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祕性的。”

解説:凡讀過此詩,並稍稍瞭解李商隱生平者,無一不在煞費心思,絞盡腦汁,希望能從這首詩中更多地發現詩人,更深地理解詩人。於是,這首《錦瑟》便成為中國詩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謎”。我們可以多角度的理解這首詩,所謂“詩無達詁”,只要言之有理,能從詩中找到根據,就是合理的。下面給同學們提供幾種常見的理解,可以參考使用。

六、常見的幾種理解:(多媒體課件展示)

1、詠物詩。黃朝英《靖康緗素雜記》:義山《錦瑟》詩……山谷道人讀此詩,殊不曉其意,後以問東坡,東坡雲:“此出《古今樂志》,雲:‘錦瑟之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聲也,適、怨、清、和’。”案李詩,“莊生曉夢迷蝴蝶”,適也;“望帝春心託杜鵑”,怨也;“滄海月明珠有淚”,清也;“藍田日暖玉生煙”,和也。一篇之中,曲盡其意,史稱其“瑰邁奇古”,信然。劉貢父《詩話》(按,即劉(分攵)《中山詩話》)以謂錦瑟乃當時貴人愛姬之名,義山因以寓意,非也。

2、悼亡詩——對亡妻的深情悼念。朱彝尊:“此悼亡詩也。意亡者喜彈此,故睹物思人,因而託物起興也。瑟本二十五絃,絃斷而為五十弦矣,故曰‘無端’也,取斷絃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華年’,二十五歲而歿也。‘蝴蝶’‘杜鵑’,言已化去也。‘珠有淚’,哭之也;‘玉生煙’,已葬也,猶言埋香瘞(yì)玉也。此情豈待今日追憶乎?是當時生存之日已常憂其至此而預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李義山詩集輯評》)

3、愛情詩——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4、自況詩——自傷身世。何焯:“此篇乃自傷之詞,騷人所謂‘美人遲暮’也。‘莊生’句言付之夢寐,‘望帝’句言待之來世。‘滄海’‘藍田’言埋而不得自見;‘月明’‘日暖’,則清時而獨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摘自《李義山詩集輯評》)

七、總結詩歌的藝術特色

1、善於用典2、哀怨的基調3、朦朧的意境4、華美的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