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捉太陽教案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16K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案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在制定教案之前,一定要先明確好自己的教學目標,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小班捉太陽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閲。

小班捉太陽教案5篇

小班捉太陽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內容,學習説“……醒來了”“……睡着了”。

2、區分兩段音樂不同的性質,體驗詩歌所表現的“熱鬧”和“靜悄悄”。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⒈課件

⒉太陽、月亮、小草、花、小鳥、小兔、小朋友圖片 ⒊音樂:《歡樂頌》、《搖呀搖》

活動過程:

一、理解詩歌第一段內容:

⒈看課件,提問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

教師小結:太陽出來了,小鳥醒來了,小樹醒來了,小朋友醒來了,白天真熱鬧。

⒉太陽出來了,還有誰醒來了?

小結:太陽出來了,……醒來了……醒來了……醒來了,白天真熱鬧。

⒊小動物、小朋友都醒來了,他們會做些什麼事情呢? 他們會唱歌跳舞真熱鬧呀。讓我們也來唱歌跳舞熱鬧一下。

⒋感受熱鬧的音樂:隨《歡樂頌》的音樂,師生共舞。

二、繼續看課件,理解第二段內容。

⒈提問:看,誰出來了?小草在幹什麼?還有誰在睡覺?

教師用詩歌小結:月亮出來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靜悄悄。

⒉提問:月亮出來了,還有誰睡着了?鼓勵幼兒用詩歌中的結構説出來。

⒊感受安靜的音樂:黑夜靜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們也休息吧。 在《搖啊搖》的音樂中做花、草、睡覺的動作。

三、完整欣賞:

⒈放錄音,幼兒欣賞詩歌。今天,太陽和月亮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太陽和月亮》。

⒉提問: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月亮出來了,誰睡着了?(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⒊看圖片師生朗誦詩歌。

四、感受音樂的性質,體驗白天的熱鬧和黑夜的靜悄悄。

⒈太陽和月亮帶來了兩段音樂。一段是白天,很熱鬧的;一段是黑夜,靜悄悄的。讓我們來聽一聽哪段是白天,熱鬧的;哪段是黑夜,靜悄悄的。

⒉聽音樂:《歡樂頌》和《搖呀搖》 提問:哪段是白天,熱鬧的;哪段是黑夜,靜悄悄的?

⒊小結:第一段音樂好象許多的小朋友和小動物一起出來玩,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做遊戲熱熱鬧鬧的,是白天。第二段音樂好象小朋友、小動物都睡着了,靜悄悄的,是黑夜。

五、遊戲:白天和黑夜。

遊戲規則:《歡樂頌》的音樂時,小朋友離開座位,做花、草、動物醒來蹦蹦跳跳的動作,《搖呀搖》時回到自己的座位做睡覺的動作。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選擇了幼兒熟悉的太陽、月亮作為內容,以幫太陽和月亮找朋友作為活動的主線。冷暖色調的兩幅背景圖幫助幼兒感受了熱鬧與安靜。在欣賞詩歌的時候,我的本意是讓幼兒找出詩歌中提到的小動物,但可能幼兒的注意都被太陽和月亮吸引了,當我問太陽的好朋友是誰的時候,幼兒回答是月亮,卻沒有説是小動物,再次朗誦詩歌后幼兒還是回答不出來,我只能自己把詩歌中提到的小動物找出來,導致後面一個環節幼兒一起跟讀詩歌並檢查找出的小動物對不對不能展開,而且由於幼兒對於提問好多都回答不出來,整節課基本都是老師在講,幼兒只是坐着聽,沒有達成語言課的目標。

小班捉太陽教案篇2

?活動背景】

小班創意美術《太陽娃娃》是我們在開展建構式課程《石頭大玩家》主題活動中產生的。在《石頭大玩家》主題活動中,我們按照主題目標,和孩子、家長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石頭,我們發現,石頭很有趣,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小山,有的像餅乾,有的像巖石,不僅形狀不同,還有不同的顏色。我們和石頭玩起了鋪路、造房子、斯諾克、石頭造型、畫石頭、夾石頭等遊戲,石頭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驚喜和快樂。其中孩子最喜歡的就是鵝卵石了,它們圓圓的,光滑的外形,使孩子不時地擺玩着,有的説它像花心、像大餅、像臉蛋、像太陽……在幼兒充分想象的基礎上,我們開展小班創意美術《太陽娃娃》,幫助幼兒提升對於石頭的經驗,獲得想象和創作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根據鵝卵石外形特點,大膽使用橡皮泥,用團、搓、壓、扭等方法制作太陽娃娃。

2、大膽想象,表現太陽娃娃的可愛,體驗創作的樂趣。

3、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悦。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鵝卵石、蛋糕盆人手一個;各色橡皮泥每桌一份;電子白板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察材料,引出課題。

1、組織幼兒觀察桌上材料。

師:今天,我們桌子上有些什麼呢?

