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讓一讓教案優秀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22K

教案是老師備課時的必須要會寫的一種書面材料,在寫教案之前,要學會梳理回顧以往的教學情況,依據個人能力展開教案的制定,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中班讓一讓教案優秀6篇,感謝您的參閲。

中班讓一讓教案優秀6篇

中班讓一讓教案篇1

設計意圖:

玩水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遊戲,可家長都因為怕孩子的健康,一般較少盡情讓幼兒玩個夠。洗澡是孩子最能玩到水的生活活動,這是孩子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我們在開展體操興趣小組時發現幼兒對洗澡這一動作非常的感興趣。於是設計了這一活動,強調讓幼兒在輕鬆、愉快、自由的遊戲中將生活中的情景反映到體育活動中。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雙手協調能力及肩部肌肉的柔韌性。

2、在活動中感受體育遊戲的快樂。

3、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6、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7、引導幼兒樂於交流,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各色毛巾

2、場地的準備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啞劇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吳老師為小朋友表演一段啞劇。大家一起猜一猜,老師表演的是什麼情節?

2、教師表演,突出洗澡中特別明顯的動作。

3、請幼兒回答問題:你看到老師表演的是什麼?

二、學習動作搓背

1、小朋友真棒,你們在家是自己洗澡的嗎?今天我們也來洗洗澡吧,教師按洗澡順序帶領幼兒練習一次。提問:"剛才我們只洗了前面的一部分,背上怎麼辦呢?

2、幼兒討論,並用肢體語言進行表現,可請其他幼兒跟學。

3、教師示範做用毛巾洗背的動作,幼兒練習

三、遊戲我愛洗澡

1、學的這麼熱了,我們大家去游泳好嗎?我們先游到藍色的游泳池去吧,來把毛巾掛在脖子上,我們出發。哇!終於游到了,我們來用毛巾洗洗背,洗洗澡吧。幼兒練習動作一次

2、來來看那邊還有個紅色的游泳池,我們游到那邊去看看有什麼,看有瓶沐浴液,我們趕快搓肥皂吧,記得背上也要洗啊!

3、紅色的池子裏都是泡泡了,我們趕快游到綠色的游泳池去洗乾淨吧

4、寶寶們都洗乾淨了嗎,我們也把我們的毛巾洗個澡吧四)整理運動洗毛巾聽音樂洗毛巾最後把毛巾掛在繩子上,小朋友你們現在都香香的,我們現在回去讓其他的小朋友聞聞吧。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處於寬鬆、愉快的環境之中,他們興趣高漲,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活動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

中班讓一讓教案篇2

活動意圖:

人們生活的日益改善,這些生活在優越條件下的“小皇帝”“小公主”們,很少用到禮貌用語,結合孩子的經驗,設計了此次活動《問路》。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具體形象的思維特點。活動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在用禮貌的話問路等過程中不斷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又帶有一定的神祕感,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裏。通過生活中會遇到的經念去鍛鍊孩子們的語言訓練。

活動目標:

1、通過看、聽、説,理解鼠先生通過問路找到鼠小姐的故事情節。

2、體驗問路找到目的的快樂。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情節。

活動難點:

體驗的快樂。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老師出示鼠先生圖片,讓我們和鼠先生打個招呼!(鼠先生,你好!)他還帶來一位朋友(出示鼠小姐的圖片)和她問個好!(鼠小姐,你好!)鼠先生和鼠小姐之間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一起看看吧。

二、理解“問路”和“指路”的過程

(一)分段理解故事

1、第一段:鼠先生與鼠小姐見面

提問:鼠先生是怎麼和鼠小姐打招呼的?

小結:鼠先生主動打招呼,非常有禮貌。

提問:鼠小姐邀請鼠先生去她家玩,留下了什麼信息?

小結:鼠小姐告訴了鼠先生她家的地址。

提問:迷路是什麼意思?

小結:迷路就是找不到路,不知道該怎麼走了。

2、第二段:鼠先生向青蛙問路

過渡:讓我們來看看鼠先生有什麼辦法。鼠先生開着小汽車,來到了一片大森林。

提問:鼠先生看到了什麼顏色的房子?會是誰來開門呢?

