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和月亮教案小班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7W

我們在寫好教案之後都是可以調動學生們積極性的,教案在書寫的時候,我們肯定要注意講授內容要點,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太陽和月亮教案小班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太陽和月亮教案小班8篇

太陽和月亮教案小班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白天真熱鬧、夜晚靜悄悄”兩者視聽覺對比形成的動靜交替及詩歌所營造的藝術氛圍。

2、體驗“熱鬧”與“安靜”所帶來的不同情緒,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兩幅不同意境的背景圖,與詩歌內容相關的小圖片

活動過程:

1、遊戲:為太陽公公、月亮阿姨找朋友

以故事引入:從幼兒的好朋友談起,小雞和小鴨是好朋友,小花和小草是好朋友,太陽公公和月亮阿姨也想找到它們的好朋友。太陽公公説:“我喜歡熱鬧。”月亮阿姨説:“我喜歡安靜。”誰是它們的好朋友呢?小朋友能幫忙找一找嗎?

提供桔黃色背景紙和黑色背景紙,分別彈奏兩段不同風格(歡快跳躍的、舒緩輕柔的)的音樂,教師隨音樂語言提示:“太陽公公出來了”“月亮阿姨出來了”,鼓勵幼兒把小圖片(與兒歌內容有關的玩耍中的小動物、睡夢中的小景物)送到不同的背景紙上。

和幼兒一起觀察兩組圖片,説説太陽公公(月亮阿姨)的好朋友是誰?為什麼是太陽公公(月亮阿姨)的好朋友?(引導幼兒説出太陽公公出來了,天亮了,小動物們都醒過來了,都到外面來玩了;月亮阿姨出來了,天黑了,小花小草都睡着了)

2、利用圖示學習詩歌

(1)這些小圖片中藏着一首好聽的詩歌,請小朋友們仔細聽,詩歌裏説到了誰,把他們從小圖片中找出來,按順序排排隊。(教師用兩種不同的語調示範朗誦:太陽出來了,小兔醒來了,小狗醒來了,白天真熱鬧。月亮出來了,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夜晚靜悄悄。)

(2)隨鋼琴伴奏朗誦第二遍,請小朋友跟着朗誦,檢查小圖片是否排對了,併除去多餘的小圖片。

(3)提問:為什麼説白天真熱鬧?(小結:太陽出來了,小動物們都醒來了,大家在一起玩,白天真熱鬧。)夜晚是怎樣的?(小結:月亮出來了,小花小草都睡着了,到處都很安靜,夜晚靜悄悄。)

一起念念這首好聽的詩歌。(有幾張小圖片藏起來了,小朋友能把這首詩歌念出來嗎?)

3、根據學習創編詩歌

(1)老師把躲起來的小圖片找出來(出示不同的兩副小圖片),小朋友能把它們編進詩歌裏嗎?(請小朋友排列兩幅小圖片,然後根據圖示念一念)

(2)請小朋友來找找躲起來的小圖片(提供與前不同的圖片),排一排,念一念。

(3)教師為幼兒創編的兒歌鋼琴伴奏,一起念一念新編的兒歌。

小結:這首兒歌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太陽和月亮》,誰知道為什麼叫這個名字?(這首兒歌講的就是太陽公公、月亮阿姨和好朋友一起玩的事情。)

4、遊戲:和太陽公公、月亮阿姨一起玩。

小朋友願意和太陽公公、月亮阿姨一起玩嗎?請你聽仔細,誰出來了?你可以怎樣玩?(鼓勵幼兒聽音樂做動作,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交替,最後隨太陽出來的音樂到外面玩。)

活動反思:

這首詩歌主題單純,內容淺顯;節奏明快,韻律和諧,富有兒童情趣;讀起來朗朗上口,易於朗讀和記憶,選擇這首詩歌,因為我認為它的文學形式易被小班幼兒所接受,不但可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薰陶,還可從小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太陽和月亮教案小班篇2

這個活動包含了欣賞、理解、朗誦和創編詩歌幾個環節,糅合了音樂、美術以及遊戲等多種元素,初看似乎結構合理,幼兒也可能會“念”這首詩歌,但仔細讀了幾遍之後,我產生了幾點疑惑,感受到設計者在新的教育理念(重視幼兒的經驗、感受、體驗)和傳統的教育慣性(重視記憶)之間掙扎,對小班教案《太陽和月亮》的幾點疑惑。

疑惑一:以“為太陽公公、月亮阿姨找朋友”活動引導是否需要。是否適宜?

