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範文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W

正因為時代的發展,我們使用到教學設計的次數越來越廣泛了,在寫的時候一定要重視格式正確,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範文6篇,供大家參考。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範文6篇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範文1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記錄數量,瞭解負數的價值;

⑴要求:聽清信息,獨立思考;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信息準確簡潔的表示出來。

⑵師敍述,生記錄。

師:客車到達A站,有8人上車,有6人下車。

我校本學期轉進學生68人,轉出5人。

老師8月5日在上個月的基礎上續存20xx元,8月24日取出1500元。

⑶反饋交流。

展示學生的記錄情況:文字、+、、

師:哪種方法能讓人很容易看明白其中的數據變化?統一到+、

師: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可以將+稱為正號,將稱為負號。

⑷介紹你知道嗎?

説明:數學是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發展起來的一門科學,其實大家的這種記錄思想,早在20xx多年前就有了記載。

投影出示,教材第9頁的一段話。

⑸點明意義。

師:其實,在客車到達A站時,有人上車,有人下車,其間數量的變化是相反的,出倉糧食的數量和入倉的數量的變化也是相反的,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與此相關的數學知識認識負數。

二、聯繫生活,理解負數的意義。

1.教學例1

⑴每天7:30,中央電視一台都有天氣預報。在20xx元月的某一天,南京市的氣温是零下3度到5度。

師: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度?最低温度呢?

出示教具(一個自制的温度計),提問:怎樣在這個温度計上表示出這天的最高温度是5度?

請學生操作,追問:你是從哪兒數到哪兒表示出5度的?零下3度,在温度計上怎樣表示呢?

讓學生意識到表示表示零以下的温度有困難,引出 0。

確定0度以後,請學生重新表示出零上5度,零下3度。

師:你是怎樣數刻度的?

⑵説明:20xx元月的某一天,最高温度我們是從零開始往上數,因此這個温度是零上5攝氏度記作+5℃。最低温度是從零開始往下數的,這個温度是零下3攝氏度記作-3℃。

⑶正、負數的讀寫法

説明:+5讀作正五,在寫的時候只要在5的前面加一個+正號。也可以省略正號直接寫5。-3讀作負三,書寫時先寫負號,再寫3,符號不可以省略。

2.教學試一試。

學生獨立完成,利用香港的圖片介紹攝氏度和華氏温度。學生讀出温度,説説是怎樣讀的。

其餘的温度讓學生自己讀,反饋交流讀寫的方法是否正確。

小結:用+5、19和-3、-11、-7區分了0攝氏度以上的温度和0攝氏度以下的温度。

3.教學例2

⑴教學例題

出示例題與圖片,師:從題中,你知道了什麼?

師:這裏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海平面,什麼是海平面呢?介紹相關的知識。

説明:比海平面高8844米,通常稱為海拔88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稱為海拔負155米。⑵提問:你會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表示這兩個地方的海拔高度嗎?

學生嘗試寫數,反饋交流。

小結:用8844和-155區分了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海拔高度。

⑶提問:你能把我們剛才學過的這些數分分類嗎?

小結板書:像+4、19、+8844這樣的數都是正數。

像-4、-11、-7、-155這樣的數都是負數。

師:0是正數嗎?是不是負數?為什麼?結合例1和例2的圖片理解0與正負數的關係?

板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三、鞏固練習。

1. 練一練1

學生讀數,在將相應的數填入圈裏。

反饋交流,教師:8是正數嗎?0該寫到哪個圈裏?為什麼?

2. 練一練2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交流。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內容?你對負數有了什麼樣的認識?

五、課堂作業。

1. 讀一讀。

⑴水沸騰的温度是100℃。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瞭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表達方法。

2、能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在現實情景中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

教學難點: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現象。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範文2

教學內容:

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能化成有限小數的最簡分數的特點,能判斷一個最簡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探究能力。

3、在小組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判斷最簡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

教具、學具準備:卡片、投影片若干

板書設計:

1/4=1÷4=0.25

9/25=9÷25=0.36

17/40=17÷40=0.425

5/6=5÷6≈0.833

3/14=3÷14≈0.214

16/33=16÷33≈0.485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複習導入)

1、把下面幾個分數化成有限小數,看誰做得又對又快?3/10、39/100、1又51/1000

2、小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怎樣化小數

3、請同學們和老師比賽,判斷分母不是10.100.1000……的最簡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

4、揭示課題:為什麼老師判斷的這麼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規律

二、合作探究(新授)

1、嘗試練習 提出問題

出示例3 把1/4 17/40 5/6 3/14 16/33化成有限小數?(除不盡的保留三位小數)

根據計算結果,板書

根據結果,可以把這些分數分成幾類?