小結:原來是穿綠衣服的青蛙來開了門。

提問:鼠先生是怎麼問青蛙的?

小結:鼠先生用了“請問”2字,説明他非常有禮貌。

3、第三段:鼠先生向公雞小姐問路

過渡: 但是青蛙不知道鼠小姐的家在哪,鼠先生謝了青蛙,繼續開車往前走。

提問:鼠先生來到了一幢明亮的紅房子前,這會是誰的家?

小結:原來是公雞小姐的家。

提問:鼠先生會怎麼問路呢?

小結:你們問得真有禮貌,聽聽公雞是怎麼説的。

提問:筆直走是什麼意思?

小結:筆直走就是沿路一直向前走不轉彎。

4、第四段:鼠先生向狗熊先生問路

過渡:鼠先生謝過公雞,沿這條路筆直開下去,經過路口,來到一座深褐色的房子前。

提問:請一個小朋友來扮演鼠先生幫他問路吧。

引導:讓我們來聽聽狗熊是怎麼給鼠先生指路的。

小結:從狗熊家走向左轉就到了。

5、第五段:鼠先生向大獅子問路

過渡:鼠先生謝過狗熊,向左轉,看見大城堡,這會是鼠小姐的家嗎?

小結:原來這是獅子大王的家。

提問:誰願意來幫幫鼠先生,幫他問路?

提問:鼠小姐家到底在哪裏呢?它的房子是什麼顏色的?

小結:鼠小姐家就在獅子家的右邊,就是那幢可愛的黃色小房子。

提問: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家了嗎?他們怎麼樣?

小結:鼠先生終於找到鼠小姐的家了。高興地擁抱在一起。

過渡:鼓掌。

(二)完整欣賞故事

提問:鼠先生為什麼問路?鼠小姐家是怎麼找到的?

小結:鼠先生迷路了,但通過有禮貌地問路,獲得了幫助,最終找到鼠小姐。

三、討論交流

引導:如果你是鼠先生,迷路時怎麼辦?還有哪些辦法?

1、幼兒討論迷路時的好辦法。

2、幼兒交流迷路時的好辦法。

小結: 小朋友的辦法真多,如果在生活中迷路了,可以用用剛才小朋友説到的方法,保護自己。

教學反思:

中班的幼兒已經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事物,詞語也有了不斷的豐富,但是在禮貌用語方面還比較欠缺,即使掌握了簡單的禮貌用語,似乎未能靈活的運用出來,在本節語言課就明顯的展示了出來。活動主要是在特定的氛圍中訓練語言,運用文字的訓練進一步體現童話的情趣,讓生活體驗和語言訓練合為一體,讓孩子們在認知中得到更好的深化,使情感在故事情節中得到昇華。

整個語言活動下來,孩子們也學到了不少知識,等我再次問他們學到了什麼,孩子們都還會説出來,説明孩子們對這節課的印象還是比較深的,這才是孩子們真正地學到了知識,以後孩子們還可以在現實生活去用到這方面的知識。真正訓練幼兒的語言交際能力,達到交際的效果,在交際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中班讓一讓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莫比烏斯圈的特徵,探索莫比烏斯圈的神奇變化。

2、能製作莫比烏斯圈,並能大膽進行猜想和嘗試記錄。

3、體驗莫比烏斯圈給生活帶來的便捷。

活動準備:紙條、紙圈、剪刀、固體膠、課件、記錄表、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激趣

以手指遊戲引入紙圈。(教師用食指和大拇指變化出一個圈、兩個圈、許多圈導入課題--紙圈。

1、出示紙條,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師紙條也想變成圈,你們能不能幫助紙條變出圈?鼓勵用多種方法,可以跟別人的不一樣等。)

2、幼兒嘗試做紙圈。(幼兒做出的紙圈都一樣)

