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與房的認識教學反思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8.43K

作為一名教師,小夥伴們務必要經常性地撰寫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老師對教學活動分析的一種文字報告,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錢與房的認識教學反思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錢與房的認識教學反思8篇

錢與房的認識教學反思篇1

“1000以內數的認識”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對數的認識的進一步學習。怎樣把學生原有的認識基礎、認識規律與“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結合起來設計教學,是本課着重研究的內容。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幹老師力求突出以下幾點:

一、數形結合,讓學生獲得清晰透徹的數概念。

在整節課中,幹老師充分利用了小方塊來幫助學生建立數的表象。通過讓學生來估計小方塊的數量,到具體地數出,10個一列(10個一是10),100個一片(10個十是100),1000個一個大正方體(10個一百是1000)。充分感知了個、十、百、千之間的關係,並有梯度性,為學生建立了形象的感性認識。之後,當幹老師出示1片6列、3片5列2個的小正方體時,學生基本上都能馬上看出這些數;接着出示一些具體的數,學生也能想象出這是怎樣的一幅方塊圖。以上種種都歸功於幹老師之前為學生建立的方塊圖的表象。計數器的半抽象,直至最後數的概念的抽象概括,讓學生經歷從“數小方塊”到“用計數器數”這個知識的抽象概括過程,體會十進制計數的原理,理解十個一百是一千,認識計數單位“千”,在展現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培養數感。指導學生動手撥計數器上的珠子演示數,讀數,進行多樣性的練習,突破了拐彎數的難點。

二、讓學生感受更大的計數單位和數位產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當幹老師揭示了全校人數有980人後,向學生提問:往後數多少就到1000人了?一個學生上台在計數器上撥,撥到999後,學生碰到了困難,使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和理解了更大的計數單位“千”以及“千位”的產生,同時又使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計數單位的十進關係。

總的來説,在這節課中,幹老師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千方百計幫助學生強化這節課的重點,突破這節課的難點。整節課貼近生活,比如讓學生蒐集1000以內的數,使學生感受1000以內數在生活中的應用。但個人感覺,在本節課中,幹老師在教學拐彎數時,讓學生説得不多,而且請學生上台撥計數器時,沒有徹底放手讓學生去撥,而是發現學生稍有不對,就把學生打斷了,然後自己親自去撥。

錢與房的認識教學反思篇2

在星期四教研活動上,我得知這次數學課堂教學比武的內容是“千以內數的認識”。“千以內數的認識”是老教材裏沒有的,它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是對數的認識的進一步學習。剛一拿到教材,我有種無處下手的感覺,不知該如何處理。在之後的兩天裏,我深入解讀教材,細細理解體會,於是將教學目標定位於通過實踐操作,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認識計數單位“千”,感知更大的數;發現兩個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係;掌握數數的方法,體驗數的產生和作用。在活動中讓學生體會到,數數的過程是無限的,但是數數卻是有規律可循的,就是滿十向前一位進1。

課始,我通過小組合作數小棒,在10根扎一小捆,10捆紮一大捆的過程中,學生體會了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十進制”的關係,理解了滿十向前一位進1的道理。我就是通過數小棒、捆小棒的方式將抽象的數、十進制直觀的表示出來。在練習中,我設計了“猜一猜,有多少個小立方體?”這一環節,目的就是把“空間與圖形”和“數與代數”這2塊內容結合起來,在從個(點)到面,再到體的過程中,既對新課標的需加強的領域給予落實,又培養了學生的數感,滲透了空間觀念,讓學生經歷從猜想到驗證的過程。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數接近整百、整千時拐彎處的數”,我借用“計數器”來突破難點,但這只是我一個人的操作。課後,我想到如果讓每個學生都來動手撥一撥或者邊撥數、邊數數,在數數的過程中將數與計數器一一對應,那麼難點的突破會更順利,學生的理解會更透徹,掌握得更牢固。同時這也點明,今後我的備課要“以人為本”,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備課更應備學生。

這節課,同時也點明瞭我的在時間掌控上的不足。縱觀整堂課,前緊後鬆。在我認為最花時間的操作在預定時間內順利結束後,我在難點突破上花了7分鐘,在拓展練習上,由於預設不足,教學反應不夠,共花費3分鐘,“被學生牽着鼻子走”,該收沒收,以致原本預定的作業沒有完成。如果在難點突破上,在練習設計上再準備充分一點,時間再緊湊一點,讓學生動動筆頭,那該多好呀!這是我一大敗筆,今後應引以為戒。既然分配了時間,就要按照預定的腳步走,該斷則斷,該收則收。