根據分類,你想到了什麼問題?本節課核心問題

2、自願分組 共同探究

請同學們根據各自的研究方向,自願分組討論

教師參與學生討論

3、彙報交流 形成成果

各小組彙報

根據學生彙報小結:能否化成有限小數和分子無關;能化成有限小數的最簡分數的分母能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母,分解質因數,並由學生分類。

4=2X2

25=5X5

40=2X2X2X5

6=2X3

14=2X7

33=3X11

小結:能化成有限小數的最簡分數的分母不含有2和5以外的質因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最簡分數的分母含有2和5以外的質因數。

請同學們閲讀課本,看教材怎樣表述。

4、評價提高 實現優化

第2小組和第3小組的發現有矛盾麼?

小結:一個最簡分數,如果分母中不含有2和5以外的質因數,這個分數就一定能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

你認為哪種方法更容易判斷一個最簡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

三、鞏固拓展

出示練一練2

同組同學互相出數,判斷能否化成有限小數?

四、全課總結

五、學生作業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範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度量、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活動,獲得對空間與圖形知識的直觀經驗。

2.過程與方法: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周長。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運用已學知識,計算各種圖形的周長。能主動發現生活中的數學信息。

[教學重點]

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圖形的周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市有哪些公園嗎?有一個小朋友也去了一趟小公園,在這個小公園裏,它發現了很多數學問題。老師今天也帶你們去一趟這個公園,看看你們能發現哪些數學問題?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出示小公園的掛圖。這就是那個小公園,同學們,你們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嗎?

2、在同學提出的許多問題中,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重點研究其中的一個與我們這段時間學習的數學知識——周長有關的問題。

3、你能指出這個小公園的周長嗎?如果讓你來計算這個公園的周長,你需要知道哪些信息?你有辦法獲得這些信息嗎?

4、現在老師告訴你們這些信息,你能求出這個小公園的周長嗎?試試看。

5、讓學生展示不同解法。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你們能用一句話總結一下求小公園的周長的方法嗎?

2、計算下面圖形的周長。

四、總結反思,拓展昇華

1、在這個小公園的附近,小動物們還拿着一些很有趣的事物和圖形,你們認識它嗎?

我們班有六個組,老師這裏一共有六個圖形,每個組可以拿幾個?但老師想請每個小組算兩個圖形的周長,你們能幫老師想想辦法嗎?

2、今天我們一起去遊玩了一個小公園,你有什麼收穫嗎?

五、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範文4

教材分析

學習內容與任務説明

1.學習內容:

①什麼是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比較周長和麪積的區別。

②用網絡圖形構建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推導公式體系圖,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繫。 ③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任務説明:通過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的複習,使學生能應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完成任務的過程:

①各小組同學明確學習目標,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組內協作,共同完成任務。

②組長巡視,組織本組同學完成學習目標,彙總本組觀點。

③老師巡迴指導,答疑解惑,彙總本組的觀點。

④老師根據學生的彙報結果總結、評價、提升。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年齡特徵與身心發展來看,本課的複習對象是即將畢業的六年級學生。雖然,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但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已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他們已具備了主動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對於老師提出的學習任務,他們有主動回憶,主動複習的內驅力。他們能對具體要求有序地進行思考、討論,獲得豐富的知識再現。並且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渴望與他人進行網上交流和合作學習。網絡環境下的課程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應用,學生興趣很濃,但對信息的分析能力欠缺,基於以上思考,我擬採用情景教學法和自主學習法為主,利用情境、合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探究、主動發現,主動建構知識意義,完成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①引導學生回憶、整理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麪積的意義及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並能熟練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②引導學生探究知識間的相互聯繫,構建知識網絡,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並從中學習整理知識,領會學習方法。

2.能力目標:

①讓學生在設計的網頁上瀏覽複習內容,初步培養他們獲取信息、分析信息、比較信息的能力。

②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從貼近學生實際的身邊出發,通過形象的動畫演示,豐富的網絡資源,使學生體驗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思想。