3、教師以魔術的形式展示莫比烏斯圈的神奇變化,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設疑

1、幼兒第一次嘗試剪圈,讓幼兒體會挫折,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及探索精神。

2、畫線對比

教師提出要求:在兩個圈上分別畫線,從接頭處開始畫,到起點處結束,可以在裏面畫也可以在外面畫。可以兩人合作,一個人轉圈,一個人畫線。

師:你的線畫好了嗎?你發現了什麼祕密?普通圈的線只畫了一個面就連了起來,但是莫比烏斯圈的線特別長,畫過了紅顏色的一側又到了藍顏色的一側,最終又回到了原來的出發點。

結合ppt總結出莫比烏斯圈的第一個特徵:普通圈有2條邊2個面,莫比烏斯圈只有1條邊1個面。

3、實驗總結出莫比烏斯圈的第二個特點:沿線剪開普通圈,變成一樣大的兩個圈,莫比烏斯圈變成有兩個接口的大圈。

4、嘗試自己製作莫比烏斯圈。教師小結:把紙條的一端扭一下和另一端粘合在一起,就做成了一個這樣的圈。咱們做的這個圈啊,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呢,叫做莫比烏斯圈。是德國科學家莫比烏斯在1858年發現的。人們為了紀念他就給這個圈取名為莫比烏斯圈。

三、探索

沿着莫比烏斯圈的二等分線剪開和三等分線剪開會有神奇的結果。出示記錄單:

1、出示課件,教師講解記錄單。

2、猜測普通的圈沿剪線剪開會怎麼樣。(記錄)

老師示範剪法。

幼兒嘗試剪普通的圈。

3、幼兒猜測莫比烏斯圈沿着這條線剪開會怎麼樣。教師和幼兒一起記錄。

(1)幼兒自己剪剪看看。

(2)請幼兒講述操作結果。看一下,現在的莫比烏斯圈有幾個接口?

(3)它的結果跟你猜的一樣嗎?

(4)教師小結:一個麥比烏斯圈沿着中間的線剪開就會變成一個更大的而且有了兩個接口的麥比烏斯圈。

4、教師出示畫有兩條線的麥比烏斯圈。

(1)幼兒猜測,教師和幼兒一起記錄。

(2)幼兒剪剪看看。教師指導。

(3)幼兒講述結果。

(4)小結:今天我們的小朋友也做了一回小科學家。發現了莫比烏斯圈的很多祕密,知道畫有一條線的莫比烏斯圈剪開後會變成一個更大的莫比烏斯圈。畫有兩條線的莫比烏斯圈剪開後變成了一個大一個小兩個套在一起的莫比烏斯圈。

四、拓展

1、觀看課件瞭解莫比烏斯圈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神奇的莫比烏斯圈,莫比烏斯圈不光好玩還很有用呢,你知道它有什麼用嗎?(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其實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藏着許多莫比烏斯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課件)

立交橋:避免行人車輛的擁擠。

過山車:更加刺激好玩。

傳送帶:減少反覆的摩擦工作,增加傳送距離和麪積……

2、觀看課件瞭解莫比烏斯圈在藝術創作中的應用。

原來莫比烏斯圈不僅給生活帶來了方便,藝術家和建築設計師還利用它來美化我們的生活(繼續展示ppt)。

5、延伸

瞧,老師這裏還為小朋友準備了畫有三條線和四條線的麥比烏斯圈呢。你知道沿着他們剪開會變成什麼樣嗎?

中班讓一讓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明白7添上1是8,並能認讀數字8。

2、理解8的實際意義,明白數量是8的事物能用數字8來表示。

3、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本事。

活動準備:

1、自制掛圖1(7個大燈籠和7個小燈籠,對應擺放);掛圖2(7個大饅頭)。

2、卡紙做的大饅頭、小饅頭、大紅棗、小紅棗若干,數字卡片7、數字卡片8。

活動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點數7。

教師能夠用故事的形式引出課題。如:“過年的時候,我們掛上紅紅的燈籠來慶祝新年。”

出示掛圖1:我們一齊來數數看,有多少個燈籠呢(先引導幼兒點數説出總數,再比較出大燈籠和小燈籠一樣多,數量都是7個。用數字7來表示,出示數字卡片7。)