關於“找朋友”部分,教師的意圖是激發幼兒的已有經驗,使幼兒初步瞭解詩歌內容,幼教之友《對小班教案《太陽和月亮》的幾點疑惑》。可是這個環節是否需要?目標是否達到?達到的方式是否合適?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我們首先要注意設計者的預期與幼兒的經驗是否相符,即幼兒眼中的白天是否就是那麼熱鬧,夜晚就是那麼安靜?教師不斷地“引導”。從喜歡“熱鬧”“安靜”的角度提問太陽公公與月亮阿姨的朋友是誰,嘗試引出詩歌。但顯然幼兒只有説出詩歌裏所説的事物才是正確的,因為與詩歌內容相關的圖片是教師準備好的。這樣的一個導入過程與直接呈現詩歌相比,既費時又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認為並不合適。

疑惑二:是感受體驗還是記憶?

活動目標中清楚地寫着“感受”“體驗”,而非“記憶”“背誦”,但事實上,原方案大多數環節都是為了讓幼兒記憶、背誦這首詩歌,而“感受”“體驗”這兩個目標已被削弱、掩蓋,進而流失。這是幼兒園詩歌教學活動的通病。

疑惑三:有表情地朗誦是否應該成為詩歌教學的一個目標?

原方案在目標中提到“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在過程中也有教師示範朗誦的環節。“示範”顯示出教師強烈的“教”的意識,甚至連幼兒表達情緒的方式也“教”。孩子如果真正能夠“有表情”地朗讀詩歌,那是因為孩子通過欣賞真切地體驗到了詩歌所表達的情感。這時孩子的表情是真實自然、發之內心的,完全不需要教師“教”。

太陽和月亮教案小班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所營造的藝術氛圍。

2、體驗“熱鬧”與“安靜”對比形成的意境,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兩幅不同意境的背景圖,與詩歌內容相關的小圖片。

【活動過程】

1、遊戲:為太陽公公、月亮阿姨找朋友。

(1)每個人都有好朋友,小雞和小鴨是好朋友,小花和小草是好朋友,太陽公公和月亮阿姨也想找好朋友。太陽公公説:“我喜歡熱鬧。”月亮阿姨説:“我喜歡安靜。”誰是它們的好朋友呢?請小朋友幫忙找一找。

(2)提供橙色背景紙和黑色背景紙,分別彈奏兩段不同風格(歡快跳躍、舒緩輕柔)的音樂,教師隨音樂提示幼兒“太陽公公出來了”“月亮阿姨出來了”,鼓勵幼兒把小圖片(與兒歌內容有關的玩耍中的小動物、睡夢中的小景物等)送到不同的背景紙上。

(3)師幼一起觀察兩組圖片,説説太陽公公(月亮阿姨)的好朋友是誰,為什麼説它們是太陽公公(月亮阿姨)的好朋友。(引導幼兒説出:太陽公公出來了,天亮了,小動物們都醒過來了,都到外面來玩了;月亮阿姨出來了,天黑了,小花小草都睡着了。)

2、利用圖示學習詩歌。

(1)這些小圖片中藏着一首好聽的詩歌,請小朋友們仔細聽詩歌裏説到了誰,把他們從小圖片中找出來,按順序排排隊。(教師用兩種不同的音色、語調示範朗誦:太陽出來了,小兔醒來了,小狗醒來了,白天真熱鬧。月亮出來了,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夜晚靜悄悄。)

(2)教師隨鋼琴伴奏朗誦詩歌,請幼兒跟着朗誦,並檢查小圖片是否排對,除去多餘的小圖片。

(3)提問:為什麼説白天真熱鬧?(太陽出來了,小動物們都醒來了,大家在一起玩,白天真熱鬧。)夜晚是怎樣的?(月亮出來了,小花小草都睡着了,到處都很安靜,夜晚靜悄悄。)

(4)我們一起念念這首好聽的詩歌。

(5)有幾張小圖片藏起來了,你們還能把這首詩歌念出來嗎?