②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引導學生探尋知識間的相互聯繫;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的數學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習重點:引導學生探究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麪積,根據它們間的聯繫構建知識網絡,並應用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對策:

①給學生提供相關資料,提出學習目標,讓學生自己上網學習,獲取信息,分析歸納形成結論。

②在老師引導下,通過交流協作,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難點:

①在網絡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差異,完成自主協作學習。

②教師怎樣扮演好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的角色。

對策:

①巡視瞭解,觀察學生的反饋狀況,及時輔導、調整。

②激勵措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在線測試。

③學習內容與學習任務的具體化。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範文5

一、創設情景,生產問題。

播放時鐘滴答聲,學生傾聽。

師:這是什麼聲音?

生:這是鐘錶行走的聲音。

師:你真聰明,人們把這種聲音比作時間的腳步聲,同學們説像嗎?(像)

師:這匆匆忙忙的時間的腳步聲,是誰發出的呢?

生:秒針

師:對啦,老師這裏有一個鐘錶,鐘面上有我們的兩個老朋友。一個是時針爺爺,一個是分針哥哥,現在這個時鐘能告訴我們時間嗎?生:不能,因為它只有時針和分針,不完整。

師:鐘面上應該還有什麼呢?生:秒針

師:我們可以給秒針起個名字,叫什麼呢?

生:秒針妹妹(秒針弟弟)

師:除了秒針妹妹(弟弟),鐘面上還有什麼呢?

生:(數字、大格、小格)

師:老師這裏還有一個鐘錶,這是什麼鐘錶呢?(電子鐘、電子錶)師:誰會看電子錶呢?生:XX時XX分XX秒。

師:我們今天來學習時分秒(板書:時分秒)

師:出示問題:

1、分針走1小格是()分,走一圈是()分

2、時針走一大格是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1時=60分

師:原來啊,分針哥哥走60分,時針爺爺就走1時,同學們想不想去認識秒針妹妹呢?那就和老師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教學秒的認識

課件展示秒針走一小格。師:這是多長時間?生:這是1秒鐘

課件展示秒針繼續走動。師:這是多長時間?生:這是10秒、30秒……

小結:秒針走1小格是1秒鐘。

2、教學秒和分的關係

分組活動:觀察分針和秒針的運動。

課件展示,分針走以小格,秒針走一圈(60小格)小結:1分=60秒

師:原來啊,原來啊,分針哥哥走1分,秒針弟弟就走60秒。有誰知道時針爺爺走1時,秒針弟弟走多少呢。生:時針爺爺走1時,秒針弟弟走3600秒。師:為什麼呢,能説説你的想法嗎?生:……

出示:1時=3600秒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師:同學們真聰明,知道那麼多的時間知識,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些練習好麼?

出示課堂練習:

1、做一做

3時=()分

4分=()秒120秒=()分

60秒=()分

2、比較大小

9分○90秒

4時○24分5時○500分

140秒○2分

3、在()裏填上時、分、秒。

(1)一個國小生每天午睡1()。

(2)小芳吃飯大約用了25()。

(3)脈搏跳10次大約用了8()。

(4)一節課的時間是40()。

師:看來這些練習對同學們來説太容易了,你們願意接受更艱鉅的挑戰嗎?

練習:幫助小貓調鐘錶

體驗1秒的價值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一起學習了那麼多的時間知識,並且用這些知識解決了很多問題。那麼,有誰知道有關時間的名言呢?生:……

配樂,課件出示時間名言,先讓學生默讀、感悟。再指名讓學生配樂朗誦這些時間名言。

師:聽了同學們這麼精彩的朗讀時間名言,讓老師心裏產生了很多的感受。時間不會因為我們做任何事停下它的腳步,當我們聽到“滴答“一聲的時候,又1秒鐘過去了,再也回不來了,同學們説,時間走的快不快啊?(快)時間走的真快呀,當人們説起時間的時候,總會用這些詞語來形容它,這些詞語你們認識嗎?

出示“光陰似箭”“時光飛逝”“日月如梭”學生朗讀。

師:這些詞語提醒我們,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一秒,因為我們的生命就是由這一分一秒組成的,這樣才有了一天、一個月、一年……師:同學們,你們想知道1秒鐘能做些什麼嗎?(想)老師也很想知道,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吧。活動:1秒鐘能做什麼

教師讀秒,學生選做一些有意義的小活動

1、60秒能做什麼?