二、學習8的構成,認讀數字“8”。

過年的時候,我們掛上紅紅的燈籠,還要做上香香的饅頭。

1、7添上1是8。

2、出示掛圖2:讓幼兒數數有幾個大饅頭(7個)教師又拿來了一個,此刻一共有多少個(8個)引導幼兒説出7個大饅頭添上1個大饅頭是8個大饅頭。8個大饅頭用數字“8”來表示,出示數字8。

3、教師又拿來了7個小饅頭,在8個大饅頭下頭對應出示7個小饅頭,引導幼兒比比大饅頭和小饅頭誰多誰少,怎樣使它們變成一樣多。啟發幼兒用添上1或去掉1的方法把它們變成一樣多,從而明白7添上1是8,8去掉1是7。

三、幼兒動手操作

1、小朋友們,你們吃過紅棗饅頭嗎今日教師準備了好多紅棗,請你們把這些饅頭變成紅棗饅頭吧。

2、幼兒分組操作,給“饅頭”貼“紅棗”。每人一張卡紙做的8個大饅頭和一張卡紙做的8個小饅頭,要求幼兒分別給每個大饅頭貼上8個大紅棗,給每個小饅頭貼上8個小紅棗。

3、交流驗證操作結果。

請幼兒相互點數,看看是不是放了8個紅棗,多了就拿掉,少了就增加。

四、遊戲鞏固數字“8”的認識

1、出示數字卡片“8”,請幼兒認讀、觀察數字8的形狀像什麼(像麻花、像葫蘆等。)

2、遊戲:看誰最快找到活動室裏數量是8的物體。如:8個水杯、8塊積木、8本書等。

活動延伸:

利用户外活動做遊戲《老鷹捉小雞》進一步鞏固7添上1是8,8去掉1是7.(遊戲玩法:教師當母雞,有8只小雞老鷹吃掉一隻還剩7只小雞,救回一隻是8只小雞)

中班讓一讓教案篇5

一、主題活動背景:

近兩年來,我園認真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福建省幼兒園教育指南》,以“在一日生活中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為科研課題,深入開展課改活動。根據《綱要》中強調幼兒的主動學習,強調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我們不斷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制定有效方案,探討新課程模式,實施驗證《綱要》與《指南》。我們都知道,當幼兒對某一事物發生興趣時,就是他們學習、探索的最佳時機,作為教師應善於抓住這良好的教育契機,因勢利導,激發他們對所感興趣的事物進一步探索的慾望,並逐步將他們導向一個健康、有益的學習氛圍中。本次活動的產生是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早晨,我帶着一羣孩子散步,經過廚房,幾位小朋友看見有許多的泡泡,(那是保育員阿姨洗碗時濺出來的),就大聲喊:“你們看,有許多的泡泡。”個別小朋友就問:“老師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泡泡?泡泡從哪裏來?”有的幼兒馬上回答説:“我媽媽洗衣服時也有泡泡。”有的説:“我洗澡的時候也會搓出許多泡泡。”看到小朋友對“泡泡”這麼感興趣,我及時抓住孩子的興趣點,根據>提出“既貼近幼兒生活來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原則,充分挖掘教育的價值,生成新課題,以“泡泡”為主題,進行一系列活動,培養他們對周圍生活的現象好奇、好問、好觀察的情感,並積累初淺的生活經驗。二、主題活動設計依據:

?有趣的泡泡》其實很多小朋友平時在家或多或少有接觸過,本次主題活動根據幼兒思維具體形象又直觀的特點,以動手操作、遊戲為主線,讓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中,邊玩邊發現泡泡的各種變化,教師設計了一些有助於幼兒分享經驗的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有更多的機會來表達自己的新發現。

三、主題活動《有趣的泡泡》

活動目的:

1、創設條件,引導幼兒進行探索,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2、通過遊戲活動觀察泡泡的形狀、大小、顏色,並會與他人交流想法,對活動感興趣。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肥皂、洗潔精、小口杯、小吸管、錄音機、畫紙、彩筆、洗衣粉、洗手液、一次性杯子、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魔術導題,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變個魔術給你看,你們想看嗎?”