教師小結:對,我們桌子上有五顏六色的橡皮泥,有蛋糕盆子,還有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收集的鵝卵石。

2、引發思考:不用小手碰,仔細看看,你覺得鵝卵石像什麼?

根據幼兒回答小結:鵝卵石像……,它還像太陽。

展示課件太陽娃娃,鵝卵石像太陽娃娃的什麼?

3、提出要求:今天,我們就用鵝卵石和橡皮泥來做一個可愛的太陽娃娃。

(評析:這個環節,由觀察桌面材料引出,充分考慮了小班幼兒注意力發展的特點,引導孩子發現今天活動的具體活動材料,引出主要材料——石頭,然後通過簡單的提問、觀察,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幫助幼兒梳理鵝卵石的特點,為後面用鵝卵石製作太陽娃娃做鋪墊。)二、師幼互動,探索製作太陽娃娃的步驟、方法。

1、怎麼做太陽娃娃呢。出示並演示課件。

①步驟1:選擇一塊鵝卵石,轉一轉,看一看,怎麼放才適合做太陽娃娃的臉,然後用一點點橡皮泥捏在鵝卵石後面,壓在蛋糕盆上,將鵝卵石固定在盆子裏。

②步驟2:接下來就來做太陽娃娃。太陽娃娃的臉上有什麼?眼睛、嘴巴可以怎麼做。

塗手練習:團一團,團成一個小圓子,壓一壓,變成一雙小眼睛。團一團,壓一壓、捏一捏,變成彎彎小嘴巴。

③步驟3:太陽娃娃的五官做好後,接下來做什麼。太陽娃娃的辮子可以怎麼做呢?

塗手練習:搓一搓,搓得細細長長的,變成根根小辮子。

師:太陽娃娃做好了,他笑眯眯的,有好多辮子,發出許多光芒,照得我們滿頭大汗的。

(評析:這個師幼互動、交流分享的環節中,教師恰到好處地運用了電子白板課件演示,使孩子一目瞭然地瞭解了石頭怎樣擺放最適合做太陽娃娃的臉,運用課件演示同時配上朗朗上口的兒歌,幫助孩子瞭解太陽娃娃瞭解製作太陽娃娃五官的方法。在活動中,幼兒始終處於興奮狀態,通過説説、看看、學學,幫助孩子掌握了搓、團、壓、卷等技巧,孩子興趣濃厚。)2、拓展想象,表現太陽娃娃的可愛。

①出示太陽娃娃範例2,組織幼兒説説:這個太陽娃娃和剛才我們做的太陽娃娃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小結:他們的眼睛、嘴巴的形狀不一樣,而且,他們的辮子也不一樣,我們做的太陽娃娃的辮子是搓一搓做成的,這個娃娃的辮子是搓一搓後,再扭一扭做成的,而且顏色也不一樣,剛才用了一種顏色,第二個太陽娃娃用了兩種顏色,看上去更漂亮了。

②出示範例3、4,組織幼兒説説,喜歡哪個娃娃嗎?為什麼?他們是怎麼做的?

教師小結:這個娃娃的辮子製作的方法又不一樣了,它是用先搓一搓,再捲一捲的方法,像個小蝸牛,而且用了五顏六色的,像彩虹。

第四個娃娃也是用團一團,捏一捏的方法,看上去像只孔雀,真漂亮。

(評析:環節中,教師依次出示了幾個不同的太陽娃娃的範例,引導孩子比較觀察,説説這些太陽娃娃有什麼不同,你最喜歡哪個?想想它是怎麼做出來的,幫助幼兒知道,嘴巴、眼睛形狀不同,製作出來的太陽娃娃也各不相同,太陽娃娃的辮子可以用搓、團、卷等各種方法制作,可以選擇幾種顏色製作,可以按一定的規律排列等。通過一系列的觀察和欣賞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對太陽娃娃的認識,提高了孩子製作的技能技巧,還進一步提高了孩子比較、觀察和欣賞美的能力。)3、你想做一個什麼樣的太陽娃娃?

