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蒙氏數學教學反思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76K

撰寫教學反思能夠提高老師的自我批評能力,作為一名老師,小夥伴們需要不斷地撰寫教學反思,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大班蒙氏數學教學反思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大班蒙氏數學教學反思8篇

大班蒙氏數學教學反思篇1

一、活動情景

在組織數學教學活動《數量調查》時,請幼兒從周圍生活中找出數量是2的物體。當幼兒説出:“人有兩隻眼睛。”後,幼兒將觀察的注意力都轉移到了人的身體上來。欣欣説;“人有兩隻耳朵。”寧寧説:“人有兩條腿。”他説完坐下後,另一位幼兒不舉手就坐在那兒説:“小時候有四條腿,長大了有兩條腿,老了有三條腿。”別的孩子也聽到了,就説:“我知道,我知道,我聽過這個。”鑫鑫還連忙站起來説:“老師,這是個謎語啦。是人。我小時侯爬就是四條腿的。”這麼一來,孩子們的興趣就轉到人到底有幾條腿上來了。我就請他站起來,把他剛才説過的話再説一次,並請他説明理由。他回答説:“人在小時侯不會走路,就爬,是四條腿;長大了,可以走路,是兩條腿;老了,要用枴杖,就是三條腿。”其他幼兒也説:“對的,是這樣的。”為了讓幼兒有一個正確的觀念,我請幼兒安靜下來後,提問:“小時侯是用什麼在爬?”“是用手和腳一起爬的。”“老了,走不動了,枴杖的作用很大,那能把枴杖是腿嗎?”“不是,枴杖能幫助老爺爺走路。”於是,根據幼兒的回答,我繼續提問,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數量觀念:“剛才小朋友給我們説了一個謎語,小朋友也猜出來了是人。那麼人到底是有幾條腿呢?”幼兒齊聲回答:“兩條腿。”接下去,幼兒的思路便又重新轉移到了不同物體的數量上來了,活動得以正常、繼續展開。

二、活動分析:

1、幼兒期的行為具有模仿性,因而在獨立思考問題時也易受他人的影響。當一個幼兒説出人有兩隻眼睛後,其他幼兒的回答,都是從人的身體上展開來的,他們從模仿中獲取數量是2的物體的經驗,在思維上是侷限的。

2、隨着幼兒心理髮展水平的提高,幼兒也能表現出智力活動的積極性。小朋友從其他幼兒的回答中想到了有關人的一個謎語,而其他幼兒則積極地對此進行説明,這時幼兒將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數學活動相結合,幼兒的興趣和主動性在圍繞這個問題的準確與否上得到了體現。

3、幼兒對於數量的判斷由於出現了這個謎語,而顯現出一定程度上的困難。這時,教師正確的引導、幫助就極為重要了。讓幼兒通過對問題的思考:小時侯是用什麼在爬的?枴杖是腿嗎?從而確立正確的數量觀念。即現代人是有兩條腿的。

4、由於幼兒心理活動的穩定性進一步加強,所以,當幼兒獲得正確的有關腿的數量觀念之後,便就在教師的引導下,繼續展開對不同物體數量的尋找。

三、活動反思:

1、幼兒的思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因此教師的引導語言必須有助於幼兒拓展思維,活動中幼兒的注意力轉移到了人的身體上,回答的情況單一。教師提問:“除了人的身體上的某些器官可以用數量2來表示,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用數量2來表示。”將幼兒的注意力引至生活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培養幼兒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2、在活動中,出現教師始料未及的情況時,應採取認真地正面應對的方式,而不應該是迴避的態度。孩子對於自己的想法總有獨特的見解,教師給予他們表達的空間,讓孩子在輕鬆的氣氛中獲取知識、經驗,在活動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因此,我認為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應培養孩子學數學的興趣、學數學的方法及創新的意識。在本次活動中,組織幼兒對生活中事物數量的觀察和討論來提高他們的興趣;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尋找符合要求的物體的數量來掌握學習的方法;創新則是啟發和肯定幼兒的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大班蒙氏數學教學反思篇2