幼兒:“想”。

師:“那可要看清楚呀,老師手中現在有東西嗎?”

幼兒:“沒有”

幼兒:“手濕濕的……”

幼兒:“有水……”

師表演魔術,把沾滿肥皂水的手來回搓搓,此時手裏有許多泡泡出現,師一吹泡泡飛起來。

師:“現在魔術師變出了什麼呀?”

幼兒:“變出了許多的泡泡。”

師:“那這些泡泡從哪裏來?”

幼兒:“魔術師變出來的。”

師:“你喜歡泡泡嗎?你們在哪裏見過泡泡呢?哪些東西能變出泡泡來?”

此時幼兒開始議論紛紛,有的説:“我洗澡時也有泡泡”,有的説:“老師洗毛巾時我也看見了許多泡泡”,“阿姨洗碗時也有許多泡泡。”

小結:原來在我們生活中到處都能看到泡泡呀。

(師以魔術師變魔術的形式引題,激發了幼兒好奇心和探究的慾望,喚起幼兒的參與熱情。教師提出問題引發幼兒的思考,使幼兒對所感知的經驗進行整理,大膽表達出自己所知道的,從而真正地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與教師互動起來。)

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師:“你們想玩吹泡泡嗎?吹泡泡需要什麼? ”

幼:“要泡泡水。”

師:“那泡泡水是怎麼做的呢?”

幼兒議論紛紛,都説出泡泡水是什麼製作出的

幼:“知道,用水”。

幼:“用肥皂粉”。

幼:“用洗潔精”。

師:“小朋友都説了很多,現在老師提供了很多的材料,我們大家一起來製作泡泡水吹泡泡好嗎?”

幼:“好”。

(幼兒很興奮,開始選擇材料製作泡泡水,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暫時的挫折,有的幼兒水放多了,有的幼兒材料放多了,有的幼兒只用水,有的幼兒只用材料……)

幼:“老師我的泡泡水為什麼吹不出泡泡?”

師:想想看,多試試,或者問問旁邊的小朋友。

幼:“老師我的泡泡水能吹出泡泡。”

師:“你真棒!你看看旁邊的小朋友,幫幫他們好嗎?”

幼兒操作,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最後,能力強的幼兒都把泡泡水製作好,能力弱的幼兒在同伴的幫助下也把泡泡水製作好,大家都非常高興,從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評析:教師沒有直接告訴幼兒“泡泡水”的製作方法,而是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在活動中為他們提供豐富的、可選擇、可操作性的材料,讓幼兒嘗試體驗在前,從而體現了活動的自主性。通過活動,培養了幼兒主動學習、敢於探索、樂於合作、大膽創新的精神和科學的行為習慣,幼兒的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探索發現能力也得到了不斷提高。教師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能敏鋭觀察幼兒,發現他們的需要和問題,為他們提供適宜的語言支持,當幼兒向教師發起求助式互動,教師能給予建設性、接納性的語言積極地迴應,鼓勵同伴間相互幫助,讓幼兒體會到教師的愛與關注,滿足幼兒自尊、自信的需要,從而保持了互動的積極性。

遊戲——吹泡炮

師:小朋友都把泡泡水製作好了,現在我們到户外吹泡泡好嗎?

幼:好。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你們吹出的泡泡是什麼形狀的?泡泡是什麼顏色?

幼兒帶着自己製作好的泡泡水到户外吹泡泡,教師注意引導幼兒觀察泡泡的形狀、顏色、大小。

幼:老師泡泡是圓圓的

幼:透明的

幼:有點顏色,是紅的

幼:是綠的

幼兒議論紛紛,都説出自己所看到的泡泡的樣子。

評析: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吹泡泡,看着那一個個在陽光下閃耀着五顏六色光彩的泡泡,總是特別的歡欣雀躍,他們在玩中學,學中樂,遊戲活動氣氛非常活躍。在趣味十足的遊戲中,幼兒對泡泡的特徵有更深刻的感受,體驗到泡泡的“有趣”,成功的快樂。

師小結:泡泡是圓圓的,有大有小,五顏六色的真漂亮,它們飛呀飛呀飛上天,一會兒就不見。讓我們想辦法把泡泡留下來好嗎?