3、學習創編詩歌。

(1)(出示兩幅不同的小圖片)你們能把它們編進詩歌裏嗎?(請幼兒排列兩幅小圖片,然後根據圖示念一念。)

(2)請幼兒找找躲起來的其他小圖片(與前面不同的圖片),排一排,念一念。

(3)幼兒一起念一念新編的兒歌,教師鋼琴伴奏。

4、遊戲:和太陽公公、月亮阿姨一起玩。

(1)你們願意和太陽公公、月亮阿姨一起玩嗎?請你們聽仔細:誰出來了?你們可以怎樣玩?

(2)交替播放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鼓勵幼兒聽音樂做動作,最後隨表示“太陽出來”的音樂到外面玩。

太陽和月亮教案小班篇4

設計意圖: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有一個太陽和月亮,但是對於小班小朋友來説,還分不清什麼時候會出現太陽,什麼時候會出現月亮。

孩子們對太陽是白天出現的,而月亮是黑夜才出現的這樣的一個自然現象瞭解還比較模糊。《太陽和月亮》這節課中的白天和黑夜是一個最突顯的素材,根據小班幼兒直覺行動思維的年齡特點,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再加上班上孩子喜歡琅琅上口的兒歌,於是,我嘗試通過引導幼兒對兒歌的欣賞和音樂體驗的方式,讓孩子體會文學作品的情趣。所以我選擇了《太陽和月亮》這篇充滿趣味性、童真性的詩歌,萌發孩子們對詩歌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能大膽大方地朗誦。

2、學習短句“…。醒來了”、“…。睡着了”

3、區分兩段音樂不同的性質,體驗詩歌所表現的“熱鬧”和“靜悄悄”意境美。

活動準備:

1、月亮和太陽的背景圖個一份,小鴨、小狗、小朋友醒着的圖片和小兔、小草、小花睡着了的圖片。

2、磁帶《快樂的早晨》《睡着了》

活動過程:

(一)引入:今天老師請來了倆個好朋友,小朋友想知道是誰嗎?

出示太陽和月亮的圖片,提問:什麼時候可以看見太陽、月亮啊。

(二)理解詩歌第一段內容。

1、教師引導幼兒看第一張圖片。

師:“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 幼:“小鳥”;“小樹”;“小朋友”。

教師小結:太陽出來了,小鳥醒來了,小樹醒來了,小朋友醒來了,白天真熱鬧。

2、教師深入地進行提問,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回答

師:“太陽出來了,還有誰醒來了?” 幼:“小兔子醒來了”;“小刺蝟醒來了”;

教師小結:太陽出來了,小兔醒來了,小刺蝟醒來了,小松鼠醒來了……白天真熱鬧。

3、感受熱鬧的氣氛,隨音樂師生共舞。

師:太陽出來了,小動物、小朋友都醒來了,他們會做些什麼事情呢?

幼:“刷牙”;“上幼兒園”;“畫畫”;“唱歌”;“跳舞”;“做遊戲”……

師:讓我們來小動物刷牙、上幼兒園、畫畫、唱歌、跳舞、做遊戲熱鬧一下吧!

4、感受熱鬧的音樂:隨《快樂的早晨》的音樂,師生共舞。

(二)理解詩歌第二段內容。

1、引導幼兒再次看圖片第二部分。

師:誰出來了?小草在幹什麼?還有誰在睡覺?幼:“月亮出來了”;“小草在睡覺”;“小花在睡覺”;

教師用詩歌小結:月亮出來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靜悄悄。

2、深入提問,激發幼兒想象,鼓勵幼兒用詩歌中的結構回答。

師:月亮出來了,還有睡着了? 幼:“月亮出來了,大象睡着了。”;教師小結:月亮出來了,大象睡着了,小螞蟻睡着了,蜻蜓睡着了……黑夜靜悄悄。

3、感受安靜的音樂。

師:黑夜靜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們也休息吧。在《睡着了》的音樂中做花、草睡覺的動作。

(三)完整欣賞詩歌。

1、幼兒欣賞詩歌。

師:今天,太陽和月亮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叫《太陽和月亮》。

2、師: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月亮出來了,誰睡着了?