意圖

5歲~6歲的幼兒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能分析、理解事物間的相應關係,懂得初步的推理、假設:同時他們渴望成功,對抽獎類充滿神祕感的遊戲極感興趣。我園旁邊有家超市不時以各種抽獎遊戲開展宣傳活動,我班大多數孩子都玩過。曾經經歷過這種遊戲,卻一直未能得獎或者總是不能拿到大獎的孩子,往往都會感到奇怪、不解,甚至沮喪,產生挫敗感。為了幫助幼兒“揭開謎底”,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概率,正確認識生活中很難抽到大獎的現實。

2.學習推理,會對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應判斷,並能説明理由。

3.根據自己的意願與想法制作轉盤,並用清晰簡練的語言説明設計意圖。

活動準備

摸球抽獎工具(1個摸袋、8個橙色乒乓球、1個白色乒乓球)、轉盤抽獎工具各1套,依據2個遊戲設計的統計紙和與統計紙相配對的色筆各一套,2種糖果獎品,已裁好的圓形卡紙人手1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好奇

教師鼓勵孩子根據過去的生活經驗回答問題:你們玩過抽獎遊戲嗎,是怎麼玩的?老師昨天也玩了3次,為什麼總是拿不到獎呢?

教師承接孩子的回答,適時拿出魔術袋,引出活動內容:今天我們也來玩兩個抽獎遊戲,找找為什麼總拿不到一等獎,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二、遊戲進入學習

遊戲一:轉轉盤

教師出示轉盤:這是轉盤,觀察一下,上面有幾種顏色?想一想,轉盤停止轉動後,指針可能會指在哪裏?(如果幼兒只説停在某一種顏色上,繼續追問:能肯定嗎?那應該怎麼説?教師再次引導孩子用“可能”推斷遊戲結果,如轉盤停止轉動後,指針可能會指着紅色。可能會指着黃色,還可能會指着藍色。)

教師:是不是真的會出現這些情況?請a組8個小朋友輪流撥動轉盤試試看。每個人只轉1次,注意觀察每一次轉動停止後,指針指在哪裏?(教師在統計表上幫助記錄。)

教師引導孩子觀察統計表並討論:轉盤停止轉動後,指針曾經指過哪裏?指着哪裏的機會最多,為什麼?

遊戲二:摸球

教師出示摸袋:這個遊戲的名字叫摸球。魔術袋裏有許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獎,摸出黃球沒獎。待會兒b組8個小朋友一個一個依次上來摸球,摸球后請在色球下面的豎線上畫上相應顏色的圓圈。(幼兒依次玩摸球遊戲,並記錄遊戲結果。)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統計表:讓我們看看有多少人的夢想能成真。教師用油筆把統計結果寫在橫線上,如果有孩子夢想成真,則請獲獎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賀。

教師引導孩子討論:為什麼這麼多人摸出黃球,卻這麼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導孩子用“可能”一詞對摸獎結果作各種各樣的猜測)

教師把魔術袋中的乒乓球倒進透明的容器中,幼兒通過觀察驗證自己之前的猜測。

三、製作並檢驗

教師:“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幼兒園打算在遊園活動當天設置一個轉轉盤拿禮物的抽獎活動。遊戲設3個獎項:一等獎1個文具盒,二等獎1支鉛筆,三等獎1粒糖。你們最希望在活動中拿到什麼獎?