幼:好

師:要怎麼把泡泡留住?

教師啟發幼兒,讓幼兒把泡泡留住。

延伸活動:

音樂表演區:吹泡泡

美工區:泡泡吹畫

體育區:追泡泡

評析:通過分區活動,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體現了自主性。活動中師幼的相互影響,交互作用,促進有效的互動,實現幼兒的主動學習。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開放的理念,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在這次活動中,我沒有過多的安排集中活動,而是讓幼兒最大程度的參與,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去遊戲、去獲取知識。在活動中突出了幼兒的主體性,活動一開始我沒有直接告訴幼兒泡泡水的製作方法,而是讓幼兒通過多種渠道獨立探索,互相交流,尊重幼兒的意願和需要,大膽放手,讓他們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我還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幼兒啟蒙老師要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不斷調整自己固有的教學方法,真正參與到幼兒的遊戲、生活和學習當中去,正確地引導、啟發、滿足幼兒的求知慾,善於捕捉生活素材,重視幼兒動手實踐,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體性,培養幼兒從小探索科學的興趣,使幼兒園的內容更精彩。

本次活動的不足

是在幼兒吹泡泡時,教師提供的材料較單一,幼兒選擇的機會少,教師應多提供充足的活動材料,支持幼兒的自我表現活動。

中班讓一讓教案篇6

一、預期總目標:

1、從自身及周圍環境等的變化中,感受初春的到來,瞭解春天的基本特徵。

2、在園地種植等活動中,感知春天是個萬物生長的季節,感受春天的美。

二、小主題目標:

(一)、春天在哪裏:

1、鼓勵幼兒從自身及周圍環境等的變化中,感受初春的到來,瞭解春天的基本特徵。

2、從多角度(繪畫、聲音、肢體、語言等)來引導幼兒表達自己尋找到的春的信息。

(二)、小鳥飛來了:

1、觀察春天的鳥,知道小鳥是人類的好朋友。

2、培養幼兒親近自然、愛護小鳥的情感。

(三)在園地裏:

1、通過關注園地的變化,進一步感知春天是個萬物生長的季節,感受春天的美。

2、在計劃書制定、採訪、種植等活動中,培養初步嘗試獨立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蝴蝶、蜜蜂和蝌蚪

1、瞭解春天常見的幾種動物,感知春天裏動物的變化。

2、通過説説、做做等活動,培養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三、主題活動部份教案:

?“找春天”的任務》(集體)

預期目標:1。引導幼兒“找春天”,激發關注周圍現象的興趣。

2。選擇自己喜歡的投票表達方式。

環境創設:代表自己的小標記,繪畫、唱歌、舞蹈、講故事,種植的圖識,白紙,等。

活動流程及相關提問:

一、提出問題引發幼兒思考:

1、現在的天氣是什麼季節?為什麼?(明確“初春”時期的天氣還是有點冷的,要注意保暖)

2、春天已經來臨了,你能找到嗎?去哪裏找?

3、找到了春天,我們可以用那些方法告訴大家呢?

(歸納不同方法,出示相應圖識)

4、投票選擇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

a)交待任務:選擇你喜歡的方法來告訴大家你找到的春天

b)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標記貼在自己喜歡的圖標下。

5、交流、公佈結果

a)你為什麼選擇這個方法?(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本領最大的,和某某小朋友“合作”愉快的……)。

b)瞭解各組的組員,形成臨時小組。

?交流計劃書》(集體)

預期目標:

1、知道用表格記錄可以使內容看得更清楚。

2、激發同伴共同完成任務的願望。

環境創設:

幼兒的計劃書、紙、筆、教師制定的整體計劃書(表格式)

活動流程及相關提問:

一、出示各組制定的計劃書,集體交流:

交流內容:

1、計劃書的內容,人員安排,瞭解幼兒是如何分配的。

2、計劃書的格式,是否清晰,捕捉提出一些好的方法(如使用的符號、順序等?)