根據幼兒的講述,教師在電子白板上進行操作,幫助幼兒梳理自己的經驗,加深對自己想象的印象。

(評析:這個環節給了孩子思考的時間和機會,教師運用電子白板的功能,將孩子思考的及時進行在課件上展示出來,對於小班孩子來説,這是將想法落實在行動上的一個最好的説明,使孩子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設想,並及時梳理、調整,使孩子獲得了更多的經驗,這個環節,將孩子的想象、表述上了一個新台階。)三、幼兒創作。

活動反思:

新《綱要》中提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孩子天生就是愛遊戲的,如果利用遊戲情境來激發他們的創作慾望,讓他們在遊戲情境中來體驗和享受自我創作的成果,無疑是最適合的。因此,我選擇了幼兒生活中都十分熟悉的“太陽” 為題材,採用集體幫蛋糕盆打扮,巧妙製作成一個個太陽寶寶的形式為主線貫穿整個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操作,在操作後玩耍、再次遊戲,體現了“玩中學”的教學理念。而紙又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接觸到的,根據小班幼兒喜歡撕紙的特點,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又滿足了他們的需要。

活動主要分為了三個環節:首先出示蛋糕盆,以魔術的方式變成太陽。再出示彩紙,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跟着祕訣學會撕紙。最後,讓幼兒在音樂中自由動手操作。

不足之處:

1、在導入部分太過僵硬了,孩子沒有被吸引住,變魔術的過程應該是一個吸引孩子的過程。我想這還需要不斷經驗去累積。

2、在提出問題:“你能猜出光芒是由什麼來做的嗎?”,沒有體現幼兒的主體性,只是我一個人在説。

3、在示範時,我想應該要把它全部貼滿,我説了要全部貼滿再那勾線筆畫眼睛,可是孩子們似乎沒有聽進去,有兩組的小朋友先拿好勾線筆了。

經過這次的活動,我發現我的不足遠遠勝過優點,我將繼續努力,改進我的方法、不足之處。

活動中幼兒自始至終都置身於遊戲情境中,興致勃勃、大膽想象,積極創作。在與“太陽寶寶”玩的過程中,激發了他們無限的創作潛能,從孩子們完成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色彩斑斕的“太陽寶寶”正是他們愉悦情緒的充分體現,他們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小班捉太陽教案篇3

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神奇的太陽鏡》

一、設計意圖: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孩子年齡小,知識經驗貧乏,往往通過感知和依靠表象認識事物,幼兒的科學活動也是在與周圍的事物的互動中完成的。科學教育生活化,生活問題科學化已成為現代科學教育改革的方向。本次活動正是選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一些現象一些問題。科學現象五彩繽紛,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兒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慾望。保護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興趣,鼓勵和培養幼兒對科學的求知慾和探索慾望。因此,選擇了這節幼兒感興趣的現象來進行探索,並從中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索能力。幼兒科學活動中探索能力的培養,也就是通過幼兒的.觀察、操作、討論等實踐活動,讓幼兒自主活動,主動地進行探索活動,從而來培養和發展幼兒的探索能力。

二、活動目標:

1、運用太陽鏡感知周圍事物的變化。

2、激發幼兒積極探索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各色兒童太陽鏡,成人太陽鏡,各色玻璃紙,紙製鏡框,雙面膠。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展開,直接導入。

1、講一講太陽鏡的作用。天氣越來越熱了,很多人都戴上了太陽鏡,太陽鏡有什麼用呀?

2、示範正確的戴法。(教師可以故意戴錯,請幼兒糾正正確的戴法:兩隻彎彎的鈎是掛在耳朵上的。還可以引導幼兒打開眼鏡和收起時的方法,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幼兒選眼鏡。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款太陽鏡戴上

(二)幼兒探索:戴着太陽鏡去旅遊。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到各個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戴上太陽鏡後不同的變化。探索過程中和幼兒個別指導交流。

(三)交流。一起休息:你帶上眼鏡後有什麼發現?