教師承接上面的談話繼續引導幼兒思考,為下面的製作活動做鋪墊:這個轉盤應該怎麼設計,轉盤裏應該設置幾種顏色,這些顏色分別代表哪些獎項,應該怎樣分配這些顏色的範圍我們的願望才能實現?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指導並分別瞭解孩子的意願是否和設計、製作情況一致。

請幼兒介紹作品,並説説設計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斷作品效果與設計意願是否相符。

四、總結揭開謎團

教師:今天玩了兩個抽獎遊戲,你們自己也設計了抽獎工具,現在都知道為什麼總是抽不到大獎的原因了吧?(引導幼兒總結,並指出這不是“運氣”的問題,而是設計的問題。)

活動延伸

把兩套抽獎玩具和幼兒自制的轉盤投放到區域中,讓大家繼續體驗,重點指導在教學活動中未能理解知識點的幼兒。

大班蒙氏數學教學反思篇3

設計意圖

在一次創遊活動中,我班幼兒在飛飛超市裏發現了購買物品與錢計算不清楚的問題,有的孩子説應該做一個清單,有的孩子説就應該把買的東西畫下來,孩子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提出:5-6歲幼兒已能發現生活中許多問題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並從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為抓住幼兒生活中出現的“真”問題,並以此為支持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契機,我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購買初步感受10以內錢幣的換算。

2.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購買計劃,並能對購買商品統計分析。

3.鼓勵幼兒獨立完成購買活動,體驗換算錢幣的樂趣。

重點難點

1.運用不同的紙幣+硬幣的組合方式組合10元錢。

2.10以內的減法運算。

難點:

1購買物品後找零的運算。

2探索購買物品數量與錢的關係

3嘗試分類物品。

活動準備

1.超市圖片、標有價格的物品。

2.幼兒購買物品賬單、個1元硬幣、5元紙幣、10元紙幣若干、托盤若干

活動過程

1.開始導入

(1)教師出示超市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這是什麼地方?

教師:這裏是幹嘛用的?

教師:買這些東西需要什麼呢?

教師總結:原來這裏是超市,我們需要用錢在裏面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2.引導幼兒預估10元錢的價值,及對一般商品價錢預先斷。

教師:如果你有10塊錢你會在超市裏些什麼?

幼兒:我想買棒棒糖,鉛筆,零食。

教師:哦,原來你們有這麼多想買的東西。熊老師很好奇你們想買的這些東西都需要多少錢呢?例如:棒棒糖多少錢呢?

教師總結,我們喜歡的物品有的需要2元有的需要3元

教師:小朋友們算一算,如果你買棒棒糖2元鉛筆一元,夠不夠?有沒有多的錢?可不可以繼續購買?

3.教師出示1元硬幣及5元、10元紙幣,引導幼兒自行組合出10元錢。

(1)教師:今天熊老師給沒個小朋友都帶了1元硬幣和5元及10元的紙幣,熊老師很想知道如果是你,你會選擇怎麼取出10元錢呢?

幼兒:可以取一個5元加5個硬幣

教師:我認為你説的很有道理,還有沒有其他的分法呢?

(2)教師總結孩子們對10元錢組合方式,為幼兒後期運用時做鋪墊。

4.引導幼兒運用記錄表,記錄自己的消費。

教師:我們買這麼多東西,怎麼知道每個多少錢,用了多少,還剩多少呢?

幼兒:我們可以用計算表來記錄

5.教師鼓勵幼兒換算錢幣獨立購買,並記錄自己錢幣的使用情況。

教師:我們在班上也開了一個超市,我們一起去買吧。

(1)第一次購買

教師:我們請每個小朋友去超市先買一樣物品後回到你的位置用記錄表記錄你的錢幣使用情況!

幼兒操作,教師當售貨員,引導幼兒購買物品時需要付錢。

待幼兒回位置換算好後,教師提問

教師:現在你們買了一樣物品後還剩多少錢?

教師:還可以繼續購買嗎?

(2)第二次購買,引導幼兒換算好自己的錢幣。

教師:買了兩樣物品後,你們還剩多少錢

教師:還可以繼續購買嗎?

(3)第三次購買,引導幼兒將錢使用完

教師:這次我們繼續購物,這次你們要好好想想我把10塊錢用完,可以買那些?

6.統計物品與數量的關係

(1)教師:現在我們用了10元錢買了許多的東西,請你們數一數,你用10元錢買了多少樣東西?

教師:為什麼有的小朋友10塊錢買的多,有的小朋友10塊錢買的少?