二、出示教師統計的計劃書,討論:你們看得懂嗎?看得清楚嗎?為什麼?

提升:表格可以把不同的內容分檔紀錄,也可以讓一些有關的內容一一對應,讓我們看得更清楚。

三、幼兒分組,調整自己的計劃書,嘗試使用表格記錄。

?種子發芽》(區角)

環境創設:小種子(土豆、赤豆、菜心等)種植器皿、種植小工具水壺等、記錄冊、筆。

觀察和指導:

1、瞭解幼兒對種植小種子的經驗和各自選擇的不同方式。

2、能否持續每天觀察植物變化並給予澆灌和照顧。

3、在植物寶寶發生變化的時候能否比較清楚地記錄下來。

?小燕子》(集體)

預期目標:

1、欣賞音樂《小燕子》,感受樂曲所表現的春天情景。

2、鼓勵幼兒根據音樂節奏大膽地用肢體表現燕子各種動作。

環境創設:

燕子頭飾、春燕圖、音樂

流程及提問:

一、出示“春燕圖”

1、這幅圖裏你看到了什麼?(提升:春天來了,燕子飛來了)

2、欣賞音樂看圖,一邊聽音樂一邊看圖,你覺得小燕子會在幹什麼

二、幼兒表徵

1、提供頭飾,聽着音樂把小燕子在幹什麼表演出來。

2、教師關注幼兒對音樂節奏的感受和不同的動作。

三、交流

1、你這隻小燕子剛才在幹什麼?

2、延伸:剛才是一隻小燕子在玩,如果小燕子一家的話他們會幹什麼呢?

?春天來啦》(集體)

預期目標:

1、感受故事中所表達的春天來臨時大自然的變化。

2、能嘗試用不同的聲音表現股市的五個角色。

環境創設:

幼兒事先在語言區中欣賞感受過的故事、故事插圖、角色頭飾。

流程及提問:

一、回憶欣賞故事“春天來啦”:

1、故事裏有誰?

2、為什麼太陽公公説春天就是你們?你們就代表着春天?

3、你覺得春天還在哪兒?

二、故事表徵

1、怎樣讓別人聽出故事裏有五個角色?(聲音的不同)。

2、你們覺得可以用怎樣的聲音來代表們呢?

3、幼兒戴上頭飾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

?誰粗誰細》(區角)

環境創設:

各種直尺和軟尺、長紙條、毛線等測量工具;户外花園。

觀察和指導:

1、幼兒是如何選擇和使用這麼多測量工具的。

2、能否通過工具的測量,較正確地比較出花園中各種樹木的粗和細。

3、在交流過程中獲得別人的測量經驗後能否嘗試學習和使用。

?購物》(集體)

預期目標:

1、能夠看懂購物價目表,瞭解購物的過程,嘗試獨立購物1至2件物品。

2、在購物的過程中,理解5的分與合。

環境創設:人手5張1元:“紙幣”,物品價目表,1至5元商品的小超市。

活動流程及提問:

一、交流購物經驗

1、你去超市買過東西嗎?是怎樣買的?

2、怎樣能知道商品的價錢是多少?

3、如果你有5元錢,能買哪些價錢的東西?

二、購物:

1、幼兒在模擬小超市中獨立購物,投入和價錢相應的錢。

2、交流購物結果,你買了幾元的東西,還剩下多少錢?根據孩子的操作出示5的分合的幾種結果。

三、延伸:

今天回家,請家長帶你到小超市,自己試一試為春遊買些小零食。

?去郊遊》(集體)

預設目標:

1、能有興趣地學唱歌曲《去郊遊》,體驗春天出遊的快樂。

2、能辨歌曲中的不同節奏,大膽地用不同的動作表現郊遊。

環境創設:

音帶,在活動(一)中已瞭解外出郊遊時的各種活動安排。

流程及提問:

一、欣賞樂曲:

1、這首樂曲好聽嗎?帶給你什麼感覺?