師生總結:原來太陽眼鏡可以把周圍的東西變成和它一樣的顏色呀。(詩歌出示)“我帶上了紅色的太陽鏡,小草變成了紅色,小亭子變成了紅色……,老師的臉變成了紅色,一切都變成了紅色,太陽鏡呀真好玩。請幼兒用詩歌的語言表述自己戴上太陽鏡的發現。

(四)交換太陽鏡再探索。

1、呀!怎麼你的太陽鏡和我們的不一樣呀?引導孩子和同伴交流太陽鏡的不同。(顏色多樣:紅、黃、藍、綠、紫、咖啡等;款式不同: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小動物造型;大小不同:成人的和兒童的)

2、交換太陽鏡再探索,和好朋友交換不一樣的太陽鏡,我們再去旅遊了!

五、延伸活動:

自制太陽鏡。教師做好的框架,請幼兒用透明彩色玻璃制粘貼鏡片。

小班捉太陽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詩歌中“靜悄悄”與“熱鬧”的氛圍,體驗詩歌帶來的不同意境。

2、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感情地誦讀。

3、初步學習仿編。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感情地誦讀。

進行仿編。

活動準備:

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今天有兩位客人到我們班來了,我們看看是誰呢?

環節簡析:直接導入,抓住幼兒的興趣。

2、出示圖片太陽

提問:太陽是什麼時候出來的呢?

出示圖片月亮

提問:月亮是什麼時候出來呢?

環節簡析:這兩個提問,幫助幼兒對相關生活經驗的回憶和整理。

二、看圖理解兒歌

1、這兒有一首兒歌叫《太陽和月亮》,教師朗誦:太陽出來了,小花醒來了,小鳥醒來了,小兔醒來了,白天真熱鬧。月亮出來了,小花睡着了,小鳥睡着了,小兔睡着了,夜晚靜悄悄。

剛才老師念兒歌的題目是什麼?

2、引導幼兒用兒歌裏的話説出來。

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

白天怎麼樣呀?(引導幼兒用熱鬧一詞,今天我們小二班來了這麼多的爸爸媽媽,我們今天的教室裏也很熱鬧)

什麼時候靜悄悄呢?大家都要幹什麼?

你們是怎樣睡覺的?

環節簡析:教師富有感情的示範朗誦,幫助幼兒對兒歌內容的理解,同時能給幼兒正確的語音、語調的示範及情緒上的感染。適時的提問,幫助幼兒梳理兒歌的內容,加深對兒歌的理解。

注意一:幼兒只能為點點塗色,不要塗在它的臉蛋上的腦袋上。不能夠把顏色塗到黑色邊框外面.

注意二:指引幼兒不要把油畫棒的衣服弄掉了.

注意三:塗色過程中指導幼兒換顏色塗。

結束部分:

將好的作品拿出來給其他幼兒觀看,點評做的好的地方.

塗好顏色的幼兒將油畫棒放回盒子裏,老師為其作品寫名字,拍照。

活動延伸:

教師:小朋友們都為自己的好朋友蘑菇點點穿上了漂亮的花衣裳,可是,小雨傘也想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我們一起為小雨傘也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出示圖一當範畫(五顏六色的小雨傘).給每位幼兒發一張未塗色的小雨傘.

教學反思

根據小班孩子年齡特點,我選擇了塗色課,由於小班孩子剛開始接觸顏色,所以我並不要求他們認識顏色,先學會區分不同的顏色,知道變換顏色去塗.這節美術課我做了以下幾點小結:

剛開始的手指謠是個形象而又簡單有趣的導入,孩子們都很感興趣,但是因為重點在塗色方面,所以在手指謠上並沒有要求孩子能夠熟練.我發現一個讓孩子感興趣的導入遊戲在是一個活動很關鍵的部分.而且孩子的注意力一旦都專注在老師這裏,老師的情緒也得到良性的提高.

在出示範畫時,由於範畫紙張過小,色彩沒能充分引起孩子的注意,在引導孩子為蘑菇點點穿花衣裳方面,程序太多,引起孩子等待時間過長.給予孩子説話的機會比較少,應該讓孩子有大膽猜測的機會,發散他們的想象力.

在評課當中,發現這幾幅範畫可以再延伸做成繪本,給孩子更寬的想象空間 ,充分吸引到孩子.

塗色前就應當告知孩子塗色要領,也不至於孩子隨便的塗畫,這一活動目標沒有很好的體現.