3、看圖片,師生共同朗誦詩歌。

(五)遊戲:《白天和黑夜》。

遊戲規則:《快樂的早晨》的音樂時,小朋友離開座位,做花、草、小動物醒來蹦蹦跳跳的動作;《睡着了》音樂時回到自己的座位坐睡覺的動作。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幼兒很喜歡,由於兒歌的內容簡單,幼兒基本上能理解。為了讓幼兒感受熱鬧和安靜的意境,我結合了美術的原理,以暖色和冷色衝擊視覺上的感受。另外還選擇了兩段不同性質的對比音樂,引導幼兒用動作感受所表達的不同意境。但是,老師在活動過程中發現幼兒在聽熱鬧的音樂的時候沒有表現出熱鬧的意境,也沒有和老師交流。因此在幼兒聽到《睡着了》音樂的時候,老師進行了摸摸孩子們的頭的動作,促進了情感的交流,而且還讓其感受了“靜悄悄”的意境。最後,老師結合了兒歌和手指遊戲,以製作手偶來結束活動,幼兒也很願意的參加了。

太陽和月亮教案小班篇5

活動目標:

⒈感受詩歌內容,學習説“……醒來了”“……睡着了”

⒉區分兩段音樂不同的性質,體驗詩歌所表現的“熱鬧”和“靜悄悄”

活動準備:

⒈課件

⒉太陽、月亮、小草、花、小鳥、小兔、小朋友圖片

⒊音樂:《歡樂頌》、《搖呀搖》

活動過程:

㈠理解詩歌第一段內容。

⒈看課件,提問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

教師小結:太陽出來了,小鳥醒來了,小樹醒來了,小朋友醒來了,白天真熱鬧。

⒉太陽出來了,還有誰醒來了?

小結:太陽出來了,……醒來了……醒來了……醒來了,白天真熱鬧。

⒊小動物、小朋友都醒來了,他們會做些什麼事情呢?

他們會唱歌跳舞真熱鬧呀。讓我們也來唱歌跳舞熱鬧一下。

⒋感受熱鬧的音樂:隨《 歡樂頌》的音樂,師生共舞。

㈡繼續看課件,理解第二段內容。

⒈提問:看,誰出來了?小草在幹什麼?還有誰在睡覺?

教師用詩歌小結:月亮出來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靜悄悄。

⒉提問:月亮出來了,還有誰睡着了?鼓勵幼兒用詩歌中的結構説出來。

⒊感受安靜的音樂:黑夜靜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們也休息吧。

在《搖啊搖》的音樂中做花、草、睡覺的動作。

㈢完整欣賞。

⒈放錄音,幼兒欣賞詩歌。今天,太陽和月亮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太陽和月亮》。

⒉提問: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月亮出來了,誰睡着了?(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⒊看圖片師生朗誦詩歌。

㈣感受音樂的性質,體驗白天的熱鬧和黑夜的靜悄悄。

⒈太陽和月亮帶來了兩段音樂。一段是白天,很熱鬧的;一段是黑夜,靜悄悄的。讓我們來聽一聽哪段是白天,熱鬧的;哪段是黑夜,靜悄悄的。

⒉聽音樂:《歡樂頌》和《搖呀搖》

提問:哪段是白天,熱鬧的;哪段是黑夜,靜悄悄的?