2、根據音樂拍打節奏。

3、交流樂曲中各種不同的節奏,歸納整理共有幾段(樂句)

二、動作表現快樂郊遊:

1、回憶我們郊遊去有哪些活動內容

2、再次欣賞樂曲,想想每一句中小朋友可能在做什麼?為什麼?

3、大膽地根據自己的感受,在音樂節奏下用不同動作表現郊遊。

三、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歌曲,聽到歌曲裏唱了什麼?

2、初步學唱歌曲,輕輕地跟唱兩遍。

?風箏飛飛》(區角)

環境創設:

菱形小風箏支架、厚薄不同的紙及各種塑料袋、毛線、絲線、漿糊、雙面膠、玻璃膠等。

觀察和指導:

1、觀察幼兒選擇了哪些材料來製作風箏。

2、能否在放飛風箏的成功或失敗過程中尋找出原因,並尋求解決的方法。

3、是否發現材料的輕重和風箏能否放飛之間的聯繫。

?植物寶寶怎樣了》(集體)

預設目標:

1、學習初步分類統計和分類記錄的方法。

2、通過交流種植經驗,積累相關知識。

環境創設::

根據天氣情況,在自然角開展活動,圖畫紙,記號筆。

流程及提問:

一、統計:

1、經過一個多星期的種植,我們的自然角看上去怎麼樣?有哪些變化?

2、數一數:發芽的有幾盆、開花的或者沒有變化的、枯死的各有幾盆?

3、共同討論,將分類統計結果記錄下來;用什麼方法能記錄下這些數字,並讓別人看明白?

二、交流種植經驗:

1、你的植物寶寶怎樣了?你是怎樣照顧你的植物寶寶的?

2、為什麼它們會有不同的變化?

小結:各種植物的喜好不同,需要用不一樣的方法照顧它們。

3、延伸:在這次種植中你有什麼困難需要幫助或請教別人的?可以怎麼辦?

?學習採訪》(集體)

預設目標:

1、瞭解採訪別人的過程和準備工作

2、懂得通過採訪別人獲得信息,也是解決困難的一種方式。

環境創設:

事先和一名幼兒排練採訪的情景

流程及提問:

一、提出問題,引出思考:

1、明天我們就將請來綠化工人幫助我們小朋友解決植物種植的各種困難。

2、你知道怎樣採訪別人嗎?可以説些什麼?問些什麼?

3、怎樣能讓別人樂意接受你的採訪?

二、觀看情景表演,瞭解採訪順序:

觀看教師和一位小朋友採訪的過程。

剛剛的採訪中小朋友作了些什麼?

提升採訪時的準備工作與古過程等經驗:事先準備問題,介紹自己,提出問題,得到答案表示感謝。

三、鼓勵幼兒在下次的採訪中大膽嘗試。

?蛛網果園》

材料提供:

用絲線拉成的“蛛網果園”、貼有各種害蟲的夾子、任務卡、小籃子。

玩法:

不能觸碰到蛛網線,用跨越或鑽爬等方式在蛛網果園中穿行,抓住果園中的害蟲。

觀察和指導:

1、幼兒能否看懂任務卡上的害蟲圖案在蛛網中穿行,抓住相對應的害蟲。

2、在遇到較難穿越的障礙時如何應對

?蝴蝶花》(集體)

預設目標:

1、感受充滿童趣的歌詞,在理解的基礎上初步學唱歌曲。

2、認識美麗的蝴蝶花,知道春天是百花盛開的季節。

環境創設:

音樂磁帶,一盆開放的蝴蝶花(或蝴蝶花照片)

流程及提問:

一、欣賞美麗的蝴蝶花:

1、(教師出示)認識這是什麼花嗎?

2、看看它長得怎樣?為什麼叫蝴蝶花這個名字?

二、欣賞歌曲,初步學唱:

1、介紹歌名《蝴蝶花》,欣賞歌曲。

2、聽了歌曲有什麼感覺?為什麼蝴蝶不會飛?怎麼一回事?

3、輕輕地跟唱歌曲。

三、延伸:

春天是百花盛開的季節,園地裏還有哪些花也開放了,去找一找看一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