教師總結:原來我們買的物品貴,就數量就會少,物品便宜數量就會多!

(2)教師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分類物品。

教師:你有這麼多東西你想怎麼分類呢?

幼兒:我是按價格分的2塊的在一起,3塊的在一起

幼兒:我是種類型分,吃的放一起,用的放一起。

教師總結:我們有很多的分類方式可按價格分,可以按顏色分,可以按種類分……

7.分享購物體會,結束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當了一次購物員,購買了許多的物品,請小朋友將你的購物心得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吧!

8.活動延伸:

最後還有一個小小的任務,利用假期休息時間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場,超市等地方詳細看一看大人如何購物,如何使用人民幣,也可以自己去購買,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訴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將幼兒的學習與他們真實的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突出科學領域學習“情景化、過程化、活動化、經驗化”的特點,通過對錢幣的組合,現了10以內的部分加法,在隨後的活動中我運用孩子們自己設計並使用的“計算表”來記錄自己的活動,在購買活動裏我設計了三個層次,在每一次購買後引導幼兒總結自己之前購買的物品及剩餘錢,為幼兒再次購買做預算,通過探索,“超市物品購買的”方式,體驗了10以內減法的運算,同時也感受了數字帶來了樂趣,最後以討論的方式探索出購買物品數量與物品價格之前的關聯,通過真實可見的物品鼓勵幼兒做出自己的判斷。同時活動符合《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的要求,及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積累經驗,並運用與新的學習活動中,有利於形成終身受益的學習品質。

大班蒙氏數學教學反思篇4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都應該是學習簡單的統計數據的方法,這樣統計方法在我班幼兒過去接觸得非常少。所以,雖然課前我也對活動教案仔細閲讀過,活動準備也相對比較充分,但活動開展中還是出現了許多的問題。比如,孩子們在剝花生的時候,有很多孩子的興趣都會落在別的小朋友身上,有的幼兒會玩弄花生,還有的幼兒記錄的時候還不知道分清記錄表上的格子……諸如此類的小問題。活動結束後,我也對本次活動進行了思考,數學活動中除了要關注教學活動本身,還要關注其他什麼呢?

一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今天提供的花生與記錄單都是一樣的,這樣的結果勢必對不同能力幼兒的發展有一定的侷限性。特別是第一次記錄的表格明顯太大了,而第二次記錄的表格則相對小了。所以在數學活動中的操作材料提供上,也許不能僅僅依賴於數學操作材料上提供的現成的表格,而應該設計相對合理,便於幼兒看懂和操作的記錄表。最好還能滿足不同幼兒能力的需要,能激發一部分幼兒接受自我挑戰。

二是重視幼兒操作技能的養成。在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在數學操作中的習慣與技能。良好的操作習慣與操作技能也是順利達成教學目標的保障。所以每個環節中,我都事先提清楚要求,然後讓幼兒進行操作,這樣往往會收到比較好的效果,而假如教師的要求不清,幼兒則無法順理成章地完成要求的任務。今天的花生很充足,我保證了幼兒人手一份花生,這樣減少了幼兒在操作中相互的爭搶、等待的時間,為活動爭取了一定的時間。

大班蒙氏數學教學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 鞏固對半圓形和梯形的認識。

2. 複習20以內的計數與單雙數。

3. 能合作設計規則,自主遊戲。

活動準備:

在黑板上畫出帶數字的各種圖形,將小貓,小兔,公園畫在圖形的兩側。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察遊戲圖。

教師:1.圖上有誰?它們要去幹什麼?

2.圖上有哪些圖形?圖形上面有些什麼?

(二)交代遊戲玩法。

教師:小兔和小貓要去公園,小兔喜歡走單數的梯形,小貓喜歡走雙數的帶弧形的圖形,而且要按從少到多的順序走到公園,看誰能找出它們的行走路線,很快畫出來。

(三)幼兒尋找行走路線。

(四)請部分幼兒畫出遊戲路線,其他幼兒進行驗證。

(五)改編遊戲,自主活動。

1. 教師:你喜歡這個遊戲嗎?你覺得什麼地方可以改一改?