⒊小結:第一段音樂好象許多的小朋友和小動物一起出來玩,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做遊戲。熱熱鬧鬧的,是白天。第二段音樂好象小朋友、小動物都睡着了,靜悄悄的,是黑夜。

㈤遊戲:白天和黑夜。

遊戲規則:《歡樂頌》的音樂時,小朋友離開座位,做花、草、動物醒來蹦蹦跳跳的動作,《搖呀搖》時回到自己的座位做睡覺的動作。

活動延伸:

用《太陽和月亮》的格式創編詩歌。

附:太陽和月亮

太陽出來了,

小鳥醒來了,

小樹醒來了,

小朋友醒來了,

白天真熱鬧。

月亮出來了,

小草睡着了,

小花睡着了

小朋友睡着了,

黑夜靜悄悄。

課後體會:

通過這一教學活動,使我更加相信,新課程的實施是對傳統分課教學模式的改革,它使幼兒在學習中變得更主動,使幼兒在主動的探索過程中獲得經驗,掌握技能,鍛鍊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課程是一個靈活開放的系統,在課題的生成中必須融會貫通,如果你僵硬的、靜止不變的執行課堂計劃,會使它失去生命的活力,從而不能激起幼兒學知的興趣。

太陽和月亮教案小班篇6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畫面內容,體驗詩歌所展示的“白天真熱鬧,夜晚靜悄悄”。

2.幼兒學習短句“xx醒來了,xx睡着了。”

3.要求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嘗試依照詩歌的結構,根據個人的經驗,想象伭出新的詩句。

4.通過閲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瞭解故事的情節,通過一組圖片排序,瞭解故事情節的發生和發展,培養細緻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5.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閲讀的習慣,激發閲讀興趣。

活動準備

1.夜晚的場景佈置,貼絨圖片:太陽、小鳥、小樹、小朋友、月亮、小草、小花等。

2.各種動物、植物頭飾若干。

3.熱鬧的音樂和安靜的音樂。

4.錄音詩歌用詩歌的配樂。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

(1)把幼兒帶入一種創設好的情景中,幼兒安靜地“睡覺”。

(2)出示一個太陽向小朋友問好,老師問:“天亮了,看看誰出來了?”

2.基本部分

(1)詩歌的學習

a 逐一出示白天的事物,問:“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還有誰醒來了?”(先出示一隻小鳥,幼兒學説:“太陽出來了,小鳥醒來了。”在出示前讓幼兒發揮一下想象力,再出示確定內容。)

b 老師朗讀第一段詩歌,幼兒跟念

(2)出示夜晚的圖片

a 提問:“月亮出來了,誰睡着了?還有誰睡着了?”(這裏採用個別回答與集體回答的方法,提醒幼兒説完整話。在這裏,圖片一下出現,讓幼兒立刻講述。)

b “月亮出來了,xx睡着了。”問:“月亮出來了,還有誰會睡着?”

c 欣賞一遍整體詩歌的配樂朗誦。

d 幼兒跟着配樂朗誦。

(3)遊戲仿編詩歌《太陽與月亮》(分組活動)請兩名幼兒分別扮演太陽與月亮,其他幼兒各自戴上頭飾與太陽、月亮做遊戲。

a 放一段熱鬧的音樂,太陽出來,幼兒説:“太陽出來,xx醒來了。”

b 放一段寧靜的音樂,月亮出來,幼兒説:“月亮出來,xx睡着了。”(每個幼兒都參與,第個幼兒都要説出自己所戴頭飾的名字,把它編入詩歌中去。)

3.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夜晚靜悄悄,白天真熱鬧。”“它們都睡着了,請小朋友輕輕地放下它們,我們離開這兒。”

(2)幼兒自然離開,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悦,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太陽和月亮教案小班篇7

提圖片有講究

在遊戲“找朋友”環節中,教師提供了過多的與詩歌內容無關的圖片,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對色彩鮮豔、形態可愛的動物形象產生興趣,從而無法體驗“熱鬧”與“安靜”的意境,對小班教案《太陽和月亮》的更多建議。由此,我認為這個環節提供的圖片應與兒歌內容完全匹配,為第二個環節利用圖片理解兒歌打好基礎。