2、10秒能做什麼?師:1秒能做什麼?

生:……

師:其實啊,1秒鐘還能做很多很多事情,1秒鐘也可能發生很多很多事情。

課件展示1秒鐘能做什麼事情,可能發生什麼事情。

師:日常生活中,1秒鐘的價值是巨大的,希望同學們珍惜每一秒鐘、用好每一秒鐘。

四、回顧整理

反思提升

師:這節課你們有什麼收穫,有什麼感受呢?生:……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範文6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學生藉助觀察年曆卡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有關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各多少天,平年、閏年的天數,掌握判斷閏年的方法。

2、能與生活聯繫起來,熟練地運用年、月、日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二)能力目標: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三)情感目標: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時間與數學的密切關係,使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培養學生樂於探求知識的情感,結合有關時間給學生以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其相互關係。

教學難點:

記住各月的天數及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具準備:

年曆卡及表格,課件

導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同學們,從一年級入學到現在,你們在這所學校上學大約多長時間了?那你們記得大約有多少個月嗎?你們知道大約有多少天了嗎?

2、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時間單位年、月、日。現在,老師和同學們一同努力來探究年、月、日的知識。

3、關於年、月、日,你知道些什麼?教師板書相關內容。

二、小組合作探究問題集中反饋解決問題

(一)總結年、月、日的有關結論

1、從20xx年到20xx年,在這近三年的國小生活中,我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快樂地成長,都在收穫知識。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們走過的那些快樂的日子。願不願意把這些快樂的日子數一數記錄下來呢?請同學們拿出20xx—20xx年的年曆卡,把這三年1—12月份的天數填在表中,並計算出你喜歡的一個年份的全年的天數。怎樣做既節省時間又高效呢?誰有好主意?

2、兩人合作,全班彙報填寫情況。

3、仔細觀察表一,看看你能發現什麼?把你的發現告訴給同桌同學。

3、彙報發現,教師相機板書。介紹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

4、這麼多月份,很容易把天數記混,怎麼記住每個月的天數,誰有什麼好辦法?全班交流。

5、練習:兒童節、國慶節所在的月份是大月還是小月?

(二)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方法

1、計算20xx---20xx年三年的天數,發現天數不同的原因在2月份。查閲1997—20xx年2月份的天數填表二。仔細觀察表二,從表中記錄的情況,你發現了什麼規律?説給你的小組同學聽。

2、彙報。

3、根據所學知識判斷20xx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4、出示資料,讀後你知道了什麼?

三、解釋與應用

1、判斷下面的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19xx年19xx年2400年1800年

2、思維訓練

小明過了4個生日,他今年可能幾歲?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想説點什麼?

五、作業佈置

解答我們在這所學校學習了多少個月,多少天的問題,並寫在數學日記中,也可以寫一寫其他與數學有關的事情。

六、板書設計:年月日

大月(31天):1、3、5、7、8、10、12

小月(30天):4、6、9、11

平年:2月28天閏年:2月29天

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是閏年;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七.附件如下:

表一:20xx年至20xx年各月份的天數記錄表.

更多的收穫。

表二:1997---20xx年2月份的天數記錄表

識,和你的同桌説一説吧!

仔細觀察表二,你一定可以有新的發現、收穫新的知

教學後記:

本節課我力求體現以下教學理念:

一、讓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觀察比較

二、注重學生學習的實效性——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設計開放性的練習題

《年月日》教學教學反思

兩次教學《年月日》,相同的教學內容,但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課堂,教學效果亦不相同。根據兩次課堂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效果,認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學,教學中這些方面需要改進:

一、提高課堂駕馭能力,及時調控課堂,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情況,及時調控課堂教學,嚴格把握好教學時間,在教學重點、難點處,要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在重點、難點處給予點撥、引導,但教師不能引導過多,適可而止。

二、重合作過程也要重合作後的結果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思考後,合作交流時要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要參與到合作學習中,瞭解學生的交流情況,予以點撥,交流後有所收穫,注重交流後得到的結論。

三、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思考

在提出問題後,要給學生時間思考,不能提出問題後就急於找同學回答,這時回答問題的同學都是反應較快的同學,要注重學生的不同差異,面向全體同學。

四、習題訓練量不足

要想使學生的知識得到鞏固,要加強練習題的訓練,設計不同梯度的練習題,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得以深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