2. 幼兒兩兩結伴設計數字遊戲,然後一起玩一玩。

3. 幼兒分組講解自己設計的遊戲,師生討論的數學內容與玩法,提出改進意見。

4. 幼兒改進遊戲玩法與規則,繼續分組遊戲。

5. 全班選出最受歡迎的數學遊戲,一起玩一玩。

課後反思:本活動把圖形與計數,單雙數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幼兒按單雙數的多少順序進行排序,從而找到行走的路線;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改進規則,自主遊戲。

大班蒙氏數學教學反思篇6

生活中會碰到很多的測量內容,特別是我們自然角的植物一天天的長大,孩子每天觀察着,每天都會向我來報告自己的種子發芽了,自己的種子長高了,某某某的種子長的最高。這個時候,我會故意問問孩子,“哪到底是誰的種子長得最高呢?”或者問他們“誰知道自己的種子長的有多高啊?”“你去量量看你的種子有多高啊!”……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接觸着測量,慢慢就有了測量的需求。觀察着孩子的反應,很多是植物與植物的對比,有的是在那裏目測,當我提出用量量的方法,有孩子都跑回去從書包裏拿出尺子,可是在那裏比劃了半天,回來跟我説:“老師,我不會量。”

看來數學活動“測量”的教學時機到來了。我在活動中提供了一些豐富的自然測量材料,如吸管、粉筆、牙籤、紙盒、帽子等,通過不同的材料測量桌子的長度和寬度,讓孩子瞭解測量工具的不同,測量的結果也是不同的。同時重點解決了測量的方法,如起點、終點、首尾相接、記錄的要點等。在此基礎上,我再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不只是在活動室裏測量,還延伸到户外,如量滑滑梯、圖書架、操場等,讓幼兒自由測量各種物品做好記錄,滿足孩子測量的需求。讓他們在操作中通過對比、討論,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給幼兒與同伴足夠交流、解決問題的機會,是本次活動的亮點。在活動,盡力體現以孩子為主,讓大多數孩子能主動去學、願學、樂學,培養幼兒對測量產生興趣,嘗試藉助工具測量周圍物體,進一步瞭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中,孩子們興致濃厚,能大膽嘗試各種工具進行測量,也能用他們喜歡的方式記錄下測量的結果。然而,在活動中也存在一些困惑:1.幼兒由於個體差導,出現個別幼兒孤立活動,不願與同伴交流,任教師如何鼓勵也無濟於事,該如何?2.測量工具的投入數量及種類應如何把握“度”。 3.在活動中是應讓幼兒帶着問題去測量,還是讓他們在測量中發現問題?如果他們不能從中自己發現問題,我們該如何辦?

大班蒙氏數學教學反思篇7

教學目標

1、能進行30以內的物羣計數,説出總數

2、體驗兩個一數計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耐心細緻地用新的辦法計數。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學準備

活動道具:黑白棋子各1筐,空筐兩個(自備)多用插板1個,已插好的29個組塊(如圖)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師“派派麥麥帶來了許多圍棋子,你知道一筐有多少嗎,怎樣才能知道呢?(數一數)“派派和麥麥想請你用一種新的方法數出有多少個棋子,這種方法叫兩個一數,你們知道兩個一數是怎麼數的嗎?大家會數了嗎?”

2、演示規則 教師:“請小朋友每人去找一個好朋友,兩人合作來做數數的遊戲。(請一名幼兒配合,邊説邊演示下面的操作),兩人分工,一個數白棋子,一個數黑棋子,一個數白棋子。數之前先在活動單上的方框先畫出你數的是那種棋子,然後開始兩個兩個數,數完之後在活動單上圈出你的總數,然後兩人交換材料再做一次、最後看看兩人圈出的總數是否一樣。“教師:“這個活動的名字就叫“數的快“。大家會玩了嗎?