在“創編詩歌”這一環節,教師可提供較多的詩歌內容以外的圖片,讓每個幼兒選出自己喜歡的圖片,排一排、説一説,感受創編的樂趣。

讓幼兒親身感受

在第一環節第二部分中,教師提供橙色背景紙和黑色背景紙,隨音樂提示幼兒“太陽公公出來了”“月亮阿姨出來了”,鼓勵幼兒將小圖片送到不同的背景紙上。在這裏,教師的提示剝奪了幼兒的感受和體驗,幼兒無需傾聽音樂,只要根據教師的提示,將圖片貼到相應的背景紙上即可。所以,我覺得教師應充分挖掘、利用“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的價值,引導幼兒親身感受,並自主選擇匹配對象,在這一過程中完整地感受詩歌的意境。

關於活動準備

可以將詩歌內容製作成有背景音樂的動態的課件,這樣更能吸引幼兒,更能幫助幼兒輕鬆表達,幼教之友《對小班教案《太陽和月亮》的更多建議》。課件中一個畫面可分成左右兩部分,左邊為橙色,呈現白天太陽下小動物活動的場景;右邊為黑色,上有月亮以及小花、小草睡覺的場景。播放白天“熱鬧”的場景時配以歡快明朗的音樂,播放夜晚“靜悄悄”的場景時配以搖籃曲風格的音樂。

原方案中讓兩種顏色的背景紙和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同時出現。看似給了幼兒多種感官的刺激,實則會使他們無所適從。小班幼兒對顏色的辨別以及對音樂風格的判斷能力還比較弱,所以多方面的刺激並不能幫助幼兒很好地理解詩歌。建議將背景以及音樂隱藏於課件中,讓幼兒在傾聽、欣賞中感受詩歌中“熱鬧”與“安靜”的不同。

簡潔與準確

我覺得有些活動太複雜反而達不到很好的效果。如活動開始環節,教師設計了一大段引導語,這就不符合小班幼兒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點。另外將原詩句“太陽出來了。小狗醒來了”演變成“小狗是太陽的好朋友”,有點牽強,不太合適。不如直接抽出“太陽”“小狗”的圖片.並提問:“誰出來了?誰醒來了……”這樣直奔主題,既簡潔明瞭,又能讓幼兒充分表達。

在活動前半部分,教師一直強調“太陽公公出來了”“月亮阿姨出來了”,而詩句是“太陽出來了”“月亮出來了”。由於小班幼兒容易混淆,所以教師應儘量用詩歌裏的詞語和句式來表達,以給幼兒正確的第一印象。

注重體驗

原方案雖利用遊戲、音樂、圖示來表現作品的熱鬧與安靜,但各環節之間缺少連貫性與遞進性。幼兒基本都處於靜態的感受中,沒有自身動態的參與和體驗,所以對該作品的理解只停留在內容上,不可能產生意境體驗上的共鳴。我覺得教師可創設簡單場景,把用圖片做遊戲環節和跟隨音樂進行動作表現的環節結合起來,利用多種手段讓幼兒充分感受詩歌中熱鬧和安靜對比所產生的意境美。

太陽和月亮教案小班篇8

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在活動中,將語言與音樂相結合,讓幼兒聽辨音樂的情緒並與兒歌中的情緒相整合,進一步促進幼兒對兒歌的理解和掌握。《太陽和月亮》這首兒歌,簡單有趣,韻律優美,琅琅上口,易於小班幼兒接受和理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詩歌中“靜悄悄”與“熱鬧”的氛圍,體驗詩歌帶來的不同意境。

2、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感情地誦讀。

3、初步學習仿編。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詩歌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感情地誦讀。

活動難點:

進行仿編。

活動準備:

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今天有兩位客人到我們班來了,我們看看是誰呢?

環節簡析:直接導入,抓住幼兒的興趣。

2、出示圖片太陽

提問:太陽是什麼時候出來的呢?

出示圖片月亮

提問:月亮是什麼時候出來呢?