一堂課結束了,留下的是青澀、遺憾和思考。如何創設有效課堂,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如何進行有效引導,如何設計高效作業,這一切還有待我的努力

錢與房的認識教學反思篇3

“認識圖形”這節課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認識四邊形、五邊、六邊形平面圖形 , 並通過搭、折、剪等活動 , 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空間觀念。作為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要讓學生想吃,還要愛吃,更要吃好。我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在玩中激發學生興趣,創設學習情境。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 於是我一開始設計了一個充滿童趣面有新奇的“圖形王圖”這一場景。這一活動對學生來説很有吸引力,學生在這基礎上找出“王國”中的各種四邊形,人人蔘與,人人動手。在這活動中對四邊形有了再認識。這是一種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也為學習五邊形、六邊形創設了良好的情境。

二是在活動中探索新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課的特點是大膽放手,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首先我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使學生動了起來,課堂活了起來。通過摸、數活動來發現其圖形的特徵。通過剪、搭、折突出圖形的變換。使學生感知圖形之間的聯繫與變換,培養空間觀念。我讓學生通過想一想回憶一下你周圍有哪些物體的面的形狀是今天認識的圖形,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所有的操作活動,讓學生人人蔘與,使課堂有了生機,充滿活力,也使學生在活動的課堂中逐步加深了對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的認識,體會感悟出其特徵。這一節課學生真正“動”起來,思維“活”起來。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較輕鬆,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錢與房的認識教學反思篇4

億以內數的認識是在學生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對大數的認識和學習,怎樣根據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和認識規律,並結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設計教學,是這節課的着重研究內容,在設計教學時,我發現,並突出了以下幾點:

1、調動學生已有知識經驗,促進知識遷移

學生在前面所學的100以內的數的認識,1000以內的數的認識,10000以內的數的認識,以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係等知識和經驗,都可以在本課的學習中發揮積極的遷移作用,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激活學生的相關知識基礎促進知識的遷移。

2、通過情境教學,進一步建立數感。

大數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為了讓學生感受日常生活與大數的這種聯繫,我先利用教材,讓學生了解我國第五次進行人口普查的數據,並且讓學生説説生活中見到過的大數,使學生感受大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3、自主探索,解決難點。

本課的難點是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覺得自己有幾個方面還不是講得很到位,特別是有一道題目:把四個0和四個1組成一個只讀一個零的數,再組成一個只讀二個零的數,再組成一個一個零也不讀的數。再講解這道習題的時候,我以為基本上同學都能掌握,然而在後面的作業情況來看,還是有很多同學完成的不是很好。

錢與房的認識教學反思篇5

"平面圖形的認識"作為國小階段學生認識幾何圖形的第一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怎樣使學生既對幾種圖形的特徵有一定的認識,還能初步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一些數學思想的滲透,確實具有一定的難度。這節課教師能認真領會課標中的新理念,抓住教材實質,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各教學環節,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情境的創設與問題的提出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本節課教師創設了"玩積木"的情境,非常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積木"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是最熟悉的一種玩具,幾乎家家都有。"玩積木"是他們最喜歡的遊戲之一,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

2.能從學生認知經驗出發,靈活處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學順序。

對四種圖形的認識,教師改變了教材原來的編排順序。這樣安排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體現了教師能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點,靈活處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學順序。

3.重視學生的體驗,精心設計教學活動。

(1)能讓學生在"玩"中體驗。

(2)能讓學生在"遊戲"中體驗。

(3)能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體驗。

總之,"立體圖形的認識"一課,在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過程的安排,教學活動的體驗性方面,都能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努力體現新課標所倡導的基本理念。

錢與房的認識教學反思篇6

在上課之前,我在黑板上畫了一支蝴蝶,卻只畫出它的一半,説“這隻蝴蝶和我們玩捉迷藏呢,誰能幫我們把它找出來?”讓學生上來將它畫完整。這部分設計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感知軸對稱圖形。既讓學生進入了學習的情境,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着觀察掛圖上的軸對稱圖形,讓學生找找他們共同的特點,使學生興趣濃厚的,注意力集中的主動去探究對稱圖形的共同特徵。通過學生的發現交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軸對稱圖形建立初步的表象。

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我設計形式多樣的操作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作用,讓他們通過折一折、剪一剪、擺一擺、畫一畫等多種方式,製作一個軸對稱圖形,展示在黑板上,最後大家一起評出最美的作品。並且讓孩子總結你是怎麼製作的?怎樣製作才能保證你的作品是軸對稱圖形呢?進一步深化軸對稱圖形的特點。