3、介紹鞏固活動 出示底紙1(排座號):“今天我們可以接着玩“排座號“的遊戲,還記得是怎麼玩的嗎?“請幼兒複述規則。

4、分組操作

幼兒自選操作活動,教師幫助幼兒理解理解規則,教師重點關注幼兒合作遊戲和兩個一數的表現,並做個別指導。觀察指導教師巡視幼兒的操作,觀察幼兒能否友好合作,能否將兩個數,選擇指導對象,適時提供幫助。

5、提示換組

教師:“做完一個活動的小朋友 請你先把材料還原,然後可以去其他組去玩一玩。

6、交流評價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目標為三點:

1、能進行30以內的物羣計數,説出總數。

2、體驗兩個一數計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耐心細緻地用新的辦法計數。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參與操作,興趣點很高。但是對於兩個一起數的方式,很多幼兒還是在這節活動中很難掌握,我發現大部分幼兒在操作活動環節還是會一個一個的點數。通過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減少棋子的數量,比如一開始各投放20個黑白棋子,然後通過幼兒的掌握水平,再逐漸增加棋子的數量。

大班蒙氏數學教學反思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分解、組成,掌握交換規律將數量進行分合的方法。

2、能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

活動準備:

ppt課件、幼兒畫冊3練習、筆

活動過程:

一、複習5以內的組成

1、遊戲"對數":教師出示一個數字,如,教師説一個數字3,幼兒快速地説出一個對數,兩個數合起來必須是5。

2、組織小朋友利用遊戲的形式複習5以內數的組成。

二、學習6的組成

l、(觀看ppt)提問:秋天果園裏的果子成熟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果樹上長出了許多的果子,有紅的、有綠得,看第一棵樹,先長出了幾個什麼顏色的果子,又長出了幾個什麼顏色的果子,一共長出了幾個果子。

2、引導小朋友講述:第一棵果樹上先長出了1個紅蘋果,又長出了5個綠蘋果,一共長出了6個蘋果。

3、師:1和5合起來是6。

4、(點擊第二幅圖)提問:現在果樹上先長出了幾個果子,又長出了幾個果子,一共長出了幾個果子?引導小朋友説出5和1起來是6。

5、提問:這兩個組成式你發現了什麼。

6、小結:我們發現這兩個組成式兩個數字交換了位置,它們的總數不變。

7、以同樣的方式學習6的其他組成。

8、小結:6有5種組成,其中有兩對是可以交換的。

三、學習6的分解

1、提問:樹上的果子都成熟了,看喜羊羊和美羊羊,各帶了兩個大籃筐來摘果子了。看樹上有6個果子,喜羊羊先摘了幾個蘋果放到了第一個籃子裏,又摘了幾個果子放到了第二個籃子裏?

2、引導幼兒講述:樹上一共有6個果子,喜羊羊摘了1個果子放到第一個籃子裏,又摘了5個果子放到第二個籃子裏。6可以分成為1和53、同法學習6的其它分解。

3、小結:6有5種分解,其中有兩對是可以交換的。

四、練習6的分合。

1、教師出示作業,介紹作業要求。

2、幼兒做練習,教師指導評價。

3、小結講評:今天我們知道了6的5種組成方法和5種分解的方法,讓我們把學到的知識和你的爸爸媽媽説一説吧。

活動反思

學習數的分解,可使幼兒初步理解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係,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數概念的理解,併為學習加減法打基礎。學習數的分解對幼兒來説有些難度,掌握起來不太容易。幼兒只有在實際動手操作中感知,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數的分解。因此,本次活動,我以幼兒的操作探索為主,讓幼兒在操作中發現6的分解方法,再輔助與教師的總結概括,使幼兒對6的分解有清晰的認識,最後以遊戲的形式進行鞏固,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鞏固知識。但由於幼兒的操作、分析、概括能力有個體差異,有的幼兒不能完整的掌握6的所有分解方法,所以還需要在今後的自選活動中進行個別指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