環節簡析:這兩個提問,幫助幼兒對相關生活經驗的回憶和整理。

二、看圖理解兒歌

1、這兒有一首兒歌叫《太陽和月亮》,教師朗誦:太陽出來了,小花醒來了,小鳥醒來了,小兔醒來了,白天真熱鬧。月亮出來了,小花睡着了,小鳥睡着了,小兔睡着了,夜晚靜悄悄。

剛才老師念兒歌的題目是什麼?

2、引導幼兒用兒歌裏的話説出來。

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

白天怎麼樣呀?(引導幼兒用熱鬧一詞,今天我們小二班來了這麼多的爸爸媽媽,我們今天的教室裏也很熱鬧)

什麼時候靜悄悄呢?大家都要幹什麼?

你們是怎樣睡覺的?

環節簡析:教師富有感情的示範朗誦,幫助幼兒對兒歌內容的理解,同時能給幼兒正確的語音、語調的示範及情緒上的感染。適時的提問,幫助幼兒梳理兒歌的內容,加深對兒歌的理解。

3、師幼遊戲,鞏固幼兒對兒歌的理解。

現在小兒歌要和我們小朋友做遊戲了,閉上眼睛,看看,兒歌裏的哪一句偷偷藏起來了,我們要一起大聲地把那藏起來的那一句兒歌説出來,他就會回來了。眼睛閉起來,哪一句不見了?我們一起大聲説。

現在我們一起説一説,看看兒歌寶寶是不是都回來了?(整體一遍)

環節簡析:通過藏一藏,找一找,讓幼兒在快樂遊戲中鞏固練習兒歌內容,變枯燥的兒歌學習為生動有趣,同時鍛鍊了幼兒的記憶力,通過遊戲的方式突破重點的學習。

三、學習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1、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兒歌。

白天很熱鬧,太陽出來了,我們念兒歌的聲音可以大聲一點,臉上可以笑眯眯的,晚上大家都睡着了,聲音可以輕一點。(整體兩遍)

2、太陽和月亮還帶來兩段音樂,我們來聽聽,你覺得哪段音樂是太陽出來了,哪段音樂是月亮出來了?當太陽出來時,我們小手舉起來,像太陽一樣發出光芒,當月亮出來時,我們趕緊靜悄悄休息。準備好

環節簡析:通過音樂和語言的整合,創設情境,讓幼兒更好地體味兒歌的意境。

3、師幼遊戲

白天小花醒來了,是什麼樣子呢?小鳥醒來了,是什麼樣子呢?小兔醒來了,又可以用什麼動作表示呢?現在,我們聽着音樂,一起來表演兒歌。

環節簡析:在音樂中調動多種感官,動作、語言,運用多種方式促進幼兒的多項發展。

四、創編兒歌

1、咦,太陽出來了,除了小花、小鳥、小兔子醒來了,還有誰醒來了?月亮出來了,還有誰睡着了?

引導幼兒創編詩歌。

現在我們又和音樂一起做遊戲了,當太陽出來時,我們可以做一棵樹一朵花、一隻大花貓,一個小朋友,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提問:你想做什麼)好,準備好。

環節簡析:引導幼兒通過動作將幼兒所想內容呈現出來,符合小班幼兒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教師先根據幼兒動作進行詩歌創編的示範,再引導幼兒在做中説,通過動作到語言,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五、好玩的遊戲玩到這裏。現在是白天還是夜晚呢?白天真熱鬧,我們一起出去玩玩吧!

活動反思: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在本次語言活動中,以遊戲的方式幫助幼兒記憶兒歌和創編兒歌,在教學準備上,採用傳統的圖片,簡單易行,易於操作,便於師幼之間的互動,雖然現在課件的運用在某些方面給教學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優勢,但傳統的圖片教具,在師幼互動操作方面,也有不可比擬的優勢,教 師通過藏圖片,讓幼兒運用記憶回憶兒歌內容,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讓枯燥練習更加生動有趣。在活動中通過音樂與語言的整合,更好地促進目標1的達成,體味“熱鬧”和“靜悄悄”的意境。在本次活動中,在幼兒的創編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幼兒思維的發散,引導幼兒發揮想像力,創編出更多更廣的內容,而不僅僅侷限於動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