因為經驗尚淺,對幼兒的反應不能很好的應對,活動中的引導不是很到位,在今後的活動中要多觀察孩子的言行和心理,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

小百科: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佔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着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着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小班捉太陽教案篇5

設計意圖: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有一個太陽和月亮,但是對於小班小朋友來説,還分不清什麼時候會出現太陽,什麼時候會出現月亮。孩子們對太陽是白天出現的,而月亮是黑夜才出現的這樣的一個自然現象瞭解還比較模糊。《太陽和月亮》這節課中的白天和黑夜是一個最突顯的素材,根據小班幼兒直覺行動思維的年齡特點,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再加上班上孩子喜歡琅琅上口的詩歌。所以我選擇了《太陽和月亮》這篇充滿趣味性、童真性的詩歌,萌發孩子們對詩歌活動的興趣,樂於參與集體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所營造的藝術氛圍。

2.體驗“熱鬧”與“安靜”對比形成的意境。

3.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兩幅背景圖,與詩歌內容相關的小圖片。

活動過程:

1.遊戲:為太陽公公、月亮阿姨找朋友

(1)師:每個人都有好朋友,小鳥和小樹是好朋友,小花和小草是好朋友,太陽公公和月亮阿姨也想找好朋友。誰是它們的好朋友呢?請小朋友幫忙找一找。

(2)(教師出示黃色背景和黑色背景,分別播放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

師:(隨音樂提示幼兒)“太陽公公出來了”“月亮阿姨出來了”

鼓勵幼兒把小圖片(與兒歌內容有關的玩耍中的小動物、睡夢中的小景物等)送到不同的背景上。

(3)師幼一起觀察兩組圖片

師:太陽公公的好朋友是誰?(小兔子,小狗,小雞。)

為什麼説它們是太陽公公的好朋友?(引導幼兒説出:太陽公公出來了,天亮了,小動物們都醒過來了,都到外面來玩了。)

師:月亮阿姨的好朋友是誰?(小花,小草)

為什麼説它們是月亮阿姨的好朋友?(引導幼兒説出月亮阿姨出來了,天黑了,小花小草都睡着了。)

2.利用圖示學習詩歌

(1)師:這些小圖片中藏着一首好聽的詩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教師用兩種不同的音色、語調示範朗誦詩歌。)

師:你聽到了誰?請你把它們找出來排排隊。

(2)師:他們找對了嗎?我們再來聽一聽,聽的時候小朋友們檢查一下他們到底找對了沒?(請幼兒檢查並去除多餘的小圖片)

(3)師:為什麼説白天真熱鬧?(太陽出來了,小動物們都醒來了,大家在一起玩,白天真熱鬧。)

夜晚是怎樣的?(月亮出來了,小花小草都睡着了,到處都很安靜,夜晚靜悄悄。)

(4)師:我們一起來念念這首好聽的詩歌吧。

3.學習創編詩歌

(1)(出示兩幅不同的小圖片)你們能把它們編進詩歌裏嗎?(請幼兒排列兩幅小圖片,然後根據圖示念一念。)

(2)教師和幼兒一起念一念新編的兒歌。

4.遊戲:和太陽公公、月亮阿姨一起玩

師:你們願意和太陽公公、月亮阿姨一起玩嗎?

師:(播放“太陽出來了”的音樂)太陽公公出來了,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

(播放“月亮出來了”的音樂)月亮出來了,該回家睡覺了。

詩歌《太陽和月亮》

太陽出來了,

小兔醒來了,

小狗醒來了,

白天真熱鬧。

月亮出來了,

小花睡着了,

小草睡着了,

夜晚靜悄悄。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選擇了幼兒熟悉的太陽、月亮作為內容,以幫太陽和月亮找朋友作為活動的主線。冷暖色調的兩幅背景圖幫助幼兒感受了熱鬧與安靜。在欣賞詩歌的時候,我的本意是讓幼兒找出詩歌中提到的小動物,但可能幼兒的注意都被太陽和月亮吸引了,當我問太陽的好朋友是誰的時候,幼兒回答是月亮,卻沒有説是小動物,再次朗誦詩歌后幼兒還是回答不出來,我只能自己把詩歌中提到的小動物找出來,導致後面一個環節幼兒一起跟讀詩歌並檢查找出的小動物對不對不能展開,而且由於幼兒對於提問好多都回答不出來,整節課基本都是老師在講,幼兒只是坐着聽,沒有達成語言課的目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