這部分環節的設置,使學生逐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感知軸對稱圖形的對稱美,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學生經過“操作一觀察一概括一認識”的學習過程,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很好的掌握了知識。

最後讀一讀“你知道嗎?”帶領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對稱圖形,欣賞大自然中的對稱美,以及古今中外,著名的對稱的建築(人民大會堂,故宮等)課前佈置他們收集了相關的資料,大家一起共享,使學生深深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體會對稱的科學與美學的價值。做到知識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藝術性溶為一體。

錢與房的認識教學反思篇7

教學“認識物體和圖形”時,首先讓學生把手中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物體,分別在白紙上沿四周畫出一個圖形來,畫後教師提出問題:你畫的圖形和你手中拿的物體一樣嗎?有什麼不同?並讓學生在小組中展開討論,討論前教師提出明確要求:

1.仔細觀察你有什麼發現?

2.在小組中説一説自己的想法?

這樣學生在小組中展開討論,教師再巡視,瞭解每組學生討論的情況,然後讓每組中有代表性的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通過小組討論,他們對兩種圖形為什麼不同,有什麼區別這一問題多少有了一些認識和見解。加上小組其他同學的意見,在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就不會出現不會説的現象。而且這個問題是在小組同學的共同努力下得出的結論,儘管有的不是十分的準確,可比起老師的講解效果要好。這樣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找出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區別,從感性上認識到平面圖形是立體圖形的一個面,對平面圖形有了初步的認識。

然後再具體認識平面圖形,老師又在黑板上分別畫出一個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並讓小組中的每個同學拿一種圖形,把他們四人所畫的圖形分成四種,然後讓小組中的同學互相看看都拿對了嗎?在這一環節中學生不僅自己動腦想、動手做,同時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加深了對不同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認識。

錢與房的認識教學反思篇8

100以內數的認識是很重要的認數教學的內容,這個階段的數概念不僅是學習100以內數計算的基礎,也是認識更大的自然數(萬以內的數、大數的認識)的基礎,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

一、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對100以內的數有着廣泛的接觸。

通過課前調查發現孩子們對於數100以內的數並不陌生。通常的孩子都能數到100,但是在數法上可能並不是很標準,很多孩子習慣了簡單的口語式數數把幾十幾數成几几(如二十一數成二一等)。另外,拐彎處的數數也是一個難點,尤其在59 、69、79、89後面接着是幾十,還是有不少孩子需要停頓一下想一想再數下去。

二、教學中我用四種數數方式進行了數的鞏固。

在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時,我發現數數、理解數的組成、比較數的大小大部分學生掌握不錯,不僅會一個一個地數、兩個兩個地數、五個五個地數、十個十個地數,還會三個三個地數,順着數倒着數基本沒問題。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數到幾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該數幾十,三個三個的倒着數基本不會。在比較大小方面,學生不僅會比較,更重要的是他們能説出比較的方法,而且這些方法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來的。

1、是讓學生集體從0數到100;

2、是分組數數,一二組用五個五個數的方法數到100,三四組十個十個的方法數到100;

3、是分男女同學,女同學數100以內的雙數,男同學數100以內的單數。這樣,不但鞏固了數的順序,還加深了學生對單雙數的概念和記憶。

4、關於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達到了要求,而且不僅能會算,還能與老師、同學和家長交流算法。

三、教學中我還注重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課中安排兩次小組合作學習。第一次8人小組合作分類、數數,在活動中讓學生試着與他人分工、合作。第二次小組合作學習設計綜合練習,如果説第一次合作學習是教師安排的話,第二次合作可屬於學生自發行為,當學生獨自未數清畫面數量時,自發產生小組分工、合作的需要,從而再次數數。

但是本單元的教學仍有不足。

1、學具小棒沒有發揮好他的作用。對學生來説,100以內的數數沒有什麼困難,所以沒有必要讓他們藉助小棒數,浪費了小棒操作的時間。學具小棒是在學生需要它幫助的時候再試着用。

2、對100這個新的數概念建立得不深。可讓孩子感受一下100在不同物體中所表現出來的整體概念,也可讓孩子自己找找生活中的100。

3、在做練習時,要激發孩子做的興趣,讓他們有動筆的欲。

4、學生的估測意識和估測能力與標準還有一段距離,另外,在具體的情景中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係也讓一部分學生感到很困難。

熱門標籤